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1.计算机概述1.1基本知识点1、外观上看,微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组成。

2、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由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3、计算机结构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4、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运行、维护、管理和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5、主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6、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计算机的所有工作都必须通过CPU 协调完成。

7、外存特点是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可以脱机保存信息,主要是存放不是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正在使用的数据。

8、主机对屏幕上的任何操作都是通过显卡控制的,现在的显卡大多是图形加速卡。

9、声卡的主要作用是采集和播放声音,一般是PCI 声卡。

1.2名词解释运算器运算器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同时具备存数、取数、移位、比较等功能,它由电子电路构成,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控制器控制器负责统一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能根据实现安排好的指令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来控制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工作。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并根据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并根据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并根据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存储存储器通常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部分。

1.3简答题2.主机2.1基本知识点1、CPU 插座:Socket 后面的数字表示与CPU 对应的针脚数目。

2、主流芯片组包括:Intel 芯片组、VIA 芯片组、nForce 芯片组3、并行口主要连接打印机,又称为打印口;调制解调器、数码相机,手持扫描仪都是用串行口。

4、RJ-45接口用来接入局域网或连接ADSL 等上网设备5、IEEE 1394接口主要用来接入数码摄像机、外置刻录机等设备6、机箱前置面板接头:是主板用来连接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系统复位开关、硬盘电源指示灯。

计算机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计算机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简答题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代?各时代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特征是以电子管为元器件,软件方面用机器语言;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特征是以晶体管为元器件,软件方面用汇编语言取代了机器语言;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元器件;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部件,操作系统不断完善。

2、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个基本部件组成;工作原理采用二进制,程序和数据一样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程序。

3、60GB能存放多少汉字,每部书40万字,能存放多少本书?=512*1024*1024*60=3221225.472万个汉字,=3221225.472/40=80530.6368本4、进行数制转换(220)D=(11011100)B=(dc)H=(334)O(3AE)H=(1110101110)B=(942)D5、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什么?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6、第三代计算机语言和第四代语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三代语言属于过程化语言,第四代语言属于非过程化语言,用户不必给出解题过程的描述,仅需要向计算机提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可。

7、RAM和ROM的功能是什么,特点与不同之处是什么?ROM特点是只能从中读出信息,不能向其中写入信息,在关机和断电后,ROM中的内容仍能保存,不会丢失,主要是存储厂家装入的系统引导程序、自检程序、输入输出驱动等;RAM特点是其中存放的内容可随机读写,但RAM中的信息具有易失性,关机或断电后信息会全部丢失,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所用数据都存放在RAM 中。

8、115与-115的原码补码反码各是什么?-115:原1110011补00001101反00001100115:原01110011补01110011反011100119、存储容量的单位有那些,关系如何?B、KB、MB、GB、TB、PB作为存储器容量的单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PB=1024TB.10、存储器的三级存储体系包括那些部分?高速缓存、主存、辅存11、程序和指令有什么区别,简述指令执行过程?计算机所能识别并能执行的每一条操作命令成为一条机器指令,程序是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组指令序列;首先将要执行的指令从内存中取出送入cpu,然后由cpu对指令进行分析译码,判断该条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向各部件发出完成该操作的控制信号,实现该指令的功能。

