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精品备考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拒绝俯视,共创未来(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拒绝俯视,共创未来(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

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敬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

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和心态。

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这是题目引发考生写作的思维起点。

然后题目回望中国曾令他国敬仰、也曾被列强俯视的历史延伸思维,并作出总结:“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

在此基础上题目收窄思维,要求考生回答“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考生思维的最终落点是:面对百年变局,面向未来,中国青年学子应该以什么样的站位与定位,什么样的姿态和心态向世界青年传递“拒绝俯视、共创美好未来”的邀约。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要明确发言人的身份——中国青年代表。

这意味着考生代表的不再只是个人,更是代表中国青年群体、代表国家。

要明确听众的身份——“世界青年交流论坛”的组织者以及来参会的世界各国青年代表。

考生要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拒绝俯视,共创未来”既是主题,也是立意方向;文章体式为发言稿,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

”这是题目的价值取向。

题目引导考生去关注、去认识、去思考“拒绝俯视,共创未来”的重大意义,让世界各国青年了解中国、走近中国、感受中国、认同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自己的责任,青少年作为未来栋梁更加责无旁贷。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2021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构升格突破(1)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2021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构升格突破(1)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2021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构升格突破(1)写作原则结构一定要清晰关键句一定要清晰、精要过渡段要简明、清楚事例力求新颖,述力求有特色(一)写好主体的基本要求1.结构模式要清楚,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安排有序2.段落要分明,一般主体部分至少写3段,主体段落的长度要控制在14行半以内,引领或过渡的段落在2行半左右,总结性段落要在4行半左右,如果是并列式结构三个段落的长度要基本相当。

3.要重点构思如下几个地方,要精要或精彩:段首句、总结句引领段、总结段过渡段例:和你一起游中国哲人说:“路上的风景最美丽。

”朋友,我想你也一定是个心灵的旅者,在一路追寻世间最美的风景。

你可能曾站在古希腊神庙前,怀想古希腊的英雄史诗;你也可能曾仰望巍峨的金字塔,感叹古埃及匠人的神奇;甚至,你可能曾漫步于恒河岸边,追寻过佛陀的足迹。

我想,对于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一个正创造着世界发展奇迹的中国,你心中一定更会充满好奇。

那,就请你接受我诚挚的邀请,让我和你一起游中国。

“不到长城百好汉”,游中国当然要登长城。

放眼远瞧,蜿蜒的长城如巨龙飞舞,翻山越岭,游向天际。

它的宏伟,它的壮观,怎能不令人惊叹?难怪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会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个伟大的奇迹。

”是的,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的奇迹。

当然,登长城,不止要看它的形,更要感受它的魂。

凝望它沧桑的身形,我们好像置身于从前的战场,看到金戈铁马,听到枪炮轰鸣,那一声声呐喊,那一个个舍生忘死的身影,正是民族精神的写照。

曾有一位外国友人说:“一个能建造长城的民族,还有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创造?”他真是长城的知音,也是中国人的知音。

也许你还想看一看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那我就请你看一出京剧吧。

那服饰或华美绚丽或高贵典雅,那舞姿或婀娜柔美或刚健遒劲,那唱腔或婉转悠扬或高亢激越。

还有那独特的脸谱,生旦净末丑,各具特色;那不一样的乐器,锣鼓胡镲钹,各有其用。

2021届高考作文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课件18张)

2021届高考作文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课件18张)

