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现状与前景
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体肿瘤进入靶向治疗时代,胃癌在分子靶向治疗方而也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为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
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进展口南京八一医院肿瘤内科寻琛综述王琳审校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四,死亡率居第二。
尤其在哑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十分常见,我国每年新发现胃癌患者达40多万,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42%。
胃癌早期诊断困难,以我国上海市为例,Ⅲ/Ⅳ期患者占全部胃癌患者总数的60%以上。
晚期胃癌疗效不佳,目前全球尚缺乏标准治疗。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体肿瘤进入靶向治疗时代,胃癌在分子靶向治疗方面也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为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
本文就2009年报道的关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抗HER2单抗曲妥珠单抗(trastruzumb,Herceptin)是以HER2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HER2基冈的过表达常见于乳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等,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化疗耐药及预后不良有明显的相关性。
已有多项II期小样本临床研究证实了曲妥珠单抗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
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VanCutsemE,KangY,ChungH,eta1.2009)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证明靶向治疗能延长晚期胃癌生存时间的全球大型IⅡ期试验,它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性国际多中一G'IIl期研究。
包括亚洲(日本、韩国和中国)、澳洲、欧洲和美洲在内的24个国家的130家医院共3807例患者纳入该项试验,经检测有810例(22.1%)为HER2阳性[免疫组化(IHc)3+和(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594例患者按1:1的比例被随机分为两组:Fc组,OP5-氟尿嘧啶(5-FU)或卡培他滨(Cap)+顺铂(PDD),290例;FC+T组,aPS-FU或Cap+PDD+T(曲妥珠单抗),294例。
2024年肿瘤靶向药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肿瘤靶向药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肿瘤靶向药是一类具备针对肿瘤生长及其血液供应过程特定分子的药物。
近年来,肿瘤靶向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对肿瘤靶向药市场规模进行详细分析。
2. 肿瘤靶向药市场现状肿瘤靶向药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肿瘤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肿瘤靶向药市场已经成为药品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之一。
2.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到目前,全球肿瘤靶向药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XX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坚实的增长势头。
其中,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是肿瘤靶向药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市场份额占据了全球的大部分。
2.2 市场竞争肿瘤靶向药市场具有激烈的竞争环境,主要来自于不同公司开发的产品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知名制药公司投入肿瘤靶向药的研发和生产,其中包括Roche、Pfizer、Novartis等。
这些公司在市场份额和产品创新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3.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3.1 创新研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靶向药市场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注重创新研发。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更多的药物靶点得到发现,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新的技术手段对于药物研发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未来肿瘤靶向药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蛋白质及其表达差异等进行分析,可以实现选择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3.3 新兴市场的开拓新兴市场的开拓将是肿瘤靶向药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肿瘤治疗需求的增长,这些市场将成为肿瘤靶向药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在开拓新兴市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文化、法规和市场环境,以确保产品的适应性和可接受性。
4.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肿瘤靶向药市场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胃癌的靶向治疗

胃癌的靶向治疗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发展,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胃癌的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崭露头角,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靶向治疗是基于对胃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和干预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广谱毒性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可以更精准地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
靶向治疗的关键是确定胃癌细胞中的特异性分子标靶,通过抑制或阻断这些标靶的活性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胃癌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抗HER2靶向治疗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治疗。
HER2是一种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膜受体,其异常活化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抗HER2靶向药物通过结合HER2受体,抑制信号传导路径的活性,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HER2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和法莫替尼。
另一种常见的靶向治疗方法是抗VEGF靶向治疗。
VEGF是促进新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其过度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和恶性度密切相关。
抗VEGF靶向药物通过结合VEGF或其受体,阻断正常血管和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和转移能力。
普拉西利(Ramucirumab)是一种常用的抗VEGF靶向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的治疗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靶向治疗并非对所有胃癌患者都适用。
在选择靶向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同时,由于靶向药物的治疗费用较高,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此外,胃癌的靶向治疗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靶向药物主要针对某些特定的分子标靶,胃癌细胞往往会产生耐药性,从而减弱治疗效果。
