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克芦丁片微生物限度验证报告

合集下载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方案编制年月日方案审核年月日方案批准年月日
上海美宝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7
7.1试验样品
确认人:日期:
7.2 产品试验组微生物生长情况:批号: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7.3 供试品对照组微生物生长检查情况:批号: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7.4 稀释剂对照组微生物生长检查情况:批号: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7.5 菌液组微生物生长检查情况:批号: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7.6稀释剂对照组菌回收率计算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7.7 试验组菌回收率计算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7.8 结果说明
经过验证,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分别为: %、 %、 %、 %、 %。

稀释剂回收率为: %、 %、 %、 %、 %。

7.9 结论
以上验证结果证明,本品(适合/不适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附录。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结果报告模板(1)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结果报告模板(1)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结果报告一、验证用样品:********片(批号:********)二、验证用菌种(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63501](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3)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MCC(F) 44102](4)白色念珠菌(Candida a lbicans )[CMCC(F )98001](5)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均为第3代,由山东省药品检验所提供三、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Ⅰ J。

四、培养基制备:(1)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称取 32 g,加入 1000 ml蒸馏水(2)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批号********称取 42 g,加入 1000 ml蒸馏水(3)MUG培养基批号********称取 23.37 g,加入 1000 ml蒸馏水(4)玫瑰红钠培养基批号********称取 31.5 g,加入 1000 ml蒸馏水(5)胆盐乳糖培养基批号********称取 38.5 g,加入 1000 ml蒸馏水五、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计数方法学验证1、菌液制备:(1)取经30~35℃培养18~24小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营养琼脂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2)取经23~28℃培养24~48小时的白色念珠菌改良马丁琼脂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3)取经23~28℃培养1周的黑曲霉菌斜面培养物,加3~5ml盐水洗下霉菌孢子,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备用。

微生物测试片准确度验证评审报告

微生物测试片准确度验证评审报告
备注:
合格:□
不合格:□
假阳性率
测试片
(cfu/mL)
验证菌落数
(cfu/mL)
阳性菌落数
(cfu/mL)
假阳性率
(%)
备注:
合格:□
不合格:□
批间差异性
产品批次
菌落数
(cfu/mL)
批间差异
分析
差异显著性
(p)
备注:
合格:□
不合格:□
1
2
3
DCJQ1
DCJQ1,2
DCJQ2
DCJQ2,3
DCJQ3
微生物测试片准确度验证评审报告
项目名称
启动时间
送评审时间
项目负责人
准确度
样品
测试片检测
(cfu/mL)
国标法检测
(cfu/mL)
3M测试片检测(cfu/mL)
准确度(%)
备注:
合格:□
不合格:□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检测范围
样品稀释倍数
(n)
测试片检测
(cfu/mL)
样品菌落数
(cfu/mL)
样品菌落数差异
DCJQ1,3
技术参数
测试片
参数
提交结果
验证结果
准确度
>85%
检测范围
15~150
假阳性率
<10%批间差异显来自性差异不显著项目验
证人评审意见:
□合格□不合格
签字:日期:
部门主管评审意见:
签字:日期:
产品部经理评审意见:
签字:日期:
调试组接收人:
接收日期:

曲克芦丁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曲克芦丁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类别:验证文件编号:部门:验证中心曲克芦丁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起草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xxxx制药有限公司实施日期:年月日目录一、目的二、依据三、范围四、验证小组成员及分工五、验证方式六、验证步骤一、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曲克芦丁片的检查。

二、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国药典》20xx年版二部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曲克芦丁片的适用性。

四、验证小组成员及分工:五、验证方式:验证六、验证步骤:(一)细菌、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注意进行验证。

1、验证用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CMCC(B)44 1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98 003〕。

2、菌液接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

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5~7天,加入3~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滤过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

3、验证方法验证试验分四组,至少应进行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供试品组和对照组试验的菌回收率。

曲克芦丁片长期稳定性试验记录

曲克芦丁片长期稳定性试验记录

÷
)2 =
(规定:理论板数按曲克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 2000)
结论:
分离度 取供试品⑴适量,从采样阀注入,经色谱仪定量环定量 20ul,依法测定,记录色谱图,
t1 =
; W1 =
; t2 =
; W2 =
;t3 =
;W3 =

R1 =
2( t R2-t R1) = W1+W2
2×(

)


R2 =
2( t R3-t R2) = W2+W3
曲克芦丁片长期稳定性试验记录
———————————————————————————————————————————————————————————————
批号: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依据】 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八册)WS-10001-(HD-0705)-2002 《中国药典》20xx 年版二部
(规定:限度为标示量的 70%,应符合规定。)
结论:
崩解时限 取本品 6 片,用
型片剂崩解测定仪,调节水温为 37℃,依仪器操作法操作, 。
(规定:不得过 30 分钟)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二部附录 V D)测定。
结论: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供试样品 3
供试样品 4
供试样品 5
供试样品 6
计算:
⑴ ⑵
×500
60
×100%= %
⑶ ⑷
×500
60
×100%= %
⑸ ⑹
×500
60
×100%= %
复核员:

曲克芦丁片增加薄膜衣规格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曲克芦丁片增加薄膜衣规格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药品补充申请—5、10 申报资料5-7变更药品规格(增加薄膜衣片)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薄膜衣片增加铝塑泡罩包装)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xxxx制药有限公司20xx年03月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稳定性考察方法1.1、试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 XXX xxxx有限公司分析天平 xxx 上海天平仪器厂智能溶出试验仪 ZRS-8G 天津大学无线电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上海分析仪器厂1.2、药品供试样品:曲克芦丁片(铝塑泡罩式包装及固体药用塑料瓶包装)自制批号为:xx0510 xx0511 xx05122、稳定性试验方法2.1、加速试验将曲克芦丁片(xx0510 xx0511 xx0512)(铝塑泡罩式包装及固体药用塑料瓶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性状、其他羟乙基衍生物、溶出度、崩解时限、含量)检测。

2.2、长期试验将曲克芦丁片(xx0510 xx0511 xx0512)(铝塑泡罩式包装、固体药用塑料瓶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

每3个月取样一次,分别于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性状、其他羟乙基衍生物、溶出度、崩解时限、含量)进行检测。

12个月以后,分别于18月、24月、36月取样进行检测。

将结果与0月比较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

3、检验项目及结果3.1、加速试验20xx年05月16日到20xx年11月20日对曲克芦丁片(铝塑泡罩式包装及固体药用塑料瓶包装)进行了加速试验,对性状、其他羟乙基衍生物、溶出度、崩解时限、含量等项目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1、表4。

HPLC图谱见附件12、13、14、15。

3.2、长期试验从20xx年05月16日开始对曲克芦丁片进行了长期试验,对性状、其他羟乙基衍生物、溶出度、崩解时限、含量等项目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见表5、表6、表7、HPLC图谱见附件16、17、18、19。

曲克芦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曲克芦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曲克芦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罗婷;林玲【摘要】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of Troxerutin Injection.Methods:According to the method for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in Ch.P2010 (Appendix XI E),the study wasperformed.Results:The sample solution of Troxerutin injection at0.75mg/ml or lower concentration could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Conclusion:The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gel - clot method)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the rabbit pyrogen test to control pyrogen of products.%目的:对曲克芦丁注射液进行鲎试剂检查法研究,建立曲克芦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 E进行实验,确立曲克芦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结果:曲克芦丁注射液样品在0.75mg/ml或更低浓度时与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

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替代原家兔热原检查法控制产品热原。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曲克芦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作者】罗婷;林玲【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广州 510160;广东省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广州 510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1曲克芦丁注射液主要成分是曲克芦丁,本品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曲克芦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曲克芦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曲克芦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施洁明;林玲【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28)3【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ssolution of troxerutin tablets from different enterprises and develop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issolution of troxerutin tablet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dissolution method described in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0 Edition,volume 2),to establish the dissolution condition by choosing the optimal dissolution medium,rotational speed and taking solution time. RP-HPLC was used . The sample was analyzed on a Kromasil C18 column using NaH2PO4 solution( pH 4.4) and acetonitrile( 80: 20) as mobile phase.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54 nm and flow rate was 0.5 ml/min. The methodology was examined for linear relationship, recovery and stability. Results The paddle method was used with 75 r/min rotational speed. 900 mL water was selected as release medium and rotational speed was 75 r/min,the solution was withdrawn after exactly 45 minutes. No less than 80% of the labelled amount was dissolved. Conclusion The method was suitable and feasible for the dissolution determination of troxerutin tablets,and might be used for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oxerutin tablets.%目的考察不同厂家曲克芦丁片的体外溶出度,建立曲克芦丁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通过对溶出介质、转速和取样时间的选择,确定曲克芦丁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克芦丁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流动相为NaH2P04溶液(pH4.4)-乙腈(体积比80:20),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0.5mL/min,并对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回收率、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溶出度测定方法确定为:采用桨法,以900mL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r/min,取样时间为45min,限度不得低于标示量的80%.结论建立了适用可行的曲克芦丁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可用来评价和提高产品质量.【总页数】4页(P251-254)【作者】施洁明;林玲【作者单位】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广东广州510160;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广东广州510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相关文献】1.心达康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及体外溶出度考察 [J], 王玮;李铜铃;庞其捷;许小红;李莉;孙健2.曲克芦丁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J], 周春兰3.左炔诺孕酮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上市片溶出度的对比研究 [J], 李慧慧;余春梅;陈兰;陈仲祥4.复合维生素B片中维生素B2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J], 叶爱琴5.阿莫西林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J], 沈川;程义;曾令高;姜学美;沈丹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验证文件编号:V-TM-xxx
部门:验证中心
曲克芦丁片
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报告
起草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
xxxx制药有限公司
实施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验证方案及参考资料目录
二、验证内容
三、验证评价
四、验证小结及结论
五、验证报告的审核
六、验证报告的批准
七、验证合格证书的发放
一、验证方案及参考资料目录
1、验证方案(见附件1)
2、参考资料目录《中国药典》20xx年版二部
二、验证内容
品名:曲克芦丁片
(一)细菌、霉菌与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1、验证用菌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MCC(B)44 1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 63 50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98 003〕。

