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铜银矿浮选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广西某银铜多金属硫化矿选矿试验

广西某银铜多金属硫化矿选矿试验

Serial No. 591 July. 2018现代矿业MODERN MINING总第591期2018年7月第7期广西某银铜多金属硫化矿选矿试验陈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摘要广西某银铜多金属硫化矿石铜品位为1.01%,银含量为118.82 g/t,硫品位为19. 17% ,金属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不均匀。

该银铜矿山为了进行资源可利用性评价,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 074 m m 72. 56%的条件下,采用1粗3精3扫浮铜一1粗2精3扫浮硫的原则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3.78%,铜回收率为89. 89%,银含量为2731. 24/t,银回收率为87. 60%的铜银精矿;硫品位为44. 36%,硫回收率为86.80%的硫精矿;伴生金属铋主要富集在铜银精矿中,铋品位为3.21%,回收率达70. 25% ,实现了该矿石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关键词银铜硫化矿银铜混浮高效综合利用D O I:10. 3969/j.is s n.1674-6082. 2018.07.028Experiment on Mineral Processing of a Silver-copper polymetallic Sulfide Ore in GuangxiChen W ei(G u a n/x i Z huan/ Autonom ous R e/io n G eophysical Survey In s titu te)Abstract There is 1.01%c o p p e r,118. 82 //t s ilv e r and 19. 17% su lp h u r in a s ilv e r-co p p e r p o ly­m e ta llic su lfid e ore in G uan/x i.The sym biotic re la tio n sh ip between m etal m in erals is close and the d is­sem inated/r a in size is not u n ifo rm.In o rd er to evaluate the resource a v a ila b ility o f the s ilv e r copperm in e,m in e ra l processing test was ca rrie d out based on researching the ore ch a ra cte r showed th a t u n d e r the g rin d in g fineness o f-0. 074 m m72. 56%,co p p e r-silv e r concentrate w ith C o f23. 78%,C u recovery rate o f89. 89%,A/ content o f2 731. 24 //t,A/ recovery rate o f87. 60%andsu lfu r concentrate w ith s u lu r grade o f44. 36% ,s u lu r recovery rate o f86. 80%were obtained v ia onerou gh ing-th ree cle a n in g-th re e scavenging copper flo ta tio n and one rough ing-tw o c le a n in g-th re e scavengingsulfu flo ta tio n p rin c ip le d process flow she et.T he associated b ism uth was m a in ly concentrated in cop pe r-s il­ver concentrate w ith bism uth grade o f3.21%,recovery rate o f70. 25%.T he h u tiliz a tio n o f the ore resource had been re a liz e d.Keywords C o p p e r-silve r s u lid e o re,S ilv e r and copper b u lk flo a ta tio n,H ig h e ffic ie n t com prehen­sive u tiliz a tio n铜和铜合金应用广泛,铜化合物也是工农业生 产的重要原料[1]。

行业标准《散装浮选铜精矿中金、银分析取制样方法》试验方案

行业标准《散装浮选铜精矿中金、银分析取制样方法》试验方案

附件一:《散装浮选铜精矿中金、银分析取制样方法》试验方案为满足有色金属工业当前发展需要,应广大企事业单位要求,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8-2020年将组织国内相关企业对现行行业标准YS/T 96—2009(散装浮选铜精矿中金、银分析取制样方法)进行修订。

为使修订后的标准能充分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并更为科学合理和具可操作性,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结合以往的经验和目前实际特制定本次试验方案。

方案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试验,获取足够的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散装浮选铜精矿金、银品质波动及总精密度、取样份样数等技术参数,为标准修订提供依据。

1试验项目1.1铜精矿金、银品质波动试验1.2总精密度试验1.3 取样份样数的确定2参加试验单位和试验内容参加试验的单位有标准修订负责起草单位和参加起草单位,试验内容按表1的规定进行。

表1试验项目和内容3 试验的技术要求 3.1 一般规定3.1.1 本试验术语解释按GB/T 14260-2010《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中第3章的规定执行。

3.1.2 必须按本方案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操作,相关数据计算按本方案提供的公式进行。

3.1.3 取样、制样设备、工具应满足试验的要求,并保持清洁、干燥,取、制样过程应防止试样污染。

3.1.4 浮选铜精矿金、银测定统一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进行(由负责起草单位提供)。

3.1.5 整个试验过程必须保证人身安全。

3.2 取样3.2.1 取样工具根据动态和静态取样的需要,选择取样钎或取样铲,其尺寸应满足份样量的要求。

附属工具有钢锹、盛样桶、塑料袋等。

3.2.2 取样程序a. 验明所取精矿批号、批重;b. 确定此取样的用途(即做何试验);c. 确定应取的份样数和份样量;d. 确定大样(或副样)的组合方式;e. 根据试验需要,选择一种取样方法之后取样。

