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固废
厌氧消化工艺对有机废弃物处理与能源回收的效益评估与优化提升

厌氧消化工艺对有机废弃物处理与能源回收的效益评估与优化提升厌氧消化工艺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废弃物的体积和处理成本。
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以及工业废水等有机废弃物的处理与能源回收。
首先,对厌氧消化工艺的效益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评估可以衡量工艺的处理效率、能源回收率、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效益。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工艺的效益。
1. 处理效率评估:处理效率是衡量厌氧消化工艺的关键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监测处理前后有机废弃物的降解程度来评估处理效果。
常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悬浮固体(TSS)的去除率。
同时,还可以评估工艺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2. 能源回收率评估:厌氧消化工艺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可用能源,主要包括沼气和生物质。
回收率是评估能源回收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监测沼气产量和品质来评估能源回收率。
沼气产量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能源被回收利用。
同时,监测沼气中甲烷含量也能了解沼气的质量,高甲烷含量意味着更高的能源价值。
3. 环境影响评估:厌氧消化工艺相比传统处理工艺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然而,仍然需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确保工艺的可持续性。
主要关注的指标包括气体排放(如甲烷和二氧化碳)、处置产物的污染物含量以及工艺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等。
4. 经济效益评估:厌氧消化工艺的经济效益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工艺的投资回报情况。
常用指标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维护费用以及能源价值等。
通过与传统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可以评估厌氧消化工艺的经济竞争力。
基于对厌氧消化工艺效益的评估,我们可以进行优化提升,以进一步改进工艺的效果和性能。
1. 工艺参数优化: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温度、容积负荷、pH值等,可以提高有机废弃物的降解效率和沼气产量。
例如,较高的温度可以加速微生物代谢和降解废弃物,而较低的温度可以提高沼气中甲烷含量。
典型有机固废厌氧消化微生物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典型有机固废厌氧消化微生物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厌氧消化是一种能够完成有机固废资源化的生物处理技术,在应用阶段主要存在着产酸、产甲烷效率较低的问题。
通过人工富集、驯化的兼容性以及严格厌氧微生物都是厌氧消化中最核心的技术,不同的厌氧消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改善微生物群的代谢活性进行解决。
随着微生物组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厌氧消化系统中中微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认知并且得到积极的发展,在微生物类群间、微生物与环境关系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有机固废厌氧消化系统中,不同的微生物、微生物与物质之间的反应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代谢环境,目前关于微生物与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还无法彻底明确。
关键词:典型有机固废厌氧消化微生物;研究现状;发展方向生物处理是完成有机固废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等目标的重要手段,厌氧消化则是生物处理技术中最关键的手段,被广泛用于有机固废的消减及资源化工作中,比如市政污泥、餐饮垃圾、园林或农业废弃物等。
厌氧消化系统的宏观调控较为简单,按照微生物组代谢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工艺条件实施优化就能实现特定产物的富集以及能源物质的回收。
以微生物代谢为主的微观过程很难实现定向调控,是因为有机固废的成分较为复杂、极易受到环境因素以及与菌群交互作用多样性的而影响,阻碍了对有机固废厌氧消化系统的认知。
一、厌氧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与典型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关于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控还处于“黑箱”操作阶段,随着组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厌氧消化系统的微生物分类及功能也有足够的认知,并且对其参与的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
厌氧消化的不同阶段都是在物质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传统的认知中,认为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微生物类群都具有专一性,但是最新的宏基因组学证明微生物类群演替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具有连续性、阶梯性的变化。
例如,随着初始底物发生变化沿着物质流传递到整个厌氧消化系统的过程中,就像产甲烷菌等菌群都会发生演替。
略谈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1引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固体废弃物。
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环境保护问题与能源结构优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大环境下,只有对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理想的生活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而厌氧消化技术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消耗有机物,产生物质和能量,并将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技术。
将其应用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原理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将近45亿吨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表1为我国主要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年产量和养分含量。
