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524009 广东湛江解放军第422医院手术室王海蓝【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不单是以疾病为中心,更重要的是要使病人的生理、心理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呵护。
病人在生病或住院时,往往会出现心理方面的变化,从而对个体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围手术期患者,不良的心理应激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
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贯彻于手术的始终,能大大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状态,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因此,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更重要的是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特点;护理心理是人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心理活动会随环境的变化呈现相应的特征。
大量的实践已证实,病人在生病的情况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出现一些和健康人有所不同的心理现象,被称为病人的心理反应。
其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缘于疾病,另一是缘于医疗活动如医疗环境、治疗手段和医疗知识等[1]。
1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特点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可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
随着护理心理学理论及心理护理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逐步开展了临床心理护理的个案研究,特别是认识到了突出个性心理特点在实施心理护理中的重要性[2]。
不同时期的手术患者分别有如下心理特点:1.1 手术前期心理特点术前病人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是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
主要表现为担心害怕、紧张不安、乏力疲倦、入睡困难、早醒噩梦等,似有大祸临头之感;身体上表现有相应的一些症状,如心慌、手发抖、坐立不安、出汗等。
我国的医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疾或毁容等等[3]。
1.2 手术中期心理特点一般临床上,医生往往凭借患者的临床检查做出初步诊断。
例如对术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肿物;最为可靠的是手术切除肿物标本,然后行冰冻病理诊断,以确定肿物的性质。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术后,甚至基本康复出院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
此期对手术患者很重要,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
而手术是外科疾病治疗的关键,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准确分析病人的心理反应,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护理和治疗,使护理工作达到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目的。
外科护士在接待患者入院后,除了完成常规护理操作外,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作好术前,术中、术后宣教,用关切的询问、解释,和熟练、轻柔的操作来增强患者接受手术的心理承受度,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并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分三期阐述。
一于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恐惧和焦虑是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引起上述反应原因有以下几点1 对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缺乏认识:1.1由于病人职业,文化程度不同,对手术必要性和迫切性有不同认识,所以接受手术态度也不同。
1.2大部分病人缺乏医学知识,对疾病及手术缺乏正确认知。
1.3病人术前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医生的技术水中,责任心等方面。
1.4手术的皮肤准备、下胃管、导管、灌肠等各项术前准备工作的不了解,应向病人解释清楚手术的目的、意义及一些操作程序等内容。
2 以往的心理创伤病人以前手术痛苦及遭遇,再次手术时可能触景生情,导致焦虑的发生,在患者入院后,应尽可能全面了解病人病程情况,医护人员对以往有心理创伤的病人应多加关心,耐心解释,使他们感到医护人员的温暖和体贴。
3 以往的手术体验及情绪障碍:过去手术前后的不愉快经历,在本次手术应加以重视,病人对于过去的心理刺激产生强烈和持久的焦虑反应。
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抑郁症状,食欲下降,睡眠不足等情绪变化,以便给予及时处理,重在观察病人。
另外一些术后可导致某部位功能丧失有些慢性疾病转用手术治疗,以及恶性肿瘤患者,产生悲观和厌世情绪反应,有些病人精神负担常常很重,对将来的生活、工作、病情变化、愈后等方面考虑很多,表现为病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围手术期心理 护理体 会
冉正 容
( 重庆 市垫 江县 中 医院 ,重庆3 . 6 [ 文 献标识 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3 ) 0 8 — 6 9 3 — 0 1
