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教案第32课 升学与就业适应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出版社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教案第13课 愿友谊地久天长

高等教育出版社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教案第13课 愿友谊地久天长
二、小游戏
游戏规则和程序,提出问题:
(1)游戏开始前,你们组的最大希望是什么?
(2)游戏过程中,你们组为对方出旗的颜色有剖析
回想一下,在与同学或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你觉得自己受到伤害的事情,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对这件事情没有一点责任吗?
(2)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本课第1课时
2、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课型:
新授
3、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重点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
教具: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难点
应对和处理各种不良人际关系的技巧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导入
“……我现在的心情很差,学习不好,人际关系很差。我这人很自卑……”中职生在与朋友、同学、老师的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社会性交往退缩,同伴交往中辨别能力差。
2.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
问题:1.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怎么办?
2.同伴交往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心灵故事
读一读小帆的故事。并讨论
心海导航
人们应该彼此宽容忍让,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够被切割捣碎。
——英国诗人济慈
1.怎样与同学和朋友相处
(1)必须坦诚相见。
(2)理解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3)容许差异存在。
2.与老师交往的技巧
(1)遵守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按时上课。
(2)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老师。
(3)对老师要有礼貌,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
备课日期2011年9月13日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第13课愿友谊地久天长总第1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交往障碍的原因本课第1课时2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建立良好同伴关系课型

【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13.1 崇尚劳动,提高素养(教案)

【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13.1 崇尚劳动,提高素养(教案)
教师小结:专业与职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具备迎接新机遇、新挑战的准备和能力。
2.职业群
工作内容、职业素养、社会功能等相近的若干个职业。
【举例说明】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所学专业,想一想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职业。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并引导学生学习职业群的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这些物品的共同属性是什
么?引导学生思考斧头、扫帚、镰刀与劳动的关系。
【知识讲解】
根据教材正文内容,教师讲解劳动的内涵。
2.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1)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2)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是精神、意志、神灵,而是人的劳动实践。
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在校期间提升职业素养的主动性,为适应未来的岗位要求做好准备。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和案例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和小组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
课前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下载赵梦桃、梅琳相关视频。
3.设计并向学生发放《我的专业探索任务单》。
学生准备:
3.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
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磨炼专业技能,通过专业实训、岗位实习等方式,熟悉职业岗位规范,符合职业资格要求;在学习中培养职业兴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职业发展的动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职业理想,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观点碰撞】
教师展示职业素养相关的判断题,引导学生交流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

中职学校俞国良《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中职学校俞国良《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备课日期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 1 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 2 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 2 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 8 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 13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 15 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 9 月 27 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体验·感悟·运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之情绪管理教学设计

体验·感悟·运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之情绪管理教学设计

体验·感悟·运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之情绪管理教学设计海柳娟刘芬郑岚(核工业南昌高级技工学校江西·南昌330200)摘要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不稳定的时期,情绪情感体验比较强烈,本次教学设计以“情绪管理”为核心,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依托微课、情景剧、小组采访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和信息手段,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角色扮演等多种途径对情绪管理相关知识进行感知,理解掌握情绪和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和调节办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管理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身心发展极其不稳定,面对生活事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情绪反应,甚至会出现极端的行为方式。

为了引导中职学生更好的体验情绪,进一步理解掌握情绪调节办法,特设计了以《拥抱情绪·感知快乐》为题的教学内容。

主要从教学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进行构思。

1教学分析1.1教材分析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俞国良老师主编的《心理健康》(第三版),内容节选第三单元《成长的烦恼》。

为了让学生对情绪及情绪管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及能力模式,整合了第11课《做情绪的主人》和第12课《向快乐与幸福出发》两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扩充完善。

1.2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学生,她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有了初步的认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

但因为缺乏职场历练,对职场消极情绪的体验较弱,解决职场消极情绪的能力有待提升。

1.3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特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情绪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掌握常用的情绪调节办法;能力目标:提升情绪感知能力,对职场情绪形成一定的认识,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素质目标:树立探究学习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进而提升职业素养。

其中教学重点为情绪的识别及调节方法,教学难点为情绪的管理和优化。

【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12.1 时代呼唤终身学习(教案)

【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12.1 时代呼唤终身学习(教案)
第12课第二框教案
课题
信息素养助力发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了解数字化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内容和要求,自觉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提升信息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喜爱浏览网络信息,利用网络资源打发闲暇时间,但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不强,缺乏信息鉴别和是非判断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自觉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案例法和活动体验法等;
学法:小组合作法和活动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2.教学视频:《焦点访谈》之《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更有“数”》;3.轻柔舒缓的音乐,用于学生活动时播放;
4.学生提前分组,准备课堂辩论赛的内容。
教学过程
流程
环节
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教师
学生
课前
预习
分组选出正方和反方代表,开展辩论
赛。
通过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化学习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理解信息素
养及其内涵。
10


2.案例分析:小林了解“天问一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9页“阅读与思考”,提出问题:小林在了解“天问一号”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信息素养?我们应如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注意从海量信息中甄别有效信息,去除无效甚至虚假信
阅读案例,思考小王数字化学习的策略,小组交流后分享。

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案:升学与就业适应

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案:升学与就业适应

第32课升学与就业适应
【课题】升学与就业适应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升学与就业适应的选择方法,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能够主动进行自我调节,拥有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在升学还是就业适应的选择上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了解几种能做出正确选择的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常用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如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计划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判断等,使学生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做积极、乐观、自信,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面对升学与职业适应,能够主动进行自我调节,拥有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自我选择的能力。

【设计思路】
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分析,使学生了解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应该做出明智的选择。

每一次的选择应该建立在了解自我、加强计划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判断等的基础上,使学生面对选择,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强调通过心理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基本保障。

