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性能防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
新型高强高弹铜合金设计及带材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

新型高强高弹铜合金设计及带材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1.新型高强高弹铜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The new high-strength and high-elastic copper alloy ha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2.此铜合金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This copper alloy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aerospace and defense fields.3.高强高弹铜合金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The design of high-strength and high-elastic copper alloys needs to consider the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4.有效的热处理工艺是保证铜合金高强高弹性能的关键。
Effective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re crucial to ensure the high-strength and high-elasticity performance of copper alloys.5.高精度的带材加工技术可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铜合金带材产品。
High-precision strip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produce copper alloy strip product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6.对于高强高弹铜合金的加工,精益制造理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For the processing of high-strength and high-elastic copper alloys, lean manufacturing principles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7.通过控制轧制参数优化带材的性能和表面质量。
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防弹性能仿真研究

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防弹性能仿真研究安振涛;甄建伟【摘要】设计了一种称为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的新型防弹材料,并对材料的防弹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当破片侵彻防护层的不同位置时,陶瓷颗粒的破碎情况有所不同,可能发生整体破碎或部分破碎.陶瓷颗粒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高速破片的速度降到100m/s以内,然后破片速度进入平台下降期,在0.1ms时刻破片的速度均下降到40m/s以下.研究结果可以为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弹箭与制导学报》【年(卷),期】2011(031)002【总页数】4页(P89-91,98)【关键词】陶瓷;防弹;破片;仿真【作者】安振涛;甄建伟【作者单位】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810.38;TJ410 引言!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是由大量陶瓷颗粒经改性树脂粘结固化而成,它与防弹陶瓷板一样具有很强的防弹能力[1-6],其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特别适合作为轻型装甲车辆的防护材料使用。
由于组成防护层的陶瓷颗粒相互独立,当高速弹丸侵彻防护层时,只有一个或几个陶瓷颗粒发生破碎,防护层的其它部分仍保持原有性能,因此整个破片防护层仍具有很强的防弹能力,克服了防弹陶瓷板破碎后整体失效的缺点。
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是一种新型的防弹复合材料,尚未发现有相关文献刊载,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种材料的防弹性能进行研究。