因此,如何克服耐药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靶向治疗目前主要应用于晚期胃癌,对于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2024年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发展现状介绍小分子靶向药物是一类具有特定靶点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和其他疾病的治疗。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正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前景等方面。
市场规模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2020年,全球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元。
市场竞争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几家大型制药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包括辉瑞、诺华、罗氏等。
这些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并拥有多个带有高疗效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产品。
此外,一些新兴公司也在小分子靶向药物领域崭露头角,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出新的药物产品。
市场前景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具有更好疗效和较少副作用的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小分子靶向药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地靶向疾病相关的蛋白,从而实现更准确、更有效的治疗。
因此,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技术得以快速研发和生产,为市场带来更多机会和潜力。
未来,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并取得更大的发展。
总结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且竞争激烈的市场。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市场带来更多机会和潜力。
综上所述,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关注和投资。
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长,成为当今最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1. 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发展现状抗肿瘤靶向药物是指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重要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转移和耐药等过程,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目前已经开发成功的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抗VEGF药物、EGFR抑制剂、HER2抑制剂、CDK4/6抑制剂、PARP抑制剂、PD-1抑制剂等。
其中,抗VEGF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包括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药物。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EGFR抑制剂主要包括厄洛替尼、吉西他滨等,主要用于治疗肺癌、结直肠癌等。
HER2抑制剂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帕托珠单抗等,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等HER2阳性肿瘤。
CDK4/6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等肿瘤,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PARP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等肿瘤,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修复和存活。
PD-1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等肿瘤,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更好地对抗肿瘤细胞。
2. 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未来发展趋势虽然抗肿瘤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现有的抗肿瘤靶向药物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治疗效果有限、耐药性、治疗费用高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质量,未来的研究和发展主要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精准医疗:精准医疗是未来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可以精确地分析患者肿瘤的基因变异、蛋白表达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联合治疗:目前的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是单药治疗,但单药治疗在一些难治性或复杂肿瘤中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抗癌靶向治疗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抗癌靶向治疗方法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医学难题。
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手段,虽然能够消灭癌细胞,但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伤害,引发一系列副作用,降低了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因此,发展针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热点之一。
一、靶向治疗的定义靶向治疗是以特定分子为靶点的治疗方法,通过选择性识别和阻断癌细胞内部的分子信号通路,实现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生命过程的调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与化疗和放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和个体化的特点,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二、靶向治疗的分类靶向治疗可分为蛋白质靶向治疗、DNA靶向治疗、细胞治疗和放射性治疗等。
其中,蛋白质靶向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主要通过靶向蛋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比如,EGFR抑制剂能够抑制EGFR受体的自身激活,阻止其向下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HER2抑制剂能够靶向HER2受体,阻止其激活和向下信号传导,从而抑制HER2阳性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另外,DNA靶向治疗也是常见的一种,它主要通过靶向癌细胞DNA的复制和修复机制,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比如,PARP抑制剂能够抑制PARP蛋白的活性,从而阻止癌细胞的DNA双链切断修复,诱导癌细胞凋亡。
三、靶向治疗的优势和局限相比传统治疗,靶向治疗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仅针对癌细胞内部存在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了副作用。
其次,靶向治疗更加个体化,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分子特征进行精准治疗,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另外,靶向治疗具有抗药性低、治疗费用不高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但是,靶向治疗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只能针对癌细胞内部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对于分子异质性较大的肿瘤来说,其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其次,靶向治疗仍然面临抗药性的挑战,一些肿瘤细胞会产生新型的分子机制,绕过治疗靶点,从而导致靶向治疗的失败。
