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取水构筑物 PPT
合集下载
13 地标准表格水取水构筑物(共122张PPT)

应予以注意。
第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建 物
13.2 江河取水修建物地点(wèi zhi)的选择
拥有稳固河床和河岸,凑近(kàojìn)主流,有足够的水 深
➢ 在曲折河段上,取水修建物地点宜设在河流的凹岸。 ➢ 在凸岸的起点,主流还没有偏离时,也可设置取水修建物 ➢ 在凸岸的起点或终点,主流虽已偏离,但离岸不远有不淤积
推移(tuīyí)质运 动
➢ 起动流速:在必定的水流作用下,静止的泥沙由静止状态转 变为运动状态这时的水流速度称为起动流速。
➢ 止动流速:当河水流速逐渐减小泥沙静止下来的数值称为泥 沙的止动流速。
➢ 泥沙的止动流速为起动流速0.71。 ➢ 在用自流管或虹吸管取水时,为防止水中的泥沙在管中堆积,
设计(shèjì)流速应不低于不淤流速。 ➢ 不同颗粒的不淤流速能够参照其相应颗粒的止动流速。
正确选择江河取水修建物地点的方法原则
➢ 深入现场,检查研究,全面掌握河流的特征。 ➢ 依据取水河段的水文、地形、地质、卫生等条件,全面分析,
综合考虑,提出几个可能的取水地点(wèi zhi)方案。 ➢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第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建 物
13.2 江河取水(qǔ shuǐ)修建物地点的选择
第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建 物
13.1.2 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yǎnbiàn)对取水修建 物的影响
河床变形
➢ 河床单向变形:指在长时间内,河床缓慢地不中断地冲洗或淤积, 不出现冲淤交织。
➢ 河床来去变形:指河流周期性来去发展的演变现象。 ➢ 河床纵向变形:河床沿纵深方向的变化,表现为河床纵剖面上的
冲淤变化。 ➢ 纵向变形由水流纵向输沙不均衡所惹起。 ➢ 纵向输沙不均衡是由来沙量随时间变化和沿程变化,河流比降和
第十七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建 物
13.2 江河取水修建物地点(wèi zhi)的选择
拥有稳固河床和河岸,凑近(kàojìn)主流,有足够的水 深
➢ 在曲折河段上,取水修建物地点宜设在河流的凹岸。 ➢ 在凸岸的起点,主流还没有偏离时,也可设置取水修建物 ➢ 在凸岸的起点或终点,主流虽已偏离,但离岸不远有不淤积
推移(tuīyí)质运 动
➢ 起动流速:在必定的水流作用下,静止的泥沙由静止状态转 变为运动状态这时的水流速度称为起动流速。
➢ 止动流速:当河水流速逐渐减小泥沙静止下来的数值称为泥 沙的止动流速。
➢ 泥沙的止动流速为起动流速0.71。 ➢ 在用自流管或虹吸管取水时,为防止水中的泥沙在管中堆积,
设计(shèjì)流速应不低于不淤流速。 ➢ 不同颗粒的不淤流速能够参照其相应颗粒的止动流速。
正确选择江河取水修建物地点的方法原则
➢ 深入现场,检查研究,全面掌握河流的特征。 ➢ 依据取水河段的水文、地形、地质、卫生等条件,全面分析,
综合考虑,提出几个可能的取水地点(wèi zhi)方案。 ➢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第十六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建 物
13.2 江河取水(qǔ shuǐ)修建物地点的选择
第十一页,共一百二十二页。
建 物
13.1.2 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yǎnbiàn)对取水修建 物的影响
河床变形
➢ 河床单向变形:指在长时间内,河床缓慢地不中断地冲洗或淤积, 不出现冲淤交织。
➢ 河床来去变形:指河流周期性来去发展的演变现象。 ➢ 河床纵向变形:河床沿纵深方向的变化,表现为河床纵剖面上的
冲淤变化。 ➢ 纵向变形由水流纵向输沙不均衡所惹起。 ➢ 纵向输沙不均衡是由来沙量随时间变化和沿程变化,河流比降和
给排水工程详解PPT课件

02水源与取水构筑物水源种类及特点分析01
02
03
地表水
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 ,水量充沛但易受污染, 需加强水质处理。
地下水
包括井水、泉水等,水质 较好但水量有限,需合理 开发利用。
再生水
指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 用于某些非饮用用途,有 助于节约水资源。
取水构筑物类型选择与设计原则
取水构筑物类型
管道布置与连接
确保排水管道布置合理、连 接紧密,防止漏水、渗水等 问题发生。
排水设备选型
选用性能稳定、排水效率高 的排水设备,如地漏、排水 口等。
污水处理与回用
对于生活污水和废水,应采 取必要的处理措施,达到排 放标准或回用要求,实现水 资源的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给排水中应用
节能设备与技术
水泵
用于提升和输送水,根据流量 、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水泵
类型和规格。
阀门
用于控制水流的开关和调节流 量,应定期检查阀门启闭是否 灵活、有无漏水现象。
消毒设备
如氯气消毒设备、臭氧消毒设 备等,应根据水质和消毒要求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 。