• 看待洋节,更要有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关键在于国人节日 理念的转变,纵然西方列强曾予祖国以百年欺辱,但过洋 节不代表对洋人的奴颜婢膝的讨好。我们不要以狭隘的眼 光解读洋人,更不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应 该辨证分离地看待如今的洋节与曾经西方列强。因此节日 只是文化价值的载体,通过节日,我们更是丰富我们的文 化,体现了一个包容大气的中华民族。国人要除却偏见地 看待洋节,扶正节日理念,摆好心态,才能正确理解洋节。
• 三是所选择的关键词要形成有机关联,例如由重视学历到 强调知识,由重视经验到提倡创新,由重视背景、资源、 机遇到强调实干精神,同时,我们应该为了什么而奋斗, 这涉及到理想价值问题。考生在选取关键词后,要注意形 成有机的联系,而不能毫无关联。
• 要求选2-3个,1个或4个不能,全选也不能,改或 者换关键词等等都绝对不能,会成为作文硬伤。
• 综合而言,传统意义的奋斗与外部因素关系密切,而当下 (新时代)更强调奋斗的多样性、公平性,时代的改变, 赋予了奋斗更多的意义与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 意识,有实干精神,彰显自身的个性特点,那么每一个年 轻人都可以通过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奋斗也有境 界高低,这与理想有关。
• 因此,考生在选择关键词时要注意三点:
• 所选关键词要体现“变化”,即关联性。
• 观点关联性可表现为:
• 相反性,非此即彼型,不要背景,要实干、创新; • 相承性,要此更要彼,要机遇,更要实干。要经
验,更要创新实干; • 互补性,既要此,也要彼,既要机遇,也要实干。
• 中心是奋斗,且是“个人奋斗”:
• 行文过程中要求紧扣中心词“奋斗”,而且“个 人奋斗”在语意中要有体现。尤其是材料中设计 对象驱动: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
• 过好洋节的同时,更不能忘本。要把每个节日过得精彩, 过出特色。

2021高考语文考场作文实用技法第1: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四步法

2021高考语文考场作文实用技法第1: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四步法

第1: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四步法2015年高考以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重视。

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最采用的结构模式是“引议联结”。

这种结构,首先要选准切入点,引用中心事件,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一般一至二段,150至200字;接着再回头对中心事件进行理性分析,以证明论点,二至三自然段,400字左右;然后联系实际说道理,搜集典型论据,适当发挥,约200字;最后重申观点,总结全文,约100字。

这种结构看似简单,其实是颇有讲究的,只有按照其内在规律,步步为营,丝丝入扣,精心为文,才能获得高分。

下面我们就这种结构模式的写法作些具体分析。

一、引析材料,形成论点。

“引议联结”式议论文,开头一般在引述中心事件的基础上作简洁评论,并马上树立观点,这一过程一般有“引—评—立”三个步骤。

“引”,即针对自己确定的主题,简明扼要的概述事件主体。

这里须注意两点,一是忌机械照抄,二是忌花大篇幅回顾。

“评”,即对事件进行简单的理性分析。

“评”既须简明扼要,又须深入挖掘,要多用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体现一定的思辨性,呈现一定的论述力度,不能蜻蜓点水;“评”要善用反问句,体现激情,可进行形象评析,促进读者共鸣;还可运用对比句,以渲情造势,运用呼告、设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气势,加强节奏,也可以感叹句等将自己代入其中。

“立”,即直接点题,提出明晰的论点。

论点句要语言简洁,与文章标题、结尾形成照应,并贯穿全文。

论点句的表述,可朴实明确,可充满意蕴,要充分体现个性色彩。

例段1清华热能动力系学生梁旋做了一个大鱼飞天的梦,随即退学,投身影视事业,开始构筑恢弘的梦世界。

【引】我们佩服这位同学的梦想和情怀,但是我们不能不问,他的梦想建立怎样的基础之上?他有多少成功的把握?【评】认清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演奏辉煌的人生乐章。

【立】(《人生要有小目标》)这是“引议联结”式结构的第一段,先用一句话概述事件,然后以转折复句作简要的评论,连续两个问句直击要害,再以一个条件复句提出中心论点,“引—评—立”三步骤齐全,全段不足130个字,干净利落,直指中心。

2021高考语文考场作文实用技法第2:任务驱动作文最常见的五种写法

2021高考语文考场作文实用技法第2:任务驱动作文最常见的五种写法

2021⾼考语⽂考场作⽂实⽤技法第2:任务驱动作⽂最常见的五种写法第2:任务驱动型作⽂最常见的五种写法写法⼀:条陈理由,彻解问题任务驱动型作⽂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所说“时评类”作⽂,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的性、防⽌套作。

