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两地三中心容灾专项方案

两地三中心容灾专项方案

Xx项目存放方案介绍目录1.现状综述 (4)2.总体建设方案 (4)2.1.建设原则和策略 (4)2.1.1.建设原则 (4)2.1.2.建设策略 (5)2.2.建设目标 (7)2.2.1.总体目标 (7)2.2.2.分期目标 (7)2.3.建设内容 (7)2.4.总体设计方案 (8)3.容灾的核心技术及选择 (9)3.1.容灾系统衡量指标 (9)3.2.容灾级别 (10)3.3.常见容灾建设模式 (11)3.3.1.同城容灾 (11)3.3.2.异地容灾 (11)3.3.3.两地三中心 (11)3.3.4.双活数据中心 (11)3.4.常用的数据复制技术 (12)3.4.1.基于存储层的容灾复制方案 (13)3.4.2.基于主机数据复制技术的灾备方案 (19)3.4.3.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复制技术构建灾备方案 (20)3.5.如何选择最优的容灾方案 (28)3.5.1.数据容灾技术选择原理 (28)3.5.2.数据容灾技术选择度量标准 (29)3.6.本项目容灾模式及技术的选择 (29)3.6.1.容灾模式选择 (29)3.6.2.容灾中心选址 (30)3.6.3.数据复制技术的选择 (32)4.推荐方案概述 (33)4.1.技术路线选择 (33)4.2.总体方案架构 (33)4.3.数据库容灾系统设计 (35)4.3.1.Golden Gate技术原理 (36)4.3.2.各委办局和同城容灾中心之间的数据库复制 (37)4.3.3.同城容灾中心和异地容灾中心之间的数据库复制 (40)4.4.非结构化数据容灾系统设计 (40)4.4.1.同城容灾中心和生产中心之间的数据容灾 (41)4.4.2.同城容灾中心和远程容灾中心的数据容灾 (43)4.4.3.应用级容灾几种实现方式 (44)4.5.一体化集中备份系统 (45)4.6.容灾网络建设方案设计 (46)4.6.1.整体容灾网络架构设计 (46)4.6.2.前端服务网络容灾方案 (47)4.6.3.服务器数据网络容灾方案 (49)4.6.4.存储网络容灾方案 (50)4.6.5.本项目建议容灾网络方案 (51)5.本项目灾备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52)5.1.需要按照灾备要求梳理系统 (52)5.2.解决好数据库系统数据复制 (52)5.3.“现实”的切换策略 (53)6.软硬件设计 (54)6.1.软硬件总体选型原则 (54)6.2.同城容灾中心软硬件设计 (55)6.2.1.一体化备份系统 (55)6.2.2.数据库容灾系统 (56)6.2.3.云计算平台容灾系统 (57)6.2.4.同城数据存储容灾系统 (58)6.2.5.机房改造系统 (58)6.2.6.网络系统 (60)6.2.7.安全系统 (60)6.2.8.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60)6.3.远程容灾中心软硬件设计 (63)6.3.1.远程数据备份系统 (63)6.3.2.远程数据库容灾系统 (64)6.3.3.远程云计算平台容灾系统 (65)6.3.4.远程数据存储容灾系统 (66)6.3.5.网络系统 (66)6.3.6.安全系统 (66)6.3.7.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66)7.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68)7.1.领导和管理机构 (68)7.2.项目实施机构 (70)7.3.运行维护机构 (70)7.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71)7.5.人员培训方案 (71)8.项目实施进度 (72)8.1.项目建设期 (72)8.2.实施进度计划 (72)8.2.1.同城容灾中心建设计划 (72)8.2.2.异地容灾中心建设计划 (73)9.投资估算 (75)9.1.投资估算的说明 (75)9.2.投资估算 (75)9.3.估算编制依据 (76)9.4.资金来源与落实 (76)9.5.投资估算明细表11.现实状况综述XX市政府网站管理中心自成立之日起, 就根据集中建设标准完成了“XX市电子政务外网统一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完成了XX市124家党政部门接入工作, 完成了在全市范围内只铺设一套网络基础设施工作, 实现了市及电子政务外网和省、国家政务外网之间互联互通, 现在共有服务器500多台, 存放40多套, 布署虚拟服务器300多台。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容灾解决方案引言容灾(Disaster Recovery)是指在不可抗力因素引发的各类灾害中,通过可靠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提供连续、稳定的服务。

