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设计与管理复习 (1)
油库设计与管理试题库

(3)按照泡沫连续供给时间为 40 分钟考虑,该系统一次灭火消耗多少泡沫液耗量?
的油品为乙类油品。
6. 一般民用油库的库区管网系统以
为主,以
和
为辅。
7. 铁路轻油卸油系统中,真空系统的作用可概括为
和
。
8. 静电放电有
、
、
三种形式,其中以
形式最危险。
9. 着火油罐发生沸溢的必要条件是:
பைடு நூலகம்
①
;
②
;
③
。
10. 在 油 罐 管 式 加 热 器 设 计 计 算 中 , 计 算 加 热 器 管 外 壁 的 放 热 系 数 α2 时 , 定 性 温 度 取
(A) 雷电反击的危害;
(B) 跨步电压的危害;
(C) 感应雷击的危害。
7. 减少静电产生的措施有:
(A) 控制加油方式;
(B) 控制油品在管内的流速;
(C) 将油罐或管线良好接地;
(D) 加抗静电剂。
四、 简答题(8 分)
请简明、扼要地回答下列问题。 铁路油罐车灌装汽油作业时,白天装车与夜间装车相对比,哪一种情况下装车油品的蒸发 损耗较小?为什么?
分)
1. 为了克服上卸系统的汽阻问题,在接卸操作上可采用下列哪些措施?
(A) 增大鹤管管径;
(B) 减小鹤管管径;
(C) 给罐车淋水;
(D)泵出口节流。
2. 汽车油罐车通过鹤管装汽油时,下列情况中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静电放电引燃、引爆事
故?
(A) 罐车本身不接地,罐车与鹤管之间有导线良好连接;
(B) 罐车本身接地,罐车与鹤管之间无导线良好连接;
油库设计与管理复习思考题与习题(附答案)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油库概述一、复习思考题1.油库的定义及其任务是什么油库是指接受、储存、发放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企业或单位!2.从管理体制,储油方式,运输方式三个方面将油库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业务性质有什么不同管理体制:独立油库、企业附属油库储油方式:地面油库,海上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岩库、地下岩岩库运输方式:水运油库、陆运油库、水陆联运油库3.油库为什么要分级和分区具体是怎样划分的油库主要存储石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油库容量越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损伤也就越大。
因此从安全防火观点出发,根据油库总容量的大小,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与其相对应的安全防火标准,以保证油库安全。
1000、10000、30000、100000分为五个区间。
按照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
4.油库容量是怎样确定的选用油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油库容量是用周转系数法来确定的;选用油罐时,通常至少选用两个油罐,对于整个油库来说,油罐的规格尽量统一,尽量选大一些的油罐!5.什么叫周转系效周转系数等于某种油品的年销售量除以该油品储存设备容量!6.什么叫油罐的利用系数,名义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油罐的利用系数=油罐的储存容量/名义容量;名义容量:理论容量储存容量:实际容量作业容量:使用油罐时,有一部分底油不能放出,即死藏,它等于实际容量减去死藏量。
第二章油品的装卸作业一、复习思考题1.轻油装卸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设备轻油装卸系统: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输油系统:装卸油品(鹤管、集油管、输油管、零位罐、输油泵)真空系统:抽吸底油、引油灌泵(真空泵、真空罐、真空管、扫舱总管、扫舱短管)放空系统:防止混油、防止油品膨胀损坏管道(放空罐)2.粘油装卸系统与轻油装卸系统有什么不同粘油装卸系统需要加热系统,轻油装卸系统需要真空系统,放空系统的作用也有所不一样,一个是防止膨胀,一个是防止凝油!3.铁路油罐车装卸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下铁路油罐车卸油:上卸(泵卸法《不需要零位罐,但容易气阻断流》、自流法《节约成本,但需要零位罐》、压力法《防止气阻断流》、浸没泵卸法《不易气阻断流,但可能发生泵漏电事故》)、下卸。
