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九个生化反应

1、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试验方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接种后,置36±1.0°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为产气阳性,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检视沿穿刺线和管壁及管底有无微小气泡,有时还可看出接种菌有无动力,若有动力、培养物可呈弥散生长。
2、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试验方法:以18~24h的纯培养物,涂布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试验数种培养物)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1°C培养24~48h,或于20°培养5天。
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养表面,若为液体培养物,则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
立即检视结果,阳性反应(淀粉被分解)为琼脂培养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养物周围出现无色透明环、或肉汤颜色无变化。
阴性反应则无透明环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
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适。
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3 、明胶液化试验有些细菌具有明胶酶(亦称类蛋白水解酶),能将明胶先水解为多肽,又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失去凝胶性质而液化。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以较大量穿刺接种于明胶高层约2/3深度或点种于平板培养基。
于20~22℃培养7~14天。
明胶高层亦可培养于36±1℃。
每天观察结果,若因培养温度高而使明胶本身液化时应不加摇动、静置冰箱中待其凝固后、再观察其是否被细菌液化,如确被液化,即为试验阳性。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细菌生化反应是指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细菌是一类微型单细胞生物,它们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能够进行各种新陈代谢过程,包括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能量的转化等。
这些生化反应是细菌生存和繁殖的基础,也是细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1. 营养物质的分解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和必需的营养物质。
它们能够分解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多糖和脂肪等,将它们转化为较简单的分子,如氨基酸、糖类和脂肪酸等。
这些分解反应主要通过酶的作用来完成,酶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使分解过程更加高效。
2. 营养物质的合成细菌还能够通过合成反应来合成必需的有机物质。
它们可以利用分解产生的简单分子,如氨基酸和糖类等,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合成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和核酸等。
这些合成反应不仅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特定的酶的参与。
3. 能量的转化细菌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并用于维持生命活动。
细菌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的能量,ATP是细胞内常见的能源分子,能够驱动细胞的各种代谢反应。
细菌还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这是一种特殊的能量转化方式。
4. 代谢产物的释放细菌在进行生化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水和废物等。
这些代谢产物需要及时释放出去,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菌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和转运蛋白等途径将代谢产物排出细胞,以保持细胞内的正常代谢。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是细菌生存和繁殖的基础,通过分解、合成和能量转化等反应,细菌能够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所需的有机物质和生物能。
这些反应需要酶的参与,而酶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使细菌的新陈代谢更加高效。
细菌的代谢产物也需要及时释放,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菌生化反应的研究不仅对于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代谢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于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和生物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细菌的生化反应的名词解释

细菌的生化反应的名词解释细菌,是一类微小而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体,其种类多样,生活在各类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动物体内等。
细菌以其微小的体积和高度适应性而闻名。
作为一类原核生物,细菌没有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其基因组存在于细胞核区域。
生化反应,是指生物体内在进行代谢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通过调控各种生物分子的转化来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细菌的生化反应是细菌以自身机制对外界环境进行应对的重要方式。
细菌的生化反应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能量代谢、营养代谢和功能代谢。
能量代谢是细菌完成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获取与利用的过程。
主要有两种途径,即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
在无氧环境下,细菌通过发酵或无氧呼吸代谢,产生能量。
无氧代谢过程中常见的反应有糖的发酵、硫酸盐还原和硝酸盐还原等。
而在有氧环境下,细菌通过氧化呼吸代谢,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更多的能量。
