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

合集下载

关于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

关于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

关于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5-17T11:12:44.7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期作者: 1.王媚2崔娟3冯辉[导读] 公共气象服务不仅能极大地便利公众的出行1.王媚2崔娟3冯辉1.长治市潞城区气象局2.长治市潞城区气象局3.山西省壶关县气象局摘要:公共气象服务不仅能极大地便利公众的出行,还能有效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

越来越多的相关从业人员开始思考如何创新优化基层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

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现阶段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又分析了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无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研究了如何优化县级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优化策略1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1.1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县级气象服务从业者,无论是基础员工,还是部门领导,对于公共气象服务于基础农业的意识不断增强。

秉承以服务“三农”为基本原则,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丰富、拓展预警信息向外发送的形式与渠道,通过与各大媒体之间的深入合作,及时将重大灾害性天气变化情况向社会各界发布;此外,不断加强对各媒体机气象信息发布情况的监管,及时补充或订正相关信息,确保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的严谨性、规范性;逐步加强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相对薄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号发布系统,确保多种信息传递方式互备,做到灾难发生时,预警信息至少通过一种发布渠道送达到农村。

1.2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提供公共气象服务就近几年来公共气象服务对农业的服务来看,服务对象已经不局限于对大众农业提供泛泛服务,更多的是因地制宜,不断调整思路与做法,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1]。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趋利避害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为了向农业抗旱灌溉提供有效气象服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服务能力建设。

公共气象服务的工作总结

公共气象服务的工作总结

公共气象服务的工作总结公共气象服务的工作总结篇一:长兴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总结长兴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总结2011年,长兴县气象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实干,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得到不断强化,现将总结如下:一、以民为本,扎实开展对农服务县政府颁布实施《关于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紧围绕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开发茶叶、果蔬、特种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15大类75种气象服务产品。

积极开展“魅力乡村”建设,11月底全部完成考核验收工作。

规范农业气象服务各类服务产品,如《茶叶气象预报》、《农气月报》、《葡萄气象预报》等,共制作发布各类农业气象服务材料 83期。

进一步规范农业大户“联系卡”制度,新建农户“联系卡”12家。

重点做好茶叶、杨梅、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针对性服务。

建立特色农业数据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与林业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防范森林火灾、保护生态安全、提高林农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化服务今年以来长兴县人工影响天气共进行了14轮作业,共发射火箭弹27发,作业面积3600平方公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赞扬了长兴县气象局开展的人影作业,在今年清明期间的森林防火、春季干旱、水库蓄水的服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今年春季,长兴县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 1月到5月20日,总雨量仅为191.1毫米,创历史同期新低,为常年的40%,比去年偏少70%左右,4月份以来平均气温比常年明显偏高,5月份即出现高温天气,蒸发量大。

由于降水量显著偏少,气温偏高,致使长兴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旱情,工农业缺水严重,部分山区连生活用水也发生了困难,县、镇各级领导也是焦急万分。

为认真做好抗旱工作,县气象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反应,把人工增雨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浅谈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2-04-26T15:27:30.08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月第1期作者:包子强王鹏王美铄[导读] 随着现代我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灾害也在包子强王鹏王美铄马鞍山市和县气象局安徽省马鞍山 238200;摘要:随着现代我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灾害也在快速加剧,这对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基层气象台站的公共气象服务则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基层气象台的公共气象服务必须迎合我国当前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向现代化建设发展,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

本文针对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对策引言:公共气象服务是利用科学技术,为大众提供防灾减灾服务,为农服务等各项服务。

使民众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气象科学知识,并科学地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造福人民。

而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出现,气象灾害风险的不断增大直接危及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就要求公共气象服务要更及时,更精准,并指导建议人们如何应对灾害天气,不断优化完善公共气象服务。

一、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一)气象部门人员能力有限基层气象部门是提供最基础的气象服务的部门,是气象系统中最重要的部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公共气象服务需要不断拓展,基层气象部门却因为发展空间有限和待遇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服务人员不足,现有服务人员知识面窄,专业能力不足,使得公共气象服务的创新改革发展之路举步维艰[1]。

(二)气象服务产品无法满足需求过去“12121”声讯电话和气象影视预报是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可是通过这些方式获取的信息迟缓,不及时,获取不方便等弊端越来越明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气象短信和手机天气预报软件则应运而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青睐。

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7-01T15:36:33.8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7期作者:吴悠[导读]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公众等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吴悠荆州市气象局湖北省荆州市 434000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公众等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象科学知识,并在决策以及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的过程。

