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十一章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十一章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十一章的知识点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的知识点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机械功、机械能守恒、简单机械和动力与能量。

一、机械功机械功是指力对物体做功的表现。

其定义为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假设力的大小为F,物体的位移为s,则机械功W可以表示为:W = F × s。

二、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是指在某些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总是守恒不变的。

机械能指的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当一个系统只受内力或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成立。

简单来说,机械能在系统内部的转化是相互的。

三、简单机械1. 杠杆:杠杆是一种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

根据支点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可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2. 轮轴: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简单机械。

它能够减小力的作用范围,并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3. 力的传递:力的传递是指将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常见的力的传递方式有牙轮传动和带传动等。

四、动力与能量1. 动力:动力是指物体改变静止状态或改变运动状态的推动力量。

单位为牛顿(N)。

2. 动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以表示为K = 1/2 × m × v²,其中K为动能,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3.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表明,当物体受到外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动能变化量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K = W。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的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力学性质和能量转化过程,对于解决相关物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学习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考点梳理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考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考点梳理第1课时杠杆和滑轮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杠杆及其五要素1•定义:物理学中,将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1) 支点:杠杆绕着 ________ ,用字母________ 表示;(2) 动力:一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表示;(3) 阻力: _________ 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__________ 表示;(4) 动力臂:从支点到 ____________ 的距离,用字母 __________ 表示;(5) 阻力臂:从支点到 ___________ 的距离,用字母 ___________ 表示•考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状态:杠杆________ 或__________ ,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 ,使杠杆在________ 位置平衡;(2) 改变力、力臂的大小,进行多次不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杠杆的分类考点三滑轮和滑轮组1•定滑轮⑴定义:轴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滑轮;(2) 特点:使用定滑轮(选填“能”或“不能”)省力,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_________ ;(3) 实质: _____________ 杠杆•2动滑轮(1) 定义:轴的位置 ________ 的滑轮;(2) 特点:使用一个动滑轮最多可以省 ___________ 力,但__________ 距离,且不改变施力的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 •3•滑轮组(1) 优点:滑轮组是由和____________ 组合而成的,既可以____________ ,又可以_________ ,滑轮组用力的计算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缺点: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_______________ ;(3) 绕法:奇动偶定•4•轮轴(1) 定义: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组成;(2) 实质:可以连续转动的;(3)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当R>r时,F1<F2,这种轮轴相当于 _____________ 杠杆•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杠杆的分类例1 ( 2018 •海南)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技法点拨】判断杠杆的类型一般步骤:⑴找支点:让杠杆在动力作用下转动,若转动的过程中固定不动的点即为支点;(2)画力臂:根据阻力和动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不同识别动力和阻力,进而大致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3)定类型: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对号入座确定杠杆的类型.K钓鱼D-倉品重难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例2 (2018 •临沂)图⑻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b)所示,则杠杆()A .右端下沉B. 左端下沉C. 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D. 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技法点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方法一:比较末状态时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继续平衡;若不相等,哪端乘积大,哪端下沉,另一端上升•方法二:直接比较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的减小且或增加量是否相等而判断注意:在一个已经平衡的不等臂杠杆两端同时加一个相等的力,杠杆向力臂较大的一侧倾斜,若同时减去一个相等的力,杠杆向力臂较小的一侧倾斜重难点三杠杆作图例3 (2018 •盐城)在图中画出施加在开关上力F的力臂I.【技法点拨】(1)力臂的画法:一找支点,二画动(阻)力的作用线,三作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四标出对应的力臂•⑵动(阻)力的画法:①直接画动(阻)力: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②已知力臂画力:力经过力臂的末端点并且与力臂垂直,这就是力所在的作用线;延长力的作用线与杠杆相交的点就是动(阻)力的作用点;根据动力、阻力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确定力的方向.(3)画出最小的动力:确定最长的力臂,让最小动力与力臂的末端垂直,确认动力的方向,画出最小动力的示意图.(4)判断杠杆的转动:比较变化后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杠杆朝着乘积大的一端转动重难点四滑轮与滑轮组例4 ( 2018 •乌鲁木齐)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 N ,G2=38 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A. 3 NB. 6 NC. 11 ND. 22 N【技法点拨】(1)判断绳子股数的方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与动滑轮相连接的绳子的股数甲乙即为承担重物绳子的股数,如图所示,n=5.1(2)不计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 F G;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n1时,F (G动).