膜处理设备
如超滤膜、反渗透膜等,应定 期清洗和维护,以保证膜的处
04
对不合格工程进行返工或整改,直至达到 验收标准。
07
给排水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
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回顾
运行管理制度概述
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 度、维护保养制度等。
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回 顾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改进措施及建议
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优 化运行管理流程。
城市水资源课件7.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岸边式、 河床式、斗槽式)和活动式(浮船式、缆车式)等。
江河特征与取水构筑物的选择
relationship of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with type of intake structure
江河径流特征主要是指水位、流量和流速等。 影响取水构筑物选择的因素:
地表水取水方法与构筑物 water intake methods & structures for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地表水源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 water 按水源种类可分为河流、湖泊、水库及海水取
水构筑物;
不同类型水源水位与岸边地质条件的差异,决 定了取水方法与构筑物形式的不同。
4. 城市取水工程 Urban Water Resource Engineering
城市取水工程的任务:按照一定的保证率 要求,从水源取水并送至净水厂。
取水工程功能与作用:连接给水系统与天 然水源的环节与设施。
主要内容:讨论水源的选择,取水的方法, 各类取水构筑物的构造与类型。
城市给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 任务是从水源取水,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 输送到用水区,并向用户配水。 给水系统常由下列工程设施组成: 1.取水构筑物:从选定的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 2.水处理构筑物:对来自取水构筑物的原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
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这些构筑物是给水厂的主要组成部分。 3. 输、配水管网和泵站:输水管道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
能要引水,可靠性较差。
水泵直接吸水式
67.20 65.60
江河特征与取水构筑物的选择
relationship of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with type of intake structure
江河径流特征主要是指水位、流量和流速等。 影响取水构筑物选择的因素:
地表水取水方法与构筑物 water intake methods & structures for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地表水源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 water 按水源种类可分为河流、湖泊、水库及海水取
水构筑物;
不同类型水源水位与岸边地质条件的差异,决 定了取水方法与构筑物形式的不同。
4. 城市取水工程 Urban Water Resource Engineering
城市取水工程的任务:按照一定的保证率 要求,从水源取水并送至净水厂。
取水工程功能与作用:连接给水系统与天 然水源的环节与设施。
主要内容:讨论水源的选择,取水的方法, 各类取水构筑物的构造与类型。
城市给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 任务是从水源取水,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 输送到用水区,并向用户配水。 给水系统常由下列工程设施组成: 1.取水构筑物:从选定的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 2.水处理构筑物:对来自取水构筑物的原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
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这些构筑物是给水厂的主要组成部分。 3. 输、配水管网和泵站:输水管道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
能要引水,可靠性较差。
水泵直接吸水式
67.20 65.60
《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编辑ppt
