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
精辟归纳的地理图表的判读方法大全

亚热带季风气候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地中海气候
三角坐标图判读
零轴
纵轴
三个坐标系的组成: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
每个坐标的读取:过A点作零轴的平行线,与该坐标的 交点。
三角坐标图判读
三个坐标系的组成: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 每个坐标的读取:过A点作零轴的平行线,与该坐标的 交点。
注意:每条曲线只对应一 个横坐标和一个纵坐标
(1)本图所示区域里,7月份气温最低的地方,海拔高 (2)秦岭南坡海拔1500m处年降水量约为 度约为 A.750mm B.1200mm A.500m B.2700m B C.1550mm D.550mm C.2100m D.3000m
例3:读图,判断气候类型:
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时: 要注意坐标的比例尺是否相同
一个横轴对应多个纵轴时注意: 每条曲线只对应一个横坐标和一个纵坐标
读某轴的坐标值: 作零轴的平行线,与该轴交点的数值
例6:我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 平衡。读图甲“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图、图 乙“我国1990年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图,回答
三、数据表格
判读数据表格的注意点: (1)抓主线要素; (2)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对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例8: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 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问题。
(2)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3)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双选) (1)综合二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土地沙漠化 A.开垦历史悠久 A.东北 B.西北 B.酸雨 B.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C.西南 C、全球气候变暖 D、东南 C.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D.水土流失 D.自然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 把握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 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③构成要素只 有三项。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0%~100%。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 整的反映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 解析 第(1)题,与1990年相比,2010年在离市中心2千米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分别减少了约 2.5万人/km2和0.9万人/km2,A、B项错误。而在8 km和10 km附近分别增长了约0.3万人/km2 和0.6万人/km2,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距市中心6 km以内地区人口密度 降低,距市中心6 km以外的区域人口密度升高,说明该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 象,意味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城市等级并不一定提高,故A项错误,C项错误。城市地租水 平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市中心附近常住人口大幅减少,说明市中心地租水平增长较快, B项错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如市中心区住宅的减少、商业功能的强化、城市中心区 绿地面积的增加等,都会导致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降低,D项正确。
•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 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平面直角坐标图
图1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方法技巧: 1.在散点坐标图中,需要将散 点回归,找到其要素的相关性。 2.将散点分类,找到其横坐标 或纵坐标的优势(多、强、大、 长等)。
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平面直角坐标图
图1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平面正三角 坐标图
平面多维坐 标图
三维坐标图
折线图、曲线图、 柱状图、散点图、 气泡图、组合图等
正四边形统计图、 雷达图、玫瑰图等
走近高考——近五年江苏高考试卷统计
时间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题号
9-10、 11-12、 13-14、 17-18
比重 33.3% (%)
坐标图 折线图、 类型 曲线图、
排放量等
备考建议:坐标图一直是高考命题的考查重点。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考查。对 于图中的数据,要从定量的分析中抓特征、从坐标内容之间的相关性找规律, 提取图中有效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定性的原因分析和阐述。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共性
1.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绝对数量 如:气候资料图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共性
柱状图、 组合图
9-10、 11-12、13-14、
11-12、 21-22、23-24、
27、28、 25-26、27、28、
29
30D
28%
33.3%
7-8、 10、25-26、 25-26、 27、30D
27
13.6%
18.2%
折线图、 曲线图、 柱状图、 组合图
折线图、曲线图、 折线图、
2020高考地理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大全

2020高考地理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大全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
地理统计图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线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坐标图、风玫瑰图等。
统计图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等信息;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知识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注意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因为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可以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一、坐标图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
常见的是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
对于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应注意:三角坐标反映的是构成现象,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三角坐标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不可以任意增减;三角坐标图中的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由低到高的递增方向一致,即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分布。
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平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例1、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A.农业B.工业C.商业D.旅游业解析:首先根据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小,不难看出图上部曲线表示的是泰国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高,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低,图下部是德国产业构成人口的历史演变曲线。
2.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谢谢
Next:《地理分布图的判读》
(1)甲、乙、丙、丁四路口距市中 心最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丁地最有可能位于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居住区
D.行政区
红灯时间 (秒)
绿灯时间 (秒)
甲乙丙丁 58 40 30 20
20 40 50 60
小试牛刀4
右图是“我国分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 化速率统计图”(正值增加,负值减少)。 读图回答下题。
典例分析1
(2018·全国文综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 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 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 成下面两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 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甲、乙、丙分别是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
城市 北京
甲 乙 丙
舒适 123
较舒适 456
较不舒适 不舒适 7 8 9 10 11 12 月
典例分析4
下表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2015年底发电总量中 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全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据此完成下题。
