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3-1、3-2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选修3-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选修3-5 培养 目标 选修1-2 选修3-4
选修2-3
选修2-2 选修2-1
选修3-3
选修3-2 选修3-1Leabharlann 选修课程 基本理念
选修1-1
物理2 物理1
必修 共同必修
课程 目标
课程 模块
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 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
有利 学生 自主 学习
: 重视自主学习的3-1
《课标》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提出:
促进学生自 主地、富有 个性地学习
教科书应为学 生自主学习创 造条件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活动的主人,进 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栏目设置多样,
讨论 交流 实验 探究 活动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理论 探究 实验 室
初识教材3-1
重要的 的3-1
可爱好看的3-1
立体与形象的展示
可爱好看的3-1
形象逻辑的解释
初识教材3-1
可爱好看 的3-1
人文科学 的3-1 单纯简洁 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初识教材3-1
可爱好看 的3-1
人文科学 的3-1 单纯简洁 的3-1 重视过程 、方法、探究 充满问题 的3-1
培养 目标
课程 基本理念
课程 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 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2.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 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3.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 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 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 活中的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1课标解读与教学建议

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1课标解读与教学建议资料来源:《物理教学研究与案例》(主编:廖伯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一)电场内容标准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具体要求·能够举出静电现象的实例,并能识别静电现象。
·说出静电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例如,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说明书、观察实物等方式,了解避雷针、静电除尘器、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设施的基本原理。
·列举静电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危害及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例如:在可燃气体环境中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常见的预防措施。
·会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内容标准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
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具体要求·知道点电荷,知道理想化模型是在研究问题时为使研究问题简化,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科学方法。
·知道带电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视为点电荷,例如,能通过实例说明点电荷不一定是很小的带电体,很小的带电体不一定能够看成点电荷。
·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遵从库仑定律,明确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及成立的条件。
·通过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两个平方反比定律的比较,明确数学表达式的相似性及物理意义的不同,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内容标准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理解电场强度。
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具体要求·了解静电场,了解场是一种物质,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电荷就是通过电场这种物质间接的对另一电荷施加静电力的作用的。
·理解电场强度,会计算电场强度。
·知道电场线的物理意义。
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了解点电荷电场线、匀强电场电场线的分布特征。
高中物理选修3-2教学建议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课时安排建议: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课时安排建议: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测练习(评讲)的课时。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测练习(评讲)的课时。 统筹全期的教学任务,合理安排各章课时。 统筹全期的教学任务,合理安排各章课时。
(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选修3 物理选修3-2教学建议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了一年半的高中物理, 1.学生学习了一年半的高中物理,已奠定了一定的物理基 学生学习了一年半的高中物理 础和物理的学习方法。 础和物理的学习方法。 2.由于各校的生源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不同, 2.由于各校的生源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不同,情况参差不 由于各校的生源不同 齐。 3.学生忙于学校学习, 3.学生忙于学校学习,多数学生关心和观察生活中的物理 学生忙于学校学习 现象不够。 现象不够。 4.学生忙于做题,归纳总结不够,挖掘隐含条件, 4.学生忙于做题,归纳总结不够,挖掘隐含条件,建立物 学生忙于做题 理模型能力较弱。 理模型能力较弱。
(五)分章教学建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建议 楞次定律教学建议 交流电教学建议 传感器教学建议
★
★ ★ ★
四、问题思考
课堂上,教师的实验多,学生的活动多, 课堂上,教师的实验多,学生的活动多,探究时间 长。解答习题时间短。过去教学时间能更多用于解答 解答习题时间短。 习题,学生做题多,见多识广,熟能生巧。如何处理 习题,学生做题多,见多识广,熟能生巧。 好这对矛盾? 好这对矛盾? 教学要求如何达到高考要求? 教学要求如何达到高考要求?
(二)教学目标
电磁感应一章: 电磁感应一章: 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 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 通过练习, 通过练习,应用电磁感应与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结合 解决综合问题。 解决综合问题。 另外两章: 另外两章:略
高中物理选修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高二物理选修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中是第二章第七节的内容,电动势作为单独的一节在前面已经介绍,所以本节主要从能量角度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然后研究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只有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才能有效的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知识与技能①能够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出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②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电路有关的问题;③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或干路电流)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实验:探索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②通过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路端电压U与负载R(或干路电流I)的关系。
难点:路端电压U与负载R(或干路电流I)的关系及U—I图线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思想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设置一个与学生现有知识相矛盾的实验引入课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很快切入主题;然后利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分析得出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用滑滑梯动画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关于路端电压U和负载R的关系的探索,教师介绍实验原理电路图,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用导学卡,在实验中发现规律,交流讨论并用所学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再鼓励学生代表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大家共享。
选修3-1模块《恒定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 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
➢ 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 表1
➢ 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 (2)为了检验与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
➢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电压表的读数为 。
从考题情况看高考对本章考察很全面也很细致,
选修3-1模块《恒定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全国1
➢ 23.(11分)
➢
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
➢ 度的变化是非线性。某同学将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连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
➢ 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的阻值随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
此时等效电阻的阻值为 ;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
。
选修3-1模块《恒定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全国2
➢ 23.(13分)
➢ 如姆图,,E为一直热流电电敏源电,阻电RT动放势在约控为温3器V,M内内阻;很A为小毫;安R为表电,阻量箱程,6m最A大,阻内值阻为为数十欧 959590Ω..9Ω先;要S求为在开降关温,过已程知中RT测在量9在5°C95是°C的~阻20值°C为之1间50的Ω多,个在温20度°C下时R的T的阻阻值值约。为
④做一做(拓展性的小实验) 第二节调查常用可充电电池
选修3-1模块《恒定电流》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5. 2010年全国高考题 本章部分分析
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主要考查电路的计算
本部分考查的内容一般不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辨别方面,而重在知 识的应用,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大,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有力电结 合的计算题出现 近几年来,特别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命题已不局限与规定 的实验项目,而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 教材中规定的学生实验也是考查的重点 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必出 现电学实验 传感器的考察主要是结合电学实验的考察 逻辑电路在上海卷有体现,如何处理根据各学校学情定
物理选修3—1教学计划(新教材) (2)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3-1)Qyyz一、教学简析1.教材分析: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选修3-1,共分为三章,分别是第一章静电场、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三章磁场。
静电场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内容之一,它的核心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全章共9节内容,从电荷、电场的角度来研究电学中的基本知识。
恒定电流为第二章内容,其主要研究的内容为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等,本章的知识须要以静电场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静电场的有关内容。
最后一章为磁场,磁场和电场密切联系又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对比,可以对本章内容起到良好的帮助。
2.学生分析:本届高二学生基础不是太好,但不能降低要求,除对少部分同学要提高要求以外,对大多数学生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主要目的,此外还应适当掌握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能力。
3.教法、学法分析: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
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
选修3-1 3-2电磁学教学方法建议

