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防弹材料

装甲防弹材料
装甲防弹材料

装备必须——复合防弹材料

摘要: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芳纶为代表的新一代轻质防弹材料,与传统的航空防弹钢板、

双硬度防弹钢板及陶瓷-轻合金防弹装甲材料相比,具有抗弹性能好、工艺方便和有明显减重的效果,也成为现代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中使用的主要装甲材料。

一、前言:

金属材料是现代装甲最重要的材料。从普通钢装甲发展到高硬度钢装甲、双硬度钢复合装甲、乃至钛合金装甲,防护能力不断提高。金属材料装甲对于坦克、装甲车、军舰等的防护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人体近身防护和军机的防护,金属材料装甲却不适宜,因为太重,会影响战术性能的发挥。于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轻质复合材料防弹装甲,如纤维复合材料装甲和陶瓷复合材料装甲相继问世,并得到不断发展。

二、防弹装甲结构:

典型的陶瓷复合材料防弹装甲一般是以陶瓷材料作面板,纤维复合材料(典型的为碳纤维与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有机纤维的复合)为背板,中间用胶粘剂粘接复合,在陶瓷面板上铺有一层高强布作为止裂层。陶瓷复合材料装甲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轻质防弹装甲体系,与传统金属装甲相比,具有重量轻、防护水平高、工艺简单、可设计性好等优点。在国外,陶瓷复合材料装甲已成为轻质航空装甲的主流,受到各国研究者的普遍重视。

三、防弹原理:

(1) 破碎弹头。这是重要的防弹机制之一。不仅弹头破碎时耗散很多的能量,而且弹头碎块可将高度集中的能量予以分散,等效于加大着靶面积,可大大提高抗弹性能。为了破碎弹头,装甲表面往往贴有坚硬的陶瓷面板。

(2) 靶板破坏与变形吸能。弹丸作用于靶板,首先面板陶瓷破坏并形成倒锥作用于背板,背板将通过变形、分层和纤维断裂等吸收剩余的能量。这里面板与背板的能量分配要合理。面板不仅要能够破碎弹头,而且应能形成倒锥,利于背板作用的有效发挥;背板要能支撑面板,尽可能延长面板的破坏时间,充分发挥面板作用,同时应具有协同的大变形能力,这需要合理设计。

(3) 磨蚀作用。破碎弹头进入破碎的陶瓷块中产生摩擦,弹头碎块与陶瓷碎块产生摩擦,陶瓷碎块之间由于弹头碎块的挤入,也会产生摩擦,最终结果是动能转变为热能。

(4) 改变弹头入射角。采用精心设计的特殊表面面板,将可以做到,无论子弹从何方射来,都能避免垂直人射,即可改变弹头入射方向,从而使动量(动能)分解,以降低对靶板的作用,等效于靶板抗弹能力的提高。

四、复合防禅材料技术的发展

此点分为防弹陶瓷材料的发展和复合材料背板用纤维的发展两个方面

(一)防弹陶瓷材料的发展

对陶瓷面板材料来说,要求具有高的硬度和相应的高耐磨性、高的压缩强度及重量轻。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美国军方制成世界上首块陶瓷复合装甲,它是由约8.5mm 厚的氧化铝(Al2O3)陶瓷粘结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的背板上而制成的复合装甲。在六十年代初,美国诺顿公司参与陶瓷复合材料装甲的研究,研制的热压碳化硼(B4C)陶瓷密度低,可以使装甲体系比氧化铝轻30\\\\%。1965年起B4C开始逐步取代Al2O3。1967年又研制防

弹型碳化硅(SiC)陶瓷,SiC比Al2O3减重10\\\\%,而成本又低于B4C。但由于种种原因,SiC陶瓷后来发展缓慢。

后来还研究了二硼化钛(TiB2)与氮化硅(Si3N4)陶瓷。目前适用于装甲的陶瓷及其性能如表I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B4C,SiC,TiB2的弹道质量因素(M)较高,是较优良的防弹陶瓷。TiB2陶瓷硬度高,抗弹击性好,但因密度太大,不适于用作航空轻型防弹装甲。B4C陶瓷密度小,硬度高,抗弹击也好,造价偏高;Al2O3陶瓷密度较小,但防弹能力仍比金属材料高,且价格低,仍有相当大的市场。

(2)复合材料背板用纤维的发展

在陶瓷面板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复合材料背板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地深入进行,复合材料背板既要求高强度和一定的刚度,又要求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因此,良好背板材料与纤维、树脂类型和复合工艺有直接关系。

早期的陶瓷复合材料装甲体系是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作为背板,近年来开发出不同种类的新型高性能纤维用于装甲领域,其中主要有S-glass纤维、Kevlar与Twaron纤维和Dyneema与Spectra等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纤维。这些纤维有很好的吸能作用,尤其是UHMWPE纤维,它与芳纶相比,其密度仅为芳纶的65\\\\%,防弹性能却比芳纶高25\\\\%。

近年又开发出防弹性能更好的PBO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背板时,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吸能作用,而且要考虑到面板和背板的协同关系。背板对面板要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对背板的含胶量、成型压力以及树脂基体与纤维的界面应严格要求,要有利于充分发挥纤维的防弹性能。