Basic-OS

Basic-OS

II
Batch Processing
BKS system (1961)
III
Multiprogramming
Atlas supervisor (1961) B5000 system (1964) Exec II system (1966) Egdon system (1966)
IV
Timesharing
操作系统已经变得非常庞大 操作系统必须处理并行性 操作系统必须应付恶意用户 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共享机制 操作系统的生存时间非常长 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性 操作系统通常具有可移植性 操作系统通常具有向后兼容性
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即需要在某些约束下达 到某个目标 内容
设计实例 设计技能 设计空间 设计层次
设计实例
垂直结构操作系统示意图
其它结构
pico-kernel和nano-kernel 将操作系统的接口层降低到非常接近硬件的层次,而 在其实现上与微内核结构或垂直结构相同 主动内核结构(active-kernel) 主要思想认为以前的操作系统都是被动的,即应用程 序通过各种机制才能获得内核服务,而这些机制的开 销是不容忽视的。 在主动内核结构中,应用程序与主动内核之间的通信 是通过共享内存对象(shared memory object)实现 的,应用程序把申请内核服务的消息放到共享内存对 象中,而主动内核主动拿取消息,然后处理相关请求。 在实际实现中,可以运行在至少两个处理器的机器 上,其中一个处理器始终运行主动内核,这样就完全 消除了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的切换开销问题。
第四代 (1980至今)
根据操作系统自身的技术变革(1)
Major Phases I Open Shop Operating Systems IBM 701 open shop (1954) Technical Innovations The idea of operating systems Tape batching First-in, first-out scheduling Processor multiplexing Indivisible operations Demand paging Input/output spooling Priority scheduling Remote job entry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习题答案第1章课本习题答案一、简答题1.完备的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共同组成:答:概括来说,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所指的就是共同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电子物理设备。

比如说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光盘驱动器、音箱和调制解调器等。

硬件设备就是实实在在的,看不见摸得着的。

各种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都就是由五个基本部分形成的,分别就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输出设备。

其中存储器又分成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计算机软件是指控制计算机实现用户需求的计算机操作以及管理计算机自身资源的指令集合,是指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相关的数据及文档,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成两大部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计算机为什么可以自动展开工作,使用了什么原理?答:计算机简单工作原理为:首先由输入设备接受外界信息(程序和数据),控制器发出指令将数据送入(内)存储器,然后向内存储器发出取指令命令。

在取指令命令下,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

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数、取数命令和运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存在存储器内。

最后在控制器发出的取数和输出命令的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归纳来说,计算机的基本工作方式可以看作“存储程序,程序控制”,以此去顺利完成预先预设的任务,这就是“存储程序”原理的基本思想。

这个思想打下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运算器可以执行哪些运算功能?请问: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它包含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器(加法器)、数据缓冲寄存器、标志存储器和掌控线路等。

就是用以展开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就是计算机对信息展开加工的场所。

4.什么是主机,什么是cpu?请问: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共同组成,用以执行程序、处置数据,主机芯片都加装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作主机板。

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

RJ-45
光纤接入
USB接口网卡
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 1、运算速度 计算机执行不同的操作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最常用 的有两种: 计算机一些基本的运算所需要的时间,比如加法、乘 法和除法运算需要多少时间; 每秒钟执行百万条基本指令数(一般是加减法)为单 位,表示运算速度,简称为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
RDRAM:RDRAM(Rambus DRAM)是美国的 RAMBUS公司开发的一种内存。与DDR和SDRAM不同, 它采用了串行的数据传输模式。在推出时,因为其彻底 改变了内存的传输模式,无法保证与原有的制造工艺相 兼容,而且内存厂商要生产RDRAM还必须要加纳一定专 利费用,再加上其本身制造成本,就导致了RDRAM从 一问世就高昂的价格让普通用户无法接收。而同时期的 DDR则能以较低的价格,不错的性能,逐渐成为主流, 虽然RDRAM曾受到英特尔公司的大力支持,但始终没 有成为主流。
PCI Express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早在2001年的春季, 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 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 后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 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 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它采用了目前业 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 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 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 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
说到计算机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科学家冯诺依曼。从20 世纪初,物理学和电子学科学家们就在争论制造可以进行 数值计算的机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人们被十进制这 个人类习惯的计数方法所困扰。所以,那时以研制模拟计 算机的呼声更为响亮和有力。20世纪30年代中期,科学家 冯诺依曼大胆的提出,抛弃十进制,采用二进制作为数字 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同时,他还说预先编制计算程序,然 后由计算机来按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计 算工作。

