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浅谈农配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配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配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如何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对于建设管理单位的决策者是严峻的挑战。

本文基于农网改造升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为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问题对策1、电网建设管理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加大以及管理越来越规范,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监管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供电企业是严峻的挑战。

特别是在体制管理、施工安全的管控、资金的使用、关系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上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改进。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1.1 规划设计衔接不到位近两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偏向于中心村和贫困村的改造升级。

中心村的定义不具体、不及时,导致众多项目既属于中心村,又属于贫困村,各职能部门间的认识及看法也存在差异,特别是规划设计的标准未相对固定统一,2017年从小村改造变更到合并后的大村整村推进,2018年提出了“改必改好,一步到位”原则,2019年又实行“整台区、整村、整线推进”原则,许多设计人员对改造原则的把握与理解不准,未考虑整个农村电网的用电能力、网络结构的合理性、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等影响因素,而是直接采取对以往的配电网线路改造升级来开展改造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这无疑会使得电网线路改造工程的成本得不到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且难以真正有效的实现农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1.2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管理体制问题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各省电力公司、地市级供电公司相继撤销了农电工作部,农网改造管理职能并入运检部门,2017-2019年,部分县级公司农网改造管理职能在发建部与运检部之间不停转换。

各县公司名义上虽每年已成立业主项目部,但实际管理人员未相对固定或配置到位,导致具体实施时,部门间职能混淆,责任不落实甚至相互推诿的现象存在。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主要包括老化设备和线路导致安全隐患、人为疏忽和操作失误引发事故,以及天气和自然灾害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线路,加强员工培训与管理,以及加强配电网抗灾能力建设。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问题不容忽视,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必须重视配电网安全问题,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字数:148)【关键词】配电网、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问题、老化设备、安全隐患、人为疏忽、操作失误、天气、自然灾害、解决方案、定期检查、维护、员工培训、管理、抗灾能力、建设、结论、可靠运行、有效措施。

1. 引言1.1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配电网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承担着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终端用户的重要任务。

在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老化设备和线路是导致配电网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设备和线路使用时间的增长,其绝缘性能和传导能力会逐渐下降,容易出现故障和短路现象,给电网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人为疏忽和操作失误也是造成事故的常见原因。

员工对设备操作要求严格,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至关重要。

天气和自然灾害也会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在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来临时,配电网易受损坏,导致停电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需要加强配电网抗灾能力的建设,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电力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只有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线路,加强员工培训与管理,以及加强配电网抗灾能力建设,才能确保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保障城市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整体经济体量也在快速的提升当中,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的完善背景之下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农村电网也是如此,站在整体的角度看正处在不断运行和改善的过程之中,但是农村电网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农村电网建设质量不达标,将会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家庭用电电气数量有所增加,在这一背景之下,农村电网建设传统的配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生活需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站在腾格里供电营业所的视角之下分析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网;建设问题;对策引文: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共技术配备都应当全面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之下,经济生活方面都应当不断的向人民群众的需求靠拢,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全新阶段,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经济方面和生产方面全面推动其变化和发展,合理收取电费,科学的整合电力资源,从观念上、技术上和服务上加强对国家惠民政策的响应,通过电网的改造与重新设置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基础,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生活的质量。

1.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描述下面我们来对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概的描述。

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村电网的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持续运行,但是在运行的细节上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方面缺乏思想重视,在观念上存在一些障碍。

农村地区相对于我国城市地区而言经济整体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牢固,相对来说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在这一背景之下,农村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思想重视存在一些问题,有关部门缺乏相关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导向,在具体的工作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细节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电网建设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对较为缓慢[1]。

第二个方面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设备不先进,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经常受到设备的制约,很多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农村电网配备大多数是上个世纪90年代遗留下来的产品,落后的设备和时代发展的速度与要求是极为不相匹配的。

