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讲义的危害
霉菌毒素常见种类介绍

常见种类介绍据统计,己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常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ZEN/ZON, Zearalenone)赭曲毒素(Ochratoxin)T2毒素(Trichothecenes)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deoxynivalenol)伏马毒素/烟曲霉毒素(Fumonisins,包括伏马毒素B1、B2、B3)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特征:1.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
2.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1、B2、G1、G2及M1最为重要。
3.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4.敏感性:猪>牛>鸭>鹅>鸡黄曲霉素对猪的影响:1.采食量降低或拒食。
2.生长迟滞,饲料报酬变差。
3.免疫功能降低。
4.造成肠道及肾脏出血。
5.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6.影响生殖系统,胚胎坏死,胎儿畸形,盆血。
7.母猪泌乳量下降。
乳汁中因含有黄曲霉毒素,从而对哺乳小猪产生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影响:1.黄曲霉毒素对所有品种的家禽都有影响。
2.导致肠道、皮肤出血。
3.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4.高水平摄入时可导致死亡。
5.生长不良,产蛋性能变差,蛋壳品质恶化,蛋重减轻。
6.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和抗挫伤能力降低。
7.影响鸡蛋品质,现已发现在蛋黄中有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出现。
8.低水平(低于20ppb)仍可产生不良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其它动物的影响:1.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2.奶牛产奶量下降,另外黄曲霉毒素可以将黄曲霉毒素M1的形态分泌到牛奶中。
3.可引起犊牛直肠痉挛、脱肛。
4.高水平黄曲霉毒素也可引起成年牛肝脏的损害,抑制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爆发。
5.致畸、致癌。
6.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动物免疫力。
玉米赤霉烯酮(ZEN)特征:1.主要由粉红色镰刀菌产生。
2.主要来源是玉米,热处理不能破坏此毒素。
3.敏感性:猪>>牛、畜类>禽类危害: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具有雌激素类物质活性的毒素,主要危害种用畜禽,其中青年母猪对之最为敏感。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

2018年第4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刘冬梅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动物检疫站,吉林九台 130500东北冬季降雪频繁,农户家中玉米多数被大雪覆盖,无法通风,致使大量玉米发霉。
接到很多饲喂浓缩料或预混料养猪户的咨询电话或投诉,简单归类如下:猪群采食量下降,体温正常,毛焦肷吊,精神沉郁,频发阴道或直肠脱出。
小母猪外阴红肿,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弱仔,产仔无力,产程长,产后奶不足或无奶;有的便血,粪便发黑或呈酱色,用白纸检测到暗红色,个别有呕吐甚者吐血。
育肥猪和母猪突发猝死,死后皮肤发白,剖检胃或肠穿孔。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经发现200多种,对猪危害较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1.2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1.2.1 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猪瘟、衣原体病、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病等经常困扰。
1.2.2 生产性能下降:采食量下降甚至不吃食,导致猪群生长缓慢,可能因为饲料质量不好导致的饲料报酬降低,瘦肉率也大大降低。
1.2.3 肌体组织器官受损:肠道损伤,腹泻增加;肾脏病变,出现血尿;肝脏损伤,肝功能下降;肺脏受损,急性肺水肿增多等。
1.2.4 猪群免疫力下降:疫苗的保护力大大降低,猪群混染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甚至无效,死亡率大幅上升。
2 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2.1 采食量普遍降低,生长缓慢。
2.2 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空怀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发情、发情不规律、屡配不孕或假孕。
2.3 新生乳猪后肢劈跨,两后肢前伸,其中小母猪阴门红肿。
2.4 生长期小母猪发情早,早熟性乳房发育。
3 病理变化胸腹腔积液,心肌松软色淡,血液凝固慢。
胃肠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有的胃或肠穿孔,胃肠内充满血液;膀胱积有茶色尿液。
4 防治4.1 立即停止饲喂发霉饲料,最好喂全价料。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数百种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在动物体内有不同的毒性、代谢途径和靶器官。
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原料中。
因为霉菌毒素中毒的鸡只可能在表面上表现的不很典型,有时还没有可见的症状出现,往往会呈现一些传染病的特征,所以,在临床上霉菌毒素的危害往往被人忽视,因此,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并不是人人都能重视的。