4 体 会
心 理护 理 对疾 病 康复 有 积极 意 义 ,实施 心 理 护理 要 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因人而异。实施心理护理过程 中要 尊重患者 ,要将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 引导 患 者 找 出 自己 的心理 问题 及原 因 ,以正确 的 方式 缓 解心理 压力 ,以便更 好 的接受 治疗 与护 理 。
或保持健康 的护理过程。我们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 效果较好 ,体会如下。
1 手术 前期
心理特点 :患者术前对手术一是害怕 ,二是担心。 怕 的是 疼 痛与 死 亡 ,担 心 的是 会 出 意外 ,会 残 疾 和毁 容 等 …。 最常见的有焦虑 、 恐惧 、 睡眠障碍等。 表现为心慌 、
腹 部 手 术 应告 诉 患 者术 中牵拉 脏 器 时会 感 到不 适 和 牵拉 痛 ,届 时 应行 深 呼 吸 ,努力 放 松 ,可 以减 轻疼 痛 等 。③
可 因术后一时不能生活 自理 、长期卧床 、难 以工作 、孤 独 等原 因 ,继发 严重 的 自闭心 理 。 心理护理 :①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应以亲切和蔼的
语 言 进 行安 慰 鼓励 ,告诉 他 手术 进行 得 很顺 利 , 目的 已 达到 ,只要 忍受 几 天 刀 口疼 痛 的痛苦 就 能恢 复 健康 。② 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 采用分散注意 、暗示法以减轻疼痛 ,
对 于危险性大、手术 复杂 、心理负担重 的患者 ,还要介 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 的 ,并 突 出强 调 他本 人 在 手 术 中 的有利 条 件 等 ,使 患者 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 , 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④ 加 强 患 者 的社 会 支 持 。组织 同类 患者 交 流成 功 经 验 , 消除紧张情绪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⑤介绍手术医生、 麻 醉 医生 、护士情 况 ,树 立手 术 医生 、 麻 醉 医生 的威 信 , 以 增加 患 者 的安 全 感 。⑥ 以 热情 诚 恳 的态 度 ,亲 切 柔 和 的语言来接待患者 ,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 ,消除陌生 感 ,产生安全感 ,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⑦介绍手 术室环境 、 仪器设备、 麻醉流程 、 手术步骤 、 手术体位等 , 让 患者 有 心 理适 应 过 程 ,消 除患 者 恐惧 心 理 ,轻 松 愉悦 手术。⑧采取情绪松弛训练法 ,放松 、深呼吸能有效对 抗焦 虑 。放松 训练 能够 抵 消生 理和心 理应 激 的负 面影 响 , 使 人的身体 、心理 、精神重新恢复平衡和协调 ,帮助个 体以更健康的方式对待生活的挑战 ,使人体的非 自主的 反应 ,如心跳 、呼吸和血压 、肾上腺素 的分泌在 自主的 控制 中。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患者在外科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个围手术期,往往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手术后的焦虑、恐惧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也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来探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一、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甚至有些焦虑。
对于外科患者,他们可能担心手术会带来的后遗症、手术后的疼痛、手术所需的费用,以及合并症的可能性等等。
因此,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应注重以下几点:1. 去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
在进行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时,医护人员应该尽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了解对手术的安排和措施。
同时,主动询问他们的问题,并对疑虑进行答疑解惑,减轻在心理上的担忧和负担。
2. 正确引导患者的情绪。
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通过有效的交流和心理疏导来消除这种紧张情绪。
简短的慰藉、肯定性的语言,以及一些让患者放松、缓解紧张情绪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等)都可以有一定的帮助。
3. 建立合适的沟通渠道。
建立一个便捷的沟通渠道,可以让患者随时随地向医护人员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
医护人员应该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联系你们,以便及时获得帮助和支持。
二、手术中的心理护理手术中的患者往往无法了解手术的过程,往往会在昏迷中度过此时期。
因此,手术中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在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术中沟通。
建立一种有效的术中沟通机制,可以让手术团队随时随地交流信息,确保手术无误。
同时,这也能够监测患者的状况,及时处理一些突发情况。
2. 给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镇静。
在手术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药物镇静,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确保患者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度过手术过程。