11
一、水质标准
❖ 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应该符合生活饮用水 的卫生标推, 我国1976年公布的水质标准如 下表所示。
❖ 由表可以看出,水质项目中包括:感官性标 准1-4项;化学标准5—12项;毒 理学标准为 13—20项和生物学标准21—23项。如水质达 到表列标准。即满足生活饮用水 的卫生标难。
❖ 5、输配:原水经沉淀澄清、过滤、消毒 后,水质可满足用水要求。最后将清水 贮存于清水池中, 再由二级泵站抽送到 输配水管中,供用户使用。
编辑ppt
20
三、配水工程
❖ 任务:将净化后符合水质要求的清水,输引 配送到用水区,供用户使 用。
❖ 结构:由二级泵站、输水管道、配水管网、 水塔等几部分组成。
给排水工程
编辑ppt
1
第一章 城市供水系统
❖ 第一节 取水工程
❖ 组成结构:水源、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 站等部分
编辑ppt
2
一、水源
❖ 两类:
❖ 1、地面水。如江、河、湖、泊、水库及海洋等。
特点:易受污染 染,一般水量较 大,但一般水质
较差,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适当净化来改善水 质。
❖ 2、地下水。如并、泉等。特点:地下水埋藏于地
编辑ppt
12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 2、工业用水。应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即使同一类用水,其水质要求亦有差别, 具体要求由生产工艺提供。
编辑ppt
15
二、净水方法
❖ —般地面水净水厂的净水工艺流程如所
示。
4
5
1
3
2
编辑ppt
16
❖ 1、由一级泵站送来原水,水中含有悬游 物、胶体物等杂质,需加入明矾或硫酸 亚铁等混 凝剂,经过充分混合,产生凝 聚作用,并与水中杂物形成绒毛状絮体, 然后流人沉淀池。 水流速降低,絮休沉 淀,除去水中杂质,使水澄清。沉淀池 有水平流行的平流式沉淀池, 也有斜管、 斜板式沉淀池,后者由于增大沉淀面积, 因而沉淀效率提高很多。
取水构筑物

①阶梯式连接 : A、软管橡胶管连接 :L =6~8 m,D ≤350mm,压力≤0.5MPa B、刚性连接: 钢管两段带万向球接头 α=11~15°,L =8~12 m,D ≤350mm C、输水管: 斜三通,高差,1.5~2.0 m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2)连络管,输水管
②摇臂式 : 5个套筒旋转接口,连络管长 L =20~25 m ,α≤70° 连络管长,不需换接头
K1——面积减少系数,K1 b——网眼净尺寸
(b
b2 d)2
d——金属丝直径
K2——阻塞系数0.5 ε——水流收缩系数 0.64~0.8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1)集水井
⑥格网: 旋转格网:
连接网板
金属网 4×4~10×10 mm 连接框架
F2 Q
K1K 2 K 3 v 2
Q——设计流量; K2——阻塞系数0.75;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4)牵引设备及安全装置
①绞车牵引
②制动
绞车制动 泵车制动
③安全挂钩(泵车)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1)浮船
①木、钢、钢丝网水泥
B=4~6m,H=1.2~1.5 m
L/B=2:1~3:1
吃水深0.5~1.0 m
水泵布置:
竖向
上承式 下承式
平面
一列式 平行式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2)连络管,输水管
③平面尺寸:
宽度:边距 C=D进 , D进=(1.3~1.5)D1 , D1为进水管道直径 中距 S≥(2~2.5)D进
长度:后壁距: T=0~0.25D进 进口距: L2=4D进 有效体积校核:V=BhL≥K×Q
V——最低水位时容积,m3; Q——最大泵流量,m3/s;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2)连络管,输水管
②摇臂式 : 5个套筒旋转接口,连络管长 L =20~25 m ,α≤70° 连络管长,不需换接头
K1——面积减少系数,K1 b——网眼净尺寸
(b
b2 d)2
d——金属丝直径
K2——阻塞系数0.5 ε——水流收缩系数 0.64~0.8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1)集水井
⑥格网: 旋转格网:
连接网板
金属网 4×4~10×10 mm 连接框架
F2 Q
K1K 2 K 3 v 2
Q——设计流量; K2——阻塞系数0.75;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4)牵引设备及安全装置
①绞车牵引
②制动
绞车制动 泵车制动
③安全挂钩(泵车)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1)浮船
①木、钢、钢丝网水泥
B=4~6m,H=1.2~1.5 m
L/B=2:1~3:1
吃水深0.5~1.0 m
水泵布置:
竖向
上承式 下承式
平面
一列式 平行式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2)连络管,输水管
③平面尺寸:
宽度:边距 C=D进 , D进=(1.3~1.5)D1 , D1为进水管道直径 中距 S≥(2~2.5)D进
