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

合集下载

太阳能小屋的设计

太阳能小屋的设计

太阳能小屋的设计概述太阳能小屋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且能够自给自足的房屋设计。

它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可以用于供电、加热和照明等功能。

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小屋设计的核心部分。

它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成,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应该安装在太阳光辐射最强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

一般来说,太阳能电池板应该朝向正午太阳的方向,倾斜角度大约与当地纬度相等。

储能系统为了实现夜间和阴天供电,太阳能小屋需要一个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一般由蓄电池组成,可将白天产生的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

蓄电池应该具有足够的容量和稳定性,以确保在没有太阳能供应时,小屋的供电可靠性和持续性。

供电和用电太阳能小屋的设计应考虑供电和用电需求。

首先,需要确定小屋的用电量,包括照明、加热、通风、电器使用等。

然后,根据用电需求来确定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的容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能的分配和管理,以保证稳定供电。

为了节约能源,应采用节能设备和合理控制用电,并将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加热和照明系统太阳能小屋的设计还要考虑加热和照明系统。

加热系统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能空气加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取暖。

照明系统可以采用太阳能LED灯,将太阳能转化为光能用于照明。

这两个系统应该与供电和用电系统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节水系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太阳能小屋的设计还应该包括节水系统。

节水系统可以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和节水设备等。

通过有效利用水资源,可以减少用水量,并保护水资源。

总结太阳能小屋的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房屋设计,能够利用太阳能实现自给自足的供电、加热和照明功能。

通过合理设计太阳能电池板、储能系统、供电和用电系统、加热和照明系统以及节水系统,可以实现小屋的高效、可靠和环保运行。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

阳光房设计享受室内自然采光

阳光房设计享受室内自然采光

阳光房设计享受室内自然采光阳光房作为一种能够让室内充满阳光的空间,成为了如今越来越多人向往并追求的居住方式。

它不仅能够让我们享受到自然的美好,还能为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阳光房设计的实用性和美学,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室内自然采光。

1. 设计原则在设计阳光房时,有几个原则是必须考虑的。

首先,选择合适的位置。

理想的位置应该是面向南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到阳光的照射。

其次,选择适当的材料。

由于阳光房的特殊功能,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良好隔热和隔音性能的材料,同时要注意防水和抗紫外线能力。

最后,考虑合适的通风系统。

阳光房室内温度会有所上升,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通风机制来调节室内温度。

2. 创意设计阳光房设计可以兼顾实用性和美学。

首先,考虑使用玻璃屋顶。

玻璃屋顶可以让阳光全方位地照射室内,使整个空间更加通亮。

其次,利用自然元素进行装饰。

植物、花草和瀑布等自然元素可以增加阳光房的绿意,使室内更加舒适和宜人。

此外,可以添置舒适的家具,让人们在阳光房中可以放松身心,享受阳光的温暖。

3. 利用自然采光阳光房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让室内充满自然采光。

自然采光不仅可以降低电费,还可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首先,要利用好阳光的方向和角度。

在设计中,可以增加大面积的窗户,将阳光充分引入室内。

其次,要合理安排室内的布局。

将不同功能区域沿着阳光的照射方向进行布置,让每个区域都能受益于自然采光。

最后,要选择合适的窗帘和遮阳设施。

窗帘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阳光的进入,而遮阳设施则可以在夏季有效地阻挡过强的阳光,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4. 阳光房的应用阳光房设计不仅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应用,还可以在商业场所和旅游景区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家庭生活中,阳光房可以作为一个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让人们在室内尽情享受自然的美好。

在商业场所中,阳光房可以作为一个展示和销售的场所,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在旅游景区中,阳光房可以作为欣赏风景和休息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任务二太阳房的设计File