文中在已制备的特定参数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技术来研究防护层的防弹性能,从而为破片防护层的性能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1 模型的建立1.1 陶瓷颗粒的结构和尺寸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中陶瓷颗粒为圆柱形结构,圆柱体的两端分别为球面和平面,球面作为迎弹面,可以提高防护层的防弹能力。
已制备的陶瓷颗粒及其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陶瓷颗粒及其尺寸参数1.2 陶瓷颗粒的排列方式一般来说,陶瓷颗粒的排列方式有两种,如图2所示。
陶瓷UHMWPE层合板阻尼材料复合靶板防弹性能研究

DO1:10.19936/ki.2096-8000.20210428.010陶瓷/UHMWPE层合板/阻尼材料复合靶板防弹性能研究周越松,梁森*,王得盼,刘龙(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青岛266520)摘要:提出一种由碳化硼陶瓷、UHMWPE层合板、阻尼材料构成的复合靶板。
应用LS-DYNA动力学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该靶板在12.7mm穿甲爆炸燃烧弹高速冲击下的性能,并通过实验对数值模拟进行可行性验证。
进一步研究靶板抗侵彻性能随结构几何参数变化的关系,探究阻尼材料的最佳分布位置和最佳厚度。
结果表明:随着陶瓷厚度增大,靶板吸收子弹动能和弹道性能指数呈线性增加;在UHMWPE层合板厚度较大时,增加其厚度对靶板抗侵彻性能的提升更明显;同等面密度条件下,与提高陶瓷或者UHMWPE层合板的厚度相比,涂刷1mm背层阻尼材料时,复合靶板弹道性能指数最高,抗高速侵彻性能最好,为阻尼材料作为减震层在抗高速冲击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阻尼材料;复合靶板;数值仿真分析;高速冲击;复合材料中图分类号:TB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000(2021)04-0066-09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反装甲武器毁伤效能不断提升,对防护装甲的“轻量级”与“防护性”要求越来越高[1]。
因此,研发防护能力更好、更轻质的防弹靶板迫在眉睫。
目前关于防弹靶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防弹新材料和防弹靶板复合结构上。
王亚进等[2]提出了陶瓷/芳纶纤维复合材料防弹板,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该防弹板抗子弹高速冲击的性能,并对该结构进行优化,为后续轻质复合装甲的研究设计提出了研究方向。
甄建伟等[3]研究了阵列式陶瓷颗粒破片防护层的透波特性,通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说明了这种特殊的结构具有降低冲击波破坏的作用。
江怡等⑷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不同陶瓷种类的抗侵彻性能,深度剖析了陶瓷的抗侵彻原理,为复合靶板中陶瓷材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纤维增强防弹复合材料及应用

引言传统的防弹材料以金属和陶瓷为主,这类防弹板材的使用寿命长,但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质量比较重等。
新型防弹塑料作为高强度材料,它可用来制作防弹玻璃和防弹服,质量只有传统材料的1/5至1/7[1]。
这是一种经过特殊加工的塑料材料,与正常结构的塑料相比,具有超强的防弹性。
传统的防弹材料在被子弹击中后会出现受损变形,无法继续使用,但这种新型材料受到子弹冲击后,虽然暂时也会变形,但很快就会恢复原状并可继续使用[2,3]。
新型防弹塑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FRP),不仅能防止弹头得侵彻,而且能吸收子弹得冲击能量,避免冲击能量造成得伤害。
1. 防弹材料的防弹标准新型防弹材料的防弹标准沿用的旧防弹材料的标准,大体上按防弹性能将防弹材料分为A和B两个类别。
根据GA165-2016,A类为弹头或弹片未穿透防弹材料,防弹材料背面有飞溅物,但没有穿透测试卡。
B类为弹头或弹片未穿透防弹材料,防弹材料背面无飞溅物[4]。
具体的防弹等级按枪弹类型、弹头标称质量(g)、枪弹初速(m/s)、弹头结构、弹头直径×弹头长度(mm)、适用枪型分为六个等级以及特殊枪械对应的特殊等级[5],在此不做赘述。
2. 纤维复合材料的防弹机理最早的防弹材料多使用陶瓷、金属等材料,当子弹打到防弹材料上时,将弹体或弹片碎裂后形成的破片予以弹开[5],但是弹头产生的巨大动纤维增强防弹复合材料及应用张忠峰王克俭*(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防弹复合材料的防弹原理、纤维增强防弹复合材料的进展及防弹塑料片材的应用。
