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

合集下载

常见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常见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常见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固定模式和特征,这些模式与文化背景不一致,导致个体与他人关系紧张、工作和社会功能受损。

临床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十大类,分别是:1.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表现为对他人权益的漠视,缺乏对别人的责任感和关怀,常违反社会规则。

2.边缘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愤怒,对待人际关系常出现黑白分明的想法。

3.避免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vPD):表现为对人际关系的过度敏感和恐惧,追求社交影响上的避开。

4.强迫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OCPD):特征为极度的完美主义和秩序强迫,喜欢控制他人和情境。

5.强迫-强迫性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较为明显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如洗手、检查等。

6.妄想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PPD):表现为持续的猜疑和不信任他人的思维方式,固执己见,对别人的动机产生误解。

7.依赖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DPD):特征为强烈的依赖他人,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需要不断的承认和支持。

8.躁狂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HPD):表现为夸张和过度表演的行为方式,渴望他人的关注和赞美。

9.罪恶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表现出对自己的高度自负和自爱,缺乏对别人的关心和认同。

10.抑郁型人格障碍(Dep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DPD):特征为悲观、消极、负面思维方式,对生活和他人持续的不满。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你知道有哪些呢?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你知道有哪些呢?

⼤学⽣常见的⼈格障碍,你知道有哪些呢? ⼤学⽣是社会的⼀个特殊群体,⼤学⽣接受过⾼等教育的⼈,是国家培养的⾼级专业⼈才,然⽽很多我们会发现⼤学⽣存在各种各样的⼈格障碍。

⼈格障碍,顾名思义,个体的⼈格有问题了,或者说是他的⼈格表现与他所处的环境步调太不⼀致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格、什么是⼈格障碍呢? 什么是⼈格? ⼈格,是⼀个具有⾼度概括性的抽象概念,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说⼈格是指那些在个体⾝上使⼈的⾏为⽐较稳定的相对持久的特质、倾向或特性模式。

具体地说,⼈格是由特质或倾向性构成的,它们决定了个体⾏为的差异、个体⾏为的跨时间的⼀致性和跨情景的⼀致性。

⼈格障碍具体指什么? ⼈格障碍它是与健康⼈格相对应的,但并不是⼀个⼈没有健康的⼈格,他就⼀定是患有⼈格障碍,所谓⼈格障碍也叫变态⼈格,是指在没有认知障碍或智⼒缺陷情况下⼈格的偏离正常性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变动范围。

⼈格障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是情感和意志障碍,但思维和智能并⽆异常,⼀般始于青春期。

⼆是有紊乱不定的⼼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际关系。

三是他们没有责任⼼和责任感,对别⼈造成了伤害,也能做出⾃以为是的辩护。

四是缺乏⾃知,且不能从⽣活经验中吸取教训。

⼈格障碍形成原因有哪些? ⼀是⽣物学因素,⼈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视。

⼆是⼼理发育的影响,对⼈格的发育有着重⼤的影响,是未来形成⼈格障碍的主要因素。

三是社会上的不良风⽓、不合理现象、拜⾦主义等都会影响。

⼤学⽣常见的⼈格障碍,你知道有哪些呢? 第⼀、⾃卑 ⾃卑感是对⾃⼰不满、鄙视、否定的情感。

进⼊⼤学后,有些⼤学⽣发现“⼭外有⼭”尤其是当学习、社交、⽂体⽅⾯显露出某些不⾜时就会陷⼊怀疑⾃⼰、否定⾃⼰之中,产⽣⾃卑⼼理。

因此,⾃卑往往是⾃尊⼼受挫的结果,没有⾃尊⼼也就不会有⾃卑感,过强的⾃卑感往往⼜以过强的⾃尊⼼表现出来。

有些⼤学⽣的敏感脆弱,经不起批评,原因即在于此。

第⼆、焦虑 此类⼈的特征是长期和全⾯地脱离社会关系。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
整理课件
戏剧化型人格障碍
又称癔症型人格障 碍。这种人具有浓 厚而强烈的情绪反 应,行为特点是自 吹自擂、装腔作势; 爱虚荣,喜欢引起 他人的注意和关心。 自我中心,依赖性 强。
整理课件
回避型人格障碍
心理自卑,行为 退缩。面对挑战 采取逃避态度或 不能应付。想与 人来往,又怕被 人拒绝、嫌弃; 想得到别人的关 心与体贴,又害 羞不敢亲近。
患者感到焦虑失眠病程迁延达一年以上三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与应对一心理障碍的预防1正视自我勇于接受现实2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抱负水平3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绪5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二心理障碍的应对1寻求专业帮助2遵循治疗方案四大学生心理干预对策1培养学生的心理求助的意识观念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 障碍与防治
我会不会触电? 我会不会触电? 我会不会触电?
整理课件
强迫性怀疑
强迫观念: 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
奈的观念,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 和克服(如:强迫怀疑、强迫回忆等)。 强迫动作:
强迫洗涤、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 等。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疑病症
患者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确信自己有病, 而处于对疾病持续而强烈的恐惧中,表现得极 为焦虑。
整理课件
抑郁性神经症
情绪低落 兴趣丧失 精力缺乏 时间:两周以上
整理课件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 格缺或人格展的 内在不平衡、不 协调,表现为情 绪不稳定,感情 淡薄甚至冷酷无 情;常常与人发 生冲突,不适应 周围的社会环境。
整理课件
偏执型人格障碍
感觉极度过敏,思 想、行为固执死板, 不信任别人,认为 别人存心不良,坚 持毫无根据的怀疑。 把由于自己的错误 或不慎产生的后果 归咎于他人。难与 人相处。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调试方法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调试方法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调试方法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们也可能面临一些常见的人格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修养,本文将对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试方法。