任务二太阳房的设计File
(3)太阳房采用的集热器要求构造简单、 性能可靠、价格便宜。
主动式太阳房
主动式太阳房
主动式太阳房
三、被动式太阳房
被动式太阳房是指靠冬季太阳高度角低的自然特点,以房屋结构本身实现集热、
储热和释热功能的采暖建筑。从本质上说,它是强调利用太阳能的节能建筑。 被动式太阳房类型:从建筑类型上看,有平房也有楼房;从用途上看,有住宅, 也有校舍、办公室、招待所、医院、邮局等公共建筑,其中以农村住宅居多。 特点:系统简单、投资少、效果好。(被动式太阳房的造价一般仅比传统建筑
③房间进深不宜过深;
④采用含铁量低、透过率高的玻璃。
(5)太阳房北侧
①做好北墙自身的围护保温;
②尽可能降低北侧房间的屋高; ③在庭院北侧修建挡风墙,种植常青树等,抵御冬季寒风的侵袭。
降低北侧房间的屋高优点:
①使北侧热损失减; ②缩短了冬季房屋投下的阴影。
3、太阳房内部空间组合
①房间的容积小; ②室内的层高比较低(2.6m2.8m为宜); ③楼梯间封闭起来。
六、建筑构件设计(三个方面)
1、集热形式的选择 被动式太阳房集热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的性质、用途、气候条件和人们的生活 习惯等,应结合经济条件综合考虑。 直接受益式建筑结构简单,热效率比较高,适合要求白天温升较快的房间和白 天使用较多的房间,如起居室、教室、办公室等。 集热蓄热墙式和附加阳光间式相对温升比较平缓,且造价较高,因此常和直接
二、主动式太阳房
主动式太阳房(或称主动式太阳能采暖
系统)是以太阳能集热器代替煤、石油、 天然气、电等常规能源的锅炉的采暖系 统。 主要设备包括:太阳集热器、储热水箱、
散热器、辅助热源以及管道、阀门、风
机、水泵、控制系统等部件。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

目录1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 被动式太阳房概述 (1)1.3 国内外被动式太阳能研究概况 (1)1.3.1国外被动式太阳房研究概况 (2)1.3.2国内被动式太阳房研究概况 (3)1.4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 (5)1.4.1研究方法 (5)1.4.1.1文献整理 (5)1.4.1.2计算机模拟 (5)1.4.2 内容及意义 (5)2合肥市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总体设计 (6)2.1地理位置 (6)2.2气候类型 (6)2.3直接受益式太阳房工作原理 (7)2.4直接受益式式太阳房的设计要点 (8)2.4.1空间布局设计 (8)2.4.2日照间距 (8)2.4.3直接受益窗设计 (9)2.4.4蓄热体设计 (11)2.4.4.1蓄热体的布置 (11)2.4.4.2蓄热材料的选择 (12)2.4.5保温设计 (13)2.4.5.1保温结构设计 (13)2.4.5.2保温墙体材料选用 (13)3合肥市直接受益式太阳房热工设计参数优化 (15)3.1传热系数优化原则 (15)3.1.1简化模型的建立 (15)3.2传热系数优化的原则 (15)3.2.1外墙传热系数优化 (16)3.2.2地面传热系数优化 (17)4 评价分析 (17)参考文献 (18)附录一被动式太阳房模型建筑图 (19)附录二 PDA参数模拟 (20)合肥市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模型设计及性能优化摘要: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被动式太阳房,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节约常规能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主要讨论了直接受益式太阳房的设计,优化,以及利用PDA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进行了热工参数设计优化。

旨在推广直接受益式太阳房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我们认识了解PDA的能力。

关键字:被动式太阳房;直接受益式;PDA;仿真模拟;热工参数优化1 绪论1.1研究背景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

国际能源署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4》(World EnergyOutlook 2014)报告,首次将包括煤炭、传统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预测和分析扩展到了2040年。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用户指南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之三———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技术和太阳能—电能转换利用技术是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其中,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房、太阳热水器、阳光温室大棚、太阳灶等。