东北石油大学油库设计与管理考试知识点总结资料

油库设计第一章油库概述1油库作用:基地作用,纽带作用2油库的分类:(1)根据油库的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油库可分为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两大类型。
(2)根据油库的主要储油方式,油库可分为地面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洞油库和海上油库等。
3油库总容量(判断,选择):是指油库的所有储罐公称容量和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之和,不包括零位罐,高架罐,防空罐以及油库自用油品储罐的容量。
4(看一下)油库按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等四个区域。
油库的分级:一级:容量50000及50000立方米以上。
二级:10000至50000立方米以下。
三级:2500至10000立方米以下。
四级:500至2500立方米以下。
(看一下)油库油品的危险性等级划分:5周转系数:某种油品的储油设备在一年内可被周转使用的次数某油品的年度周转额周转系数=储油设备容量6油罐利用系数η:油罐储存容量和名义容量之比。
η<17储油容量:V=V max-V min=[10%-(-26%)]*年周转额=36%*年周转额第二章油品的装卸作业8铁路装卸油系统主要组成和作用:轻油装卸系统是由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三部分组成。
各系统的作用:输油系统的作用在于输转油罐车与储油罐内的油品。
真空系统的作用在于1.引油灌泵 2.填充鹤管的虹吸 3.收净油罐车底油。
放空系统的作用是防止混油或凝结涨坏管子。
记:轻油上卸,粘油下卸。
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方式有:1专用单鹤管式 2两用(或多用)单鹤管式 3双鹤管式。
9铁路油罐车的装卸方法:上部卸油,下部卸油,自流装车,泵送装车。
10油罐车的主要技术参数:(1)车体总长 12-12.5m(2)净载重量(实际载重量) G=PV(3)标记载重和自重(4 )净载重系数净载重系数=净载重量/(标记载重+自重)(5)冷却系数冷却系数=油罐表面积/净载重量。
表示每吨油品的散热面积。
(6)容量(计)表由国家标定的容积,知道油品高度查表即可得到容积。
油库设计与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1.立式固定顶罐的白天和夜间温度分布?对于立式固定顶金属油罐,夜间罐内气体空间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相比,罐内气体空间温度较高;白天罐内气体空I'可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相比,罐内气体空I'可温度较高。
2•油品分组的目的和原则?目的:同一组内的油品可以共用泵和管路进行输送。
原则:把性质相似,色泽相近分为一组3.汽车装油台种类与特点?通过式:汽车停靠吋I'可短,占地面积少,但同一吋I'可装车数量少倒车式:可同时灌装多辆汽车油罐车和多种油品,但靠车时I'可长,占地大圆亭式:4 .油库分级?分级:从安全防火观点出发。
一级:100000以上;二级:30000至100000以下;三级:10000 至30000以下;四级:1000至10000以下,五级:1000以下。
5油库中加热最常用的热源?水蒸气6轻油装卸系统组成?输油系统:作用:输转油罐车与储油罐内的油品。
设备:装卸油鹤管,集油管,输油管,输油泵。
真空系统:作用:填充鹤管的虹吸和收净油罐车底油。
设备:真空泵,真空罐,真空管线,扫舱短管。
放空系统:作用:在装卸完毕后,将管线中的油品放空,以免下次输送其他油品吋造成混油现象或易凝油品冻结于管线中。
设备:放空罐,放空管路。
7.储藏收油时,油品带负电荷更危险。
&铁路轻油装卸油系统、真空系统的作用10 •轻油作业线与粘油作业线之间的距离要求?轻粘油作业线宜分开布置,若轻粘油布置在同一作业线上,两鹤管距离不小于24m,且轻油在前,粘油在后。
11・油船与油驳的区别?油轮:带有动力设备,可以自航一般还设有输油,扫舱,加热以及消防等设施。
油驳:不带动力设备,不能自航的油船,必须依靠拖船牵引并利用油库的油泵和加热设备进行装卸和加热。
12•油库灌区管网布置形式,哪种为主,哪种为辅?单管系统,双管系统,独立管道系统。
双管系统最常用。
对于油库数目较多、油品种类广的油库,多以双管系统为主,辅以单管或独立管道系统。