3.2.3 取样方法3.2.3.1 系统取样法(动态取样)使用单位在一批浮选铜精矿卸车(船)时,矿山在精矿装车时,按一定质量间隔采取份样。

新疆某铜铅矿浮选试验研究

新疆某铜铅矿浮选试验研究

该 铁 矿属 于 低 品位 含 钴 磁铁 矿 , 石铁 品位 不 矿 高 , 铁矿物 颗粒 微细 , 磁 必须 经过 深度 细磨才 能获 得 高质量 的铁精 矿 ; 钴 的硫 化 物 和 脉 石 矿 物颗 粒 较 含
5 主 要 矿 物 的 粒 度 特 征
矿石 中主要 矿物粒 度测 定结果 见 表 6 。
抑 铅浮铜 工艺 与抑 铜 浮铅 工 艺 , 定 仍 采 用现 场 的 确
从表 7 可以看 出, 闭路试验最终可获得铜 品位 为 2 .0 、 20 % 含铅 8 0 %、 .0 铜回收率 7 .7 8 5 %的铜精 矿 , 品位 4 .0 、 铅 0 0 % 含铜 1 2 %、 金属 回收 率 .5 铅
21 0 1年 1 2月 第 1 2期
黄 铁矿 。矿石 中黄铁 矿 总 体来 说 粒 度 较 粗 , 一 般为 0 1~lmT; . l 黄铁 矿 主要 呈 自形. 自形 粒 状 一 l 半
的 占 8 .9 。因此 , 根 据各 目的矿 物 的嵌 布 粒 56% 应 度制 定经 济 、 效 的磨 选流 程 。 有
集合体产出, 颗粒大小不等, 集合 体产出粒度 0 5 .8

体嵌布在黄铁矿中, 因此提高磁铁矿 的回收率 , 就能 最 大程 度地 回收铁 。 由于矿石 中 的磁 铁矿 多数 呈微 细粒级嵌布 , 因此要提高铁的回收率, 必须细磨才能
使 磁铁 矿单体 解离 。
矿 石 中钴 的含 量为 0 0 97 , 7 . 6 的钴 .0 % 约 2 1% 存 在于 硫化铁 矿 物 中 , 矿 石 中的硫 化 物 主 要 是 黄 而
铅 8 0 % 、 回收 率 7 . 7 的铜 精 矿 , 品位 .0 铜 85% 铅 4 .0 、 00 % 含铜 12 %、 .5 铅金属 回收率 6 。7 6 6 %的铅

某浮选铜精矿中铜_金浸出试验研究(1)

某浮选铜精矿中铜_金浸出试验研究(1)
某矿山浮选小型试验获得铜精矿品位较低 ,而含 金较高 。如以铜精矿外售 ,由于铜品位低 ,经济效益 较低 。而作为金精矿处理时 ,由于金以显微 、次显微 包裹于硫化矿中 ,采用常规氰化浸金 ,金浸出率极低 , 同时铜等金属会消耗大量的氰化物 。因此 ,为实现效 益最大化 ,进行了该浮选精矿金 、铜回收研究 。
2Fe2 ( SO4 ) 3 + 4CuSO4 + 8S0 + 10H2 O ,
(1)
2FeS2 + 3 /2O2 + 3H2 SO4 =
Fe2 ( SO4 ) 3 + 4S0 + 3H2 O。
(2)
其中 ,氧化浸出过程中的三价铁 、二价铜 、氯离子
等在体系中起到催化作用 ,同时伴随铁的沉淀 :
3Fe3 + +N a+ + 2SO24 - + 6H2 O =
图 7 搅拌速度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图 8表明 :在氧化时间为 2. 5h时后 ,铜的浸出率 已经达到较高值 ,且变化不大 ,铁沉淀也不再增加 。 即使再增加氧化浸出时间 ,对氧化浸出效果影响不 大 。考虑经济因素 ,氧化浸出时间不宜过长 ,确定时 间为 2. 5h。
图 5 NaCl用量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3 8 选 矿 与 冶 炼
黄 金
H3 O ·Fe3 ( SO4 ) 2 (OH ) 6 + 5H + 。
(4)
通过加压氧化酸浸 ,铜离子进入浸出液中 ,可通
过萃取 —电积回收 ,尽量使铁以铁矾形式沉淀 ,减少
铁离子对铜萃取的不利影响 ,同时也减少了萃余液的
处理难度 。
铜精矿中大部分铜离子浸出后 ,才可能从浸出渣
3 w (Au) /10 - 6 , w (Ag) /10 - 6。

提高月山铜矿铜精矿含银量选矿实验研究

提高月山铜矿铜精矿含银量选矿实验研究

摘 要 :铜矿石 中常伴生金 、银等贵金属 ,但浮选所得铜精矿 中贵金属的品位有时低于相关标准而 难以计价 。针对安徽月山铜矿矿石,在不改变现场浮选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浮选药剂的调整、工艺 流程 的改进等措施 来探讨提 高铜精矿含银量的途径。通过药剂和工艺调整, 铜精矿 品位达到 3 2 %左 右 ,铜 回收率维持在 9 6 . 6 %以上 ,同时铜精矿含银量能够达到 2 3 g / t 以上 。
关键词:贵金属;铜精矿 ;伴生银 ;浮选;品位 中图分类号:T D 9 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4 — 0 6 7 6 ( 2 0 1 3 ) 0 4 — 0 0 2 9 . 0 4
Ex pe r i me nt a l S t ud y o n I m pr o v i ng S i l v e r Gr a de i n t he Co nc e nt r a t e o f Yu e s ha n Co pp e r M i ne
p r e c i o u s me t a l s i s l e s s t h a n r e l e v a n t s t a n d a r d a n d t h u s t h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s e me t a l s i s o v e r l o o k e d . T h e
铜矿 石 中常 常伴生 金 、银等 贵 金属 ,其 品位 高 低不 一 ,赋存 状态 也 各不相 同。一 般情 况 下 ,大 部
分金 、银 能和 硫化 铜矿 物 一 同浮起 而进入 铜 精矿 ,
Y8 9 0 替代 异 丁基黄 药 ,铜 的回 收率提 高 1 . 3 7 %,金 的 回收 率提 高 9 . 3 2 %;汤 雁 斌 【 2 ] 把 新 螫合 捕 收 剂 B. 1 3 0 应 用于 铜绿 山难 选氧化 铜矿 , 从 小型试 验到 工