有氧代谢过程中最常见的反应是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氧化反应。
营养代谢是指细菌吸收、转运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细菌对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利用能力。
根据营养取得方式的不同,细菌可以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自养细菌能够独立合成所需的有机物质,如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
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如植物色素和细胞色素等。
化能细菌则借助氧化还原反应,从无机物中获得能量,如铁细菌和硫细菌。
而异养细菌则无法自主合成能量和营养物质,主要通过吸收和利用外界环境中已经合成好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功能代谢是指细菌通过调控代谢途径和产生特定的酶来满足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生存需求。
细菌的功能代谢反应广泛而多样,包括产酸、产气、发酵和产生特定代谢产物等。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通过产生酸性代谢产物来降低周围环境的pH值,为细菌自身创造一个酸性环境。
这种功能代谢可以维持细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的优势。
另外,细菌的产气代谢可以使其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气泡,帮助其在培养基中扩散或产生生物膜。
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生化反应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能量代谢、物质转化和分解、生物合成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菌生化反应:
1. 能量代谢:
a. 呼吸作用:细菌可以利用有机物(如糖类)或无机物(如
硫化合物、氨氮)进行呼吸作用,通过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来释放能量。
b. 发酵作用:在无氧条件下,细菌可以通过发酵作用产生能量,将有机物转化为产物(如酒精、乳酸等)。
2. 物质转化和分解:
a. 糖类代谢:细菌可以通过糖酵解将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分
解为丙酮酸或酒精,并生成能量。
b. 氨氮转化:一些细菌可以将无机氨氮(如尿素)转化为有
机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和蛋白质。
c. 硫化合物代谢:某些细菌能够利用硫酸盐或硫化物为能源,将其转化为硫酸、硫气或元素硫。
3. 生物合成:
a. 蛋白质合成:细菌具有蛋白质合成系统,能够使用氨基酸
合成蛋白质,并参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b. 核酸合成:细菌能够合成DNA和RNA,以维持遗传信息
的传递和表达。
c. 多糖和脂质合成:细菌可以合成多糖(如多聚糖)和脂质,用于细胞壁构建和能量存储。
这些生化反应不仅在细菌的生存和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环境的物质转化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以及人和动物的体内。
细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其中生化反应是细菌生存的重要环节。
细菌的生化反应主要包括代谢过程和产生代谢产物。
代谢是细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两个方面。
能量代谢是指细菌通过化学反应获取和利用能量的过程,物质代谢是指细菌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和分解物质的过程。
细菌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酵解和呼吸两种方式。
酵解是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能量代谢的一种方式。
当细菌处于缺氧环境下,无法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时,就会通过酵解来获取能量。
酵解过程中,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有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例如,乳酸菌就是以乳糖为主要碳源进行酵解代谢,产生乳酸。
酵解过程不仅可以为细菌提供能量,还可以产生一些有益的物质,如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可以用于制作酸奶。
呼吸是细菌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能量代谢的一种方式。
当细菌处于有氧环境下,可以利用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
呼吸过程中,细菌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大肠杆菌就是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进行呼吸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过程不仅可以为细菌提供能量,还可以产生一些有益的物质,如大肠杆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植物光合作用。
细菌的生化反应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代谢过程,如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是指细菌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是指细菌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
细菌的合成代谢主要包括合成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这些有机物质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细菌的分解代谢主要包括分解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这些有机物质是细菌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来源。
细菌的生化反应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酶的参与和调控。
酶是催化生化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呼吸酶类试验——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
原理: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旳最终呼吸 酶。具有氧化酶旳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 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旳醌类化合物
