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 )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
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 的物体G 挂在A 点,两只钩码挂在B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将物体G 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将物体G 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5)将物体G 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2)、(3)、(4)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2)、(4)、(5)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 的体积V =______m 3,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 3。
(331.010kg/m ρ=⨯水,g =10N/kg )【答案】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1.0×10-4 1.125×103【解析】【分析】【详解】[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步骤(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物体G 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 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步骤(4)(5)是让物体G 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由步骤(4)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 物-F 浮)⋅4L =1N ⋅4L ,(2N-F 浮)⋅4L =1N ⋅4L所以F 浮=1N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物体的体积43331N 10m 1.010kg/m 10N/kgF V V g ρ-====⨯⨯浮物排水 [5]由步骤(5)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2N-F 浮')⋅4L =1N ⋅3.5L 所以F 浮'=1.125N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盐水的密度33431.125N 1.12510kg/m 10N/kg 10mF gV ρ-===⨯⨯浮盐水物' 2.小融和小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1.如图,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A.剪刀B.起子C.钢丝钳D.镊子2.小明从地上捡起一个普通鸡蛋,缓慢地放在1米高的桌子上,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A.0.05J B.0.5J C.5J D.50J3.以下示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1)(2)B.(1)(3)C.(2)(3)D.(3)(4)4.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少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5.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在均匀杠杆的A 处挂2个钩码,B 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
在A 、B 两处再各加1个钩码,那么( )A .杠杆仍水平平衡B .杠杆的左边向下倾斜C .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D .将A 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仍能水平平衡6.下列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使用定滑轮一定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②使用动滑轮有时可能不省力; ③使用滑轮组一定比使用动滑轮省力;④使用滑轮组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⑤使用滑轮组总是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⑥组成滑轮组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数目一定要相等。
A .①④B .②⑤⑥C .②④D .②④⑥7.如图所示,小明用5m 长的长木板搭成一个斜面,帮助爸爸把一个质量为240kg 的重物搬到2m 高的卡车上,他和爸爸沿斜面共用了1200N 向上的力F ,在1min 内将重物匀速推到车上,g 取10N/kg ,下列关于此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他们对重物做了480J 的功B .他们做功的功率为80JC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D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8.如图所示使用下列三个装置分别用1F 、2F 、3F 匀速提起同样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则1F 、2F 、3F 的大小关系为( )A .132F F F <<B .123F F F <<C .132F F F =<D .123F F F <=9.某人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先搬一部分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的,是保持它们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
3、天平是测量物体的工具,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4、单位换算:①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kg = g 、一巨石重0.6t = kg。
②一物体的体积是60cm3 = m3、量筒内水的体积是35ml= cm35、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合g/cm3,它的含义是。
6、一根均匀的铜棒,其质量为10kg,密度为8.9×103kg/m3,将它截成相等的两段,则半根铜棒的质量为,密度为。
7、一质量为2kg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会;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8、一物体的质量为3kg,体积为4×10-3 m3,其密度为。
9、煤油的密度为0.8g/cm3,一个瓶子的容积为300cm3,这个瓶子装满煤油后,煤油的质量为。
10、金属铝的密度为2.7×103kg/m3,一实心铝锭的质量为5.4kg,这个铝锭的体积为。
11、填上合适的单位:某中学生的质量为60 。
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 。
12、1nm = 10-9m,一个分子的直径是3×10-10m,合nm。
二、选择题:(每小3题分,共36分,将答案填入对应的答题卡中)13、下列关于物质特征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体积和形状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没有一定的体积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14、下列属于气态物质分子排列特点的是()A、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作用力较小D 、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 15、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 )A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 、物体的形状C 、物体的空间位置D 、物体的状态 16、下列物体质量接近于3kg 的是( )A 、一瓶矿泉水B 、一个鸡蛋C 、一个成人D 、一张凳子 17、在天平的调节和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共出现了多少次平衡?( )A . 1次B 、2次C 、3次D 、4次 18、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密度公式Vm=ρ可知,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C 、体积小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19.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 或黑洞.据推测,1cm 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 ,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 )A .1.5×1012kg /m 3B .1.5×1015 kg /m 3C .1.5×1018 kg /m 3D .1.5×1021 kg /m 320、三个相同的量筒分别装有密度由大到小的100g 的盐水、水、酒精,则杯中液面( ) (ρ盐水=1.02×103kg/m 3,ρ水=1.0×103kg/m 3,ρ酒精=0.8×103kg/m 3)A 、盐水最高B 、水最高C 、酒精最高D 、一样高21、一个质量为0.3千克的水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8千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0.7千克,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 A 、1.4×103千克/米3B 、0.875×103千克/米3C 、0.8千克/米3D 、0.8×103千克/米322、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A 、海水B 、纯水C 、酒精D 、汽油 ( ) 23、氧气瓶中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气的密度将( )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确定24、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章节检测(含答案)

