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康复医学有关热点问题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代写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预防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 1 ] 徐佩卿1 地震伤亡分析[ J ]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4, 10 ( 5) :3111
[ 2 ] 罗飞,王序全,周强,等1汶川大地震中伤员阶梯救治原则探讨[ J ] 1中华创伤杂志, 2008, 24 (5) : 58325861
1.3 康复医保 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下,康复医疗进入医保已经纳入政府部门的工作日程。康复进入医保的项目和模式已经进行多次专家论证,基本共识已经形成。目前国内有少数地区的医保体系将康复医疗部分或者全部纳入,但是大部分地区康复医疗项目被排斥在外。康复医疗进入医保将大大促进各地康复医疗工作的发展,也将造福于千万名残疾者和功能障碍的患者。
2.4.2 运动反馈 运动反馈是指患者了解自身运动状态的方式。姿势镜是运动反馈最典型的模式。运动反馈分为前馈和后馈。运动反馈是新型运动训练器材的基本性能要求,也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运动反馈训练是神经功能重塑的治疗基础。目前最引人注目的运动反馈训练器材包括虚拟情景训练系统、动态平衡训练系统、智能运动控制训练系统等。
1.2 医疗体制改革 国务院在2009年4月颁布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在新的医改方案中,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要点是: ①强调预防、治疗、康复并举,确认康复医疗的地位。康复医学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现代医学的四大支柱之一,能够在我国的医改文件中得到正式认可,是今后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新里程碑。②确认医药分开,凸现康复医疗的价值观。尽管康复医疗的社会价值和效益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我国医院鈥溡砸┭解€澋南窒笤诤艽蟪潭壬涎诟橇丝蹈匆搅频木眉壑?,从而限制了医院发展康复医疗工作的积极性。而在医药分开之后,康复医疗作为以医疗技术服务为特征的项目,其经济价值也将得以凸现。③启动医生多点执业探索,有利于解决康复医疗高层次人才不足的困境。我国康复医学发展起步较晚,高层次人员有限,这是康复医疗迅速发展的瓶颈。一旦多点执业可以实施,我国有限的康复高层人才资源可以释放,从而大大促进我国康复医疗发展的进程。④明确康复治疗的基本医疗属性,康复纳入医保指日可待。康复医疗过去被误认为属于鈥溠舸喊籽┾€?,属于高层次医疗服务,因而被排斥在基本医疗之外。而文件提出康复医疗属于基本医疗,这就为康复医疗进入医保提供了重要依据。⑤肯定本科和大专并举的教育策略,有助于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的发展。我国自2001 年正式启动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以来,发展迅猛,目前开办康复治疗的大学本科院校超过70所,大专院校超过100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也蓬勃发展。尽管如此,和我国30万治疗师的缺口相比,现在的教育规模仍然很小。国家认可大专和本科学历教育并举的方式,将有助于促进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的发展。此外继续教育项目增长速度很快,康复专科医师培训正逐步走向正轨。康复教育是康复医学人才战略的基本组成,是目前众人瞩目的焦点方向。⑥鼓励民营医院发展,为康复专科医院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我国康复专科医院发展十分薄弱,但是政府在该方向的投入不足。民营资本向康复医院方向投入,将极其有利于这个薄弱环节的充实。
康复医学中的热点问题

康复医学中的热点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康复医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康复医学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对于疾病、损伤等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培训日常生活技能和运用辅助设备进行自主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康复医学的实践中,有许多热点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康复医学的多学科交叉康复医学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巧,包括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相互融合,是康复医学得以发展的关键。
康复医学的实践涉及许多领域,如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社会适应能力培训等,需要医生、理疗师、语言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不同职业的专家共同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服务。
二、运动康复的重要性运动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恢复和发展,提高患者身体素质、耐力和心血管健康。
运动康复还可以降低患者的体重、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在进行运动康复时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和康复阶段来设计合适的运动内容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负担和损伤。
三、康复技术的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康复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康复设备和辅助器具的种类和质量也越来越丰富和高效。
例如,神经康复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应对中风、脑损伤等疾病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机器人康复技术可以提高肢体康复训练的效率和效果,加速恢复进程;虚拟康复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极大地拓展了康复医学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四、医疗服务的普及和融合康复医学的发展需要医疗服务的普及和融合。
在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疾病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复医学已经成为了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中开展,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等更多场所提供服务,更有一些优秀康复机构在互联网上开展在线康复服务。
此外,可以结合社会工作、职业培训等形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康复服务。
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康复医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功能障碍的学科,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其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现状。
一、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康复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们通过物理疗法、草药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康复。
然而,康复医学真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康复医学的主要里程碑。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康复医学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的伤残士兵,这促使了康复医学的发展。