公共气象服务的关键任务包括气象科技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重大事件和重大项目的专题气象服务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服务等。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对策1导言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其在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公共气象服务现状近年来,面对气候异常以及各种灾害天气频发的严峻形势,和平县气象局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抗多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各季节、各阶段的天气特征、气象灾害特点和气象服务重点,全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

为便于公众获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和平县气象局不断加强气象信息服务传播渠道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获取气象信息的便利性。

目前,公众可以通过缤纷微天气、微信、微博、停课铃 App 等新型渠道和电视、电台、12121 应急气象电话、网站等传统渠道获取气象服务。

例如, 2019 年和平县气象局共发布《天气报告》 47 期、《重大气象信息快报》 37 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27 期、《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报》 27 期,发布天气预警147 次,为和平县领导、防指成员、部门领导、信息员等发布气象灾害科普、消息类、趋势类等天气手机短信共 597 次,预报预警服务短信约 300 万人次。

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业 务单 位 . 是强 化公 共气 象 服务 的组 织者 和实 践 者
象 服务 的脆 弱群体 .这就 迫切 需要 基层 气 象部 门必
随着经 济社 会 的发 展 .对基 层气 象 部 门的公 共气 象 须坚 定不 移地 发展公 共气 象服 务 服 务提 出了新 的要 求 : 障 粮食 安全 . 切需 要基 层 保 迫 公共 气 象服务 内涵 的新变 化 气 象部 门尤其 是县 级气 象 部 门加 强 农业 气象 服务 和
和农 民 防灾避 险 意识 相对 较弱 .农 村始 终是 我 国气 的具体体 现 . 公益 性是公 共气 象服务 的本质属 性 在 象灾 害 防御工 作 的薄 弱地 区 。 1 0 6 月2 一 新 的形 势 和新 的需 求下 .气 象服 务 向气 象灾 害防 御 例 ̄ 2 0 年9 日, 场 罕见 的冰雹 灾 害袭 击 了整个 门源县 .短 短 的十几 的延 伸是 防灾 减灾 的必 然要 求 .也 是经 济社 会发 展

90 一
调 研 查究

的必然 要 求 .是 公共 气象 服 务在 内涵上 的拓 展 因 别化 职 能 .而单 一 的公益 性气 象 服务 产 品 已难 以满 此 .基 层 气象 部 门公 共气 象 服务 体 系又 涵盖 了防灾 足社 会 日益增 长 的社会需 求 。 服务能力 上 . 在 基层 气 减 灾 气 象 服务 、 业 农 村 气象 服务 、 众 气 象 服 务 、 象部 门还 停 留在 以预 报产 品代 替 服务 产 品 、以公 共 农 公 专业 专 项气 象服 务等 四个 方 面 。 同时 , 象科 技 服务 气 象 服务 产 品代替 专 业气 象服 务 的水平 上 .其 服 务 气
就其 服 务对 象 、 务 内容 和服 务效 果 而 言 , 于公 共 产 品难 以满 足用 户 的需求 虽 然基 层 台站 气象 服务 服 属 气象 服务 范 畴 . 公共 气 象服务 的延伸 和拓 展 是