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由此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与资源浪费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表1我国主要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年产量和养分含量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其实就是在厌氧环境下,构建一个多种微生物相互共存、依赖并制约的生态平衡系统,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容易受到温度、pH 以及有机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水解阶段。
在这一阶段,有机物中的大分子聚合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质以及蛋白质构成。
厌氧消化系统中的水解细菌可以分泌出胞外酶。
在胞外酶的作用下,这些大分子聚合物就会转变为单体物质,例如,糖类、脂肪酸以及氨基酸等[1]。
其次是酸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在酸化细菌的作用下,单体物质会转化成短链脂肪酸、醇类、氢和二氧化碳。
其中,短链脂肪酸指的是乙酸、丙酸和丁酸,其随着氢分压的升高,而生成量逐渐减少。
再次是产氢产酸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在微生物的代谢下,短链脂肪酸和醇类会转变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氢。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酸氧化菌和产甲烷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生关系,即在有机酸氧化菌的作用下,短链脂肪酸和醇类物质会转化成乙酸,而产甲烷菌的基质,就是乙酸[2]。
最后是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菌,是一种绝对厌氧微生物。
而产甲烷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放能过程,主要通过乙酸途径和氢与二氧化碳途径产甲烷。
固废厌氧消化处理的原理是

固废厌氧消化处理的原理是固废厌氧消化处理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分解和转化的技术。
具体而言,固废厌氧消化处理是通过厌氧消化反应器来实现的。
该反应器内同时存在厌氧产气细菌和厌氧消化细菌,它们共同参与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固废厌氧消化处理的原理。
固废厌氧消化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有机物的降解、发酵和产气三个过程。
首先,有机物的降解是指将有机废弃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由厌氧消化细菌参与,它们通过产生酶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将其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隐蔽酶分解、酸化反应和挥发脂肪酸生成来实现的。
隐蔽酶分解中,细菌产生的酶将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使其更易于降解。
酸化反应中,有机物被细菌发酵为醋酸、丙酮、甲烷等短链有机物,这些短链有机物更容易被微生物消化。
挥发脂肪酸生成是产生甲烷的关键步骤,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然后再通过甲烷产生细菌转化成甲烷。
其次,有机物的发酵是指将醋酸、丙酮等短链有机物通过细菌发酵产生气体、热能和有机酸等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厌氧消化细菌使用有机物作为能源,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产物。
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可以用来提供反应器内的温度,维持反应器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
此外,发酵还会产生水相和固相中的有机酸和乙醇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能够进一步促进气体生成过程。
最后,有机物的产气是指在上述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释放。
这些气体是厌氧消化处理中的主要产物,其中甲烷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进行利用。
产气过程是通过厌氧产气细菌参与完成的,它们使用有机物和其他微生物合作产生气体。
总的来说,固废厌氧消化处理的原理是通过厌氧反应器中各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然后进一步发酵产生气体,并最终释放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个技术既可以处理有机固废,同时还能产生清洁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1-10T09:21:03.574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3期6月作者:唐成伟[导读] 从环境保护角度上看,有机固体废弃物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唐成伟深圳市利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从环境保护角度上看,有机固体废弃物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考虑到在这些有机固体废弃物中碳氢元素含量高,因此,通过厌氧消化技术,便能够大幅度通过处置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实际效果,进而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目标。
为此,本文探讨了厌氧消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有机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废弃物当前,能源体系结构优化、环保问题逐渐引起了民众的关注[1]。
在人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均会大量产生各种有机固体废物。
而通过科学、有效地处理这些有机固体废弃物,则既可以优化生活环境,又可以二次利用能源,并优化整个能源体系的结构。
所以,厌氧消化技术以其突出的优势特点被日益广泛地用于处理各种有机固体废弃物。
一、厌氧消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应用厌氧消化技术时,基本的原理便是位于厌氧环境,建立起来众多微生物彼此共存、依赖且相互制约的一个生态平衡体系。
在厌氧消化中,温度、有机负荷、pH值等均极易带来一定的影响。
据研究显示,在应用厌氧消化技术中,主要涉及以下阶段:其一,水解阶段:在有机物中,以大分子聚合物成分为主,如脂类、碳水类等系列物质。
就厌氧消化而言,水解细菌会大量分泌胞外酶,让以上聚合物基于胞外酶的作用下,便会化为脂肪酸、糖类、氨基酸等单体[2]。
其二,酸化阶段:基于酸化细菌的消化,又会让以上单体变成氢、CO2、短链脂肪酸等。
而乙、丙、丁酸便是短链脂肪酸,会在提升氢分压的过程中,逐渐降低生成量。
其三,产氢、酸阶段: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又会进一步转化单体生成物为CO2、乙酸、氢。
尤其是产甲烷菌还与相应的有机酸氧化菌彼此共生,也就是在有机酸氧化菌的促进作用下,能够化醇类物、短链脂肪酸成为乙酸,并且让乙酸再充当产甲烷菌的基体物质。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废弃物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一直是困扰环保工作者的难题之一。
厌氧消化技术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的一种成熟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有机物的体积和质量,并通过产生沼气为我们提供能源。
本文将综合评述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技术原理及其优缺点。
应用现状厌氧消化技术应用广泛,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物等。
