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研究材料)
中药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中,主要研究的是中药中的哪些成分?A. 蛋白质B. 多糖C. 有效成分D. 以上都是答案:C2.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中药化学研究范畴?A. 挥发油B. 鞣质C. 纤维素D. 黄酮类答案:C3. 中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技术是?A. 纸色谱B. 薄层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A. 蒸馏法B. 溶剂提取法C. 离子交换法D. 酶解法答案:D5. 中药化学中,哪种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A. 多糖B. 黄酮类C. 蛋白质D. 鞣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D. 微波提取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药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A. 鉴定中药的有效成分B. 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C. 确定中药的化学结构D. 提高中药的药效答案:ABC3.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包括哪些?A. 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质谱分析D. 核磁共振分析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通常采用_______法和_______法。
答案:溶剂提取,蒸馏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技术,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答案:色谱3. 中药化学成分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_______试验来评估。
答案:DPPH自由基清除4. 黄酮类化合物在中药化学中具有_______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答案:抗氧化5.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的溶剂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乙醇,甲醇,水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步骤。
答案: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步骤包括:药材的预处理、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
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部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1——5 AECCE6——10 DECEE11——15 ADEBE16——20 BCDAE21——25 EEAAC26——31 DEBEAD二、填空题(每一空格1分)1.中药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2.药物以医学理论体系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3.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部本草著作分别是《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5.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科学。
6.中药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7.中药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不同味,味是表示药物作用的标志。
8.辛有发散、行气、和中的作用,甘有补益、和中的作用,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有燥温、泻降的作用,咸有软坚、泻下的作用9.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功能、增强或改变药物作用部位和倾向、易粉碎适应调剂、制剂的需要、保证药物的净度。
10.天然药物按药物基本类型分为植物性药物、动物性药物、矿物性药物。
11.天然药物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药物、有机药物两大类。
12.天然药物按酸碱性分为酸性药物、碱性药物、中性药物。
13.天然药物按酸碱性分为酸性药物、碱性药物、中性药物。
14.天然药物按成分溶解度或极性分为亲水性药物、亲脂性药物、中等极性药物。
15.天然药物按有无活性划分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16.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7.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8.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叫有效成分,无效成分又叫杂质。
19.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叫有效成分,无效成分又叫杂质。
20.常见的有效成分有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
21.糖苷类水解可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非糖化合物又称为苷元。
22.糖苷类水解可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非糖化合物又称为苷元。
23.苷类依据苷元结构的不同分为黄酮类、蒽醌类、强心苷类、皂苷类、木脂素和香豆素等化合物。
中药提取及其药效成分的研究

中药提取及其药效成分的研究中药作为中国传统药学的代表,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与药学经验。
中药的使用具有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效,而其中药效成分的研究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药提取及其药效成分的研究现状,并对中药的现代研究和开发作一些深入的探讨。
一、中药提取技术概述中药提取是将中药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黄酮、多糖、皂苷等)从中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是研究中药药效成分的重要手段。
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
目前,中药提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传统水煎法提取。
中药的水煎法是采用水煮沸,然后持续煮沸一段时间来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这种提取方式在一些中药颗粒制剂和口服液中常用。
(2)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特别适用于多数中草药的萃取。
它是通过在高压和高温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固体柔性分离来实现的。
(3)微波辅助萃取。
微波辅助萃取是将微波能传递到样品中并吸收样品中的物质,从而让样品中的有效成分被释放出来的一种方法。
二、药效成分研究现状中药提取技术是中药药效成分研究的基础,其中多糖、黄酮类、木糖醇、生物碱等是中药中较常见的有效成分。
以下是一些典型功效成分的研究现状:(1)多糖。
多糖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其作用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保肝、降血糖等。
研究表明,多糖的分子量越大,其生物学活性越强。
(2)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其在调节人体免疫、预防癌症、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杜仲、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较为显著。
(3)木糖醇。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多种食品和若干种植物中的甜味剂,具有防龋、抑制肿瘤、补充能量、增强骨骼密度等多种功效。
(4)生物碱。
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中药中含量较高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常见的有芦荟的大黄素、连翘中的小儿七等。
