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沥青烟气净化处理方案
沥青废气治理方案

沥青废气治理方案背景沥青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工业领域,但是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例如挥发性有机物、氨气、硫化氢等。
这些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危害,因此沥青废气治理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沥青废气成分沥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以下组分:1.挥发性有机物(VOCs):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氨气(NH3):由沥青生产流程中的氨解反应产生3.硫化氢(H2S):由沥青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加氢剂等原料中的硫产生沥青废气治理方法为了减少沥青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可以采用如下治理方法:燃烧法燃烧法是将废气通过燃烧设备进行燃烧,将有害气体氧化为CO2和水等无害气体的方法。
燃烧法技术成熟,效果稳定可靠,处理后的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有害气体吸附在表面上,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吸附法的处理效果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饱和现象,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成本较高。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细菌等微生物将废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生物降解的方法。
生物法处理效果较好,能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且处理后的废气可用于生态系统的再生利用。
沥青废气治理流程沥青废气治理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废气源头采取收集的措施2.收集后进行如上述治理方法之一的处理3.处理后的废气需要经过各项指标的排放标准检测4.如符合排放标准,可进行安全排放结语沥青废气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必要的工作,需要各方力量的合作与努力。
在探索高效、经济、环保的沥青废气治理方案的同时,也需要各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共同为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沥青废气处理方案范本

沥青废气处理方案范本1. 简介沥青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沥青废气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一种沥青废气处理方案范本,旨在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废气处理原理沥青废气处理方案主要基于以下原理:•新风送入:通过引入新鲜空气,保证通风系统正常工作,避免废气在作业现场堆积。
•排风系统:通过排风管道和排风扇将废气排出到室外,以避免废气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滤清装置:通过滤清装置对废气中的颗粒物、气味物质和可燃气体进行过滤和吸附,提高废气处理效果。
•处理设备:根据废气组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器、湿式废气处理装置等,以达到废气的净化和处理要求。
3. 废气处理方案范本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沥青废气处理方案范本,供参考:3.1 方案概述本方案主要包括新风送入系统、排风系统、滤清装置和处理设备四个部分组成。
3.2 新风送入系统新风送入系统主要功能是引入新鲜空气,保证作业现场的空气流通,避免沥青废气在室内积聚。
新风送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设备:•新风管道:通过新风管道引入新鲜空气。
•进风口:位于沥青作业现场的合适位置,用于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风机:提供风力,将新风送入室内。
3.3 排风系统排风系统主要功能是将废气排出到室外,避免废气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排风系统主要包括以下设备:•排风管道:将废气从室内排出,连接到室外。
•排风扇:提供风力,将废气从室内排出。
3.4 滤清装置滤清装置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吸附废气中的颗粒物、气味物质和可燃气体,提高废气处理效果。
滤清装置主要包括以下设备和材料:•过滤器:用于过滤废气中的颗粒物和粉尘。
•吸附剂:如活性炭等,用于吸附废气中的气味物质和可燃气体。
3.5 处理设备处理设备根据废气组分的不同进行选择,常见的处理设备包括:•活性炭吸附器: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恶臭气体。
•湿式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酸性气体和可燃气体。
沥青搅拌站装区沥青废气及飘尘处理方案

沥青搅拌站装车区沥青废气及飘尘处理方案是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沥青拌合站及改性沥青生产沥青废气产生原理,结合筑养路单位实际情况研发的一款环保设备。
沥青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热,由此而产生大量的沥青废气。
沥青废气的特点是易粘附, 在一定温度之上易燃爆。
在沥青废气的收集、输送及消烟过程中, 极易粘着管道及设备表面形成液态至固态沥青。
固结后的沥青很难清除掉, 往往造成管道堵塞、设备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沥青废气组分极为复杂,随沥青来源不同而异。