一、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霉菌毒素对蛋鸡生产危害不可小觑,会造成蛋壳缺陷包括蛋重减轻,软壳、薄壳和破壳率增加,褐斑增加,同时会造成鸡蛋蛋白发白,蛋白水样化,霉菌毒素残留,微生物污染严重,引起鸡蛋品质显著下降,给蛋鸡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蛋鸡对霉菌毒素相对肉鸡比较敏感,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蛋鸡生命周期更长,持续摄入低剂量的霉菌毒素,使其成为发生慢性中毒的理想对象;蛋鸡饲料较普遍使用DDGS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通常比玉米含有更多霉菌毒素;母鸡频繁受到应激,诱发免疫缺陷等不良后果,使霉菌毒素中毒病情进一步恶化。
蛋鸡出现霉菌毒素中毒,表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鸡群出现兴奋(类似药物中毒、肠炎、球虫病);采食量低;羽毛粗乱;鸡群个别鸡出现吐水现象;过料现象,肠炎药效果差;鸡群均匀度差,大小不一(类似传染性腺胃炎);生长缓慢,料肉比高。
解剖后表现为嗉囊内有白色假膜;肝脏肿大,颜色发黑;肾脏肿胀;腺胃肿胀,腺胃乳头严重出血;内金增厚、硬化,出现裂纹、溃疡。
二、霉菌毒素的控制措施鉴于目前对霉菌毒素中毒尚无完美的治疗方法,“防重于治、养重于防”的禽病防控策略对于标准化商品蛋鸡场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只有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禽群进行综合保健,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才能防患于未然。
1、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预防:(1)保持饲料及原料的干燥:水分是引起饲料霉变的一个主要因素,当饲料中水分含量达17%~18%时,真菌极易繁殖产毒。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方法霉菌毒素被称为中国猪群健康的“第一杀手”,又被称为饲料中的“隐形杀手”,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则被称为“底色病”,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可见一斑。
但是危害虽大,损失虽重,霉菌毒素却未能引发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
又到了霉菌最易滋长的季节,笔者对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做了些整理,希望通过此文再次给养殖业敲响霉菌毒素的警钟。
1.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污染现状霉菌毒素是由真菌(霉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要紧的产毒素霉菌为曲霉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霉菌又可分为田间霉菌和贮藏霉菌。
已知的霉菌毒素有数百种,多数没有取得充分研究。
要紧的致病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毒素(OTA),呕吐霉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
它们在动物体内可产生多种生理作用,如肝毒、肾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和类似雌激素效应,等等。
有害霉菌来源要紧有饲料、垫料和环境。
饲料从生长、收割、运输、加工、包装、贮存,直至进入食槽都可能使霉菌不断生长,尤其是当湿度饲料含水量适合的条件下。
因此霉菌毒素污染一样具有群发性和无传染性,地域性和季节性。
霉菌毒素中毒病症那么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多数情形下属于慢性霉菌毒素污染,病症轻微显现较慢且不典型, 而且引发的损害具有多样性,中毒病症也复杂多样。
同一霉菌毒素关于不同动物造成的危害也不一样。
例如,猪对DON超级灵敏(1ppm),可是18ppm的DON并非阻碍来航鸡的增重。
蛋鸡对DON的耐受程度更高。
而且污染浓度不高时,检测也有难度。
霉菌毒素看不见摸不着,无嗅无味。
即便那些看上去的“好”粮食,也可能存在霉菌毒素污染。
FAO国际粮农组织报导:世界谷物中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
09年的一个调查对国内244份饲料样品共进行了2023项次检测,完全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的样品仅16份,占样品总数的%,只检测到1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数35份,占样品总数%,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93份,占%,同时检测到含4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35份,占样品总数的%。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精)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
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它的来源、生成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就霉菌及其霉菌毒素的产生、来源、危害和预防措施做如下概述。
一、霉菌的产生: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其繁衍下代是以种子或孢子的形式。
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
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
这些霉菌繁衍起来会产生更多的孢子去感染其它种子。
在田间,植物受霉菌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的水份、播种期、收割期、轮作期、施肥、植物的品种、植病的发生、杂草、鸟类及害虫等。
当作物收割后,通常会带有某些霉菌,在干燥的过程中,霉菌会受到破坏,所以不易察觉,然而许多霉菌孢子会存活下来,并且在贮存期间、制作饲料的过程中开始萌发生长。
一般把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
仓贮性霉菌主要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赭曲霉例外,可在田间感染,低温下亦可繁殖;田间霉菌则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也就是说在冬季此类霉菌仍会生长,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
二、霉菌毒素的来源: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的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