关键词:防弹塑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Fiber Reinforced Bulletproof Composites and ApplicationsZhang Zhongfeng Wang Kejian*(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ulletproof principle of new bulletproof composite material,the progress of fiber reinforced bulletproof composite material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ulletproof plasticsheet material.Keywords:bulletproof plastic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ultra-high molecular polyethylene fibers能无法消减,对被防护对象仍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先进高分子材料在国防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进展-PPT精品文档

•在板上用硅树脂粘接200个8×8cm的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电
力可输送至连接到FPC的ISS。
•IKAROS是由直径1.6m的探测器侧面的展开系统和支撑航天飞行
器的无线电通路部组成,一片PI膜约长13.6m,厚7.5μ m。
•IKAROS探测器的质量为296Kg,直径160cm、高度83cm,如图9
所示,在电池表面有48个约10m2的薄膜太阳能单电池和在外围 72个采用液晶薄膜的PI方向控制装置,靠硅树脂粘接在一起。
•据报道,PAN-CF的理论强度为180GPa,T2000的强度仅为理论
值的1/3,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能否找到实用化 的工艺技术解决方案。
•其难点之一:①共聚单体问题,本来用纯聚PAN若能制得理想
状态的PAN原丝,并解决预氧化过程的瞬间发热问题,就有利 于形成有规的石墨层状结构,从而制得超高强高模PAN-CF,但 由于纯聚PAN分子结构具有很强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使其纺丝 过程难以形成柔软而无空隙的PAN原丝,更难以解决预氧化过 程的集中放热所引发的的着火问题。
运行温度,还要经受地球周边存在于低轨道并以8Km/S的高速 度冲击飞行器的原子氧(A·O)的袭击,其浓度为1012-13原子 氧/m3。
•这种原子氧能使各种高分子材料迅速氧化、老化,PI膜也不例
外,因此开发了可抵御A·O的含硅、含磷或氟化的PI,其中含 Si的PIBSF30具有优良的耐受性。图5示出日本第一颗地球回收 宇宙无人实验卫星(SUF)的EPEX表面的MLI结构。
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抗弹能力测试共3篇

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抗弹能力测试共3篇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抗弹能力测试1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抗弹能力测试B4C基复相陶瓷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磨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船舶及机械制造等领域。
为了提高其性能,研究人员将不同元素的添加和复合工艺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中。
本文主要介绍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抗弹能力测试。
一、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固相反应法和液相反应法两种。
其中,固相反应法是通过高温反应使B4C、SiC、TiC、MoSi2等粉体混合均匀,然后经过烧结得到复合材料。
液相反应法是在高温下将金属元素与B4C等陶瓷粉体反应生成复合材料。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二、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性能研究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热物性能、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
力学性能方面,B4C基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等优点,可以用于制造高压泵的活塞套、发动机缸套、船舶螺旋桨等耐磨零件。
热物性能方面,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导热性能良好,可以应用于高温传热组件,如热交换器的管束等。