河南某多金属氧化铜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河南某多金属氧化铜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矿石 中铜 物相分 析结果见 表 2 。
表2 铜 物 相分 析 结 果
矿 回收 工 艺 方 法 有 直 接 浮 选 、 化 浮 选 、 析~ 浮 硫 离 选 法 、 浸一 硫化 沉 淀一 浮选 法 以及 化学 选 矿 中的 氨 酸浸 法 、 菌浸 出法 等 j 细 。河 南 某 多 金 属 氧 化 铜 矿 石 含 有 铜 金 银 等 多 种 有 价 元 素 , 合 回 收 价 值 较 综
黄 L G0 金 D
2 1 年 第 6期/ 3 01 第 2卷
河 南 某 多 金 属 氧 化 铜 矿 石 浮 选 试 验 研 究
李 建政 , 淑 云 , 海革 邵 刘
( 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 司)
摘要: 根据矿 石 的性质 , 采用硫化 、 高级黄 药捕 收 法 , 试验 确 定的 浮选 流程及 工艺条件 下 , 在 高 效 回收 了金 、 、 。铜 精矿 中的铜 、 、 银 铜 银 金品位 分别 为 1 .0% 、8 . 2g t2 5 /; 36 6 3 4 / 、 .6g t回收 率分 别
目前 , 国每 年 自产 铜 精 矿 含 量 铜 只 有 5 中 8~ 6 0万 t 自给率 不 足 4 , O% , 仅 次 于 日本 的世 界 第 是 二 大铜 精矿 进 口国… 。因此 , 发 和利 用 氧 化 铜 资 开 源 , 高氧 化铜 矿 的 回收率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氧化 铜 提
石等 。
从矿 石 的主要 元素 化学分 析结果 可知 , 矿石 中可
供利用酌有价元素主要是铜、 金和铅。矿石中伴 银、 生 的银 品位 为 1 1 8g t金为0 9 /。矿石 中铜 矿 9 . / 、 . 2g t 物 的氧化率 高达 9 . 9% 。 77

铜银浮选回收技术的工业化研究

铜银浮选回收技术的工业化研究
2 4 3 原 矿 品 位 与 选 剐 指 标 ..
工业化研究 的浮选设备配置与工业试验浮选设 备配置稍有不同。 铜铅混选作业 由 2 J 一 浮选 槽 J 8 F 机 改 为 2槽 6 浮选 机 ;铜 铅混 选 精矿 进 行 空 白精 A
选 由一粗 三 精改 为 一粗 一扫 一 精 ,粗 选和 扫选各 用 2 5A浮选机 , 选用 2槽 3A浮选机 ; 槽 精 铜铅分 离
粗选 3A浮选机 5 槽。 工业化研究的浮选设备配置, 提高了整个作业浮选机的有效容积和浮选时间,加 大 了处理能力, 保证了铜浮选回收率。 从现场布置来 看, 其设备配置较工业试验设备配置紧凑一些 , 操作 方便一些。 两个搅拌桶改为提升搅拌桶 , 功率消耗及
矿浆经 2 6A浮选机 , 槽 刮出铜铅混合精矿 , 经过 3 次空 白精 选 , 进人 铜铅分 离作业 。在 铜铅分离作 业 , 矿浆经过一粗三精的选别 ,得到含银铜精矿及含银
铅 精矿 2 。工艺 流程见 图 l 。
铜精矿
研究用的捕收剂为丁铵黑药 、 黄药 , 起泡剂为
油 。 铅分离 抑制 剂为 重铬酸钠 与 C , 业化研 究 铜 NC 工 与工业 试验药 剂 的添加点 及用 量对 比列 于表 1 。
铜铅 分 试 验 离 精 2 研 究 铜 铅 分 试 验 离秸 3 研究
1 2 5 5
维普资讯
第 2期
朱一 民, : 等 铜银 浮选 回收技 术的I业化研 究

图 2 铜浮选 设备 配置 图 工业 化研 究 数据 测 定从 19 99年 3月 1 3日至 4
关 键 词 : 、 ; 业 化 ; 选 铜 银 工 浮 中围 分 类号 : D 5 T 9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50 2 0 )2—0 0 0 10 5 4 (02 0 0 8— 3

某含金银铜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

某含金银铜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

某含金银铜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徐怀川;李强;商容生;张才学【摘要】四川某含金银的菱铁矿型铜矿,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冶试验研究,揭示了该矿具有较好的综合利用价值.该矿经过一粗、两扫、一精的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铜精矿含铜为20.23%,产率为6.95%,回收率为97.41%;并且在铜精矿中含金为4.86 g/t,回收率为94.63%;含银为721.1 g/t,银的收率为95.47%.浮选尾矿经过焙烧-磁选试验,可获得铁精矿含铁为62.18%,产率为59.3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具有较好的综合利用价值.【期刊名称】《云南冶金》【年(卷),期】2010(039)004【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菱铁矿型含金铜矿;浮选;组合捕收剂;综合利用【作者】徐怀川;李强;商容生;张才学【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四川,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四川某菱铁矿型含金银铜矿,原选厂磨矿细度-0.074 mm 65%,采用单一丁基黄药为捕收剂,铜的回收率为 82.6%,铜精矿品位为 18.64%,尾矿入堆场废弃。

笔者通过对该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冶试验研究,通过降低磨矿细度和使用组合捕收剂,较大幅度提高了铜的回收率,同时对浮选尾矿采用中性焙烧 -磁选工艺获得含铁 62.18%,产率为 59.34的铁精矿。

