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如何培养理想人格

合集下载

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人格障碍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增加呢?如何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影响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因素1. 父母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对于孩子成长中的人格影响巨大。

然而,现在很多父母很少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和表面形象,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导致孩子在人格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2. 教育制度的影响现在的教育制度普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使得很多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人格的培养。

同时,高中和大学都普遍存在升学考试,形成了竞争激烈的环境,导致很多学生具有自卑、焦虑等抗压能力不足的问题。

3.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社会从纵向分层走向横向分层,社会地位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导致很多人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确定,同时,社交网络也让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和娱乐方式,促使人们呈现出过度自我、缺乏自控等不良特质。

二、大学生人格障碍的表现1. 固执己见固执己见的表现为偏执、顽固、自我封闭、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这样的人会将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别人,容易造成人际冲突和矛盾。

2. 依赖性依赖性表现为缺乏自信,缺乏主见,无法自立,甚至进一步出现依赖他人的行为。

在学习、工作上,这样的人往往会寄希望于他人来取得成功,缺乏自我奋斗的意识。

3. 自恋自恋表现为过度自我,缺乏关心他人的行为。

这样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别人的存在往往没有什么感受,而且也不配合别人,行为即使没有危险,也会感到无所谓。

4. 避孕型避孕型表现为回避困难、缺乏责任感,在面对压力和问题时有闪躲、逃避的趋势。

这样的人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处事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不敢面对挑战和困难。

三、提高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对策1.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父母教育责任,加强家庭教育的培养,建立起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平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成长,提高孩子心智健康水平。

结合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谈如何塑造和培养健康的人格

结合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谈如何塑造和培养健康的人格

结合⼤学⽣常见的⼈格缺陷谈如何塑造和培养健康的⼈格2019-01-27【摘要】⼤学⽣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

⼤学阶段是世界观、⼈⽣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于⼤学⽣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盾,产⽣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理问题,是世界观、⼈⽣观、价值观问题在⼼理⽅⾯的反映。

⼼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为前提。

反过来,⼼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观、价值观的确⽴。

因此,要加强和改进⼤学⽣思想教育⼯作,必须坚持“以⼈为本”,紧紧把握⼤学⽣的思想脉搏和⼼理特点,正确解读和认识⼤学⽣的个性⼼理特点。

【关键词】⼈格缺陷;塑造;培养;健康⼈格⽂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46-01⼀、⼈格缺陷的含义⼈格缺陷是介于⼈格健全与⼈格障碍之间的⼀种⼈格状态,也可以说是⼀种⼈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格障碍.常见的⼈格缺陷有⾃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对⼈格敌视、暴躁冲动、破坏等等。

⼆、⼈格缺陷的类型(⼀)悲观有些⼈遇到不如意、失败的情况时便垂头丧⽓、怨天忧⼈,⾯临重任、挑战便⾃认⽆能为⼒,⽢愿失败,对前途失去信⼼,⼼灰意懒……这些都是悲观的表现。

⼤学⽣中有的⼈常从消极的⾓度去看问题,总把眼睛盯着伤⼼、弱点和困难的⽅⾯,或认为失败⽆法改变。

这实际上是⽤悲观来对待挫折,结果是“帮助”挫折来打击⾃⼰,在⼰有的失败感中⼜增添新的失败感,就像在伤⼝上⼜撒了⼀把盐。

这种悲观⼼理的发展,会使⼈浑浑噩噩、毫⽆⽣⽓、甚⾄厌世轻⽣。

克服悲观的⽅法:1.要懂得积极态度所带来的⼒量,要坚信希望和乐观能引导你⾛向胜利。

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2.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有幽默感的⼈,才有能⼒轻松地克服厄运,排除随之⽽来的倒霉念头。

(⼆)猜疑及其改变所谓猜疑,⼀猜⼆疑,疑是建⽴在猜的基础上,因⽽往往缺乏事实根据,有时也缺乏合理的思维逻辑。

浅谈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意义与途径

浅谈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意义与途径

人格是一个人的个性、价值观、情感、行为、态度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体,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健全的人格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有助于个人适应社会、建立自信、增强自尊心、提升自我价值感、促进自我实现感。

在大学生涯的这段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尤为重要。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大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适应困难。

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那么,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有哪些呢?
1.加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等方式,加强对自己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帮助自己形成独特的人格特质。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科学复习、独立学习等,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个人的思维和情感发展。

3.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各种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模拟比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丰富个人的社会观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人格的塑造。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
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作息习惯;注重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注意情感健康,养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5.发展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能力。

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展视野,丰富个人的生活内容;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合作,增强个人的社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意义与途径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及解决方法(学术参考)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及解决方法(学术参考)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及解决方法摘要: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

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有自卑型、自恋型、压抑型、躁狂型、冷漠型、适应型、焦虑型、冲动型、强迫型、依赖型等,其成因可以从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其对策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障碍,类型,成因,对策一心理学上人格及人格障碍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反映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

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诸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人程度上决定了人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及反应方向、速度、程度、效果,进一步说,人格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因此,重视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

患者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这是人格障碍的显著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障碍类型1.自卑型人格障碍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