沥青废气中既有沥青挥发组分凝结成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又有蒸气状态的有机物,部分有机物是高分子聚合物, 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包括碳环烃、环烃衍生物及其它化合物,有不少对人身健康有危害作用,沥青烟含有苯并芘、苯并蒽、咔唑等多种多环芳烃类物质,且大多是致癌和强致癌物质,粒径多在0.1~1.0μm之间(其净化治理就是尽可能多地捕捉这些微小的颗粒),最小的仅0.01μm,最大的约为10.0μm,尤其是以3,4-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种致癌物质。
其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是附着在8 um以下的飘尘上,通过呼吸道被吸人体内。
因此,对沥青废气进行净化治理,使排放满足大气环境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作原理:本净化系统处理后的沥青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沥青烟气主要是以0.1~1.0um的焦油细雾粒的形态存在,其净化治理就是尽可能多地捕捉这些微小的颗粒,使烟气的排放满足相关标准,又不形成二次污染。
沥青搅拌罐内产生的沥青烟气还含有粉尘。
粉尘处理方法就是喷淋,使之全部溶于水,这样不但及时清理了管道,而且杜绝了火灾的发生。
(1)湿式净化器当沥青烟雾进入湿式净化器内时,低压高效旋流雾化器喷出极细小的且具有极佳净化效果的水雾,当烟气从中穿过时,其中的分子、颗粒污柒物与雾滴相碰撞,则就产生液滴的合并,因油分子、颗粒污染物的表面粘度较大,就会被雾滴所包融,体积增大,产生沉降。
沥青烟处理工艺

沥青烟是沥青加热和含沥青物质的燃烧产生的气溶胶和蒸气。
由于沥青烟中含有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沥青烟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沥青烟处理工艺:
1. 机械分离法:
- 向沥青烟中喷洒蒸气或水雾,以增大颗粒物的粒径,便于后续的捕集。
- 使用沉降室、旋风除尘器等设备,使气体与颗粒物分离。
2. 冷凝法:
- 通过冷凝,使沥青烟中的雾粒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捕集。
- 冷凝法常与其他净化方法(如吸附、吸收)结合使用。
3. 吸收净化法:
- 利用特定的吸收剂(如汽油、柴油等)对沥青烟中的气态污染物进行吸附。
- 吸收净化法通过吸收剂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作用实现净化。
4. 活性炭吸附法:
- 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对沥青烟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
- 活性炭吸附法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能处理多种有机物。
5. 等离子体净化技术:
- 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高能电子和自由基对沥青烟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
- 等离子体净化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6. 生物滤床法:
- 通过生物滤床中的微生物对沥青烟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生物降解。
- 生物滤床法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净化方法,但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
7. 膜分离技术:
- 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对沥青烟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分离。
-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膜材料。
在选择沥青烟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废气的成分、温度、流量等特性,以及处理成本、操作维护、环保要求等因素,以确保选择合适、有效的处理方法。
喷淋加过滤加等离子法沥青烟废气净化方案15.7.31

沥青废气净化技术方案2015年8月3日目录公司简介 (1)一、项目介绍 (1)二、项目概况 (1)2.1废气特点 (1)2.2设计目标 (2)三、治理方案 (2)3.1沥青烟气治理方法简介 (2)3.2系统设计要点和工艺流程 (3)四、技术与功能特点 (7)五、设备清单及报价 (00)安装与维护 (01)成功案例(部分) (12)公司资质 (13)公司简介一、项目介绍在沥青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对沥青原料进行加热、混合搅拌。
在此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
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包括碳环烃、环烃衍生物及其它化合物,有不少对人身健康有危害作用,因此,对沥青烟气进行净化治理,使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解决沥青烟气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的问题和改善工人现场的工作环境,我公司特制订该环保治理项目的初步技术方案,供业主单位参考。
方案中烟气量15000m³/h,温度50-60度为参数,因此方案中设备选型及参数,在勘察现场后可能有所调整,估算费用将随之改变。
二、项目概况2.1废气特点沥青烟气的特点是易粘附,在一定温度之上易燃爆。
在沥青烟气的收集、输送及消烟过程中,极易粘着管道及设备表面形成液态至固态沥青。
固结后的沥青很难清除掉,往往造成管道堵塞、设备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另外,沥青烟气组分极为复杂,随沥青来源不同而异。
沥青烟气中既有沥青挥发组分凝结成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又有蒸气状态的有机物,部分有机物是高分子聚合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包括碳环烃、环烃衍生物及其它化合物,有不少对人身健康有危害作用,沥青烟含有苯并芘、苯并蒽、咔唑等多种多环芳烃类物质,且大多是致癌和强致癌物质,粒径多在0.1~1.0μm之间,最小的仅0.01μm,最大的约为10.0μm,其是以3,4-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种致癌物质。
其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是附着在8um以下的飘尘上,通过呼吸道被吸人体内。
沥青烟气如何处理 科普知识收藏好!

