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

合集下载

汉语近代二字词研究:语言接触与汉语的近代演化

汉语近代二字词研究:语言接触与汉语的近代演化

目录分析
第二节现代汉语的 二字词来自何处?
第一节我们为什么 需要二字词?
第三节本书概述
第一节佛经译词与二 字词
第二节日本兰学译词 与二字词
第三节造字为词:来 华传教士如何创造译 词?
第四节单字抑或复辞: 严复与梁启超的争论
第一节文之类 别与二字词
第二节 《辞源》 的时代:由单 字到复辞
第一节基本词汇与二 字词
读书笔记
特别棒!期待未来能看到学者们系统地分析近代日语借词对于现代汉语整个语法体系的影响!。
如此生僻的书自然极少有人看,我也不过是翻过而已,深知自身是不具备学术研究的能力的,而且本人语言 天赋是不存在的。
语言现象——中日同型词据沈国威的《汉语近代二字词研究》研究考证,中日近代同型词条。如学术用语 (抽象词汇):哲学、义务、起点、神经、前提、团体、俱乐部等;法律词汇:取缔、打消、场所、场合、引渡 等;动词形容词:考虑、思考、正确、优秀等。汉译西书传到日本,再从日本回流到中国,如望远镜、热带、寒 带、细胞等。
作者介绍
这是《汉语近代二字词研究:语言接触与汉语的近代演化》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汉语近代二字词研究:语言接触与汉语的近代演化》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 录。
感谢观看
第二节日本的基本词 汇化研究
第三节概念范畴及原 型理论
第四节基本词汇化的 研究指向
第二节日语借义词
第一节日语借形词
第三节日语激活词
第二节现代汉语二 字词中的古典词
第一节词源调查文 献群与目标词的确

第三节现代汉语二 字词中的传教士译

第四节现代汉 语二字词中的
本土文献词

近代汉语研究的名词解释

近代汉语研究的名词解释

近代汉语研究的名词解释近代汉语研究是一门研究近现代汉语语言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其目的是揭示近代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汉语。

在近代汉语研究中,有几个关键的名词需要解释和理解。

一、语言变迁近代汉语研究中的语言变迁是指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汉语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变。

例如,从清朝后期到民国时期,社会的思想观念、技术发展以及政治变革等因素都对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塑造。

在近代汉语研究中,语言变迁可以从词汇、语法、发音、语义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对语言变迁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汉语表达方式以及词汇的演变过程,进一步深入理解近代汉语的发展轨迹。

二、新词语近代汉语研究中的新词语指的是在近现代社会中新出现的词汇。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涌现出大量的新事物和新概念,这些事物和概念需要用新的词汇来表达。

近代汉语研究中,对新词语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变迁的特点和趋势。

通过分析新词语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例如,近代汉语中出现了许多以“革命”、“民主”为关键词的新词语,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运动和改革的发展。

三、方言差异近代汉语研究中的方言差异指的是各地方言在近代汉语中的表现和影响。

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的方言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近代汉语中有时会体现出来。

在近代汉语研究中,方言差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和特点。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方言差异,可以分析不同地域对语言的影响以及地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方言差异的研究对于语言教育和语言规范化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语言规范近代汉语研究中的语言规范是指对汉语使用的规范和规则。

随着近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汉语的使用也要求更加准确和规范。

语言规范的研究在近代汉语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语言规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近代汉语的语法规则、用词准确性以及语义的规范等方面。

近代汉语词汇史

近代汉语词汇史

近代汉语词汇史一、近代汉语词汇的定义与范围。

1. 定义。

- 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

近代汉语词汇就是这个阶段所使用的词汇的总和。

从时间跨度上看,一般认为从晚唐五代开始,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

2. 范围。

- 在这个时期,汉语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既有对古代汉语词汇的继承,又有大量新词语的产生,同时一些旧词的意义也发生了演变。

例如,“经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最初指经世济民,到近代汉语中逐渐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与社会生产、财富等相关的含义。