电性能方面,B4C基复相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高介电常数,在电子器件中应用广泛。
化学稳定性方面,B4C基复相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化工设备中应用较多。
三、B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抗弹能力测试抗弹能力测试是评价B4C基复相陶瓷材料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弹头与装甲发生碰撞时,B4C基复相陶瓷材料能够吸收一部分能量从而保护人员和装备。
抗弹能力测试可以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方法。
室内实验通常使用高速摄影仪和高速采样仪等仪器对材料进行拍摄和测量,得到材料的破坏过程和宏观性能数据。
现场实验则需要选定合适的试验场地和设备,进行真实环境下的装甲防护测试。
四、结论B4C基复相陶瓷材料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
新型复合材料在战车装甲上的应用

特性
❖ 2.防弹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安全性好。
❖ 纤维复合材料是力学上典型的静不定体系,当复合材 料中的一部分纤维断裂时,载荷会迅速重新分配到未 断裂部分,不致发生突然断裂,同时,基体和增强体 纤维之间的界面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纹扩展,所以仍能 安全使用或安全使用一定期限。
特性
❖ 3.可设计性强。
❖ 通过改变纤维、基体的种类及相对含量、纤维集合形 式及排列方式、铺层结构等可以满足对复合材料结构 和性能的各种设计要求。因此,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可以设计得到最佳强度和抗弹性能的纤维复合材料 ,这是其它单一均质材料无法比拟的。
装甲演变
❖ 战争时期:厚度增加-车身重量过大。
❖ 战后时期: 对装甲的新理解-反应装甲, 复合材料装甲等。
车体前部装有爆炸反应装甲的我国第 三代主战坦克99式。
1943年底量产的虎王重型坦 克。前装甲180mm,重达70 吨。
防弹纤维复合材料
❖ 防弹纤维复合材料是采用纤维织物或混杂纤维织物, 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与树脂基体复合而制得的具有一 定防弹性能的材料。
德军
三号坦克 四号坦克
战车参数
坦克类型 H35坦克 炮塔 /车身)
炮塔转速
40mm/40 mm
24度/s
55mm/40 mm
26度/s
30mm/14 mm
35度/s
30mm/14 mm
44度/s
重量
9.6T
20T
19.35T
22T
时速
27Km/h 40Km/h 68Km/h 42Km/h
国内外防弹纤维复合材料在战车上的应用
❖ 作为背板或夹层材料与陶瓷,装甲钢和铝合金等材料 一起构成复合装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身具有一定 刚度,能够支撑起面板。同时由于其良好的能量吸收 能力,可以在复合层装甲中起到很好的吸收能量的作 用。用于坦克,装甲车辆等的装甲。
织物树脂层压复合材料抗弹性能研究

型 、 脂 体系 、 层混 杂 方式 及纤 维 混杂 分 数 、 物 铺 层 和预 置 分层 对 层压 复合 材料 靶 板 弹 树 铺 织 道 冲击 性 能 的影响 . 究结 果可 以作 为 防弹织 物树 脂层 压 复合 材料设 计 的参 考依 据. 研
表 2 层 压 复 合 材 料 靶 板 的 特 性 参 数
铺 层混杂方式
TT T TT
TT TT P
TP P T T
P TTTP
TP P P T
P TP TP
P TP P P
P PP PP
1 2 弹 道 冲击 测试装 置 . 测试 装 置如 图 1所示 . 用 了两种 枪与 子弹 进行 了射 击试 验 : 采
为靶 板 的弹道 极 限速度 . ( )靶板 吸 收 的能量 ( 2 E )
7 6 . 2mm 枪试 验 则并没 有 按
5 , 弹头 部形 状呈 锥 形 , 角 为 3 。 为 了使 子 弹 的姿 态保 持稳 定 的直 线 运 动 , 0子 锥 0. 在子 弹 的尾 部 镂空. 弹的速 度可 以通 过控 制 氮气 的压 力加 以调 整. 子
一
. 一
诒辱
图 1 弹道 冲击 测 试 装 置 示 意 图
维普资讯
1 实 验 部 分
1 1 试 样 .
( )原材料 1 芳纶( Twao ) r n 和高 强维 纶 ( VA) P 织物 规 格如 表 1所 示 . 固性树 脂 采用 酚 醛/ VB体 热 P
系 , 塑 性 树 脂 采 用 L E. 热 I D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试验部分
树脂基体
。
3. 1 原材料选择 3. 1.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 比模量高、 性 能可设计性强、 电性能好及耐疲劳性好等特点, 将其 与传统的防弹材料进行复合可得到结构 / 功能一体 化的 轻 质 装 甲 材 料, 可降低装甲车辆战斗全重达 30% 以上,实现机动性和防护能力的统一。树脂基
[10 ]
。 表 1 列出了部分装甲
用陶瓷的性能, 选用 Al2 O3 陶瓷。
表1 Table 1
陶 瓷
