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产业现状

合集下载

大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大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大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大理地处云南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大理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涵盖了多个领域。

旅游业是大理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大理以其独特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传统的古城、古镇和民俗文化是游客最为关注的景点之一。

大理的文化艺术表演和民族服饰也吸引了很多游客。

此外,大理还有丰富的手工艺品产业。

大理的手工艺品以刺绣、银饰和木雕为主要特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许多手工艺品作坊成为游客参观和购买的热门地点。

大理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的三弦、侗族的芦笙以及彝族的锣鼓表演都享有盛名。

这些传统音乐和舞蹈在大理被广泛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传统文化产业,大理还注重创意设计和现代艺术的发展。

大理的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展览和艺术工作坊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技艺。

同时,大理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为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增添了新的动力。

总体来说,大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繁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努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融合。

此外,大理的文
化产业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只有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大理的文化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省大理州奶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云南省大理州奶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云南省大理州奶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摘要:大理州奶业发展在整个云南省奶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云南省最大的原料奶生产基地。

本文对大理奶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制约大理奶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理州;奶业发展;制约因素一、大理州奶业发展概况大理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有着悠久的奶牛养殖历史,奶业是大理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州委、州政府着力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通过多年的大力扶持,全州奶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云南省乃至中国南方最大的奶牛养殖、牛奶加工、乳制品外销基地,其奶产量在云南省占到了2/3的比例,在云南省整个奶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牛奶产量和奶牛存栏量不断增加自2002年大理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大理乳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及《大理州加快奶源基地建设的意见》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一系列发展奶牛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使大理州奶牛生产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牛奶产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2001年的6.26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44.67万吨,增幅达7倍,奶牛存栏量也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5.1万头增加到2011年的14.9万头,增幅达3倍。

(二)乳制品加工能力增强乳制品加工产业是大理州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大理州的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加工日处理能力都占云南省70%以上的份额,大理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州市级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和乳制品加工基地之一。

目前在大理州内主要有大理东亚乳业有限公司、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云南皇氏思尔乳业有限公司等乳品加工企业共8家,日处理鲜奶能力1560吨,加工量占云南省的60%以上;年加工乳制品14万吨,乳品工业产值达13亿元;奶农加工乳扇达3000多吨,产值达1.2亿元。

(三)奶牛养殖服务建设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大理州依托畜牧兽医站为奶农提供各种服务,不断完善奶羊养殖服务建设体系。

大理调研报告

大理调研报告

大理调研报告大理是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滇池和洱海之间,交通便利。

我们此次前往大理进行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大理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旅游资源以及当地特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首先,大理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稳定。

大理市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大理市的农产品质量较高。

此外,大理市还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造和旅游服务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使得大理市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内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其次,大理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理市的美景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三塔、洱海、苍山等。

三塔是大理市的地标之一,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它们作为古代少数民族建筑的特色和魅力。

洱海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苍山是大理市的又一重要景区,它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受到游客们的喜爱。

这些景点的存在使得大理市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并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最后,大理市还保留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白族是大理市的主要民族,他们保留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习惯,如白族的节日、歌舞和传统手工艺品等。

此外,大理市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如彝族、哈尼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大理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

综上所述,大理市作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稳定的经济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大理市以其美丽的景色、特色的文化和优质的农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对于进一步推动大理市的发展,应该进一步加强旅游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促进大理市的可持续发展。

大理农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大理农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大理农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大理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各项指标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大理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大理农村地处云南高原,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一直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大理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了高效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带动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其次,农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大理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农村乡村旅游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政府也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推动了农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大理农村产业结构以前以农业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一些传统产业逐渐退出,而新兴产业如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得到了发展。

这些新兴产业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大理农村的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不少农民通过务农、养殖、乡村旅游等方式增加了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的来看,大理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农民的勤劳致富以及各方面的合作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大理生意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大理生意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大理生意现状分析报告范文引言大理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理的商业活动也日益繁荣。