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技术主要应用于畜禽粪便、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废水等,而城市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厨余垃圾、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处理过程中,厌氧消化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分解作用利用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原理厌氧消化技术的处理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初期填料:填充具有适宜孔隙度的填料材料,填充完毕后进行压实,保证填料的稳定性和通气性。
2.厌氧消化反应:将有机固体废物投入到反应池中,在厌氧环境下,利用厌氧菌进行有机物质的分解,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3.沼气生产: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可以用于供暖和照明等。
4.残渣处理:经过沼渣去除后可作为有机肥料,适量施用于土地。
优缺点优点1.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发电和供暖等,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可将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3.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化学品,对环境影响小。
4.可在不断地添加废物的同时进行反应,不会因为处理能力不够而停工。
缺点1.厌氧消化技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2.难以对有毒物质和重金属进行有效处理。
3.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pH值等参数,较为复杂。
,厌氧消化技术作为一种资源化利用有机固体废物的有效途径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它可以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有用的能源和肥料,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的负担。
虽然存在一定的劣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厌氧消化技术未来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城市固废处理的最新技术

城市固废处理的最新技术城市固废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有效地处理、处置和利用城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固废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不断涌现出一系列最新技术,旨在提高固废的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城市固废处理的最新技术,并探讨其在解决固废问题中的作用。
1. 智能垃圾桶智能垃圾桶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来监测和管理垃圾桶的运行状态。
智能垃圾桶能够自动感知垃圾的填充程度,并通过无线传感器技术将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便于及时清理。
此外,智能垃圾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2. 垃圾分类技术垃圾分类技术是解决城市固废处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划分不同类别的垃圾,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置,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近年来,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强制垃圾分类制度,借助先进的垃圾分类设备和工艺,提高分类回收利用率。
3. 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肥料的处理方式。
这种技术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产生可再生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
与传统的填埋和焚烧方法相比,厌氧消化技术具有能源回收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优点。
4. 焚烧发电技术焚烧发电技术是将固体废弃物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燃烧,产生热能并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固废体积,同时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焚烧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固废处理中,并且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其效率和环保性也在不断提升。
5. 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种可降解的材料,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分解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在城市固废处理中,生物降解材料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制品,减少塑料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友好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性。
6. 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城市固废处理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该模式强调将资源有效地循环利用起来,在产品设计、生产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都要考虑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城市固体废物厌氧消化降解效率提升策略

城市固体废物厌氧消化降解效率提升策略一、城市固体废物概述城市固体废物,通常指的是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工业废弃物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提高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尤其是通过厌氧消化这一生物处理技术,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城市固体废物的分类城市固体废物可以根据其来源和成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有机废物:包括厨余垃圾、园林废弃物等,含有较高的生物可降解性。
- 无机废物:如建筑垃圾、破碎的陶瓷等,生物降解性较低。
- 有害废物:含有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等,需要特殊处理以防污染。
1.2 城市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城市固体废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土壤污染:有机废物分解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影响土壤质量。
- 水体污染:废物中的污染物可能通过雨水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恶化。
