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知识)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核算方法
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解读

2.工业
当期制造业现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制造业现价增加值×当期制造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制造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制造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制造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加值,利用年度大类行业 增加值占门类增加值比重,计算其增加值。
21
由国家统计局利用年度增加值增长速度和相关指标增长速度的相 关关系统一计算确定,并在当年各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中使用。
为保证两级数据衔接,季度生产总值核算时采用全国统一的换算 系数。
原则上,年内各季度换算系数保持不变。
22
行业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工业 建筑业 批发业 零售业 住宿业 餐饮业
29
1.农林牧渔业
分别核算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所用指标为总产值现价、可比 价增速。
当期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1+当期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增长速度×统一换算系数)
当期农林牧渔业不变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农林牧渔业不变价增加值×(1+当期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增长速度×统一换算系数)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算法与农林牧渔业算法相同,也是用现价及可比价总产值增速。
0.7523(0.3) 0.8(0.3) 1 1 0.63 0.41 1 0.91 0.58 1 0.81
1 0.5069 0.5358
1
0.5888 1
0.5531 0.5631
房地产K门类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计划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品的使用出,把一年内的各最品的支出加而算出的年内生的最品的市价。
种方法又称最品法、品流法。
假如用Q1、Q2?⋯⋯Qn代表各样最品的量,P1、P2⋯⋯Pn代表各样最品的价格,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Q1P1+Q2P2+⋯⋯QnPn=GDP在生活中,品和的最后使用,主假如居民消、企投、政府和出口。
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域在一按期内居民消、企投、政府和出口几方面支出的和。
1.居民消〔用字母C表示〕,包含冰箱、彩、洗衣机、小汽等耐用消品的支出、服饰、食品等非耐用消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保健、旅行、理等的支出。
建筑住所的支出不属于消。
企投〔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添或更新本〔包含厂房、机器、住所及存〕的支出。
投包含固定投和存投两大。
固定2.投指新造厂房、新、建筑新住所的投。
什么住所建筑属于投而不属于消呢?因住所像的固定一是期使用、慢慢地被耗费的。
存投是企掌握的存〔或称成存〕的增添或减少。
假如年初全国企存2000美元而年终2200美元,存投200美元。
存投可能是正,也可能是,因年终存价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
企存之所以被投,是因它能生收入。
从公民的角度看,生出来但没有出去的品只好作企的存投理,是从生角度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的GDP相一致。
入GDP中的投是指投,即重置投与投之和,重置投也就是折旧。
投和消的区分不是的,详细的分取决于中的定。
3.政府〔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政府物件和的支出,它包含政府火、和警察的服、政府机关公用品与公施、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支付政府雇的工也属于政府。
政府是一种性的支出,表出商品、与的双向运,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国内生的成局部。
政府不过政府支出的一局部,政府支出的另一局部如政府移支付、公利息等都不入GDP。
政府移支付是政府不以获得今年生出来的商品与的作的支出,包含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援、贫穷补贴、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季度GDP核算方法是一种经济统计方法,用于计算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值。
季度GDP核算方法能够提供有关经济增长的数据,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支出法是最常用的季度GDP核算方法之一、根据支出法,GDP被视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支出。
支出法将所有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即净出口=出口-进口)求和,得到季度GDP的总值。
这种方法关注经济主体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支出,通过追踪不同支出项的变化,可以获得对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
产出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季度GDP核算方法。
根据产出法,GDP被视为一定时期内各个行业和部门的总产出。
产出法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生产总值,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季度GDP的总值。
这种方法关注各行业的产出量和产出金额,通过追踪各行业的生产情况,可以获得对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
在季度GDP核算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核算结果准确无误。
例如,需要对价格水平进行调整,以消除通货膨胀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还需要对季节性变动进行调整,以消除季节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国际收支的核算,以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
季度GDP核算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经济统计方法,各国和国际组织都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GDP核算。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统计制度的差异,季度GDP核算方法的具体细节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跨国比较时,需要注意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标准化。
总之,季度GDP核算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统计方法,可以提供有关经济增长的数据。
支出法、产出法和收入法是季度GDP核算的三种主要方法,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经济主体的支出、产出和收入情况。
在核算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支出法GDP计算公式错误更正

支出法GDP计算公式中有关错误更正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计算公式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ZF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
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如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的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和个人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
