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中防腐剂类检测标准及方法
浅谈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暂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12年第1期郭红云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西部分中心摘要: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会对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制,企业始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主题词: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应对措施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人类食品的加工过程就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食品添加剂为我们带来了食品口感和外观上的改变,使食品在流通和运输过程中保持色香、味美。
同时,正是因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才使得食品丰富多彩,且易于被接受。
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近年来各国因滥用食品添加剂而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对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 纵观目前食品生产现状,食品添加剂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规滥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了改善食品的组织形态及色、香、味等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所谓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剂量超出了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所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使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超出了允许使用种类和范围;二是为了使食品具有更有效的功能、更经济的加工条件、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是用低档次人工合成的劣质添加剂冒充天然品,用工业级添加剂冒充食品添加剂;三是有的企业因使用上游供应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辅材料而使自己产品中食品添加剂含量违规;四是少数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了解,误认为食品添加剂可以运用于任何食品中,从而造成了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浅谈防腐剂及其研究进展

浅谈防腐剂及其研究进展
逻辑性强
防腐剂是指能够有效抑制有机物质的酸腐蚀作用的物质,其主要功能
是通过化学反应抑制氧化还原作用,阻止有机物的氧化变质,有效延长其
贮藏期,从而达到维护物品的初始特性,也就是保护有机物的一种物质及
其混合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防腐剂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无论是
食品、医药、纺织品、石油化工产品、建筑材料、机械零件、电子元器件、火药等,绝大多数需要防腐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防腐剂在现代工业中扮演
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现代社会对防腐剂的使用日益普遍,而且效果也
越来越好,因此,防腐剂的研究以及其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于防腐剂的研究,一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腐科学研究,二
是防腐技术研究。
防腐科学研究主要是研究防腐剂本身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机制,其研究
的目标是研究各种防腐剂的化学组成、作用机理以及与有机物质之间的反
应机理,以期研制出新型的高效、安全的防腐剂。
防腐技术研究旨在研究并开发一种新型的防腐法,以有效地利用防腐剂,而且开发的防腐法应该是安全、经济且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并且应
用范围更广。
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科技的高度进步, 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被开发出来并且被广泛使用。
与此同时, 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屡见不鲜, 成为最近人们众说纷纭、持续关注的话题。
现在以苯甲酸钠为例,对苯甲酸钠的定义、使用的相关要求以及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1、苯甲酸钠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1.1苯甲酸钠的定义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又名安息香酸钠,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易溶于水,为一种酸性防腐剂,是苯甲酸的钠盐。
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
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有些国家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限制。
1.2苯甲酸钠的性质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
在使用中多选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
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
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 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2、苯甲酸钠的防腐机理和作用苯甲酸类防腐剂是以其未离解的分子发生作用的,未离解的苯甲酸亲油性强,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内的苯甲酸分子,酸化细胞内的储碱,抑制微生物细胞内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起到防腐作用。
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报告

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报告一、引言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而防腐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过量使用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防腐剂及其危害1. 防腐剂的种类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山梨酸钾等。
2. 防腐剂的危害过量摄入防腐剂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长期食用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三、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方法1. 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通过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快速检测。
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色谱和质谱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能够准确地鉴定食品中的各种防腐剂成分。
3.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等,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快速、无损的检测。
四、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报告范例报告编号:2022001检测对象:某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某某产品检测项目: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山梨酸钾含量检测检测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检测结果如下:亚硝酸盐含量:未检出硫代硫酸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山梨酸钾含量:低于允许标准五、结论与建议经检测,本次样品中亚硝酸盐未被检出,硫代硫酸钠和山梨酸钾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属于合格产品。
建议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防腐剂的使用量,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次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报告范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对防腐剂使用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未来在食品安全领域能够有更多科学技术的应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浅谈防腐剂苯甲酸的测定