《油库设计与管理》论述题带答案

论述题题库1、论述火车采用夜晚卸车的原因(1)夜间卸车气温处于下降区,油品的饱和蒸气压降低有利于油品卸车不产生气阻; gv Z h H H a sh 22-∆--= 大气压a H 不变,位差Z ∆不变,沿程摩阻由于温度的降低,油品粘度略有增加,沿程摩阻h 略有增加;但由于油品饱和蒸气压是温度的指数函数,油品饱和蒸气压y H 下降非常快,所以不易产生气阻。
(4分)(2)夜间卸车气温处于下降区,油品蒸发损耗小;夜间由于温度下降,12T T -是负值,所以a ε变大,即压缩率变大,蒸发损耗变小。
(4分)(3)温度低,油品的粘度增大,Hzh 增大,对泵的吸上真空度要求变大。
(2分)2、下图是某油库火车卸车的流程,请制定卸车工艺和操作过程(10分)滑片泵油槽车储油罐阀3阀2阀1阀4卸油泵阀5阀6阀8阀7卸车:(1)引油灌泵:扫舱管线-阀8-过滤器-滑片泵-止回阀-阀7-阀5-油槽车(4分)(2)关阀1-开阀2-开卸油泵-开阀4停滑片泵-关闭阀7、8-开始进行卸油(3分)。
(3)扫底油:打开阀7、8-打开滑片泵-关闭阀5-开始进行底油清扫(3分)。
3论述油罐小呼吸损耗夜晚比白天多。
由于油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油气的浓度梯度在垂直于油面逐渐增大,空气在油罐的顶部,在白天由于罐顶受阳光照射,上部空气受热密度变小,所以在白天呼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到了夜晚,由于罐顶温度变低,空气密度变大,油气和空气进行热扩散,油气向上运动,这时呼出的气体是油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所以夜晚油品蒸发损耗比白天多。
4、论述合理确定库容的重要性。
油库建设的投资60%在油库的罐区,合理的确定油库库容不仅能够满足油库的正常生产,而且能够减少油库的投资,因此合理确定油库库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库容过大增加油库的投资,而且增加优品的蒸发损耗;库容确定的过小,满足不了油库的正常生产需求,在两次来油的间歇期间没有足够的油品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企业营收损失。
油库设计与管理(1)

油库设计与管理复习资料1.油库的作用:基地作用、纽带作用。
2.油库按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可划分为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
3.油库总容量:是指油库的所有储罐公称容量和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之和。
4.油库按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
5.周转系数:ρηK G V s = 储存天数:N G V s ρη365=(矿场)N G V s ρη330=(炼厂) 6.轻油装卸系统是由: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三部分组成。
7.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方式有:专用单鹤管式、多用单鹤管式、双鹤管式。
8.铁路油罐车的装卸方法:上部卸油、下部卸油、自流装车、泵送装车。
9.铁路作业线长度确定:[][]1221+++=nl L L L10.油船的分类:油轮、油驳、储油船。
11.水路运输的特点:运载量大、能耗少、成本低、投资少。
12.油码头的分类:近岸式码头、栈桥式固定码头、外海油轮系泊码头。
13.油库管网布置形式:单管系统、双管系统、独立管道系统。
14.油库管路的水力计算目的:经济合理的选择管径和泵机组。
15.管路的补偿分为:自体补偿、曲管补偿、填料补偿器、波纹补偿器、金属软管补偿。
16.油库内管路有:地上敷设、管沟敷设、埋地敷设三种。
17.油品加热主要目的:降低粘度、提高流动性、降低摩阻、脱水和沉降杂质。
18.油品加热方法有:蒸汽直接加热法、蒸汽间接加热法、热水垫层加热法、热油循环加热法、电加热法。
19.疏水器的作用:排水阻气、提高蒸汽干度。
疏水器的类型:机械型、恒温型、热动力型。
20.管路热损失:qq a b =地上a=0.2-0.5 地下a=0.5-0.6 21.气相中油蒸气传质过程分为:分子扩散(浓度差引起)、热扩散(温差引起)、强迫对流(压力变化引起)。
22.油品蒸发损耗类型按损耗原因分类有:自然通风损耗、固定顶罐的静止储存损耗、收发作业的动液面损耗。
23.浮顶油罐的蒸发损耗分析:静止储存损耗、发油损耗。
油库设计综合复习重点(上)

