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145例论文
关于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关于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老年是毕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阶段,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
[1]老年人一旦生病,容易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老年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做好老年患者在疾病的焦虑,手术的恐惧和手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心理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老年病人在围手术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老年病人从入院到手术前常见的心理问题国外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病人在入院24小时内焦虑程度最高,经艾森克人格调查表(EPI)测查,情绪不稳定者焦虑程度高,持续时间也较长,一般需要五天或者是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术前各种应激刺激(WilsonBarnet,1978),[1]所以在病人刚入院时,就应对其现存或潜在的问题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多数老年病人一旦生病,就意味着对健康甚至生命产生了重大的威胁,这时最容易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且他们对疾病的态度通常是宁愿被动的接受,也不愿意去寻找主动的治疗,这样一拖再拖就更容易加重疾病,所以往往在入院时就已处于晚期,病人最容易产生以下这几种心理问题:1.1 否认心理:因怕家人嫌弃而拒绝承认有病,即使到医院也不愿意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及治疗。
1.2 自尊心理:老年病人一般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固执,有时候又争强好胜,经常会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如趁家属睡觉时自己大小便,走路不让扶等,这就容易造成摔倒、骨折、中风等。
1.3 恐惧心理:医院的陌生环境、个人角色的转变及疾病的煎熬、担心手术失败、手术后的恢复、同时会担心自己会给子女带去沉重的经济负担等,往往会使老人产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这些都容易造成老人焦躁、易怒、恐惧,从而拒绝治疗等。
1.4 自卑及抑郁心理:老年病人一旦生病,就自认为病情危重,总觉得自我价值缺失,并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似乎已经到了尽头,生存意义不大,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6%,由于预期寿命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乳腺癌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乳腺癌病理学护理论文摘要:由于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这也就说明青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疗效不如老年患者。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护理一、结果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观察组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其他生物学指标阳性率比较:观察组ER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间PR、HER-2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二、讨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
近年来,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虽然乳腺癌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其发病率却仍居高不下,我国虽属于乳腺癌低发区,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增长,且发病年龄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Han等纳入16640例乳腺癌的研究显示,在<35岁的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每下降1岁,死亡风险增加5%。
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主要是浸润性导管癌,占总数的69.35%,主要病理类型构成和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分级方面,观察组组织学分级和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与对照组应的组织学分级有所差异,但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
国外报告青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6%;沈镇宙等报告233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35岁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9%,>35岁患者的转移率50%。
本组资料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2.90%,明显高于对照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当代中国农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论文

当代中国农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摘要】现代社会中很多农民由于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
他们患病后会出现与其他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正转向以病人为中心。