章节达标检测 【多彩的物质世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面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B.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物体无论放在赤道还是北极,它的质量是不变的。
但若放到月球上,它的质量就要改变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质量就越大C.只有放在法国巴黎时,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才是1千克D.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木块,无论放在任何地方,它们的质量都相等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 ,就把这个物体和50g 的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天平的两个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4.《家有儿女》是不少同学喜欢看的电视剧,剧中的刘星用塑料道具代替了原来的铁质杠铃,轻松地举起了100多次。
刘星能举100多次的原因是( )A.塑料道具杠铃的密度大,所以质量小B.塑料道具杠铃的密度小,所以质量小C.塑料道具杠铃容易使上劲D.以上说法都不对5.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该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B.ρ乙=0.5×103kg/m 3C.若m 甲=m 乙,则V 甲<V 乙D.若V 甲=V 乙,则m 甲<m 乙6.如图2所示,是我国古代的走马灯,王安石这样描写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说明了其中的纸马能行走的原因是下方点燃的蜡烛。
下列关于走马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蜡烛加热了上方的空气,使空气密度减小,这说明密度与温度有关B.蜡烛点燃的过程中,蜡烛的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C.蜡烛点燃的过程中,蜡烛的质量和体积同时减小,但密度不变D.蜡烛熄灭后,把灯取下来拿回房间内,灯的质量和在房间外一样大7.如果将密度较大的物体放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盘内,将密度较小的物体放在它的右盘内。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空1分,一共36分〕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2、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小的是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气体,体积不变,但没有确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的是液体。
3、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变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子的排列方式改变了。
4、在以下空格内填上适宜的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约70 mg ;kg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5 g ;一杯水的体积大约为400 ML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1 g/cm3;5、在严寒的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其原因是:温度降低时,水管的体积变小;而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
6、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50℃,其质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不变;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不变;把它割去一半,其质量变小。
7、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一块奥运会的金牌含有5.2盎司黄金,那么一块奥运会的金牌含有的黄金质量为。
8、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填“变大〞、“变小〞、“不变〞〕9、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单位为kg/m3〕水×103 冰×103铝×103铜×103酒精×103蓖麻油×103干泥土×103水银×103煤油×103砂石×103钢铁×103铅×103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填出其中任意两条不同的发现。
①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②水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一样10、某钢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氧气,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3,那么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是原来的 2/3 倍,密度是原来的 2/3 倍。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C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 、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试判断1.8×106mg 所表示的物体质量可能是( )A 、大象B 、一位小学生C 、一枚大头针D 、一只鸡 3、一块铁温度升高时,其中不变的量是( )A 、密度B 、体积C 、质理D 、温度 4、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 、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D 、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来取。
5、一把切菜的刀用了两年,两年后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质量B 、体积C 、密度D 、以上三个物理量都没有发生变化6、下列对密度定义式的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 、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8、要想一次量出125ml 酒精,下列四种量筒中较合适的是( )A 、量程为500ml ,分度值为1mlB 、量程为100ml ,分度值为2mlC 、量程为250ml ,分度值为5mlD 、量程为1000ml ,分度值为10ml9、一块矿石的密度为,质量为m ,现把它分成相等的两块,则每块矿石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νρm=ρA 、B 、C 、D 、10、如图1—1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函数关系图。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字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有更小的粒子组成D.只有实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2.下列关于物体尺度大小的排列(从小到大)正确的是( )A.物体—原子—质子—夸克B.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C.夸克—原子核—原子—物体D.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 3.下列各种情况下,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把铁块从地球带到月球上.B.放在密封容器中的冰熔化成水C.把铁块放在火焰上加热.D.坠入地球大气层的陨石因摩擦而不断燃烧 4.质量约为2Kg 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苹果B.一只公鸡C.一台29英寸电视机D.一张课桌 5.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银、水、酒精、汽油(ρ水银>ρ水>ρ酒精>ρ汽油),如图1所示,其中盛酒精的容器是( )6.小张同学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误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其他操作无误.天平平衡时,游码所示的刻度值为2.5g,此时小张发现了错放,但无法重新测量,他经过计算后得出物体的正确质量是22.5g 则小张在左盘中所加的砝码质量为( )A.20gB.25gC.22.5gD.27.5g 7.如图2所示图象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图可知三者的密度关系为( )A.丙的密度最大B.乙的密度最大C.甲的密度最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8.甲、乙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1:3,则甲、乙两球密度之比是( ) A.2:9 B.9:2 C.2:1 D.1:2A B C D图1OV/cm 3图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300nm=________m=________km. 3.2×102g=________kg=________t10.宇宙是由_____组成的.原子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________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1.