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和反射膜
背光模组结构及材料简介通用课件

导光板采用光学级PMMA或PC 材料,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 高透光率和均匀的光线扩散能力
。
导光板的结构设计对背光模组的 出光质量和效率有很大影响。
反射板结构
反射板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将散射和折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从而 提高出光效果。
反射板一般采用白色PET或PC材料,表面涂有反射涂层,具有高反射率和良好的耐 候性。
详细描述
散射板的主要材料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PC(聚碳酸酯),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和散射性能。此外,这些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能够保证散射板的稳定性和耐用 性。
增亮膜材料
总结词
增亮膜能够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和 视角范围,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整体性能 。
VS
详细描述
增亮膜的主要材料是光学级聚酯薄膜,经 过特殊处理后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折射率 。此外,增亮膜材料还能够有效地减小光 线的衰减和散射,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亮 度和视角范围。
重量
背光模组的重量决定了显示器的便携性和稳定性。轻量的背光模组能够减轻携带负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显示器 的抗震性能。
05
背光模组的制造工艺
导光板的制造工艺
导光板是背光模组的核心元件,其制造工艺通常采用精密注 塑成型技术,将光学级塑料射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压力成 型,再经过冷却和脱模,得到具有微结构的导光板。
04
背光模组的性能特点
亮度与对比度
亮度
背光模组的亮度决定了显示器在 明亮环境下的可视性。高亮度能 够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但同时 也会增加能耗。
对比度
对比度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细 节表现,高对比度能够提供更丰 富的色彩和更深的黑色表现。
LED平板灯结构

4.反射膜 : 材质:RW188 (丽光ELS188) 尺寸: 556mm*556*0.18mm 其作用:用于反射
5.扩散膜 : 材质:上扩散(SKC-153NT/0.21) 下扩散 (SKC-283NT/0.23) 尺寸: 595.4*595.4*0.21/0.23mm 其作用:1.可使光源均勻扩散可增加20%亮度
U型棱片
2.LED灯条(其组成:LED+PCB+端子接线)
a.LED亮度2800-3200mcd 有冷光(5000-7000k)暖光(3000-4000k)之分. b.PCB材质:铝基板 1060 553*8*1.6mm 其主要优点是散热性能好。 c.线组:UL3239 26号线
3.导光板(PMMA+网点) 尺寸:558.2*558.2*6mm. 材质:PMMA又名为压克力。 透光率:92%以上 其作用:利用导光板网点(如右图所示) 全面反射原理, 把LED的线光变成面光.
2.可让光源折射一个角度
3 .可遮住网点,及吸顶灯表面之缺点
6.扩散板 : 材质:PMMA 尺寸: 556.8*556.8*2mm 其作用:1.可遮住网点,及吸顶灯表面之缺点. 2.防尘
7.吊定片: 材质:SPCC/1mm 表面处理:烤银漆 尺寸:23.5*10*1mm 其作用:螺孔定位
8.电源外壳: 材质:SPCC/0.6mm 表面处理:烤银漆 尺寸:220*160*45.3mm 其作用 3.保丽龙 4.吸顶灯 5.外箱
