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细胞全面版
2025中考复习 【考题猜想】专题一 认识生物和细胞(5大考点)(解析版)

专题一认识生物和细胞(考题猜想)考点01 科学方法——观察考法1 科学方法判断考法2 观察的要求考点02 生物的特征考法1 生物特征的判断考法2 生命现象的判断考点03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考法1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考法2 显微镜的使用考点04 动植物细胞考法1 玻片标本类型考法2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考法3 细胞绘图要求考法4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考法5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考点05 细胞的生活考法1 细胞中的物质考法2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考法3 物质的进出考法4 细胞的控制中心▉考点01 科学方法——观察考法1 科学方法判断1.中央电视台每天在《新闻联播》前播出的《秘境之眼》深受广大动物保护者的喜爱,该节目用镜头记录了部分濒临灭绝动物的某些行为活动。
这种研究动物的方法是()A.测量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观察法【答案】D【分析】1、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是从影响调研问题的许多因素中选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
3、测量法是指根据某一规则给测量对象的某些特性分配数值的研究方法。
【详解】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秘境之眼》用镜头记录了部分濒临灭绝动物的某些行为活动,这种研究动物的方法是观察法,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法2 观察的要求2.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D.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答案】A【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测量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目录教材向来是七年级生物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
那么目录有哪些呢?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第二节植物细胞第三节动物细胞第四节细胞的生活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四节单细胞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节开花和结果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一、学生基本情况七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 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
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第一章绪论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裸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褐藻红藻非维管束植物蓝藻低等植物绿藻黄藻藻类植物金藻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植物与环境○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1.细胞概念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第二节《植物细胞》说课稿七年级上学期生物人教版

2.多媒体课件:包含细胞结构图、动画演示、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胞内部结构和功能。
3.实验材料:如洋葱表皮切片、碘液等,用于实际操作,加深对细胞结构的认识。
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动态演示:使用动画演示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胞功能。
4.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加深对细胞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观察: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切片,识别并描述细胞结构。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在讲解植物细胞结构时,我会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2.生生互动:在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将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讨论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角色扮演:在理解植物细胞功能时,可以让学生扮演细胞中的不同结构,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细胞功能的理解。
3.植物细胞的功能:维持生命活动、分裂、生长等。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细胞壁、质体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物质及其作用。
(3)能够区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第二节《植物细胞》说课稿七年级上学期生物人教版
2.1.2动物细胞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能力。
2.设计一些课后探究题,让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兴趣、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发展,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2.设置一些讨论问题,如“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是如何实现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3.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查找相关资料,支持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各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制作的模型,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思考过程。
3.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动物细胞有哪些结构?”“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2.设计一些思考题和讨论题,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哪些异同点?”“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是如何实现的?”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4.设计一些思考题和讨论题,让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答案。
2024-2025学年新修订生物教材教学实施建议及教学案例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研课件

生物·七上 30
• 3 七上具体内容变化提示——各章节具体变化
生物·七上 31
价值
问题 定义
理解 应用
•3
生物·七上 32
• 3 七上具体内容变化提示——第一单元
生物·七上 33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老教材
新教材34
第一单元 第一章