当前农村配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及建议的几点思考

当前农村配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及建议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配电网; 农村 地 区; 规划 ; 建议
Ke y wo r d s : p o w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o r k ; ur r a l a r e a s ; p l a n n i n g ; s u g g e s t i o n s
摘要 : 现 阶段 , 我 国农村地 区的 电网结构建设还 不完善 , 供 电网络基础 薄弱, 难 以满足农村地 区不断增长的用 电需求。本文对 当
前农村 配电网规划存在 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 , 并且提 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s t a g e ,i n C h i n a ' s r u r a l a r e a s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 o we r g r i d s t r u c t u r e i s n o t p e r f e c t ,a n d t h e s u p p l y n e t w o r k
李栋 丽 L I Do n g — l i
( 国 网忻 州 供 电公 司 , 忻州 0 3 4 0 0 0 )
( S t a t e G r i d X i n z h o u E l e c t i r c P o w e r S u p p l y C o mp a n y , X i n z h o u 0 3 4 0 0 0 , C h i n a )
学, 研 究 方 向 为 电网规 划。
列 的 问题 , 难以对配 电网的真实情况进行准确 的反 映。
不会 太 厚 , 那 么 就 解 决 不 了。 既 然 本体 解 决 不 了 , 当然 只 有 下往下流 。而且 图 3所示 的 F 1由于挡油 圈与大轴 的间隙 1小 , 那 么 油 向上 的力 度 也减 小 , 使 外部 解 决 了。 目前 外部 解 决 最 常 用 的 办 法 就 是 加 装 阶 梯 挡 较 大 而 比 图 2所 示 的 F A 面 与 B面 的 阶梯 效 果 增 强 。 两 个 效 果 叠加 使 A面 上 的 油 圈( 最 容易安装 ) , 如图 2 所 示。 图 2所 示 中 , 转 动 油 盆 内 部 由于 离 心 力 作 用 的 甩 油 不 油 不 会 到 达 B 面 而 甩 出。 这 时 , 气流力 F 2所 带 出 的 仅 仅 会 经过 B面 而 甩 出 , 可 以 基 本 解 决 甩 油 问题 。 不 过 加 装 阶 是油 雾 果挡油 圈的 也 可 在 挡 油 圈上 加 梳 齿 密 封 , 但 一般 为 了 不 改 梯 密封后 , 阶梯 密封 的 A面 与 转 动 油 盆 的 B面 齐 平 , 相当 厚 度足够 , 于 延 长 了 B面 的 厚 度 。 在部 分 水 轮 机 中 , 由于 水 导 瓦与 瓦 变 设 计 转 动惯 量 , 厚 度 都 满足 不 了梳 齿 深度 要 求 。循 环 不 畅原 因主 要 就 是 毕 托 管 的 方 向及 高 度 导 致 。 在 设 计 的 时 之 间 的 间 隙较 大 , 间 隙 之 间 的 油 在 大 轴 离 心 力 的作 用 下 被 毕托管 的管径和高度是 经过计 算得 出来 的 , 而毕托 管 甩到 A面 上 , A面上 的油又在 气流 F I ( 此时 F I = F 2 ) 的作用 候 , 视 为转动 的切线 方向 ) 。 在安装 下, 克服 重力 和摩 擦力 沿 F 3方 向流 到 C面 而 甩 出 , 所以 的进 口方向都是油流 方向(

浅析农村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农村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农村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农村电网是支撑农村用能结构升级转型的唯一载体。

我国农村电网改造仍面临着整体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用能需求。

因此,本文以琼中电网为典型,对农村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网线路;安全运行;工程建设引言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是集山区、民族自治地区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贫工作县,2019年上半年虽已实现脱贫摘帽,但经济基础仍然较为薄弱,要巩固脱贫成果,寻求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可靠的电网保障,“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琼中县供电面积2706km2,全社会用电量2.9亿kWh,配变总台数1623台,总容量为209856kVA,10kV公线共48回,总长度1153km,电力设施在经历几次台风暴雨灾害后,暴露出较多的问题,本文将以琼中配电网为例针对农村配电网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网架结构单一。