培养基:丙二酸盐培养基 措施:菌落法、滤纸法、试剂纸片法。前两者挥霍试剂, 后者节省 成果:10秒内呈深紫红色为阳性 意义:肠杆菌科细菌与假单胞菌旳区别,前者阴性,后者 多阳性奈瑟菌属、莫拉菌属也为阳性
糖酵解试验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葡萄糖
+
乳糖
-
-
葡萄糖:
-
糖酵解试验
麦芽糖:
-
+
+
糖酵解试验
甘露醇:
鼠李糖:
-
+
+ -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氧化-发酵试验(O/F)
原理:细菌分解葡萄糖旳过程中,必须有分子氧参加旳, 称为氧化型;能够进行无氧降解旳,称为发酵型;不分解葡萄 糖旳称为产碱型
成果:能分解糖(醇、苷)类产酸时,培养基中旳指示剂 呈酸性反应。若能产气时,培养基可出现开裂气泡等现象
意义:肠杆菌科尤为主要
糖酵解试验
根据细菌分解利用糖能力旳差别体现出是否产酸产气 作为鉴定菌种旳根据。是否产酸,可在糖发酵培养基中加 入指示剂溴甲酚紫(即B.C.P指示剂,其pH在5.2下列呈黄 色,pH在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据指示剂旳颜色变 化来判断。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养基中放入倒置杜氏小 管观察。
呼吸酶类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
意义:肠杆菌科为阳性;铜绿、嗜麦芽能 产生氮气;链球菌肠球菌阴性,葡萄球菌阳性
注意:若加入试剂后无反应,可能是①硝 酸盐没有被还原,试验阴性②硝酸盐被还原为 氨和氮等其他产物而致假阴性,此时要加入少 许锌粉,若出现红色则为阴性,不产生红色则 为假阴性,实际为阳性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对环境中的物质具有丰富的代谢能力。
细菌的生化反应是指细菌通过代谢过程对外界物质进行转化的过程,这些反应在维持细菌生存、生长和繁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菌的生化反应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酵素、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一、酵素酵素是细菌生化反应中的关键因素,它们作为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降低反应的能垒。
细菌拥有多种酵素,每种酵素都对应着特定的底物和产物。
通过酵素的催化作用,细菌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底物转化为产物,实现能量的获取和物质的转化。
二、代谢途径细菌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有氧呼吸、厌氧呼吸和发酵。
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细菌利用底物(如葡萄糖)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最终将底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厌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条件下,细菌利用底物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将底物氧化为其他物质,产生少量能量。
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菌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将底物转化为酸、醇、气体等产物,释放出少量能量。
三、调控机制细菌的生化反应受到复杂的调控机制的控制,以确保细菌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
调控机制主要包括基因表达调控和代谢调控两个方面。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通过对特定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的调控,来控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从而影响细菌的代谢反应。
代谢调控则是通过代谢产物的反馈机制来调节酶的活性,以保持代谢途径的平衡和稳定。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示细菌,酵素,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细菌通过酵素催化反应,将底物转化为产物,实现能量的获取和物质的转化。
这些反应主要通过有氧呼吸、厌氧呼吸和发酵这三种代谢途径进行。
在这些反应过程中,细菌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和代谢产物的反馈机制,保持代谢途径的平衡和稳定。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对于我们了解细菌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细菌的生化反应,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细菌在环境净化、食品发酵、医学治疗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细菌的生化反应

添加标题
葡萄糖
添加标题
丙酮酸
添加标题
乙酰甲基甲醇
添加标题
二乙酰
添加标题
P试剂
添加标题
培养基变红
添加标题
P试验
添加标题
与蛋白胨培养基精氨酸中的胍基 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01
[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结果]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取出试管培养物,加入等量的李氏试剂,摇匀后不加塞,静置30分钟观察结果。
P试验
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硫化氢试验
吲哚试验
甲基红试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理]
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后进行混合酸发酵,产生乳酸、甲酸、乙酸、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使培养液pH小于4.5,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
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经脱羧后生成中性乙酰甲基甲醇,培养液的pH大于5.4,甲基红指示剂呈橘黄色,为甲基红试验阴性。
葡萄糖
甲基红试剂
培养基橘黄色
丙酮酸
大量混合酸
pH降至4.4以下
甲基红试剂
培养基变红
甲基红试验
乙酰甲基甲醇(中性)
pH>5.4
滴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立即观察结果
贰
[方法]
壹
红色为阳性,+ 不出现红色为阴性,-
肆
[结果]
叁
V-P试验
[原理]
产气杆菌利用葡萄糖时产生中性物质之一就是乙酰甲基甲醇,它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分子氧氧化生成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的含胍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是VP试验阳性;而大肠杆菌不能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为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结果] 结果
