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表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风险评估的3C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骨折创伤预防中的应用

基于风险评估的3C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骨折创伤预防中的应用

基于风险评估的3C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骨折创伤预防中的应用翁丽娜,章飞翔,仲海峰海安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江苏海安226600[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3C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骨折创伤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4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3C护理。

对比分析干预后两组患者骨折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发生率(5.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25.5±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3C护理使血液透析患者的骨折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改善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风险评估;3C护理;血液透析;骨折[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10(c)-0142-04 Application of 3C Nursing Scheme Based on Risk Assessm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Fracture Traum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WENG Lina, ZHANG Feixiang, ZHONG HaifengDepartment of Blood Purification Room, Hai'an People's Hospital, Hai'an, Jiangsu Province, 226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3C nursing scheme based on risk assessm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fracture traum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90 hemodialy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ian City from March 2019 to March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45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3C nursing based on risk assessment. The incidence of fracture,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frac⁃ture rate (5.5%) and Ability of Daily life score (25.5±2.5) poi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3C nursing based on risk assessment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fracture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atients'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improved th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Key words] Risk assessment; 3C nursing; Hemodialysis; Fracture随着临床护理质量和透析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观察研究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观察研究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观察研究摘要:PDCA循环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步骤。

PDCA 是英文缩写,P代表计划,D代表执行,C代表检查,A代表处理。

PDCA循环,就是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循环不止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是60年代出现的科学管理方法。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模式;血液透析;急救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 博士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PDCA 的含义是: P(Plan)--计划,D(Do实施, C(Chck)--检查,A(Aetion)--纠正,经过实践证明,它是全面质量管理遵循的科学程序。

一、PDCA循环的科学内涵PDCA循环有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阶段,即计划管理阶段,有搜集资料、找出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计划措施四个步骤。

计划着重说明目的、措施、执行部门、何时执行及何时完成等。

D阶段,即实施阶段,有一个步骤,即按计划下达任务,按要求实施。

C阶段,即检查阶段,有个步骤,即检查结果,找出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A阶段,即处理阶段,有两个步骤,即巩固措施,制定标准,形成规章制度;找出遗留问题,转人下一个循环。

一个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完了,一个循环终了,质量提高一步,遗留问题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循环不止,质量不断提高。

以上四个环节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

PCD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对绩效管理尤其适用。

二、血液透析护理特殊性相对于一般科室而言,血液透析科室收治的患者相对而言较为特殊,一般都是病情较为危急,病情变化较快,并发症和合并症较多以及病死率较高的患者。

所以血液透析科室护理工作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急救护理质量,还需要能够控制获利风险,并且保证患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

这就大大增加了血液透析科室护理工作的难度性。

血液透析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血液透析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3)医疗管理
透析中的每个重要环节都有我们医护人员的足迹,他们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地贡献着智慧和辛勤汗水,但对于患者来说工作效率仍然无法满足需求,软件流程化功能可以规范医疗行为和医疗进程,降低医疗风险。
4透析药品、耗材,杜绝差错,同时对特殊患者使用的耗材进行全程追溯管理,降低医疗风险,库存备货高效准确,有效降低成本。
5)设备管理
通过设备管理功能,降低技师的工作成本和支出,提升工作效率,数据保存完整,自动完成相关数据上报功能。
6)与医院HIS、11S信息系统对接
产品能够与医院的HIS、11S接口对接或与医院现有信息平台对接,单向拉取并自动导入患者基本信息、检验数据,减轻一线人员的劳动强度,真正体现了信息化优势,满足临床、医院的整体信息化建设需要。
血液透析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模块名称
技术要求
1
总体要求
项目整体信息化建设要求:
1)质控管理
1.能够完整的提取三级医院评审需要的各项运行数据;
2.能够支持血透室建立血液透析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内容涵盖血液透析的工作量。建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3.能够支持主管部门对血透室质量与安全指标落实情况、数据库运行情况和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进行检查、分析。
5)交叉核对
核对护士再次核对处方并检查机器参数设定、连接情况及管路情况,并由核对护士操作将患者转入到下一步治疗状态,核对护士与责任护士不可以是同一个人。
6)透中记录
护士每隔一段固定时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透析机的机器数据和患者的通路情况进行巡视和记录。系统需实现与透析机联机,自动采集患者血压脉搏的生命体征(透析机自身带有血压模块)和透析机的机器数据。
3.2病历首页