主网结构单一,配网可靠性低。

如琼中地区目前尚无220kV变电站建成,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10座。

110kV变电站外部接线模式为220kV大同变(屯昌县)—110kV湾岭变—110kV营根变—110kV乘坡变—220kV红石站(万宁县)之间的单回链式接线,抵御风险和灾害的能力较弱。

35kV电网依托3座110kV变电站和各并网水电机组,形成了单链式接线,单幅射接线、双幅射接线、T接线为主的电网结构。

10kV公用线路共53回,其中4回线路供电半径过长,联络线15回,多数10kV线路为放射式网架结构,未能实现手拉手转供电,部分线路所带变压器较多,负荷分配较不合理,常因检修或故障必须停一整条线路,供电可靠性较低。

1.2线路受树障影响较大,清理难度大。

琼中地处山区,植被覆盖率超80%,线路多数都跨越山地、丘陵、腹地等树木茂密的地区,而树木为输配电线路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架空裸导线。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加以解决。

一、现状分析1. 城乡差异明显我国城乡差异明显,城市配电网相对完善,而农村地区的配电网建设滞后,设备老化严重,存在着线路老化、设备损坏、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这造成了城乡电力供应的不均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技术水平不高我国配电网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设备老化、线路损耗大、配电网络不智能化等方面。

这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和输电损耗,同时也增加了维护和管理的成本。

3. 需求增长快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不断增加。

现有的配电网难以满足这一快速增长的需求,短缺和断电现象频发。

4. 低效率和低安全性由于配电网的老化和技术水平不高,使得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都较低。

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发展对策1. 加大投入,加快农村配电网建设为解决城乡供电差异问题,应加大对农村配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先确保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和设备更新换代。

推动农村电网与城市电网的互联互通,提高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推动智能化技术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线路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3. 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清洁能源接入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更多的清洁能源接入配电网,将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融合。

4. 加强规划与管理,推动配电网升级改造对于已建成的配电网,应加强规划与管理,推动配电网的升级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农村配电网现状及规划改造措施探讨

农村配电网现状及规划改造措施探讨

农村配电网现状及规划改造措施探讨摘要:文章结合某县级供电企业配网现状,分析配电网规划建设薄弱环节,提出配电网规划与改造措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关键词:配电网;现状;规划改造;措施引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用电量与日俱增,用户对电力企业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辨识系统供电可靠性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供电可靠性提升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下文开展基于薄弱环节的可靠性提升策略优选、优化电网架构等方面综合给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1配网现状分析某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区域涉及11个乡(镇)共计2334平方公里,供电人口24.48万人。

该县级供电企业共有4个110kV变电站、8个35kV变电站。

然而该县供电企业电网薄弱,设备年久失修,供电可靠性低的特点十分突出,电网供电能力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2配电网规划建设薄弱环节2.1 农村配电网环境较为复杂由于农村相比城市来讲确实少了很多优势,导致其在地理配电方面更复杂。

首先便是农村的交通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要不就是山间小路,要不就是人直接走田埂上过,而且农村的道路并不像城市进行了有效的规划,更多的还是纵横交错,且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

村民在建造房屋时由于比较分散,供电线路一般都比较杂乱无章,且线路过长,还有一些直接缠绕在树木之间,使得具体的用电线路不清不楚,用电线路在规划时与抢险时也比较困难。

加上农村天然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一些特殊的天气状态下,大规模停电或者严重引起火灾时有发生,且农村的电网一般都比较多且密,便会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

2.2配电网网架十分薄弱(1)单线单变供电情况突出,例如该县东部7个乡镇,仅有一个110kV变电站为中心变供电,该变电站也仅有一条110kV线路联络供电,由该变电出线的一条35kV线路串联供其中4个乡镇35kV变电站,如联络该110kV变电站的这条110kV线路因故中断供电,那么7个乡(镇)将全部停供电,如串联供其中4个乡(镇)35kV变电站的这条35kV线路因故中断供电,那么四个乡(镇)将全部停供电,所以单线单边网架特点十分突出,电网运行风险等级高。

