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合集下载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3篇)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

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深度互动、课后拓展延伸,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化。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及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1. 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基础。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如视频、PPT、文档等。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为课堂互动奠定基础。

2. 课中深度互动课中深度互动是翻转课堂的核心。

教师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 课后拓展延伸课后拓展延伸是翻转课堂的延伸。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此外,教师可通过在线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与学生保持沟通,解答学生的疑问,实现教学互动。

三、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1. 教学资源设计(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确保资源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

(2)注重资源的多样性,如视频、PPT、文档、案例分析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注重资源的互动性,如设置问题、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1)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2)提供学习指南,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3)建立学习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3. 课中深度互动(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3)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课后拓展延伸(1)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在线平台、社交媒体等途径,与学生保持沟通。

(3)定期组织线上、线下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3篇)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从翻转课堂的概念、设计原则、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

一、引言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进行翻转,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和巩固。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目标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3. 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讨论和实践奠定基础。

4. 课堂互动交流: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生之间的讨论、实践和教师答疑,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5. 教学评价多样化: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步骤1. 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为翻转课堂设计提供方向。

2. 设计课前学习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视频、PPT、文章等。

3. 设计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设计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4. 设计教学评价: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5. 课后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调整。

四、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以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教学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1. 课前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次函数相关的视频教程、PPT课件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课堂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课前学习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彼此的疑问。

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3篇)

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3篇)

第1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将知识传授的环节放在课前,而将课堂时间用于师生互动、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

本文将从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角度,探讨其优势、挑战以及实施策略。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环节放在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节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可以在课前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课堂上则可以更加专注于理解、应用和拓展知识。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翻转课堂通过将知识传授环节与课堂互动环节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查阅资料、整理笔记、完成作业等,这些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 促进师生互动翻转课堂将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师生互动和问题解决,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5. 优化资源配置翻转课堂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挑战1. 技术支持不足翻转课堂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如网络、多媒体设备等。

在我国,部分学校的技术设施尚不完善,影响了翻转课堂的实施。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性,难以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3. 教师角色转变困难翻转课堂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评价体系不完善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与传统课堂有所不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1. 加强技术支持学校应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完善网络、多媒体设备等硬件设施,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浅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浅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浅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广受好评。

它将教室内外学习时段的内容进行了颠倒,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外预习,并在家中进行课堂所传授的任务。

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思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可。

今天,我们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浅探,探讨其特点和优点。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 倒置了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讲。

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则颠倒了这一情况,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式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和指导。

这种颠覆传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而在翻转课堂下,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也使得他们更具有自我探索的能力。

3. 个性化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学习,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这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了学习过程,并且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来获取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是对老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挑战。

老师需要设计好课前预习的内容,也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这无疑也是对老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提升。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实际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它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且它也非常符合现代教学的潮流,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如何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呢?1. 制定好课前预习任务课前预习任务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实践(3篇)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通过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环节移至课前,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讨论和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以一次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实践为例,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背景本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力学基础”章节。

该章节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涉及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我们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力学基础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四、教学设计1.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将力学基础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并附上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根据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力学基础的相关知识,完成练习题,并记录遇到的问题。

2.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互相解答疑问。

(2)展示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各小组的展示,点评解题思路和方法,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力学基础的概念和公式。

(4)课堂练习:教师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进行讲解和答疑。

3. 课后拓展(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或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前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对微课视频的观看情况、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

2. 课堂活动效果:通过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展示分享的质量以及教师点评的反馈来评价。

3. 课后拓展效果: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物理竞赛或实验活动的参与度来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启发(3篇)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启发(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我国,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逐渐兴起,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其启发与启示。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及特点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视频课程,了解课程内容,课堂上则进行讨论、练习、实验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具有以下特点:1. 课前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等途径,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2. 课堂互动性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 个性化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资源丰富:翻转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提前制作了英语阅读教学视频,内容包括课文朗读、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等。

学生在家观看视频,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并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课后,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案例二: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师提前录制了物理实验视频,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学生在家观看视频,了解实验内容。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实验结束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心得。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启示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3. 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堂上,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活动方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活动方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活动方案1. 简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学生在学校讲解理论内容的时间移到家庭完成,而将学生在家学习理论内容的时间移到课堂上完成实践活动和问题解决。

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实践能力。

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探究活动方案,旨在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双向互动。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活动方案2.1 学习理论知识在学生家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需要课堂中围绕这些理论知识进行一些实践操作、问题探究或案例解析等,以巩固学习效果。

以下是本文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探究活动方案:•实践操作:举行实验、模拟实验或亲身体验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深入了解理论知识,从而对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问题探究:围绕理论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概念、定理、公式、公理等等展开深入的探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解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勾勒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2.2 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开放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以下是本文提出的一些代表性的课堂讨论活动方案:•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中共同研究问题,通过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辩论和角色扮演:拆分教师预置的问题,学生分组辩论和角色扮演,模拟观点碰撞、信息沟通的真实场景。

•电子讨论: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方式来进行课堂讨论,加强学生交流和互动,同时优化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3. 结论在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探究活动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活动方案可以大幅提升学生2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同时也可最大化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一、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翻转课堂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实际操作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很多学生对于预习和课堂讨论缺乏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和指导。