中药分析学复习题答案

中药分析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分析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鉴定中药的真伪B. 确定中药的疗效C. 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哪几种?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技术?A. 薄层色谱B. 高效液相色谱C. 气相色谱D. 质谱答案:D(质谱不是色谱技术,但可以与色谱技术联用)二、填空题1. 中药分析学中的“三性”指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2.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主要用于____和____。
答案: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成分分析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分析学中常用的化学成分鉴定方法。
答案:中药分析学中常用的化学成分鉴定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核磁共振波谱法(NMR)、质谱法(MS)等。
2. 描述中药提取过程中的“三提三弃”原则。
答案:在中药提取过程中,“三提三弃”原则指的是在提取过程中,通过三次提取,每次提取后弃去残渣,以确保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和杂质的去除。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药分析学在现代中药研究和开发中的重要性。
答案:中药分析学在现代中药研究和开发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能够鉴定中药的真伪,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其次,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再次,中药分析学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最后,中药分析学促进了中药现代化,有助于中药走向国际市场。
五、计算题1. 若某中药样品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为20%,已知提取液的浓度为1.5mg/mL,求原药材中该有效成分的理论含量。
答案:设原药材中该有效成分的理论含量为X mg,提取液体积为V mL。
根据题意,有 0.2X = 1.5V,由于提取率为20%,即0.2X = 1.5V,可以得出X = 7.5V。
中药成分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溶剂提取法从中药藜芦中提取其有效成分,并优化提取工艺,以期为藜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藜芦药材:购自药店,经鉴定为Veratrum nigrum L.- 乙醇:分析纯- 水浴锅- 烘箱- 滤纸- 砂芯漏斗- 蒸发皿- 电子天平- 移液管- 容量瓶- 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752N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欧仪器有限公司)- JS-2000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JSM-638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公司)三、实验方法1. 藜芦药材处理:- 将藜芦药材干燥,研磨成粉末,过60目筛。
2. 提取工艺优化:- 以藜芦中芥芬胺和藜芦胺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及JMP软件实验设计模型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种因素对主要活性成分提取的影响。
3. 提取方法:- 称取藜芦粉末0.5g,加入一定体积的乙醇溶液,在60℃水浴锅中加热提取,提取一定时间后,过滤,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适量乙醇溶解,定容至10mL。
4. 定量分析:-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芥芬胺和藜芦胺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和JMP软件实验设计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液料比为30:1,提取时间为1小时,提取次数为2次。
2. 芥芬胺和藜芦胺含量测定结果:- 在最佳提取工艺下,藜芦中芥芬胺和藜芦胺的含量分别为0.025mg/g和0.020mg/g。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从藜芦中提取有效成分,并通过正交实验和JMP软件实验设计模型优化了提取工艺。
在最佳提取工艺下,藜芦中芥芬胺和藜芦胺的含量较高,为藜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六、实验讨论1. 在提取工艺优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藜芦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影响较大。
中药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是中药化学中常见的有效成分?A. 蛋白质B. 多糖C. 挥发油D. 金属离子答案:C2. 以下哪种提取方法适用于提取中药中的挥发油?A. 蒸馏法B. 溶剂提取法C. 冷浸法D. 热回流提取法答案:A3.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中,哪一种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A. 萃取法B. 色谱法C. 沉淀法D. 蒸馏法答案:A4.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鉴定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A. 碘-碘化钾试剂B. 钼酸铵试剂C. 硫酸铜试剂D. 硝酸银试剂答案:B5. 以下哪种溶剂对中药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较好的溶解性?A. 水B. 乙醇C. 丙酮D. 石油醚答案:A6.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是什么?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D. 质谱答案:B7. 以下哪种成分属于中药中的生物碱类?A. 人参皂苷B. 丹参酮C. 甘草酸D. 麻黄碱答案:D8.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中药中的总黄酮含量?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高效气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C9. 中药化学中,哪种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A. 多糖B. 黄酮C. 挥发油D. 生物碱答案:B10. 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中药中多糖类成分的提取?A. 蒸馏法B. 溶剂提取法C. 超声波提取法D. 微波提取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浸法2. 色谱法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化学试剂反应、光谱分析、色谱分析4. 黄酮类化合物在中药化学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活性。
煎煮法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煎煮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3. 分析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煎煮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利用水作为溶剂,通过加热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以达到提取目的。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相对较低。
三、实验材料1. 药材:黄连、黄芩、甘草等。
2. 仪器:煎药锅、电子天平、烧杯、漏斗、滤纸等。
3. 溶剂: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药材: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药材,如黄连、黄芩、甘草等。
2. 浸泡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浸泡30分钟。