这种作⽂题重在考查学⽣对⼀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意,选择写作的⾓度,拟定⼀个有抢眼的题⽬。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出的“核⼼⽴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成的简洁短语或句⼦。

尽⼒不⽤态度⽽⽤看法或观点。

能运⽤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异就更加理想。

正⽂第⼀段就⽤“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要开门见⼭。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个学⽣思维的深⼴度。

这个步骤⼀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然后,进⾏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明说理”的要求。

任何⼀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章就逊⾊许多。

因此,学⽣习作也好,考场作⽂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部分 写作 第2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案不分版本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部分 写作 第2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案不分版本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写作第2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案不分版本第2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作文指的是给考生创设出一个情境(或提供标志性事件、标语口号,或提供关键词、诗句名言,或针对某件事情提供假设干不同见解),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这类作文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材料尽可能表达时代价值观多元化,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一、“聚合思辨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所谓“聚合思辨类〞,就是命题者提供一组标志性事件、标语口号,要求综合所给材料进行联想和思考,进而根据任务指令写作。

这类作文题聚焦考生熟悉的社会事件,具有历史纵深感,充满想象和思维的张力,外表感性叙说,实质是理性思辨。

[审题流程模板]对于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做的是读懂任务。

在精读材料和要求的根底上,仔细区分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从文体、内容、思维和对象等方面锁定各类任务。

同时,要读懂标志性事件(或标语口号)、关键词(或名言)之间的关联,这是决定文章的中心内容与立意的关键。

关于这类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模板:[审题思路展示][典例1]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021高三3篇典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原题附优秀范文+点评

2021高三3篇典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原题附优秀范文+点评

2021高三3篇典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原题附优秀范文+点评第1篇任务驱动型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近日,清华大学推出新规:从2017级开始,清华大学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

规定一出,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清华大学这不仅延续了90多年前的老校规,而且游泳锻炼效果好,同时也是一种危急生存技能,是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好办法; 也有人认为运动项目应该多样化,此规定强制“学生会游泳”过于苛刻,可能会扼杀人才。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清华新规,鄙陋笑煞人段1很多人读过一个西方小故事:乘客说不懂音乐、不懂哲学生命的意义就没了,船夫说不会游泳现在生命就没了。

不知道制定清华此新规和赞成清华此新规的人会不会、是不是在这故事里获得了圣旨?但是,也有国学大师的清华不知道荀子说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吗?当年钱钟书数学不及格清华尚不拒之,现在学生游泳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毕业,真是清华观念进步、水平提升了?无独有偶,前几年一大学花巨资建高尔夫球场,理由是高尔夫球技能是高端人士的通行证!点评用一个恰当的小故事与材料内容做对照,生动、有趣,又借势提表露了自己的看法。

引用《劝学》中的句子体现了对课文的活学活用。

问句的使用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而答案不言自明。

段2、3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大学,这样的大学该着眼于什么自不待言。

游泳是生存技能,煮饭也是生存技能吧?清华是不是还要加条新规:不会煮饭也不能毕业?我对清华当年招收邓亚萍的做法十分赞赏。

但是因为乒乓球在中国重要是不是就要规定清华学生乒乓球不能达到要求就不能毕业呢?这几年黑天鹅事件很多,这也影响了清华?或者清华也来跟一次潮——用一个不走心的新规让人们再惊愕一次?点评针对新规颁布的理由加以类比批驳,是对方的观点暴露出逻辑错误,观点犀利。

2021年高考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2021年高考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2021年高考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提分攻略2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材料,要求考生紧贴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它要求考生写作时以说理议论为主,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解;联系事件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其特点可以归纳为:①切事而评(针对性);②应时而作(时效性);③凭理而断(评析性)。

与以往传统作文相同的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文学创作具备一定的封闭性。

文学创作目的、建议,更加明晰、单一。

学生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道理论证。

一、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2大特点以及与“新材料作文”的3大区别(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2小特点材料面上明确增加了任务指令――“双给”:2个指令(1)“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