长度:后壁距: T=0~0.25D进 进口距: L2=4D进 有效体积校核:V=BhL≥K×Q
V——最低水位时容积,m3; Q——最大泵流量,m3/s;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5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及其开发利用
5 1 地下水源概述
卵石层 砂层等松散;具有众多相 互连通的孔隙;透水性能较好的岩 层叫透水层;也称含水层
粘土和花岗岩等结构紧密;透水性 极差叫不透水层;也称隔水层
地下水分类
埋藏在地面下第 一个隔水层上的地下 水叫潜水;有自由表面;
两个不透水层间 的地下水叫层间水; 具有自由水面的层间 水称无压地下水;承 受有压力的层间水称
井群类型: 自流井井群 适用于静水位高于地面的承压 含水层; 虹吸式井群 适用于静水位接近地面的含水 层; 卧式泵井群 适用于静水位接近地面且水位 降落较小的含水层; 深井泵井群 适用于各类含水层
井群互阻概念
在水位降落值不变的条件下;共同 工作时;各井的出水量小于各井单独工 作时的出水量;
在出水量不变的条件下;共同工作 时;各井的水位降落值大于各井单独工 作时的水位降落值
井室:用以安装各种设备的空间; 井壁管:加固井壁;隔离水质不良或 水头较低的含水层; 过滤器:集水;保持填砾与含水层的 稳定;防止漏砂及堵塞; 沉淀管:沉淀进入管井的砂粒
管井的构造
管井主要由井室 井壁管 过滤器及沉砂管构成 当有几个含水层且各 层水头相差不大时;可用多层过滤器管井
a单过滤器管井
b 双过滤器管井
目前;长三角地区为控制地面沉降;多数严格控制地下 水的开采 是北方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 目前;北方城 市也向远距离引用地表水方向发展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选择及布局
在地下水水源地选择的基础上;还要正确选择和设计地下水取水构筑 物;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供水量;改善水质 降低工程总造价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选择
常见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 大口井等构成的垂直集水系统;渗渠 坎儿井等构成的水平集水系统;辐射井 复合井等构成的复合集水系统以及 引泉工程 由于类型不同;其适用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常见各种地下水 取水构筑物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5 1 地下水源概述
卵石层 砂层等松散;具有众多相 互连通的孔隙;透水性能较好的岩 层叫透水层;也称含水层
粘土和花岗岩等结构紧密;透水性 极差叫不透水层;也称隔水层
地下水分类
埋藏在地面下第 一个隔水层上的地下 水叫潜水;有自由表面;
两个不透水层间 的地下水叫层间水; 具有自由水面的层间 水称无压地下水;承 受有压力的层间水称
井群类型: 自流井井群 适用于静水位高于地面的承压 含水层; 虹吸式井群 适用于静水位接近地面的含水 层; 卧式泵井群 适用于静水位接近地面且水位 降落较小的含水层; 深井泵井群 适用于各类含水层
井群互阻概念
在水位降落值不变的条件下;共同 工作时;各井的出水量小于各井单独工 作时的出水量;
在出水量不变的条件下;共同工作 时;各井的水位降落值大于各井单独工 作时的水位降落值
井室:用以安装各种设备的空间; 井壁管:加固井壁;隔离水质不良或 水头较低的含水层; 过滤器:集水;保持填砾与含水层的 稳定;防止漏砂及堵塞; 沉淀管:沉淀进入管井的砂粒
管井的构造
管井主要由井室 井壁管 过滤器及沉砂管构成 当有几个含水层且各 层水头相差不大时;可用多层过滤器管井
a单过滤器管井
b 双过滤器管井
目前;长三角地区为控制地面沉降;多数严格控制地下 水的开采 是北方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 目前;北方城 市也向远距离引用地表水方向发展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选择及布局
在地下水水源地选择的基础上;还要正确选择和设计地下水取水构筑 物;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供水量;改善水质 降低工程总造价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选择
常见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 大口井等构成的垂直集水系统;渗渠 坎儿井等构成的水平集水系统;辐射井 复合井等构成的复合集水系统以及 引泉工程 由于类型不同;其适用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常见各种地下水 取水构筑物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水厂运行管理ppt

水质安全
水质监测
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检验方法》GB/T5750
水质检验方法 实验室质量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量法》进行认证
水质管理执行 两级管理、三级检验
水质监测
水 样 地表水 地下水 水源水