筒灯样图
参 数: 尺寸:Φ50×48mm 颜色:暖白、正白 光源:LED LED 数量:1 粒/3 粒 外壳:铝合金 透镜角度:30°~40° 工作电压:AC12V/DC12V 额定功率:1W/3W/5W 适用温度: -40℃~70℃
背光模组结构介绍

上海天马
九.遮光膜介绍-种类
上海天马
九.遮光膜介绍-材料
上海天马
十.铁框介绍
铁框(BZ): �BZ 即是Bezel 的简称,中文叫铁壳或铁框。其主要作用是增加产品的结构强 度,在液晶显示模组里面,BZ 主要是支撑,保护及装饰LCD 等部件。尤其是目前 数码电子产品越来越轻薄化设计,LCM 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也相应进行了超薄设 计,这样,设计时就应当使用到BZ 来保护整个显示屏组件,使其超薄化设计但强 度又满足相应信赖性要求。所以,目前电子产品中几乎都会使用到BZ 这种材料。 另外,BZ 还有屏蔽作用,当被接地时,也可以起到GND 放电作用。 BZ 的材料: �BZ 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不锈钢,铜等。最常用的是SUS 系列不锈钢片。 SUS 不锈钢片:SUS304L,SUS304H, 1/4H,3/4H, 1/2H 等。不生锈,易加工,价 格中等。 铝合金:重量非常轻,加工容易,但价格较高。 白铜:Cupronickel,可焊接,但易被氧化。 BZ常用的厚度为:0.1mm,0.15mm,0.2mm,0.3mm,或者其他尺寸
因熔点最低,易 较脆,但无重融、 放置过久或存放 有重融现象(SMT 氧化疑虑 环境不佳,金手 时需加盖板于手 指部有氧化疑虑 指部) 锡铅比63 / 37 +/- 10﹪(一般 标准) 镍3~9 um 金0.03~0.09um
备注
上海天马
四.LED组件介绍-SMT
SMT为一种表面贴装技术,其工艺流程如下:
3.斜形导光板:此结构一般应用在大尺寸背光源,中小尺寸很少使用
上海天马
五.导光板介绍-材质
导光板原材供应商以日本为主, 目前台湾和韩国也有相应材料。 PC:主要是日本出光株式会社。代表材料LC1700,LC1500,LC1500M 等。 PMMA:主要是日本三菱丽阳(Mitsubishi Rayon),住友(Sumitomo),库拉雷 (Kuraray),台湾奇美化学,韩国世和等。 Zeonor:主要是日本Nippon Zeon。
背光的材料特性与应用 (1)

关于干涉条纹
当两种条纹重叠起来时,有机会产生周期性的干涉条纹。
解决方案1: • 旋转棱镜膜的棱镜角度
10 °
20 °
棱镜角度与LCD像素的模拟
棱镜角度与LCD像素的模拟
关于干涉条纹
不同棱镜间距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解决方案2: • 选用合适棱镜间距的棱镜膜
10 °
10 °
关于干涉条纹
说明: 1.这里选择的膜片厚度是以保证生产操作性来定的,若选用厚 度太薄的材料,则会影响生产良率。 2.导光体厚度需尽量达到LED的厚度,以利于处理光学效果。
普通2.4寸~4.3寸背光部材搭配方案(一)
遮光黑白胶 0.06mm 上扩散膜 0.058mm 普通上棱镜膜 0.065mm 普通下棱镜膜 0.065mm 下扩散膜 0.053~0.06mm 导光体 0.5~0.6mm 反射膜 0.065~0.10mm
006型辐射角度
3.背光各部件材料的选用搭配
普通2.4寸以下背光部材搭配方案
遮光黑白胶 0.06mm 带磨砂上棱镜膜 0.065mm 普通下棱镜膜 0.065mm 下扩散膜 0.053~0.06mm 导光体 0.5~0.6mm 反射膜 0.065~0.10mm
总厚 0.81~0.95mm
LED 0.6T
On-Axis Brightness: 171 cd/m2 On-Axis Brightness Increase: 1.97 Horizontal 1/2 Brightness Angle: 24.5° Vertical 1/2 Brightness Angle: 22.5° Integrated Intensity: 136 lm/m2
NO BEF
• Wide angular range of exiting light • Blue rays are directed to the viewer • Red rays miss the viewer and are wasted
一篇文章看懂光学膜的发展史!