(2)“给驱动任务”――①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怎样”等疑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题。

②明确给定写作的内容及写作角度。

4个驱(1)体式驱动:对文体、格式的规定。

(2)内容驱动:以小见大,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策略的操作性。

如2021年全国卷ⅰ“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动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就是一个任务指令。

(3)对象驱动:细节上“个案分析”原则决定论述说理要有指向性。

如2021年全国卷ⅱ“比较上述三条途径”。

(4)思维驱动:“思辨性”与“探究性”。

(二)与“新材料作文”的3大区别1.对待“题目材料”的区别“新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之后,可以淡化题目材料,甚至抛弃材料;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之后,却特别强调“就事论理”“就事说道事”,对题目材料说道深论皱。

2.对待“题外素材”的区别“新材料作文”,看待题外素材,可以M18x连绵不绝,旁征博引,分段论证中心观点;而“任务驱动型作文”,看待题外素材,却特别强调适当提及,通常以句子的形式自然填入,而不敬以“段落论证”的形式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今,我国的教育因各种原因而困难重重,多几个像焦老师那 样不甘平庸、敢于创新的老师,拿出更多的新招,必然能冲破重重 阴霾,走向教育强国的康庄大道。(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点评】这一篇习作基本按照五部分基本框架来写,说理清晰,有 条理,有深度,也有广度,适度的引用名言,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 是一篇难得的考生值得参照的优秀作文。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 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 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 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 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
【实例品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 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 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 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 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 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的确,现代学生本就生长在“物 欲横流”的环境中,一味用钱去引导学习,极有可能变得功利,使 教育变味。但是,教育不能因存在某种风险而畏首畏尾或举步不前。 只要是“在课后”,“用小钱”,方式恰当,不变本加厉,在红包 激励的同时仍以精神感化、正面教育为主线,发红包这样的新举动 一定能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激活辅助作用。(预设反方,简易批驳)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发红包能让学生更亲近其师,“信其道” 就不言而喻了。又云: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热情因红包而唤起, 那么,学生的热情必然会影响老师的激情,终将达到“相长”的目 的。教师的魅力关键在于学术与人格。一个教师若能紧紧依靠自身 的学术与人格魅力,辅以新巧的方法,定能让各种因素相得益彰, 形成合力,促进教书育人功能的巨大提高。(横向拓展)
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 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 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 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 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 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 而要开门见山。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
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 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 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 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 可取得高分好评。
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精品备考
任务驱动型作文(7种方法+7篇范文)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7种方法+7篇范文助你轻松拿满分!
一、条陈理由,彻解问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
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 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 目的性、防止套作。
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师生认可,又在社会上引发了争议,还有
家长认为这样会使教育变味。我认为,焦老师是个敢于创新的老师。
在如此沉闷的教育背景下,教书育人也的确应该有新招,才能激活
教育的正能量。(引述+态度+观点)
首先,传统的育人方式是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以灌输为主
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抵触厌烦,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
二、依事设问,分层论述 面对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许多同学不知所措,莫衷
一是。在此,介绍一种十分基本实用的方法,即“依事设问,分层 论述”,它既能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又可以凭此提升深入阐述事 理的能力。 方法指导: 1.依据任务梳理材料,选定角度,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或 观点。 2.从材料出发,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 (标题)。 3.依事设问,列好提纲,分层论述。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 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 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范文:
教书育人也应有“新招”(标题简洁、响亮)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
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显神通”,采用一些新的顺应时代
的招数,本是理所应当的,只有不断更新方法,才能不断激活学习
的动力。
其次,微信发红包的新招效果明显。大焦老师的课没有一个逃 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很好。暂且不论其效果的持久性,但 就这点,已经证明新招的可行性。
其三,如果能把“发红包”这种新事物与传统的教书育人方法 有机整合起来,还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教育理念。如在 互联网时代,用好移动技术,对学生进行时时处处地引导与教育, 定能激发出无数的能量。因此,焦老师的新招肯定能在教育界激发 波波涟漪。(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
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 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 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 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 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 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 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