二、近代汉语词汇的来源。

1. 继承自古代汉语。

- 实词方面。

- 名词:如“天”“地”“人”等基本名词一直沿用。

在近代汉语中,“天”仍然表示天空、自然界等意义,读音为[tiān],词性为名词。

- 动词:“行”“走”等动词继续使用。

“行”在近代汉语中有行走的意思,读音为[xíng],为动词。

“走”在古代汉语中是“跑”的意思,在近代汉语中逐渐向现代意义的“行走”靠拢。

- 形容词:像“大”“小”“高”“低”等形容词传承下来。

“大”读音为[dà],是形容词,表示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所比较的对象。

- 虚词方面。

- 介词:“于”在近代汉语中仍有使用,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音为[yú],为介词,表示在……之中等意义。

- 连词:“而”继续发挥连接作用,如“博学而笃志”,读音为[ér],为连词,可表示并列、递进等关系。

2. 新词语的产生。

- 社会发展需求。

- 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与商业活动相关的新词。

例如“掌柜”,指商店老板或负责管理商店的人,读音为[zhǎng guì],名词。

还有“伙计”,指店员或长工,读音为[huǒjì],名词。

- 外来语的影响。

- 由于对外交流的增加,许多外来词进入近代汉语词汇。

比如“巴士(bus)”,读音为[bāshì],名词;“咖啡(coffee)”,读音为[kā fēi],名词。

《近代汉语词典》: 汉语词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近代汉语词典》: 汉语词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近代汉语词典》:汉语词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作者:芮东莉来源:《辞书研究》2017年第01期摘要“近代汉语”指的是从唐五代至清中叶千年左右的汉语言,《近代汉语词典》以呈现该历史时期的汉语词汇演变轨迹为目标,收词完备,系统性强,树立了汉语词汇研究史上一块新的里程碑。

该词典在收词和义项处理上,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明确的汉语词汇史观,即收词体现汉语词汇的历史系统性;释义更精准,符合词义发展的历史规律;义项排列体现词义演变轨迹。

在编纂体例上,词典进一步践行词汇史观,具备三大特色:同声符的同音词连排,展现词形上的历史演变轨迹;部分专名用字保留异体、繁体字形,尊重历史词的原有风貌;用“同”“即”“犹”的参见形式,呈现词形之间的共时与历时演变关系。

关键词《近代汉语词典》近代汉语《汉语大词典》词汇史一、引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白维国担任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近汉》)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近汉》于1997年立项,集结国内一流汉语历史词汇研究专家编纂,是国家“十二五”出版重点规划项目,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具有汉语词汇史性质”为目标进行编纂的辞书。

汉语史的分期,依据的是汉语自身的发展特点。

王力的“四分法”、吕叔湘的“二分法”和蒋绍愚的“三分法”是目前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三种历史分期。

吕叔湘、蒋绍愚主张以白话作品的出现作为划分近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依据,《近汉》承袭这一观点,以口语的实际状况作为“近代汉语”划分的标准,上限定在唐初;而下限,学界的共识是清初期,然而考虑到鸦片战争以后,反映社会生活的词汇面貌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该词典将下限放宽到清代中叶。

这样,这部《近汉》的收词范围从初唐至清中叶,收录了一千多年中的五万多条词语。

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四库全书电子文本”“国学宝典”“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可供检索的大型汉语历史文献语料库陆续建成,为《近汉》的编纂提供了便捷、全面和可靠的资料来源,使得该词典较以往已有辞书收词量更大、释义更精准、例证更可靠、系统性也更强。

《2024年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范文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现代汉语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语言体系,其词汇的丰富性得益于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外来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也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影响,并对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1. 古代外来词的引入自古代起,汉语就与周边民族和外来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从而引入了大量外来词。

如“葡萄”、“狮子”等词,都是古代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引入的外来词。

2. 近现代外来词的增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引入更为频繁。

这些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日语、韩语等语言,如“咖啡”、“沙发”、“樱花”等。

三、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1. 词汇来源多样化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英语、日语等语言外,还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

这些外来词涵盖了各个领域,如科技、文化、生活等。

2. 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多样,既有音译(如“咖啡”、“沙发”),也有意译(如“民主”、“自由”)。