容灾解决方案是实现容灾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文将介绍容灾解决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术手段。

容灾解决方案的基本原则在制定容灾解决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可靠性:容灾解决方案必须基于可靠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能够在发生灾害时保持运行,并尽快恢复正常。

2. 可行性:容灾解决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在技术和经济上都能够被接受和实现。

3. 可扩展性:容灾解决方案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系统规模和业务变化带来的需求变化。

4. 高效性:容灾解决方案应尽可能地减小数据和服务的恢复时间,提供快速的灾难恢复能力。

常用的容灾技术手段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与恢复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容灾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点的独立存储设备上,可以在数据丢失或遭受灾害时,快速恢复数据。

常见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包括:- 磁盘备份:将数据备份到磁盘设备中,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恢复。

- 磁带备份:将数据备份到磁带中,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长期保存。

高可用集群高可用集群是通过将多台服务器组成一个集群,提供冗余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实现系统和数据的高可用性。

常见的高可用集群技术包括:- 主备切换:将主服务器的功能实时切换到备份服务器上,确保在主服务器故障时,系统能够快速恢复。

- 负载均衡:将用户请求均衡地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个服务器上,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跨机房部署跨机房部署是通过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中部署相同的系统和应用,实现系统和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备份,提高系统的容灾能力。

常见的跨机房部署技术包括:- 多活部署:在多个机房中部署相同的系统和应用,通过数据同步和负载均衡,实现系统的并发访问和容灾恢复。

- 异地多中心部署: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建立多个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同步和延迟恢复,提供更高级别的容灾和灾难恢复能力。

主、备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级容灾方案

主、备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级容灾方案

1 国内外 现状 分析
随 着我 国电力系统的发 展, 这就 对调度 自
多, 这 就 会造成 系统 垃圾 的增 多。 系统 垃 圾增 时 , 需 要储 蓄4 5 %的供 电容量 , 另 外为了预 防 多而不 及 时去 清理 就 会 造成 垃 圾堆 积 , 在 系 长 时 间停 电 的突 发情 况 的发 生 , 也 需要 购 置
务器来实现其 各项的 功能。 软件 功能在网络 中 样两 路 的供 电 系统 互 不影 响 , 当其 中一 路 断 可以使 用另一 路 供 电系统 , 另外 注意 电源 为攻破 这一 课题 , 实现 电网调 度 自 动化, 有效 分 布不 合理 , 在系统 运行 过程 中, 软件功 能模 电 ,

动化 系统 运行 的可 靠性和 数 据 准确性 等提 出 统 运行时会 影响系统 运行时 间, 降低 系统 工作
定 的后备 电池 , 以充 满 的状 态 迎 接任 何 突
了更高 的要求 。 在 一些突发情 况无法控制 的情 效 率 。 ( 3 ) 主 站系统 的软 件功 能管 理和 自 诊 断 发情况 的发 生 ; ( 2 ) 供 电给主 站系 统 的两 路 电 况下, 如何解 决突 发情况下的 系统 安全 问题 和 功 能 。 一 般主 站 系统是 通 过 网 络上 的不 同服 源应 采用 不 同的 两种 独 立 分路 供 电 系统 , 这 提 高系统 可靠 性 成 为热论 的风 险管 理课 题 。
处理突 发 的情 况 , 针 对主 、 备 调度 自动化 系统 块 的设 置一般不够科 学 , 并没有 对各服务 器的 插座 的位置要 科学 合理 设置 。 应用级 容 灾方 案仍 然存 在的 问题 进行有 效地 运行 指标 ,  ̄ i c P u 负荷 率 、 磁 盘 的I / O 读 写次 3 . 2 改善主站运 行 的技术管 理 完善。 数 据备 份和异 地容灾是 国外电力公司很 数等进 行科学 合理地统计。 主 站系统 机房 的电 在登 陆 和 操 作权 限 的设 定 和管 理 上 , 针 电流很大 易受 到雷电的袭击 。 对 不同的 用 户群 需 要 的数 据 和 信 息不 同 , 主 看重 的部 分。 在 国外 的发达 国家 中, 由于 受 到 力设备 电压、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专项方案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专项方案