(五)轻质复合防弹材料在军机上的应用

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决定胜负的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最近几次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中可以看出,空军除了需首先夺取战场制空权外,还担负着大量的对地攻击任务,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成为各军兵种协同作战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成员。但是随着地面部队防空力量的不断增强,执行对地攻击的军机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地面火力威胁。因此国外先进武装直升机,包括一些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都强调要进行战场高生存力设计,并普遍使用装甲技术,以提高机体抗弹能力和成员的防护水平。

美军十分重视军机的防弹能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相关实验中心每年都有数十篇航空装甲的AD报告发表。美军明确提出在军机上使用装甲防护是提高飞机战场生存力的有效手段,并自六十年代以来系统地开展了航空装甲技术的研究。例如在七十年代初,美军Air Force Armament实验室(AFAL)与Air Force Flight Dynamics实验室(AFFDL)用一架完整的F-89J战斗机进行系统的驾驶舱防护能力实验。

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新一代陶瓷/复合材料轻质装甲得到迅速发展。以Al2O3/玻璃纤维复合材料、B4C/芳纶为代表的新一代轻质防弹材料,与传统的航空防弹钢板、双硬度防弹钢板及陶瓷-轻合金防弹装甲材料相比,具有抗弹性能好、工艺方便和有明显减重的效果,也成为现代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中使用的主要装甲材料,例如OH-6A、AH-64(阿帕奇)、AH-56A、UH-60A(黑鹰武装型)、AH-1J(贝尔209)、AH-IW(超眼镜蛇)、AH-1S(现代化型贝尔209)、Lya x-3〔“山猫”武装型)、RAH-66卡曼奇〔美军新型攻击直升机)武装直升机和C-130运输机等都采用了这类装甲材料,使这些军机具有较强的抗弹生存力。近几年美国等又开发出B4C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装甲,并开始装备军机。

我国对于军机用轻型复合材料防弹装甲在此之前尚未进行过系统研究。目前军机上所用的防弹装甲仍处于五十年代水平,不仅防弹效果差,而且严重影响了飞机应有的飞行性能和战术性能。由此可见我国军机防弹装甲急需更新换代。近些年来在陆航装备部和航空工业部门的支持与关心下,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在承担的预研项目中,针对轻质防弹复合材料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为我国新型武装直升机采用轻质防弹复合材料装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信,随着各方面的重视以及各层次的投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在不远的未来,我军在防弹材料方面,特别是有关于我陆航直升机装甲防护方面的发展将会更加辉煌。

防弹衣知识讲解(详细版)

防弹衣知识讲解(详细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防弹衣知识讲解 目录 简介 防弹背心是一种象盔甲一样用于减少子弹伤害的防护衣,它们由警察和军队穿着。 上面的名字多多少少是个误称,因为大部分这样的防护服对于大口径步枪或来复枪只有很少甚至没有防护力,不论防弹衣的类型,式样,材料,或步枪弹的口径(这个例外不能一概而论。22 LR型,通常可以对大口径的步枪、来福枪子弹起到防护作用.) 这些背心广泛地防御从手枪射击的手枪弹药——同样不论类型,式样,材料,和手枪弹药的口径。 一些类型的防弹衣有金属的扩充物(钢或钛),在身上的重要部位可以额外的填充一些陶瓷或聚乙烯板用来增加保护性。如果子弹正好打到填充物上,这些保护物能有效防护所有手枪和一些来福枪。这类的背心在军事用途变成标准,作为前进在弹道技术使“Kevlar-only”背心失效- The CRISAT NATO standard for vests includes titanium backing. 一些背心也被设计保护免受刀子攻击。 单兵护体装具

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防弹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弹层两部分组成。衣套常用化纤织品制作。防弹层是用金属(特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陶瓷(刚玉、碳化硼、碳化硅)、玻璃钢、尼龙、开夫拉等材料,构成单一或复合型防护结构。防弹层可吸收弹头或弹片的动能,对低速弹头或弹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可减轻对人体胸、腹部的伤害。防弹衣包括步兵防弹衣、飞行人员防弹衣和炮兵防弹衣等。 防弹衣概述 作为一种防护用品,防弹衣首先应具备的核心性能是防弹性能。同时作为一种功能性服装,它还应具备一定的服用性能。 防弹性能 防弹衣的防弹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防手枪和步枪子弹目前许多软体防弹衣都可防住手枪子弹,但要防住步枪子弹或更高能量的子弹,则需采用陶瓷或钢制的增强板。 (2)防弹片各种爆炸物如炸弹、地雷、炮弹和手榴弹等爆炸产生的高速破片是战场上的主要威胁之一。据调查,一个战场中的士兵所面临的威胁大小顺序是:弹片、枪弹、爆炸冲击波和热。所以,要十分强调防弹片的功能。 (3)防非贯穿性损伤子弹在击中目标后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作用于人体所生产的伤害常常是致命的。这种伤害不呈现出贯穿性,但会造成内伤,重者危及生命。所以防止非贯穿性损伤也是防弹衣防弹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服用性能 防弹衣的服用性能要求一方面是指在不影响防弹能力的前提下,防弹衣应尽可能轻便舒适,人在穿着后仍能较为灵活地完成各种动作。另一方面是服装对“服装-人体”系统的微气候环境的调节能力。对于防弹衣而言,则是希望人体穿着防弹衣后,仍能维持“人-衣”基本的热湿交换状态,尽可能避免防弹衣内表面湿气的积蓄而给人体造成闷热潮湿等不舒适感,减少体能的消耗。此外,由于其特殊的使用环境,防弹衣也要考虑到与其他武器装备的适配性。 防弹衣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人防护装备,防弹衣经历了由金属装甲防护板向非金属合成材料的过渡,又由单纯合成材料向合成材料与金属装甲板、陶瓷护片等复合系统发展的过程。人体装甲的雏形可追溯至远古,原始民族为防止身