一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太阳房是一种利用太阳能采暖或降温的房子,用于冬季采暖目的的叫做“太阳暖房”,用于夏季降温或制冷目的的叫做“太阳冷房”。

人们常见加之利用的是“太阳暖房”。

按目前国际上的惯用名称,太阳房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大类。

主动式太阳房的一次性投资大,设备利用率低,维修管理工作量大,而且需要耗费一定量的常规能源。

因此,对于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已经为被动式太阳房所代替。

被动式太阳房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不需特殊维护管理,节约常规能源和减少空气污染等许多独特的优点。

被动式太阳房作为节能建筑的一种形式,集绝热、集热、蓄热为一体,成为节能建筑中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一种建筑形式。

以下介绍这种太阳房的建造技术概要。

(一)结构类型被动式太阳房的基本结构类型包括直接受益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贮热屋顶式和自然对流回路式等五类。

1.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这是被动式太阳房中最简单的一种,它是利用南窗直接接受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通过窗户直接照射到室内地面、墙壁及其他物体上,使它们表面温度升高,通过自然对流换热,用部分能量加热室内空气。

另一部分能量则贮存在地面、墙壁等物体内部,当太阳辐射消失或室内温度下降时再向室内释放,使室温维持在一定水平。

2.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这种类型的太阳房是间接受益太阳能采暖系统。

阳光首先照射到置于太阳与房屋之间的一道带透明外罩的深色贮热墙上,加热墙体与盖板之间的空气,然后通过贮热墙上风口将热量导入室内,另一部分是通过墙体的导热向室内供热。

3.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该类型的太阳房是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系统的一种发展。

主要是将透明盖层与墙之间的空气夹层加一个通道,形成一个可以使用的空间———附加阳光间(也可以称附加温室)。

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2023标准

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2023标准

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总体要求、建筑布局与节能设计、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供暖通风系统设计、照明设计、炊事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乡村新建、改件和扩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24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 7106—2019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7637 农村家用沼气管路施工安装操作规程GB/T 17581 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B/T 19141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 26976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技术条件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GB 50495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824—2013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NY/T 443 生物制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 1417 秸秆气化炉质量评价技术规范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5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475—2019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 术语和定义GB/T 50824—2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总体要求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乡村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区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区分应符合GB/T 50824—2013中表3.0.1的规定,温和地区区分应符合JGJ 475—2019中3.0.1的规定。

被动式太阳房设计

被动式太阳房设计

被动式太阳房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使用量逐渐增加。

但是,传统能源储备量是有限的。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 2020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 7%左右提高到 15%左右。

因此,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为缓解能源短缺现象和减轻节能压力做出巨大贡献。

被动式太阳房是一种经济地、有效地利用太阳能的被动式采暖建筑,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我国太阳能建筑应用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当时被动式和主动式太阳房的应用研究工作同时起步,由于被动式太阳房建筑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的巨大优势,被动式太阳房被重点发展。

本文从被动式太阳房基础知识,特点,设计特点等方面研究了被动式太阳房模型的构建。

第一章被动式太阳房基础知识1被动式太阳房概述1.1被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简称太阳房)是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恰当选择,使其在冬季能集取、蓄存和分配太阳能的一种建筑。

它不仅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建筑物在冬季的采暖要求,而且也能在夏季遮蔽太阳辐射,散逸室内热量使之达到降温的目的。

被动式太阳房系统一般不需要机械设备和动力,以区别于需要其它设备和动力的主动式太阳房。

1.2被动式太阳房的工作原理温室效应是被动式太阳房的最基本工作原理。

被动式太阳房是不用任何其他机械动力,依靠自然循环向室内供暖,多余的热量储存在墙壁、天花板和地基热体内夜间向室内放热,以保持一定温度。

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的恰当选择,在冬季集取、保持、贮存、分布太阳热能,从而解决建筑物的采暖问题。

