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日》
【古诗词】春日古诗的诗意和赏析

【古诗词】春日古诗的诗意和赏析
春日古诗的诗意:《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表面上看
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
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
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
明主题。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景”逆承
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
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
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朱熹的《春日》古诗赏析

朱熹的《春日》古诗赏析朱熹的《春日》古诗赏析朱熹的《春日》表面上看就是一首游春诗,而实际上就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朱熹的《春日》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本身就就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
《春日》赏析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就是春。
[古诗注释]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就是芳春[注释]1. 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4.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就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古诗注释]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就是芳春。
[释文]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随便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就是春天的景致。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就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就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就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就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就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就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就是春”,就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就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春日》解析

《春日》解析《春日》的原文及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日》的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日》解析1:原文:春日偶成程颢〔宋代〕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译文:韵译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散译接近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云,偶尔刮起一阵微风。
穿行于花柳之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旁人不知道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少年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注释:偶成:偶然写成。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赏析:自其一首即景诗,描发素天郊游的心情以及素天的景象,也其一首发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素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发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其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素游,它所要表达的其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
其一,发自己素游所见、所感。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素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素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其艳美的鲜花,到处其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
其二,着重发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
自种心情主要其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
关于写春日的古诗

关于写春日的古诗
1、《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春日》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3、《春日》宋·晁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4、《春日》宋·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5、《春日》唐·李商隐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6、《春日》唐·宋雍
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晓色寒。
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7、《春日》宋·张耒
如丝苣甲饤春盘,韭叶金黄雪未干。
旅饭二年无此味,故园千里
几时还。
异方时节三巵酒,残岁风烟一惨颜。
曾奉龙旗典邦礼,岁穷祠祀少休闲。
8、《春日》唐·方干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
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
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9、《春日》唐·温庭筠
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
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
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
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
宝书无寄。
春日古诗朱熹诗意

春日古诗朱熹诗意
以下是三条关于春日古诗朱熹诗意的诗句及相关内容:
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句诗出自朱熹的《春日》。
哎呀,你想想看,“等闲识得东风面”,就好像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春风的温柔呢,那轻柔的抚摸,多美妙呀!“万紫千红总是春”,可不就是嘛,春天一到,到处都是五彩斑斓的色彩,各种花儿争奇斗艳,这不就是春天的独特魅力嘛!就好比一个盛大的花之舞会正在举行呢!比如说我们去公园,一进去,哇,那满眼的繁花,不就是这句诗最好的写照嘛!
我的观点: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多彩与美好。
2.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这也是朱熹《春日》里的句子呀。
“胜日寻芳泗水滨”,哇塞,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去泗水河畔寻找春天的美景,多有意思呀!就好像我们计划了一场美好的春日之旅呢。
“无边光景一时新”,那广阔无垠的景色一下子变得焕然一新,是不是感觉特别神奇?就像我们突然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美丽世界。
就像我们去郊外踏青,看到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不就是这种感觉嘛!
我的观点:这句诗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全新气象。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这是朱熹《观书有感》里的诗句呢。
“半亩方塘一鉴开”,你想想,那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镜子一样打开,多形象啊!就好像我们看到了一面神奇的镜子摆在面前。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的光亮和云的影子都在池塘里徘徊,这画面多有诗意呀!就像我们看着天空,云朵在飘动,那影子在地上变幻着,多好玩呀!比如说我们站在湖边,看着湖水倒映着天空和云朵,不就是这种意境嘛!
我的观点: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

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①,无边光景一时新②。
等闲识得东风面③,万紫千红总是春④。
[作者简介]朱熹(xī)(1130年——1200年),字元晦(huì),号晦庵,婺(wū)源(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出身,官至宝文阁待制。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讲学为主,门徒众多。
他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又有所发展。
后世并称“程朱理学”。
他的诗歌摆脱空洞的说教,形象鲜明,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注释]①胜日: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寻芳:到郊外春游。
芳,泛指花草。
泗(sì)水:水名,源出山东省东部。
滨(bīn):水边。
②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一时间。
③等闲:随便,很容易。
识得:认识到。
面:面貌。
④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绚丽多彩。
[译诗]阳光明媚沿着泗水河畔去踏青,无边无际的春天美景尽收眼中。
人们所到之处都感到春风扑面,只有春天才总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赏析]这是描写春天风光的一首诗。
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风之中,看到满眼春色,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写郊外踏青时所看到的情景。
诗人选择了丽日晴空这样的好日子,沿着泗水河畔去郊游,看到无边无际的春天景色焕然一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是对美好春光的不尽赞美。
诗人在这里把春天写得生机勃勃,青春热烈。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百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美好的景致都是春风带来的,如果没有春风,就没有这美好的春天。
赞美之中又发出理趣,别具一格。
朱熹是理学大师,是儒家道统的继承人。
他在这美丽的春天来到泗水之滨——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寻芳”,是别有一番感受的,因此他的踏青赏春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他是把孔子的学说比作春风,她博大精深,化育万物,泽被后世。
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
[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春日》古诗_作者李商隐_古诗春日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春日》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草木阴阴的映照下,弯曲的小溪显得格外碧绿,一场小雨滴落在草坪上溅起细沙。
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注释①阴阴:草木繁盛。
②趁:追逐。
《春日》赏析这首写雨后春景。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
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
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好雨知时节”,在一夕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
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最妙的是后两句,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
李白笔下“一枝红艳露凝香”,白居易笔下刚出浴的“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妃,和第三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雨后的牡丹,犹如多情的少女,泪光闪闪,含情脉脉。
最后一句令人想起《红楼梦·史湘云醉眠芍药铟》那段描写:湘云“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这醉卧中浑身洒满落花的史湘云,情思绵绵,百媚千娇,多像“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六年级上册古诗古诗

《春日》 作者:朱熹【宋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4.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春日》意思: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春日》写作背景: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春日》鉴赏: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 随 等 识得 随 闲 到: 便 : 感便 觉 到 ,
春日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齐放。 百花争奇斗艳 的景色
[思考讨论]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 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 “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 体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 春天的美丽景象)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泗水河畔去观赏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
入眼帘。
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但要真正认识它, 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花开景象以后。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 • • • • • 春回大地 春风得意 春风送暖 春色迷人 春花烂漫 春水盈盈 春光明媚 春风和煦 春风化雨 春色无边 春桃吐蕊 春雨丝丝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风拂面 春风荡漾 春风徐来 春色怡人 春色满园 枯木逢春 春雨绵绵
佳句名诗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课后练习
1:读一读
2:背一背 3:默一默
• • • •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春晓(孟浩然) •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泗水河边。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 一望无际, 没有边际, 到处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时新: 一下子焕 然一新。
春日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
日
说一说: 你看到的图中的花 草树木是什么样子 的?
返回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思
想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 庵,别称紫阳。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 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 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 名。
春日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日
第一二两句是从感性上的到认识, 第三四两句是从理性上受到启发的。 本诗的写作特点:本文么采用了虚实结合的 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 “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 “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
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 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 性的思考。
现在你能说说每句的意思吗?
பைடு நூலகம்
冰雪融化,大地回春。
春江水暖,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莺歌燕舞。
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诗句理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 看到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春风的面貌, 那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春风点染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