ZF消费支出指ZF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ZF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ZF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ZF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
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
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gdp计算方法

gdp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常用指标,其计算方法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以各个行业和部门的产出总和来计算GDP。
通过统计国内各行业和部门的产出值,然后将它们加总,即可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这种方法主要侧重于对实物产品和服务的计算。
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国民的收入总和来计算GDP。
它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合并,包括工资、利润、国家的净收入等。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国内居民和企业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总收入。
支出法是以国内居民、政府和企业的支出总和来计算GDP。
这种方法涵盖了个人消费、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等方面的支出。
通过对这些支出的统计,可以得出国内生产总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三种方法中,得出的GDP数值应该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在统计过程中,一些项目的收入、支出或产出会被重复计算,但最终的总和应该是相同的。
这种内部一致性是GDP计算的重要原则之一。
GDP的计算方法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经济指标,帮助政府和经济学家了解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水平。
通过对GDP的计算,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就业水平、物价变动等,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GDP(图示)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GDP(图示)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支出法计算GDP公式如下: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变化净出口=出口-进口GDP(用Y代表)分成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采购(G)和净出口(NX)。
Y= C+ I+ G +NX收入法计算GDP公式如下:由于各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部门的含义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分别为消费者、企业;三部门再增加政府部门)最终用于消费(C)和储蓄(S),三部门增加税收(T)。
假设用T0表示全部税金收入,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则T=T0-Tr。
2010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完成273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2010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为13235.66亿元,其中东、中、西部的比例分别为11.3%、44.1%、44.6%;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为14112.06亿元,其中东、中、西地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9.4%、39%、41.6%。
则,GDP = C + S + To—Tr由上可知,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出来的GDP分别为394307.6亿元和482456.47亿元,由于数据的统计口径的不同或其他不可控原因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GDP存在误差。
(本文所有数据来源统计年鉴)有人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无从回答,我只知道,为了遇到那个人,我等待了很多年,甚至快要忘了自己到底寻找的是什么?是心灵的寄托还是真实的感受,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我执着于这份寻觅,我也不怕世事沧桑,更不怕容颜老去,哪怕还有一丝微弱的光,我都会朝着光芒勇敢的追逐。
gdp核算方法

gdp核算方法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的计算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来完成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几种常用的GDP核算方法。
第一种核算方法是产业法。
产业法将GDP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等;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金融业和公共事业等。
通过对这些产业的生产价值进行核算,可以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
第二种核算方法是支出法。
支出法将GDP分成四个部分: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投资和净出口。
个人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在市场上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而购买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投资是指企业和政府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购买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通过对这些支出进行核算,可以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
第三种核算方法是收入法。
收入法将GDP分成三个部分:劳动报酬、企业利润和资本收益。
劳动报酬是指雇员获得的工资、薪水和福利等;企业利润是指企业从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利润;资本收益是指从资本投资中获得的收益。
通过对这些收入进行核算,可以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
除了以上三种核算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综合法。
综合法将产业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综合考虑,以减少不同方法可能造成的偏差。
通过将不同方法得到的GDP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到一个更准确的GDP。
总之,GDP的核算方法可以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多种核算方法来获得一个更全面的GDP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衡量经济的发展和制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介绍

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介绍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在统计和比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非常重要。
为了实现对各国GDP数据的准确、可比和及时统计,国际上广泛应用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