数据保护系统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数据容灾处理方案1、序言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HIS、PACS、RIS、LIS 等临床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医院信息化HIS、LIS 和PACS 等系统是现在各个医院关键业务系统,负担了病人诊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检验信息录入、查询及监控等工作,任何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满意度、医院信誉丢失,重则引发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

为了确保各业务系统高可用性,必需针对关键系统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做到“不停、不丢、可追查”,以确保关键业务系统得到全方面保护。

伴随电子病历新规在 4 月 1 日正式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电子病历书写、存放、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要求进行,依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保留时间自患者最终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 年;住院电子病历保留时间自患者最终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 年。

2、医院备份、容灾及归档处理方案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关键应用,包含:HIS、PACS、RIS、LIS 等,本企业推出基于数据保护系统多个处理方案,以达成对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全方面保护和关键应用系统异地备份容灾2.1 数据备份处理方案针对于医院HIS、PACS、LIS 等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时,数据保护系统备份架构采取三层构架。

备份软件主控层(内置一体机):负责管理制订全域内备份策略和跟踪用户端备份,能够管理磁盘空间和磁带库库及光盘库,实现多个用户端数据备份。

备份软件主服务器是备份域内集中管理关键。

用户端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用户端):其它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标准用户端,经过这个用户端完成每台服务器LAN 或LAN-FREE 备份工作。

另外,为包含数据库用户端安装数据库代理程序,从而确保数据库在线热备份。

备份介质层(内置虚拟带库):主流备份介质有备份存放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物理磁带库等,通常提议将备份存放或虚拟带库等磁盘介质作为一级备份介质,用于近期备份数据存放,将物理磁带库或光盘库作为二级备份介质,用于长久备份数据存放。

应用级容灾备份方案

应用级容灾备份方案
-加密技术: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4.容灾备份流程
-备份计划制定:根据应用重要性,制定详细的数据和应用备份计划。
-备份执行:按照备份计划执行数据和应用备份任务。
-备份验证:定期对备份数据和应用进行恢复测试,验证备份的有效性。
-灾难恢复演练:定期组织灾难恢复演练,提高应对灾难事件的应急能力。
第2篇
应用级容灾备份方案
一、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对关键应用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为防范意外事件导致的系统故障,确保关键业务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制定一套严谨的应用级容灾备份方案成为当务之急。本方案将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业界最佳实践,为企业的应用级容灾备份提供专业指导。
-异地备份:在异地部署备用环境,包括备用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用于存储备份数据。
3.容灾备份技术
-数据备份技术:采用定期全量备份和实时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应用备份技术:采用应用级备份技术,实现对关键应用的完整备份和恢复。
4.容灾备份流程
1.数据备份: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全量备份,实时对数据进行增量备份。
二、目标
本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保关键应用在发生故障或灾难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2.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3.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抗风险能力,降低运营中断的风险。
4.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方案的合法合规性。
三、方案设计
1.容灾备份策略
本方案采用应用级容灾备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定期对备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六、合规性评估

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教案

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教案
冗余组件
关键组件应有冗余,如电源、网络连接等,确保单一组件故 障不影响整体运行。
灾难恢复计划
计划制定
详细列出灾难发生时的行动步骤,包 括人员分工、资源调配等。
测试与演练
定期测试灾难恢复计划,确保其在实 际灾难中能够顺利执行。
灾难恢复计划
计划制定
详细列出灾难发生时的行动步骤,包 括人员分工、资源调配等。
详细描述
金融行业是关键应用级容灾的重要领 域之一,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了解金 融行业对容灾解决方案的需求和特点 。
金融行业承载着大量的交易数据和客 户信息,一旦发生故障或灾难,将对 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客户的信任度造 成严重影响。因此,金融行业需要采 用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容灾解决方案, 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金融行业的容灾案例分 析
容灾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容灾技术正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自动化技术 ,能够实现快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减少人工干预。智能化技术则能够根据系统 的运行状态和业务需求,自动调整容灾策略,提高容灾效果。
云端容灾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云端容灾解决方案。云端容灾 能够提供高效、灵活的容灾服务,降低企业的容灾成本和难度。同时,云端容灾 还能够实现跨地域的容灾备份和恢复,提高容灾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 教案
目录
• 引言 • 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的构成 • 应用级容灾的关键技术 • 应用级容灾的部署与实施 • 应用级容灾的案例分析 • 应用级容灾的未来展望
目录
• 引言 • 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的构成 • 应用级容灾的关键技术 • 应用级容灾的部署与实施 • 应用级容灾的案例分析 • 应用级容灾的未来展望