一、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1. 自我中心主义许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性格。

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缺乏同情心和合作精神。

这种性格缺陷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难以融入集体。

2. 缺乏自律性大学生活相对自由,缺乏严格的约束和管理,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自律性。

他们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忽视学业和生活的平衡。

长期缺乏自律不仅会影响学业成绩,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焦虑与抑郁面对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许多大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抑郁。

他们可能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他们失去自信和动力,影响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4. 社交障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障碍,如害羞、紧张、难以表达自己等。

这些障碍可能导致他们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影响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调试方法1. 增强自我意识大学生应该增强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缺陷,并主动寻求改变。

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2. 培养自律精神自律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律精神,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同时,要学会抵制诱惑,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保持专注和高效的学习状态。

3. 学习情绪管理面对压力和挫折,大学生应该学会积极应对,调整心态。

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与调适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与调适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与调适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发展、探索和成长的重要阶段。

然而,随着压力和挑战的增加,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面临人格障碍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并提供一些调适方法。

1. 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对社交交往的困难以及对情感和沟通的障碍。

大学生很容易感到孤独,特别是在新的环境中遇到新的人际关系。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大学生们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加入校园组织或俱乐部,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培养社交技巧,逐渐摆脱孤独感。

2. 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认同问题和强烈的情感反应。

大学生可能会经历诸如友谊问题、恋爱问题、生活压力等挑战,这些都可能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加剧。

对于这种障碍,大学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参加情绪管理课程以及建立支持网络,以更好地处理情绪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3.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对社交场合感到紧张、被观察和评判的恐惧。

大学生常常需要参加许多社交活动,例如班级讨论、演讲或社团活动,这些都可能触发社交焦虑。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大学生可以尝试逐渐面对自己的恐惧,参加一些小型的社交活动,并通过积极的自我谈话和放松技巧来帮助放松身心。

4.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人格障碍,表现为反复出现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行为。

大学生时期,学习压力和生活琐事的增加可能加剧强迫症状。

对于这种障碍,大学生可以尝试寻求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以帮助他们管理和减轻强迫症状。

5. 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缺乏信心。

大学生在面临课业压力、竞争和群体压力时,很容易感到自卑。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大学生可以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树立目标,并通过实践和成功经验来增强自信。

为了适应人格障碍,大学生们可以尝试以下调适方法:1. 寻求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支持、理解和指导,帮助大学生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

2. 建立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和同学建立密切关系,分享问题和感受,可以得到支持和鼓励,减轻压力和孤独感。

人格障碍案例

人格障碍案例

人格障碍案例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会对患者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真实的人格障碍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心理健康问题。

小明,23岁,是一名大学生。

他在校园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是孤僻、内向,与同学交往不多,也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他总是对自己的外貌和能力缺乏自信,经常自卑和焦虑。

在与人交往时,他缺乏主动性,总是表现得很被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他的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失控,甚至发脾气。

在学业上,小明也表现出了自我放弃和懈怠的倾向,对未来缺乏规划和目标。

经过心理医生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人格障碍患者。

他的人格特征表现出了明显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和自我放弃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外貌缺乏自信,对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感到不安,因此更倾向于孤独和独处。

而自我放弃型人格障碍患者则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和自我放弃的倾向,缺乏目标和动力。

针对小明的病情,心理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是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改变对自己的消极认知,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是社交技能训练,通过模拟社交场景,帮助小明逐渐克服社交恐惧,提高社交能力。

同时,心理医生还对小明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的训练,帮助他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对生活和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病情有所好转。

他学会了更好地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改变了对自己的消极认知,树立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他也开始对未来做出规划和目标,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人格障碍对患者的影响是深远的,但通过专业的治疗和心理干预,患者是可以得到帮助和改善的。

因此,对于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及早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社会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减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和排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发展缺陷及调适_0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发展缺陷及调适_0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发展缺陷及调适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发展缺陷及调适这里所说的人格发展缺陷是介于健康人格与病态人格即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据笔者从事大学生的体会来看,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人格发展缺陷,常见的主要有自卑、懒惰、拖拉、粗心、鲁莽、急躁、悲观、孤僻、多疑、抑郁、狭隘、冷漠、被动、骄傲、虚荣、焦虑、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等等。