该选冶工艺不仅较好地实现了该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也大幅度减小了尾矿的环境污染和治理费用,符合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1.1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矿石类型为菱铁矿型含金铜矿。

矿石具他形晶粒结构、半自形晶粒结构,星散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脉状及脉状构造。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次为黄铁矿,少量褐铁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㊀第28卷第5期㊀2019年5月中㊀国㊀矿㊀业C H I N A M I N I N G M A G A Z I N E㊀V o l .28,N o .5M a y㊀2019收稿日期:2018G11G26㊀㊀责任编辑:刘硕第一作者简介:徐冰(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浮选药剂研究应用,E Gm a i l :i c e i c e x 0913@s i n a .c o m .通讯作者简介:赵通林(1970-),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浮选方面教学以及磁选设备研究与应用的工作,E Gm a i l :870134580@q q .c o m .引用格式:徐冰,赵通林,杨春,等.某铜银矿浮选试验研究[J ].中国矿业,2019,28(5):97G103.d o i :10.12075/j.i s s n .1004G4051.2019.05.016㊀采选工程㊀某铜银矿浮选试验研究徐㊀冰1,赵通林1,杨㊀春2,辛思奇1(1.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辽宁鞍山114051;2.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选矿厂,辽宁辽阳111000)摘㊀要:某铜银矿矿石中有用组分铜含量低,伴生贵金属银含量较高,矿石成分较复杂,金属分布不均匀,含泥较高,氧化铜嵌布粒度较细,属难选氧化铜矿.试验研究了不同磨矿细度㊁药剂用量和工艺流程条件下的分选效果,结果表明:硫化矿㊁氧化矿混合浮选铜银矿药剂简单而且指标良好;当原矿磨矿细度达到-0.075m m 占90.77%时,相对入选原矿量,在调整剂水玻璃用量500g /t ㊁石灰用量500g /t ㊁硫化剂硫化钠用量300g /t ㊁捕收剂Y 89黄药用量100g /t ㊁戊基黄药用量100g /t ㊁丁铵黑药用量80g /t ㊁Z G200用量20g /t 的条件下,采用 硫氧混浮一粗三扫三精 浮选流程,闭路试验得到的铜精矿品位为26.89%,铜回收率为89.39%;银精矿品位为2320.30g /t ,银回收率为88.35%.关键词:铜银矿;浮选;混合浮选;药剂制度中图分类号:T D 92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G4051(2019)05G0097G07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f l o t a t i o no f a c o p pe r Gs i l v e rm i n e X U B i n g 1,Z HA O T o n g l i n 1,Y A N GC h u n 2,X I NS i qi 1(1.S c h o o l o fM 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L i a o n i n g,A n s h a n114051,C h i n a ;2.G o n g c h a n g l i n g C o n c e n t r a t o r o fA n s t e e lM i n i n g ,L i a o y a n g 111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F o r a c o p p e r Gs i l v e rm i n e ,t h eu s e f u l c o m p o n e n t s i nt h eo r ea r e l o wi nc o p pe r c o n t e n t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p r e c i o u sm e t a l s i l v e r of h igh c o n t e n t .T h e o r e c o m p o si t i o n i sm o r e c o m pl i c a t e d ,t h em e t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s u n e v e n ,t h em u d c o n t e n t i sh i g h ,a n d t h e c o p p e r o x i d e i n l a y i s f i n e r i ns i z e ,w h i c h i s ad i f f i c u l t c o p pe r o x i d e o r e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s o nf i n e n e s so fg r i n d i n g ,th ed o s a g eo f r e a g e n t sa n dmi n e r a l p r o c e s s i n g.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f l o t a t i o n r e a g e n t s s y s t e mo f s u l p h i d e o r e a n d o x i d i z e d o r em i x e d f l o t a t i o n i s s i m p l e a n d i t h a s a g o o df l o t a t i o n i n d e x .W h e nt h e -0.075m mf i n e n e s so f g r i n d i n g i s90.77%,f o r r a wo r e t h e a d j u s t i n g a g e n tw a t e r g l a s sd o s a g e i s500g /t a n d l i m ed o s a g e i s500g /t ,v u l c a n i z i n g a g e n t s o d i u ms u l f i d e d o s a g e i s 300g /t ,c o l l e c t o rY 89x a n t h a t ed o s a g e i s100g /t ,a m y lx a n t h a t ed o s a g e i s100g /t ,a m m o n i u m d i b u t y l d i t h i o p h o s p h a t e d o s a g e i s 80g /t a n dZ G200d o s a g e i s 20g /t ,t h e f l o t a t i o nm i n e r a l pr o c e s s o f s u l f u r Go x