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与方法---溶液图像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选择题突破第6题 (A)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题

高考化学选择题突破第6题 (A)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题

②由图形交点计算平衡常数 示例: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KOH 溶液, 所得溶液中 H2C2O4、HC2O4-、C2O24-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 pH 的关系 如图所示
3.平衡常数的定量分析 (1)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已知:常温下,H2S 的电离常数为 Ka1、Ka2,Cu(OH)2、CuS、Ag2S 的溶度积常 数分别为 Ksp、Ksp′、Ksp″ ①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离子积之间的关系 常温下的 Na2S 溶液中:S2-的水解常数 Kh1=Kw/Ka2,HS-的水解常数 Kh2=Kw/Ka1 ②水解常数与溶度积、离子积之间的关系 常温下的 CuCl2 溶液中:Cu2+的水解常数 Kh=K2w/Ksp
3.(2019·课标全国Ⅱ,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 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m)=Ksp(n)<Ksp(p) <Ks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δ(H2A),曲线②代表δ(HA-)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 0 mol·L-1 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
解析 由题图可知加入 40 mL NaOH 溶液时达到滴定终点,又 H2A 为二元酸,则 H2A 溶液的浓度为 0.100 0 mol·L-1,由题图可知,没有加入 NaOH 溶液时,H2A 溶 液的 pH 约为 1.0,分析可知 H2A 第一步完全电离,曲线①代表 δ(HA-),曲线②代 表 δ(A2-),A 项错误,B 项错误;由图可知,当 V=25 mL 时,①曲线和②曲线相交, 此时 c(HA-)=c(A2-),由③曲线可知,此时 pH=2.0,HA-的电离常数为 Ka= c(Ac2(-)HA·c(-)H+)=c(H+)=1.0×10-2,C 项正确;滴定终点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Na+、H+、A2-、HA-、OH-,根据电荷守恒有 c(Na+)+c(H+)=2c(A2-)+c(HA-)+ c(OH-),此时 c(H+)<c(OH-),则 c(Na+)>2c(A2-)+c(HA-),D 项错误。 答案 C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变化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来源】2019年6月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黄沙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稀盐酸或者水【答案】C【解析】【详解】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开始加入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A不正确;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横坐标是一氧化碳的质量,纵坐标是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增加,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但不为0,故选项B不正确;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在这个反应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C正确;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横坐标是x溶液的质量,纵坐标是pH,随着x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一直减小到溶液的pH小于7,所以物质x是酸,不可能是水,故选项D不正确。

7。3节溶液浓稀题型练习

7。3节溶液浓稀题型练习

《7.3溶液浓稀的表示》强化练习一、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和定义公式及导出公式的应用1.把10g硝酸钾放入4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10% B.20% C.25% D.40%2.实验室有一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

关于该硝酸钾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质量为100g B.100g溶液中含有硝酸钾15gC.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5∶100D.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为15∶1003.现有100 mL 20%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1.14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含溶质20 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4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4.从100g20%的硝酸钠溶液中取出10g溶液,剩下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A.20% B.80% C.10% D.18%5.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又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 B.20% C.30% D.40%6.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

现用1000g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纳的质量约为();可由10%的氯化钠溶液 g稀释得到。

A.0.9g B.9g C.90g D.18g7.某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其中含有氯化钾20g。

该氯化钾溶液的质量为()A.50g B.100g C.200g D.400g8.农业生产中通常用10% ~ 20%的食盐水来选种。

现配制好15%的食盐水200kg,其中含水()A.30kg B.140kg C.150kg D.170kg9.学校医务室要配制2%的碘酒,现有490g酒精,需要加碘的质量为()A.10g B.20g C.25g D.40g10.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进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11.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A.溶质的质量不变,减少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不变,增加溶剂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不变,减少溶质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的质量12.打开汽水瓶盖,逸出大量气泡。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两类特殊图像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两类特殊图像