农村电力配网改造方案

农村电力配网改造方案

农村电力配网改造方案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逐渐增大,农村电力配网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提高农村电网的质量和效率,需要进行电力配网改造。

本文将从供电设备升级、网架结构优化、智能监测系统建设等方面,探讨农村电力配网改造的具体方案。

一、供电设备升级农村电力配网改造的第一步是对供电设备进行升级。

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供电设备老旧,容量不足,无法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

因此,需要将传统的变压器和开关设备替换为容量更大、效率更高的新设备。

同时,应考虑引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以便解决农村地区的用电问题。

二、网架结构优化农村电力配网改造的第二步是对网架结构进行优化。

目前,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结构通常采用较为简单的单供电源结构,容易导致电力不稳定和负荷集中。

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考虑采用双供电源结构,这样在一方供电源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另一方供电源,保障用电的正常供应。

此外,还应增加中间变电站,将供电距离缩短,减少线损,提高供电质量。

三、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农村电力配网改造的第三步是建设智能监测系统。

通过安装智能电表、智能开关和智能监测设备等,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电能消耗情况。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电力设备故障,并进行合理的负荷调度,减少用电峰谷差,提高供电效率。

另外,智能监测系统还可以提供用电数据统计和分析,为电力企业制定更合理的供电计划提供依据。

四、配电线路改造农村电力配网改造的第四步是对配电线路进行改造。

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线路老化、过负荷运行等原因,存在着电力负荷不平衡、线损严重等问题。

因此,应对配电线路进行全面检修,并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电缆和绝缘设备。

同时,需要采用更高质量的材料,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五、安全防护和预防措施农村电力配网改造的第五步是加强安全防护和预防措施。

在农村地区,由于电力设备散布广泛,容易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故障和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村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王元东彭朝德王东亚平高集团技术中心配网系统研究室467000 摘要:在“十二五”期间,电网公司将对未改造的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解决目前农村电网新的不适应问题,较好的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基本解决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农村电网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电网问题;电压质量;智能配电台区;全网无功优化;低电压综合治理;一体化解决方案1农村配电网问题分析1.1配电台区存在的问题①负荷波动较大;②末端电压较低;③三相负荷不平衡;④不具备配电自动化基础。

1.210kV馈电线路存在的问题①越级跳闸时有发生,供电可靠性差;②线路无功补偿容量不足;③管理手段落后,自动化程度低。

1.335kV变电站存在的问题①补偿装置和补偿方式技术水平落后;②未考虑调压协调控制。

1.4从全网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①设备功能和技术落后,不能满足当前配网发展需求;②无功补偿设备独立运行,存在全网无功优化升级的空间;③当前设备不能有效解决配网普遍存在的供电电压不稳定问题;④设备管理方式落后,不具备配电自动化硬件基础。

2解决方案探讨2.1解决思路分析①配电台区为距离用户最近的供电负荷中心区域,作为重点解决电压不稳定(主要是末端的“低电压”问题)、季节性负荷导致配变损耗大、三相有功负荷不平衡、保护不完善及管理难度大的核心设备。

②10kV馈电线路作为供电变电站及用户的“高速公路”,确保道路在通行过程中“无拥堵”、“无损失”、安全可靠是基础。

③35kV变电站是电网变电及馈线输出管理的枢纽中心,主要核心任务是要解决站内配变的无功补偿、电压与无功的协调控,保证电压质量。

④农村全网管理的问题主要落实到一种适合于农村电网的管理方式,即为电网管理的应用、发展“量身定做”的监测、上传、分析、控制的管理系统。

(量身定做:如搞一个复杂的配网后台管理系统,农村电工需花费很大功夫学习、使用,不如根据实际情况做的简单实用。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问题最终要解决:一种综合解决方案的新型智能配电台区、减少电网损耗的无功优化方案、解决线路末端“低电压”的治理方案、电网的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2.2智能配电台区解决方案①自动调压技术。