一、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采用了一系列统计学方法和指标。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1. 统一核算周期: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将经济活动统一划分为季度,即每个季度会统计一次经济活动数据。
这一周期使得各国数据能够在同一时间范围内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统一核算范围: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将统计的范围限定为国内经济活动。
这意味着国内居民在国际上的经济活动不包括在GDP统计范围内,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3. 统一核算概念: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严格按照经济学的定义来计算GDP。
它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净出口等指标,确保了GDP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为了完成季度GDP统一核算,各国根据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方法和指南进行操作。
以下是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1. 数据收集:各国必须收集和整理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数据。
这包括国内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等数据。
数据的来源可以包括各个部门的清单、调查问卷、报告、统计年鉴等。
2. 数据处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需经过处理,包括删除异常值、清理错误数据、调整价格因素等。
这些处理步骤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数据计算:经过数据处理后,各国进行季度GDP的计算。
计算方法一般包括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
根据各国的情况和数据可用性,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 数据比较:计算完成后,各国的季度GDP数据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有助于了解各国经济活动的趋势和差异,为国际合作和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核算方法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核算方法张冬佑一、概述中国按季核算支出法GDP始于2000年,首先于国家壹级进行,同时按现价和不变价进行核算。
2006年,国家统计局核算司总结数年试算工作经验,进壹步完善了季度核算方法,使季度支出法GDP 核算于核算范围、核算原则、项目分类、指标概念上均和1993年SNA 的标准基本取得壹致。
由于分季度基础资料不足,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核算目前进行的是季度累计核算。
即核算期按照自年初到本季末止来确定,分别为:壹季度、壹至二季度累计、壹至三季度累计、壹至四季度累计。
累计数的增加不完全是本季的发生数,仍包括对上壹季度数据的调整。
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核算项目采用了三级分类。
第壹级分类是: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第二级分类是: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出口,进口。
第三级分类是将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中国季度支出法GDP不变价核算以2000年为基期,每5年改变壹次基期。
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核算所需基础数据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收集的,主要来源于俩个方面。
壹是统计调查资料,包括全面调查资料和抽样调查资料;二是会计核算资料和业务核算资料。
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核算过程分为三步: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
初步核算于每季度后15日进行,所依据的基础资料是:国家统计局有关专业的月度和季度统计资料,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资料,中国对外贸易价格指数资料等。
初步核实于每季度后45日进行,于搜集更多关联资料的基础上,对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
最终核实,根据统计年报、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资料计算,且利用年度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对全年各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进行基准化调整,形成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核算最终核实数。
二、现价季度支出法GDP核算方法现价季度支出法GDP核算,由于基础资料缺乏,基本上是根据关联指标进行推算的。
(壹)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常住住户于壹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
包括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自产自用的货物和服务,自有住房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
初步核算居民消费支出是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推算的,因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比较紧密和稳定,所以我们利用二者的比例关系推算。
首先,计算上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
然后,利用上述比重计算季度居民消费支出。
初步核实居民消费支出,利用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分别计算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由于农村居民季度消费支出调查只有现金消费支出资料,所以根据上年度农村居民消费现金支出占上年度核算口径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推算本季度核算口径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根据季度住户调查口径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以及上年度住户调查口径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上年年度核算口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推算本年季度核算口径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二)政府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消费支出,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
包括经常性业务支出,以及行政单位和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俩部分。
季度政府消费支出根据季度财政预算内支出数据计算。
首先计算出季度财政预算内支出中经常性业务支出部分,即财政预算内有关行政事业费支出项目扣除转移性支出和用于基本建设等非经常性支出部分后的余额。
具体的扣除比例根据财政预算支出决算明细表资料计算。
然后根据上年同期预算内经常性业务支出占政府消费支出的比重,推算出本年季度政府消费支出。
初步核实政府消费支出,由于没有新的资料,所以不对初步核算数据进行修订,等到最终核实时再做修订。
(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于壹定时期内购置、转入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扣除固定资产的销售和转出后的价值。
包括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壹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施工、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商品房销售增值,土地改良形成的固定资产,新增役、种、奶、毛及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娱乐和文学艺术品原件等获得减处置的价值。