防弹纺织品简介

防弹纺织品简介 防弹纺织品包括防弹衣、防弹背心、防弹头盔等,我们日常所提到的防弹纺织品一般指比较常见的防弹衣。防弹衣是能够有效地防护各种弹道发射物的防护服装,现代防弹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明的,目前已经成为军队不可缺少的防护用品。现代用纺织纤维材料制作的防弹服,具有重量轻、可设计性强以及可以实现大面积防护等特点,因而应用广泛。最初的厚重防弹衣对于行军打仗极为不利,由于防弹材料的限制,那时的防弹衣毫无舒适性可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考虑防弹衣的服用性能。 (一)防弹衣的种类 不同的分类方式,防弹衣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防护等级,可分为防弹片、防低速子弹、防高速子弹三级;根据式样,可分为背心式、夹克式、套头式三种;根据使用对象,可分为地面部队人员防弹系统防破片防弹背心、战车乘员防弹系统防破片防弹衣、保安防弹衣、要人防弹衣等多个品种;根据使用范围,分为警用和军用两种;根据使用材料,分为软体式、硬式和软硬复合式三种。硬式防弹衣是以特种钢板、超强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或者氧化铝~碳化硅等硬质非金属材料为主体防弹材料。因重量大、坚硬,穿着笨重、行动不便,所以逐渐被淘汰。 (二)防弹纺织品的防弹机理 防弹衣的防弹作用,一是将弹体碎裂后形成的碎片弹开;二是通过防弹材料消释弹头能量。 1.软式防弹衣的防弹机理软式防弹衣是利用高强高模纤维制成的,如芳香族聚酰胺、高强聚乙烯、高强聚丙烯等,这些高性能纤维具有远高于一般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质地柔韧、重量轻。它利用“以柔克刚”的原理,在子弹击中织物后纤维将冲击波吸收,从而减少人体的损伤。这种防弹衣一般只能用于轻火力场合,对重火力武器防护效果不够理想。从防弹衣吸收能量的角度分析,软式防弹衣防弹原理分为五种方式:织物的变形,即子弹入射方向的变形和入射点临近区域的拉伸变形;织物的破坏,即纤维、纱线以及织物结构的解体;热能,即通过摩擦能的方式散发;声能,即子弹撞击防弹层后发出的声音所消耗的能量;弹体的变形。软式防弹衣可用机织物、单向板、针刺非织造毡、针织物等多种纺织品,织物结构不同,其防弹机理也不同。一般讲,针织物的防弹效果差,而机织物、单向板和针刺非织造毡布有良好的防弹效果。 (1)机织物防弹机理。当子弹或弹片击中机织物时,冲击波和应变波会在纱线中传播。

GA3级防弹衣能挡什么枪弹

GA3级防弹衣能挡什么枪弹? 能有效阻止19 7 9年式7 .6 2毫米轻型冲锋枪发射的1 9 5 1年式7 .62毫米手枪弹(铅芯)穿透 弹:我国1951年式7 .62毫米手枪弹为54式军用手枪的配套子弹,子弹尺寸为7.62毫米×25毫米,用54式手枪发射时初速即达445米/秒,远高于大部分手枪的320米/秒,穿透力在手枪中鹤立鸡群。 枪:79式轻型冲锋枪枪管比54式手枪更长,火药燃烧、燃气做功更充分,所以发射51式7 .62毫米手枪弹时,初速提高到515米/秒,穿透力更强。 警用G A3级防弹衣已足够对付一般持枪匪徒。国内一般持枪匪徒较高级的不过是用土造54式手枪等,枪膛加工较粗糙,子弹也只有普通铅芯弹,甚至是土造复装弹。 枪案疑犯用的是什么枪弹? 弹:两满弹夹的钢芯子弹。至其被击毙时,长弹夹放在旁边只剩一发子弹,短弹夹已经插入枪中,还有十余发子弹。手枪型号暂不清楚,但以最早的格洛克17式9毫米手枪为例,该枪使用9毫米鲁格弹,标准弹夹容量为17发。 枪:奥地利格洛克(G LO C K )手枪,是大口径制式手枪,从1983年开始成为奥地利陆军制式手枪。现今格洛克手枪已经发展出4种口径、8种型号,并被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装备使用。格洛克手枪不但小巧轻便,而且机构动作可靠,容弹量大,击发速度快。 奥地利格洛克手枪威力在54式手枪之上,再加上配有钢芯子弹,击穿目前警用的G A3标准防弹衣完全有可能。 虽然谭飞龙所穿的防弹衣性能暂未公布,但根据广州警方近年公开的招标信息,警方普遍采用的软质防弹衣防护等级一般为GA3级