计算机系统是由什么组成

计算机系统是由什么组成
3,安装内存条
4,将主板安装固定到机箱中
5,安装硬盘
6,安装光驱、电源
7,安装显卡,并接好各种线缆
82.操作系统是什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扩充?
答:系统软件
83.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充分管理计算机的什么?
答:软硬件资源
84.启动计算机,按下键盘上的什么键,可以进入BIOS设置界面?
答:图形加速卡;CPU和显示器;显示数据
65.一般的显卡都包括什么?有的还集成了什么?
答:包括了PCB基板、显示芯片、显示内存、显卡BIOS、散热片或散热风扇、VAG输出端口、总线端口;接电视的S端子、接液晶显示器的DVI接口
66.PCI声卡主要由什么组成?
答:音频处理芯片、PCI总线接口、CD音频接口、晶体震荡器、金手指、声音输入端口和声音输出端口
答: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区别:
10.举例说明计算机有哪些系统软件,并且说明作用?
答:操作系统:
服务器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11.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答:主板
12.负责将主机部件和外部设备集成到一起的是什么?
答:各种插槽
13.目前主流的主板结构是什么?
答:ATX主板结构
14.主板上的控制芯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
答:PS/2接口
50.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一般应设置在多少以上?
答:75Hz
51.如果要将一张照片输入计算机,则应使用什么?
答:扫描仪
52.鼠标根据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哪几类?
答:机械式、光电式、光机式
53.显示器可分为哪几类?那种辐射相对较小?
答:CRT、LCD;LCD
54.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键盘种类繁多,按键的数目也有所差异,但键盘的布局基本相同,可以分为哪些部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精选2021版课件
7
• 3. 什么是摩尔定律?该定律是否永远生效 ?为什么?
• 答:P23,否,P36
精选2021版课件
8
系统总线
第三章
精选2021版课件
9
1. 什么是总线?总线传输有何特点? 为了减轻总线的负载,总线上的部件都应 具备什么特点?
解:总线是多个部件共享的传输部件; 总线传输的特点是:某一时刻只能有 一路信息在总线上传输,即分时使用; 为了减轻总线负载,总线上的部件应 通过三态驱动缓冲电路与总线连通。
解: 总线标准——可理解为系统与模块、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互连的标准界面。 总线标准的设置主要解决不同厂家各 类模块化产品的兼容问题; 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ISA、EISA、 PCI等; 即插即用——指任何扩展卡插入系统 便可工作。EISA、PCI等具有此功能。
精选2021版课件
16
11. 画一个具有双向传输功能的总线逻
12
总线的主设备(主模块)——指一次总
线传输期间,拥有总线控制权的设备(模块); 总线的从设备(从模块)——指一次总
线传输期间,配合主设备完成传输的设备(模 块),它只能被动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
总线的传输周期——总线完成一次完整 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
总线的通信控制——指总线传送过程中 双方的时间配合方式。
精选2021版课件
10
4. 为什么要设置总线判优控制?常见的集 中式总线控制有几种?各有何特点?哪种方式响 应时间最快?哪种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解:总线判优控制解决多个部件同时申请总 线时的使用权分配问题;
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三种: 链式查询、计数器查询、独立请求;
特点:链式查询方式连线简单,易于扩充,

电脑操作系统都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电脑操作系统都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电脑操作系统都有哪些?说到操作系统,很多小白用户只知道windows 和苹果系统,少有人知道 linux 系统吧,那么电脑操作系统到了今天都有哪些种类呢?下面小白系统给你科普下这方面的知识,吃瓜群众不要错过哦!Windows系统Windows 系统是目前电脑操作系统的主流,常见的系统有 Win 7 和 Win 10,XP系统,最近微软宣布它将在 2020 年停止支持 Win 7 系统。

而目前 win 10 系统 2019 年 5 月份推出是最新版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 Windows 。

对于新电脑设备基本预装都是 Win 10 系统,如果部分小伙伴还想要使用 Win 7 系统,而硬件设备已经不支持了。

Mac系统苹果公司开发,针对苹果电脑的开发的专用系统。

正常情况下在普通 PC 上无法安装的操作系统。

但是网上很多朋友技术在手,Windows 电脑安装黑苹果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同时苹果系统也支持安装 Windows 双系统,如果想要教程的朋友,联系小白系统分享给你哦。