第一章1.油库的分级2.油库的分区3.周转系数法确定油库容量各种油品设计容量可由下式求得:(m3)式中::油品的设计容量,m3;G:油品的年周转量,t;:油品储存温度下的密度,t/m3;K:该油品的周转系数;:油罐的利用系数;,一般:轻油罐取0.95,重油罐取0.85,储存重质油品的非金属油罐取0.75。
油罐容量在使用上可分为下面三种情况:4.油库的类型;储存天数法确定油库容量;油品的分类;油库总图设计原则及思路。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确定油田原油库、炼厂原油库及炼厂成品油库的容量。
(m3)式中::油品的设计容量,m3;G:油品的年周转量,t;N:油品的储存天数;:油品储存温度下的密度,t/m3;:油罐的利用系数;t:油品的年操作天数。
总图设计原则总图设计,首先实地勘察,深入调查,充分掌握各种有关的设计资料,如地形图、区域环境图及地质、气象、水文、交通、水电等资料和油库经营油品种类、数量及将来发展远景等。
在充分占有、了解和熟悉资料的基础上,可结合油库特点,按下述原则考虑总图布置:(1)便于发放作业。
油库装卸和发放区要尽可能地靠近交通线,使铁路专用线和公路支线较短;(2)库内油品尽量做到单向流动,避免在库内往返交叉;(3)合理分区,以便于各种作业安全生产,避免非生产人员来往于工作区域,特别是储油区和装卸区;(4)库内布置的各种设施,必须符合防火、卫生等有关设计规范,确保油库安全。
同时力求布置紧凑,减少用地;(5)变配电间及锅炉房等辅助设施要尽量靠近主要用电、用汽单位,以节省投资和经营费用;(6)尽可能利用地形进行自流作业;(7)油库对外单位要设置在靠近发放区的地方,以便提货人员联系;(8)考虑到油库的今后发展,应适当留有扩建余地。
第二章1.真空系统组成及作用;输油系统由鹤管、集油管、输油管路和泵组成,其作用是输转油罐车与储油罐内的油品。
真空系统由真空泵、真空罐、气水分离器和真空管路组成,其作用是引油灌泵和收净油罐车底油。
油库设计与管理复习资料

(5) 集油管和输油管
集油管和输油管的长度及位置,应根据油罐车数和装卸区的平面布置确定;
它们的管径应根据装卸油品的数量、允许卸油时间、油品性质、泵的吸入
能力以及泵房地坪与铁轨的标高等通过工艺计算确定;
它们的布置必须按一定坡度进行敷设,以保证装卸作业结束后,积存在管
路中的油品能自流放空。
(6) 零位油罐和缓冲油罐
布置:①宜集中布置,独立成区 ②位于厂区边缘,且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宜建在 标高最低或最高处,以实现自流装卸 ③采用尽头式布置
股数:①根据油品种类、年装车量、接轨干线的机车牵引能力、地形 情况综合确定
②经营油品较单一的油库及中小型油库采用单股或两股作业线 ③收发作业频繁、油品种类较多、散装粘油收发量大的油库(大
填充油料的设备) 下部卸油
组成:油罐下卸器、输油管路 优点:克服了上部卸油的全部缺点,地面建筑少,对空隐蔽 (2) 装油工艺流程 自流装车流程 凡地形高差可以利用并具备自流装车条件的油库,应尽量采用自流装 车流程。 泵送装车流程 凡地形条件不具备自流装车条件的油库,都采用泵送装车
2、 铁路装卸的主要设施设备 (1) 铁路油罐车 分类:轻油罐车和粘油罐车 组成:罐体、油罐附件、底架和走行部分 轻油罐车 一般涂成银白色,在罐体上由一个进气阀和两个出气阀,以减 少呼吸损耗和保证安全 粘油罐车 运送原油涂成黑色,成品粘油涂成黄色,罐车上大都设有加热 装置和排油装置 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载重量(净载重):油罐车可载重油品的重量,以吨计,可 用油罐车的有效容积乘以装载油品的密 度来计算 标记载重和自重:标记载重代表油罐车上标示的标记载重量 自重标示空罐车自身的重量 净载重系数:油罐车净载重与标记载重加自重之和的比值,是 表示油罐车经济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 冷却系数:油罐车油罐表面积与载重量的比值 (2) 铁路专用线 分类:以厂门为界分为厂外线和厂内线(装卸作业线) 装卸作业线的布置和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一、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因素 二、气相中油蒸气的传质过程 三、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自然通风损耗 静止储存损耗(“小呼吸”损耗) 动液面损耗(“大呼吸”损耗)