水质检验项目及频率
检验项目 检验频率
浑浊度、色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 每日不少于1次 CODMn、氨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 群、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10项
6.1.1 供水设施维护检修,建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理
三级维护检修制度。 6.1.2 日常保养:检查供水设施运行状况,设备、环境卫生清
洁,按规定润滑等。
6.1.3 定期维护:对设施进行检查(包括巡检),对异常情况及 时检修或安排计划检修。 6.1.4大修理(恢复性修理):有计划地对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及
效,并应使污染物去除效果达到最佳。
预处理
4.3.1自然预沉运行
设施运行
1.控制正常水位,经济运行。 2.高寒地区在冰冻期间应制定水位控制标准和防 冰凌措施。 3.根据原水水质、预沉池沉淀情况确定挖泥频率。
4.3.2 沉砂池应设挖泥、排砂设施。排砂宜按8h24h进行一次,挖泥宜每年进行(1—2)次。
制水生产工艺 一般规定
3、 进厂原水和出厂水必须计量,且流量仪表计量
率达95%以上。制水工艺过程应根据需要配置流
量计。流量计应按其等级要求定期进行校准。
4、 制水工艺中的投药系统应优先选择计量泵,以
便于进行自动控制,根据计量泵或计量装置的特
性定期进行校准。净水药剂必须计量投加
供水设施维护 一般规定
预处理
质量控制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水厂

水厂对取水构筑物和一级泵站的影响
03
水厂的处理工艺和规模会影响一级泵站的输水需求,同时也会
影响取水构筑物的选址和规模。
三者之间的协调管理
统一规划设计
应急预案与协同应对
在规划阶段应将取水构筑物、一级泵 站和水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确 保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制定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 三者之间的协同应对措施,确保供水 安全。
取水构筑物、一级 泵站、水厂
目录
• 取水构筑物 • 一级泵站 • 水厂 •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水厂的关系与协
调 •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水厂的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取水构筑物
取水构筑物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取水构筑物是用于从水源地提取 和输送水的各种结构物的总称, 是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取水构筑物
包括取水头部、取水管、 集水井等,用于从水源取 水。
泵组
包括水泵、电机、控制柜 等,用于加压输水。
辅助设施
包括阀门、管道、仪表等 ,用于控制水流、监测水 质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一级泵站的运行与管理
运行
一级泵站的运行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水泵电机和控制柜的正常 工作,同时需要监测进出水的水质和流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建议一
加强工程前期的调研和设计工作,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条 件和实际需求,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工程问题。
启示二
在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注重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 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建议二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确保工程的安全稳 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 合建式
❖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 分建式
❖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自流式、虹吸管式、水泵直接吸水式 自流式
❖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水泵直接吸水式
❖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取水头部结构形式
❖ 浮动式取水构筑物
浮船和缆车两种形式
浮船式
❖ 浮动式取水构筑物
缆车式
第三章 取水构筑物
第三章 取水构筑物