被动式太阳房的集热及贮热方式主要是利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墙或窗,或是比较简单的平板装置作为集热器,能够由人随意控制,其构造可不用复杂机械设备及复杂的管道通风系统;造价较低,太阳房的工程造价仅比普通工程造价增加12%左右,容易被人们接受;维护管理方便,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维护管理。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几种形式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几种形式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几种形式介绍被动式太阳房最基本的工作机理是所谓"温室效应"。

被动式太阳房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较大的热阻,室内要有足够的重质材料,如砖石、混凝土,以保持房屋有良好的蓄热性能。

一.被动式:按采集太阳能的方式区分,被动太阳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这种太阳房主要是利用南向垂直集热蓄热墙吸收穿过玻璃采光面的阳光,通过传导、辐射及对流,把热量送至室内。

椅的外表面涂成黑色或某种深色,以便有效地吸收阳光。

集热蓄热堵的形式有:实体式集热蓄热墙,花格式集热蓄热墙,水墙式集热蓄热墙,相变材料集热蓄热墙,快速集热墙等。

天时,将保温板敞开,让水袋充分吸收太阳辐射热,水袋所储热量,通过辐射和对流传至下面房间。

夜间则关闭保温板,阻止向外的热损失。

夏季保温盖板启闭情况则与冬季相反。

白天关闭保温盖板,隔绝阳光及室外热空气,同时用较凉的水袋吸收下面房间的热量,使室温下降;夜晚则打开保温盖板,让水袋冷却。

保温盖板还可根据房间温度、水袋内水温和太阳辐照度,进行自动调节启闭。

二.严寒地区的被动式:严寒地区被动式式太阳房,它的围护结构更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对于太阳能供暖系统来说,首先应考虑采用热媒温度尽可能低的采暖方式,所以地板辐射采暖最适宜于太阳能供暖。

太阳能供热系统可以用空气,也可以用水作为热媒,两者各有利弊。

热风式集热器较便宜,热交换次数少,但集热用循环动力大,是热水式的10倍,风道和蓄热装置占据的空间也大;太阳热水集热器技术较复杂,价格较高,但综合考虑优点较多,特别是来真空管集热器的性能、质量有很大提高,价格不断下降,所以今后太阳能供热系统将以热水集热式为主。

(1)热风集热式供热系统:在屋面上朝南布置太阳空气集热器,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碎石贮热层后由风机送入房间,辅助热源为煤气热风炉,并设置控制调节装置,根据送风温度确定辅助热源的投入比例。

(2)热水集热式地板辐射采暖兼生活热水供应系统:①在屋顶设置的太阳能集热器,系统有集热循环水泵,辅助蓄热水箱,供热水箱,采暖循环水泵,辅助热源一燃气锅炉,辅助热源热水循环泵,辅助加热换热器,地板辐射采暖盘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绪论1研究背景 1被动式太阳房概述1国内外被动式太阳能研究概况1国外被动式太阳房研究概况2国内被动式太阳房研究概况4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5研究方法 5文献整理 5计算机模拟6内容及意义62合肥市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总体设计6地理位置 6气候类型 6直接受益式太阳房工作原理7直接受益式式太阳房的设计要点8空间布局设计 8日照间距 8直接受益窗设计9蓄热体设计11蓄热体的布置 11蓄热材料的选择12保温设计 13保温结构设计 13保温墙体材料选用143合肥市直接受益式太阳房热工设计参数优化15传热系数优化原则15简化模型的建立15传热系数优化的原则16外墙传热系数优化16地面传热系数优化174 评价分析18参考文献 19附录一被动式太阳房模型建筑图 19附录二PDA参数模拟21合肥市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模型设计及性能优化摘要: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被动式太阳房,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节约常规能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主要讨论了直接受益式太阳房的设计,优化,以及利用PDA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进行了热工参数设计优化。