3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一、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变化 二、储油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场 三、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 四、油品温度分布
2
油库分级和分区
GB50074-2014
一、油库的分级
等
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总容量(m3) 1200000~3600000 100000~1200000 30000 ~ 100000 10000 ~ 30000 1000 ~ 10000 小于1000
所有储罐公称容量与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之和,不包括零位罐、高架罐、放空罐 以及石油库自用油品储罐的容量。
汽车油罐车装卸油鹤管 灌装罐
高架罐容量的确定
泵送灌装 自流灌装
二、装卸油方法
7
桶装作业
一、油桶的种类 二、油品的灌桶方法 三、灌装安全作业 四、灌装油桶流程和灌桶间的布置 五、桶装仓库面积的确定
第三章 油库管路和泵房
第一节 油库工艺流程和管路布置 第二节 管路的水力计算 第三节 油库用管及其配件 第四节 管路强度计算 第五节 管路的敷设和试压 第六节 油库泵房的设计 第七节 输油系统工作点的确定
Vs G K
GN Vs t
第二章 油品装卸作业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铁路装卸油系统及其装卸方法 铁路油罐车及铁路专用线 铁路装卸油设施及其选择 水路装卸油设施及其选择 油船装卸工艺流程 公路装卸油设施、装卸油方法及其流程
第七节
桶装作业
1
铁路装卸油系统及其装卸方法
2
油库分级和分区
二、油品的分类 油库的油品按闪点来划分危险等级
类别 油品闪点(℃ ) 举例
甲
乙 A B 丙
28℃ 以下 28 ℃ -45 ℃
45 ℃ -60 ℃
原油、汽油
喷气燃料、灯用煤油、 -35#轻柴油 轻柴油、重柴油、 20#重油
A B
60℃ ~ 120℃ 120℃ 以上
润滑油、100#重油
水路装卸油设施及其选择 油船
1.油船的分类
油轮
油驳
储油船
2.油船的主要技术指标 油港及码头 1.油港及码头的选址 2.油码头的种类 近岸式码头 栈桥式码头 外海油轮系泊码头 输油导管 油船专用泵
5 6
油船的装卸工艺流程
公路装卸油设施及其装卸方法
一、装卸油设施 汽车油罐车 汽车油罐车装油台 通过式 倒车式 圆亭式
2
油库分级和分区 三、油库的分区
序 号
1 2
分
区
区内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油罐、防火堤、油泵房、变配电间等
储油区
装 卸 区
铁路装卸区
水路装卸区 公路装卸区
铁路装卸油品栈桥、油泵房、桶装油品仓库等
装卸油码头、油泵房、灌油间、桶装油品仓库等 高架罐、灌油间、汽车装卸油品设备、桶装仓库等
3
4
辅助生产区
行政管理区
4
管路的强度计算
一、管壁厚度计算 二、管路的热应力及其补偿 简易判别法计算管路热应力 当管路的热应力超过许用应力时,便需要寻求减小热应力 的方法,这些方法称为热补偿。 (1)自体补偿 (2)曲管补偿 (3)填料补偿器 (4)波纹补偿器
5
管路的敷设和试压 管路类型、敷设的规定
6
油库泵房工艺设计
一、泵房类型
1
油库作用和类型
根据油库的主要储油方式划分 (1)地面油库 (2)隐蔽油库 (3)山洞油库 (4)水封石洞库 (5)地下盐岩库 (6)海上油库 根据运输方式划分 (1)水运油库(2)陆运油库(3)水陆联运油库 根据储存油品种类划分 (1)原油库 (2)成品油库
1
油库作用和类型
四、油库的业务 生产基地用于集积和中转油料 供销部门用于平衡消费流通领域 企业部门用于保证生产 国家储备部门用于战略储备,以备非常时期需要
油品加热温度的确定
加热起始温度tys
加热终了温度 tyz
(即冷却过程的终了温度) (即冷却过程的起始温度) 推定 温度
3
油罐管式加热器的设计
一、油罐管式加热器的种类 按布置形式划分 全面加热器 局部加热器 按结构形式划分 分段式加热器 二、管式全面加热器的计算
F Q 1.1 ~ 1.2 t t K0 1 2 t y 2
基本原理 储油方法 分类
第六章 油品的蒸发损耗 及降低损耗的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过程
第三节 油罐内温度变化规律
第四节 油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第五节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计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测量 第七节 油品降耗措施
1
概述