风险评估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评估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替代肾脏失去的功能,帮助患者维持生命。

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患者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

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对于血液透析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风险评估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应用。

一、风险评估的意义风险评估是指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包括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和治疗后的风险。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血液透析管理中,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感染、动静脉环路并发症、透析膜的问题、药物不良反应等。

通过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最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之一,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系统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因素。

在血液透析管理中,临床评估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血管通路情况、透析膜的功能状态、心血管状况等,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工具评估除了临床评估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专门设计的工具进行风险评估。

透析病人收入量和输出量记录,通过记录患者的收入和输出量来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液体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

另外还可以使用透析风险评估表,通过评估患者的透析并发症发生风险因素,及时干预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3. 并发症评估对患者进行并发症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潜在的并发症风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透析管理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感染、低血压、肌肉痉挛等。

通过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1. 预防感染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血流感染、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等。

血透室风险评估表

血透室风险评估表
应急置管48小时更换:□是□否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危险评估:
适应症:□有□无会阴消毒方法:□正确□错误
集尿袋高度:□高于膀胱水平□低于膀胱水平
引流系统密闭性:□好□差会阴护理:□无□1次/日□2次/日
尿管及尿袋更换时间:□1次/1周□1次/2周
抗菌药物使用
适应症:□有□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穿脱隔离衣:□是□否手卫生制度落实:□好□一般□差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欠缺操作前后进行手卫生:□是□否
血液净化系统监测(透析液、透析用水、内毒素、化学污染物等感染危险评估:
透析液:□细菌菌落数<200cfu/ml□监测1次/月
透析用水:□细菌菌落数<200cfu/ml□监测1次/月
内毒素:□﹤2EU/ml□监测1次/季
1、风险性评估:血液透析室感染风险因素评估
环境:
空气消毒:通风:□2次/日□1次/日□无紫外线:□2次/日□1次/日□无
空气净化消毒机过滤网清洗次数:□1次/3月□1次/半年□1次/1年
物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各班□2次/每日□1次/每日
工作人员:
限制人员进出:□是□否更换衣服:□是□否
化学污染物:□1-2次/周□1次/周
电解质检测□检测1次/月□检测1次/季
血液透析机极其管路每日消毒:□是□否
病人首次透析血源性疾病筛查:□是□否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危险评估:
插管部位铺大无菌单:□是□否器械及敷料灭菌:□是□否
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导管:□抗菌定植导管□普通导管
透明贴膜更换时间:□7天□大于7天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原则,然后分析了血液科患者的特点。

接着探讨了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其影响。

研究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结论部分总结了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提高血液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血液科患者、应用效果、并发症、降低发生率、概念、特点、影响、总结、未来研究、实践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血液科患者常常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输血、抗凝治疗等复杂的治疗过程,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风险和并发症。