常用防弹陶瓷片的性能 图2 玻璃纤维三维织物防弹样件形貌 Morphology of ballistic samples with
The properties of common ballistic ceramic disk
。目前用于装甲防护的树
脂基体多为环氧树脂、 酚醛树脂、 双马来酰亚氨树 聚酰亚胺等。根据实际情况及成型方法、 本实验 脂、 选用环氧树脂作为增强纤维。 3. 1. 2 高强玻璃纤维及三维织物 高强玻璃纤维的特点是熔点高, 约为 1200℃ , 破坏时成脆性断裂, 随着弹丸冲击速度的提高, 其吸 收能量的能力明显增加。高强玻璃纤维制成的装甲 材料抗弹能力可达到钢的三倍以上, 并对破甲弹具 有使射流弯曲、 不规则断裂失稳的能力, 使射流临界 侵彻 速 度 明 显 提 高, 在装甲车辆上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玻璃钢 / 复合材料增刊
2012 年
新型高性能防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
薛书凯
( 1.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1, 2 710025 )
710072 ; 2.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陕西西安
摘要: 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其防护性能好、 密度低及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装甲防护领域。本文 研究 了玻璃 纤维 不同织物形式、 陶瓷片形状等因素对防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 在进行防弹复合材料设计与开发 时, 应 考 虑防弹 性 重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只有三者达到一种平衡, 才能设计出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防弹复合材料。 能、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防弹性能; 装甲防护;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B332 ; TQ322. 4 文献标识码: A
由表 3 可知, 不同陶瓷片形状的防弹样品性能 区别不是很大, 但进一步研究发现, 在拼接陶瓷片 由于六边形陶瓷片的接缝不在一条直线上 , 因 时, 此, 可能更有助于对抗多发子弹的打击 。 总而言之, 在进行防弹复合材料设计与开发时 , 应密切注意防弹性能、 重量与成本的关系, 只有三者 达到一种平衡, 才能设计出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防 弹复合材料。 3. 3. 3 V50 测试 弹道极限 V50 指标是最为常用的防弹材料及装 备防弹性能表征指标。 V50 指穿透概率 50% 时模拟 破片或特定弹丸的平均着靶速度 。该指标是取一定 数量最高有效部分穿透速度和同等数量的最低有效 完全穿透速度的平均值, 再减去测速点至靶面的衰 减弹速而得到。 V50 测试方法是较为合理、 实践证明, 易行和广 能够更科学地表征装甲的弹道防护极限 , 泛适用的, 更适用于非金属复合装甲材料的测试评价 。 经过测定, 以本试验中前述的玻璃纤维三维织 物与六边形陶瓷片复合的防弹试验件为研究对象 , 弹道 极 限 V50 值 为 736m / s, 说明能够有效地防护 7. 62mm 口径 56 式穿甲燃烧弹, 并且具有一定的工 程应用价值。 3. 4 结 论 ( 1 ) 通过比较玻璃纤维的不同织物、 氧化铝陶 认为: 玻璃纤 瓷片形状与树脂复合的防弹材料性能 ,
表2 玻璃纤维不同织物形式的防弹样品性能对比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Ballistic Samples with Different Textile of Glass Fiber
纤维织物形式 防弹性能 · m-2 面密度 / kg 板件厚度 / mm 成本 玻璃纤维布 1 发穿透 50. 64 30 较低 玻璃纤维三维织物 3 发 7. 62mm 穿甲弹后 符合损伤标准 3 级 性能良好, 47. 90 30 较高
1
引
言
面板和背板材料的性能优势分别得以最大限度的 发挥
[4 ]
为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的要求, 近年来, 新型高 性能防弹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防弹纤维复 在一定的工艺条件 合材料是采用纤维或纤维织物, 下与树脂基体复合而制得的具有一定防弹性能的材 料, 其作用特点与结构复合材料有很大的差异 , 成型 重量轻、 成本低, 兼具承力和防弹双 工艺要求简便、 重功能, 实现减重、 大幅度提高防弹性能的目的, 是 新型防弹装甲的首选材料
由表 2 可知, 由于三维织物增强材料具有较高 的层间剪切强度和耐压强度, 因此以三维织物制成 的防弹试验件性能较好,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机械性能, 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的需要。