沿穿刺线部位呈黑褐色, 沿穿刺线部位呈黑褐色, 表明有硫化氢产生, 表明有硫化氢产生,为阳性以
H2 S 试验
“+”表示, 表示, 不变色者为阴性, 不变色者为阴性,以“-”表示。 表示。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
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系统
细菌分析仪是一种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 细菌分析仪是一种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标准化 是一种操作方便 程度高的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用于临床上测定各种感染的 程度高的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用于临床上测定各种感染的 病原体种类及其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及其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病原体种类及其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糖发酵试验
生 化 反 应
碳水化合物 代谢试验 碳源和氮源 利用试验 蛋白质和氨基 酸代谢试验 各种酶类试验 抑菌试验
甲基红试验 V-P试验 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IMViC试验 试验
一 糖发酵试验
[原理] 原理]
根据细菌分解利用糖能力的差异表现出是否产酸 产气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是否产酸, 产气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是否产酸,可在糖发酵培 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溴甲酚紫(即B.C.P指示剂,其pH在 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溴甲酚紫( B.C.P指示剂, pH在 溴甲酚紫 指示剂 5.2以下呈黄色,pH在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 5.2以下呈黄色,pH在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 以下呈黄色 以上呈紫色), 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产气, 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 养基中放入倒置杜氏小管观察。 养基中放入倒置杜氏小管观察。 杜氏小管观察
预 习
病原性球菌和肠道杆菌的分离 见P86-91
细菌的鉴定依据
而由于细菌的结构和形态较为简单, 而由于细菌的结构和形态较为简单,仅仅依靠形态学特征无 法准确区分。因此,需要结合细胞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 细胞学、 法准确区分。因此,需要结合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免疫学等特征,同时以抗原结构特点 遗传物质( 以抗原结构特点、 免疫学等特征,同时以抗原结构特点、遗传物质(DNA) ) 的分子结构来阐明各种细菌间的亲缘关系, 的分子结构来阐明各种细菌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在分类体系 中准确地定位。 中准确地定位。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原理
培养基 枸橼酸盐 铵盐
碳酸盐
氨
培养基pH下降 培养基 下降 溴麝香草酚蓝 呈碱性变色 培养基变蓝
[结果 结果] 结果
深蓝色为阳性+ 深蓝色为阳性 绿色为阴性绿色为阴性
枸 橼 酸 利 用 试 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产气杆菌: +
三、硫化氢产生试验
[原理 原理] 原理
细菌生化反应
新乡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
了解生化反应的意义及常见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生化反应
概念:用生化的方法来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 概念:用生化的方法来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 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借以鉴别细菌种类, 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借以鉴别细菌种类,这 种生化试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种生化试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意义: 鉴别细菌的重要依据。 意义:是鉴别细菌的重要依据。 的重要依据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葡萄糖 乳糖 + -
二 IMViC试验
是一组试验 靛基质试验或称吲哚试验( )、甲基红试验( )、V 靛基质试验或称吲哚试验(I)、甲基红试验(M)、V- 甲基红试验 P试验(V)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可缩写为IMViC试 试验( 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可缩写为IMViC试 IMViC 验,i是为了发音的需要加入的。 是为了发音的需要加入的。 常用于革兰阴性的肠道细菌检测中, 常用于革兰阴性的肠道细菌检测中,可区分产气杆菌属 和大肠杆菌属 大肠杆菌的结果是++--,产气肠杆菌的结果是-- 大肠杆菌的结果是++--,产气肠杆菌的结果是-- ++--,产气肠杆菌的结果是 ++。
红色为阳性, 红色为阳性,+ 不出现红色为阴性, 不出现红色为阴性,-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产气杆菌:—
阳性
阴性
对照
3、V-P试验 、 - 试验
[原理 原理] 原理
产气杆菌利用葡萄糖时产生中性物质之一就是乙酰甲基甲醇, 产气杆菌利用葡萄糖时产生中性物质之一就是乙酰甲基甲醇, 它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分子氧氧化生成二乙酰, 它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分子氧氧化生成二乙酰,二乙酰 二乙酰 与培养基中的含胍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与培养基中的含胍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是VP 试验阳性;而大肠杆菌不能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为阴性。 试验阳性;而大肠杆菌不能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为阴性。
1、靛基质试验(吲哚试验) 、靛基质试验(吲哚试验)
[原理 原理] 原理