研究血液科患者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对于提高患者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血液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探讨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2. 揭示血液科患者的特点,探讨其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独特需求和挑战;3.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护理计划制定、风险评估和监测等方面;4.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患者的影响,包括病情稳定性、医疗费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5.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比较其与传统护理模式的差异和优势。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血液科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正文2.1 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护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对患者的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11 环 境因素 .
血液透析室 布局欠合 理 , 每一个 透析 单元 占地
见性 , 管理规章 制度 不完善 , 各类人员职责不明确 , 质量控 制措施
不力 , 人力资源不足、 排班不合理 , 对护 士的专科知识 与技 能的培
面积不足 2i x 1 , 21 n 1 乙型肝炎 和丙型 肝炎 患者未 分区 隔离专 机透 析 , 清洁 区和污染 区通道未按要求分开 J 。 12 设 备因素 . 12 1 透析设备 因素 .. 透析机 未定期 维护 与检修 而发 生故 障 , 或突然停 电停水等造成血液 透析 治疗无 法进行 ; 未设立专 职技术 员, 当机器 出现故障时不能立 即解决问题 。 J 12 2 抢救设备 因素 ..
障制度 的健全 , 液透 析技术 的发展及社 会 的进 步 , 靠透析 维 血 依 持生命 的患者越来越多 , 血液透析 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的要 求也 对
血 液 透 析 室 护理 风 险 管理 的 实践 与效 果
吴传 芳 席 明霞 长沙市 中心 医院( 南 长 沙 4 00 ) 湖 104
【 要】 目的 摘
风 险。结论
探讨血液透析 室护理风 险管理方 法, 患者安全。方 法 保证
对血液透析 室存在 的常见护理风 险因素进行分析 , 实
内面积配 置空气 消毒机 , 工作人员通道 、 患者通道 、 污物通道严格
区分 。
≯ 黪 ∥
等恶性不 良事件 。
2 5 透析过程 中的护理风 险管理 . 对 透析专 用设 备如 血液透 析机 、 水处 理
要求透析开始前要确 认机器
2 3 2 透析设备 管理 ..
通 过 自检程序 , 性能 良好 , 各项数据均在正常范围 , 患者 血管通路 通畅才能上机 ; 严格遵 医嘱设 置各项 治疗数据 ; 治疗 时要求 做到 双人查对 , 透析过程 中每 3 6 n监测 生命体征 一次 , 0— 0mi 密切观 察患者病情变化 、 血液 循环 情况 、 机器 运转 情况 、 穿刺部 位 情况 等 , 时预 防和处理透析 潜在并发症 及护理 风险 的发生 ; 及 另外 医

血透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血透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2

≤3

3~5
适中
4~8
适中
≥6

≥9

注意:所有需要准备应对的感染危险度评估得分应≦4分,如果≧6分需有改进措施
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
任 务
采取措施
负责人员、部门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
2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3认真落实《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内一科
急诊患者专机透析
清洁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
血液净化系统监测:透析液、透析用水、内毒素、化学污染物
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水
透析用水、透析液污染,水及管路系统未规范管理及维护
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
透析机未一人一用一消毒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血透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所需要准备程度:
分数
等级
风险性评估:
分数
等级
院感科
风险事件
风险性评估
评价
积分
风险发生后,准备程度
准备
积分风险优先级 Nhomakorabea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风险发生的严重性
预防控制措施







一般

3
2
1
3
2
1
1
2
3
手卫生不规范,每透析单元是否配速干手消毒剂
陪护人员管理不规范
透析前未筛查:乙肝、丙肝、梅毒标志物、HIV
乙肝、丙肝、梅毒标志物HIV阳性患者未隔离透析、固定床位、专机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估表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建立评估表使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降低的具体方法和意义。

方法:从我院血液透析护士中随机抽取20人,使其在建立评价标准和编制了评估表以后,对血液透析进行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防。

结果:在透析时使用评估表,使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下降10%以上,出现失衡综合征的比例下降5%以上,护士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结论: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应用评估表可以是护理风险明显降低,透析并发症减少。

【关键词】评估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60-01
血液透析管理是所有护理管理中风险较高的一项。

风险管理指的是医疗单位对某些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准确有效的预防、识别、分析,并以此为根据对相关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程度安全保证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还指对经济损失出现的可能行进行发现和评价,并探寻有效解决措施的科学管理方法,主要目的是尽最大努力使经济损失和相关法律诉讼不断减少[1]。

其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血液透析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出现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大,其中最主要最常见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是症状性低血压,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在30%以上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也在15%以上。