乙醚 等有机 溶剂 ,化学 性质较稳 定 。但若 过 量添加 ,不仅能破坏维 生素 B ,还 能使钙 形 成不 溶性物质 ,影响人 体对钙 的吸收 ,同时 对 胃肠道有刺 激作用 。本文将 主要探讨下 苯
甲酸 的检测 ,希望可 以为食 品添 加剂苯 甲酸 的检测提供参考 。
一
在 标准 要 求 条件 下 定 容 ,稀释 得 到 浓度 为 0 . 1 0 m g / m l 的苯 甲酸 甲醇溶液 。待基线 平直 后,注入苯 甲酸溶液和样 品溶液各 5 . 0 u 1 ,
于5 0 m l的 烧 杯 里 , 再转移至 1 0 0 m l 容量瓶 中,
过无水硫酸钠移入 2 5 m l 容量瓶中 ,加乙醚定 容。 吸取 1 0 . 0 0 m l 乙醚提取液分两次置于 1 0 m l
具塞离心管 中,在约 4 O ℃水浴上挥干,加入 0 . 1 m l乙醇溶解残渣 ,制成样品液 。在距聚酰 胺薄层板下端 2 c m的基线上 ,用微量注射器 点1 u 1 、2 u 1样 品液 ,同时分别 点 1 u 1 、2 u 1 苯 甲酸 、山梨酸标准溶液 , 点间距 1 . 5 c m 。 将 点样后 的薄层 板放入预先盛 有展开剂 的展 开槽 中,展开槽 内壁 贴有滤纸 ,待溶剂前 沿 上展至 1 0 c m , 取 出挥干 , 喷显色剂, 斑点黄色 , 背景 蓝色 。把样 品斑 点与标准 斑点 比较 ,根 据斑 点的面积大 小及 颜色深 浅确定样 品点的 苯 甲酸 的含量 ,再进行计算判断 。 希望 以上介绍 的几种苯 甲酸的测定方 法 能 够 为食 品添 加 剂 的检 验检 测 提供 一 些 参 考 。重视食 品添加剂检验 ,重视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
试 验 与 检 测
浅谈防腐剂苯甲酸的测定
浅谈酱油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

浅谈酱油醋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摘要:对羟基苯甲酸酯作为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酱油、醋等食品中。
随着新的技术水平的推进,对于它的检测,还有优化的空间。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检测对羟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它是一种毒性较低且相对稳定的防腐剂,作为食品中的防腐剂主要应用在酱油、醋、果酱、果汁中。
现行GB5009.31-2016标准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醋、酱油、饮料、果酱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进行测定。
在国标方法中,试样酸化后用乙醚进行提取,浓缩近干用乙醇复溶,进气相色谱进行检测。
该方法中试样的提取试剂主要是乙醚。
常用的乙醚试剂中存在氧化物,因此有的厂家会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来防止过氧化。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时发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抗氧化剂BHT出峰时间重合,如果使用的乙醚试剂中存在抗氧化剂BHT,就会产生假阳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实验仪器、试剂以及气相色谱实验条件:仪器为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对羟基苯甲酸酯标准物质为坛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1(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20 ℃;进样量为1.0 μL,分流进样,分流比10:1;载气为高纯氮气;恒流模式;流量为2.0 mL/min;升温程序:100 ℃保持1 min,以20 ℃/min升到170 ℃,以12 ℃/min升到220 ℃保持1 min,以10 ℃/min升到250 ℃保持6 min。
下图为上述条件下,选取实验室所用乙醚溶剂和BHT标准溶液以及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标液的重叠图谱。
保留时间/min对羟基苯甲酸甲酯、BHT与乙醚试剂的重叠图谱从图谱可以看出三者是在相同时间出峰,图谱是重叠在一起的。
单纯的通过保留时间,仍无法确定是什么物质。
因此对乙醚试剂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检测目标峰是什么物质。
气相色谱条件:仪器为Agilent8890/5977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戊唑醇检测标准