三、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是患者恢复期,身心健康的重建期。
由于患者的身体已经经历了一次大的创伤,此时需要有更加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

资历 ,技 术水 平 ,让 病 人 增 加信 任 感 和安 全 感 。 对 大手术 、疑难 病 例手术 ,并 告诉 病人 其手术 是 通 过 医生 多 次讨论后 定下 的最 佳方 案 ,以增 加病 人 战胜病 疾 的信心 。必 要时 ,请有 相 同经历 的病
人 ,现身说法 ,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 ,积极配合
学护理学的发展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 由传统的手
术间配 合 医生手术 的责任制 护理 模式 逐 步转变 为 以病人 为 中心 的整 体 护理模 式 ,围手 术期 消 除病 人恐惧 、焦 虑等不 良心理状 态 ,帮 助病人 顺利 度 过 围手 术期 ,心理 护理 在全 方 位 、多层 次 的整 体 护理 中尤其 凸显 重要 性 。近年 来 ,结合 临床 我们 开展整 体 护理工作 ,现谈谈 心 理护理 在 围手术 期 的应 用体 会
Se 2 p. 011
心 理 护 理 在 围手术 期 的应 用体 会
龙 光琼 ,陈仕 霞
( 福泉 市第 一人 民医院手 术室 ,贵州 福 泉 5 0 0 ) 5 5 0
【 关键词】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整体护理 【 中图分类号】R4 【 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4 8 (0 1 3 0 0 - 2 08- 93 2 1 )0 - 23 0
进 行 。 ( ) 介 绍 主持 手 术 和 麻 醉 医 生 、护 士 的 3
服装 、言谈 、风度尤 其是 面 部表情 是病 人最早 接 受 到来 自护士 的第 一 信息 , 良好 的第一 印象 ,能
使护士在短短几分钟 内赢得患者的好感 和信任。 当护 士 的态度 和蔼 亲切 ,充 满 了对 病人 的关 切 和
或 术后 自理 能力 缺乏 而产生 的 心理压 力 。
围术期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 何志晶 , 7 ] 汤盛饮 , 吴其常 , 手术前焦 虑与心理护理【 . 等. J 中华护理杂 1
志 ,9 6 3 ( )4 14 2 19 , 17 :2 — 2 .
[ 黄 永红. 5 】 做好 急诊手术病人心理 护理 的体会 [ . J 护士进修 杂志 , ]
( 收稿 日期 :0 9 l— 8 2 0 一 12 )
21 患者心理特点 不面对 , 患者会感到 自己丧失 了 自主性 , 任人 支配 , 表现为冷漠 、 寡言无奈 的心情 , 对实施手术医护人员 的任 何言语 、 举措特别敏感 。 22 护理措施 护 士应热情 友善地将 患者接进 手术 间 , .
金工业医学杂志 ,0 6 2 ( )2 1 2 0 ,3 2 :3 .
2 0 1 ( :5 . 0 4, 9 9)8 9
[ 张静 辉 , 剑 , 丸 , 眼 外伤 患 者 的心 理 干预 l. 东 医学 , 3 ] 陈 屈 等. 广 J 1
20 ,8 6 :0 8 1 1. 07 2 ( ) 1 1- 0 9
受疾病 、 手术 、 醉等 因素的刺激 , 麻 普遍存在 紧张、 焦虑、 恐惧、
不安、 抑郁、 消极 、 悲观 等不 良的心理状 态。这 些反应在一定程
度 上 削 弱 了 患者 的 抗 病 能 力 和 对 手 术 的 耐 受 力 , 加 了手 术 的 增 危 险性 , 直接 影 响到 手 术 的预 后 。根 据 患者 不 同 时期 的 不 同心 理 反应 , 寻找 时机 , 时进 行 心 理 护 理 , 帮 助 患者 顺 利 度 过 手 适 对
1 . 无条件地 尊重 患者 .1 2
一
把患者 当作 自己的同事 、 朋友
痛 的敏感性 , 提高其耐受力 。交谈 时注意 既不能给患者 以漫不
颈部外科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及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摘要:目的:总结颈部外科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经验。
方法:自2009年来,对行颈部外科的22例患者从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生理特征给予相应的护理治疗。
结果:20例患者顺利进入二期手术;2例术后发生血肿;2例发生感染,其中1例患者要求放弃治疗。
结论: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及根据围手术期间的病情变化特点,做好不同时期的护理工作,能够减少颈部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颈部;外科;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4-0144-02浅谈颈部外科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及护理熊安凤**贵州省龙里县人民医院(558000)2012年5月16日收稿和价值观,将人的职业道德和人生观结合在一起。
2.2确保医疗环境安全:优化手术室环境,营造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定期对室内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减少手术室的噪音干扰。
对于病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布局,物品放置等需要从全面安全的角度出发,必要时设置警示标志,宣告通知,安全性的辅助用具,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并且对手术室做好消毒处理,以及废弃物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2.3建立特殊护理队伍:由于耳鼻喉科症状较多,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所以,有必要建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那些具有特殊病情的患者,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加强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让护士学习倾听,学会跟有语言障碍的患者交流,有必要时学习少许手语知识。