⼀篇⽂章看懂光学膜的发展史!偏光⽚、扩散膜、导光板、背板膜、锂电隔膜、窗膜、⽔处理膜、胶黏膜.....这些薄膜们是被谁发明的?发明之初是怎样设计的?它们的诞⽣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起来了解⼀下最初始的功能薄膜。
偏光⽚⽬前最通⽤的偏光膜是兰特在1938年所发明的H⽚,其制法如下:⾸先把透明塑料板(通常⽤PVA)浸渍在I2/KI的⽔溶液中,使碘离⼦扩散渗⼊内层的PVA,微热后拉伸,PVA板变长的同时也变得⼜窄⼜薄。
PVA分⼦本来是任意⾓度⽆规则性分布的,受⼒拉伸后就逐渐⼀致地偏转于作⽤⼒的⽅向,附着在PVA上的碘离⼦也跟随着有⽅向性,形成了碘离⼦的长链。
因为碘离⼦有很好的起偏性,它可以吸收平⾏于其排列⽅向的光束电场分量,只让垂直⽅向的光束电场分量通过,制成具有偏光作⽤的偏光膜。
⽽实际应⽤于光电⾏业的偏光⽚产业最早萌芽于⽇本,1999年5⽉,我国台湾省第⼀家偏光⽚⼚商⼒特光电投产,标志着⽇本⼚商独占偏光⽚市场的时代结束,但⼒特的技术依然来源于⽇本⼚商的技术授权。
⽽韩国则于2000 年初开始进军TFT⽤偏光板市场,⾸家⼚商LG化学于2000年3⽉量产,年产能125万⽚。
我国偏光⽚项⽬始于1994年,该年,深纺集团公司决定上马偏光⽚项⽬,由美国ADS公司提供⽣产设备与技术并参股,成⽴了盛波公司。
但由于美⽅技术⼈员对技术掌握不够,经两年多调试未⽣产出⼀张合格产品。
1997年美⽅撤股退出合作。
此后经过盛波科研⼈员的努⼒,在1998年底公司终于成功开发出合格产品。
⽬前,⽼牌的偏光⽚⽣产⼚商如⽇东电⼯已经开始转型不再开出新的产能,LG化学和住友化学也放慢了扩张步伐。
韩国ACE和⽇本三⽴⼦因为资⾦问题,新线项⽬也处于停滞。
现在⽇系原料⼚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还是⼤陆市场及本⼟的偏光⽚⼚。
扩散膜扩散膜具有扩散光线的作⽤,即光线在其表⾯会发⽣散射,将光线柔和均匀的散播出来;多数扩散膜的基本结构是在透明基材上如PET两⾯涂光学散光颗粒。
背光设计规范

4.5扩散膜 (DIFFUSERTAPE)
4.6反射膜 (REFLECTIVE TAPE)
4.7背光灯 (LED)
4.8铁框 (BEZEL)
4.9柔性线路板 (FPC)
5.内容
5.1背光整体设计规范:
5.1.1背光整体结构图(图一所示)
5.1.2目前背光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带铁框和不带铁框结构,带铁框结构有胶铁分离和胶铁一体两种。
5.16背光其他注意事项:
5.16.1背光上离形纸需做易撕把手便于产线作业,且注意把手的位置,撕起时不能拉起黑白胶,造成发光不均或漏光现象;黑白胶下端要增贴单面带胶黑色PET。(图五所示)
图五
5.16.2后续对于共用背光的案子要注意客户要求的驱动电流和背光电流是否一致,避免造成共用的背光亮度达不到客户要求;
5.16.3为了保护面板组装后不受外力碰撞损坏,背光四角做避让处理;(图六所示)
图六
5.16.4对于台阶端的避让有特殊要求即:如图七所示,避让依照上玻璃边缘向上偏移至少0.5mm;
图七
5.16.5元器件槽处铁框做反扣结构,避免灯前显示不均问题,V.A至元器件槽距离推荐4.7mm MIN,如图八所示。如小于4.7mm,需与背光厂检讨,光学处理是否可满足。
对客户微跌和滚筒测试要求严的,优先常应该大于遮光膜内边缘上、左、右单边最小0.3mm(距离越大,侧边光学效果越好),与胶框内侧距离通常0.05-0.1mm,避免受热膨胀问题;下边缘与LED配合要求0 GAP,且下缘到遮光膜距离2.8-3.0mm为宜,保证发光区域内无暗区(图二所示)。
5.11.4 色区档的选用需符合设计数据和主观目测要求,并且色度档不超过一个色区和可大批量生产。
导光板增光膜反射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导光板增光膜反射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导光板是一种以光传导原理将背光源光能均匀分布到整个显示屏的装置。
近年来,由于液晶显示技术的日益成熟,导光板作为与液晶显示屏相配套的重要组件,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提高显示屏亮度和效果,增光膜作为导光板的重要附件也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制造中。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研究导光板增光膜反射膜的可行性,通过在导光板表面制备增光膜和反射膜,提高液晶显示屏的亮度和效果。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增光膜和反射膜制备工艺、性能测试和市场前景分析等。
三、市场需求分析1.市场规模: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广泛应用,导光板和增光膜作为重要组件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市场竞争:导光板和增光膜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品质和性能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3.市场趋势:市场对高亮度、高对比度、高饱和度的显示屏需求逐渐增加,对增光膜和反射膜的要求也变高。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1.导光板:已有成熟的导光板制备工艺和技术,提供了可靠稳定的导光效果。