自卑型人格障碍表现在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总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或外貌体型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

这种人格障碍多体现在贫困生。

由于他们要比普通学生要承担更多家庭压力,生活学习也处于经济窘迫状态。

所以他们不敢多参与一些有消费性质的活动,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比较慎重,不敢结交富裕生,因此难以广交结友,而在学习工具上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浅论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及其对策思考

浅论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及其对策思考

102国内刊号C N61-1499/C丝路教育与高校管理于幼儿园教师的传授,第四是来自于幼儿园或社会举办的相关阅读指导活动,第五来自于其他家长同事交流,第六来自于电视、图书、网络等大众传媒或其他方式。

另外,在访谈中,父亲们还提到了个人成长经历、生活阅历、亲子阅读实践中学习到的经验、根据幼儿的性格摸索的得来的经验等其他策略来源。

可见,父亲的亲子阅读指导策略比较缺乏,且已有策略大多来自于自我摸索和经验积累,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

总体来说,父亲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学习以及外界的有力支持和科学性的指导,造成在实践中收效甚微,这也是父亲参与幼儿早期亲子阅读活动的最大困惑。

5.亲子阅读相关延伸教育的开展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父亲比较多的会在亲子阅读时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爱护书籍、正确翻阅)或者利用阅读材料中的事物或人物来教育幼儿,但对于“把书当作礼物送给孩子”和“引导或鼓励孩子把书籍拿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阅读”等方面的延伸教育行为和理念还比较欠缺。

可见,父亲对幼儿早期亲子阅读的相关延伸教育开展程度不佳,部分父亲会开展相关的延伸教育,但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和保持幼儿终身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等方面的挖掘和开展不够深入。

还有一部分父亲直接忽略了对幼儿进行亲子阅读的相关延伸教育。

注释:[1]罗斯·派克.父亲的角色[M].沈阳.江海出版社.2002[2]李萌.幼儿父亲角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3]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参考文献:[1]尹国强.父亲参与亲子共读的策略初探[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2]尹国强.父亲参与幼儿早期阅读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0[3]吕雅鳞.大连市幼儿母亲参与亲子阅读现状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4]望欢.父亲参与亲子分享阅读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5]王静.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调查与建议[J].早期教育.2015.6乔文富 马菊菊(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浅论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及其对策思考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格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衡量标准之一,社会对其要求越来越高。

论大学生如何完善人格

论大学生如何完善人格

论大学生如何完善人格与提高自身修养近段时间,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从而也牵扯出以往许多关于大学生品性缺陷的新闻,不得不令人感到可怕却又唏嘘不已。

从早些年的清华大学投毒事件,马加爵事件再到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等,反映出的是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道德缺陷,许多人调侃地感谢舍友不杀之恩。

而关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观念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也引发了作为大学生的我的思考。

在经过查阅资料和总结分析后,我认为当今大学生较普遍存在的思想品质上的不足有:1.无法做到诚实守信。

2.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

3.自信心不足导致的自卑心理。

4.不求上进和自甘堕落的思想及表现。

5.素质低下,对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先了解导致大学生个人品质修养不足的原因。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1.个人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是主导原因。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心智已经基本成熟,具备思考和选择能力,对待事物自己掌握着主要的决定权。

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想法主导着自己品行修养的形成,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了自己处理问题的外在表现。

2.家庭环境及成长经历的影响。

家庭作为主要的成长环境对个人性格特点有很大的影响。

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会使人养成良好的性格,而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则易使人造成有缺陷的人格。

除此之外。

成长经历也培养着人的性格,良好的成长轨迹能作为垫脚石使人走上光明的道路,悲惨的成长轨迹和或许就成为心理素质弱者通向成功的最大障碍。

3.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决定性作用。

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为人处事的态度,也影响了思想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方向。

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由此可见,只有正视并解决大学生人格修养的问题,才能使之拥有美丽的人生。

总结的使大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品质的方法有:1.正视自我,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正。

只有正视自我,找出并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才会使人进步,不断完善自身和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拥有健全思想品质和人修养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是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培育大学生的和谐人格,有助于大学生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健康和谐的人格状态在当代大学生中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依旧存在一部分不和谐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研究;措施“人格”,即古人所说的“为人”之道,是指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大学生作为人格发展较为完善的群体,其人格构建的现状和普遍表现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大众的关注。

现如今,大多数人眼中的大学生在和谐人格构建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相反暴露出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因素阻碍着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我们拟从学习观、道德观念、责任意识和人际关系等角度分析归纳,深入挖掘其实质,提出完善解决的办法。

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的心理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关怀和义务,具有责任感即坚持了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了实践正义的原则,愿意为他人做出牺牲和贡献。

儒家崇尚的“责任观”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对自己负责。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的责任感明显加强,更多大学生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其二,崇尚孝悌,强调家庭责任。

孝悌是孔子所谓“仁”的根本所在。

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多都知晓父母养育之不易,想要报答父母,这对以后承担起家庭责任也有着充分的准备。