还有,医护人员之间需要及时沟通,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患者的医护护理。
2.4症状护理:针对有呼吸道堵塞的患者,预防出血比止血更为重要,对癌症晚期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和温度。
叮嘱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要禁止食用辛辣食物,避免心理紧张。
针对耳部有疾病的患者需要预防患者发生坠床,预防事故的发生。
针对部分中耳疾病的患者,需要预防压疮现象的发生,根据对压疮的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处理[4]。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参 考 文 献
燕, 顾蔚萍 .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 2 . M . 版 北 弘. 心理卫 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0 29 . 20 :6
[ ] 汪 向东 , 2 王希林 , 马
[] J .北京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 99 14— 3. 19 :9 2 5
工作 , 依据 各个 家庭 的具 体情 况差 异 , 进行 不 同层 次 本文通过对于预组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及时有效 的专 的心理干 预 , 高患者 家属 的 心理 承受 能 力 , 提 为家 属 业护 理服 务 以及 不 定 期 的 随访 和 电话 联 系 , 把握 患
提供最大程度 的情感支持 , 帮助克服不 同程度 的焦 者的病情 、 心理、 社会支持状况 , 随时提供有效帮助 , 虑等心理问题 。提供 家属护理指导 , 4 J 提供临终关 更多地给予患者精神上 的支持和鼓励 , 是加强晚期
【 文章编号 】03 65 (09 0 — 3 — 3 1 — 3020 )1 10 0 0
患 者 的信赖是 心理护 理成 功 的关 键 。护 理人 员 4 2例 , 工人 2 9例 , 民 3 农 3例 , 学生 3例 , 体 劳动者 个 应 以高 尚的道德 、 超 的护 理技 术 、 高 良好 的仪 表 和情 l , 0例 干部 2 例 , 1 其他 7例 。
怀 护理知 识 , 展临终 教育 , 是提 高 晚期 癌 症病 人 癌症 患者 获得社 会 支持 系统 的有效途 径 。 开 也 生 存质量 的关键 。 32 癌痛是 晚期癌 症 患者 最 常见 、 痛苦 的症 . 最 状, 从心 理 、 生活 、 神 和 社会 等 多方 面影 响患 者 的 精 生 存质量 J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家 庭 护 理 干 预 加 强 , 癌 痛知识 的宣教 , 有 关 疼 痛 、 痛 评 估 、 痛 治 疗 将 疼 癌 主要方法 、 药物 的选择 、 用药 方 法及 注 意事 项及 其 他 缓 解疼痛 的 常识告 知 患 者 及 家 属 , 免 了过 去 对 镇 避 痛 药物及 辅助用 药知识 不足 以及 误认 哌替 啶是 首 选 强 效镇痛 药 的误 区 , 能更 好 地 贯 彻 实 施 三 阶梯 止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血块阻塞双猪尾管,术后经常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自然冲洗尿路。
④预防感染:定时测量T、P、R、BP,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出院指导是保证病人按时就诊,做好自我观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病人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不能做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动作,突然的下蹲动作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双猪尾管滑脱或上下移动,指导病人对尿液颜色、尿量变化的观察,并按时复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特别注意按时拔管。
近4年来,我院对出院病人实行电话回访服务,提高了病人按时复诊率,饮食方面嘱病人禁食菠菜、甜萝卜菜、巧克力、各种干果、草莓、动物内脏、禁酒,适量增加食醋、酸化尿液、防止尿盐沉淀再形成结石。
⑤拔管的护理:拔除双猪尾管应在手术室进行,病人不需住院,一般在膀胱镜下取管,提前通知手术室做准备,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帮助医生连接冷光源,膀胱冲洗及取管器械的准备等。
3 体 会目前双猪尾管在泌尿外科手术的常规应用,起到了引流尿液,缓解梗阻,防止瘢痕狭窄形成及输尿管损伤的搭桥作用,避免了体外引流在生活中护理不便等缺点,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思想和经济负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内引流支架管。
(收稿日期 2008-06-30)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体会张 丽武警河南总队医院麻醉科(郑州 450052) 围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护士从迎接病人进入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
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尤显重要。
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和深化,使得围术期患者的护理越来越被重视。
它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在围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安全耐受手术,确保手术的成功和身体的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我院手术患者共232例,其中男152例,女80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7岁,平均46岁。
