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教案

2.中国特色,是指从中国实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中国风格、民族气派和时代精神。它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中国特色,是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有机统一。从实践特色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发展的,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活力。从民族特色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来的,是用来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同时还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从时代特色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我们党科学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应运而生的,是在积极适应世界形势变化、积极借鉴人类一切有益文明成果中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
3.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凝聚人民意志、坚定共同理想的战略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聚合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是合乎人心的旗帜,是众望所归的旗帜,是感召天下的旗帜。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否定了各种错误的思潮和主张,具有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大意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深刻表明,在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那种破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
当代大学生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它把“改变世界”、使“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它 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马克思 把生产力视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在整个世界史观 上实现了变革”。这样一来,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有着要摒弃一 切脱离实际的主观和唯心的任何成分的要求。任何脱离实际的成 分都不会在这样的社会主义中找到生存的空间。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 绝非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以人民为物质实现的力量源泉,以工人 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者。 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形成以每 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五,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 不断完善的社会,而绝非一成不变的。 第六,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民主与法 制。
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
择、人民的选择。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旗帜符合中国 国情。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人类社 会的发展趋势。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体现了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 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有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 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江泽民在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一次直接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在中国土地上建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是由中国人建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中国 人谋幸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马克思主 义指导下建设的社会主义。把这几条总括起来,可以下这样 一个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马 克思主义指导的在中国土地上由中国人建设为中国人谋幸福 的有商品货币义
高举中国特色社义伟大旗帜

2、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念 、 体系 (1)一脉相承体现在: )一脉相承体现在: A、相同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 、相同的理论主题: 主义事业 B、相同的理论品格:解放思想、实 、相同的理论品格:解放思想、 事求是、与时俱进。 事求是、与时俱进。 C、相同的理论基点:立足于社会主 、相同的理论基点: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相同的理论目标:为了亿万人民 、相同的理论目标: 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奋斗。 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奋斗。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 就是人与自然、 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的社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社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 发展的社会。 发展的社会。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总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特征、总体要求——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 特征、总体要求——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人与自然和谐。 序、人与自然和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2007年,七个阶段。 年 年 七个阶段。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定位的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大意义
1、为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为观察、分析、 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事业指明了方向。 事业指明了方向。 3、为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为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 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怎样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怎样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0116820 林鲲鹏经过了90年的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坚持不懈、不断发展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在面对社会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到新课题、新矛盾下,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的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出来的新道理,形成的新理论,是过去,也是未来指引中国前进的根本指南,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传统意义的社会主义,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客观准确地把握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情况下,提出的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导下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其次,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是党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相结合,进行科学的界定和阐述。
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内容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历史经验的联系,实践总结得出: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首先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早先经历了一个选择的过程。
在当时社会国民经济背景下,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它的主要弊端包括有: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政企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因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创造性思想观点。
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十八大全文

十八大报告(全文)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
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0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以“八个必须坚持”给予了明确回答: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前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开篇即郑重提出:“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凝聚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能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系能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代表们纷纷表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江苏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张连珍代表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
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一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河南省鹤壁市委书记王训智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有这面旗帜的引领,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
十七大代表孙开林是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
尧治河村海拔1700多米,曾是出了名的特困村。
自1988年开始,孙开林就领着群众劈山开路。
在炸开悬崖最危险的时刻,“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孙开林冲到最前面,干部跟上来了,党员跟上来了,群众跟上来了,终于凿通了到第一个矿点的6
公里山路。
矿石出山,石头变宝,今天的尧治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他说:“我们村能富起来,走的是改革开放的路子,靠的是党的领导。
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转变思想观念,就没有尧治河村的今天。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艰难曲折作出的正确选择。
安徽省黄山市委书记王启敏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前进道路。
只有在这面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
”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根本性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
”辽宁省丹东市委书记薛恒代表说:“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合乎国情、顺乎民心。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才能使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代表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改革开放29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浙江省杭钢集团党委书记童云芳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江苏省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代表说,华西村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富裕,现在村民私有资产达到每家最少100万元,集体资产达到100亿元。
“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华西村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层次: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像农民生活的幸福乐园。
”80岁的吴仁宝老代表精神矍铄,话语铿锵。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总结。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顾伯平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许多代表谈到,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我们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这一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已经并将继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江苏省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代表说。
(本报记者李章军、盛若蔚、郑少忠、曲昌荣、徐元锋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