本报告将对大理的生意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当前大理商业市场的潜力和挑战。

1. 经济概况大理是云南省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旅游业和农业。

旅游业是大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农业方面,大理的自然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尤其是水稻、小麦和蔬菜等。

然而,尽管大理的经济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交通不便,大理的交通网络相对较弱,对商业活动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限制。

此外,大理的市场规模较小,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商家需要在产品品质、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

2. 商业发展现状大理的商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一方面,以旅游业为基础,大理的酒店、餐饮等服务业蓬勃发展。

游客对于舒适、便捷的住宿条件和美味的当地美食有着高需求,各类酒店、餐馆等相关行业迎来了巨大的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理的零售业也日益兴盛。

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商店和精巧的手工艺品店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

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电子商务在大理的兴起,许多企业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销售,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

3. 商业市场潜力尽管大理的商业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仍然有巨大的潜力等待开发。

一方面,旅游业的持续增长为各类商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游客的需求涵盖了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方方面面,商家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推出更加创新和个性化的产品。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发展为大理的商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人们对便利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大理的商家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智能设备等手段提供更加前沿和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吸引消费者。

4. 商业市场挑战然而,大理商业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各类商家需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其次,由于大理的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这给商家的供应链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云南省大理州奶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云南省大理州奶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云南省大理州奶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摘要:大理州奶业发展在整个云南省奶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云南省最大的原料奶生产基地。

本文对大理奶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制约大理奶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理州;奶业发展;制约因素一、大理州奶业发展概况大理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有着悠久的奶牛养殖历史,奶业是大理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州委、州政府着力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通过多年的大力扶持,全州奶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云南省乃至中国南方最大的奶牛养殖、牛奶加工、乳制品外销基地,其奶产量在云南省占到了2/3的比例,在云南省整个奶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牛奶产量和奶牛存栏量不断增加自2002年大理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大理乳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及《大理州加快奶源基地建设的意见》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一系列发展奶牛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使大理州奶牛生产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牛奶产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2001年的6.26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44.67万吨,增幅达7倍,奶牛存栏量也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5.1万头增加到2011年的14.9万头,增幅达3倍。

(二)乳制品加工能力增强乳制品加工产业是大理州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大理州的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加工日处理能力都占云南省70%以上的份额,大理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州市级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和乳制品加工基地之一。

目前在大理州内主要有大理东亚乳业有限公司、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云南皇氏思尔乳业有限公司等乳品加工企业共8家,日处理鲜奶能力1560吨,加工量占云南省的60%以上;年加工乳制品14万吨,乳品工业产值达13亿元;奶农加工乳扇达3000多吨,产值达1.2亿元。

(三)奶牛养殖服务建设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大理州依托畜牧兽医站为奶农提供各种服务,不断完善奶羊养殖服务建设体系。

云南省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剖析

云南省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剖析

云南省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剖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云南省大理州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吸引游客和投资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大理州旅游业发展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理州旅游业的现状大理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自然风光优美,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大理古城、洱海、苍山、三塔等景点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瞩目的目的地。

而且,大理州的白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传统民俗风情。

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大理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大理州的旅游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种以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为主要卖点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 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大理州还在不断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如民俗体验、美食游、户外探险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这种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也有利于提升当地的旅游消费水平和产业链条的延伸。

三、大理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旅游业资源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旅游资源可能会遭受过度开发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文化侵蚀等,这将会对大理州的旅游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旅游服务水平待提升尽管大理州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相对较低,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这将影响游客的游玩体验,限制了大理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 旅游业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如何在保护环境和发展旅游业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摆在大理州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大力整治环境污染,禁止乱建乱占,加大环保投入,积极保护和修复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大理市场调查报告