(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n探究•常考实验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有:(1)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避免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实验前平衡螺母的调节原则(左高左调,右高右调);(3)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注意实验过程中 不能调节平衡螺母);(4) 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 ;(5) 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方向拉时,读数变化情况,以及读数变化的原因分析;(6)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力或力臂 ;(7) 杠杆平衡后,同时增加或减少钩码时杠杆平衡情况的判断;(8) 绘制F -图像;(9) 分析数据,总结杠杆平衡条件;(10) 多次测量的目的(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 例(2018 •凉山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 在杠杆上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甲图中的位置,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的目的是避免 ___________ 对 实验的影晌和便于 _______________ .(2) 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 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挂在 B 处的钩码向右移动 ____________ 格•(3) 若去掉乙图中挂在 B 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 处对杠杆施拉力,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____ .(4) 此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 O 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 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分类练习考点1杠杆类型判断1. (2015 •常州)如图所示,OAB 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 O 自由转动,在 B 端施加一个动力 使杠杆在水平位里平衡,该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D.以上惰况都有可能L雨A. 一定是省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2. (2018 •苏州)如图的常见器具都应用了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托盘天平B.独轮车C.筷子考点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3. (20i7 •连云港)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E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若在A、B两处各加i个钩码,那么杠杆C. 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4. (2018 •连云港)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 i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 i,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A. F i < F2B. F i> F2C. F2<GD. F i =G正确的是()5. (20i8 •常州)今年2月,我国台湾省发生地震,一个结构坚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软而倾斜,为阻止小的是(水塔继续倾斜,救援队借助山石用钢缆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钢缆对水塔拉力最6. (20i7 •南通)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A.垂直干OAC.沿OA向上D.水平向左7. (20i7 •淮安)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悬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 N),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上的B 点,使杠杆再次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 N;将弹簧测力计转向图中虚线方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I H * 乙——飞(第7题)(第&题)8. (2018 •宿迁)如图所示,在杠杆C点挂上钩码,在转轴O上套有半径大小为R的圆形纸板,纸板圆心也在O点.在杠杆上先后施加与纸板边缘相切的拉力F A、F B,杠杆都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杆平衡时,拉力F B的力臂大小为_________ ,F A________ (选填“ > ”“=”或“ <”)F B.9. (2017 •镇江)如图所示,将重力不计的吸盘内部空气排尽后与水平地砖完全贴合,已知贴合的面积为30 cm2.大气压强为1 X105 Pa, AB为轻质杠杆,O为转轴,OA与OB的长度之比为1:3.保持杠杆水平,某人在B端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将吸盘沿竖直方向刚好拉离地砖.(1)求吸盘所受的大气压力F0 ;(2)求人所用拉力F;(3)若人沿图中虚线方向施加拉力F'将吸盘拉离地砖,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A]O 13吸盘考点3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10. ( 2014 •盐城)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A. 既省力,也改变力的方向B. 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C. 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D.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11. ( 2014 •泰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 N,绳重及康擦不计.用它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F是()A. 50 NB. 60 NC.70ND.120N17. (2017 •泰州)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第16题) (第17题)12. (2018 •苏州)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上表面固定一轻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轻绳绕过滑轮后,一端固定在右侧墙上,另一端始终用大小为 片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向右匀速运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 •若将绳端拉力方向改为水平向右,木块仍能匀速运动,这时拉力大小为F 2,则F 2 _____________考点4简单机械作图类型一 杠杆的力或力臂作图13. (2017 •苏州)在图中,画出力F 的力臂,并标上字母I.14. ( 2018 •淮安)画出图中动力 F 1的力臂h.15. (2018 •南通)如图所示,O 为轻质杠杆的支点,A 点挂一重物,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作出阻力臂I 2和最小动力F 1的示意图.类型二滑轮组的组装16. (2015 •南通)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向下用力提升物体,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W 14JK1考点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8. (2016 •宿迁)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 实验前,将杠杆中点里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中A点,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支点O右侧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动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 i和对应的动力F i,并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出L i与F ii i0 12 3 FJN(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小明发现,保持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偏离竖直方向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功、功率和机械效率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功i•功的概念(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乘积;⑵公式:一;(3)单位: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 ;⑷估测: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缓缓举过头顶,所做的功大约是.2•做功的必要条件(1) 必要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 _________ 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__________ 通过一定的距离•(2) 三种不做功的情形①有力无距离,如用力推木箱,没推动;②有距离无力,如踢出去的足球滚动过程中,脚不做功;/1?0,20.4③力与距离方向垂直,如搬重物水平移动,人对重物不做功3斜面(1) 斜面是一种_________ 的简单机械;(2) 