1.2 术前心理护理:①术前心理咨询: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要求及想法,向病人或家属详细的交代病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据病人不同心理状况,用恰当的语言向病人交代术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性,告知病人积极配合可减轻手术痛苦,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及各种需要安置引流管的病人,应事先告诉病人,使他们有心理准备。
通过咨询,可增加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信心。
②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对手术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病人,应向其介绍治疗方案是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其病情而得出的,并突出强调病人在此手术中的有利条件,增加病人信心。
和病人介绍同类手术病人的康复信息、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情况,说明他们会密切协作,共同努力,使手术成功,从而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1.3 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①入室护理:病人对陌生的手术环境会表现出紧张,护理人员应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清洁的手术环境。
床单无血污,手术器械应遮盖,关心、体贴病人,按手术要求暴露手术部位,注意不要过早的暴露手术部位,且无影灯勿过早的打开,无影灯不要直射病人面部,并且注意保暖。
做到暴露恰到好处,约束松紧适宜,静脉穿刺争取一针见血。
②舒适护理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术中保持病人体位舒适。
对于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其头枕部、骶部、脚后跟压疮的可能性大,为预防压疮,安置体位时应分别垫以软垫,手术过程中经常改变局部受压点,并给予按摩,放置过久的四肢适当活动,以增加病人舒适感。
时刻询问病人冷暖,及时调节室内温湿度,一般室内温度保持22~25℃,湿度55%,使病人感觉冬暖夏凉。
术中冲洗液应加温,增加病人舒适感,减少应激反应。
③安全护理:整个手术过程,局部麻醉病人意识清醒,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
医务人员要说话轻、走路轻、开门轻、操作轻,术中尽量减少器械的撞击声,各种医疗电器的响声应调至适中,病人如感觉疼痛,应紧握病人的手,增加其安全感。
④沟通交流护理:术中不失时机地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降低病人以周围环境的感应能力,使肌肉、心理放松。
当术中出现脏器牵拉振动等感觉时,应尽量在发生前告诉病人,并予一定解释,使病人有心理。
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病人谈论一些与手术无关的轻松话题,聊一些生活中的琐事。
对患儿多给予热情安慰,保护患儿的自尊心,从而取得患儿的配合,减少应激。
对青年人要多进行心理支持,循循善诱,耐心疏导。
与病人聊一些令其自豪、骄傲的事情,增强其成就感、减少负性情绪。
对老年病人更要加倍关心,格外尊重,态度耐心温和,不厌其烦,聊一些年轻时的业绩,称呼病人应有尊敬之意,使老年病人心情舒畅,减少应激反应。
1.4 术后病人心理护理:①及时告知手术效果:病人麻醉中醒来时,医护人员应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病人手术进行很顺利,手术很成功,教会病人行之有效的具体活动办法,以消除病人疑虑。
②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会出现抑郁反应。
具体表现为不爱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缺乏及睡眠不佳等,因此,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针对个体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③鼓励病人积极对待手术预后:如果手术效果不好、预后不良或肢体残缺,对这些病人应根据个体情况具体实施心理护理,应让病人明白,失去一些肢体功能要比失去生命要幸运得多,鼓励病人树立信心,鼓动足勇气,勇敢地承认现实,积极面对未来。
5 调查方法术前术后均采用专人负责向患者及家属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的效果。
所有问卷均当场填写,当场回收。
021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年11月第14卷第6期HEN AN J O UR NA L OF S UR G ER YNov.2008,Vol.14,N o.6 : 1.:2 结 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36份,回收236份,其中有效问卷212份,调查结查显示:有46%的病人或家属对手术茫然不了解; 9%的病人对手术治疗缺乏信心,出现悲观、绝望;34%的病人思想负担重,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
仅11%的患者对医护、医疗设备充满信息。
经过术前心理护理,62%的患者表示对手术和麻醉经过增强了了解,减轻了术前的恐惧心理。
手术结束后,70%的患者对术中心理护理表示满意,18%的患者术中仍感恐惧与不适。
73%的患者认为术后心理干预对自己的病情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便仍有9%的患者认为术后心理干预难以理解,医患沟通存在问题。
3 讨 论在现代护理模式中,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整体护理的核心[1],保证手术安全是护理工作者的职责。