[答案] C
[例 2] (2017·全国卷Ⅰ)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加到已
二酸(H2X)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a2(H2X)的数量级为 10-6 B.曲线 N 表示 pH 与 lgccHHX2X-的变化关系 C.NaHX 溶液中 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 =c(H+)
答案:C
2.常温时,Ca(OH)2 和 CaWO4(钨酸钙)的沉 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
确的是
()
A.常温时 Ksp[Ca(OH)2]>Ksp(CaWO4) B.a 点:无 Ca(OH)2 沉淀,有 CaWO4
沉淀
C.加热饱和 Ca(OH)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常温时这两种饱和溶液中 c(Ca2+)相等
cHX- lg cH2X
生成物与反应 物离子浓度比
lgccHHX2X-越大,反应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的常用对数
的程度越大
对数图像
V lgV0
稀释后与稀释 前体积比的常
lgVV0越大,稀释程度
用对数
越大
AG= cH+ lgcOH-
氢离子与氢氧 AG 越大,酸性越强,
根离子浓度比 中性时,ccOHH+-=1,
Ca(OH)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 项正确;设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钙离子 浓度为 x,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2x,x·(2x)2=1.0×10-7,解得 x≈2.9×10 -3mol·L-1,设饱和钨酸钙溶液中钙离子浓度为 y,钨酸根离子浓度也为 y, 则 y2=1.0×10-10,y=1.0×10-5mol·L-1,x>y,D 项不正确。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人生石灰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来源】2019年河南省中考模拟(H卷)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大于7,逐渐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值减小到7,最后小于7,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符合题意;B、室温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先减小,恢复至原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由于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终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氧化钙前相等,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立即产生沉淀,当硫酸钠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D 、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时金属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当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22Mg +2HCl MgCl +H 242↑═,22Fe+2HCl FeCl +H 56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铁,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下列各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各对应变化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一定量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 .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 .相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稀硫酸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首先应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量,再看起始点、转折点及走势,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不断升高,但反应结束后,过量的稀盐酸有降温的作用,所以温度又慢慢下降,正确,B 、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变化,正确,C 、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就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D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由于横坐标表示的是稀硫酸,所以刚开始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即两条曲线重合在一起,最终金属镁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错误,故选D 考点:图象题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随着铁的加入直至过量,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将变成0,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氧化铁反应完全,固体的质量将保持不变,故B错误;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同,故C错误;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刚开始金属不足,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铁生成的氢气质量较多;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故D正确。

专题10 微题型31 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专题10 微题型31 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D.M点溶液中:c(Na+)>c(HX-)>c(H2X)>c(X2-)
4.(2021·广州市第七中学高三月考)室温下,某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 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Kb2的数量级为10-6 B.X(OH)NO3水溶液显酸性 C.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
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a→b→c过程中:c(HCO-3 )+2c(CO23-)+
c(OH-)逐渐减小
√C.a→d→e过程中:c(Na+)<c(HCO-3 )+c(CO23-)+c(H2CO3)
D.令c点的c(Na+)+c(H+)=x,e点的c(Na+)+c(H+)=y,则x>y
5.(2020·全国卷Ⅰ,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
专题10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真题示范
1.(2021·浙江1月选考,23)实验测得10 mL 0.50 mol· L-1 NH4Cl溶液、10 mL 0.50 mol·L-1CH3COONa 溶液的pH分别随温度与加水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25 ℃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均 为1.8×10-5。
滴定误差越大
√B.滴定HC时,滴定终点的pH=7
C.滴定HB时,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D.由图像可知,在计算HD滴定前溶液pH时,不能
忽略水的电离
3.(2020·济宁一模 )常温下,用0.1 mol·L-1HCl溶液滴定0.1 mol·L-1 NH3·H2O溶液,滴定曲线如图a所示,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 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b(NH3·H2O)的数量级为10-5 B.点P到Q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

2020-2021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点睛】
几个反应在一起时,要分析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再根据相关反应进行解答。
5.向盛有一块铝片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铝片没有打磨
B.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答案】B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
①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②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反应
③等质量的金属镁、锌、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④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溶液,X可以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
A.1个B.2个C.3个D.4
【答案】A
故选A。
4.在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下列关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时,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会继续与盐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当盐酸消耗完后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刚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无沉淀生成,当盐酸消耗完后,继续加入的氢氧化钠开始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此时才开始有沉淀生成,当氯化镁消耗完后沉淀量不再增加。故选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知,0~a段没有生成氢气,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加入盐酸后盐酸首先与氧化铝反应,没有氢气生成,所以0~a段没有生成氢气,说明加入的盐酸首先是和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这就说明该铝片在加入盐酸之前没有打磨,选项A正确;

2020-2021中考化学pH的变化图像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pH的变化图像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pH的变化图像1.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示,c点所示溶液pH﹤7,呈酸性,选项A不正确;B、从图中溶液的pH由大逐渐变小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图中a点所示溶液pH﹥7,呈碱性,溶液中氢氧化钾没有全部被反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应该是K2SO4和KOH,选项B不正确;C、根据图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的pH起点大于7,且随着试剂的加入pH由大逐渐变小,可见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选项C不正确;D、图中b点溶液的pH=7,此时硫酸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不和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因此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pH继续减小。

根据分析,虽然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溶液pH继续减小,但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选项D正确。

故选D。

2.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从30s到40s,溶液pH增大C.6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CaCl2D.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没有结合的离子是Ca2+、Cl-【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正确。

B、由图可知从30s到40s,溶液pH增大,B正确。

C、由图可知60s时,溶液pH大于7,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中溶质为Ca(OH)2和CaCl2,故C错。