康复中心和机构应运而生,为战争伤残者提供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康复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继续加速了康复医学的发展。
康复学科进一步完善,康复研究不断深入,康复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突破和创新。
3. 康复医学的学术界认可20世纪中叶,康复医学开始逐渐在国际学术界得到认可。
康复医学的专业培训课程和学术期刊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并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才。
4. 康复医学的专业化和多学科合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康复医学逐渐实现了专业化和多学科合作。
康复医学从传统的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扩展到心理治疗、社会康复等多个领域。
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康复医学的综合发展。
二、康复医学的现状当前,康复医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学科,发展迅速并受到广泛关注。
以下是康复医学的一些现状。
1. 康复医学的范围不断扩大康复医学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涉及到多个领域。
除了传统的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医学现在还包括心理治疗、社会康复、运动康复等,形成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学科体系。
2. 科技与康复医学的结合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康复医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
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被应用于运动康复,在提供有趣的康复环境的同时,还可以监测患者的运动情况。
此外,智能康复设备、机器人康复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康复医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康复医学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2023年康复医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2023年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023年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 康复医学在日益关注人们身心健康的当下变得愈发重要。
特别是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复医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2023年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2. 我们需要对康复医学的定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康复医学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医学科学。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医学、心理学、运动科学等,因此跨学科研究在这一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3. 针对2023年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康复医学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针对老年人的康复治疗,针对残疾人的辅助器具研发等等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金项目应该紧密围绕这些实际需求展开研究,并寻求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4. 在撰写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申请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充分论证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引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说明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充分的论证,才能赢得评审专家的青睐。
5. 我们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在2023年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中,加入国际合作项目将对提升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毕竟,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6. 在总结文章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强调2023年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重要性,并指出该项目的成功将对康复医学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要展望未来,指出该项目的成果将为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 2023年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促进我国康复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该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进步。
2023年康复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对于推动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康复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康复新进展与临床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康复需求的增加,康复医学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和快速发展。
康复新进展与临床应用是当前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康复新进展与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康复新技术的进展1、机器人辅助康复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康复已成为当前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机器人辅助康复可以通过精确的运动轨迹控制和力矩输出,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同时,机器人辅助康复还可以减轻康复治疗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2、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使患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康复训练。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康复场景和任务,提高患者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客观评估,为康复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3、生物反馈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生物反馈技术是一种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内部生理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视图像或声音反馈给患者的方法。