1.自卑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鄙视、否定的情感。

进入大学后,有些大学生发现“外有”尤其是当学习、社交、文体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之中,产生自卑心理。

因此,自卑往往是自尊心受挫的结果,没有自尊心也就不会有自卑感,过强的自卑感往往又以过强的自尊心表现出来。

有些大学生的敏感脆弱,经不起批评,原因即在于此。

如何才能走出自卑的阴影?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人有所长也有所短,有所短也有所长,不要为自己的所短而自卑。

其次要进行自信心磨练,将目标定的小些,切合实际些,多积累成功的愉悦体验。

再次要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和立足点,若以强者为标准则可能自卑,因而寻找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很重要。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理性的比较方式是多与自己作纵向比较而不是一味地与人作横向比较。

有了足够的自信心,自卑感就会悄然而退。

2.害羞害羞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

比如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路上见到异性同学会手足无措,见到老师会难为情,说话感到紧张等等。

害羞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他们常常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小慎微,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

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总觉得自己时时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于是敏感拘束,一句话要在喉咙口反复多次,一件事总要左思右想,为此搞得神经紧张,坐立不安。

害羞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的害羞,不该害羞时害羞,尤其害羞成了一种习惯,则是有害的,它会导致压抑、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还会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一个人才能的正常发挥。

常见的人格缺陷

常见的人格缺陷

(四)自恋心理 1.表现形式: --对批评的反映是愤怒,感到羞耻 --过分的自高自大,对才华夸大其辞,希望受人关注 --喜欢指使别人,要人为他服务。 --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仅能被某些特殊人物了解 --对无限的成功、权利、美丽、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认为自己应享有特权,渴望持久的关注、赞美 --缺乏同情心 --很强的嫉妒心
(二)嫉妒 嫉妒是一种变异心理,是担心别人超过自己引起的抵触情绪的体验,是
对超过自己的人感到恐惧和愤恨的混合心理,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心理 表现。
1.表现形式: --心胸狭窄,不能容忍旁人超过自己,对比自己强或优越的人,心怀醋 意,讽刺,挖苦,甚至造谣,中伤,打击。 --嫉妒心人皆有,不能过分,过之害人害己。 --若将嫉妒心升华为竞争心,将其引导到正常竞争之中,则成为动力。
2.告诫自己: ✓ 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
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 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
DIY。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
西,我要争取应得到的,但 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爱的艺术:
➢幼儿的爱:“我爱因为我被爱” ; ➢成熟的爱:“我被爱因为我爱” ;
➢不成熟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三)猜疑 猜疑往往缺乏事实根据,有时也缺乏合理的逻辑思维。 矫正方法: (1)当产生猜疑时先不要外露; (2)加强沟通。猜疑常常是因误会或他人搬弄口舌引起的; (3)学会全面、发展地看问题,改变封闭的思维方式; (4)“心底无私天地宽”,相信“日久见人心”。 总之,要克服猜疑的心理主要是自己做人要正,“人正不怕影子 斜”;对他人要宽厚,即使被人误会也不必去计较;充分驾驭好“语 言”这个工具。
二、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矫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和强迫型人格。

这种人格障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阻碍他们的成才历程。

武汉都市学堂的心理专家下面着重谈谈如何判断以上两种人格障碍,帮助同学们认清它们的特点,积极防范的同时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有利措施。

偏执型人格的临床表现特征:
a.过分敏感,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就预感自己会受伤害和摧残;
b.没有经过任何证实,就无端地怀疑同学、朋友、爱人对他的忠实;
c.从普通的事件中看出对他羞辱和威胁的意向;
d.对嘲笑和羞辱绝不宽恕,嫉妒心强,对别人的成绩妒火中烧;
e.极端固执,认准的一条路,即使撞到南墙也不会拐弯;
f.无端自卑,很容易感到自己受轻视了,而且立即报复;
g.对亲友没有情感,很冷漠。

强迫型人格的临床上表现是:
a.心理上过分追求完美,小心谨慎,总怕出事,多思多虑;
b.循规蹈矩,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行为,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强令他人按自己的特殊要求去做;
c.情感表达拘束;
d.优柔寡断,借故拖延、回避;
e.当个人没有得到好处时,他决不会大度地给别人奉献时间、金钱、礼物;
f.对毫无感情价值的破旧之物也舍不得抛弃,而且将其保存起来。

除人格障碍外,还有人格缺陷问题。

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者说是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

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对人敌视、暴躁冲动、破坏等。

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它们不仅影响活动效率、妨碍正常人际关系,而且也会给人生蒙上一层消极的阴影,如不及时矫正与治疗,会发展为各种人格障碍。

人格
缺陷比人格障碍的人数更多,在青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它的形成与童年、少年期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认识结构偏颇等有关。

在青年期如得到适当的教育与治疗,尚可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