2、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7℃培养24小时。

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用。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27℃培养5~7天,加入3~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滤过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做活菌计数用。

3、供试液的制备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成1∶100的供试液。

4、验证方法验证试验分四组,至少应进行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供试品组和对照组试验的菌回收率。

⑴试验组取1ml 1:10供试液和1ml 含菌数为50~100cfu菌悬液,分别注入2个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倒置培养。

细菌:35℃培养48小时;霉菌和酵母菌数:27℃培养72小时。

⑵菌液组取上述试验菌液各1ml,分别注入2个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倒置培养。

细菌:35℃培养48小时;霉菌和酵母菌数:27℃培养72小时。

⑶供试品对照组取1:10供试液1ml,分别注入2个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倒置培养。

细菌:35℃培养48小时;霉菌和酵母菌数:27℃培养72小时。

⑷稀释剂对照组为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用相应的稀释液替代供试品,加入试验菌,使最终浓度为每1ml供试液含50~100cfu 试验菌,按试验组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菌数。

5、计算公式:
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
试验组的菌回收率(%)=------------------------------------------×100%
菌液组平均菌落数
稀释剂对照组平均菌落数
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100%
6、测定结果:
6.1细菌常规法回收率测定结果:
批号菌落计数回收率(%)
菌种名称平皿试验组菌液组
供试品对
照组
稀释液
对照组
稀释剂对
照组
试验组
大肠埃希菌
1
2 平均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2 平均值
枯草芽孢杆菌
1
2 平均值
白色念珠菌
1
2 平均值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
批号菌落计数回收率(%)
菌种名称平皿试验组菌液组
供试品对
照组
稀释液
对照组
稀释剂对
照组
试验组
大肠埃希菌
1
2 平均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2 平均值
枯草芽孢杆菌
1
2 平均值
珠菌 2
平均值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
批号菌落计数回收率(%)
菌种名称平皿试验组菌液组
供试品对
照组
稀释液
对照组
稀释剂对
照组
试验组
大肠埃希菌
1
2 平均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2 平均值
枯草芽孢杆菌
1
2 平均值
白色念珠菌
1
2 平均值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6.2、霉菌和酵母菌常规法回收率测定结果:
批号菌落计数回收率(%)
菌种名称平皿试验组菌液组
供试品对
照组
稀释液
对照组
稀释剂对
照组
试验组
大肠埃希菌
1
2 平均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2 平均值
枯草芽孢杆菌
1
2 平均值
珠菌 2
平均值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
批号菌落计数回收率(%)
菌种名称平皿试验组菌液组
供试品对
照组
稀释液
对照组
稀释剂对
照组
试验组
大肠埃希菌
1
2 平均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2 平均值
枯草芽孢杆菌
1
2 平均值
白色念珠菌
1
2 平均值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
批号菌落计数回收率(%)
菌种名称平皿试验组菌液组
供试品对
照组
稀释液
对照组
稀释剂对
照组
试验组
大肠埃希菌
1
2 平均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2 平均值
枯草芽孢杆菌
1
2 平均值
白色念1 2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
6、结果判断。

(二)大肠埃希菌的验证
1、菌种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 102]
2、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35℃培养24小时。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10~100cfude菌悬液。

3、供试液的制备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4、验证方法
(1)试验组取1:10供试液10ml及10~100cfu大肠埃希菌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以大肠埃希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2)阴性菌对照组取1:10供试液10ml及10~10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入100ml,方法同试验组。

5、测定结果
批号:BL MUG Indole 报告
试验组
阴性菌对照组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
批号:BL MUG Indole 报告
试验组
阴性菌对照组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
批号:BL MUG Indole 报告
试验组
阴性菌对照组
操作者:复核者:日期:年月日
6、结果判断。

三、验证评价:
6、结果判断。

四、验证小结与结论;。

五、验证报告的审核:
验证方法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
验证品种曲克芦丁片审核部门审核意见
审核日期审核人
六、验证报告批准:
验证方法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
验证品种
曲克芦丁片
意见
批准人批准日期
七、验证合格证书的发放:(见附件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