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八年级物理全册专题七测量物质密度的特殊方法习题课件(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第五章 专题训练七 测量密度的技巧—2020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作业课件

生命并不是一种辉煌的奇观或是一场丰盛的宴席,它是一种岌岌可危的困境。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一个人,只要知道付出爱与关心,她内心自然会被爱与关心充满。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 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洛克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培根 为了你,很多事我不一定会,但我在努力学。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 在选择前,是要有一张真诚坚定的脸;在选择后,那么也就有一颗绝不改变的心。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衷心的说一句:承诺就像“操他妈”一样,经常说,却很难做得到。
5. 测量密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课件

(4)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 kg/m3,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
左
175.6
70
2.51 ×103
偏小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玻璃杯和所剩盐水的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 ρ /g.cm-3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
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1
毫升(mL)
100mL
1mL
测量液态的体积
=1cm3
(1)看:看清单位标度、量程和分度值.(2)放: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3)读: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平视)如果液面(水)是凹形,读数应与凹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水银)是凸形,读数应与凸形的顶部相平
量筒使用方法:
两种错误读法:甲:眼睛俯视液面,读数偏大乙:眼睛仰视液面,读数偏小
实验数据的记录
石块的密度ρ/g/cm3
小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数据的记录
26
20
30
10
2.6
利用天平和量筒还可以测盐水的密度,先测量石块的体积?对实验会有什么影响?
四、实验扩大
石块上会沾有水,引起测量石块的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方法1:压入法(或坠入法)器材:天平、量筒、水、石蜡、细铁丝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 V= V2- V1
(1)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m0(2)将石块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用细线在烧杯外壁与水面相平处做一记号,称出质量m1 (3)取出矿石块,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称出质量m2(4)则矿石的密度为:
左
175.6
70
2.51 ×103
偏小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玻璃杯和所剩盐水的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 ρ /g.cm-3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
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1
毫升(mL)
100mL
1mL
测量液态的体积
=1cm3
(1)看:看清单位标度、量程和分度值.(2)放: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3)读: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平视)如果液面(水)是凹形,读数应与凹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水银)是凸形,读数应与凸形的顶部相平
量筒使用方法:
两种错误读法:甲:眼睛俯视液面,读数偏大乙:眼睛仰视液面,读数偏小
实验数据的记录
石块的密度ρ/g/cm3
小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数据的记录
26
20
30
10
2.6
利用天平和量筒还可以测盐水的密度,先测量石块的体积?对实验会有什么影响?
四、实验扩大
石块上会沾有水,引起测量石块的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方法1:压入法(或坠入法)器材:天平、量筒、水、石蜡、细铁丝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 V= V2- V1
(1)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m0(2)将石块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用细线在烧杯外壁与水面相平处做一记号,称出质量m1 (3)取出矿石块,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称出质量m2(4)则矿石的密度为: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册)教用习题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八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密度知识的应用沪科版八级物理(上 册)教 用习题 精品PPT
(2919新编)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微专题7密度的测量讲义沪科版

9
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减水,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 用天平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 152 g,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是_2_._6_×_1_0_3___kg/m3.(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
10
4. (2017·南京)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 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水__平_____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 衡螺母向___左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5
2. (2017·黄石)小欢和小亮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完成了以 下实验.
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 刻度线,此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刻度,小欢同 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右______(填“左”或“右”) 调 动,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6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2 所示,用量筒测量 小矿石的体积如图 3 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 ρ=____2_._6____g/cm3.
15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 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 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1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3_1_._4____g;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 50 mL 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 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_3_.1_4_×_1_0_3___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 A, 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 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 B,若 ρA、ρB 分别代表雨花石 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 ρA___<_______ρB(填“>”“=”或“<”).
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减水,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 用天平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 152 g,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是_2_._6_×_1_0_3___kg/m3.(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
10
4. (2017·南京)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 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水__平_____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 衡螺母向___左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5
2. (2017·黄石)小欢和小亮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完成了以 下实验.
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 刻度线,此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刻度,小欢同 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右______(填“左”或“右”) 调 动,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6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2 所示,用量筒测量 小矿石的体积如图 3 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 ρ=____2_._6____g/cm3.
15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 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 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1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3_1_._4____g;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 50 mL 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 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_3_.1_4_×_1_0_3___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 A, 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 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 B,若 ρA、ρB 分别代表雨花石 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 ρA___<_______ρB(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