通过运用整体护理,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一般心理支持与指导、行为控制技术、有效的护患沟通方法,可使病人在围手术期安全的渡过难关,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通过系统的护理能对同一类疾病的手术总结出规律性,提出问题,找出护理工作的重点所在。
同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贯彻于访视的始终,大大缓解了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紧张和焦虑状态。
如何做好农民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疾病恢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如何对农民这一特定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中国农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2012年1月-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04例农民工患者,进行心理调查与评估。
1.2方法采用交流及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原因、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护理的需求等。
2结果304农民工患者年龄为7-70岁,其中已婚116例,占38%;男性244例,占81%;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22例,初中136例,小学140例,文盲6例;汉族236例,少数民族68例,因打架、车祸、工伤、自残等原因致伤急诊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占82%,因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嵌顿疝等疾病急诊入院的患者占14%,其他需择期手术患者占4%。
304例患者中焦虑情绪者占84%,孤独自卑者占65%,恐惧者占47%,抑郁绝望者占8%,5%患者有敌对攻击性,每例都存在2种以上的心态,部分5种心态同时存在。
3讨论患者心理分析:①焦虑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时而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与对疾病的认知缺乏;害怕疼痛以及术后各种不适感;疾病突发对患者生命的威胁;各种抢救治疗和医疗护理操作;担心经济负担等有关。
癌症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反应的分析与护理

1 临床 资 料
客观评 价 , 其先后 , 出正确 的合 理 的护理 计划 和护理诊 据 做 断。观察 患者要细心 、 有耐心 。询 问患者要找合适的机会 , 比 如: 患者疼痛能忍受时 , 清醒时及 心情较好时。问题 要恰 到好 处 , 患者易 于接受 , 便把治 疗方 面较好的消息告诉 患者 , 使 顺 使患者有轻松的心情应对疼痛 。
者8 9例。包括肺癌 、 胃癌 、 胆道肿瘤 、 乳腺 癌、 膀胱 癌等 , 并进 行手术治疗。其 中男 5 , 3 , 4例 女 5例 年龄 3 7 7— 2岁。通过 临 床观察 , 均在围手术期有不同程度的不 良心理反应 。
12 原因分析 : 良心理反应有知情和不知情_ . 不 的区别 。但共 同的反应主要表 现为 : 焦虑 、 恐惧 、 依赖 心理 或抑郁 、 绪 低 情 落 。而知情 者又有 消极、 望及不 配合治疗等 反应。这些 表 绝 现依患者的文化程度 、 家庭背景 、 性别 、 年龄 而不 同。分析 其
中图分类号 :4 37 17.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0 1 (0 7 1 1 4— 4 2 20 )4—16 0 . 5 6—0 2
对 于癌症患者 , 尤其是重要脏 器患有癌症的患者 , 在临床 上首选 的治疗措施 是进行手术 或姑息性 手术 , 以达到彻 底治 疗和减轻症状 的 目的。对 于此类患 者, 虽然我 科在手术 前后 制定了周密 的护理计划 , 并安排高素质 的责任护 士进行护 理 ,
近其他术 后患者 , 问其术后情 况、 询 疼痛情 况等 , 并与 自己进
战胜疾病 , 这对疾病的康复 , 有着积极 的作用。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患者在外科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个围手术期,往往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手术后的焦虑、恐惧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也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来探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一、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甚至有些焦虑。
对于外科患者,他们可能担心手术会带来的后遗症、手术后的疼痛、手术所需的费用,以及合并症的可能性等等。
因此,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应注重以下几点:1. 去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
在进行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时,医护人员应该尽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了解对手术的安排和措施。
同时,主动询问他们的问题,并对疑虑进行答疑解惑,减轻在心理上的担忧和负担。
2. 正确引导患者的情绪。
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通过有效的交流和心理疏导来消除这种紧张情绪。
简短的慰藉、肯定性的语言,以及一些让患者放松、缓解紧张情绪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等)都可以有一定的帮助。
3. 建立合适的沟通渠道。
建立一个便捷的沟通渠道,可以让患者随时随地向医护人员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
医护人员应该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联系你们,以便及时获得帮助和支持。
二、手术中的心理护理手术中的患者往往无法了解手术的过程,往往会在昏迷中度过此时期。
因此,手术中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在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术中沟通。
建立一种有效的术中沟通机制,可以让手术团队随时随地交流信息,确保手术无误。