因此,在围术期病人的护理中,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用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和姿势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减少或消除病人的痛苦,帮助其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2]。
术中病人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可激活交感肾上腺系统,使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多,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手术的疼痛程度与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及周围环境的器械声密切相关,因此,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不容忽视。
本调查结果显示术前访视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病人如晓手术常识,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有利于术后恢复,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手术病人的不良情绪。
术中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及术前用药,基本都能使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
综上所述,围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于一般的护理,它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等有意识的影响病人的认知和感受,纠正病人的不良心态,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败的关键,亲切的语言、端支离破碎的举止都能给病人安全和信任感,增强病人接受手术的心理随度,从而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1] 李本富.护理伦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9.[2] 颜霞.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66.(收稿日期 2008-09-05)成分输血的护理张春红天津市宁河县医院(301500)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
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1 心理护理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病人担心害怕在所难免。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输血风险二者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病人各种传染性指标检测工作,让病人放心。
2 严格的查对在抽血做交叉配血及输注过程中,认真严格地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液种类和剂量、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袋号。
3 输注过程中的护理3.1 红细胞输注及护理:①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
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②洗涤红细胞是开放性制备的,故应尽快输注。
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条件下保存24h。
③用输血器输注,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输用。
3 血不板输注的护理①输注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
②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无云雾状为不合格,疗效差。
如有细小的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
③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
④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
⑤若因故(如病人正在高热)未能及时输用,则应在常温下放置,每隔10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在4℃冰箱暂存。
⑥要求A BO同型输注,Rh阴性患者需要输注Rh阴性血小板。
3.3 血浆输注的护理:①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
②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
③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得超过24h,更不可冰冻保存。
3.4 冷沉淀输注的护理:①融化后的冷沉淀不仅要尽快输用,而且要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②因故未能及时输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不宜放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因为因子Ⅷ最不稳定,很容易丧失活性。
③冷沉淀应A BO血型同型输注。
如静脉推注,因粘稠度大,最好在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以免注射时发生凝集而堵塞针头。
3.5 血液中不能加入除生理盐水以外的其他药物:①因为药物加入后,不仅可能因改变血液中的pH、离子浓度或渗透压,而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发生溶血,而且药物本身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