Linux系统中文叫做哩内克斯,它是专门针对企业用户的,提供网站务供应商最常使用的平台。

个人用户也是特别少的,而在绝大多数人眼里,linux 操作系统一定是个另类的操作系统。

即便是对于程序员来说,也有很多人认为,linux 仅仅是作为服务器端的一种操作系统而已,更别说个人日常使用了。

那么 linux 难道没有存在的价值吗?其实在我们程序开发时候能发挥最大的用处,并且在 linux 下的开发效率是要比在 Windows 下开发要容易和高效的,因为 linux 有着极强的自由性。

对于移动端、云计算、AI技术以及嵌入式等各个领域,linux 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hrome OS系统一款 Google 开发的基于 PC 的操作系统。

基于 Linux 的开源操作系统。

在国内可以说只听问有 Chrome OS 系统,但是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的,估计不是死粉都不会花钱去买这个款电脑的系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
操作系统理论研究者有时把操作系统分成四大部分:
驱动程序:最底层的、直接控制和监视各类硬件的部分,它们的职责是隐藏硬件的具体细节,并向其他部分提供一个抽象的、通用的接口。

内核:操作系统内核部分,通常运行在最高特权级,负责提供基础性、结构性的功能。

接口库:是一系列特殊的程序库,它们职责在于把系统所提供的基本服务包装成应用程序所能够使用的编程接口(API),是最靠近应用程序的部分。

例如,GNU C运行期库就属于此类,它把各种操作系统的内部编程接口包装成ANSI C和POSIX编程接口的形式。

外围:是指操作系统中除以上三类以外的所有其他部分,通常是用于提供特定高级服务的部件。

例如,在微内核结构中,大部分系统服务,以及UNIX/Linux 中各种守护进程都通常被划归此列。

并不是所有的操作系统都严格包括这四大部分。

例如,在早期的微软视窗操作系统中,各部分耦合程度很深,难以区分彼此。

而在使用外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则根本没有驱动程序的概念。

操作系统中四大部分的不同布局,也就形成了几种整体结构的分野。

常见的结构包括:简单结构、层结构、微内核结构、垂直结构、和虚拟机结构。

内核结构
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内核最基础的构件,因而,内核结构往往对操作系统的外部特性以及应用领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尽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演进,操作系统高层特性与内核结构之间的耦合有日趋缩小之势,但习惯上,内核结构仍然是操作系统分类之常用标准。

内核的结构可以分为单内核、微内核、混合内核、外内核等。

单内核(Monolithic kernel),又称为宏内核。

单内核结构是操作系统中各内核部件杂然混居的形态,该结构于1960年代(亦有1950年代初之说,尚存争议),历史最长,是操作系统内核与外围分离时的最初形态。

微内核(Microkernel),又称为微核心。

微内核结构是1980年代产生出来的较新的内核结构,强调结构性部件与功能性部件的分离。

20世纪末,基于微内核结构,理论界中
又发展出了超微内核与外内核等多种结构。

尽管自1980年代起,大部分理论研究都集中在以微内核为首的“新兴”结构之上,然而,在应用领域之中,以单内核结构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混合内核(Hybrid kernel)像微内核结构,只不过它的组件更多的在核心态中运行,以获得更快的执行速度。

外内核(Exokernel)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的减少软件的抽象化,这使得开发者可以专注于硬件的抽象化。

外核心的设计极为简化,它的目标是在于同时简化传统微内核的讯息传递机制,以及整块性核心的软件抽象层。

在众多常用操作系统之中,除了QNX和基于Mach的UNIX等个别系统外,几乎全部采用单内核结构,例如大部分的Unix、Linux,以及Windows(微软声称Windows NT是基于改良的微内核架构的,尽管理论界对此存有异议)。

微内核和超微内核结构主要用于研究性操作系统,还有一些嵌入式系统使用外核。

基于单内核的操作系统通常有着较长的历史渊源。

例如,绝大部分UNIX的家族史都可上溯至1960年代。

该类操作系统多数有着相对古老的设计和实现(例如某些UNIX中存在着大量1970年代、1980年代的代码)。

另外,往往在性能方面略优于同一应用领域中采用其他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但通常认为此种性能优势不能完全归功于单内核结构)。

详情请点击:新大地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