旨在推广直接受益式太阳房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我们认识了解PDA的能力。

关键字:被动式太阳房;直接受益式;PDA;仿真模拟;热工参数优化1 绪论研究背景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

国际能源署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4》(World EnergyOutlook 2014)报告,首次将包括煤炭、传统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预测和分析扩展到了2040年。

IEA在此次报告中指出:2014 到2040 年间,世界人口和经济仍然继续增长,全球能源需求增长37%,全球对煤炭和石油的需求将达到峰值;全球天然气的需求将增长50%以上,是化石燃料中增长最快的[1]。

然而,该报告也指出了全球能源面临的巨大挑战,包括:石油市场虽呈现供应充裕的景象,然而由于地缘冲突、非传统油气开发速度放缓和不可复制性,使得国际原油市场将在未来面临“供不应求”危险状况,报告中称石油领域短期内供给充足的现象不应该掩盖这样危机,那就是:产能增长的实现依赖于相对数量很少的生产者;能源产地的持续动乱、缺乏合理的能源政策等;核能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监管风险,以及公众的接受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化石燃料型能源储量有限且污染环境,增加二氧化碳排量,造成温室效应等……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被动式太阳房概述被动式太阳能房是指在不借用任何机械动力,不需要专门的蓄热器、热交换器、水泵(或风机)等设备,而是完全用自然的方式(辐射、传导、自然对流)利用太阳能为室内采暖的房间。

被动式太阳能房的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建筑朝向和合理的布置建筑周围的环境,结合内部和外部巧妙的处理,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以实现冬季能够蓄热并能使用太阳能的目的,进一步可以满足一定的建筑采暖需求[2]。

国内外被动式太阳能研究概况国外被动式太阳房研究概况1911年在德国中部一个叫Darmstadt-Kranichstein的地方建立了第一座被动式太阳房。

在欧洲,一些国家普遍认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将会成为本世纪建筑设计的趋向。

德国是世界太阳能利用大国,《可再生能源法》(EEG)是推动德国太阳能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德国建立了乌尔姆太阳能示范小区,特点是依靠建筑本身节能及建筑墙体保温,保证采暖。

这些建筑本身依靠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恰当选择,使其在冬季能集取、蓄存太阳热能的一种建筑。

它不仅能满足建筑物在冬季的采暖要求,而且也能在夏季遮蔽太阳辐射,散溢室内热量,使之达到降温的目的,在该小区采暖年消耗量小于15 kWh/。

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国会先后通过了“太阳能供暖降温房屋的建筑条例”等鼓励新能源利用的法律文件。

同时在太阳能研究利用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对购买太阳能系统的顾客实行减税的优惠政策,因而在美国,太阳能建筑发展极为迅速,而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完整的太阳能产业化体系。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对早期主动式太阳房进行了研究,它主要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源,并建成了w 号实验太阳房[3]。

进入70年代后,又有许多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建成,如华盛顿近郊的托马森太阳房等。

这说明太阳能的供热与空调系统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是投资相对较大,其推广普及程度远不及被动式太阳房。

而在80 年代初,位于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斯实验室编写了被动式太阳房设计手册,同时还出版了很多实用的有关太阳能房的建筑图集,它主要介绍一些成功的应用设计实例,以及对太阳能建筑原理与结构的说明。

这些应用性书籍的发型和一些示范房屋的建立促进了美国公众对太阳房的接受。

到现在为止,较为著名的示范建筑主要有: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凯尔布住宅,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的圣塔菲太阳房,加利福尼亚州阿塔斯卡德洛的阿塔斯卡德洛住宅等。

在这些建筑中,利用壁炉或者电热器作为辅助供能系统,但是太阳能的供暖率在75%以上,有些甚至已达100%,如阿塔斯卡德洛住宅[4]。

在亚洲地区,日本的对于太阳房的应用研究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对主动式太阳房的应用研究。