同时,这也能够监测患者的状况,及时处理一些突发情况。
2. 给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镇静。
在手术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药物镇静,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确保患者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度过手术过程。
三、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是患者恢复期,身心健康的重建期。
由于患者的身体已经经历了一次大的创伤,此时需要有更加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3. 4. 5 食物 嵌塞
嘱患 者 禁食 粗 纤 维食 物 及 难 以
围手术 期患者 的心理 反应 与护 理
周瑜 瑜
( 常 州市新北 区三井医院, 江苏 常州 2 1 3 o 2 2 )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图分类 号 : R 4 7 3 .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3 0 6 8 —5 6 8 5 ( 2 0 l 4 ) 1 —6 2 —2
本 组 8例 患 者 均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疼
痛, 一般 术 后 1 周 左 右 消失 , 不 必特 殊 处理 ; 疼 痛剧 烈者 可适 当应 用镇 痛剂 , 同时 给予心理 护理 。 3 . 4. 2 出血 常规应 用 止 血 药 , 如 酚磺 乙胺 、 氨甲
[ 参考文献]
[ 1 ] 钟捷 , 吴 云林 , 许帧, 等 . 内镜 下金 属支架 置入 术联 合 放疗 治疗 中晚 期食 管癌 [ J ] . 中华 消化 杂 志 , 2 0 0 1 , 2 1
3 . 4 . 4 支架移位及脱落
是术后较为严重 的并发
症, 因支 架为 钛镍记 忆合 金制成 , 遇冷 、 遇热 易变形 , 指导 患者 饮食 应 忌过 冷 、 过热 , 进食 时不 能 过急 , 要 少量 多餐 , 忌暴 饮 暴 食 。一 旦 发生 支 架 移位 及 脱 落
应重 新置 入 。
嚼烂 的食物 , 如芹菜、 牛 肉等 , 进食 时应 细嚼慢咽。
每次进食后可饮 4 0 ℃温水 2 0 0 m l 冲洗食管减少食
物 滞 留管 腔 。 3 . 5 出院指 导
做好 患者 的健 康 教育 , 指 导 出 院后 生 活要 有 规
律, 正确进食 , 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 , 树立 战胜疾
癌症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10 , 2 例 既往和 目前无精 神疾病 和意识 障碍 。食 管癌 6 3例 ,
肺癌 5 7例 ; 6 男 8例 , 5 女 2例 ; 龄 3 7 年 5~ 8岁 , 均 5 . 平 15岁 ; 文 化 程 度 : 盲 8例 , 学 4 文 小 2例 ; 中 4 初 8例 ; 中 以上 2 高 2例 。
di 1 .9 9ji n 17 0 6 .0 0 0 .5 o: 0 36 /.s .6 2— 39 2 1 . 10 6 s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3 4 37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17 0 6 (0 0 0 一07 0 6 2— 39 2 1 ) l 0 8— 2
良心理 反应采取相应 的心理干预措施。结 果 : 本组患者能在护士的指导下调整心态 , 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治疗 , 顺利度过 围手术期 , 并提高 生存质量 。结 论 : 有效 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 癌症患者 围术期的不 良心理反应 , 高 自 提 身免疫能力 , 减少并发症 。
【 关键词 】 癌症患者; 手术亲切 的交谈 中 了解 患者最 担心 的手术 问 题, 通过语 言交流 , 得患者的信任 , 赢 并告 知患者要积极配合
21 0 0年 1月
中国 民康医学
Me ia o r a o h n s e p e at dc lJ u l fC i e e P o l g He l n h
J n, 0 0 a 2 1
Vo _ 2 FHM No l2 .1
第2 2卷
上半月
第 1 期
【 护
护士如何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 更好 的配合 医护 人员做好 手术是 保 证手术顺 利的重要 环节 , 也为患者术后早 日康 复奠定基础 。 【 收稿 日期 】 2 1 0— 9 00—1 2
( 本文编辑 : 郎威 )
待患者 , 同时要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 感 , 向患者和家属讲 明 并
手 术 需 要 辅 助 应 用 一 些 镇 静 药 , 能 您 一 觉 醒 来 手 术 已经 结 束 可 了 。对 于过 度 紧张 的患 者 应 告 知 : 在 进 入 手 术 室 后 , 有 护 士 ” “ 会 迎 接 您 。整 个 手 术 过 程 中若 有 任 何 不 适 或 需 要 可 随 时 向巡 回护
的 配合 麻 醉 师 完 成 对 患 者 的麻 醉 过 程 。 2 3 手 术开 始 后 , 护 人 员 要 用 心 工 作 , 格 执 行 保 护 性 医 疗 . 医 严
治疗 和康复 的最佳心理 状态 , 使其 积极 配合手 术治疗 。笔 者所 在科 于 20 0 8年开始 已为 10 4 0多例患 者实施 围手术期系列化的 心理护理 。通过术前访 视 , 了解患者术前 心理状 态 ; 中随时掌 术 握患者心理活动 ; 术后 回访等措施来解决患者紧张情绪 , 收到 了
3 手 术后 的心 理 护 理
乏正确的认识 。因此 , 护士要认 真做好 术前 访视工 作。手术前
一
天 , 回护 士要 到病 房 巡 视 手 术 患 者 , 巡 告诉 患者 和 家 属 自 己是
负责 其手术全过程 的护士 。在与患者交谈 时 , 态度和蔼 , 举止大 方, 耐心细致地解答患 者各种疑 问 , 细介绍 其麻醉 方法 , 毒 1 | 医 研 曩|l 2月 第8 第2 期 H E N RI EI L EERH ≯ 磐 l _ | 卷 8 CI S AD OE N D A S C NE F GM C R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145例
关键词围手术期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体现在围手术期的患者身上,为了帮助患者适应手术,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心理负担,使患者在手术前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减少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从而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本文分析145例围手术期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旨在缓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收治围手术期患者145例,男89例,女56例,年龄22~76岁。