明确目的 精选例子
• 3 七上具体内容变化提示
名词术语的变化提示 各章节具体变化提示
生物·七上 29
• 3 七上具体内容变化提示——名词术语的变化
• 新课标的内容要求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关于科技名词的使用规范 • 新版权威大学教材科技名词的使用情况
营养组织改为薄壁组织; 食道改为食管; 腔肠动物改为刺胞动物; 线形动物改为线虫动物; 直立菌丝改为气生菌丝; ……
生物·七上 14
2.2 科学思维
第一单元重要的科学方法——建构模型
基于观察、建构动植 物细胞的概念模型
介绍建构模型 的科学方法
生物·七上 15
建构细胞结构的物理模型—— 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
2.2 科学思维
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 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
生物·七上 16
2.2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9个)
实验类7个 探究类2个
涉及显微观察的有6个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2个)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背景资料→确定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展示交流
2.3 探究实践
活 动 热 身
创设真实的情境 体现开放性
生物·七上 21
注重评价
2.4 态度责任
生物·七上 22
2.4 态度责任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归纳整理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
要求: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2。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归纳整理一、调查1.什么是调查⑴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②分组: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③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④调查并记录: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⑤归类;⑥整理: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一、知识结构动物的分类:腔肠动物:珊瑚;软体动物:河蚌;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蜘蛛;鱼类;两栖类:大鲵;有脊柱爬行类:龟;鸟类;哺乳类。
植物的分类:蕨类:肾蕨;裸子植物:油松、银杏;被子植物:玉米、向日葵。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二、动物分类动物的分类不仅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三、各种环境中的动物1、水中生活的动物——鱼鱼的运动器官有尾鳍、胸鳍和腹鳍、尾部和躯干。
呼吸器官为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鱼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用鳃在水中呼吸。
鱼离不开水,因为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2、陆地生活的动物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3、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为枯枝落叶和垃圾。
它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4、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如兔、大熊猫。
它们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呼吸:哺乳动物使用肺进行呼吸,其中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将胸腔和腹腔分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的:
A.5个细胞
B.10个细胞
C.40个细胞 D.80个细胞
问题: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是: A、器官B、原子C、细胞D、分子
C
叶绿体 液泡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植物细胞模式图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P44) 1.细胞壁:
最外面的一层较薄的壁,起保护和支持 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与植物细胞结构不同的地方: 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三.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P49) “细胞学说”的内容.
1.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能产生细胞。
恩格斯将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成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 三大发现。
为[ 5 ] 液泡 含有大量糖
分。
(3)水稻苗吸收含 硅的无机盐多,而含 钙的无机盐少,是因 为细胞具有 [ 2 ] 细胞膜 。 (4)细胞结构中, 有“遗传信息库”之 称的是4[ 细] 胞核 。
当堂检测 《金牌学案》P19 同步阅读
随着年岁的叠加,我们会渐渐发现: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谦虚,因为昂头的只是稗子,低头的才是稻子;越是富有的人,越是高贵,因为真正的富裕是灵魂上的高贵以 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因为优秀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随着沧桑的累积,我们也会慢慢懂得:成功的路,其实并不拥挤,因为 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实在太少;所有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活得很努力的人,所谓的胜利,其实最后就是自身价值观的胜利。人到中年,突然间醒悟许多,总算明白:人生, 只有将世间的路一一走遍,才能到尽头;生活,只有将尘世况味种种尝遍,才能熬出头。这世间,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天,总想要努力醒得比太阳还早,因为总 觉得世间万物,太阳是最能赐人力量和能量的。每当面对喷薄的日出,心中的太阳随之冉冉腾起,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生活的热情就会光芒四射。我真的难以想象,那些 从来不早起的人,一生到底能够看到几回日升?那些从来没有良好习惯的人,活到最后到底该是多么的遗憾与愧疚?曾国藩说: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 生的事。尼采也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光阴易逝,岂容我待?越是努力的人,越是没有时间抱怨,越是没有工夫颓丧。每当走在黎明的曙光里, 看到那些兢兢业业清洁城市的“美容师”,我就会由衷地欣赏并在心底赞叹他们,因为他们活得很努力很认真。每当看见那些奔跑在朝霞绚烂里的晨练者,我就会从心里 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们给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赠予他人能量。我总觉得:你可以不优秀,但你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你可以不成功,但你必须努力。这个世界上,从 来没有谁比谁更优秀,只有谁比谁更努力。我也始终认为:一个活得很努力的人,自带光芒万丈;一个人认真的样子,比任何时候都要美好;一个能够自律自控的人,他 的人生也就成功了大半。世间每一种的好,从来都只为懂得努力的人盛装而来。有时候,我真的感觉,人生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叫做努力,努力了就会无悔,努力了就会无 愧;生活的另一种说法应该叫做煎熬,熬过了漫漫黑夜,天就亮了,熬过了萧萧冬日,春天就来了。人生不易,越努力越幸运;余生不长,越珍惜越精彩。人生,是一本 太仓促的书,越认真越深刻;生命,是一条无名的河,越往前越深邃。愿你不要为已逝的年华叹息,不要为前路的茫茫而裹足不前愿你相信所有的坚持总能奏响黎明的号 角,所有的努力总能孕育硕果的盛驾光临。愿你坚信越是成功的人越是不允许自己颓废散漫,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会 很容易被眼前的障碍所蒙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如果能从当前的环境脱离出来,从一个新角度去解决问题,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一个土豪,每次出门都担 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栓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苦思良久后终得一法:每次出门前把WiFi修改成无密码,然后放心出门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十几个人捧 着手机蹲在自家门口,从此无忧。护院,未必一定要养狗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大不同。一位大爷到菜市场买菜,挑