浅谈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

浅谈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
2 . 2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存在 的问题 3 . 3 . 3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 2 . 2 . 1 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精细化无法满足当地政府和社会公众 县级气象部门应及时准确提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 的气象服务。 的要 求 。 积极 开发与公众工作 、 出行 、 健康 、 医疗等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 , 以预报代替服务的现象还 比较普遍 , 包 括信息处理 、 产 品制作 、 面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 ,通过各种媒介并采取多种形式 向社会公众 效益-  ̄ T ' q - d i 在 内的公共气象服务 能力与需求 尚有较大差距 。 传播气象信息 。 2 . 2 . 2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机构不健全 , 人才匮乏 , 不能适应现代气 3 . 3 . 4面向“ 三农” 气象服务 象事业发展 的需要。 加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
科 技 论 坛
Hale Waihona Puke ・ 1 4 3 ・ 浅谈基层气 象部 门公共气 象服 务
t 李剑锋
( 木兰县气象局 , 黑龙江 木兰 1 5 1 9 0 0 ) 摘 要: 时代的进步 , 国家的基础服 务建设也 日益广泛 , 基层 气象部 门的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 与 大众 生活生产密切 相关 , 因此我们要 建立健全相应的公 共气象服务制度 , 确保 气象体 系的完善 。 关键 词 : 基层 ; 气象服 务 ; 具体规划 ; 详 细措施
基层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 , 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进行是有 了职工工作生活条件 , 稳定了气象职工队伍 。但同时, 气象科技服务 重要影响 的, 为了有效提高我们 的生活质量 , 需要进行公共气象服务 发展也存在着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服务产品的科技内涵亟待进一 系统 的完善 步提高 , 运营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 , 基层气象部门需要进一步 1关于公共气 象服务发展 目标的规划 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 , 为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随着科学经济的更新 , 气象服务体系也发生 了一系列更新 , 在 主 3 I 3 关于优化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体 系的思考 要是 以气象业务系统为基础 , 进行其他相关 环节 的拓宽 , 实行气象信 3 . 3 . 1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 息系统 的完善 , 促进相关人员的专职化 , 有利于其 日常 的服务管理水 ( 1 ) 强化气象灾情收集上报 、 评估和灾害普查 , 建立健全气象灾情 平的提升。 有利于提升气象服务系统 的综合效益 , 以利于社会生活秩 调查收集 网络 , 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 , 进一步强化灾情 内部直报制 序 的稳定性 。 度, 积极组织开展对气象灾情原 因的调查分析评估 , 制定本地区气象 坚持 “ 公共气象 、 安全气象 、 资源气象” 的发 展理 念 , 以增强气象 灾害防御规划 , 为政府科学指定预案、 有效组织 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民安全福祉服务能力为核心 ,以满足我国气象 ( 2 )  ̄ 1 1 强气象灾害预警 、 应急和防御工作。 ( 1) 应加强气象灾害监 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 的需求为 目 标 。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 系 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基层气象部门除要重点加强对常规气象灾害的 统、 气象预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系统 。 监测预警服务外 , 还应着重加强对山体滑坡 、 泥石流 、 森林 ( 草原 ) 火 2关于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体 系的发展现状分析 灾等次生和衍生灾 害的监测预报服务 。进一 步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 2 . 1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取得的成就 警信息发布制度 , 努力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 面和时效性。 ( 2) 应加强 2 . 1 . 1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 。 要建立覆盖城乡社 区的气象灾害防御 队 气象 服务领域 已经涵盖 了农业 、 林业 、 环境 、 交通等多个 国民经 伍 , 在 企事 业单 位 、 医院 、 学校 、 车 站、 码头等重点单位 和场所确 定 1 济行业 , 防雷减灾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 设施农业 名联系人 , 在乡镇确定 1 名协理 员 , 在各村设立 1 名气象信息员 , 负 气象服务 日趋完善和成熟 ,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群众的广泛赞 责气象灾 害预警信息接收 、 传递和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 开展气象灾 害 誉。 一 防御科普宣传 。 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 , 进一步强化气象信息 2 . 1 . 2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逐步扩大 员队伍建设与管理 , 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督查并严格考核。 信息服务方式和发布手段不断完善, 信息覆盖面不断扩大, 以气 3 . 3 . 2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 象协理员和信息员为 主体 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部分地 区初步 ( 1 ) 在积极配合做好气候观测系统建设 的同时 , 完成对气候 资料 建成。 的探测 、 收集和整理 , 开展县级气候变化的评估 。 2 . 1 . 3决策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 ( 2 ) 结合本地气候特征 , 做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的 始终坚持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放在服务的首位 ,在政府组织开 影响评估分析 和预警工作 。 展的自 然灾害防御 、 事故灾难救助、 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事 ( 3 ) 开展气候资源普查和气候变化科普宣传 , 积极配合政府开发 件应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利用好 当地气候资源, 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开发。

浅谈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信息服务

浅谈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信息服务

息服务的核心 ,完善整个气象信息服务 系统 ,使得其能
够更好地适应气候 的变化 ,并且能够有效地防灾。我 国
加大对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投入。
2 . 2 . 4 随着 经济 的发展 ,人们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于
气象公共信息系统可分为服务 、预报和综合观测几个业
务 系统 。
气象 的服务领域来说 ,应该使其不断得 气象财务 、管
R E G I O N L NF O 数 字地 方
浅谈基层 气象部 门公 共 气象信 息服务
◆ 李 剑锋
摘要 :时代的进步 ,国家的基 础服务 建设也 日益广泛,基层 气象部 门的公 共气象服务水平 ,与 大众生活生产密切相 关 ,因此我们要建 立健全相应的公共 气象服务制度 ,确保气象体 系的完善。 关键词 :气象部 门;气象信 息;完善措施
北京邮电大学, 2 0 1 1 .
[ 2 ] 5 - 中华, 强珏娴. An d r o i d 手机理 财软件 的设计和 实现 【 J 1 . 宜春 学 院学报 , 2 0 1 1 ( 1 2 ) : 3 7 - 3 9 [ 3 1 唐 明霞. 独 居 老 人 无 线 监 护 系统 的设 计 『 D】 . 哈 尔滨 : 哈 尔滨 理 工 大学, 2 0 0 7 . [ 4 ] 寿柏炎. 基 于A n d r o i d 平 台软件 开发方法 的研 究与应用 Ⅱ 】 . 计算
十分重要 的角色 ,能够使我们提前预知未来 的天气 ,进
而安排 自己的 日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生活质 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基层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信
息服务提 出了新 的要求。