y g e nm i x e d f l o a t o n e r o u g ha n d t h r e e s c a v e n g e r a n d t h r e e s t a g e s o f c l e a n i n g i s a d o p t e d t oc a r r y ou t t h e s u l f u r Go x y g e nm i x e d f l o t a t i o n c o p p e r Gs i l v e r o r e a n d o b t a i n e d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g r a d e o f c o p pe r i s 26.89%,a n d t h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i s 89.39%,t h e o b t a i n e d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g r a d eof s i l v e r i s 2320.30g /t ,a n d th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ei s 88.35%.K e yw o r d s :c o p p e r Gs i l v e r o r e ;f l o t a t i o n ;b u l k f l o t a t i o n ;f l o t a t i o n r e a g e n t s s y s t e m ㊀㊀难选铜矿的利用常用浮选工艺和化学选矿工艺,其中硫化铜矿多采用浮选方式处理,并综合回收其中有用伴生金属.罗仙平等[1]研究了西藏玉龙硫化铜矿,采用铜优先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以中国矿业第28卷B KG404作铜矿物的捕收剂,石灰作黄铁矿的抑制剂,在矿浆低碱条件下分步粗选两次,精选三次.闭路试验获得含铜20.63%㊁铜回收率82.24%的铜精矿.曹扬等[2]研究了东川某铜锌矿,矿石磨至-0.075m m占60%,采用 一粗一扫二精 流程选别锌精矿,锌尾矿再磨至-0.075m m占94.00%,以硫化钠+硫酸铵为活化剂,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采用 一粗一扫三精 流程选别铜精矿,最终选别指标为铜精矿品位35.21%㊁铜回收率为81.42%,锌精矿品位为40.02%㊁锌回收率为80.37%,其中矿的循环量低.陈经华等[3]研究了同步浮选和异步浮选在氧化铜选矿中的应用,提出了硫化G氧化铜同步浮选工艺和异步浮选工艺,采用同步浮选或异步浮选由工艺流程和浮选药剂制度等因素共同决定,常规药剂与高效浮选药剂的联合使用对难选氧化铜的回收效果较好.丁淑芳等[4]对某含金㊁银氧化铜矿进行研究,以丁基黄药㊁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组合分别为捕收剂选别铜精矿,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组合为捕收剂时获得的浮选指标优于单一使用丁基黄药时所获得的浮选指标,铜精矿回收率提高了1 43%.章国权[5]对某极难选氧化铜尾矿回收进行研究,发现戊基黄药具有良好的捕收性,随着药剂用量增加,捕收效果增强;丁基黄药㊁Y89黄药和ZG200三种捕收剂组合使用时,组合药剂浮选指标优于单一用药浮选指标.王伟福[6]对宋家坡铜银矿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黑药类捕收剂对银的捕收能力较强,以苯胺黑药和丁铵黑药与丁基黄药㊁乙基黄药一同作为组合捕收剂使用,得到精矿铜品位27.775%,铜回收率90 40%;精矿银品位797.00g/t,银回收率90.07%的选别指标,与原药剂制度相比,银精矿回收率提高了3%.药剂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使用,药剂之间发生协同效应,组合药剂获得的浮选指标通常优于单一药剂作用时所获得的浮选指标.某铜银矿,铜矿物以氧化铜为主,研究在混合浮选工艺条件下,磨矿细度㊁药剂组合及用量对铜矿物及伴生银回收的影响,对捕收剂组合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更适合处理此种矿石的浮选药剂制度,实现了对此种铜银矿石的高效回收.1㊀试验设备㊁药剂及研究方法1.1㊀矿石性质原矿X荧光衍射仪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化学法铜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化学法银物相分析,结果见表3.辉铜矿㊁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嵌布粒度分布,结果见表4.表1㊀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T a b l e1㊀C h e m i c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t h e r a wo r e元素名称C u A g A u P b Z n F e S P 含量/%1.94169.400.050.080.023.430.550.005元素名称S i O2A l2O3K2O N a2O C a O M g O M n O C O2含量/%57.440.230.0670.0225.43.820.126.6元素名称A s S b B i C d G e H g烧失含量/%0.120.020.0050.0040.0030.0029.93注:A g和A u含量单位为g/t表2㊀矿石中铜的化学物相分析T a b l e2㊀T h e c o p p e r p h a s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o f r a wo r e铜物相原生硫化铜次生硫化铜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合计C u含量/%0.130.091.460.261.94C u分布率/%6.704.6475.2613.40100.00表3㊀矿石中银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T a b l e3㊀T h e s i l v e r p h a s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o f r a wo r e银物相自然银硫化银氯化银铁锰矿物中银脉石中银合计A g含量/(g/t)16.20139.983.888.840.50169.40A g分布率/%9.5682.632.295.220.30100.00表4㊀辉铜矿㊁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嵌布粒度分布T a b l e4㊀I n l a yp a r t i c l e s i z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c h a l c o c i t e a n dm a l a c h i t e a n d c h e s s y l i t e粒级/m m辉铜矿嵌布粒度孔雀石嵌布粒度蓝铜矿嵌布粒度分布律/%累积分布律/%分布律/%累积分布律/%分布律/%累积分布律/%>1.0000.10.13.23.23.13.11.000~0.5003.63.712.415.64.57.60.500~0.2941.55.211.527.14.912.50.294~0.1521.76.99.736.85.417.90.152~0.07415.622.517.454.27.625.50.074~0.03739.361.819.173.38.433.90.037~0.01918.677.47.680.942.276.10.019~0.0109.186.58.689.523.199.2<0.01013.5100.010.5100.00.8100.089第5期徐㊀冰,等:某铜银矿浮选试验研究㊀㊀由表1~3可知,矿石中可利用的组分元素为铜和银,含量分别为1.94%和169.40g /t.