练习2:以下是制作临时装片的五个 步骤,这五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C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⑤④③②① D.②④⑤③①
练习3: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 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 玻片上水滴,再轻轻盖在水滴上,
C 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
A.碰碎盖玻片 B.压坏细胞 C.产生气泡 D.弄脏载玻片
7.叶绿体: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
细胞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 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不同的液体具有不同的渗透压,生理盐水是指 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氯化 钠溶液(NaCl),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需用 的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是0.9%。在这样的生理 盐水中,人的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若 在清水中,人的细胞会吸水涨破。
练习: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
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如果滴的
盐水含盐量分别为2﹪和0.5﹪的蒸馏水,这时在显源自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应是:
A.细胞皱缩,细胞皱缩
C
B.细胞破裂,细胞变大破裂
C.细胞皱缩,细胞变大破裂
D.细胞不变,细胞变大破裂
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P47)
1.人体与动物体细胞的共同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 线粒体等结构.
上一次课存在的问题 一、显微镜各结构的功能:
1.粗准焦螺旋:粗调焦距 2.细准焦螺旋:细调焦距 3.转换器:转换物镜 4.反光镜:调节光亮 平面镜 亮处用
凹面镜 暗处用 5.遮光器:上有小孔,调节进光量 6.光线传播的过程:
光 反光镜 通光孔 物镜 目镜 人眼
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P44: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1)一般用3H型号的铅笔绘图. (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
第二节 植物细胞
学习目标: 1.了解玻片类型有哪些 2.掌握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难点) 3.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点)
一.玻片标本
1.常见的玻片标本 A.按材料的不同处理方法来划分 ①切片:切取(如:叶的横切片) ②涂片:液体生物材料涂抹
2.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象越大,细胞数目 越少,视野越暗
3.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 都相反,装片向左移,物象向右移,装片向右移, 物象向左移,装片向上移,物象向下移。
判断观察到的物象,将实物旋转180度即可,如实 物是b,观察到的物象是q
区分气泡和细胞: 气泡边缘是黑色的且较粗,大小不一,呈圆形。 细胞则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之分,形态 多样。
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非常薄的膜,光 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3.细胞核: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内含
遗传物质。有“遗传信息库”之称。
4.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
部分,具有流动性。
5.液泡:位于细胞质内。液泡内的细胞
液中溶解着多种决定各种味道的物质。
6.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它 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能量。是细胞进行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如:人血涂片)
③装片:撕下或挑取 (如:叶表皮装片)
B.按保存时间的不同来划分
①临时玻片 ②永久玻片
练习:要用显微镜观察一滴血液和 一些番茄果肉,应分别把它们制
A 成什么玻片标本:
A、涂片标本和装片标本 B、涂片标本和切片标本 C、装片标本和涂片标本 D、装片标本和切片标本
练习2: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的主要区别是:
为什么做动植物细胞实验要滴加一滴水:
作用都是让细胞保持充水状态,便于观察;
为什么植物细胞滴加清水,动物细胞要生理盐 水: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当它吸水时可以保护细胞 体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裂,动物细胞却没有细 胞壁,过度吸水会导致细胞胀裂,加入生理盐 水,可以使细胞内外渗透压一致,细胞不会过 度吸水。同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并 且有液泡缓冲。
A A.细胞具一定的形态,而气泡多为圆形、 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 B.在染色的细胞中都可看到细胞核,而气
泡中没有 C.细胞不是完全透明的,气泡完全透明 D.A、B、C都对
练习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
10×时,在视野的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
相连的2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2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
练习1: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植物细胞时,一般不容易观察到的
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练习2: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源
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膜
D.细胞核
练习3:右图是植物细胞
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 作用的是
[ 1] 细胞壁。
(2)西瓜甘甜可口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