2 . 2 . 1 满足不了大众 的要求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 ,气 象的服务在预备预警时 ,很难保证每天的精细化和准确 性 ,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和国家的需求。现在存在着预报 重于服务 的现象 ,使得公共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 、信息

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其在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和平县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公共气象服务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P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07-0187-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07.07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谢玉仙1谢燕豪1叶辉1林珊珊2(1和平县气象局,广东和平517200;2龙川县气象局,广东龙川517300)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公众等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象科学知识,并在决策以及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的过程。

公共气象服务的关键任务包括气象科技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重大事件和重大项目的专题气象服务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服务等[1]。

和平县隶属于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体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较短,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台风、低温阴雨、低温冻害、干旱、寒露风等类型。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趋势加剧的大背景下,这些气象灾害出现更为频繁,气象灾害的风险不断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发展成为气象部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根据和平县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公共气象服务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和平县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1公共气象服务现状近年来,面对气候异常以及各种灾害天气频发的严峻形势,和平县气象局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抗多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各季节、各阶段的天气特征、气象灾害特点和气象服务重点,全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摘要:通过对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及服务需求的分析,指出当前基层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发展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目标和建设内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基层;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a
1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1.1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取得的成就
1.1.1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气象服务领域已经涵盖了农业、林业、环境、交通等多个国民经济行业,防雷减灾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日趋完善和成熟,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1.1.2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逐步扩大
信息服务方式和发布手段不断完善,信息覆盖面不断扩大,以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为主体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部分地区初步建成。

1.1.3决策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始终坚持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放在服务的首位,在政府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
事件应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精细化无法满足当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要求。

以预报代替服务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包括信息处理、产品制作、效益评估在内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1.2.2基层公共气象服务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不能适应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

1.2.3基层气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现代化程度不高,急需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业务观测系统、准确精细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及时高效的气象预警和防灾减灾系统。

1.2.4气象科技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科技服务在机构、人员、管理、财务等方面的工作亟待规范,以适应新形势下国家改革、发展的需要。

2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基层人员状况无法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
目前,基层台站人员编制都比较少,基层公共气象服务队伍整体素质还达不到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优秀人才非常短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2.2预报预测准确率有待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有待加强基层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日
益增长需求不相适应,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率、气象信息的覆盖面、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率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2.3气象科技服务的支撑保障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基层气象局是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基础力量,气象科技服务的收入有效弥补了气象部门经费的不足,支持了气象现代化建设,改善了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稳定了气象职工队伍。

但同时,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也存在着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服务产品的科技内涵亟待进一步提高,运营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基层气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为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关于优化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考
3.1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
3.1.1强化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评估和灾害普查,建立健全气象灾情调查收集网络,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进一步强化灾情内部直报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对气象灾情原因的调查分析评估,制定本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政府科学指定预案、有效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3.1.2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和防御工作。

(1)应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

基层气象部门除要重点加强对常规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服务外,还应着重加强对山体滑坡、泥石流、森
林(草原)火灾等次生和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

进一步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努力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2)应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

要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车站、码头等重点单位和场所确定1名联系人,在乡镇确定1名协理员,在各村设立1名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和灾情收集上报工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

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进一步强化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督查并严格考核。

3.2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
3.2.1在积极配合做好气候观测系统建设的同时,完成对气候资料的探测、收集和整理,开展县级气候变化的评估。

3.2.2结合本地气候特征,做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的影响评估分析和预警工作。

3.2.3开展气候资源普查和气候变化科普宣传,积极配合政府开发利用好当地气候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开发。

3.3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
县级气象部门应及时准确提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

积极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康、医疗等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面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通过各种媒介并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气象信息。

3.4面向“三农”气象服务
加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加强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趋势预测,开展土壤墒情和农作物各生育期监测分析,提供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治以及农作物产量分析,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作业,全力提高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5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县级气象部门应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决策、公众、专业和专项气象服务。

(1)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

要围绕防灾减灾、重大活动、重要农事、地方关注的热点和新点,牢牢把握服务的主动权,通过多种形式借助各种手段,确保在第一时间将服务信息送达决策层和领导者手中。

(2)要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精细化、高频次和广覆盖。

3.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基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的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重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要优化岗位设置,统筹安排好公共气象服务岗位的配置和管理。

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