矿石中不能利用的元素主要以S i O 2㊁A l 2O 3㊁C a O ㊁M g O ㊁N a 2O 和K 2O 等氧化物形式存在.铜矿物主要以自由氧化铜形式存在,原生硫化铜㊁次生硫化铜含量较低,其含量分别为75.26%㊁6.70%㊁4.64%,合计为86.60%.矿石中银以独立硫化银和自然银为主,占92.19%,氯化银㊁铁锰矿物中银及脉石中银仅占7 81%.由表4和图1可知,铜矿物主要为孔雀石㊁辉铜矿㊁黄铜矿和蓝铜矿,它们嵌布粒度比较细而且部分被非金属矿包裹;矿石中存在独立的银矿物有自然银和辉银矿,其他含银的矿物为辉铜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有方解石㊁石英㊁斜长石及黏土矿物等,部分斜长石黏土化蚀变.且该矿样含泥较高㊁氧化铜嵌布粒度比较细,综合化学成分特点,该矿石属难选氧化铜矿石.图1㊀偏光显微镜形貌分析F i g .1㊀M o r p h o l o g y a n a l y s i s o f p o l a r i z i n g m i c r o s c o pe 1.2㊀试验设备与仪器试验所用的设备与仪器主要为:X QM 型球磨机(Φ290m mˑ240m m )㊁X F D G63型浮选机(0.5L ㊁1L ㊁1.5L )㊁M S GΦ450m m 矿浆分配器㊁粒度检查筛㊁D H G G9247A 型干燥箱㊁Y P 1102型电子天平㊁给药器.1.3㊀试验药剂试验所用的主要药剂见表5.表5㊀试验药剂表T a b l e 5㊀R e a g e n t s u s e d i n t h e e x pe r i m e n t 药剂名称纯度生产厂家水玻璃工业纯兰州水玻璃厂石灰工业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丁基黄药工业纯株洲选矿药剂厂戊基黄药工业纯株洲选矿药剂厂Y 89黄药工业纯株洲选矿药剂厂2#油工业纯株洲选矿药剂厂丁铵黑药工业纯株洲选矿药剂厂硫化钠工业纯甘肃张掖片碱厂1.4㊀研究方法通过多元素分析㊁化学物相分析㊁矿物嵌布粒度分析等手段对矿石性质进行分析,然后固定药剂制度,改变磨矿细度分别进行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磨矿细度;在此条件下,进行浮选工艺流程试验,确定采用硫氧混合浮选流程;为进一步制定最佳浮选药剂制度,进行了浮选条件试验,分别进行捕收剂组合方式试验㊁捕收剂用量试验㊁硫化钠用量试验㊁水玻璃用量试验及石灰用量试验.根据条件试验得到的药剂制度,进行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得到最终浮选指标,验证优化后的药剂制度能够提高浮选效率和指标.2㊀试验结果及分析2.1㊀磨矿细度试验确定磨矿细度是使选别流程顺利选别出有用矿物的关键[7].为了考察磨矿细度对浮选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的影响,对不同磨矿细度的原矿进行了混合浮选试验.磨矿后采用 一粗一扫 流程,相对99中国矿业第28卷入选原矿量,药剂制度为粗选加入水玻璃用量500g/t,硫化钠用量300g/t,ZG200用量20g/t, Y89黄药用量50g/t,戊基黄药用量50g/t,丁铵黑药用量50g/t,2#油用量20g/t;扫选加入硫化钠用量500g/t,ZG200用量10g/t,Y89黄药用量75g/t,戊基黄药用量75g/t,丁铵黑药用量50g/t.改变磨矿细度,根据所得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磨矿细度.试验结果见表6.表6㊀磨矿细度试验结果T a b l e6㊀T h e r e s u l t s o f g r i n d i n g f i n e n e s s t e s t磨矿细度(-0.074m m)/%产率/%品位回收率C u/%A g/(g/t)C u/%A g/%57.6619.236.87649.1068.1073.6974.2823.086.57589.2078.1780.2885.3725.566.69572.9088.1786.4490.7725.896.72583.8090.0589.2295.4626.036.72580.5090.1089.20㊀㊀由表6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不断增加,铜精矿品位变化幅度不大,银含量略有降低,但铜和银的回收率均呈提高趋势.磨矿细度达-0.075m m占90.77%及更细,铜和银的回收率增加幅度很小.所以,选择磨矿细度为-0.075m m占90.77%较为合适.2.2㊀浮选工艺流程试验根据对原矿工艺矿物学性质的研究分析可知,由于原矿中铜矿物主要以氧化铜的形式存在,硫化铜含量相对较少,优先进行硫化铜矿浮选再进行氧化铜矿浮选,浮选工艺复杂,且浮选效率低.处理此类混合矿,多采用混合浮选工艺.对此流程进行探索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获得的选别指标为铜回收率83.29%,银回收率83.83%,尾矿铜回收率10.49%,尾矿银回收率10.25%.浮选指标良好,采用混合浮铜浮选流程作为药剂制度试验方案.2.3㊀药剂制度试验2.3.1㊀捕收剂组合方式试验浮选铜矿的常用捕收剂为黄药和黑药.黑药类捕收剂对银的捕收能力较强,硫胺脂类捕收剂用量少㊁效果好.所以选择丁铵黑药和ZG200作为强化回收铜及伴生银的辅助捕收剂.为了浮选作业能够较好地回收铜和银,寻找到合适的组合捕收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选矿工艺的要求,能够充分发挥药剂之间的协同效应,所以进行了丁基黄药㊁戊基黄药㊁Y89黄药与丁铵黑药和ZG200组合使用的探索试验.在水玻璃用量500g/t㊁硫化钠用量300g/t㊁石灰用量500g/t㊁2#油用量20g/t的条件下,改变捕收剂组合方式,进行了捕收剂组合方式试验,试验结果见表7.图2㊀混合浮选工艺流程图F i g.2㊀F l o w s h e e t o f c o p p e r s u l f i d e a n d c o p p e ro x i d em i x e d f l o t a t i o n表7㊀捕收剂种类对C u精矿和A g精矿选别指标的影响T a b l e7㊀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k i n d s o f c o l l e c t o r o n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i n d e x o f c o p p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 a n d s i l v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药剂种类药剂用量/(g/t)品位回收率C u/%A g/(g/t)C u/%A g/%丁基黄药+丁铵黑药+ZG200200+80+206.89607.6082.5783.39戊基黄药+丁铵黑药+ZG200200+80+206.91610.7082.9283.95Y89黄药+丁铵黑药+ZG200200+80+206.96611.6983.4684.23丁基黄药+戊基黄药+丁铵黑药+ZG200100+100+80+207.03616.1084.7385.07戊基黄药+Y89黄药+丁铵黑药+ZG200100+100+80+207.05613.0086.3085.98001第5期徐㊀冰,等:某铜银矿浮选试验研究㊀㊀由表7可知,捕收剂组合方式对C u和A g的指标影响较大.