霉菌毒素对羊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摘要:霉菌毒素是危害养羊业发展的重要毒素之一,种类较多,对种羊、羔羊和育肥羊的生产性能均可造成影响,尤其是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饲养价值下降;对此,本文从对饲料及原料采购关严格把控,科学储存饲料,利用脱霉剂脱毒,采取科学的方法饲喂以及定期通过药物进行保肝护肾等角度详述了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养羊同行带来帮助。
关键词:霉菌毒素;羊;危害;防控霉菌毒素对羊的危害及防控措施张明(辽阳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辽宁辽阳1110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10.046收稿日期:2023-02-02作者简介:张明(1982.10—),辽宁辽阳人,兽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工作:推广畜牧业技术,动物疫病的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
霉菌属于真菌性微生物,自然环境中生存能力强,能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其中有些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有一定致病力,称其为霉菌毒素。
养殖生产中这些毒素主要存在于饲料中,通过采食进入机体,并产生多方面的危害[1],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能导致中毒而引发多器官衰竭,最后以死亡而告终。
为了能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地认识霉菌毒素,本文以羊为例对其进行详述。
1科学认识霉菌毒素霉菌毒素目前报道的种类不低于300种,但不是每种毒素对动物机体都会产生毒性,有些是无毒的,有些是弱毒的,但有一部分是高毒的,其中就包括对生长发育危害较大,同时也是临床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等。
黄曲霉毒素主要危害羊的肝脏、肾脏、脾脏和免疫组织,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机体代谢受到影响,免疫力下降。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危害生殖系统,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如果为公羊则造成精子数量下降,畸形精子率上升,影响精液质量。
如果为母羊则会引发发情无规律,假发情,屡配不孕,已经妊娠的还会导致流产。
赭曲霉毒素主要危害肝脏、肾脏及消化系统,造成消化不良,机体解毒功能减弱,肾脏排泄能力下降。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霉菌毒素是一类由霉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常见的包括黄曲霉素、赤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这些毒素在畜禽养殖业中被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会对畜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消化系统具有很强的损害作用。
这些毒素能够破坏消化道黏膜屏障,导致消化道炎症和溃疡的发生。
它们还会抑制消化道中的酶活性,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畜禽的生长速度减慢,生长发育不良。
霉菌毒素还会影响畜禽的免疫功能。
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和疾病。
霉菌毒素可以抑制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应答能力,使畜禽更容易受到感染。
霉菌毒素还可诱导机体产生各种免疫调节因子,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霉菌毒素还对畜禽的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许多研究发现,霉菌毒素的摄入会导致畜禽生殖器官的发育异常,性腺功能下降,导致性腺的细胞凋亡和精子、卵子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畜禽的生殖能力。
霉菌毒素还对畜禽的血液系统和器官功能造成危害。
一些霉菌毒素会直接作用于血液系统,引起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
霉菌毒素还可对肝脏、肾脏和心脏等重要器官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畜禽生长速度和生长发育,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畜禽的免疫力,增加其患病风险;影响畜禽的生殖能力,降低繁殖效率;对畜禽的血液系统和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料和环境的卫生管理,防止霉菌毒素的产生和污染,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霉 菌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以孢子的形式普 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中。土壤中的霉 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 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 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这些霉菌繁殖起来会 产生更多的孢子去感染其它种子。在田间,播 种 、收割 、贮存、 饲料生产的过程中,霉菌 会受到破坏,不易察觉,然而许多霉菌孢子会 存活下来,在新的种子上生长。
820
230.30
被检蛋白质饲料中6种霉菌毒素的含量
项目
检测数目
检出率 (%) 超标率 (%) 毒素平均含
量 (μg/kg)
最小值 (μg/kg)
最大值 (μg/kg)
黄曲霉 毒素 25 100
8.0
6.81± 1.38
2.30
31.70
烟曲霉 毒素 44 72.7 40.9
970± 210
0.00 5300
八种主要的霉菌毒素来源
霉 菌 毒
黄曲霉 毒素
素
玉米 花生 棉花籽 原 干椰肉 料 香料 及 牛奶 食 小麦 物 大麦 燕麦 鱼粉、
米
呕吐 毒素
玉米 小麦 大麦 麦芽 燕麦
米
麦角 毒素
裸麦 小麦 大麦 燕麦
Fumo nisins 毒素
玉米 米
其它谷 类
赭曲霉 毒素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高粱 啤酒 咖啡
31 83.9
0 24.6± 0.34
0.00 8.60
22 77.3 45.5 1150± 350 0.00 5800
15 60.0
0 3.71± 0.99
0.00 9.60
T-2毒素 16 87.5 0