2. 学生学习成本大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外预习,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自主学习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3. 教师教学压力大翻转课堂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了课外学习,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和布置作业的负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和管理教学内容。

4. 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但是一些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学生互动少。

二、对策探究1.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前设计好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外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思考。

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和引导,鼓励学生尝试更多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减轻学生学习成本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成本,教师可以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尽量控制任务的难度和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文等,提供给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

3. 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专业的教学平台,如MOOC、微课等,来获取和使用教学资源,减轻自己的备课压力。

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减少教师布置作业的负担。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要求,积极地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相信随着翻转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教育教学事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作者:罗萍吕霞付李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3期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传统课堂的有力补充而应用。

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的不同教学模型进行分析,对翻转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阐述,以及翻转课堂在高校的应用成效,说明了结合不同课程性质开展的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有效结合,可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151-02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大学公开课、慕课等教学视频资源和电子教案、课程动画、产品样本等大量的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得现代教育方式与知识获取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较之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通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预先录制授课视频来取代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并在网络上进行共享,要求学生课前自主观看和学习,然后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解决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形态[1]。

Jackie Gerstein提出了“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构建—展示应用”的环形翻转课堂模型[2],这种模型结构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但教师教学中的作用被弱化。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Robert Talbert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系统模型[3],包括课前的视频学习与练习阶段,课中的测验、问题提升与知识获取及最后的知识反馈与评价。

这种模型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所强化,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及文科类课程的效果还有待提高。

张金嘉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系统设计及建构主义等理论,提出的课前基础知识学习和课堂学习活动翻转课堂模型[4],该模型强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但对课后知识的强化不够。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型各有其优缺点,适应的课程与领域也不同,因此,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课程类型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型结构。

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课程,结合上述教学模型的优缺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包括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的检验评价等环节,并结合教学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正。

翻转课堂利用互联网、QQ及微信等,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获取与考核流程进行了改革,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流程从课前学习、课前练习和课前考核,再到课上交流和答疑解惑,最后课后练习、反馈等。

流程的变革改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授课内容也将根据学生知识获取与内化和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1.课前知识传授。

课前知识传授是翻转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保证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防止学生走过场,将是该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只有该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才能保证后续环节的顺利开展。

在课前知识传授环节尤其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导学案设计,录制视频,整理图片、PPT等教学资源,也可成立网络课程社区、微信群、QQ群等,将教学资源网络化,从而真正实现突破学校与教室的教学。

在本环节,由于教学方式的变化,学习时间、地点及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大的变化,因此,建议在该环节增加助教进行初步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文献查阅等。

同时,该环节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测试,可以在线式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汇总和反馈,为下一个课内知识内化环节的授课与交流重点进行指导。

2.课中知识内化。

课中知识内化是对课程知识的一个交流,答疑解惑,讲解难点和提升知识点的一个环节。

该环节对知识点进行模块化,根据学生在课前知识传授环节中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调整和设计。

采用讲解—讨论—分组竞技等方式进行组织。

教师重点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交流与讨论上一环节中的问题,可提出较为复杂的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也可采用分组竞技的方式,实现学生的互助协作、交流思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里,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教师的角色较传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权威的知识传授者变化为课堂的导演、学生的合作者,因此教师需要从自身改变观念,拓展课程教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与指导技巧,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知识的内化。

3.课后检验评价。

翻转课堂课后检验评价是确保翻转课堂持续良性运转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学生需要完成课后习题、观看教师习题讲解视频或解析、进行课堂反馈。

教师需要进行课后练习及测验题目的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等,汇总收集上来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课后考核与评价设计上,教师应制定灵活的评价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注重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积极性情况,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及时评价。

四、翻转课堂应用
重庆邮电大学宜伦学院“电子制造工艺”开展了课前视频学习—课中分组讨论与实践—课后设计制作—评比与考核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并在后续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西门子杯大赛等比赛中获奖。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工程实训”采用翻转课堂+项目评比式的方式改革实验教学,在有限的课时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课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开展实践并积极与教师交流,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与评比,学生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能够认真完成每个环节的任务,此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学生一致好评。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对“电力工程基础”开展课前、课中、课后和考核模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教学考核评价指标得到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5]。

黑龙江科技大学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数学实验课教学中,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深度教学目标[6]。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

翻转课堂利用新技术,其应用与成果日益显著。

五、结论
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重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

但也要认识到,翻转课堂应针对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等开展,不能为翻转而翻转,应该是与传统课堂和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改变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和课程驾驭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1-27.
[2]Gerstein J.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A full picture[EB/OL].http://user generated education.Word /2011/06/13/the-flipped-classroom-model-a-full-picture,2012-12-19.
[3]Robert Talbert.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lass room[EB/OL].http:
///dz0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2012-12-19.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邓立华,谢迎娟,张秀平.“电力工程基础”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10-12.
[6]石端银,张晓鹏,李文宇.“翻转课堂”在数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76-178.
The 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LUO Ping,LV Xia-fu,LI Min
(Academy of Autom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Internet and so on,flipped classroom is used as a powerful suppl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It is analysis of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 and the design of flip classroom.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lipping the classroo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show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ype courses,the combination of flipping the classroom with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teaching 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