配电变压器具备调压功能。

采用自动调压技术除有效解决农业线路末端“低电压”问题外,可有效降低配网线路用户负荷峰谷期电压波动引起的电压越限(过高或过低),可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

(上述调压:将变压器高压绕组各段以不同方式串入带电回路,从而实现低压侧输出不同的电压值,运行中一般为3档或5档电压调节。

)②自动调容技术。

配电变压器集成自动调容功能。

可大幅降低农村季节性负荷导致台区轻载时的空载损耗,节能效果显著。

(上述调容:主要通过改变变压器高压绕组的Y-∆接线方式,低压绕组并、串联的接线方式来实现配变在额定容量及额定容量的1/3容量位置运行。

)③低压无功补偿及三相不平衡调整技术。

建议配电台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级级差小于2kvar分相分级无功自动补偿方式,满足无功的精细化跟踪补偿要求;采用ABC相间跨接电容器(容量可取1~2kvar)的方式改善三相有功的不平衡。

④精细化管理技术。

上述配电台区变压器集成真空负荷开关的总保护功能、配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通常可根据用户负荷特性的不同,配合台区综合配电箱内的低压出线断路器达到台区的负荷自动化上下分级用电管理,形成对配电自动化的最佳补充,做到有序、合理调度和生产,实现在同等供电能力下最大最优供电效益。

2.3全网无功优化①总则。

首先,线路各点的高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具备“三遥”以上的通讯方式,可从系统全网角度出发,配合相关优化管理系统以降低全网网损为目标,统筹规划,采用分层、分区的技术处理方法,确定设备的最优运行状态,实现全网无功潮流分布合理化和无功分层就地平衡,达到最小的无功流动,实现最大运行效益。

②低压无功补偿。

0.4kV低压补偿安装在台区变压器出线处或低压线路上,就近向用户侧进线补偿,减少无功流动。

同时选择兼顾转移有功电流、校正三相有功的不平衡的无功补偿设备。

补偿容量的确定原则为变压器容量的20~30%选择。

③高压线路无功补偿。

高压线路补偿按照实际情况安装在10kV线路上(1/3,2/5、4/5,2/7、4/7、6/7法则),主要是减少线路无功流动的损耗,提升末端电压。

补偿容量的确定可利用各线路以往的全年月平均供电量、电压、电流等电力数据综合分析,精确计算出线路无功缺口,兼顾高低谷用电及季节性用电,配置无功补偿容量和数量。

(注意:投切方式为自动循环或编码投切;单套容量的配置不易过大,一般不能超过400kvar;分组通常为两组;投切开关可选择无重燃的专用投切开关;两组电容器间加装限流电抗器减小投入时的追加电流。

)④变电站内高压集中式补偿。

35kV站内10kV高压集中补偿是线路补偿的辅助措施,在线路补偿容量充足、补偿位置合理的情况下,应减少站内补偿,摒弃传统重变电站补偿轻线路补偿的方式,将补偿重点放在线路补偿。

2.4“低电压”治理①总则。

首先,建议设立“低电压”治理的多级协调控制系统,系统以电网各节点电压为依据,利用有线及无线GPRS通信技术、短期与超短期负荷预测等手段,实现对35kV站内有载调压主变、站内无功补偿设备、10kV线路无功补偿设备、带远控的调压及精细无功补偿功能的配电台区、0.4kV 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同层多项和不同层多级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有效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②低电压的监测。

多级协调控制建设中电压监测仪的安装位置对协调控制效果有较大影响,应选择出现“低电压”现象线路配变末端用户的位置安装多功能能电表或电压监测仪采集数据。

③通讯协议。

10kV线路、台区等电压无功设备所涉及的通信协议种类越少越好,通信协议种类越多,实现难度越大,建设周期越长,投资费用越高;对于新采购的电压无功设备,宜将其技术条件与多级协调控制建设所要求的技术条件通盘考虑,全面规划,统一建设,使项目总体进度、总体质量得到严格控制,以达到效果最佳,建设周期最短,投资费用最小。