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外来词更好地融入汉语词汇体系。

3. 文化内涵丰富外来词在引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其所在文化的内涵。

这些文化内涵使得外来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四、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1. 数量增多与质量提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多。

同时,外来词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被引入汉语词汇体系。

2. 本土化与全球化并存外来词在发展过程中,既会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也会逐渐融入汉语的文化环境,实现本土化。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将直接反映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

3. 规范性与创新性并重在引入外来词的过程中,既要注重规范性,避免随意引入不规范的词汇,也要注重创新性,引入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新词汇。

近代汉语词汇发展及研究概说

近代汉语词汇发展及研究概说
许少峰编《近代汉语词典》(团结出版社, 1997)。 江蓝生、白维国等编撰了《近代汉语词典》。
五)论文集:
江蓝生著《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 2000):语法、词语考释、语言资料的鉴别
胡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杨耐思、蒋绍愚编《近代汉语研究》 (商务印书馆,1993)
蒋绍愚、江蓝生编《近代汉语研究》(二)(商 务印书馆,1999)
方龄贵《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汉语大词典 出版社,1991)
二)一些旧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秀才、举人、才人、郎中、丈夫、头脑
三)许多旧概念改用了新词语来表达 白身人
1、兄长不过是个白身人,便弄上一个显官, 又无四壁倚仗。(《初刻拍案惊奇》卷22)
2、只把宋江封为先锋使,又不曾实授官职, 其余都是白身人。(《水浒传》第84回)
2、方言词专书
明代李实《蜀语》、清张慎仪《蜀方言》、 胡文英《吴下方言考》、毛奇龄《越语肯 綮录》、杭世骏《续方言》、程际盛《续 方言补正》
3、字书、韵书、音义书
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慧林《一切经 音义》、宋丁度《集韵》、辽释行均《龙 龛手镜》、明方以智《通雅》等。
4、笔记、杂记
唐代颜之推《颜氏家训》、颜师古《匡谬 正俗》、李匡乂《资暇集》,宋代陆游的 《老学庵笔记》,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 录》,明代琅英《七修类稿》,清代顾炎 武的《日知录》、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等
4、 反映新的风俗习惯方面的词语 草刷儿、草帘儿、随身灯
5、方言俗语进入共同语中 宋·黄彻《䂬溪诗话》说杜甫诗“数物以‘个’,谓食为 ‘喫’,甚近鄙俗。”
6、大批外来词语进入汉语中 1)佛教词语:因果报应、七情六欲、清规戒律、天花乱 坠、世界、平等、实际、现行、刹那、相对、绝对、方 便、根本、欢喜

近代汉语词汇语法论稿

近代汉语词汇语法论稿

近代汉语词汇语法论稿
中国使用汉语作为其官方语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近代汉语却受到强烈的历史风暴的影响。

近代的政治、文化、科学变革带来了社会思想的改变。

这种变化使近代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汉语词汇和语法也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近代汉语词汇在数量上出现了巨大的增加,旧词汇更加丰富,新词汇不断涌现,近代传入的西方文化单词也引起了近代汉语词汇的新变化,使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多样。

近代汉语也受到句法结构的影响。

传统汉语的句子结构分为两种:从句和主句,而近代汉语更加复杂,除从句和主句外,还加入了定语、并列句等句构成。

同时,近代汉语也更加注重虚词的使用,如语气着、表示转折关系的词汇,如“但是、然而”等的使用更加广泛,从而使表达更加丰富。

有了上述的变化,近代汉语的变化也让后人更容易认识和掌握,使汉语词汇和句法结构更加规范,而近代汉语也为后代带来了更加深厚的语言知识,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培养汉语的艺术。

另外,近代汉语还受到新的影响,如政府的新政策的影响,使一些传统的词语受到影响,而社会变革也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如科技发展中新出现的词汇,使汉语词汇发生了变化。

总之,近代汉语的变化对中国乃至世界语言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历史。

近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变化,使汉语更加完善,使汉语与世界其他语言紧密联系。

近代汉语的发展,需要
我们继续努力,深入研究,促进语言文化的发展。

近代汉语研究复习资料

近代汉语研究复习资料

近代汉语研究复习资料一、近代汉语的定义1、近代汉语:是指唐宋以来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用于口头交际的汉语。