利用斜面将物体从底端拉到某一位置时,拉力做的功为Fs,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Gh,通常Fs __________ Gh,这说明使用机械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省功.ft 考点二功率1•功率(1)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完成相同的功,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长的,做功 _____________ ;②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 _____________ ;③功与时间的比值,比值大的,做功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定义: ________________ 与做功所用的比;(3) 公式: _________ ;⑷单位: __________ ,符号: _________ ;⑸含义:人的功率大约100 ____________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 ;(6)推导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人上楼时的功率(1)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1) 有用功:为了完成人们的目的所做的功,记为___________ ;(2) 额外功:并非人们所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总功: _________ 功与 _________ 功之和,记为 __________ ;(4) 机械效率: ________ 功与__________ 功的比值,公式是;(5) 理解:机械效率通常用 ________ 数表示,它总是小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 测量原理:_ ;(2) 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 ;(3) 测量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4)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5)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 ____________ ;②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动滑轮越轻,机械效率越•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是否做功的判断例1 ( 2018 •长沙)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B. 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C.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 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技法点拨】判断支是否做功,需注意以下两种情况:(1)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并非物体一定要沿力的方向运动,只要物体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垂直即可;(2)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力也做功,如提升重物时,重力也做功,通常说成克服重力做功;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前运动s,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重难点二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比较例2 (2018 •东营)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B.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D. 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技法点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大表示做功快;功率的大小与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都有关,因此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机械效率反映机械做功性能的好坏,它与功、功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大小关系,即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不代表做的功多,不代表做功快,只能说明机械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能量的利用率高•重难点三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例3 (2018 •重庆)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将重 1 000 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了1 m,人对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6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动滑轮的有用功为600JB. 动滑轮的重力为400 NC. 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D. 拉力F的功率为120 W探究•常考实验实验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本实验常见的考查点有:(1) 实验器材(弹赞测力计和刻度尺);(2) 弹赞测力计的读数;(3) 滑轮组组装;(4) 弹赞测力计拉动方式;(5)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控制滑轮组的绕线方式相同,改变滑轮组提升的钩码数量,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重物的重力大小关系;②控制滑轮组提升的钩码数量相同,改变动滑轮的数量或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大小关系;(6)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7) 机械效率的求解;(8)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9)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0) 数据分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P(单位:、机械中的功率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D.食品夹
A.钢丝钳
B.扳手
2、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则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
三处受到水的图6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7、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的数值总是不变的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
C.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换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实验,测量结果不同D.大气压的数值与天气无关
8、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第7题图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图26高的杆顶:。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第11章 复习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内容
11.1《杠杆》 11.2《滑轮》 11.3《功》 11.4《功率》 11.5《机械效率》
《11.1杠杆》重要知识点回顾
E杠杆分类(认识生活中的杠杆类型)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起子、扳手、撬棒。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镊子、钓杆、笤帚。
《11.5机械效率》重要知识点回顾
机械效率的计算
考点:(整合速度计算、机械功计算、功率 计算、机械效率计算)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物体在力F作用下以0.2cm/s的速度运
动了5S,已知F=80N,G=180N(绳重、摩擦不计)
求:(1) W有用=? (2) W总=? (3) W额外=? (4) η=?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天平。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11.1杠杆》重要知识点回顾
1.杠杆作图 A.根据力画出对应的力臂 B.根据力臂画出对应的力 C.最小力问题
A
O
《11.1杠杆》重要知识点回顾
1.杠杆作图 A根据力画出对应的力臂 B根据力臂画出对应的力 C最小力问题
G动
F=2G+G动
S与h关系?
S=0.5 h
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b_) 可省一半力,图 __(c_) 最费力,图__(a_) _和图__(d_) _用力大小一 样。
(a)
(b)
(c)
(d)
《11.3功》重要知识点回顾
1功的概念: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的乘积
2. W=Fs 3.单位:焦耳,简称为焦.符号:J 1J=1N.m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重要章节,主要讲解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

