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贺知章《春日》
贺知章简介_贺知章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贺知章古诗两首课文研讨一、教材简说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
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
“滨”,水边。
在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日》课件PPT

(唐 陆游)
赞春花的: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唐 杜甫)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宋 韩琦)
赏春
春 风 抚 面 颊, 桃 柳 赞 春 美。 室 内 吟 春 诗, 春 意 增 几 许。
春日 (南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吟春风的:
春风杨柳万千条(宋 陆游)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 不知细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词语参考:
春光明媚 春色满园 春雨如丝 春雨绵绵 春风和煦 春风化雨 春意盎然 桃红柳绿 莺啼燕语 百花吐艳 草长莺飞 春暖花开 万紫千红
再见!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古诗两首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是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即《古诗两首》。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古诗两首》《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之《咏柳》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咏柳_春日

[认识拓展]
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 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 的春色;原因之二,《春日》这首诗,不仅是 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 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 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 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 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 一新,深感快乐。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他才 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 喻读书的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 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 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诗句注释]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 比作什么? (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 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 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
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 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古诗两首
《咏柳》、《春日》
[生字学习]
咏 (yǒng) (歌咏) 绦 (tāo) (绦子) 泗 (sì) (泗水) 滨 (bīn) (海滨)
咏碧 妆 裁 剪滨 紫
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
咏柳 贺知章
作者简介
• 贺知章,字季真, 唐代诗人,著名书 法家。是李白的好 朋友,年少时就以 文章出名。代表作 《采莲诗》、《回 乡偶书》、《咏柳》 传诵至今。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裁:剪
• 似:好似,好像
全文翻译
•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一样, • 千万枝柳条像那飘动的绿色丝带。 •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 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优秀PPT课件

垂
柳
1.多读几遍诗歌,读准字音,读出 节奏。 2.借助注释,联系诗句理解词语 的意思。
3.尝试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 说。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 · ·
《 古 诗 两 首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 真正认识它
但是只有到 百花盛开、 万紫千红的 时候,人们 才能真正认 识它。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歌大意:
1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里,作者到泗水 河边游览 赏玩好风景。 2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 景物映入眼帘。 3平常人们只知道有春风 4但是只有到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 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它。
泗 水 滨
自学要求:
• 1、把诗歌读正确。 •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 3、和同桌说说诗歌的意思。
春日
放声朗 读课文,结
朱熹
Shè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Wàn zǐ qiān hóng zǒng shì chūn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2、古诗两首
tā o
绦
sì
(绦带)(绦虫) (泗水)(泗河)
泗
yǒng
字型解释
咏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日》课件PPT

词语参考:
春光明媚 春色满园 春雨如丝 春雨绵绵 春风和煦 春风化雨 春意盎然 桃红柳绿 莺啼燕语 百花吐艳 草长莺飞 春暖花开 万紫千红
再见!
每真理周诞一生首于古一诗百个问
号之后
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你学会了吗
春日 (南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吟春风的:
春风杨柳万千条(宋 陆游) 知章)
咏春雨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唐 陆游)
赞春花的: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唐 杜甫)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宋 韩琦)
赏春
春 风 抚 面 颊, 桃 柳 赞 春 美。 室 内 吟 春 诗, 春 意 增 几 许。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朗读指导
正确断句
在朗读时,要注意按照诗句的 意思进行正确断句,如“碧玉
/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绿丝/绦”。
抑扬顿挫
朗读时,要处理好音调的起伏和 韵律的变化,以增强诗歌的感染 力。
情境理解
在朗读前,要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情 境和情感,让自己融入诗人的情感 之中。
课堂讨论
主题探讨
组织学生探讨两首诗的主题和 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诗文内容 • 诗意解析 • 写作特点 • 诗文赏析 • 教学建议
01
引言
主题说明
《咏柳》
此诗为咏物诗,主要运用了比喻修辞,通过描述柳树的特点 ,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力。
《春日》
此诗为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 天的热爱和赞美。
02
诗文内容
《咏柳》内容
描述春天的柳树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春日》内容
描述春天的景象 运用大量的意象和感官描写
表达对春天的感悟和思考
两首诗的比较
相同点
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歌
不同点
《咏柳》重在赞美春天的柳树,《春日》则重在描写春天的整体景象
03
诗意解析
《咏柳》诗意
描述春天的柳树 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春天的气息和氛围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两首诗的赏析比较
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相似,都表达了对春天 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两首诗的手法不同。《咏柳》采用了拟人手法, 而《春日》则采用了比喻手法。
两首诗的描写对象不同。《咏柳》以柳树为描写 对象,而《春日》则描写了整个春天的景象。
2、古诗两首咏柳 、春日

自学要求:
• 1、把诗歌读正确。 •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 3、和同桌说说诗歌的意思。
春 日
南宋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览赏玩好风景 sì
咏柳
即赞美柳树。
贺知章 (659—744)唐代诗人。字 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 (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 名。公元695年擢升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 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 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 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 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 《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来江水绿如蓝。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练习题
选择题: 《咏柳》中用“碧玉”比喻柳树的原因是( ) A.柳树的枝叶鲜嫩新翠有如碧玉一般碧绿 润泽。 B.柳树高高地站在那儿,像年轻美貌的女 子一般亭亭玉立。 C.柳树不但有如碧玉一般碧绿润泽,而且 又如年轻美貌的女子般袅娜多姿。 D.柳树的枝叶轻盈、下垂,被风一吹,飘 飘摇摇,像一位年轻潇洒的女子。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
但是只 有到百花 盛开、万 紫千红的 时候,人 们才能真 正认识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 • • •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风得意 春风和煦 春风拂面 春风荡漾 春风送暖 春风徐来 春色满园 春花烂漫 春水盈盈 春雨丝丝 春雨绵绵
• • • •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春晓(孟浩然) •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游览赏玩好风景 sì
bīn
胜 日 寻 芳
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泗 水 滨,
水边
翻译:
1、一个天气晴朗的 好日子里,作者 到泗水河边游览 赏玩好风景。
翻译:2、那里风光
无限,一时之间 许多新鲜奇丽的 景物映入眼帘。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一时之间
无限的
风光景物
等 随意
闲
识 得 东 认识
风
面,
春风
3、平常人们只知道有春风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qí )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shì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南宋)朱熹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酷爱读书、学识渊博。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 者,也写过一些好诗, 以《春日》、《观书有 感》等较著名。
自学要求:
• 1、把诗歌读正确。 •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 3、和同桌说说诗歌的意思。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
都是
翻译:4、但是
只有到百花盛 开、万紫千红 的时候,人们 才能真正认识 它。
诗歌大意:
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里,作者 到泗水河边游览赏玩好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 鲜奇丽的景物映入眼帘。 平常人们只知道有春风, 但是只有到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