厦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选修模块教学课时安排选修3-1(36课时)选修3-2(25课时)厦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选修模块教学建议选修3-1一、概述物理学有自己的实验基础和逻辑结构,有广泛的技术应用,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及其技术应用,了解它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互动作用。
场是除实物以外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学生将通过电场和磁场的学习加深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认识。
本模块中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一部分。
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技术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现代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电的知识。
本模块对于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二、内容特点⒈本模块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场是除实物以外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的认识,学生通过电场和磁场的学习不仅要知道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了解电场和磁场规律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要加深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认识。
第二是关于电路的学习。
电路是电能传递的途径,在高中阶段主要是探究闭合电路的规律,同时要认识电路元器件和电路参数的物理意义等,了解电路的研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电磁学内容相对独立,规律多、实验多、概念抽象、与现代科技联系紧密是本模块的显著特点。
⒉在教学要求上,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具体、更容易把握。
教学大纲把教学要求分为A、B两个层次。
A层次:较低要求的层次。
所列知识的内容,在高中阶段不宜深入展开,或在初中阶段已经做过较为详细的讨论。
B层次:较高要求的层次,两个层次的要求很笼统,教师较难把握,容易形成单一的记忆、接收、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偏重知识与技能,轻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在三级主题中,通过“了解”、“认识”、“理解”、“应用”、“独立操作”、“经历”、“领悟”等一系列行为动词,具体的给出了知识技能目标和体验性要求的目标,操作性更强。
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2课标解读与教学建议

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2课标解读与教学建议资料来源:《物理教学研究与案例》(主编:廖伯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一)电磁感应内容标准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具体要求·收集资料,了解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及其意义。
例如,了解以法拉第为代表的科学家受“电生磁”的启发,提出“磁生电”的思想,并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探究过程。
·了解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内容标准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具体要求·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经历研究感应电流的实验过程,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知道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具体应用,例如,电磁感应在发电机、话筒、录音机等电器中的应用。
内容标准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
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具体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
·理解楞次定律,会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例如,知道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磁通量的变化率决定,与磁通量的大小无关,与磁通量变化量的大小无关。
·会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有关的推导和计算。
例如,能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计算感应电动势。
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
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具体要求·通过实验认识自感现象,知道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
·了解自感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例如了解日光灯镇流器的作用和原理。
知道自感在生活和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通过实验了解涡流现象,知道涡流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涡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可能存在的危害。
例如,知道真空冶炼炉就是利用涡流产生的热量使金属熔化;了解电动机、变压器的铁芯中是如何减小涡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