3. 加热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煎药锅中,用文火加热,保持沸腾状态,煎煮30分钟。
4. 滤过:煎煮完成后,将药液用漏斗滤过,去除药渣。
5. 收集滤液:将滤液收集于烧杯中,待冷却后备用。
6. 分析滤液: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滤液进行检测,分析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煎煮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煎煮时间,分别提取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的中药煎液,发现煎煮时间越长,提取效果越好。
但在煎煮时间达到90分钟后,提取效果提高不明显,故选择煎煮时间为30分钟。
2. 药材配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药材配比,分别提取黄连、黄芩、甘草单味药材和二味药材混合煎液,发现混合煎煮的提取效果优于单味药材煎煮。
其中,黄连和黄芩混合煎煮的提取效果最佳。
3. 滤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滤过和不滤过的煎液,发现滤过的煎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滤过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
六、实验结论1. 煎煮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2. 煎煮时间、药材配比和滤过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
3. 本实验结果表明,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效果。
七、实验讨论1. 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过程中,加热温度对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提取效果,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极性小T极性大)(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0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0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0的官能团有关:含0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大,此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
(4)提取方法: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
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
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02 萃取。
特点: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产品是纯天然的。
③因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极性小→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
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O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O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O的官能团有关:含O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大,此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提取方法:
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
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
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
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萃取。
特点:
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产品是纯天然的。
③因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④萃取介质的溶解特性容易改变,在一定温度下只需改变其压力。
⑤可加入夹带剂,改变萃取介质的极性来提取极性物质。
⑥适于极性较大和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
⑦萃取介质可以循环利用,成本低。
⑧可与其他色谱技术连用及IR、MS联用,高效快速的分析中药及其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2.非溶剂提取法
(1)水蒸气提取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2)升华法:具有升华性质的成分提取。
提取方法: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
溶剂法最为常用。
1.溶剂法依据天然产物中各种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需要的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所需要的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一种方法。
(1)溶剂的选择
1)常用溶剂: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其极性大小如下:
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己烷(石油醚)
2)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①水:生物碱盐、氨基酸、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
②甲醇、乙醇(与水任意比例混溶):苷类、生物碱、鞣质及极性大的苷元。
③氯仿或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等苷元。
④石油醚: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
(2)溶剂提取的方法
1)水、亲水性有机溶剂: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为溶剂可以用煎煮法,直火加热。
2)亲脂性有机溶剂:易挥发,可采用回流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以索氏提取器采用连续回流法时,其特点是:提取效率高,但不适合于对长时间受热不稳定的成分。
2.水蒸气蒸馏法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且不被破坏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3.升华法用于中药中一些具有升华性成分的提取。
如茶叶中的咖啡因、游离的小分子醌类化合物。
基本概念
提取:利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将所要成分尽可能从原料中完全提出的过程。
即去粗取精的过程。
分离:把提取物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一一分开,最后把得到的单体加以精制的过程。
(一)溶剂提取法依据天然产物中各种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所需成分从药材组织中溶解出来的一种方法。
1、溶剂的选择:选择溶剂依据相似相溶。
(1)常用溶剂
水:强极性溶剂
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任意混溶
(甲、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
(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常用溶剂的极性:石油醚(己烷)—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
醇—水(依次增大)
(2)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
水:适于提取无机盐、糖、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等。
亲水性溶剂:以乙醇最好。
高浓度提取亲脂性成分,低浓度提取亲水性成分。
苷类、生物碱、鞣质及极性较大的苷元。
氯仿或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等苷元
石油醚:对天然产物中的挥发油、油脂、叶绿素、游离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
2、溶剂提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