④建设模式。

纳入多级协调控制的电网区域可以分批、分期建设完成,因为“低电压”现象是动态的,而非一劳永逸。

一般首期可将全部变电站层的控制纳入控制范围,将出现“低电压”现象的重点线路和配变纳入控制范围;后期可逐步将新出现“低电压”现象的电网纳入控制范围。

2.5一体化解决方案①总则。

以解决农村电网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线路各部分选用“量身设备”为解决办法,配合现代化通讯技术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改善供电电压质量,减低运行网损。

(实际问题:损耗问题、“低电压”问题、供电可靠性问题、管理问题。

量身设备:上述涉及能解决电网各节点或区域实际问题的设备,如新型智能配电台区、可调整三相有功不平衡的低压无功补偿、兼有载调压与无功补偿的高压补偿、带方向性零序保护的智能真空断路器等。

)②电网的监测、分析、管理。

建设配电运行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与具有“三遥”或“四遥”功能的各节点设备配合,具备对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零序电流等运行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动作记录、故障记录等实时监测统计分析,同时还要具有电能采集管理分析系统模块,可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定时抄表、居民抄表等,各种数据自动生成各类数据报表和曲线图,为供电单位提供线损统计分析、网损统计分析、台区空载损耗分析、负荷管理分析、电量计量统计和反窃电分析,为配网运行的负荷管理、无功优化管理、“低电压”治理、一体化综合管理和建设提供量化依据。

3系统解决方案预期效果①提高供电质量。

通过农村负荷中心的配电台区自动调压功能稳定线路末端供电电压;通过系统对各级无功补偿装置和台区配变的调控制实现多级联调的“低电压”治理。

②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使用新型配电台区(10kV自动调容调压变压器+0.4kV智能低压配电箱+0.4kV低压精细无功补偿)和在各10kV分支线路及大用户进线处安装智能真空断路器,可精确定位并可靠隔离故障,减少停电面积,缩短停电时间。

③提高电网和设备安全性。

电网安全:通过使用带方向性零序保护的真空断路器和新型配电台区,完善并精确各级各类保护功能,确保电网运行安全;设备安全:选择使用的智能型配网的设备具有性能可靠、保护功能完善、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部分具有防盗功能:如智能台区的变压器);用户安全:特别适用末端用户,新型智能台区精确保护防止越级跳闸,最大限度保护用户设备安全运行。

④显著节能降损。

新型配电台区的自动调容变压器在负荷峰谷时期自动调整容量以显著降配变空载损耗;新型配电台区的低压精细无功补偿调节三相有功不平衡负荷至一定的平衡状态以降低变压器运行损耗并延长变压器寿命;配网运行管理系统配合各节点分组的补偿装置以达到全网无功优化目标,大幅降低输电线损、压损。

⑤精确调度管理。

通过智能真空断路器和新型配电台区的远程控制,精确控制到线路分支、分界处和每一个配电台区,可实现根据负荷性质和重要性不同分级分点管理,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到自动化快速停送电,少停电,多供电。

⑥全面用电管理。

配网运行管理系统与各智能型配电设备配合,可实现线路及台区配电监测、无线“四遥”,远程售电、预付费用电、异常用电报警等各种管理功能,并具有电压无功优化控制、馈线自动化运行、电量考核分析、图形化的线损分析、网损分析、故障统计分析、效益分析等功能。

综上分析,农村配电网智能化、经济、可靠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能够大幅度降低网损,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用电管理水平,延长了电器设备寿命,可较好地解决农村配电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时响应国家政策,对节能减排,减少煤炭资源消耗也有很好的效果,既有极佳的经济效益,也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1]李柱峰.浅谈农村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上,2010(A01):317-318.[2]马波涛,韩雪.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4(7):31-32.[3]温艳伟.东辽县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12):78-80.[4]湛开云,邵云浩,尤文锋.农村配电网节能措施探索与效果分析[J].科技广场,2013(10):105-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