初步核算和初步核实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先根据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计算经常统计口径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这部分投资扣除其中不能形成固定资产部分约占固定资本形成的95%左右;对经常统计未包含的部分,分别按以下办法推算:1.50万元以下零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利用关联季度资料进行推算。
2.新产品试制所增加的固定资产,根据财政预算支出资料中的新产品试制费计算。
3.商品房建成后于销售环节增值的部分,根据上年同期商品房销售增值乘以本期商品房屋销售面积比上年同期发展速度推算。
4.无形固定资产增加由于资料收集困难,现行核算中只包括当期矿藏勘探形成的固定资产和从市场上购买的计算机软件。
其中,矿藏勘探形成的固定资产根据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资料中的地质勘探费计算;从市场上购买的计算机软件价值根据上年同期计算机软件价值和计算机软件销售额发展速度,利用趋势外推法计算得出。
5.购置旧建筑物、旧设备的价值和土地征用、购置及迁移补偿费用均已计入经常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但它们不增加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故于计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时,应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扣除。
于季度核算中,由于缺乏基础资料,则利用上年同期这些费用的价值,以及本年各季度这些费用的发展速度,通过趋势外推法计算出本年各季度这些费用的价值。
初步核算和初步核实季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等于经常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加上上述1至4项相加之和,再扣除第5项后的余额。
(四)存货增加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于核算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
存货包括常住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常住单位生产的产成品、于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
由于受基础资料的限制,季度存货增加初步核算和初步核实只计算工业产成品库存和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变动。
工业存货增加,首先,根据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资料,估算出规模之上工业企业①存货增加;然后利用规模之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推算出全部工业企业存货增加。
批发零售业存货增加,首先根据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资料中期末库存总额数计算限额之上批发零售贸易业②存货增加;然后,按限额之上商品销售总额占全部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推算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批发业,从业人员20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
全部批发零售业存货增加。
(五)净出口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
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货物出口和进口价值均按离岸价格计算,服务出口和进口价值按交易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计算。
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虽然能够直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取得,但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公布时间滞后,不能满足支出法GDP季度初步核算和初步核实的需要,因此,季度净出口初步核算和初步核实数据利用海关统计数据,结合上年同季《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有关数据推算求得。
具体推算方法是:第壹步,根据上年同期数据,计算海关统计的商品出口、进口数据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出口、进口数据的换算系数。
货物进口换算系数主要反映进口货物按离岸价计算的价值和按到岸价计算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货物出口换算系数主要反映技术处理上产生的误差。
第二步,利用第壹步计算的换算系数,把当期按人民币计算的海关统计的货物出口和进口数据换算成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壹致的数据,得到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净出口额。
第三步,确定核算期货物出口或进口占货物和服务出口或进口的比重。
根据上年各季度货物出口或进口占货物和服务出口或进口比重的变化趋势,以及当年各季度该比重的变化情况,调整上年同期该比重,调整数作为核算期的比重。
第四步,利用货物出口或进口占货物和服务出口或进口的比重,计算货物和服务出口额、货物和服务进口额,得到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额。
季度净出口最终核实数据直接利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进出口数据。
中国季度支出法GDP最终核实数据是利用年度最终核实数对季度数据做基准化调整获得的。
基准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修正季度数据的初始值,以便其和新的年度数据相衔接。
调整方法借鉴了国际上推荐的比例分摊法。
但由于我们没有分季度核算,所以没有完全按国际标准方法作,也没有考虑比例分摊法带来的台阶问题。
我们的具体作法是:以2005年为例,根据2005年支出法GDP各构成项的年度数据对2005年季度数据进行基准化调整,即将2005年年度核实数据按季度(累计)指标值占2005年核实前年度数据的比例分摊到各个季度。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为调整后的2005年第q季度估计值的绝对量为调整前的2005年第q季度指标的绝对量为2005年年度核实数据的绝对量q=1季度,1-2季度,1-3季度三、不变价季度支出法GDP核算不变价季度支出法GDP,均采用缩减法,对现价季度支出法GDP组成项目分别按相应的价格指数缩减而得。
(壹)不变价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的初步核算数和初步核实数,包括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分别根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缩减,计算不变价城乡居民消费支出。
(二)不变价政府消费支出首先,利用上年年度政府消费支出中的经常性业务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所占的比重作权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政府消费价格指数。
然后,用现价的政府消费支出除以政府消费价格指数得到不变价政府消费支出。
(三)不变价固定资本形成不变价固定资本形成的初步核算数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现价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缩减。
不变价固定资本形成初步核实数采用不同的价格指数对各个项目分别缩减计算。
具体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投资、新产品试制增加的固定资产和矿藏勘探形成的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缩减;商品房销售增值根据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缩减;计算机软件价值根据居民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缩减;购置旧设备的价值根据设备工器具购置价格指数缩减;购置旧建筑物的价值、土地购置价值和其他费用价值,根据其他费用价格指数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