沥青烟气如何处理科普知识收藏好!导读:以沥青为主体原料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沥青烟气不但含有多种对人类有害的物质,而且其带有剧烈刺激的恶臭味,造成四周企业和居民的严峻不满,投诉不断。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环保法和追责制度,环保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能否彻底解决环保问题,已成为防水卷材企业能否生存和立足的要害问题。
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沥青原料进行加热、输送,制成满意卷材生产工艺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储罐、沥青化油池、改性搅拌罐、沥青涂布卷材生产线会挥发产生含有多种有机物的沥青烟气,依据实际检测沥青烟气浓度大约在50~500 mg/m3之间。
生产线上产生的沥青烟气由液态烃类颗粒物、气态烃类颗粒物、少量的滑石粉颗粒和大量的空气组成,属于低浓度有机废气。
▲典型的防水卷材生产线图沥青烟气成分简单,包括碳环烃、环烃衍生物及其他化合物,如苯并芘、苯并蒽、咔唑、二苯并呋喃、4-醛基联苯、菲啶等。
其中,以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种致癌物质经呼吸道被吸入体内后,严峻危害人体健康,在日益严峻的环保管控下,严峻制约了防水行业的正常进展。
而对沥青烟气的治理,目前行业内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包括汲取法、吸附法、生物法、光催化法、等离子法、燃烧法等。
01汲取法利用污染物质能溶解于汲取液的物理性质或污染物质能和汲取液反应的化学性质,采纳水或化学汲取液对废气进行汲取去除污染物的方法。
该方法在设计操作合理的状况下去除效率很高,运转管理便利,但对设备及运行管理要求极高;汲取液会渐渐趋于饱和,使汲取效率降低。
目前,沥青烟气采纳水或基础油洗涤汲取其中的沥青成分,由此又会产生部分废液,需进行再处理。
02吸附法污染物质通过装有吸附剂(如活性炭、疏水分子筛等)的吸附塔时,利用吸附剂对污染物的吸附力,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该方法设备简洁,去除效果好,多用于净化工艺的末级处理。
但是,由于沥青烟气中含有较多的水及粘附性沥青油气,实践证明运行效果差,要确保达标排放,需常常更换吸附剂,运行成本并不低。
沥青废气治理方案

沥青废气治理方案背景沥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苯、甲苯、乙苯等有机物,这些废气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治理沥青废气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沥青废气治理的方案,减少废气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方案沥青废气治理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 吸附法使用吸附剂对废气进行处理,吸附剂可以是活性炭、沸石、分子筛等物质。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适用于小规模生产企业。
但是对于大规模的沥青生产企业,需要考虑吸附剂的再生成本以及吸附剂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2. 燃烧法将废气进行燃烧处理,消除有害物质。
燃烧法具有处理效果好、稳定性高的优点,但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减少燃烧所产生的废气排放。
3. 催化法将废气与催化剂接触,利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催化法具有高效、低能耗的特点,对废气的净化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需要考虑催化剂的成本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4. 冷凝法将废气冷却至一定温度以下,使废气中的有机物凝结成液态,然后进行分离处理。
冷凝法不需要催化剂,处理效果稳定,同时也可回收废气中的有机物。
但是需要考虑低温环境下的腐蚀问题以及对废气中水蒸气的处理问题。
总结沥青废气治理方案有多种选择,不同的方案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无论哪种方案,都需要考虑经济性、处理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以实现对沥青废气的高效、稳定治理。
沥青烟治理措施

沥青烟治理措施简介沥青烟是指沥青在高温下加热蒸发时产生的烟雾。
它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针对沥青烟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沥青烟治理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安全措施等。
技术措施1. 装置改造对于已经存在的沥青烟治理装置,可以通过改造提高其治理效率。
可以考虑增加沥青烟收集设备,如添加烟流引导罩、增加烟气过滤器等;或者提升装置处理能力,如增加沥青烟净化装置的数量或规格等。