本次研
究从我院血液透析护士中随机抽取20人,使其在建立评价标准和编制了评估表以后,对血液透析进行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防。

现将具体分析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血液透析护士中随机抽取20人,其中男性1人,其余均为女性。

年龄在22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26.7岁;其中9人为大专学历,8人为大学本科学历,3人为中专学历;在我院工作时间为1至16年不等,平均工作时间7.8年;从事血液透析护理工作时间在1至9年不等,平均时间5.6年。

1.2 方法
1.2.1 对患者进行健康告知、实行签名制度:医生在每次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之前,必须向患者详细介绍透析的步骤和作用等,并就治疗过程可能出现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书面形式向其进行告知,在其仔细阅读无疑问后签字[2]。

1.2.2 评估表的编制:首次接诊的护士必须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既往病史、对透析的了解程度等情况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然后必须如实填写评估表,评估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患者基本资料、基本病情、补液情况、插管情况、准备情况、透析方案(需与医生一起制定)、具体护理问题及措施,最后让患者在各项同意书上签字。

1.2.3 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之前,首先由首诊护士评
估: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整个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或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其次是护理组长评估:主要是讲解血液透析后的有效护理,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最后由护士长对控制血液透析的各个步骤的风险,对危重患者、特殊患者重点检查,护士长还应该加强血液透析护士的业务知识的培训,不定期进行检查与督导[3]。

1.3 操作护士调查项目:透析适应症、并发症、禁忌症、血管通路护理、常用药使用禁忌、不良反应、水分控制、患者饮食观察、患者日常生活护理。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分析,采用t与x2检验,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透析时使用评估表,可以使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现象比例下降10%以上,出现失衡综合征现象的比例下降5%以上(具体见表1),相关护士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具体见表2),在透析过程中没用出现并发症现象。

表1 患者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首次血透评估表的正确使用能有效降低急性透析并发症,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急性透析并发症非常重要,护士能通过首次透析评估表识别患者透析时潜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

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护
理风险的识别,对于风险进行识别可以在护理过程中防患于未然。

把风险管理程序引入到血透护理管理的工作当中,紧密联系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的运用过程中,使护理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4]。

能够把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提供给患者。

但是,有几个问题在血透护理风险管理中还需要重点解决:(1)组织结构的执行力需要加强;(2)对护理人员进行的培训工作必须要到位并且要坚持不懈,保证观念先行;(3)及时评估血透护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加强基层管理;(4)护理工作流程要以科学为依据,并且要不断的完善,为降低护理风险,可制定可行的风险预防措施。

表2 操作护士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血透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强,风险性较高,在透析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生命就会收到危险,所调查科室的护士工作时间虽以较长,但她们担任血透专业护理工作的时间却较短,所以,她们对专业知识掌握并不熟练,在护理工作中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护理风险的环节在对护士专业知识熟练程度的评估中得到了解,有目的地进行培训,因为要想护士能够对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紧急情况作出快速的反应,必须要求每位护士熟练掌握血透的专业知识,正确处理透析治疗前进行三级护理风险的评估[5]。

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得到紧密联系,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能够降低护理风险。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得到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是风险管理的最高宗旨,能够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使患者的行为得到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得到重视,使服务对象与医院的一切活动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始终能够把维护患者的利益作为我们的最高追求,所有护士都应该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对患者的行为能够充分的理解,对患者能够采取因人而异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这种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建立在对患者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的,这样一来就会使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6]。

综上所述,在临床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应用评估表可以使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并不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何杏兰,郑东英,谢俊玲.风险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12):83-85
[2] 李加宁,宁雁窦.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48
[3] 岳文芳,杨素勉,赵雪萍.护理风险评估对护理安全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74
[4] 徐凤英.引进风险管理理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3):78
[5] 缪单慧,王惠珍.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
究,2005,19(10a):1982-1983
[6] 唐春花,冯婉娜,钟宇芳,等.血透室护理凤险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