油品损耗两种类型: (1)蒸发损耗 (2)由于跑、冒、滴、漏、混油等引起的损耗。 2
有空气包和无空气包罐车
按其结构特点
有底架和无底架罐车
上卸式和下卸式罐车
2
铁路油罐车及铁路专用线
(2)铁路油罐车结构 罐体、油罐附件、底架和走行部分 (3)轻油罐车与粘油(重油)罐车的区别
罐体外所刷涂料不同: 轻油罐车:银白色
粘油罐车:黑色
结构不同:
轻油罐车罐体上(或空气包上)均装有进气阀和出气阀。 粘油罐车有加热套和下卸器
2
铁路油罐车及铁路专用线
2、铁路油罐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车体总长:12~12.5m 净载重量 标记载重和自重 净载重系数 净载重系数 =
冷却系数 容量(计)表
冷却系数 =
净载重量 标记载重 +自重
油罐表面积 净载重量
2
铁路油罐车及铁路专用线
二、铁路专用线
1、分为厂外线和厂内线
2、铁路作业线的布置要求
一、管径的确定 1、泵送系统的管径确定 2、自流管路系统的管径确定 二、装卸系统的摩阻计算 装车系统摩阻计算 (1)确定流速 能量供给式 (2)装油时间
2
管路的水力计算
卸车系统摩阻计算
油品上卸系统摩阻计算 当 H x H t (饱和蒸汽压)时,发生汽阻。 卸油系统中任一点剩余压力:
2 Px vx Hx H a Z x ha x g 2g
1
油库的工艺流程
一、油库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设计基本原则
2.库区管网布置形式 单管系统 双管系统 独立管道系统
油库管网的布置以双管系统为主,以单管系统和独立管道系统为辅。 3.油品分组
分组原则:把性质相似、色泽相近的油品分为一组。 分组目的:同一组内的油品可以共用一台泵、 一条管线进行输送。
2
管路的水力计算
二、泵房工艺流程 1、输油系统 2、真空系统 三、泵房工艺设计计算 1、离心泵的选择与校核 2、容积式泵的选择 3、真空泵的选择与校核 四、油泵原动机的选择 3、放空系统
7
输油系统工作点的确定
图解法
作出泵的特性曲线
作各段管路特性曲线 将各个特性曲线按实际的串并联关系进行叠加 找出整个输油系统的工作点 确定泵在工作点下的工作参数以及各个管段在工作点下的 流量
一、铁路装卸油系统 1.轻油装卸油系统 输油系统 真空系统 2.粘油装卸油系统 输油系统 3.铁路装卸区管网的连接 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 专用单鹤管式 两用(或多用)单鹤管式 放空系统 放空系统 加热系统
双鹤管式
真空管与输油系统的连接 大鹤管的管网连接 泵前引油 鹤管前引油
1
铁路装卸油系统及其装卸方法 二、铁路油罐车的装卸方法
一、数量法 二、物性法 7
油品降耗措施
第七章 油品计量
第八章 油库安全技术
第一节 防毒
第二节 防火和防爆
第三节 油库消防技术 第四节 防雷 第五节 防静电
1 2
防毒 防火和防爆 石油产品的易燃、易爆性的衡量判据
3
油库消防
一、 燃烧与灭火 1. 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的必要条件) 2. 燃烧机理 3.灭火原理及方法 二、 灭火剂 三、油罐火灾的类型及特点
第一章 油库概述
第一节 油库的作用和类型
第二节
油库的分级和分区
第三节
油库容量的确定
刘宝君
东北石油大学
1
1
油库作用和类型 一、油库的概念
油库是用来接收、储存和发放石油或石油产品的企业和单位。 二、油库的作用
基地作用:油库是国家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
纽带作用:油库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 及运输的纽带。 三、油库的类型 根据油库的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划分 (1)独立油库 (2)企业附属油库
第四章 油品的加热与热力管道计算
第一节 油品加热与保温的目的及方法 第二节 油品加热温度的确定
第三节 油罐管式加热器的设计
第四节 铁路油罐车的加热计算
第五节 蒸汽管路的计算
第六节 其它加热方法
第七节 油罐及管路的保温
1
油品加热与保温的目的及方法
油品加热的目的 降低油品粘度,提高流动性,降低摩阻。 油罐及管线保温的目的 油品加热的方法 油罐(车)加热方法 2 油管线加热方法
3、作业线的布置 单股作业线 双股作业线 三股作业线
4、铁路作业线长度的确定
L [ L1 ] L2 nl [12] L1 L2 L3
3
铁路装卸油设施及其选择
装卸油鹤管 鹤管的结构及要求
常用鹤管
鹤管布置方式及鹤管数
栈桥 集油管和输油管 零位油罐和缓冲油罐
4
疏水器选择依据
6
油罐及管路的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