固定辅助捕收剂为丁铵黑药和ZG200的情况下,Y89黄药㊁戊基黄药与丁基黄药相比,Y89黄药和戊基黄药对C u和A g的品位和回收率影响较大,浮选效果优于丁基黄药.戊基黄药㊁Y89黄药㊁丁铵黑药㊁ZG200组合使用时的浮选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捕收剂组合的浮选效果.经过探索试验,选定捕收剂为Y89黄药㊁戊基黄药㊁丁铵黑药和ZG200,调整剂为硫化钠㊁水玻璃㊁石灰,起泡剂为2#油.2.3.2㊀捕收剂用量试验在水玻璃用量500g/t㊁硫化钠用量300g/t㊁石灰用量500g/t㊁2#油用量20g/t的条件下,改变组合捕收剂用量,进行了捕收剂用量试验,捕收剂为Y89黄药㊁戊基黄药㊁丁铵黑药㊁ZG200组合药剂,图中横坐标为四种药剂组合用量,试验结果见表8.表8㊀捕收剂用量对C u精矿和A g精矿选别指标的影响T a b l e8㊀T h e e f f e c t o f c o l l e c t o r d o s a g e o n t h e s e l e c t i o ni n d e x o f c o p p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 a n d s i l v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Y89黄药+戊基黄药+丁铵黑药+ZG200用量/(g/t)品位回收率C u/%A g/(g/t)C u/%A g/%75+75+70+157.15621.4083.9483.53100+100+80+207.05613.0086.3085.98125+125+90+256.69584.2085.8385.84㊀㊀由表8可知,捕收剂用量对C u和A g的指标影响较大.随着捕收剂药剂用量的改变,C u品位和A g品位总体呈下降趋势,ZG200捕收剂对C u和A g 的回收率影响较大.综合考虑,选择Y89黄药㊁戊基黄药㊁丁铵黑药㊁ZG200的用量分别为100g/t㊁100g/t㊁80g/t㊁20g/t较为合适.2.3.3㊀硫化钠用量试验在Y89黄药㊁戊基黄药㊁丁铵黑药㊁ZG200的用量分别为100g/t㊁100g/t㊁80g/t㊁20g/t㊁水玻璃用量500g/t㊁石灰用量500g/t㊁2#油用量20g/t的条件下,改变硫化钠用量,进行硫化钠用量试验,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硫化钠用量对C u品位和A g品位及C u和A g的回收率影响显著.随着硫化钠用量的增加,C u品位变化不大,但A g品位略有下降,C u 和A g的回收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见小剂量硫化钠活化氧化铜对提高C u和A g的回收率作用明显,但大用量硫化钠对伴生银有抑制作用.综合考虑,选择硫化钠的用量为300g/t较为合适.图3㊀硫化钠用量对C u精矿和A g精矿选别指标的影响F i g.3㊀T h e e f f e c t o f s o d i u ms u l f i d e d o s a g e o nt h e s e l e c t i o n i n d e x o f c o p p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a n d s i l v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 2.3.4㊀水玻璃用量试验在Y89黄药㊁戊基黄药㊁丁铵黑药㊁ZG200的用量分别为100g/t㊁100g/t㊁80g/t㊁20g/t㊁硫化钠用量300g/t㊁石灰用量500g/t㊁2#油用量20g/t的条件下,改变水玻璃用量,进行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水玻璃用量对C u和A g品位及C u和A g的回收率影响明显.随着水玻璃用量的增加,C u和A g品位均有所上升,但C u回收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 g回收率略有上升后趋于平稳.综合考虑,选择水玻璃的用量为500g/t较为合适.2.3.5㊀石灰用量试验在Y89黄药㊁戊基黄药㊁丁铵黑药㊁ZG200的用量分别为100g/t㊁100g/t㊁80g/t㊁20g/t㊁硫化钠用量300g/t㊁水玻璃用量500g/t㊁2#油用量20g/t的条件下,改变石灰用量,进行石灰用量试验,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石灰作为p H值调整剂,用量对C u和A g品位影响明显.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C u101中国矿业第28卷和A g 品位也有所提高,但C u 和A g 的回收率均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综合考虑,选择石灰的用量为500g /t 较为合适.2.4㊀闭路试验结果为了验证工艺的合理性,确保铜和银的回收效果,进行闭路流程试验,流程采用一次磨矿㊁一次粗选㊁三次精选㊁三次扫选工艺,药剂制度与试验流程见图6,试验结果见表9.图4㊀水玻璃用量对C u 精矿和A g 精矿选别指标的影响F i g .4㊀T h e e f f e c t o fw a t e r g l a s s d o s a ge o n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i n d e x of c o p p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 a n d s i l v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 表9㊀闭路试验结果T a b l e 9㊀R e s u l t s o f c l o s e d Gc i r c u i t t e s t产品名称产率/%品位回收率C u/%A g /(g /t )C u /%A g/%铜精矿6.4526.892320.3089.3988.35尾矿93.550.2221.1010.6111.65原矿100.001.94169.40100.00100.00㊀㊀从表9可知,采用简单混合浮选工艺,以石灰和水玻璃为调整剂,以硫化钠为硫化剂,以Y 89黄药㊁戊基黄药㊁丁铵黑药㊁Z G200为捕收剂,所得到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6.89%,铜回收率为89.39%;铜精矿中银品位为2320.30g /t ,银回收率为88.35%.原矿中铜及伴生银等有价元素均能取得较好的选矿回收效果.