●我国警用防弹衣防护分级标准 64式手枪64式7 .62毫米×17毫米铅芯弹320米/秒 54式手枪51式7 .62毫米×25毫米铅芯弹445米/秒 79式冲锋枪51式7 .62毫米×25毫米铅芯弹515米/秒 79式冲锋枪51式7 .62毫米×25毫米钢芯弹515米/秒 56式自动步枪56式7 .62毫米×39毫米穿甲弹725米/秒 79式狙击步枪53式7 .62毫米×54毫米穿甲弹830米/秒 ●我国军用防弹衣防护分级标准 54式手枪51式7 .62毫米×17毫米铅芯弹420米/秒 79式冲锋枪51式7 .62毫米×25毫米铅芯弹515米/秒 54式手枪51式7 .62毫米×25毫米钢芯弹420米/秒 79式冲锋枪51式7 .62毫米×25毫米钢芯弹515米/秒 56式自动步枪56式7 .62毫米×39毫米普通弹710米/秒 95式自动步枪87式5 .8毫米×42毫米普通弹920米/秒 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的软质防弹衣要做到能阻止54式手枪发射51式钢芯子弹穿透并不难,所以有专家认为,应修改现有标准,在GA3与GA4级之间再增加一个等级,让前线警员使用软质防弹衣即可防御绝大部分威胁。

军用头盔简介

军用头盔简介 头盔是用于使头部免受伤害的一种单兵防护装具,历来为各国军队所重视。据有关资料分析,战场上的伤亡大多数由弹片所致,而防弹头盔可以有效地减少战场上的伤亡。英国有关部门研究表明,戴防弹头盔可减少5%的受伤率和19%的阵亡率。美军在二战的统计数字也表明,钢盔至少保护了美国7万名士兵的生命。 起源竟然是铁锅 现代头盔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的一天,法军一名炊事兵在遭到德军炮击时把铁锅顶在头上,因此只受了轻伤,而其他很多人都死于猛烈的炮火。法国军队的亚德里安将军得知此事后,深受启发,他要求部队研制金属制成的头盔。后来,人们将法军的制式头盔称作“亚德里安钢盔”。一战后,许多国家的军队纷纷效仿法军,先后生产并列装制式钢盔。 材料从金属到纤维 现代军用头盔经历了从钢盔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过程。在纤维增强复合非金属头盔种类中,主要有玻璃纤维头盔、锦纶(尼龙)

头盔、芳纶头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头盔等。上世纪80年代以前,各国步兵装备的头盔主要是用高锰钢或其他特种钢冲压而成,这种头盔较重,防弹和隔热性能差,佩戴不舒适,还有二次破片伤人的危险。玻璃纤维头盔和尼龙纤维增强复合头盔的总体防弹性能都不高。于是,美军于1978年开始应用凯夫拉纤维研制防弹头盔,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北约军队也广泛装备此类头盔。凯夫拉头盔防弹能力强、重量轻,但价格较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头盔强度和模量均高于凯夫拉纤维,是目前力学性能最佳的纤维,最近几年开始用于防弹头盔领域,但价格高、复合粘接技术难度大。 我国军盔的研发史 在解放后很长时间,我国没有自己的军用头盔。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研制成功了国产第一代军用头盔——GK80型防弹头盔。该型头盔以232防弹钢为主要材料,重1.10~1.25千克,抗冲击能量大于392焦耳,V50值(国际防弹装备品评价标准)为366米/秒。该型头盔研制成功后就应用到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实战表明,该型号头盔具有结构简单、防弹性强、摘戴方便等优点,较好地保护了参战士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GK80型钢盔在防护性能、防护面积、舒适性等方面已不适应。 我军于1994年研制成功了QGF02型凯夫拉纤维增强复合的新型非金属防弹头盔。该盔的V50值优于美军装备的PASGT头盔,

防弹头盔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防弹头盔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产业示范中心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5155.90平方米(折合约67.7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6.85%,建筑容积率1.3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7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3.96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5155.9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4702.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315.1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3288.17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572.73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3台(套),设备购置费5159.29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689251.39千瓦时,折合84.71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4410.66立方米,折合1.23吨标准煤。 3、“防弹头盔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689251.39千瓦时,年 总用水量14410.66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5.94吨标准 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3.42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1.33%,能 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产业示范中心发展规划,符合某产业示范中心产业结构调 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 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 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3780.6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777.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46%;流动资金2003.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4%。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防弹玻璃标准