29.48± 4.54 0.00 50.00
呕吐毒素 13 100
玉米赤霉 烯酮
13
100
69.2
玉米赤霉 烯酮(F2毒素)
玉米 小麦 大麦 谷类 高粱 鱼粉
T-2 毒素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米 鱼粉
桔霉 素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高粱
霉菌消除而霉菌毒素却难以消除,永远存在 饲料中 。
目前全世界饲料谷物中出现霉菌毒素的比例 高达25%以上 。
全价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的 饲料和原料,检出率均在90%以上,黄曲霉 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 检出率高达100%,其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 烯酮、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均有不同程度 的超标 。
0 8.27± 0.93 3.30
14.52
12 91.7 66.7 1020± 210 0.00
2500
16
16
7
14
93.7
100
100
100
18.7
0
57.1
21.4
12.75± 3.30
41.23± 4.79
600± 55
83.96± 16.29
0.00
20.74
440
39.22
56.03
79.80
赭曲霉 毒素 46 76.1
41.3
24.26± 3.71
0.00
89.20
T-2毒素 46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 酮
23
28
97.8
87.0
92.9
28.3
47.8
35.7
63.64± 7.00
240± 100
110.00± 23.24
0.00
0.00
0.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0.40
1700
476.00
三、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产生的危害会因饲料中的毒素种 类、剂量、毒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动物本身 的品种、日龄及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尤其 与剂量有关。主要危害是:
霉 菌 毒 素(标准)
霉菌毒素 黃曲霉毒素 F2 毒素 T2 毒素
串珠鐮孢菌毒素
呕吐毒素 赭曲霉毒素
規格(欧洲) 国标
幼雏 中雏
< 20 ppb 20 ppb 20-30 60-80
< 500 ppb 500 ppb
< 500 ppb 500 ppb 100-200 200-300
< 5000 ppb 1000 ppb
霉菌毒素的危害
精品
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因而饲料中霉菌毒 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极易被忽略。它的产 生对畜禽的威胁很大。比如:
1 饲料配方不变,饲料使用后饲养成绩却出现 时好时差的情况;
2 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规定接种,可是抗体 水平上不去;
3 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 频发生 ,又无明显病理变化,难以查出病因,治 疗效果差。
< 1000 ppb 500 ppb
< 20 ppb 20 ppb 100 200
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报告:
被检 玉米中6种霉菌毒素检查结果
项目
黄曲霉 毒素
烟曲霉 毒素
赭曲霉 毒素
检测数目
检出率 (%) 超标率 (%)
毒素平均含 量
(μg/kg) 最小值
(μg/kg) 最大值
(μg/kg)
30.8
820± 170
104.99± 35.69
200
4.40
2300
368.13
被检全价料中6种霉菌毒素的含量
项目
黄曲霉 毒素
烟曲霉 毒素
赭曲霉 毒素
T-2毒素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 酮
检测数目
检出率 (%) 超标率 (%)
毒素平均含 量
(μg/kg) 最小值
(μg/kg)
最大值 (μg/kg)
15 100
霉菌的种类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贮性霉 菌和田间霉菌两种。
1 仓贮性霉菌:主要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 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 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霉菌最适生长温 度为25~30℃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 %,而赭曲霉可在田间感染,低温下亦可 繁殖。
2 田间霉菌: 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 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常见青霉菌属、 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最适生 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 也会繁殖, 在冬季此类霉菌仍会生长,阴冷 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
显微结构
二、霉菌毒素的来源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 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 过程、饲料的生产、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 产生。对畜禽可造成很大危害 。
霉菌毒素主要是由四种霉菌属所产生: 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 毒素等); 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毒素等); 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 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 酮、T-2毒素 等)。 迄今为止已经有 350多种霉菌毒素被分离 和鉴定出来,上述的几种毒素即为现今普遍 认识的几种主要毒素。所有的霉菌毒素的生 物及化学特性皆不同 。
• 引起致癌(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烟曲霉毒 素B1)
• 毒害神经(烟曲霉毒素B1) • 毒害肾脏(赭曲霉毒素) • 毒害皮肤(新月霉毒素) • 降低免疫力(黄曲霉毒素B1,赫曲霉毒素A和T-2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