结构图类
饼状结构图
矩形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
结构图类
风向玫瑰图
雷达图
金字塔图
表格类
耕地面积 农业就业人数
高考地理 “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

高考地理“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第一部分方法指导】这种题目的材料是以数据表格或是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常见相关知识点有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移、城市化、河流径流量等。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在审题时将关键的词句、数字圈出来,然后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何规定性。
这类题的解答方式因材料不同而有所不同。
1.常见统计图表的类型2.统计图表的判读步骤第一步:看图名;第二步:读题目,画关键词第三步,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第四步,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3.常见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1)三角坐标图三角形统计图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来表示三个项目所占整体的百分比。
我们常遇到的类型有人口年龄结构的比重、三大产业构成比重、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近年来地理高考的一个重点中的重点。
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半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2)曲线图(含折线图)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
判读步骤: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如右图,流量过程线图中该地4月份和7-8月份均有汛期,且流量较大。
(3)风玫瑰图风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
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
判读步骤:1.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多边形,表示频率,且与同心多边形的大小成正比关系;2.呈辐射状分布的线段,表示方向;3.根据风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就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就可得出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20
40
60
80
0 100 %
第一产业
活学活用
图1 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1回答1—3题
•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 •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三)
地理统计图表
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
• 以地理图表切入,重视地理图表的解 读和地理问题的研究。 从福建高考以及其他各省市的地理高考 试题看,统计图表是每年必定会涉及到的 考点。
• 对地理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的研究: • (1)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 比较广:自然地理里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 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气温)、 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里的农业、 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 能源等; • (2)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统计图表的形式多 种多样,主要以数据据表格、曲线统计图、扇 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为主要呈现方式。有 新颖性、综合性的。 • (3)高考地理试题中,以统计图表设计的试 题难度一 般不大,以中等难度、简单题偏多。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年径流量(亿立 方米) 500 400 降水量 –(1)坐标图 (mm) 300 100 曲线图:如气温曲线图 •直角坐标图: 200 – 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 折线图 100 50 • 斜角坐标图: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0 兰 4500 州 3000 4 1 -10 0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图型概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
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底部与中部的宽窄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
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形中的已知点(如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
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判读流程】图表信息获取【尝试解答】(1)B (2)B下图中a、b、c分别对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重点难点剖析一、统计图的类型统计图包括面积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百分比图等。
1.面积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
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各个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事物整体的比例。
这种图表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示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二是表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图又叫扇形图。
如右图:2.饼状图:是在面积图基础上的三维图表,它除了反映面积图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变化方面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
如右图:3.柱状图(直线图):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一般是横坐标表示相对独立的各个地理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
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转化为柱(线)的长短高低,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数量上的差异。
如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
4.折线图和曲线图:一般是横轴表示时间或位置,纵轴表示数量,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数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或随空间位置的数量变化,在坐标系中根据资料描绘出若干个点,相邻的两点连以直线(平滑曲线)。
这种图能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变化的总趋势,又能表示各时段、各地区的数量的变化特征。
如人口增长、气温曲线图。
5.累计百分比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地理事物的整体,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如能源构成图:思考:读右图回答:(1)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①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
(原因:管理不善,浪费严重)③煤炭比重太大,容易污染环境,对环境污染少的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太小。
(2)1950~1980年我国石油、煤铁的消费构成的一圆滑的曲线,说明我国煤炭、石油的消费构成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①煤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37 853中国21 30017 86015 29013 2008 4005 000 4 8103 339巴西美国①加拿大扎伊尔印度②③水能资源较丰富的单位:(万千瓦)①哥伦比亚②阿根廷③日本②原因:60年代,我国开发了石油油田(大庆、胜利、华北),石油开采量大增(3)1980年~1990年,为什么煤比重上升,石油下降?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工价值高于燃料价值(4)根据上图预测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趋势。
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仍占主导地位,水电、核能比重上升,石油、天然气主要用作化工原料,比重下降(5)2001年我国政府提高建设石油储备体系,于2004年确定岙山、镇海、黄岛和大连为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基地①建石油储备基地的目的:减少国际石油价格的冲击②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区位因素:海运条件优越(6)分析我国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途径。
开源:①加强石油勘探,建设石油战略储备体系;②开采多元化能源进口渠道,建立稳定的石油战略路线;③积极开发新能源。
节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二、地理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判读1.柱状图柱状图是用不同高度或长度表示地理数字大小的图形。