2.增光膜:已有多种增光膜制备工艺,如涂布法、浸渍法等,均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3.反射膜:已有多种反射膜制备工艺,如真空镀膜法、溅射法等,均能满足要求。
五、项目实施方案1.导光板增光膜制备工艺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适合导光板的增光膜制备工艺。
2.增光膜和反射膜性能测试:对制备的增光膜和反射膜进行光学、机械性能等多方面测试,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3.市场前景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评估导光板增光膜反射膜在现有市场中的潜力和竞争情况。
六、项目预期效益1.技术效益:研究开发出稳定可靠的导光板增光膜反射膜制备工艺,提高液晶显示屏的亮度和效果。
2.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带来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增加。
3.社会效益:提升液晶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改善用户体验,推动高清晰度显示技术的发展。
七、项目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增光膜和反射膜的制备工艺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克服制备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及应用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及应用1. 背光模组的基本构造原理背光模组是一种透明的光源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
它的作用是提供背光,使显示器的内容能够清晰可见。
背光模组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光源、导光板、衬底、透光膜和反射膜等。
1.1 光源背光模组的光源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技术。
LED具有高效、长寿命、低能耗的特点,因此成为了背光模组中最常用的光源。
1.2 导光板导光板是背光模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显示区域。
导光板通常采用有机玻璃材质,表面还有一层导光膜进行增光和分散光线的作用。
1.3 衬底衬底是背光模组的基座,用来支撑其他组件和提供背景支撑。
常用的材质有塑料和金属。
1.4 透光膜和反射膜透光膜和反射膜用于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
透光膜用于提高光传输效率,而反射膜则用于增强光的反射效果,减少能量损失。
2. 背光模组的应用领域背光模组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它能够提供清晰亮丽的背光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的可视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2.1 手机和平板电脑现代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了背光模组技术,使屏幕在任何光线条件下都能够清晰显示。
背光模组的亮度和颜色调节能力,使得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户外环境下仍然可以让用户轻松阅读和浏览内容。
2.2 电视和显示器电视和显示器是背光模组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背光模组的使用,电视和显示器能够提供更高的亮度和清晰度,以及更广的颜色范围。
这使得用户可以获得更逼真的图像和视频体验。
2.3 汽车显示屏如今,很多汽车在仪表盘、导航系统和后视镜上都采用了背光模组技术。
背光模组不仅提供了高亮度的背光效果,还能够减少眩光和增加对比度,提高驾驶员对信息的感知能力。
2.4 广告显示屏背光模组还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和室内广告显示屏。
其高亮度、均匀的光线分布和可调节的颜色效果,使得广告显示屏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提升广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D 类型