戊唑醇检测标准
戊唑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防止霉菌、酵母和细菌的生长。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合规性,需要对戊唑醇进行检测,并制定标准来规范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戊唑醇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食品和饮料中戊唑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
2.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戊唑醇检测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常需要将样品加入适当的溶剂中进行提取、净化和浓缩处理,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限量标准:限量标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和饮料制定的,旨在保证戊唑醇在食品中的安全使用。
根据国际标准GB 2760-2014中的规定,戊唑醇在不同类型的食品中的限量标准分别为:糕点类食品(2.0g/kg)、果脯类食品(1.0g/kg)、果汁类饮料(0.5g/kg)、碳酸饮料和水果/蔬菜汁类饮料(0.5g/kg)。
4.质量控制:在戊唑醇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加标回收实验、空白实验和精密度实验等。
总的来说,戊唑醇检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食品和饮料的安全性和质量,通过对检测方法、样品制备、限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可以确保戊唑醇在食品中的安全使用。
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

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和保质期等特性而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特定技术效果的各种物质。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添加剂含量超标,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至关重要。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对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残留限量等方面的规定。
首先,针对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例如,对于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等不同种类的添加剂,需要分别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其次,针对不同食品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也需要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还需要对食品中添加剂的残留限量进行严格监控,以保证食品中添加剂的残留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并且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近年来,针对新型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也得到了加强,以适应食品生产的新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确保生产的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和监管,确保市场上的食品安全可靠。
此外,消费者也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格的食品产品,避免食品添加剂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各方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安全标准,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薄层色谱法
3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果酱、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醋、酱油、碳酸饮料等。
GB/T 5009.31-2003食品中苯甲酸脂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
4
双乙酸钠
豆干类、原粮、大米、糕点、熟肉制品、膨化食品、调味品等。
离子色谱
分光光度法
序号
防腐剂名称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条件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
流动相:甲醇:乙酸铵(0.02mol/L)5:95
检测波长:230nm
2
山梨酸及其钾盐
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
流动相:甲醇:乙酸铵(0.02mol/L)5:95
(硫代硫酸钠滴定)
蒸馏法
(碘滴定)
7
脱氢乙酸
果汁、腐乳、酱菜等。
GB/T 5009.121-2003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
8
丙酸钠、丙酸钙
豆类、原粮、面包、糕点、醋、酱油
GB/T 5009.120-2003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
气相色谱
9
亚硝酸盐
腌腊肉制品、熏肉、肉罐头
GB/T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248nm)
5
纳他霉素
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
流动相:甲醇+水+乙酸(60+40+5)
检测波长:305nm
6
双乙酸钠
GB/T 23383-2009食品中双乙酸钠的测定
液相色谱
流动相:1.5g/L磷酸氢二铵溶液(4.6)
检测波长:214nm
检测波长:230nm
3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GB/T 5009.29-2003食品中苯甲酸脂类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检验方法
SN/T 1303-2003蜂王浆中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
流动相A:40%甲醇水溶液;B:甲醇
检测波长:苯甲酸、山梨酸(230nm)
食品中防腐剂类检测标准及方法
序号
防腐剂名称
食品名称
检测标准
第一法
第二法
第三法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风味冰、冰棍、果酱、蜜饯凉果、腌渍的蔬菜、醋、酱油、果蔬汁、饮料、果酒等。
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薄层色谱法
2
山梨酸及其钾盐
干酪、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及其类似制品、风味冰、冰棍、蜜饯凉果、腌渍的蔬菜、面包糕点等。
GB/T 23383-2009食品中双乙酸钠的测定
液相色谱
5
纳他霉素
干酪、糕点、酱卤肉、油炸肉、发酵肉酒等。
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
6
亚硫酸盐、二氧化硫
鲜水果、水果干、干制蔬菜、淀粉、饼干、葡萄酒、果蔬汁等。
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