取水构筑物是乡镇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作用在于从天然或人工水源中取水,并将水送至 水厂或用户。 按照水源种类,可分为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和地表水 取水构筑物两大类。
第一节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由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深度、含水层 性质不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形式也不 同。
❖ 潜水泵取水构筑物
❖ 低坝式取水构筑物
第三节 雨水集取构筑物
当没有可靠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时,可用雨水 集取构筑物直接集取雨水,经简单处理后储存使 用,这是一种分散式给水方式。由于规模小,受 季节影响大,供水可靠性
❖ 构筑物组成
主要包括地面集雨坪或屋顶集水设施、沉沙过滤 池和水窖等。
※ 辐射井的构造
集水井和辐射管
※ 辐射井的建造
集水井:沉井法 辐射管:水射顶进法
渗渠
渗渠是水平埋设在含水层中的集水管渠。 和水井有区别,它是一种水平向的地下水 集取构筑物。 渗渠是靠开有孔眼的管或暗渠集水,主要 是依靠它较大的长度增加出水量。 渗渠常平行埋设于河岸或河漫滩,用以集 取河流下渗水或河床潜流水。 渗渠由集水管渠、集水井、检查井组成。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主要有水井、渗渠、 引泉构筑物等
1 水井
按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管井、大口井、辐射井。 ❖ 管井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俗称机井 按照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全井和非完全井
管井
管井由于施工方便,深度范围大(20~1000m), 对各种含水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对于埋深 大的含水层,是其它取水构筑物所不能替代的。 因而管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 管井的形式与构造 井室 井壁管 过滤器 人工填砾 沉淀管
第三节 雨水集取构筑物
❖地面集雨坪
地面集雨坪是承接和汇集天 然降雨的场地。可以利用自然山 坡作为集雨坪,也可通过人工整 修或铺筑成人工集雨坪。
❖屋顶接水
屋顶接水是利用人们居住的 房屋屋顶承接和汇集天然降雨的 设施。
❖ 管井的形式与构造 过滤器 用水取水和保持填砾与含水层的稳 定 过滤器的型式有很多,常用的有钢 筋骨架过滤器、过滤器包网过滤器、 填砾过滤器等 沉淀管: 井的下部与过滤器相接的是沉淀管, 用以沉淀进入井内的细小砂粒和自 水中析出的沉淀物,其长度一般为 2~10m
大口井
大口井是一种口径大、深度较小、广泛开采浅层地下水取水 构筑物。它的直径一般4-8m,最大不超过10m,大口井深度
引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形式: 1 潜水在渗透过程中遇到沟壑流出地表形成潜水泉-下降泉 2 是因为承压水的上隔水层受到侵蚀或断裂等原因形成承压水 向上流通的通道,若承压水水压线高于地面,则承压水上涌 露出地表形成承压水泉,也叫上升泉或自流水泉。
引泉的构造
第二节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 取水口位置的选择
一 般在6-20m,单井出水量约为500~10000m3/d。
构造简单、取材容易、使用年限长、容积大、能调节水量。 但大口井深度浅,对水位变化适应性差。
※ 大口井的形式与构造
井口、井筒、进水部分和沉砂部分组成
※ 施工方法 大开挖法和沉井法
辐射井
辐射井是由集水井和向四周辐射状水平或倾斜伸出的若干 集水管组合而成。它有两种形式:一是集水井底与辐射管 同时进水;二是井底封闭,仅由辐射管进水。
原则: ❖设在水质较好的地点。
❖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
❖具有良好的地形、地址及施工条件。
❖靠近主要用水区。
❖应注意河流上人工构筑物位置或天然障碍物。
❖应考虑河流的综合利用。
❖ 形式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岸边式
❖河床式
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潜水泵取水构筑物 低坝取水构筑物
❖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管井
❖ 管井的形式与构造 井室 保护井口免受污染, 安装设备
管井
❖ 管井的形式与构造 井壁管 加固井壁,隔离水质不良的或较浅的含水层
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塑料管和木 管
非金属管一般适用于井深不超过150米的管井
管井
❖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 分建式
❖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自流式、虹吸管式、水泵直接吸水式 自流式
❖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水泵直接吸水式