大理市场调查报告

大理市场调查报告大理市场调查报告一、引言大理,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市场。

本报告旨在对大理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的商业环境、消费习惯以及市场潜力,为商家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经济概况大理市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导,旅游收入占据了整个市区生产总值的很大比例。

此外,农业、手工业和小型制造业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理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三、市场调查结果1. 消费习惯在大理市,消费者对于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较高。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绿色、有机、天然的产品。

此外,大理市的消费者也对品牌有一定的认同度,他们愿意为知名品牌的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

2. 市场竞争大理市的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竞争对手。

然而,由于大理市的旅游业发达,一些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如酒店、餐饮和旅游纪念品店等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3. 潜在市场尽管大理市的市场竞争激烈,但仍存在许多潜在的市场。

例如,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健身房、瑜伽馆和健康食品店等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大理市的文化艺术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如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和舞蹈等。

四、市场机会与挑战1. 市场机会大理市的旅游业发达,为相关行业带来了很多机会。

例如,旅游纪念品店可以推出独特的产品,吸引游客购买。

同时,大理市的传统文化也为文化艺术市场提供了机会,可以开设文化体验店、艺术展览等。

2. 市场挑战尽管大理市市场潜力巨大,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需要有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其次,由于大理市的地理位置偏远,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最后,文化差异也是一个挑战,商家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以适应市场需求。

五、市场推广策略1. 品牌建设在大理市,品牌认同度很重要。

商家可以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同时,积极参与当地社区活动和赞助文化艺术活动也是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现状怎么看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早在4000年前的夏早期,洱海地区的居民当时已开始经营农业;在夏晚期,纺织、制陶等手工业生产活动频繁;战国中期,青铜技术高度发展;汉代以后,冶炼和铁器制造业逐步进入全盛发展。

大理作为“蜀身毒道”与“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其以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繁荣的商业曾一度成为我国西南边陲的经济中心。

建国以来,大理以其深厚的经济底蕴成为云南省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

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大理州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发展。

纵观大理州产业发展的历史,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快:产业发展速度快
建国以来的64年里,大理州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2.3%的速度实现了快速增长。

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是我州产业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GDP年均增长15.8%,一、二、三产分别增长12.3%、19.5%、17.4%。

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工业,工业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十一五以来的这8年,年均增长高达19.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1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

64年里,GDP从4565万元,扩大到760.8亿
元,扩大了1667倍,其中,一、二、三产分别扩大了494倍、6000倍、2929倍,工业扩大了6286倍。

社会财富总量的大大增加,为下一步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和方向。

(二)全:产业门类链条全
一是产业门类相对齐全。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理州产业从最初的简单门类逐步衍生为较为完善、齐全的产业门类,以工业为例,目前,全州工业中类门类达30类,比2000年增加了7类,小类增加了近20类。

完善的工业门类催生一批批优强企业,并聚集形成了烟草、矿冶、建材、能源、生物、六大骨干产业。

二是产业链条相对全面。

我州部分产业如乳制品、农产品加工等在发展过程中,早已突破了单个产业自我发展的简单模式,产业发展在通过寻求与其他产业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对接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相辅相成的格局。

(三)特:优势特色产业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比如,我州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和水能资源,建成了滇西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建成了全国海拔最高、装机容量西南第一的风电场。

目前,风电装机约占云南省建成总量的70%左右;建成的水电装机约占全省总量的1/4。

利用核桃之乡、梅果之乡、乳牛之乡的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其中,乳业占了云
南省的70%。

利用高原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气候特点,发展高原生态农业,生产的桔子、葡萄、核桃、白芸豆等农产品远销省内外、甚至国外。

二是立足传统产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通过园区平台的聚集引领,发展壮大了木雕、银器等一批传统民族工艺品产业。

立足于冶金、建材、烟草等优势传统产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成为我州特色支柱产业。

三是发展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

通过强有力的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我州引入的一些企业,如啤酒、汽车、风电叶片制造等不断做强做大,最终成为相关行业的龙头,推进了我州的新兴特色产业的形成。