- 大气污染:废物分解产生的恶臭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空气质量。
二、厌氧消化技术原理与应用厌氧消化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和稳定的有机肥料。
这一技术在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1 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厌氧消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水解阶段:微生物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 酸化阶段:小分子物质进一步转化为有机酸和氢气。
- 产甲烷阶段:有机酸和氢气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甲烷。
2.2 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厌氧消化技术在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 生产沼气: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 制造有机肥料:厌氧消化残留物富含养分,可作为土壤改良剂。
- 减少废物体积: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物质的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少。
2.3 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厌氧消化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废物的组成:不同来源的废物成分差异会影响消化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特征 生产因子
有些产甲烷菌需要维 生素才能生长,或者 说对其有刺激作用, 尤其是B族维生素
微量元素
所有产甲烷菌的生 长都需要Ni、Na、 Co、Fe等微量元素
厌氧微生物群体间的共生关系
非产甲烷菌为产甲烷菌提供生长和产甲烷所必须的基质
非产甲烷菌为产甲烷菌创造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 非产甲烷菌为产甲烷菌清除有毒物质 产甲烷菌为不产甲烷菌的生化反应解除抑制 非产甲烷菌和产甲烷菌共同维持环境中的适宜pH
水解发酵菌群
水解发酵菌群为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细菌群,该类细菌将各类复 杂有机质在发酵分解前首先进行水解,因此该类细菌也称为水解 细菌 1 2 将大分子不溶性 有机物在水解酶 的催化作用下水 解成小分子的水 溶性有机物
将水解产物吸收进细胞内, 经胞内复杂的酶系统催化 转化,将一部分供能源使 用的有机物转化为代谢产 物排入细胞外的水溶液中, 成为参与下一阶段生化反 应的细菌菌群(主要是产 氢产乙酸细菌)可利用的 物质
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变化情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垃圾填埋场
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固废的研究成果
欧洲国家限制有机垃圾进入卫生填埋场,有机物含量高于5% 的垃圾被禁止。日本从欧洲引进技术,建立了厌氧消化示范工程。 Baldas 在美国,厌氧消化工艺也有一定的应用 an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Edelmann
Kubler
厌氧消化处理 产生的总能量 比厌氧消化厂 建立和运转所 需要的能量大
Badasano
厌氧消化能够循环和再 利用垃圾的成分。而且 固体物质被消化后可以 得到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和土壤改良剂。消化过 程不需要氧气,降低了 动力消耗,从而降低了 使用成本
有机酸、醇类
产氢产乙酸菌 同型产乙酸菌 乙酸
H2/CO2/甲酸、甲醇
产甲烷菌 最终产物:CH4+CO2
四阶段理论
参与厌氧消化过程的微生物
通过对前面的四阶段理论分析可知: 厌氧消化过程可认为是由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 产甲烷四个阶段组成,各个阶段分别由相应的细菌类群完成: 水解发酵细菌 产氢产乙酸菌 同型产乙酸菌 产甲烷菌
商业机关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的主要特点
收集方面以混合收集为主,绝大多数未实施垃圾分 类和分选 处理上主要以填埋为主(占整个处理量的80%),其次 是高温堆肥(占整个处理量的19%),只有约1%的生活垃 圾是经焚烧处理的
研究表明,我国真正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垃圾处理 量只占整个垃圾产生量的10%左右,垃圾处理中的二次 污染问题比较普遍
混 合 营 养 型 异 养 菌
利用有机 质产生乙 酸
异 养 菌
既能利用有 机质产生乙 酸,又能利 用H2/CO2产 生乙酸
产甲烷菌的形态各异
产甲烷菌
产甲烷菌是参与有机物厌氧消化的最后一类也是最重要的 一类细菌。产甲烷菌形态比较多样,可代谢H2和CO2及少量几种简 单有机物生成甲烷。它们在严格的厌氧条件下,将发酵菌、产氢 产乙酸菌和好氢产乙酸菌的终产物,在没有外源电子受体的情况 下,把乙酸、H2和CO2转化为甲烷、CO2和水。在一般的厌氧反应器 中,约70%的甲烷由乙酸分解而来,30%由氢气还原二氧化碳而来。
目录
1 2 厌氧消化的原理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
3 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固废的工艺流程 4 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固废方面的展望
一、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消化)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借助厌氧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并使之转变为 小分子的无机物质(主要是CH4、CO2、H2S等)的处理过程
产氢产乙酸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能将产酸发酵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酸、丁酸、戊 酸、乳酸、和醇类等,进一步转化为乙酸,同时释放分子氢
同型产乙酸菌
同型产乙酸细菌能代谢H2/CO2为乙酸,为利用乙酸的产甲 烷菌提供了形成甲烷的基质,又能代谢分子氢,使厌氧消化系 统中保持低的氢分压,有利于厌氧发酵的进行
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和主要组成物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 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 圾、建筑垃圾(又称为渣土)。
来源
居民生活
主要组成物质
食物垃圾、纸屑、布料、木料、金属、玻 璃、 塑料陶瓷、燃料灰渣 、 碎砖瓦、废器具、粪 便、杂品 管道等碎物体、沥青及其他建筑材料、废汽车、 废电器、废器含有易爆、易燃、放射性的废物以 及居民生活所排除的各种废物市维护、管理部门 碎砖瓦、树叶、死畜禽、金属、锅炉灰渣、污泥、 脏土
产甲烷菌分两类: 利用乙酸产生甲烷 CH3COOH
CH4+CO2 CH4+H2O
利用H2和CO2的合成生成甲烷4H2+CO2
产甲烷菌的营养特征
C源
产甲烷菌只能利用较简 单的有机化合物,常见 的基质有H2/CO2、甲酸 、乙酸甲醇、甲胺等
N源
产甲烷菌均能利用 氨态氮为N源,但利 用能力比较差。瘤 胃甲烷短杆菌要求 氨基酸
厌氧消化涉及众多的微生物种群,并且各种微生物种群都 有相应的营养物质和各自的代谢产物。各微生物种群通过直接
或间接的营养关系,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互营共生的微生物系统
对厌氧消化过程的认识经历两阶段理论、三阶段理论和四
阶段理论等几个阶段。
四阶段理论
复杂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 水解发酵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