2. 烟雾抑制剂使用烟雾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在沥青烟产生的过程中添加烟雾抑制剂,使沥青烟减少或不产生。
常见的烟雾抑制剂有液体石蜡、硅油、抗冻剂等。
3. 烟气净化技术沥青烟产生后,需要进行烟气净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烟气净化技术包括湿式喷淋净化、静电除尘、脱硝、脱硫等。
选择适合的烟气净化技术取决于沥青烟的特性和治理要求。
管理措施1. 定期维护与检修沥青烟治理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治理沥青烟。
维护和检修工作包括设备清洁、故障排除、零部件更换等。
定期维护与检修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治理效果。
2. 沥青烟数据监测采集和监测沥青烟的数据是管理沥青烟能否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沥青烟产生量、溢出量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可以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进行数据监测。
3. 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管理沥青烟的基础。
包括制定沥青烟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沥青烟治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等。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安全措施1. 防护设施为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
例如,对沥青烟产生和处理区域进行封闭,配备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作人员暴露在沥青烟中的可能性。
2. 培训教育对参与沥青烟治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离子沥青烟气净化处理成套设备介绍
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主要由液态焦油和气态焦油( 熔点多为50℃左右、凝固点在-30℃左右)组成,主要成分为芳烃及杂环化合物,如苯并芘、苯并蒽、咔唑等,这些芳烃及杂环化合物一般为4~6环, 粒径多在0.1~1.0μm之间,最小的仅0.01μm,最大的约为10.0μm,沥青烟气不仅有难闻的气味,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同时矿物粉料在添加过程中也会产品一部分粉尘,这些粉尘回造成环境的污染。
等离子体沥青烟气净化技术,是集高压毫微秒脉冲、高能电子辐射、臭氧氧化、紫外光分解作用于一体的综合烟气净化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地将沥青烟气中大分子破坏成小分子,将沥青烟气分子中的芳烃类物质转化分解。
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高能电子在臭氧的作用下与沥青烟气中的分子碰撞,使其激发到更高能级,形成激发态分子,激发态分子促使化学键断裂形成活性物,最终生成CO2和H2O。
避免了传统活性炭吸附净化法,废活性炭处理时形成的二次污染。
沥青烟气主要是以0.1~1.0um的焦油细雾粒的形态存在,其净化治理就是尽可能多地捕捉这些微小的颗粒,使烟气的排放满足相关标准,对于改性沥青搅拌罐内产生的含有粉尘的沥青烟气,通过喷淋水洗,使之与水形成乳浊液经沉淀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但及时清理了管道,而且杜绝了火灾的发生。
一、设备主要组成
该系统由洗涤降温段、离心扑雾分离段、机械过滤段、高压静电吸附段、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段、紫外线光解段六部分组成:1)洗涤降温段
当沥青烟气和粉尘进入洗涤降温段(主管路和水膜洗涤罐)时,高温烟气从低压高效旋流雾化器喷出的极细小水雾中穿过,烟气中颗粒状污染物与水雾相碰撞,产生液滴的合并,因油雾和颗粒污染物的表面粘度较大,就会被雾滴所包融,体积增大,烟气中的颗粒物和粉尘因惯性而被水吸附,形成乳浊液排入沉淀池,待沉淀后循环利用。
同时水雾对高温烟气进行冷却和降温。
2)离心扑雾分离段
经洗涤降温后的烟气进入离心扑雾分离段,采用机械式除油技术,利用风机气体动力对烟气进行分离净化。
通过流体力学的双向流理论在叶轮内部实现油烟分离。
通过改变叶片的角度和叶片的形式,使颗粒分子在叶轮盘、片上撞击聚集,被离心力甩入箱体内壁,由漏油管流出,流入回收池内回收利用。
带水烟气流经过气液扑雾分离器的曲形通道和扑雾网时,气体中的水分子和颗粒物因惯性作用产生紊流碰撞,水分子和颗粒物会碰撞到扑雾分离罐的扑雾网和罐壁上被截留下来,通过管路流入回收池内回收利用。
3)机械过滤段
烟气经过前端处理后,去除了大部分颗粒物,部分逃逸的微米级烟气进入机械过滤段(粗过滤和精过滤)处理后大部分被过滤,该段在过滤净化同时具有吸声降噪作用,使设备整体噪声得到有效控制。
4)高压静电吸附段
利用高压电源产生的电晕放电,将前段余下的亚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荷电,在静电作用下凝并、聚集,形成粗颗粒,沉淀后通过管路流入回收池内回收利用。