图5㊀石灰用量对C u 精矿和A g 精矿选别指标的影响F i g .5㊀T h e e f f e c t o f l i m e d o s a ge o n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i n d e x of c o p p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 a n d s i l v e r c o n c e n t r a t e 3㊀结㊀论1)该铜银多金属矿主要可利用矿物为铜和银,铜品位为1.94%,银品位为169.40g /t ;铜矿物主要以氧化铜形式存在,占75.26%,硫化铜仅占11 34%.2)在磨矿细度-0.075m m 占90.77%时,以石灰和水玻璃为调整剂,以硫化钠为硫化剂,以Y 89黄药㊁戊基黄药㊁丁铵黑药㊁Z G200为捕收剂.采用氧化铜㊁硫化铜混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 一粗三精三扫 闭路浮选试验,获得的铜精矿中铜品位为26.89%,铜回收率为89.39%;银品位为2320.30g /t ,银回收率为88.35%.3)试验表明混合浮选工艺分选混合类型铜矿石工艺简单,可从低品位矿石中获得合格铜精矿,伴生银也得到有效回收.4)该矿样中铜矿物和黏土矿物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但在适当细磨的条件下,合理用药,可取得合格的铜精矿(富含银)产品.但闭路流程试验的尾201第5期徐㊀冰,等:某铜银矿浮选试验研究图6㊀闭路试验工艺流程图F i g.6㊀F l o w s h e e t o f c l o s e d Gc i r c u i t t e s t 矿中银品位为21.10g /t,需采用选冶联合的方式进行后续试验研究.参考文献[1]㊀罗仙平,王鹏程,曹志明.西藏玉龙铜矿硫化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工程,2016,6(6):58G61.L U O X i a n p i n g ,WA N G P e n g c h e n g ,C A O Z h i m i n g .E x p e r i Gm e n t s t u d y o n t h e b e n e f i c i a t i o n o f s u l f i d e c o p p e r o r e f r o mY u Gl o n g m i n e i nT i b e t [J ].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E n g i n e e r i n g ,2016,6(6):58G61.[2]㊀曹扬,刘三军,岳琦,等.东川某铜锌多金属矿石浮选试验[J ].金属矿山,2017(1):77G81.C A OY a n g ,L I US a n j u n ,Y U EQ i ,e t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f l o t a t i o n o fac o p p e r Gz i n c p o l y Gm e t a l l i co r ei n D o n gc h u a n [J ].M e t a l M i n e ,2017(1):77G81.[3]㊀陈经华,孙志健,叶岳华.同步浮选和异步浮选在氧化铜矿选矿中的应用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3(S 1):67G69.C H E NJ i n g h u a ,S U NZ h i j i a n ,Y EY u e h u a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y n Gc h r o n o u s f l o t a t i o na n d a s y n c h r o n o u s f l o t a t i o n i n c o p p e r o x i d e o r e d r e s s i n g [J ].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 :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 Se c Gt i o n ,2013(S 1):67G69.[4]㊀丁淑芳,牛艳萍,张鸿波,等.某含金㊁银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8):899G901.D I N GS h u f a n g ,N I U Y a n p i n g ,Z HA N G H o n g b o ,e t a l .E x p e r G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m i n e r a l p r o c e s s i n g o f t h eo x i d ec o p p e ro r e w i t h g o l da n ds i l v e r [J ].R e s o u r c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M a r k e t ,2014,30(8):899G901.[5]㊀章国权.智利北部某极难选氧化铜尾矿回收工艺研究[J ].现代矿业,2018,34(5):60G63,68.Z H A N G G u o q u a n .S t u d y o nr e c o v e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o fav e r y d i f f i c u l t c o p p e ro x i d et a i l i n gs i nn o r t h e r n C h i l e [J ].M o d e r n M i n i n g ,2018,34(5):60G63,68.[6]㊀王伟福.提高宋家坡铜矿银回收率选矿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5(4):21G23,28.WA N G W e i f u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i m p r o v i n gt h e s i l v e r r e Gc o v e r y r a t e o f S o n g j i a p o c o p p e rm i n e [J ].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 :M i n e r a l P r o c e s s i n g Se c t i o n ,2015(4):21G23,28.[7]㊀肖庆飞,沈传刚,康怀斌.优化大山选矿厂磨矿粒度组成提高铜浮选指标[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6(4):21G23,32.X I A OQ i n g f e i ,S H E NC h u a n g a n g ,K A N G H u a i b i n .I m p r o v i n g f l o t a t i o n i n d i c a t o r o f c o p p e r b y e n h a n c i n g s i z e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D a s h a no r e Gd r e s s i n g pl a n t [J ].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 :M i n e r a l P r o c e s s i n g Se c t i o n ,2016(4):21G23,32.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