防弹玻璃标准 前言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美国UL 752:1995《防弹玻璃》,并参考英国BS 5051:1988《防弹玻璃》,ASTM F1233:1995《防弹玻璃材料和系统的试验方法》等标准。本标准只规定了防弹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其他性能采用GB 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和GB 9962-1999《夹层玻璃》相应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及特种纤维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及特种纤维研究所负责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兵器工业民用枪支弹药质量监督质检中心、山东莱阳长城安全玻璃厂、广东伦教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新勇、刘秀敏、莫娇、戴磊、王映洲、李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防弹玻璃 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GB 17840-199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弹玻璃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建筑及其他用防弹玻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44-1986 瓦楞纸板 GB 9656-1996 汽车用安全玻璃(可供认证用)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eqv JIS R3205;1989) 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 GB/T 17340-1998 汽车安全玻璃的尺寸、形状及外观 JC/T 512-1993 汽车安全玻璃包装 JC/T 632-1996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JC/T 632的定义及下列定义。 3.1 L类防弹玻璃L-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的飞溅物不应穿透测试卡的防弹玻璃。 3.2 M类防弹玻璃M-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有飞溅物,但飞溅物不应嵌入测试卡上的防弹玻璃。 3.3 H类防弹玻璃H-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防弹玻璃行业标准介绍(doc 14页)

防弹玻璃行业标准介绍(doc 14页)

防弹玻璃玻璃行业标准介绍 前言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美国UL752:1995<<防弹玻璃>>,并参考英国BS 5051:1988<<防弹玻璃>>,ASTM F1233:1995 <<防弹玻璃材料和系统的试验方法>>等标准。本标准只规定了防弹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其他性能采用GB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和GB9962-1999<<夹层玻璃>>相应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玻璃及特种纤维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及特种纤维研究所负责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兵器工业民用枪支弹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莱阳长城安全玻璃厂、广东伦教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新勇、刘秀敏、莫娇、戴磊、王映洲、李奎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弹玻璃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建筑和其他防弹玻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44-1986 瓦楞纸板 GB 9656-1996 汽车用安全玻璃(可供认证用)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eqv JIS R3205:1989) 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 GB/T 17340-1998 汽车安全玻璃的形状及外观 JC/T 512-1993 汽车安全玻璃包装 JC/T 632-1996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 3、定义 本标准采用JC/T632的定义及下列定义。 3.1 L类防弹玻璃L-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的飞溅物不应穿透测试卡的防弹玻璃。 3.2 M类防弹玻璃M-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有飞溅物,但飞溅物不应嵌入测试卡上

防弹玻璃行业标准介绍

防弹玻璃玻璃行业标准介绍 前言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美国UL752:1995<<防弹玻璃>>,并参考英国BS 5051:1988<<防弹玻璃>>,ASTM F1233:1995 <<防弹玻璃材料和系统的试验方法>>等标准。本标准只规定了防弹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其他性能采用GB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和GB9962-1999<<夹层玻璃>>相应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玻璃及特种纤维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及特种纤维研究所负责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兵器工业民用枪支弹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莱阳长城安全玻璃厂、广东伦教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新勇、刘秀敏、莫娇、戴磊、王映洲、李奎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弹玻璃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建筑和其他防弹玻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44-1986 瓦楞纸板 GB 9656-1996 汽车用安全玻璃(可供认证用)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eqv JIS R3205:1989) 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 GB/T 17340-1998 汽车安全玻璃的形状及外观 JC/T 512-1993 汽车安全玻璃包装 JC/T 632-1996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 3、定义 本标准采用JC/T632的定义及下列定义。 3.1 L类防弹玻璃L-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的飞溅物不应穿透测试卡的防弹玻璃。 3.2 M类防弹玻璃M-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有飞溅物,但飞溅物不应嵌入测试卡上

防弹防刺服检验实施细则完整版本

防弹防刺服检验实施细则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制 二〇一一年一月 精选范本,供参考!

防弹防刺服检验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安部装备财务局提出的防弹防刺服样品检验。 2. 执行产品标准及依据 GA141-2010警用防弹衣 GA 68-2008警用防刺服 公装财[2010]990号关于开展防弹防刺服第二批送检工作的通知公装财[2010]1011号关于开展防弹防刺服防弹性能检验工作的通知3. 检验项目 产品的检验项目见表1。 表1防弹防刺服检验项目表 精选范本,供参考!

4. 样品数量 防弹防刺服检验样品数量:同种防护级别、同种结构的样品9件。5.检验流程 精选范本,供参考!

6. 一般试验条件及检测通用要求 6.1 一般试验条件 (1)试验环境条件为: 温度23℃±2℃、相对湿度30%-70%。 (2)实际试验条件记录内容: 试验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6.2 检测通用要求 (1)试验用仪器及设备运行良好,加电预热3min待仪器及设备稳定后,实施测试。 精选范本,供参考!