将注射器的出气口封住,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不能跑出来.现将活塞向里压,则这时被封气体的分子间距离_____,质量_____,体积_____,气体的密度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2.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 氧气的密度为1.43______ 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10______13.一实心物块,质量是50g ,体积是20cm 3,它的密度是______,当把它切去一半后,剩下物块的质量是______,体积是______,密度是________.14.一空容器质量为400g,盛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000g,该容器的容积为_____dm 3;若该容器盛满密度为0.8×103kg/m 3的酒精.则容器与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g 三、实验题(4+4++12+10+8=38分)15.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再将游码移到标尺_____________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______,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移动.16.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 情况如图3所示,它的错误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4所示是某同学测定一种未知密度的三次正确操作情境,请你对照图中情况(1).写出图4中所表示的测量步骤:①.甲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图4丙图3②.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下列实验表格:1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李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1).将上表①处填写完整.(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__.(3).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观察比较上表数据,还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一个)19、对于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其实验步骤的安排有如下两种方法:(1)方法A○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2用烧杯取适量的液体称出总质量m2○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则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2)方法B:○1在烧杯中盛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面对准某刻度线为宜),记下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称出烧杯及剩下的液体的质量m2则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3)这两种方法中,你认为最理想的是方法(选填“A”或“B”)。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次数F1/N l1/cm F2/N l2/cm11102522101203215310(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同时______。
(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4)调节杠杆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
(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拓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小红利用杠杆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
步骤如下:①如图丁(a)所示,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把小石块和钩码分别挂在杠杆上,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小石块悬挂处到支点的距离L和钩码悬挂处到支点的距离l。
②如图丁(b)所示,在玻璃杯内盛水,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保持L不变,调节钩码的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钩码悬挂处到支点的距离为l',l:l'=5:3。
③小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kg/m3。
【答案】右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F1l1=F2l2 6 变大 2.5×103【解析】【分析】【详解】(1)[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平衡。
(2)[2] 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同时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2、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小的是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气体,体积不变,但没有确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的是液体。
3、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变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子的排列方式改变了。
4、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约70 mg ;一本初三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0.3 kg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5 g ;一杯水的体积大约为400 ML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 1 g/cm3;5、在严寒的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其原因是:温度降低时,水管的体积变小;而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
6、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50℃,其质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不变;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不变;把它割去一半,其质量变小。
7、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g,一块奥运会的金牌含有5.2盎司黄金,那么一块奥运会的金牌含有的黄金质量为 161.72。
8、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填“变大”、“变小”、“不变”)9、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单位为kg/m3)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填出其中任意两条不同的发现。
①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②水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一样10、某钢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氧气,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3,则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是原来的 2/3 倍,密度是原来的 2/3 倍。
11、铁锅质量是3kg,铁勺质量是600g,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5:1 ,密度之比是 1:1 。
12、如右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则乙容器装的一定是硫酸,丙容器装的是水,甲容器装的是煤油。
(ρ煤油=0.8×103 kg/m3 ,ρ硫酸=1.84×103 kg/m3)13、飞机设计师为了使飞机更轻巧,将一个钢制零件变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了104kg,则该零件的体积是 m3,所需要的铝的质量是 kg。
(ρ钢=7.9g/cm3,ρ铝=2.7g/cm3)14、有两个大小相同外表涂有相同防护漆的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
请你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用两种方法鉴别它们,写出你的方法。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并算出密度进行比较。