2、记录口语是近代汉语的最主要特征。

二、近代汉语的上下限(分期)◆汉语史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上下线的划分是否看法一致?▪——答案是否定的。

各家关于近代汉语的分期存在很多分歧。

◆近代汉语的分期存在很多分歧,分歧的原因是什么?其原因就在于对于什么是口语和记录了多少口语才算是近代汉语意见不一致。

◆袁宾巧妙地解决了分歧。

首先,总结了汉语史学术界关于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一)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二)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三)南宋、元代、明代、清代前半期是大家都能够同意的近代汉语时期。

其次,根据语言的两大特点(1.语言是一种既连续但又在渐变的社会现象。

2.语言的变化是很缓慢的),提出了划分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

(一)确定主干部分的原则(二)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划分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包括这两条原则划分的依据)(一)确定主干部分的原则语言的渐变规律决定了汉语的发展是由非主干部分逐渐发展变化而进入主干部分。

当进入主干时期以后,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的特点都已经表现得最充分、最典型、最成熟,以这个时期作为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就是最恰当的了。

对于近代汉语来说,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则是大家都接受的近代汉语主干时期。

(二)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重叠的部分也即非主干时期,非主干时期是从前一主干时期向后一主干时期过渡的时期,它既是前一阶段的晚期,也是后一阶段的早期。

是前后两个语言时期的共管地带。

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问题:是否能认为语言的主干时期最重要,非主干时期就不重要?▪把汉语分为主干时期和非主干时期是从解决汉语史分期角度着眼的,从汉语研究的角度说,其实并无主次之分,两个阶段同样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五引《北梦琐言》 《集韵》皆韵“搓,初皆切,推击也。”“搋
( chuāi), 忡 切 , 以 拳 加 物 ” , 又 佳 韵 “扠,初佳切,打也。”则“搓、搋、扠”其 实是记录的同一个词,而“差”是同音假借。
所谓因声求义,就是通过考察字的读音来
研究字义。清代学者因为有了先秦古音 的知识,把汉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 以古音求古义,破除通假,从语言学的 角度说明音义相通与声音相转的关系。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内容
1、 词义考释
2 、常用词演变研究 汪维辉《魏晋南北朝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 大学出版社,2000) 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 版社,1999) 王云路《中古汉语常用词研究漫谈》( 载《中 古近代汉语研究》第一辑)
丁喜霞《中古汉语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 和演变研究》(语文出版社,2006)
3、 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未见不净。 (萧齐 《百喻 经·治鞭疮喻》)
4、 随执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极锐利刀剑。 (唐沙门道世《法苑珠林》卷三)
排比归纳与“因声求义”相结合
1、蜡事:奇事,怪事
1、 张千户大惊,说道:“我一生再也不信鬼神, 谁知道今日碰着这等一桩蜡事。”罗懋登《三 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第三十八回
2、不齐:不祗,不只,不仅(《佛经续释
词》p.1)
古代“齐”与“祗”同部(田按:上古同脂 部),音相近,故而可借为“祗”。(同书p.2)
“差”通“搓”“搋”“扠”,拳击
1、 不问好恶,拔拳即差。《敦煌变文·燕子赋》 2、 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 《王梵志诗》 3、 或画壮夫,以拳扠地为井,号拳扠井。《太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p.41)解释这个词的语源:
“朝廷”本指处所,用来指朋友,这和古人称同乡人 为“乡里”,现代汉语里称“街坊”“邻居”是同样 的道理,都是词义的转移。本来指同朝的朋友,后来 指一般的朋友,是词义的扩大。
排比归纳与方言参证相结合
隐 :硌(gè),触着突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损伤。
排比归纳与推求词语的语源相结合
桌椅: 宋·黄超英《靖康缃素杂记》卷三“今人用卓倚字, 多从木旁。……卓倚之字,虽不经见,以鄙意测之, 盖人所倚者为倚,卓之在前者为卓。”
称岳父为“泰山”: 翟灏《通俗编》指出欧阳修《归田录》有 “今人呼妻父为岳公,以泰山有丈人峰。” 认为是称岳父为泰山的来源。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上曰:“何至于 是数日不报,建乃与知枢密刘季述矫制发兵, 围十六宅,诸王被髪,或缘垣,或升屋,呼曰 ‘宅家救儿’”
梁晓虹、徐时仪等《佛经音义与汉语词汇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5)
王维辉《〈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7)
遇笑容《〈儒林外史〉词汇研究》(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
王启涛《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巴 蜀书社,2003)
5、同义词与反义词:以专书研究为基础 6、新词、新义的研究:断代研究 7、特殊语词的研究:方言俗语、倒序词、模式
1、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 我脚。(《王梵志诗》) 2、 昨朝饭里有粗沙,隐落翁翁一个牙,为报妻儿莫 惆怅,见存足以养浑家。(《宋朝事实类苑》卷六十 五引《倦游录》) 3、 唐相李程子廊,从父过三亭渡,为小石隐足,痛 以呼父。(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
明李实《蜀语》“有所碍曰隐。隐,恩上声。”现
胡三省注:“唐末宫中率称天子曰宅家。”
李匡乂《资暇集》“阿茶:……盖至尊以天下为 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犹陛 下之义。”
朝廷(朝庭、朝定): 知己,朋友
1、 卿与李乾风为知己朝庭否?《变文集·唐太宗入 冥记》
2、 百姚(桃)忆朝廷,哽咽泪交连。”《变文 集·燕子赋》
3、 朝廷数十人,平章共博戏。 《王梵志诗》
词等
8、词汇比较研究 方言词汇差异的比较:温昌衍、温美姬《中古 汉语词的客家方言例证》
语言与文化的交互影响:王云路《试论外族文 化对中古汉语词汇的影响》
二、词义考释的方法
排比规纳法是词义考释最基本的方法。 所谓排比归纳,就是根据上下文推测某 个词语的意义,如果这个意义在相当多 的例句中都能成立,那这个意义就可以 确立。
代成都方言有此词,如隐脚,隐牙巴,隐读