(2)所有试验数据应在示值稳定后读取,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可重现。 (3)试验样品核查,试验样品的型号应与检测委托书上标明的型号一致。 (4)试验后保留半件完好的样品入库备案。 (5)检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如停电,仪器损坏等,应检查被测样品,若被损坏,样品停止使用。若被测样品完好,可重新对其进行检测。 (6)检测报告中对产品描述应包括组成及防护层结构,对产品组成的特殊情况应作详细说明。 7. 检验项目与步骤 7.1 一般要求检验 (1)要求:防弹防刺服由外套和防护层(含保护套)组成(外套内外如果附加其他材料,应将此部分材料拆除后再进行各种性能试验,如不拆除则应将此部分材料作为防护层的一部分进行结构、重量、厚度和面积等指标的考核,具体由研制单位选择确定),外套可拆洗,面料颜色为警用藏蓝色,肩部、腰部尺寸可以调节。防护层所有材料的外形尺寸应相同,材料表面无破洞、深坑、划伤、破裂缺口、边角毛刺等缺陷,同一层材料应均匀平整一致,无拼接、局部隆起、皱褶等缺陷。并采用不透光、不透水的黑色保护套密封,封边应均匀一致,保护套材料应具有抗渗水性能,耐静水压应大于等于18kPa。外套与防护层规格尺寸应相互匹配,防护层应与外套连接牢固。防弹防刺服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并易于穿脱,穿着后不应限制两臂的自由运动及人体跪、跳、蹲、跑、俯仰、转体等动作。 (2)检测用仪器及设备:中国人民警察警服面料颜色标样、织物渗水性测试仪。 (3)试验方法:目测和试穿样品,评价穿着灵活性;参考GA141-2010中6.4的测试方法,用织物抗渗水压仪测试保护套面料的耐静水压及用垂吊方法检验密封性能。 (4)记录:组成和颜色、防护层结构、保护套密封性能及灵活性评价结果。 (5)判据:检验结果应满足(1)的要求。 7.2 防护面积检验 (1) 要求:防护层应覆盖人体主要内脏器官(包括前、后及侧面防护),防护面积应不小于0.3m2。 精选范本,供参考!

防弹衣知识讲解(详细版)

防弹衣知识讲解 目录 简介 防弹背心是一种象盔甲一样用于减少子弹伤害的防护衣,它们由警察和军队穿着。 上面的名字多多少少是个误称,因为大部分这样的防护服对于大口径步枪或来复枪只有很少甚至没有防护力,不论防弹衣的类型,式样,材料,或步枪弹的口径(这个例外不能一概而论。22 LR型,通常可以对大口径的步枪、来福枪子弹起到防护作用.) 这些背心广泛地防御从手枪射击的手枪弹药——同样不论类型,式样,材料,和手枪弹药的口径。 一些类型的防弹衣有金属的扩充物(钢或钛),在身上的重要部位可以额外的填充一些陶瓷或聚乙烯板用来增加保护性。如果子弹正好打到填充物上,这些保护物能有效防护所有手枪和一些来福枪。这类的背心在军事用途变成标准,作为前进在弹道技术使“Kevlar-only”背心失效- The CRISAT NATO standard for vests includes titanium backing. 一些背心也被设计保护免受刀子攻击。 单兵护体装具

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防弹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弹层两部分组成。衣套常用化纤织品制作。防弹层是用金属(特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陶瓷(刚玉、碳化硼、碳化硅)、玻璃钢、尼龙、开夫拉等材料,构成单一或复合型防护结构。防弹层可吸收弹头或弹片的动能,对低速弹头或弹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可减轻对人体胸、腹部的伤害。防弹衣包括步兵防弹衣、飞行人员防弹衣和炮兵防弹衣等。 防弹衣概述 作为一种防护用品,防弹衣首先应具备的核心性能是防弹性能。同时作为一种功能性服装,它还应具备一定的服用性能。 防弹性能 防弹衣的防弹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防手枪和步枪子弹目前许多软体防弹衣都可防住手枪子弹,但要防住步枪子弹或更高能量的子弹,则需采用陶瓷或钢制的增强板。 (2)防弹片各种爆炸物如炸弹、地雷、炮弹和手榴弹等爆炸产生的高速破片是战场上的主要威胁之一。据调查,一个战场中的士兵所面临的威胁大小顺序是:弹片、枪弹、爆炸冲击波和热。所以,要十分强调防弹片的功能。 (3)防非贯穿性损伤子弹在击中目标后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作用于人体所生产的伤害常常是致命的。这种伤害不呈现出贯穿性,但会造成内伤,重者危及生命。所以防止非贯穿性损伤也是防弹衣防弹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服用性能 防弹衣的服用性能要求一方面是指在不影响防弹能力的前提下,防弹衣应尽可能轻便舒适,人在穿着后仍能较为灵活地完成各种动作。另一方面是服装对“服装-人体”系统的微气候环境的调节能力。对于防弹衣而言,则是希望人体穿着防弹衣后,仍能维持“人-衣”基本的热湿交换状态,尽可能避免防弹衣内表面湿气的积蓄而给人体造成闷热潮湿等不舒适感,减少体能的消耗。此外,由于其特殊的使用环境,防弹衣也要考虑到与其他武器装备的适配性。 防弹衣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人防护装备,防弹衣经历了由金属装甲防护板向非金属合成材料的过渡,又由单纯合成材料向合成材料与金属装甲板、陶瓷

各国防弹标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欧洲)