其三,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对他人的责任。

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是尽己为人,指的是爱人就要对人竭心尽力,诚实负责。

恕是忍耐和互让,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调查中仍存在不乐观的情况,部分大学生仍存在对他人的责任感忽略,对集体的责任感忽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忽略。

由于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他人的事情不看重,不能将他人交代或拜托的事做好。

在班级与同学的相处中也会出现没有集体荣誉感,将个人的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的问题。

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培养途径

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培养途径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灌输 度、不同层次为大学生提供锻炼适应社会
党的方针政策, 用科学的思想从理论上武 环境能力的条件和机会, 又能为大学生实
装他们的大脑, 为之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践志趣爱好、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一个广阔
和科学的人生观奠定思想基础。同时, 由于 的天地。同时, 由于校园文化是以潜移默化
展, 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素质教育 稳定的收入、安宁的生活、广泛的保障等。
是 以 树 人 育 人 、提 高 人 的 整 体 素 质 、形 成 健
2.功利性。其具体表现是: 在个人与社
全 人 格 、提 高 主 体 意 识 、发 展 良 好 个 性 、为 会关系上, 有些大学生以个体自我的价值
国家发展提供栋梁之材为目的的教育。大 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核心, 注重个人需
人们努力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个人利

人格缺陷即人格障碍, 是一种人格在 益息息相关, 个人奉献与社会索取是等价
结构和发展上明显偏离正常状态, 出现心 的;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过于急
理社会功能异变, 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的社 功近利, 创业精神不强, 敬业精神不够, 缺
会生活。从发展角度看, 主要表现为知、情、 乏科学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文化·教育
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培养途径


□周国栋




[ 内容摘要] 健康人格是培养出来的, 大学生人格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


面 。 本 文 在 论 述 了 当 代 大 学 生 存 在 的 人 格 缺 陷 、应 具 有 的 健 康 人 格 特 征 的 基 础 上 ,


针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特点, 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如何培养理想
人格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轻者虽然可以正常生活,只有与他们接触较多的人才会发现他的怪癖,但会为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

严重者事事都违反社会习俗,难以适应正常生活,也会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一般不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其动机模糊,很难察觉有什么目的,其次,病态人格者不仅使他人受到伤害,同时也使他本人陷于耻辱和痛苦境地。

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特异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为什么会出现人格障碍呢?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类。

外部原因中,首先是社会压力大。

如今生活节奏太快,社会竞争力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而我们大学生还要面临各种就业、经济压力,很容易导致心理烦躁与矛盾的出现。

另一点和家庭因素也有关系,有些具有人格障碍的人从小就遭受家庭暴力等阴影,这些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影响极大。

学校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学生课业多活动也多,有些人无法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困难,考试压力,重修及择业的担心和焦虑,使有些大学生产生白卑感或失去信心,严重的可导致精神病,大学生自杀的实例大有存在。

至于内部原因,主要是自我效能感低,自我调节能力差,遇到麻烦的事情不能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正视自我价值的人也会容易形成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障碍,但思维和智能并无异常,一般始于青春期;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这是各类人格障碍患者最主要的行为特征。

遇到困难时,不是积极的解决,而
是想方法设法推卸责任归咎为命运的捉弄或他人的过错,从而使自己摆脱尴尬处境或自己假象中的两难处境。

他们没有责任心和责任感,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也能做出自以为是的辩护。

他们不会先自我感知到人格上存有障碍,只有通过别人的埋怨或先发使他们的不良行为得以暴露,他们才会情绪不安。

在上人格障碍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很多种类型的人格障碍,自卑型、自恋型、强迫型、依赖型、表演型、焦虑型等等。

看着这些人格的表现和实例,我想起自己也有段时间患有自卑型人格障碍。

初中的时候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总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或外貌体型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

所以那段时间基本没什么朋友,人际交往圈很小。

但朋友,老师和家人的鼓励让我重新正视自己,慢慢恢复了信心。

而当我看到表演型和焦虑型人格障碍时,就觉得我的一个舍友表现的特别明显,容易惊恐,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惴惴不安,面对新环境、新情况易产生焦虑反应。

但其实这类型的人格障碍并不会对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只是会影响自身的人际交往。

如今社会变态杀人案频发,很多罪犯心理是扭曲的,存在很严重的人格障碍。

他们自身没有自觉,反而把不满情绪宣泄到别人身上,对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如今我们大学生中也存在着很多人格障碍患者,有轻有重,严重者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会产生极坏影响。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施展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理想人格呢?首先要引导大学生立志。

要有实现自己志向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磨练自己的意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二点就是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现在大学都会有思修这门课,但很少有人会真正重视它。

很多学生都会在这些公共课上做其他事情,但这恰恰是他们严重缺乏的知识。

道德与学业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你的学习成绩可以不那么出众,但你的品德一旦不好,整个人就会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因此大学生需要重视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

第三点,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格。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比
较多的,可以趁着这些时间多做一些义工或者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之类的活动,增加社会经验,培养理想人格。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站在社会潮流的前端,同时亦站在巨大压力的边缘。

来自个人、家庭、社会等等的期望,都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面对身边出现的人格障碍,我们应该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正常的人格,同时加强自身修养,培养理想的人格,闯出一片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