注: β 为相对于 Al2 O3 的价格系数; ※ 表示应用少; ※※ 表示应 用较少, ※※※表示大量应用。
144
玻璃钢 / 复合材料增刊
143
新型高性能防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
复合材料受到弹丸冲击作用时, 基体必须与纤维一 同伸长、 断裂, 才能使复合材料最大限度地吸收弹丸 的冲击能量, 起到抗弹、 减震的作用, 因此基体必须 具有较高的断裂延伸率
防弹装甲材料的发展趋势
智能装甲 智能材料和智能结构系统是国外重点发展的高
3 发 7. 62mm 穿甲弹后性能 3 发 7. 62mm 穿甲弹后性能 良好, 符合损伤标准 3 级 良好, 符合损伤标准 3 级 55. 12 30 相当 56. 87 30 相当
新技术, 这种智能材料和智能结构系统应具备感知 可准确而迅速地测出来袭弹药的 功能和驱动功能, 方位, 并采取有效的对抗措施。当装甲遭受侵彻时, 采用智能材料制成的响应能力为微秒级的微型传感 指令能量对抗型的陶瓷装甲、 反应装甲干 和驱动器, 扰抵消来袭弹丸的能量, 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4. 2 电磁装甲 电磁装甲是一种新概念、 新原理装甲, 来自于电 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和定时装置等 和磁的能量转换, 手段, 及时探测出来袭弹丸的速度、 方向和距离并输 入微机处理系统, 当弹丸飞至坦克装甲前方一定距 离时, 装甲会主动释放电能并立即转变成磁能 , 形成 一道磁屏障将弹丸摧毁。 4. 3 灵巧装甲 美国陆军推出了灵巧装甲新概念。 该装甲的装 甲材料、 传感器、 控制器、 微型动力装置、 活动关节和 自动修复系统组成的装甲系统可对付穿甲弹、 破甲 弹和灵巧弹药等多种弹药。当灵巧装甲受到弹药威 胁时, 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微型动力干扰装置共同 能动地改变弹丸或射流的动能方向 。 协作, 4. 4 滑块装甲 所谓滑块装甲, 就是在装甲夹层上设置有高速 滑动的装甲块, 以它来横向撞击入射侵彻的穿甲弹 , 使之被切断或变形, 滑动块可以是一块, 也可以是两 有的双向滑动块用先进的陶瓷活动板或高强度 块, 装甲板, 在导轨上迅速滑动, 然后滑向原位, 作用时 间只有百分之几秒, 滑动装甲的关键技术是迅速取 得装置的启动信号和高速的推动力, 这种滑块获得 高速运动的能源是机械能、 电能、 爆炸能, 高速运动 从而产生抗弹效果。 的滑块阻挡或摧毁侵ig. 1 防弹复合材料的结构
2
2. 1
材料设计
防穿甲弹的作用机理 主要是利用装甲陶瓷硬度高这一特性 。 为了抵
The Structure of Ballistic Composite
挡穿甲弹弹芯, 装甲的硬度必须高于弹芯的硬度 ( 标 准穿甲弹的弹芯硬度大约为维氏硬度 800 ) 。 性能 氧化铝陶瓷复合装甲材料可以达到这一 数据表明, 要求。 由于陶瓷复合装甲具有粉碎或至少折断硬而脆 的穿甲弹弹芯的能力, 这样可使弹芯的穿透力减少, 同时利用装甲陶瓷中的锥形坑吸收弹头的动能, 将 残余的弹芯动能扩散到较大面积的韧性背板上, 使 其能容易地吸收此动能 2. 2 材料结构设计 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对防弹材料的结构设计起 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 ] [2 ]
树脂基复合材料一般适用于防护对象为中小口 径穿甲弹, 其耐受的冲击速度属于低速侵彻范围 性能具有强烈的依赖关系
[6 ] [5 ]
。
在低速侵彻范围内, 装甲防护性能与装甲材料机械 。 因此, 其设计思想是 高硬度的面板与高韧性的背板组合在一 把高强度、 起, 前者用于提高对子弹的侵彻能力 , 后者用于吸收 弹丸冲击能量, 减少装甲动态脆性破坏。
[7 ]
3. 2
测试方法 88《装甲车辆试验规程装 根据标准 GJB59. 18-
甲板抗枪弹性能试验》 进行防弹性能测试。 3. 3 结果与讨论 以玻璃纤维、 防弹陶瓷片等材料复合成的防弹 试验件在西安市民兵训练基地进行了多次靶板实 验, 并在济南 53 所做了定量测试。 试验用靶板面积 为 300 × 300mm, 分别进行了玻璃纤维织物形式、 陶 并进行了 V50 测定, 下面 瓷片形状的防弹性能试验, 分别进行分析与讨论。 3. 3. 1 不同玻璃纤维织物形式的防弹试验件性能 比 分别研究了玻璃纤维布及三维织物制成的防弹 试验件的防弹性能 ( 两种试验件均采用相同尺寸的 陶瓷片) 。玻璃纤维布及三维织物制成的防弹试验 。 件的防弹性能、 面密度和成本的比较见表 2 。
密度 /g · cm - 3 2. 5 3. 8 3. 2 弹性模量 / GPa 400 340 370 维氏硬度 / GPa 30 16 27 β × 10 1 ×5 用 量
Fig. 2
glass fiber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 ※※※ ※
B4 C Al2 O3 SiC
[8 ]
。
三维织物增强材料具有较高的层间剪切强度和 耐压强度, 为减少复合层压材料的分层, 提高其在多 重打击下的防弹能力, 三维织物可充分发挥纤维本 身的强度, 纤维呈直线状态不屈曲, 且不易分层, 提 高了防弹能力 3. 1. 3
[9 ]
Tabl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