德国防弹标准DIN 52290 除了NIJ防弹衣标准外,最常用的轻武器防弹标准是美国的UL752和德国的DIN52290防弹标准,其次为欧洲的EN1063和英国的BS5051防弹标准。 注:VMR-wk = 全背甲圆头软尖弹(full jacket round nose, soft point) VMKS/wk = 全背甲平头软尖弹(full jacket flat nose, soft point) VMF-wk = 全背甲锥形软尖弹(full jacket coned nose, soft point) VMS-wk = 全背甲尖头软尖弹(full jacket point nose, soft point) VMS-wk = 全背甲尖头确尖弹(full jacket point nose, hard point) 测试均在23℃进行,在防弹玻璃的C系列中又分两类,一类为SF,即无碎片飞溅防弹玻璃,此时的材料冲击后碎片验证箱离测试样品距离为5cm,另一类为SA,即允许碎片飞溅防弹玻璃,此时不使用碎片飞溅验证箱。每一样品射击发数为3发。 英国防弹标准BS5051-1988(防弹玻璃) 除了NIJ防弹衣标准外,最常用的轻武器防弹标准是美国的UL752和德国的DIN52290防弹标准,其次为欧洲的EN1063和英国的BS5051防弹标准。

注:每一测试样品射击三发,霰弹枪测试样品射击一发。 欧洲标准EN1063 除了NIJ防弹衣标准外,最常用的轻武器防弹标准是美国的UL752和德国的DIN52290防弹标准,其次为欧洲的EN1063和英国的BS5051防弹标准。 注:RN:圆形弹头;CN:锥形弹头;FN:平头弹头;PB:尖头弹头;SC:软质铅弹心;SCP:钢铅复合弹头(SS109);HC:硬质钢弹芯;HRC:硬度在6 3以上;FMJ:全金属背甲 1:额定值,公差在(0.1g); 2:覆铜钢背甲; 3:全金属背甲(约10%的锌和90%的铜合金); 4:黄铜(tombac alloy)背甲; 5:brennek 铅弹。

NIJ防弹标准

NIJ防弹标准 按照防弹性能来分,本标准将防弹衣弹道防护能力分为7个等级。子弹对人体造成的弹道威胁与子弹组成成分、形状、口径、质量、入射角和冲击速度等因素有关。由于子弹的多样性和同一口径子弹可以具有不同的弹壳,以及手装弹药的存在,能防住本标准中某一口径子弹测试的防弹衣,可能防不住相同口径下但加药方式不同的子弹的射击。例如,可防止40S&W完全穿透的防弹衣未必能防住更高的速度40S&W的射击测试。总之,可防御特定***的防弹衣并不一定能防住相同口径下不同结构或构造子弹的完全穿透。本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弹药代表了执法官员经常遇到的普遍的威胁。 2000年,适用于全天候执行任务的防弹衣(人体防弹装甲)的防弹级别分为Ⅰ,ⅡA,Ⅱ,ⅢA级,依次对子弹*提供更加好的防弹保护。Ⅰ级防弹衣是最低的防护级别,于1975年第一次由NIJ发布,任何一个执法官员都应具有该等级的个体防弹装备。寻求防护较低弹度9mm与40S&W弹药的警员,应穿着ⅡA级防弹衣。为防御较高速度的.357马格南枪和更高弹速的9mm子弹,警员通常选用Ⅱ级防弹能力的防弹衣。ⅢA级提供最高级别的隐蔽性防弹能力,对高速9mm子弹,.44马格南枪的子弹提供防护。 ⅢA级防弹衣适用于多种场合下日常穿着;对于警员,在较热、潮湿环境下,就应该慎重选择ⅢA级防弹衣。Ⅲ级和Ⅳ级防弹衣用于防御高速步枪子弹的射击,该等级的防弹衣的使用是为了在某些战术要求下必需使用具有这种防护能力的防弹衣。 不同弹对于同一块装甲板的不同位置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等级时,该装甲板的防护等级应为任何一处位置上防护等级最低的为准。 2.1 类型Ⅰ(22长步枪;380自动*) 这种防弹衣可防住.22口径长步枪铅芯圆头弹,子弹重量2.6g,最低冲击速度不超过320m/s;或者防御380自动步枪全金属披甲圆头弹,子弹重量6.2g,最低冲击速度不超过312m/s。 2.2 类型ⅡA(9mm;40Smith&Wesson) 此种防弹衣防御9mm全金属披甲圆头弹,子弹重量8.0g,最低冲击速度不超过332m/s;或者防御 40 Smith&Wesson口径全金属披甲弹,子弹重量11.7g,最低冲击速度不超过312m/s。它也可以防御2.1中提及的威胁。 2.3 类型Ⅱ(9mm;357马格南枪) 这种防弹衣防御9mm全金属披甲圆头弹,弹重8.0g,最低冲击速度不超过358m/s;或者357马格南披甲软头弹,弹重10.2g,最低冲击速度不超过427m/s。此级别也可以防御2.1和2.2中提及的威胁。 2.4 类型ⅢA(9mm高速弹;44马格南) 此级别防御9mm全金属披甲圆头弹,弹重8.0g,最低冲击速度不超过427m/s;还可防44马格南半披甲中空尖头弹,弹重15.6g,最低冲击弹速不超过427m/s。此级别也可防御大多数*危胁和2.1、2.2、2.3中提及的威胁。 2.5 类型Ⅲ(步枪) 此级别防御7.62mm全金属披甲弹(美国军用M80),弹重9.6g,最低弹速不超过838m/s。此级别也可以防御2.1到2.4中提及的各种威胁。 2.6 类型Ⅳ(步枪穿甲弹) 此级别防弹衣可防御.30口径穿甲弹(美国军用M2 AP),弹重10.8g,最低弹速不超过869m/s。也可以防御上述2.1到2.5中的各种威胁。 2.7 特殊类型 购买者有特殊的防护级别需求,而不是上述威胁等级和防护类型时,应该指出准确的射击测试威胁和最低的射击速度,并应指明该标准中的其它部分有效。