(四)强:竞争力增强
一是规模竞争力增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由2002年(年主营收入500万元)的82户增加到2013年(年主营收入2000万元)的230户,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达99户,其中,产值超过10亿元企业户,超过50亿元企业2户,百亿元企业1户。

伴随着企业规模的做大,涌现出了如力帆骏马、祥云飞龙、蝶泉、滇西水泥等一批带动力强、贡献大的龙头企业。

二是品牌竞争力增强。

截止目前,全州“日·子”、“蝶泉”等4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件商标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家企业个产品荣获“云南省
名牌产品”称号。

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创建云南名牌农产品10个、省级龙头企业7户。

三是科技竞争力增强。

多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培育和鼓励下,一大批企业通过技术改进、科学创新、自主研发,大大提升了企业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例如,祥云飞龙公司的“难处理氧化锌矿技术”和“氧化锌矿浸出渣提锌技术”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和省科学技术奖。

大理药业的醒脑静注射液成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优质优价产品。

近年来,茶叶、乳业、梅子、烟草、冶金等产业累计申请专利超过了600件。

目前,我州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户。

依靠科技进步,通过不断实施技术改造,我州水泥行业总体科技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农业方面,注重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农机化水平达47.5%。

(五)优:产业结构优化
一是工农业结构优化。

2013年,工农业实现产值1229.5亿元,其中,工业实现产值905.1亿元,占工农业产值的比重达73.1%,比2000年提高了25.8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了31.6个百分点,牢固奠定了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地位。

二是轻重工结构优化。

2004年,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轻工业,我州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自此实现了“由传统轻工业为主,向依托现代重化工业发展为主”的
转变。

2007年至今,轻重工业比重基本保持为37:63,重工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三是支柱产业结构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州确定的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中,矿冶、能源、生物资源加工、机械四大产业产值超过烟草,打破了过去烟草占全部工业30%左右的“一枝独秀”局面,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提升。

2013年,大理州非烟工业实现产值537.7亿元,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8%,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四是所有制结构优化。

通过深化国有体制改革,大理州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大理州工业99%以上企业属于民营企业,州内仅有的两户大型企业祥云飞龙、力帆骏马公司也是民营企业,现已进入全省“百户优强工业企业”20强行列。

2013年,全州民营经济组织达到11万户、从业人员达到30.3万人,完成增加值364亿元,占全州GDP的比重达47.9%,比“十五”末提高7.9个百分点。

五是投资结构优化。

2013年,一产投资占全州总投资的比重为1.3,比2000年降低了3.9个百分点。

投资向二、三产业倾斜趋向明显,其中,2013年工业投资实现164.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31.5%,比200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这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标志着我州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地不断推进。

(六)好: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一是园区平台建设逐步趋好。

多年来,我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园区建设投入,不断理顺体制机制,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工业园区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力帆骏马公司为龙头大理汽车装备制造配套基地,以祥云飞龙公司为龙头有色金属循环冶炼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祥云财富工业园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鹤庆兴鹤工业园区新增为省级工业园区。

2013年,全州工业园区入驻工业企业698户,从业人员7.1万人,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95亿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3.7%。

大理创新、祥云财富2个园区产值在2012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位居全省57个省级工业园区前20名行列。

二是融资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达家,保险公司家,担保公司家,小额贷款公司家。

建立了13个工投公司,登记注册的资本金总计6.661亿元,首期认缴出资额共计3.6302亿元并全部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实收到位。

这些融资平台的搭建,有效缓解了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三是服务平台迅速搭建。

金融、物流、信息、科技、法律、培训等平台的不断搭建,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创新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是机制体制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州出台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和政府服务,进一步优化了了产业发展软环境。

例如,在工业发展方
面,我州在全省首创工投公司投资融资平台、首创工业联审联批例会制度、首创企业做大做强奖励机制,并在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