在20 世纪80 年代,制定了“阳光计划”,并建造了许多典型太阳能采暖空调试验建筑,如矢崎试验太阳房。

目前太阳能建筑在日本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应用。

在欧洲,如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具有非常先进的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

法国的菲利克斯·特朗勃发明了集热蓄热墙采暖方式,而奥代洛太阳房是第一个将采暖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太阳能建筑,同时最早的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是位于英国利物浦附近的圣乔治郡中学[5]。

近几年来,在发达国家产生了一种完全由太阳能光电作用来攻建筑物所需要的全部能量,也即所谓的“零能房屋”,这样就能保证做到真正的清洁、无污染,同时它也代表了21 世纪绿色太阳能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从长远发展应用角度看,“零能房屋”将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内被动式太阳房研究概况在国外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在该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1985年,任职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高亦兰教授引入意大利建筑师PaoloSoleri的“Arcology”理论,并将其译为“建筑生态学”,即后来的“生态建筑学”。

1988年,吴良镛院士在广义建筑学中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综合地理、生态及其他学科想结合的"人居环境科学”,将环境的适宜因素结合到建筑和规划设计中。

20世纪80年代,天津大学冯佑谋教授幵展了对多层建筑中进行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研究。

并在《建筑学报》中发表《多层建筑被动式太阳房设计探讨》一文,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探讨寒冷地区多层住宅的被动式设计。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逐渐深入被动式设计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如清华大学栗德祥教授和其博士研究生夏伟共同完成的《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的气候分区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范悅教授进行的《寒冷地区被动式多层住宅设计策略研究》等不计其数。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设相对其他国家起步较晚,各类法规、标准形成也相对不完善,但国家不断加快节能建筑、特别是被动式建筑的建设步伐。

1986年,我国建设部首次颁布了建筑节能类的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8]JGJ26-86,该标准将通用设计的居住建筑供暖能耗降低30%;1991年,李元哲等根据提出的SLR(SularLoadRatio)理论,结合我国的气象条件和建筑材料特点、居民习惯和生活水平,给出了适合于国内的,多种集热部件的效率曲线(SLR曲线)和及太阳房的平均室温预测计算方法。

编写了《被动式太阳能热工设计手册》一书,至今仍是我国最为系统和科学的被动式太阳房设计的依据资料[7]。

1995年,建筑部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1996年正式实施修订版的新标准,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该标准将节能率提高到50%。

2001年10月1日,《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8]正式实施。

以上两个标准要求居住建筑通过合理的节能设计、增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以及提高空调和供暖设备的能效比,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建筑总能耗降低50%。

2010年,修订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我国于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在2007年重新修订后,于2008年4月1日幵始实施;2006年1月1曰,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8年7月,我国国务院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同年8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以上两项条例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01年9月,国家建设部的科技委员会参考LEH)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版,拟订并公布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以此作为我国生态住宅技术的一项重要标准。

2003年8月,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九家科研单位参考日本的CASBff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联合推出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2006年6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简称《绿标》),以此作为绿色建筑的判定标准,以“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作为我国绿色建筑认定的重要标志。

该标准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外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大方面去评价建筑的“绿色化”程度。

每个方面的指标由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组成,参与评价的绿色建筑在满足控制项的基础上,按照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数量,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在评价对象方面,该标准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部分,按照评价的六大方面,分别有对应的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条目与之对应。

按照国家的规划方案和目标,现在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采取自愿+鼓励原则,即由业主单位、开发商遵照自己意愿决定是否将所持物业申报绿色建筑星级评价,国家则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予以一定的技术补贴。

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研究方法文献整理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找、阅读、整理、分类以及归纳,在总结当前建筑节能被动式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前沿技术,在适用本地环境的基础上归纳被动式节能的主要方式,对其技术的实用性加以论证、改善和推广。

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能耗模拟技术主要是通过绿色建筑分析应用软件PDA进行不同地区的计算模拟,及不同材料的选用从而得到最佳的被动式太阳房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