通过生物反馈技术,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生理状态,进而自我调节和改善生理功能。
生物反馈技术在康复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肌肉萎缩、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
二、康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1、脑卒中康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机器人辅助康复和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新技术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和感知觉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重组和运动功能恢复。
2、脊髓损伤康复脊髓损伤会导致严重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康复治疗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生物反馈技术在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骨科康复现状与发展研究

骨科康复现状与发展研究【摘要】骨科康复是一门重要的医学领域,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本文从骨科康复现状和发展趋势、技术、设备、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当前骨科康复领域的分析,发现现代骨科康复技术不断创新,设备和工具不断优化,研究热点逐渐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总结了骨科康复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展望了骨科康复领域的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为骨科康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骨科康复,现状分析,技术趋势,设备工具,热点研究,发展方向,总结,建议,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骨科康复是一门重要的医学领域,旨在帮助患有骨骼疾病或骨折的患者恢复健康和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康复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骨科康复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康复效果不佳、康复周期过长等。
在这种背景下,对骨科康复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骨科康复领域的现状分析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可以为提高骨科康复的效果和效率提供重要的参考。
对现代骨科康复设备与工具的研究和探索,也能够为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选择合适的设备提供指导。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骨科康复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骨科康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骨科康复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骨科康复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当前骨科康复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骨科康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骨科康复设备与工具的更新和完善,并分析当前骨科康复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研究骨科康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提高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和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研究还将探讨骨科康复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为未来的骨科康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规划。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骨科康复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动骨科康复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深入护理最前沿,解析2023年医学热点问题

深入护理最前沿,解析2023年医学热点问题深入护理最前沿,解析2023年医学热点问题2023年,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将会是什么?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最前沿的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护理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从非常规疗法、抗生素耐药性、精神健康等角度,探讨2023年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非常规疗法治疗的应用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非常规疗法不仅能减轻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心健康。
目前,非常规疗法在国内不断受到重视,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常规疗法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例如中医针灸、推拿、音乐疗法和心理治疗等。
不同的非常规疗法适用于不同的医疗场景,如在医院中常见的中医针灸就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疼痛症状的缓解,而音乐疗法则适用于痴呆、失眠等普通病患的辅助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非常规疗法的应用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将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及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抗菌素耐药性的监测与防控随着各种细菌的变异和传染,抗生素耐药现象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据统计,抗生素耐药将会在未来5年内给全球的医疗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与防控已经成为医护人员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抗菌素耐药性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
一些医生在面对一些感染病患时,会选择过多的应用抗生素,甚至滥用抗菌素,加剧了该病的发展,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建立合理的抗生素应用规范,监测和控制耐药性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已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
三、精神健康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随着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得越来越紧张。
心理压力和精神疾病也修建了严重的威胁,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精神健康问题的治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人们普遍认识到,精神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对生产力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