一般用以表示同一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降水柱状图),表示同一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变化(各大洲人口比较柱状图);或把两者结合起来反映时空的变化和发展(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趋势图);也可以把相关的几个地理事物利用柱状图表示其相互关系及分布特征(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与径流量的对比图)。
在判读柱状图时,首先要认清图名、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及图注内容,再根据柱子的高矮分析它的变化趋势。
如判读降水柱状图时,可以从降水柱状图上得到该地降水总量的约数,方法是把12根柱子的总量累加在一起;其次根据各月柱子的高矮不同,分析得出降水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不均匀的相对集中哪个季节。
2.扇形图的绘制与分析扇形图是以圆面积中扇形的大小表示地理数字资料的图形。
可以表现地理事物数量的大小与结构,扇形图是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的,如“大气的组成”“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等。
扇形图也可以用来表现同一地理事物的地理分析,如“世界七大石油区探明储量图”“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地区分布图”等。
在分析扇形图时,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侧重,或侧重在结构上,或侧重在分布上。
绘制扇形图的步骤与方法:⑴画一个圆形,大小不拘;⑵计算各部分(或地区)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公式为:各部分的分量/总体的总量。
例如,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为3.8亿KW,其中西北地区3762万KW,求得西北地区占3762万KW /3.8亿KW =9.9%,同理可求得西南区67.8%,中南区占15.5%,华东区占3.6%,华北区1.2%,东北区占2%;⑶用计算出的比重,折算出各部分(地区)应占的圆形角度数——西南区:360×67.8%= 244°,中南区:360×15.5%=56°等;⑷按计算出的各地区所占圆形角度数,分割图形为扇形面积;⑸注字说明各个扇形面积所表示的百分比和文字注释,如上图。
3.曲线图(或折线图)的绘制与分析曲线(或折线)图是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绘图注意事项:⑴曲线图的线条要画成平滑的曲线。
例如,我国多年煤炭产量柱状图,连接每根柱子的顶点,加画一条平滑曲线,即可叫作曲线图。
(如从柱形看,又可称为柱状图)。
⑵折线图的线条要画成两点之间的连线,每两条线的接点处显示出有点角度,如我国人口增长图。
⑶曲线图、折线图画图要求和方法与柱状图一样。
4.三角坐标图的判读C阅读三角形坐标图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其一,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其二,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而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其三,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它构成图要素多少可以任意增减;其四,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向上延伸区方向也必然一致(都向右上方,如图),而不是既可以向右上方,又可以向左上方,把握了这些关键,读图就正确了。
如上图为A、B、C三国产业产值构成图,则A 国,第一产业为40%,第二产业也是40%,第三产业为20%,总和为100%;C国,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也是20%,第三产业为60%,总和为100%。
从动态情况来讲也是如此,如图为某国A、B、C三年中产业比重变化图,则该国从A年到B年期间,第二产业比重不变,而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0%,第三产业增加了20%,以此类推。
6.结构图的判读结构图是以代表各地理要素的图例在图表中所占的百分比来表示地理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它以方格为基础,纵坐标表示百分比,横坐标表示时间,以此来表示各地理要素随时间的变化。
读此类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认清各种图例所代表的地理要素;②读懂纵、横坐标所示的内容;③此类图中100%的比例是由各类要素组合而成的,所以并不能直接反映各要素所占的百分比,其各自的数值可通过计算获得。
此类图有能源消费构成图、人口构成图等。
上图为我国农业、非农业人口构成图。
高三地理专题综合测试题(三)下图表示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太阳高度。
读图完成1~3题:1.图中标注有错误的一地是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当北京时间为8点45分时,①地正好日出,则①地的地理坐标是A.600N,300E B.450S,300WC.600N,750E D.130S,750W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纬度相同,经度不同B.除标注错误的一处外,其余三地一年之中均有太阳直射的机会C.除图所示以外,其余时间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大于①地D.每年大约有9个月的时间③地的昼长大于夜长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988万吨标准煤、130297万吨标准煤。
读图回答4~6题:4.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5.2000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20%以上的能源种类有A.煤炭、石油 B.石油、水电 C.水电、天然气 D.天然气、煤炭6.我国目前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读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原因主要是A.甲地纬度低B.甲地距海近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占总量的比重(%)我国1980-2000年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生产消费D.甲地缺少地面植被覆盖8.甲地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①复种指数高②小麦颗粒饱满③瓜果甜度高④水稻种植面积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读某地气候要素月份分配示意图,(粗线表示降水量,虚线表示温度),回答9~10题9.该地主要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0.该地可能位于A.美国的五大湖地区 B.澳大利亚的西南沿海C.长江三角洲地区 D.法国的巴黎盆地下图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颗粒)和雨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11~12题11.某地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正确是的A.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 B.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 C.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 D.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12.该城市建设火电厂,最佳区位在城市的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右图为南亚某地风频风速示意图,回答以下13~14题:13.该地风速达最大的季节时,我国南疆地区等压面的分布正确的是14.若在该地中心城市建设一座天然气供应站,则最佳区位应是A.市中心 B.东北郊区 C.西北郊区 D.城市南部郊区右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5~17题:15.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 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 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16.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17.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表显示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18~20题:1980年2002年铁路运营里程(万千米) 5.33 7.19铁路客运量(亿人)9.22 10.56铁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1383 4969公路运营里程(万千米)88.33 176.52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0C)1月 5 11 21 7月29 27 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 75 1 7月150 5 610公路客运量(亿人)22.28 111.63 公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730 7806注: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18.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相比较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当 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C.铁路短途旅客周转量与公路相当 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19.1980~2002年间,我国铁路交通A.在客运钟的比重逐步提高 B.单位运营里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C.与公路交通相比,客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D.与公路交通相比,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20.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A.青藏铁路还未全线贯通 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未集装箱码头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21.右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动力)的依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