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

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

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2010-12-26目录1“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建设的功能目标 (3)2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技术方案 (4)2.1总体设计方案 (4)2.2容灾方案实现 (5)2.2.1同城应用级容灾方案 (5)2.2.2异地数据级灾备方案 (6)3基于SHAREPLEX的容灾方案 (7)3.1S HARE P LEX FOR O RACLE产品介绍 (7)3.2S HAREPLEX主要技术指标 (8)4成功案例 (10)4.1银联数据 (10)4.2山西移动 (12)4.3北京地税 (15)4.4S HARE P LEX国内部分客户 (18)1 “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建设的功能目标理想目标:在确保系统稳定安全的前提下,颠覆“切换时长、数据丢失,平时不用、浪费投资,决策困难、影响巨大,演练复杂、风险增加”的传统“灾备”模式,创建全新“容灾”理念,使新增投资平时发挥生产效力、实现容纳各种灾难、确保业务连续和数据安全的崭新模式。

同城应用级容灾:覆盖能被客户直接感知的各类业务,平时与主机房同时运行,负载均衡使用,可分担各查询业务流量。

当容灾机房或主机房任何一处出现灾难造成的非计划内停机,则另一个机房都能在保证不丢失数据的前提下,继续对外提供同样的服务,对业务或对客户的感觉影响极低。

异地容灾;异地容灾机房,存放一台存储设备和一台核心业务验证服务器,异步存储数据,容许0-15分钟数据丢失。

发生城市级灾难时仍可以有效恢复生产系统核心数据和,。

最终实际目标:以系统稳定、安全、高效为基本前提,经严格论证和实测,可以逐步退守,直至实现一定投资下“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平衡。

容灾系统将能够应对下述的灾难和风险,确保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灾难发生的百分比统计电源问题硬件、软件、程序故障机房其它基础设施故障系统设计失误小失误/故障长期累加人为操作失误或渎职蓄意破坏/病毒/黑客网络/线路故障技术失败大规模自然灾害其它0102030405060708090100Number of Declarations2 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技术方案2.1 总体设计方案生产系统的容灾系统拟建成“两地三中心“模式。

容灾方案技术 华为存储HCIA

容灾方案技术 华为存储HCIA

容灾需求:三大风险:数据丢失、数据破坏、业务中断。

每小时业务中断导致损失以百万美元计法规遵从:金融合规,等保3,安全隔离,两地三中心,高业务连续性IT运维:系统容灾,有备无患,简化IT运维工作,避免突出事件冲击容灾挑战:昂贵的投入高CAPEX:服务器、存储、软件等基础架构购置成本高;机房等基建费用高高OPEX:专业运维支撑(实施/培训/现场支持);水、电等资源长期投入繁琐的管理设备众多,管理不统一:存储介质、服务器、网络管理界面独立,工作流复杂,效率低下扩容复杂:容量不足,需自行扩容,上线周期长有限的容灾能力安全性、容灾能力不足:备份数据不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故障易导致极端状况敏捷性不足:灾难恢复,数据共享等能力受数据物理位置限制。

应用与数据无法分离,无法构建敏捷应用与更好容灾特性HA: 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HA:是指提供在本地系统单个组件故障情况下,能继续访问应用的能力。