其中甲状腺囊肿36例,乳腺癌31例,胆结石36例,胆囊炎5例,腹股沟斜疝24例,胃癌6例,肝癌5例,直肠癌2例。
145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平均
住院16天康复出院。
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手术前患者一般都有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虽然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对于患者来说,非同小可,顾虑重重,认为自己得了较为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对此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引起这种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对所患疾病和手术治疗缺乏正确认识;患者听到过关于手术失败或发生事故的事例;诊断未明,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和预后;医务人员、医疗环境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等。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怕疼
痛、怕出血,担心手术和麻醉意外,手术不顺利和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等。
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
女性多于男性,尤
以初次住院或初次手术的患者更为多见。
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1术前心理护理:查看病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素质情况、基础疾病等。
向患者介绍自己,初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介绍手术须知,并逐个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重要性,如告诉患者术前摘除饰品及假牙是为了安全用电刀,尽量从对患者有利的角度出发,让患者更容易理解,觉得护士这样做都是为了自己好,并主动配合。
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因大多数患者对麻醉存在顾虑,甚至有家长担心麻醉后对小儿智力会产生影响,可以现身说教,向同病室的手术患者了解麻醉后的感受,并嘱其在麻醉术前访视时详细询问麻醉师,让患者放心。
简单地向患者阐述手术的过程及大概需要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介绍避免详细,避免做任何承诺。
介绍手术及麻醉体位配合。
主动询问患者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觉得他有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人。
2术中心理护理:术中的心理护理一般指麻醉清醒的患者,外科患者在手术室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整个疾病治疗中关键的一环,也是患者身心最脆弱的时刻,在进入手术室开始就会有情绪变化,对手术的恐惧心情会达到高峰,如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等。
此时就要求医生护士要特别注意安抚患者配合手术,手术过程中护士要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安慰、鼓励患者,如在患者麻醉时紧握患者的双手,抚摸患者的额头,向患者传达亲切、被信任的信息,
要以熟练的动作配合手术减少患者痛苦。
使患者感到温暖、体贴,产生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消除紧张恐惧情绪,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结束以后,要及时给患者遮盖被单,做到最小范围的暴露患者身体的敏感部位,减少患者的害羞心理,保护患者自尊。
3术后心理护理:患者经过手术后,都渴望知道自己的手术效果,由于身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体验到伤口的疼痛,活动不便等,多会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的心情,患者回病房后要及时告知其手术效果,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动,同时帮助其缓解疼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紧张的情绪。
因此,术后第1天应及时访视患者。
针对不同的要求给予热情服务或合理解释,指导患者为尽快恢复健康做一些功能锻炼,从生活上、精神上、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促进身体的尽快康复。
结果
通过对围术期患者145例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因焦虑、恐惧而导致的情绪紧张及应激反应,患者在手术治疗时积极配合,促进了患者康复,患者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讨论
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在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
焦虑是由紧张、焦虑、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
手术焦虑是指在手术前期产生的焦虑反应。
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
绪,为解除或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
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罗洁芳.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
院,2004,4:34-35.
2李玉芬.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最化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
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