色氨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蛋白质中, 色氨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蛋白质中,某些细菌含色氨 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蛋白质中 酸酶,能将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靛基质( 酸酶,能将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靛基质(吲 哚)。后者与寇氏试剂中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 )。后者与寇氏试剂中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 后者与寇氏试剂中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 形成红色。 形成红色。
二乙酰
培养基变红 培养基变红
葡萄糖发酵形成丙酮酸后 的不同代谢途径
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
[原理 原理] 原理
某些细菌能力利用培养基中的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 某些细菌能力利用培养基中的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 也能利用其中的铵盐作为唯一氮源, 也能利用其中的铵盐作为唯一氮源,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枸 橼酸盐产生碳酸盐和分解铵盐生成的氨,使培养基变碱性, 橼酸盐产生碳酸盐和分解铵盐生成的氨,使培养基变碱性, 使指示剂呈碱性反应, 使指示剂呈碱性反应,指示剂由绿色变为深蓝色是枸橼酸盐 ),反之培养基不变色是为阴性 利用试验阳性(产气杆菌),反之培养基不变色是为阴性( 利用试验阳性(产气杆菌),反之培养基不变色是为阴性(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葡萄糖
V-P试验 - 试验
丙酮酸 乙酰甲基甲醇
V-P试剂 试剂
二乙酰 与蛋白胨培养基精氨酸中的胍基 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培养基变红 培养基变红
[方法 方法] 方法
取出试管培养物,加入等量的李氏试剂, 取出试管培养物,加入等量的李氏试剂,摇匀后 不加塞,静置30分钟观察结果。 不加塞,静置30分钟观察结果。 30分钟观察结果
[方法 方法] 方法
将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分别接种在蛋白胨水培养基中, 将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分别接种在蛋白胨水培养基中, 37℃培养24-48小时取出, 37℃培养24-48小时取出,在上述细菌的培养液内各 培养24 小时取出 加入寇氏试剂数滴,略加振摇, 加入寇氏试剂数滴,略加振摇,静止半分钟后观察结 寇氏试剂数滴 果。
2000型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根据细菌生理学特 型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根据细菌生理学特 点利用物化学方法鉴定细菌的类别, 点利用物化学方法鉴定细菌的类别,主要采用的试 验包括: 发酵试验、伏普( 验包括:糖(醇)发酵试验、伏普(V-P)试验、 )试验、 甲基红试验、七叶苷水解试验、石蕊牛乳试验、 甲基红试验、七叶苷水解试验、石蕊牛乳试验、靛 基质(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 基质(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等 。并通过抑菌试验测定抗菌药物体外抑制细菌生长 的效力, 的效力,根据测定药物常用剂量给药时在体内能达 到的血药浓度而将细菌敏感性标准分为三级: 到的血药浓度而将细菌敏感性标准分为三级:敏感 中敏和耐药,并定出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 中敏和耐药,并定出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从而为临床上用药提供依据 从而为临床上用药提供依据。 ),从而为临床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取糖发酵管培养基,此时培养基应呈澄清、紫色, 取糖发酵管培养基,此时培养基应呈澄清、紫色, 倒立小管内无气泡,接种细菌后置37℃温箱培养18 37℃温箱培养18- 倒立小管内无气泡,接种细菌后置37℃温箱培养18-24 小时,观察结果。 小时,观察结果。
[结果] 结果]
1、确定细菌是否生长 产酸,则培养基指示剂(溴甲酚紫)变为黄色, 2、产酸,则培养基指示剂(溴甲酚紫)变为黄色,以“+” 表示。 表示。 产酸又产气,则培养基除变黄外, 3、产酸又产气,则培养基除变黄外,在倒置的小管中有气 表示。 泡,用“ ”表示。 不发酵糖类,培养基仍为紫色,小管内无气泡, 4、不发酵糖类,培养基仍为紫色,小管内无气泡,以“-” 表示。 表示。
阴性
阳性
VP 试 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产气杆菌: +
[结果 结果] 结果
红色为阳性, 红色为阳性,+ 无红色为阴性, 无红色为阴性,-
甲基红试验
葡萄糖 丙酮酸 脱酸
V-P试验 - 试验
大量混合酸
乙酰甲基甲醇 V-P试剂 试剂
pH降至 以下 降至4.4以下 降至 甲基红试剂 培养基变红 培养基变红
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 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 含硫氨基酸 甲硫氨酸,而生成硫化氢。 甲硫氨酸,而生成硫化氢。硫化氢遇培养基中的铅盐 或亚铁盐,形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沉淀物。 或亚铁盐,形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沉淀物。
[方法 方法] 方法
分别穿刺接种大肠杆菌、 分别穿刺接种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至两管醋酸铅培养 基中。 ℃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结果 小时后观察结果。 基中。37℃孵育 小时后观察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玫瑰红色
吲 哚 试 验
阳性
大肠杆菌为阳性 伤寒杆菌为阴性
+
-
2、甲基红试验 、
[原理 原理] 原理
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后进行混合酸发酵, 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后进行混合酸发酵,产生乳 培养液pH小于 酸、甲酸、乙酸、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使培养液 小于 甲酸、乙酸、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 培养液 4.5,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 ,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 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 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经脱羧后生成中性乙酰甲 基甲醇,培养液的pH大于5.4,甲基红指示剂呈橘黄色 指示剂呈橘黄色, 基甲醇,培养液的pH大于5.4,甲基红指示剂呈橘黄色,为 pH大于5.4 甲基红试验阴性。 甲基红试验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