简单机械是机械原理的基础,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功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是描述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下面是关于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1.简单机械的定义:指只有一个能够转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运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变形的零件的机械。

2.简单机械的分类:按机械原理可分为杠杆、轮轴和滑轮;按作用方向可分为斜面、楔子和螺旋。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利用斜面的倾斜度来减少物体所受的力的原理。

-楔子原理:楔子原理是指利用楔子形状将力分成两个方向作用的原理。

-螺旋原理:螺旋原理是指利用螺旋的升降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二、杠杆的原理1.杠杆原理的定义: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2.杠杆的分类:按支点和作用力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

-二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但力和支点之间还存在一个力臂和另一个力臂。

-三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中间。

3.杠杆的原理公式:杠杆的原理公式为力1×力臂1=力2×力臂2,也可写作F1×d1=F2×d2三、轮轴的原理1.轮轴的原理的定义: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2.门弯钉原理:门弯钉原理是指在开门情况下,门的拉力被转化为弯钉的转动力矩。

3.原理公式:力×作用臂=力矩。

四、滑轮的原理1.滑轮的原理定义: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2.滑轮的分类:滑轮可分为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两种。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三种杠杆: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灯很暗,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公式:Q=I2Rt,.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则有=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

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第十六章电转换磁知识归纳.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另一个是南极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公式+重点实验考点梳理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公式+重点实验考点梳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先记住每个字母对应的物理量!!! )(高度距离,重力,拉力、推力,→→→→h s G F )(机械效率时间,功率,功,→→→→ηt P W1、杠杆:杠杆平衡条件:2211L F L F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滑轮、滑轮组(忽略绳重和摩擦)①绳自由端的拉力和物重、动滑轮重的关系: nG G F 动物+= (n 表示动滑轮上绳的股数,单个动滑轮n=2,单个定滑轮n=1) ②绳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nh s = (n 表示动滑轮上绳的股数,单个动滑轮n=2,单个定滑轮n=1)3、功的计算①拉力、推力的功:Fs W = (通常用来计算总功)②重力的功:Gh W = (通常用来计算有用功)③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功:Pt W =4、功率的计算①定义式:tW P = ②推导式:Fv P = (v 表示力的速度)5、机械效率的计算%100⨯=总有用W W η (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用公式动物物物或G G G nF G +==ηη,适用于填空和选择,简化解题过程,节省做题时间)实验一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有:(1)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测量力臂);(2)实验前平衡螺母的调节原则(左高左调,右高右调);(3)注意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4)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5)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的好处(便于测量力臂);(6)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拉动改为斜着拉,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原因是(拉力的力臂变小了);(6)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力或力臂(注意计算时不要用钩码的个数代入计算,要用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其中的一个力进行计算);(8)杠杆平衡后,同时增加或减少钩码时杠杆平衡情况的判断(方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后判断);(9)多次实验的目的(避免实验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1 杠杆
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①若L1>L2,F1<F2,则是省力杠杆,费距离;
②若L1<L2,F1>F2,则是费力杠杆,省距离;
③若L1=L2,F1=F2,则是等臂杠杆。

§11.2 滑轮
一、定滑轮:
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关系:F=G s=h v=v物
3.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1.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动力臂(R)是阻力臂(r)的二倍的杠杆。

3.(计摩擦)
4.
5.关系:s=2h V=2V物
三、滑轮组:
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 G=Fn-G动G动=Fn-G
3.
四、水平放置滑轮:S=n S物
V=n V物
四、如何设计滑轮:
§11.3

1.力与物体在力
的方向通过的距
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
3.1J=1N·m
4.做功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不做功的情况:
①F≠0,S=0。

有力没距离,W=0
②F=0,S≠0。

有距离没力,W=0
③F≠0,S≠0。

F⊥S
§11.4 功率
1.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3.1W=1J/s
4.1KW=1000W 1MW=1000000 1马力=735W
§11.5 机械功率
1.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动力所做的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

额外功:利用机械时由于机械有重量及摩擦,不得不做而对我们无用的功。

3.W总=W有用+W额外
F s
G h G动h(不计摩擦)
4.
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减小自重②减小摩擦③尽量满载
6.W有=fs物
7.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