❖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取水头部结构形式
❖ 浮动式取水构筑物
浮船和缆车两种形式
浮船式
❖ 浮动式取水构筑物
缆车式
第三章 取水构筑物
第三章 取水构筑物
取水构筑物是乡镇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作用在于从天然或人工水源中取水,并将水送至 水厂或用户。 按照水源种类,可分为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和地表水 取水构筑物两大类。
第一节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由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深度、含水层 性质不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形式也不 同。
❖ 潜水泵取水构筑物
❖ 低坝式取水构筑物
第三节 雨水集取构筑物
当没有可靠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时,可用雨水 集取构筑物直接集取雨水,经简单处理后储存使 用,这是一种分散式给水方式。由于规模小,受 季节影响大,供水可靠性
❖ 构筑物组成
主要包括地面集雨坪或屋顶集水设施、沉沙过滤 池和水窖等。
※ 辐射井的构造
集水井和辐射管
※ 辐射井的建造
集水井:沉井法 辐射管:水射顶进法
渗渠
渗渠是水平埋设在含水层中的集水管渠。 和水井有区别,它是一种水平向的地下水 集取构筑物。 渗渠是靠开有孔眼的管或暗渠集水,主要 是依靠它较大的长度增加出水量。 渗渠常平行埋设于河岸或河漫滩,用以集 取河流下渗水或河床潜流水。 渗渠由集水管渠、集水井、检查井组成。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主要有水井、渗渠、 引泉构筑物等
1 水井
按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管井、大口井、辐射井。 ❖ 管井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俗称机井 按照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全井和非完全井
管井
管井由于施工方便,深度范围大(20~1000m), 对各种含水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对于埋深 大的含水层,是其它取水构筑物所不能替代的。 因而管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 管井的形式与构造 井室 井壁管 过滤器 人工填砾 沉淀管
第三节 雨水集取构筑物
❖地面集雨坪
地面集雨坪是承接和汇集天 然降雨的场地。可以利用自然山 坡作为集雨坪,也可通过人工整 修或铺筑成人工集雨坪。
❖屋顶接水
屋顶接水是利用人们居住的 房屋屋顶承接和汇集天然降雨的 设施。
❖ 管井的形式与构造 过滤器 用水取水和保持填砾与含水层的稳 定 过滤器的型式有很多,常用的有钢 筋骨架过滤器、过滤器包网过滤器、 填砾过滤器等 沉淀管: 井的下部与过滤器相接的是沉淀管, 用以沉淀进入井内的细小砂粒和自 水中析出的沉淀物,其长度一般为 2~10m
大口井
大口井是一种口径大、深度较小、广泛开采浅层地下水取水 构筑物。它的直径一般4-8m,最大不超过10m,大口井深度
引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形式: 1 潜水在渗透过程中遇到沟壑流出地表形成潜水泉-下降泉 2 是因为承压水的上隔水层受到侵蚀或断裂等原因形成承压水 向上流通的通道,若承压水水压线高于地面,则承压水上涌 露出地表形成承压水泉,也叫上升泉或自流水泉。
引泉的构造
第二节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 取水口位置的选择
一 般在6-20m,单井出水量约为500~10000m3/d。
构造简单、取材容易、使用年限长、容积大、能调节水量。 但大口井深度浅,对水位变化适应性差。
※ 大口井的形式与构造
井口、井筒、进水部分和沉砂部分组成
※ 施工方法 大开挖法和沉井法
辐射井
辐射井是由集水井和向四周辐射状水平或倾斜伸出的若干 集水管组合而成。它有两种形式:一是集水井底与辐射管 同时进水;二是井底封闭,仅由辐射管进水。
原则: ❖设在水质较好的地点。
❖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
❖具有良好的地形、地址及施工条件。
❖靠近主要用水区。
❖应注意河流上人工构筑物位置或天然障碍物。
❖应考虑河流的综合利用。
❖ 形式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岸边式
❖河床式
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潜水泵取水构筑物 低坝取水构筑物
❖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管井
❖ 管井的形式与构造 井室 保护井口免受污染, 安装设备
管井
❖ 管井的形式与构造 井壁管 加固井壁,隔离水质不良的或较浅的含水层
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塑料管和木 管
非金属管一般适用于井深不超过150米的管井
管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