电晕放电产生的大量电子和正负离子,及在这一过程中高频放电产生的瞬间高能量,打开烟气中部分大分子的化学键,使其分解成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
5)低温等离子净化段
经前段处理后的烟气中的颗粒物已基本被吸附,余下的分子级烟气进入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段。
等离子体是一种聚集态物质,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放电电压时,气体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
其所拥有的高能电子同烟气中的分子碰撞时会发生一系列基元物化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多种活性自由基和生态氧,即臭氧分解而产生的原子氧。
这些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物迅速与烟气中的有机分子碰撞,激活有机分子,并直接将其破坏,或者高能活性氧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二次活性氧,与烟气中的有机分子产生一系列链式反应,并利用自身反应产生的能量维系氧化反应,而进一步氧化有机物质,最终生成无机氧化物和水。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荷电离子在另一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被捕集。
使气体中的碳化物、硫化物、氢化物及苯类、烃类等高
风险致癌物的分子发生改变,生成性能稳定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大量的碳化物。
另外,借助等离子体中的离子与物体的凝并作用,还可以对小至亚微米级的细微烟雾颗粒物进行有效的收集。
6)紫外线光解段
烟气中部分未被分解逃逸的分子级异味气体,在特制的高能高臭氧UVc紫外线(184.9nm)光束照射,产生氧化力极强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分解改变异味气体的分子链结构,使有机或无机高分子恶臭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断裂降解,将其所含的氢(H)和碳(C)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如CO2、H2O等排出。
二、技术工艺流程
三、主要设备示意图:
1、湍流式动力波水膜洗涤罐
罐内安装了8只螺旋喷头,两层不锈
钢复合过滤网,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
进入洗涤罐内,首先被安装在进气管内
的2只螺旋喷头喷水洗涤,然后经下部的
导流板分散导流后上返到环状的不锈钢
复合过滤网处,各层的螺旋喷头喷水到
各层的复合过滤网上,洗涤后的烟气经
过滤网后,被阻隔,在水的作用下落入
罐底排掉。
2、扑雾分离罐
洗涤后的烟气,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细
小的油雾,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烟气自扑
雾分离罐的底部以抛物线方式进入罐内,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部分水雾被吸附在
罐壁上,沿管壁流到下部排除,剩余部分
的水雾经过滤网过滤后凝结流到罐底排
出。
3、机械过滤装置
采用抽屉式结构,由3-5层框架隔板组成,框架隔板上安装有便于更换的200g/㎡-400g/㎡的无纺布,细小的水雾和烟气颗粒在此被过滤掉。
4、沉淀、隔油循环水池
采用具有沉淀和隔油功能的循环水池,满足装置的需要
四、其他技术说明
1、净化效率与流速
主风管直径为1000mm,管内气体流速为10-15m/s,净化器截面积应大于2.6㎡,烟气通过净化器的流速低于3m/s左右。
实验证明:烟气流速在3m/h的条件下,净化效果均接近100%。
当烟气流速增大时,净化效率呈下降的趋势。
可见随着气速的增大,等离子体与烟气的碰撞几率随之下降。
2、扑雾与均流
洗涤后的烟气含有大量的水雾,水雾的存在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
净化效果,采用ø0.2mm@2×3不锈钢金属丝网,将丝网叠成盘形网块,放置扑雾罐中。
丝网扑雾的分离效率受流速的影响很大,因为流速过低,烟气中夹带的细雾粒处于飘荡状态,未与丝网的细丝碰撞就随着气流通过丝网而被气体带走;流速过高,则在丝网的细丝上聚集的液滴形成液泛,以致一度被捕集的液滴又飞溅起来,再次被气体携带走,使分离效率急剧降低。
等离子体净化器的净化效率与电场断面气流流速的均匀程度有
很大关系。
电场断面气流分布不均匀时, 局部区域将出现流速较高的串流区, 其他区域将出现流速低的滞流区和涡流区。
流速低处所增加的净化效率, 不足以补偿流速高处所降低的效率。
为促进气流分布均匀,净化器的进气箱前段应设置圆孔形气流分布板, 其表面积为1.2㎡, 板厚2mm, 多孔板上每个孔的孔径为8mm, 孔隙率为60%, 左右共三层, 间距200mm。
五、主要设备选型
1.烟气处理量为
2.8*104m³/h系统配置:
2.烟气处理量为
3.5*104m³/h系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