防弹玻璃技术标准和要求

防弹玻璃技术标准和要求 前言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美国UL752:1995<<防弹玻璃>>,并参考英国BS 5051:1988<<防弹玻璃>>,ASTM F1233:1995 <<防弹玻璃材料和系统的试验方法>>等标准。本标准只规定了防弹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其他性能采用GB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和GB9962-1999<<夹层玻璃>>相应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玻璃及特种纤维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及特种纤维研究所负责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兵器工业民用枪支弹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莱阳长城安全玻璃厂、广东伦教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新勇、刘秀敏、莫娇、戴磊、王映洲、李奎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弹玻璃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建筑和其他防弹玻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44-1986 瓦楞纸板 GB 9656-1996 汽车用安全玻璃(可供认证用)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eqv JIS R3205:1989) 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 GB/T 17340-1998 汽车安全玻璃的形状及外观 JC/T 512-1993 汽车安全玻璃包装 JC/T 632-1996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 3、定义 本标准采用JC/T632的定义及下列定义。 3.1 L类防弹玻璃 L-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的飞溅物不应穿透测试卡的防弹玻璃。 3.2 M类防弹玻璃 M-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有飞溅物,但飞溅物不应嵌入测试卡上的防弹玻璃。 3.3 H类防弹玻璃 H-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无碎片剥落的防弹玻璃。 3.4 冲击面 attack face 进行射击试验时,正对枪械枪口的防弹玻璃表面。一般由制造者确定并做出明显标志。 3.5 射击距离 test range 射击时,枪械枪口距防弹玻璃试样冲击面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6 弹速范围 bullet velocity

防弹玻璃标准

防弹玻璃标准 前言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美国UL 752:1995 《防弹玻璃》,并参考英国BS 5051:1988《防弹玻璃》,ASTM F1233:1995《防弹玻璃材料和系统的试验方法》等标准。本标准只规定了防弹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其他性能采用GB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和GB9962-1999《夹层玻璃》相应条款。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及特种纤维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及特种纤维研究所负责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兵器工业民用枪支弹药质量监督质检中心、山东莱阳长城安全玻璃厂、广东伦教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新勇、刘秀敏、莫娇、戴磊、王映洲、李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防弹玻璃 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GB 17840-1999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弹玻璃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建筑及其他用防弹玻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44-1986 瓦楞纸板 GB 9656-1996 汽车用安全玻璃(可供认证用)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 eqv JIS R3205;1989) 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 GB/T 17340-1998 汽车安全玻璃的尺寸、形状及外观 JC/T 512-1993 汽车安全玻璃包装 JC/T 632-1996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 3定义 本标准采用JC/T 632 的定义及下列定义。 L 类防弹玻璃L-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的飞溅物不应穿透测试卡的防弹玻璃。 M 类防弹玻璃M-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能够阻挡弹头穿透,受冲击玻璃背面有飞溅物,但飞溅物不应嵌入测试卡上的防弹玻璃。 H 类防弹玻璃H-bullet resistant glazing

标准

一.公用部分(如管线布置,防雷接地,室外施工,配电等) 国内标准规范: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3dd7a1a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J 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254-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8898-97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7450-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B4943-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8-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 国际标准规范: 二.多个系统在一起的部分(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等) 国内标准规范: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国际标准规范: 三.特殊情况标准规范: GB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及验收规范》 JGJ 57—2000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四.消防 国内标准规范: GBJ16-87(2001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J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我只有92版的GB50045-95(2001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的版本不对国际标准规范: 五.综合布线(含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 国内标准规范: GBT-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国际标准规范: ISO/IEC11801-95 《信息技术互联国际标准》 ISO/IEC 11801;1995 《客户建筑物电缆通用敷设要求》 ISO/IECll801 客户建筑通用布线系统信息技术国际标准 EN50173 通用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 EIA/TIA568A 商务楼通信建筑布线标准 EN55022/Class B (电磁兼客)标准 EIA/TIA569 商务楼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EIA/TIA570 住宅及小型商业区综合布线标准 EIA/TIATSB67 无屏蔽双绞布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定 TIA/EIA 568-B1 北美综合布线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