正是“恩”上声。
宝玉又道: “正经按方子,这珍珠宝石是要在 古坟里找,有那古时富贵人家儿装裹的头面 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 刨坟掘墓? 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使得。”王夫人听了 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拉的!就是坟里 有,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倒骨的, 作了药也不 灵啊。”
2、 洪公道:“怪不得张狼牙说他死而不死。果 真有此蜡事。”(同上)
3、 雷将军心上吃惊说道:“好一场蜡事!怎么 三个道士都腾云去了?”(同书第六十八回)
4、 今朝采果来迟,只为逢着差事。路上见个狮 子,威德甚是希奇,忽然口发人言,说却诸般 事意。(《敦煌变文·妙法连华经讲经文》)
《广韵》“差,异也,楚嫁切”,《广韵》“蜡, 锄驾切”,同属去声祃韵,声母同在一组, “蜡”是“差” 的借字。
王引之《经传释词·序》“揆之本文而 协,验之他卷而通,虽旧说所无,可以 心知其意也。”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容易”:犹云轻易也, 草草也,疏忽也。
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喧阗众狙怒, 容易八鵉惊。”此“疏忽不防备”义;
劭雍《秋日饮后晚归》“水竹园林秋更好,忍 把芳樽容易倒。”犹云“草草倒芳樽也”。
白云 《汉语常用动词历时与共时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 构词法的研究
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周法高《汉 语构词法》
复音词的构成分析
(一)单纯词,又可分为: 叠音词
单纯词 连绵词 象声词 音译词
(二)合成词 ,又可分为: 附加式 联合式
合成词 偏正式 主谓式
动宾式
4、专书、专门词语系统研究
欧阳炯《木兰花》“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 来书不寄。”心容易,犹云“心糊涂或心疏忽 也。”
及以:并列连词,相当现代汉语 “以及”。
1、卜禁曰:子亥戌不可以卜及杀龟。日中如食 已卜。暮昏龟之徼也,不可以卜。庚辛可以杀, 及以钻之。(《史记·龟策列传》)
2、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 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 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 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汉书·平帝 纪第十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