1.是插件的LED (规格2x4x4,) 2.是贴片的LED 0603(侧),0805(侧),1210(顶),1206,215, 335 单灯的功率约在:110mW 贴片 PK 插件: 体面积小、亮度高、稳定 ☆有专利权的LED供应商: Nichia(日亚) , Stanley(斯坦雷) , Osram(欧司 朗) , ☆彩屏背光LED供应商: Everligtht(億光), LightHouse(凱鼎),LUXPIA, 三星……
常用扩散膜材质、特点及使用范围
100MXE(T=0.115mm),一面雾面,一面亮面,用做下扩散, 主要用于较大尺寸的产品,透过率:99%,雾化度:88%; 50LSE(T=0.065mm),一面雾面,一面亮面,,透过率: 98%,雾化度:84%; 38LSE(T=0.053mm),一面雾面,一面亮面,用做下扩散, 透过率:98%,雾化度:84%; 50TL2(T=0.06mm),一面雾面,一面亮面,用做上扩散,透过 率:90%,雾化度:29%; BS-506(T=0.035mm),一面雾面,一面亮面,用做下扩散, 透过率:98.1%,雾化度:88.5%; 以上介绍的扩散膜贴附方式均为:雾面向上,亮面向下(朝向导 光板),所有扩散膜原则上禁止有折痕、划伤、异物等。
增光比率
1.53 1.967 1.51 1.91
1.5 1.78 1.84 1.579 2.074 2.377
6.背光源部材-遮光片
作用:遮蔽或反射光线 常用材质: 按导电性能分绝缘胶与非绝缘胶 1)非绝缘胶: No.5682W( T=0.06, 双面含胶), 下白上黑
NO.5680 (T=0.085, 双面含胶), 下白上黑 2) 绝缘胶: #550R6BW(T=0.06,双面含胶), 下白上黑
背光源结构
光源 (LED)(发光二极管) 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反射片( Reflector ) 扩散膜( Diffuser ) 增光膜 (棱镜片)(Prism sheet) 遮光片(BM tape) 塑胶框(Housing) FPC或PCB 双面胶(Double Side Adhesive Tape )
彩屏背光源基础知识与应用
背光源 +LCD=LCM
影视产品 资讯工业产品
掌上型电视 VCD Player
投影机 TV
笔记本电脑 LCD Monitor
数码相机 PDA
电脑硬盘 数码相框
通讯产品
手机 汽车导航
视讯电话
消费电子产品
家电产品 电子表 电子琴 电子称
仪表产品
工业仪表 医疗仪表 飞机仪表
彩屏背光源应用范围
5.背光源部材-增光膜
特征 : 增光膜的作用在于把较大传播方向的光线 集中到正面较小的角度内,提高正面辉度
全反射
传播到相邻的 棱镜
BEF BEF
回导光板实现循 环利用
5.背光源部材-增光膜
增光膜提高背光源正面辉度和均匀性示例
5.背光源部材-增光膜
3M 增光膜系列
型号
BEFⅡ BEFⅡ(Cross) BEFⅢ-T BEFⅢ-T(Cross) BEFⅢ-M BEFⅢ-M(Cross) BEFⅢ-T over M DBEF BEFⅡ+DBEF BEFⅡ(Cross)+DBEF
常用材质及使用范围: 4) 37W01(T=0.042mm),材质为一面银色(反射面),一面为 白色(非反射面),主要用于单屏单彩的产品,反射率约为94%; 5) NR-1(T=0.042mm),材质为一面银色(反射面),一面为白 色(非反射面),主要用于单屏单彩的产品,反射率约为94%; 6) ESR(3M T=0.065mm),材质为双面银色,ESR双面银面 对光的反射效果一致,但因加工易划伤,所以将一面重点保护做 为反射面,主要用于单屏单采的产品,反射率约为99%; 7) RF100(T=0.1mm),材质为双面白色,反射率为:96%,透 过率为:4%,主要用于双屏单采的产品;
2)另一个面是: a)镜面,(目前大多是这样处理,缺点是表面较容易刮伤, 不便于生产途中传送。) b)放电面即放电后抛光,效果像磨沙的玻璃. c)还有一种就是磨面,用砂轮处理而成。
二)彩屏导光板厚度一般在0.45-1.2mm(受加工精度及光源的厚 度的影响), 如厚为0.6mm侧需配0.6厚的灯。
三)侧背光导光板厚度为:0.8mm以上,
1.背光源部材-胶框
作用:支撑其它部材,同时也是与客户模块组装 及定位客户LCD的主要部材,并具有封闭光线和 反射光线的作用,是背光源的主要部材之一。
材质及应用范围: 1)PC(白):用于亮度要求不是太严格的产品 2)出光URZ2501(高反射级):用于亮度要求比
较严格的白光产品
2.背光源部材-导光板
彩屏背光源主要应用于平板型电子显示设备,尤其是液晶 显示屏,如手机、MP3、MP4、数码相机、仪器设备彩色 显示、家电产品彩色显示、游戏机、手表彩色显示等使用 到LCD的产品上 由于LCD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一个置于其底部的照明系 统,这就是背光源。一个典型的彩屏背光源应包含如下组 件:照明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ED),起传导光能作用的导 光板(LGP)等。 背光源的基本要求在于为LCD屏幕提供足够亮度和高均匀 性的照明,以便能够使液晶显示在日常使用中用有足够高 对比度和显示质量。因此背光源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让光线 在导光板法向上均匀的分布。
光
FPC
片
增光片
注 :图 例 均 为 没 加 上 扩 散 片 产 品 图 .