(2)用磁铁来吸可以被吸取的是铁,不能被吸取的是木头。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并且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是( B )A、分子B、原子C、质子D、夸克2、物质的状态改变时体积发生改变,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变化B.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气态物质的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D.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大3、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静止的物体有质量,运动的物体没有质量;B、固体有质量,气体没有质量C、固体、液体、气体都有质量D、地球上的物体有质量,太空中的物体没有质量4、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 、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 、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5、“神舟四号”飞船载有模拟宇航员系统,进行拟人载荷试验,其中的形体假人具有质量、形状与真人基本一致的特点,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形体假人质量的是 ( B ) A 、10 kg B 、50 kg C 、120 kg D 、150 kg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 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B ) A .减少砝码B .增加砝码C .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 .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7、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A )A .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 .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D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8、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较( A )A .偏小B .相等C .偏大D .无法确定9、根据密度公式ρ=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 B 、铜的密度跟其体积成反比C 、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D 、铜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其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改变10、一药瓶恰能装满500克酒精,现有500克蒸馏水,则 ( B ) A .恰好能装满 B .装不满 C .装不下 D .无法判断能否装下11、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 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C ) A 、500ml 10ml B 、 100ml 2ml C 、250ml 5ml D 、50ml 2ml12、质量为1.8610⨯mg 的物体可能是 ( C ) A 、一头大象 B 、一位小学生 C 、一只鸡D 、一颗小铁钉 13、家用普通热水瓶的容积约为( C )A 、500mlB 、 1000mlC 、2000mlD 、4000ml14、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个甲球,在右盘上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球密度为甲ρ,乙球密度为乙ρ,那么它们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 )A .甲ρ:乙ρ=3:2B .甲ρ:乙ρ=1:2C .甲ρ:乙ρ=2:1D .甲ρ:乙ρ=2:315、把一块金属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了一定质量的煤油。
若将该金属块( B )A. B.C.D.体积和质量都变大三、实验与探究:(共26分)1、(6分)以下是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请将实验过程中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那么,要使天平平衡,就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向 左 (填“左”或“右”)旋。
若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右盘中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砝码,或移动 游码 使天平平衡。
(2)实验中,若测得玻璃杯和杯中所盛盐水的质量是93.4g ,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到达的刻度如图所示,测得玻璃杯和杯中所剩盐水的质量如图所示,则倒入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是 20 cm 3,玻璃杯和杯中所剩盐水的质量是 71.4 g ,盐水的密度是 1.1 g/cm 3。
2、(4分)某同学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按常规操作步骤如下: A 、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B 、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调节平衡螺母;C 、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用镊子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D、计算盘中砝码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则为被测物体质量。
E、整理器材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有遗漏,另有一个步骤有错误。
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
①有遗漏的步骤( B ),补充:使分度值对准中央红线上②有错误的步骤( C ),改正: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3、(3分)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测定金属块密度时的实验步骤记录:A、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其结果是m1=79.0gB、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180.0gC、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量筒的读数是V1=50.0mlD、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用天平称出量筒、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m3=259.0gE、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量筒的读数是V2=60.0ml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 BD (填序号),金属块的体积是 10 cm3,金属块的密度是 7.9 kg/m3。
4、(2分)【用法用量】溶于40℃以下的温开水内服,成人一天8~16分2~3次服用;小儿一天30 mg/kg体重,分2次服.0.16 g×12根据以上数据,如果一个小孩的质量是16 kg,则每次用量是____3____袋,___4_____天内能将此盒药用完.5、(2分).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它的错误有(1)_物体应放左盘,砝码放右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称量过程总调节平衡螺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分)对于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其实验步骤的安排有如下两种,这两种方法中最理想的是方法 B (选填“A”或“B”)。
理由是称量的结果更准确。
方法A:(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2)用烧杯取适量的液体称出总质量m2(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4)用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V mm12-方法B:(1)在烧杯中盛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面对准某刻度线为宜),记下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称出烧杯及剩下的液体的质量m2(4)用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V mm21-7、(2分)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密封小瓶,里面装满了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别是蒸馏水、酒精和盐水.你能否不打开小瓶将它们区分开?说明你的做法和理由.8、(5分)“这个戒指是用纯金制成的吗?”奶奶提出了疑问。
请你设计一种鉴别方法来探究这一问题。
(假设戒指实心的)(1)写出所需的实验器材:。
(2)简要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
四、计算题:(4分+4分=8分)1、500ml的水凝固成冰,求冰的质量和体积。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2、一个铁球,质量为0.39kg,而体积为100cm3,那么这个铁球是否为空心的?若为空心的,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此球的总质量又是多大?(铁是7.8×103kg/m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原子核电子2、固态气态液态3、变小变大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4、Kg mg kg g ml g/cm35、温度降低时,水管的体积变小;而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6、不变不变不变变小7、161.728、变小不变变大9、(1)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