无论这个故障是业务流程、物理设施、IT软/硬件的故障最好的高可用性就是数据中心的一台机器宕机了,但是使用该数据中心服务的用户完全感觉不到。

但一般数据中心的机器宕机了,在该机器上运行的服务故障切换(failover)一般都需要时间,从而导致客户会有感知HA 的关键指标是可用性,其计算公式是[ 1 - (宕机时间)/(宕机时间 + 运行时间)],我们常常用几个 9 表示可用性:4 个9 : 99.99% = 0.01% * 365 * 24 * 60 = 52.56 分钟/年5 个9 : 99.999% = 0.001% * 365 = 5.265 分钟/年6 个9 : 99.9999% = 0.0001% * 365 = 31秒钟/年的宕机时间对 HA 来说,往往使用共享存储,这样的话,RPO =0 ;同时往往使用Active/Active (双活集群) HA 模式来使得 RTO 几乎0,如果使用 Active/Passive 模式的 HA 的话,则需要将 RTO 减少到最小限度HA 需要使用冗余的服务器组成集群来运行负载,包括应用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usiness Application
Web Server Web Server Web Server
Manage dependencies
Service start/stop
Application Server
Service availability
Database
Disaster Recovery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Disaster Recovery Advisor
不可能实时检查
费时费力 不能检查所有的东西 不适用于所有场景
19
自动分析/检查容灾与生产环境
扫描 分析
Customer Configuration compare DR Advisor Database of 2,500 Potential Vulnerabilities
16
切换流程定义方便
Site aware plan for automated recovery Specify the services and apps to start/stop
Select the recovery plan, click to execute Customization for complete flexibility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7
传统流程控制概念导致配置复杂!
• 引入Business, BusinessUnit和BusinessGroup概念来控制复杂的 切换流程 • 通过调研确认具体切换流程,再定制到切换平台的配置中;
Site BusinessGroup BusinessUnit Business
2
VBS 介绍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3
容灾市场现状
既往的容灾投资基本 都集中在备份恢复和 数据复制领域,少量 在应用切换领域,极 少涉及到业务接管领 域。
业务接管
应用切换
数据复制
基本完成
备份恢复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4
如何管理复杂的应用?
VCS HA/DR
START
VBS
Flexibility • Production and DR can hav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No new infrastructure • Leverages existing Global Cluster for DR of entire service
20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DRA (Veritas Disaster Recovery Advisor) 能支持什么环境?
Operating System Host Discovery
Storage
Replication
Database
Multi-Pathing
Volume Management
• I/O multi-pathing best practices • Data tampering prevention
Root cause analysis
• Datacenter change analysis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Disaster Recovery Advisor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5
虚拟业务组(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在复杂的环境中简化服务管理与控制
Business Application
Web server
Veritas Operations Manager
虚拟业务组 Web Server
Application
app app app
Application Server Database
Database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6
Business Application
Web server
Application
app app app
Manage dependencies
Database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Clustering
21
DRA (Veritas Disaster Recovery Advisor) 能提供什么信息
数据保护
Replication
• Data completeness • Data consistency • Identify replication process failure
Database
Disaster Recovery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15
How VBS works: Disaster Recovery
Leveraging VCS Global Clusters for service level DR
Veritas Operations Manager
Billing Production VBS
Apache1_sg
STOP
DR STOP START
Billing DR VBS
ApacheOracle_Apps_sg
STOP
VBS
Oracle_Apps2_sg
START
VBS
Oracle_sg VBS
Oracle2_sg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11
Business Application
Web server
Manage dependencies
Application
app app app
Service Start/Stop
Service availability
Database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可用性管理
DR Data access
• Correct access to shared storage (HA) and replicas (DR) • Redundancy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 Identify reclaimable storage • Optimize WAN • Optimize I/O configuration • SAN best practices
Application
app app app
Application Server Database
Database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18
容灾环境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方法成本高而且不全面!
现有方法:
• 定期进行容灾节点的配置检查
• 手工审计容灾节点配置 • 自定义脚本检查 • “Best practice” 文档
Clustering best practices
• Insure identical / compatible configuration across cluster nodes • Vendor best practices • Local / geo clustering
Data protection SLA
12
Multi tier services need protec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Business Application
Web server
Application
app app app
1
Protect each tier
2
Database
Protect the service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陈震宇
Principal System Engineer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1
Agenda
1 VBS介绍
2 3
4
竞争分析
Symantec Business Continuity Platform FAQ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ServiceGroup
Resources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8
Application dependency: dynamic visual presentation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9
Business Application
Web server
Redundancy
• RAID level • SAN Multi-pathing • Network • Physical (NIC / teaming) • Logical (DNS, LDAP, AD) • Database file configuration
SAN best practices
Manage dependencies
Application
app app app
Service Start/Stop
Database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10
How VBS works: Start/Stop orchestration
Communication Flow Between Clusters
3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s
Manage SLA risk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