背光源光学原理
在液晶显示设备日趋薄型化的要求下,背光源的 光源部分往往被放在侧边,就是所谓的侧背光,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整个结构的厚度。侧背 光利用全反射光学原理,让光能顺着导光板方向 传导。
在导光板上一般设计有一些特殊的结构部分来破 坏全反射条件,以便让光能够从导光板之中照射 出来。出来的光线在经过扩散膜和增光膜的作用, 它们原来散乱的传播方向得以修正,最终得到符 合液晶显示要求的光学特性。
75W05、37W01、GR25D、NR-1及ESR其共同特点为与BEF组合 可提高亮度;但是其中以ESR最贵,75W05次之,其余的价格都 差不多。37W01、GR25D、NR-1用于薄型的单屏单彩产品。
所有的反射片原则上禁止折痕、划伤、异物等。
4.背光源部材-扩散膜
扩散膜的作用在于修正从导光板射出光线的传播方向,为液 晶屏幕提供均匀的柔和的光学特性。
FPC的材质组成: Polyimide Film+copper+adhesive;
FPC的特点:厚度薄,最薄可达0.067±0.03(单面); FPC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彩屏背光源,特别是对厚度要求 严格的彩屏背光源; FPC与胶框的连接方式:由于厚度很薄,所以一般都用双 面胶固定在胶框或导光板上; 使用FPC比PCB更能减化导光板或胶框的结构,且有效的 降低厚度,但比PCB单价高
52.119
彩屏背光源分类
1.按尺寸分: 主流尺寸:1.0″、1.5″、1.8″、1.9″、 2.0″、2.5″, 3.45″ (彩屏手机一般为3.45“以下)
较大尺寸:3.0″--4.0″或更大 尺寸定义:正视发光区对角线距离 (mm) / 25.4 单位:英寸
如右图所示: 52.119(mm)/25.4≈2.05″
LED常见不良
灯不亮的原因: ESD(静电的损伤) (eg:亿光ESD 2000 V) 打线不良 芯片不良
LED的ESD的概念
ESD是代表英文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静 电放电"的意思。ESD是本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 以研究静电的产生与衰减、静电放电模型、静电 放电效应如电流热(火花)效应(如静电引起的 着火与爆炸)及和电磁效应(如电磁干扰)等的 学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对静电 放电的电磁场效应如电磁干扰(EMI)及电磁 兼容性(EMC)问题越来越重视。
H
B
玻璃态转化温度 ℃
105
140
145
3.背光源部材-反射片
目前背光源设计的一个原则是在导光板的咬花面加一张光学反射 片,以便把从导光板底面逃逸出来的光能反射回导光板,提高光 源的利用率。
反射片本身不含胶,从外观看有白色和银色两种
常用材质及使用范围: 1)E20系列(材质呈双面白色):E20#50(T=0.05mm)、 E20#75(T=0.075mm)、E20#100(T=0.1mm)等,主要用于非白光 产品或白光产品无BEF的组合,也可以用于双屏单彩产品,反射 率约为93%; 2)75W05(T=0.075mm),材质为一面银色(反射面),一面为白色 (非反射面),主要用于单屏单采的产品,反射率约为97%; 3)GR25D(T=0.042mm),材质为一面银色(反射面),一面为 白色(非反射面),主要用于单屏单采的产品,反射率约为94%;
四)咬花的排列方式:越近光源的咬花点越小,越远离光源的咬花点越 大,点与点之间的间距亦越近.
2.背光源部材-导光板
一些常见的导光板材料
特性 比重
单位
PMMA 出光反射级
PC
-
1.2
1.01
1.20Βιβλιοθήκη 吸水率%0.3
<0.01
0.2
全光透过率 3mm%
92
92
88
折射率
-
1.49
1.53
1.59
硬度
-
2H
SW7501HB (T=0.085, 双面含胶), 下白上黑 SW7585HB (T=0.085, 双面含胶), 下白上黑 按外观分黑白胶与黑黑胶 按表面是否含胶分单面胶与双面胶
7.背光源部材-PCB及 FPC
功能:PCB及FPC均是用于支撑及连接电子组件, 导通线路 并与客户回路的作用. PCB的材质及特点: 1)材质:玻纤、铜、硅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