近 10 年国内外心脏康复研究现状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2 2009~2019年国外心脏康复护理研究发文量共现视图
3 2009~2019年国内心脏康复研究不同科研机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英国)
(法国)(丹麦)
(荷兰)
(德国)
(瑞典)
(意大利)
(加拿大)
(日本)
(中国)
(波兰)(澳大利亚)(巴西)
(比利时)
(美国)
2009~2019年国外心脏康复护理研究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2009~2019年国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年国内外心脏康复研究热点
国外心脏康复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关键词中心性则反映了其在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关键词在某一领域中出现的频数可以判断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
运用LLR算法对各个聚类进行标识来确定研究前沿,其中聚类序号与聚类大小呈反比,节点大小与被引频次呈正比。
对国外近10年的英文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得到88节点、517条连线、网络密度为
个聚类:#0号聚类心力衰竭、#1号聚类心脏病、#2号聚类抑郁、#3号聚类体力活动,详见图
6可知,国外心脏康复研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与心力衰竭等,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生活质量、体力活动、死亡率以及抑郁等,干预方式主要为运动。
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heart disease:心脏病;depression:抑郁;physical activity:体力活动 2009~2019年国外心脏康复护理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
2009~2019年国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康复医学有关热点问题康复医学:快速发展中的学科•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水平的提高•生物医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研究水平提高康复医学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学科特性使然–康复医学相对年轻,待解决问题多–学科内涵丰富–工作内容广泛–康复对象众多,问题多样,许多都是临床上悬而未决的–康复医学涉及到许多交叉学科:转化研究•康复医学工作内容广泛–康复诊断:疾病诊断:患者所患何病 . 功能评定:疾病导致了哪些功能受损、受损程度如何–康复治疗:治疗原发疾病,治疗功能障碍•康复对象众多–任何有功能障碍者–残疾人–外伤、疾病、先天–老年人–慢性病人–不断拓展的新对象–航天员–慢性疲劳–亚健康–网瘾康复医学治疗的主要病种•神经系统疾病:CVA、SCI、CP、MS、POLIO、PNI、TBI、帕金森病、肌萎缩性营养不良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骨折、截肢及断肢再植后、关节置换术后、LBP、
颈痛、肌腱炎、手损伤、反复劳损伤、关节炎、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心肺疾病:冠心病(PTCA术后、MI),COPD •感官及智力残疾:听力言语障碍、弱智等•其他:烧伤、慢性疼痛、压疮、丹毒、CRPS、MPS、DVT、麻风等、AIDS、非典、航天相关问题、慢性疲劳(亚健康)、网瘾康复医学与各临床科室关系密切
•神经内科•骨科•神经外科•内科:心、肺、风湿、内分泌•儿科:
脑瘫、先天畸形、呼吸道感染等•其他:产后排尿困难、呃逆、DVT、骨质疏松、慢性疼痛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互为补充临床医学: 延
长人的生命(Adding years to life) 康复医学: 提高生存质量(Adding life to years;Quality of life , QOL) 康复医学热点范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组织管理–内涵建设•临床技术:–康复评
定–康复治疗•有关基础研究及转化研究康复医学学科建设正在探
索与完善之中•康复人才培养研究(首届全国康复教育学术大会,
南京,2010。
7。
)–康复医师培养的基本模式(王茂斌)–中医在
康复中的必要性(严隽陶)–教学方法:PBL、OSBL(黄真)–康复
治疗师培训国际化中西方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台湾PT课程设置•香
港OT教育模式及对内地的启示•中西康复医学发展的交汇点•–西医、中医和体育院校康复治疗师培训–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在线教育、资源中心、教育投资等)–康复医师能力培养与考核建设(美
国)康复医学学科管理也在探索之中(第五届康复论坛,南京,2010.7.)•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康复专科医院管理•数字化管理•康复医疗管理数字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平台建设康复医疗技术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几年研究热点:康复理念:早期介入–康复的根本目标决定了必须早期康复介入
–早期介入的时机?因人而异,因病而异–TBI后早期介入的动物实验研究康复评定–ICF研究(各种疾患核心要素组合、CP、TBI评估中应用)–各种新的定量评估手段•平衡功能•步态分析•表面肌电检查神经康复•神经可塑性、功能重组•痉挛:化学去神经、BTX注射技术(剂量、稀释、定位方法进展、注射后处理等)、体外冲击波治疗、超声治疗、骑马疗法等•言语与认知治疗•吞咽障碍:VitalStim •CIMT (治疗对象拓展、方法改进等)• PBWSTT •运动想象、镜像疗法•康复机器人(上、下肢机器人)•脑-计算机接口•药物治疗•细胞治疗康复机器人脑电信号提取和应用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的研究骨科康复•动态肌电图与运动分析•CP儿童选择性后根切断术•
截肢与假体•异位骨化:BMP在HO形成中的作用、rhBMP-2 and rhBMP-7的治疗前景、药物防治(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放疗•SCI:免疫研究、感染(SCI-IDS)、预后评估、hand cycling等•慢性创面:非接触型超声治疗等疼痛康复–软组织疼痛治疗–慢性LBP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节段性神经肌肉治疗法(Fischer)–传统中医技术的进展其他–盆底肌肉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及生物反馈(Representative Company) 假肢与矫形器
辅助具•传统辅助具的应用•神经接口(neuro-interface)的研究:四肢瘫的患者可以利用声控和头控的方式操纵计算机和家庭环境已经进入商品阶段下背痛(LBP):LBP:大脑皮质的变化•LBP与需要姿势调整的上臂运动前的大脑皮质活动改变相关联•复发性LBP中运动皮质的可塑性•CLBP中的皮质改变:现状和对临床实践的意义•运动皮质重组与反复发作的LBP患者姿势控制缺陷相关联LBP:预后研究LBP:结局预测因子LBP预防广泛应用于工作场所–有效的证据尚不充分和肯定–待研究:特定人群的特定运动类别与强度–•运动与急性LBP 鼓励保持活动,不鼓励卧床–必要时给与药物治疗–如无改善,
脊柱手法(manipulation)–没有任何指南推荐运动疗法–•运动与慢性LBP 运动与不治疗–运动与back school/教育–运动与行为治疗–运动与TENS、激光疗法、超声治疗–运动与心理治疗–不同类别的运动疗法:有氧运动与腰椎屈曲运动、肌力+牵伸运动Vs运动控制训练、瑜伽Vs–常规运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干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电诊断学方法在康复中的应用脑损害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EP应用: EDX客观评估脊髓损伤平面EMG/NCS应用SCI:呼吸功能评估 CNS病变后运动分析 SCI治疗中EMG变化脑卒中治疗上肢训练步行训练吞咽治疗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