【重点难点】
重点:面对升学还是就业选择的矛盾时做出正确选择的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方法来调节自己面对矛盾时的心理困惑。

难点:把正确地认识自己、加强计划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出正确的选择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遇事学会自我分析,明确自己所要实现的目标以及为了实现目标要做出的努力。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11.1 做主动的学习者(教案)

【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11.1 做主动的学习者(教案)
课前
课中
导入
1.活动:我与学习的心动时刻
导语:请回忆自己过去的知识或技能学习经历,想想有没有哪个时刻,你感到自己非常享受学习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你非常享受的原因是什么?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并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
在小组内分享自己享受学习的时刻,并简要说明原因。
享受学习的时刻可能有:参加某次知识竞赛、学会唱一首歌、苦练投篮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的“阅读与思考”,提出问题:你从李万君的工作经历中看到了主动学习者的哪些优秀品质?引导学生理解李万君具有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意志力顽强等积极心理品质;主动学习对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我们要自觉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等。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回答可能为:李万君具有主动学习的品质,包括不怕困难、意志力顽强、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等。
(1)匡衡:凿壁偷光;
(2)孙敬和苏秦:悬梁刺股;
(3)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鲁迅:刻“早”。
小结: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热爱学习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学习的故事。先贤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要不断学习、主动学习。
说出故事的内容。
故事的共同之处可能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适宜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个人坚持学习等。
认真倾听指导语,伴随音乐进入冥想状
态,聚精会神完成绘画,感受投入和忘我的感觉。
认识“心流体验”与主动学习的关系,理解内驱力对主动学习的作用,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内驱力。
通过“心流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主动学习者的特点,认识到通过培养可以成为主动学习者。
10


如何成为主动学习者
1.案例分析:“大国工匠”李万君

【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15.2 把握时机,调整规划(教案)

【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15.2 把握时机,调整规划(教案)
3.学生阅读教材第127页“阅读与思考”,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4.教师小结:国家政策、社会发展与个人职业能力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影响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我们要积极应对变化,把握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主动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用热点现象和案例引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看到变化中的内外部环境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理解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活动体验
1.教师讲解活动规则,引导学生动手体验。
第一步:拿出纸和笔,把纸左右对折;
第二步:在纸的左侧列出你想从事的所有职业;
第三步:在纸的右侧列出2~3年后你可能得到的就业机会
和升学机会;
第四步:对比左右两列信息,将两列直接相关的信息用线连接起来。
2.学生小组讨论:你想从事的这些职业都适合你吗?观察有几条相关线,怎么做才能出现更多的相关线?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教师总结: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断增长本领,让美好的蓝图化为明天的现实,使自己成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人,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拼搏的斗志。
5.教师结合教材正文内容,讲授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首先,要重新剖析自身条件,确定“我能做好什么。”
其次,要重新评估职业生涯发展机会,明确“什么可以做。”再次,修正职业生涯目标,审视“我为什么做。”
最后,修正行动计划,审视“我应该怎么做。”
用具体案例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意义和方法。
总议题:如何科学评价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分议题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必要调整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对这两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感悟“这,我就是进了大学了!Fra bibliotek,这句话的含义
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知道没有读过大学的名人,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而成才的故事。分析他们成才的共同之处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遇到的挫折和困惑形象地展示给大家
引导学生思考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该怎么办
B同学说,我决定毕业后参加高考读大学,这是社会潮流。
C同学说,不论升学还是就业,对我来说都没有关系,我说了不算数,决定权在爸爸妈妈手里,所以我就不费心考虑了。
拓展性训练
举办一次班会,以“升学还是就业”为主题,请大家谈谈看法。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何处理好升学和就业的关系。
课堂小结
一、做好选择
第四,正确判断。
备课日期2011年月日 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
课题
第32课升学与就业适应
总第3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在升学还是就业适应的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
本课第1课时
2、掌握常用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做面对现实的人
课型:
新授
3、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自我选择的能力
重点
面对矛盾时做出正确选择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
教具: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成长工作坊
一、角色扮演
毕业后选择升学还是就业?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将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分为两组,每组5人,由两组同学分别表演自己的选择遭遇了困境:立志升学的同学没有考进自己理想的大学,只好四处奔波找工作;而想就业的同学却由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不得不立志升学……
二、集思广益
A同学说,我决定毕业后就工作,先给自己找个位置,免得以后让别人都占了。
教学反思
三、思考苑
高尔基是苏联著名的文学家,可是他没有读过中学,而是自修到了中学的程度。十五岁那年,他忽然想去加桑读大学,但由于家庭困难没有钱交学费,也就没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流落在加桑这个城市。他做过码头上的小工,也做过面包店里的学徒。他一方面谋生,一方面还是手不释卷地自修。后来高尔基自己说:“这,我就是进了大学了!”实际上,这句话刚好对于“升学”与“就业”问题给了个很幽默的解答。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过这样的困惑吗?你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吗?你是怎么处理的?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明辨是非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由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讲解
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然后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A同学认为,只有读了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B同学说,拥有一技之长也能找到好工作。现代社会更需要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
二、读一读王强的故事
面对兴趣和好的就业机会,你会如何帮助王强做出决定?
心海导航
一、如何做好选择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
第二,加强计划性。
第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第四,正确判断。
二、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
1.调整期望值
2.正确认识自我
3.提高职业素养
心理体验
一、讨论会
王强正处在矛盾之中,在升学和就业之间徘徊,你觉得他该怎么做呢?如果你是王强,你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难点
遇事学会自我分析,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心灵故事
一、导入
升学可以进一步深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就业可以让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工作中成长。每一种选择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都会让同学们获得不同的人生体验。到底应如何选择,学生们的心智才能得以成熟、能力得以成长,才能最终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