D、氢氧化钙溶液中有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稀盐酸中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混合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只有钙离子和氯离子,没有结合,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与方法
5. 室温下,向 20mL 浓度均为 0.1mol/L 的 NaOH 和 MOH 溶液中分别滴加 0.1mol/L 盐酸,溶液的 pH 随盐 酸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MOH 的电离常数约为 1×10﹣5 B.a 点溶液中存在 c(M+)>c(Cl﹣)>c(OH﹣)>c(H+) C.b 点和 c 点溶液混合后显碱性 D.水的电离程度:d>b>a
4. 常温下,用 0.1 mol•L﹣1KOH 溶液滴定 10 mL 0.1 mol•L﹣1 HA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a≈3,说明 HA 属于弱酸 B.水的电离程度:d 点>c 点 C.e 点溶液中:c(K+)=2c(A﹣)+2c(HA)
-1-
高考化学模块复习
D.b 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c(A﹣)>c(K+)>c(HA)>c(H+)>c(OH﹣)
8. 已知 pOH=﹣lg c(OH﹣)。25℃时,向 20.00mL 0.10mol/L 弱碱 MOH 溶液中滴加 0.10 mol/L 盐酸,溶液 pH、pOH 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 点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 20.00mL B.水的电离程度:M>Q C.a+b 的值可能大于 14 D.V(HCl)=40.00mL 时,溶液中存在:c(H+)﹣c(OH﹣)=c(M+)+2c(MOH)
2. 25℃时,向 10mL0.l mol•L﹣1 H2C2O4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 NaOH 溶液,溶液的 pH 与 NaOH 溶液的体 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点溶液中,c(H+)=c(OH﹣)+c(HC2O4﹣)+2c(C2O42﹣) B.HC2O4﹣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C 点溶液中含有大量 NaHC2O4 和 H2C2O4 D.D 点溶液中,c(Na+)>c(C2O42﹣)>c(HC2O4﹣)>c(OH﹣)>c(H+)
7. 25℃,用 0.1000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 40.00mL 0.1mol/L 的某二元弱酸 H2R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所示(设所得溶液体积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滴定到第一反应终点,可用酚酞做指示剂 B.图中 Y 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H+)=2c(HR﹣)+c(OH﹣) C.图中 Z 点对应的溶液中 c(Na+)约为 0.067mol/L,R2﹣的水解率大于 1% D.若 pK=﹣lgK,2HR﹣⇌R2﹣+H2R 达平衡时 pK=5.19
A.曲线 X 表示盐酸中加水稀释的 pH 变化 B.曲线 Y 的 pH 变化主要是因为 CH3COO﹣与 H+结合成了弱电解质 C.a 点对应的溶液中 c(Cl﹣)+c(CH3COO﹣)+c(CH3COOH)﹣c(NH4+) =0.01 mol/L D.b 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电离的 c(H+温下,用 pH 传感器进行数字化实验,分别向两个盛 50 mL 0.100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匀速滴加 50 mL 去离子水、50 mL 0.100 mol/L 醋酸铵溶液,滴加过程进行磁力搅拌,测得溶液 pH 随时间变化如图所 示。已知常温下醋酸铵溶液 pH=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6. 常温下向 10mL0.1 mol•L﹣1 的 HR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1 的氨水,溶液的 pH 及导电能力变化趋势 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各点溶液中的阳离子浓度总和关系是:d>c>b>a B.常温下,R﹣的水解平衡常数数量级是 10﹣9 C.a、d 两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D.d 点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是:c(R﹣)+2c(HR)=c(NH3•H2O)
3. 常温下,用 0.10 mol/L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浓度均为 0.10 mol/LCH3COOH 溶液和 HCN 溶液所 得滴定曲线如图[Ka(CH3COOH)>K(HC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 B.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C.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 D.点③、④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c(CH3COOH)+c(H+)
高考化学模块复习
题型专练 溶液图像综合练习
题型与方法
一、滴定曲线
1. 25℃时,用浓度为 0.01mol•L﹣1 的 HA 溶液滴定 20mL 浓度为 0.01mol•L﹣1 的 NaOH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B.M 点溶液中存在:c(Na+)>c(A﹣) C.Ka(HA)≈2×10﹣8 D.N 点溶液中存在:c(OH﹣)﹣c(H+)=c(HA)
11. 25℃时,用 0.1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mL0.1mol•L﹣1 某二元弱酸 H2A(Ka1=1.1×10﹣3,Ka2=3.9 ×10﹣6)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的 pH 大于 2 B.b 点溶液中 c(H2A)>c(A2﹣) C.c 点溶液中 c(HA﹣)+2c(H2A)=c(OH﹣)﹣c(H+) D.d 点溶液中 c(Na+)+c(H+)=c(A2﹣)+c(HA﹣)+c(OH﹣)
9. 25℃时,体积均为 25.00 mL,浓度均为 0.0100 mol/L 的 HA、H3B 溶液分别用 0.0100mol/L NaOH 溶液滴
-2-
高考化学模块复习
定,溶液的 pH 随 V(NaO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OH 溶液滴定 HA 溶液可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B.均为 0.0100 mol/L HA、H3B 溶液中,酸性较强的是 HA C.25℃时,0.0100 mol/L Na2HB 溶液的 pH>7 D.25℃时,H2B﹣离子的水解常数的数量级为 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