胃癌二线靶向治疗方案选择

摘要: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胃癌的治疗策略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胃癌二线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不同靶向药物的适应症、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
尽管近年来胃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已成为胃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线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已经接受过一线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二、胃癌二线靶向治疗药物1.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针对PD-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帕博利珠单抗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2. 纳武单抗(Nivolumab)纳武单抗也是一种PD-1抑制剂,与帕博利珠单抗的作用机制相似。
纳武单抗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3.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PD-L1抑制剂包括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和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它们通过阻断PD-L1与PD-1的结合,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这些药物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同样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4. 抗VEGF抗体抗VEGF抗体包括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瑞格列珠单抗(Regorafenib)和安罗替尼(Anlotinib)。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抗VEGF抗体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晚期胃癌患者,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5. 抗EGFR抗体抗EGFR抗体包括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
2024年靶向抗癌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靶向抗癌药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近年来,靶向抗癌药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化疗药物虽然能够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相比之下,靶向抗癌药物通过针对癌细胞特异性的抑制剂,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并降低了副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靶向抗癌药市场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随着人们对癌症认识的不断提高,靶向抗癌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全球靶向抗癌药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8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靶向抗癌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公司包括诺华、罗氏、辉瑞等国际制药巨头以及阿斯利康、拜耳等跨国制药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手段,不断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公司也加入了竞争,通过研究和创新来寻求突破。
市场驱动因素靶向抗癌药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1. 不断增长的癌症患者人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癌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对抗癌药物的需求增加。
2. 技术进步和创新靶向抗癌药的研发技术和药物创新不断提升,推动了新药的问世。
技术进步将改善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
3.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癌症治疗领域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包括减免药物研发费用、加强监管等政策,为靶向抗癌药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挑战与机遇靶向抗癌药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主要挑战包括:1.价格压力:由于研发成本高昂,靶向抗癌药的价格通常较高,超出了大多数患者的负担能力。
2.市场准入限制:一些新药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批,限制了新药的上市速度。
3.增长放缓: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靶向抗癌药市场可能面临增长放缓的风险。
然而,市场挑战之中也蕴藏着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新的靶向抗癌药不断问世,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回顾
靶点 代表药物
曲妥珠单抗 HER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Trastuzumab) 2 拉帕替尼(Lapatinib)
临床研究
结果
阳性
ToGA
TyTan
阴性 阴性
阴性
VEGF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 AVAGAS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拉帕替尼联合紫杉醇组延长HER2阳性AGC患者中位生存2.1个月(11.0 VS 8.9, p=0.1044) 拉帕替尼联合紫杉醇组延长了HER2阳性AGC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个月(5.4 VS 4.4, p=0.2441) 拉帕替尼联合紫杉醇组虽然延长了HER2阳性AGC患者中位生存2.1个月,但是未达到 统计学意义,因此TyTan研究是阴性的
Tom Waddlel et ncet Oncol 2013;14:481-89
EXPAND: 西妥西单抗随机、对照、III期
研究设计
局部晚期患者或转移性胃腺 癌或胃食管交界腺癌(904 例) 西妥西单抗/顺铂/卡培他滨 (n=455)
R
Q3w,直至PD或毒性不耐受
全球25个国家,164个中心 分层因子:疾病分期、既往胃切除/食管切除、 既往(新)辅助放化疗
R
Q3w,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表柔比星/奥沙利铂/卡培 他滨+帕尼单抗 (n=276)
主要终点:总生存(OS)
Tom Waddlel et ncet Oncol 2013;14:481-89
REAL-3主要研究结果
OS PFS
帕尼单抗联合化疗组未显著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11.3 VS 8.8,p=0.013) 帕尼单抗联合化疗组未显著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0 VS 7.4, p=0.068) 总体,REAL-3研究的结果是阴性的。
晚期胃癌三线治疗新药物阿帕替尼:
阿帕替尼研究: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
2:1
安慰剂(n=91)
研究设计
经接受过两种化疗方案但 最终失败的中国转移性胃 癌患者(n=273)
R
q4w,直至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 受的毒性或死亡
阿帕替尼(n=182) 850mg po,qd
主要终点:OS 次要终点:PFS、ORR,TTP
卡培他滨/顺铂(n=459)
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PFS)
Florian Lordick et Lancet Oncol 2013;14:490-99
EXPAND主要研究结果
PFS OS
西妥西单抗联合化疗组未显著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4.4 vs.5.6,p=0.32) 西妥西单抗联合化疗组未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9.4 vs. 10.7, p=0.95) 总体,EXPAND研究的结果是阴性的。
胃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现状与前景
胃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全球胃癌发病率位列第五位
全球胃癌死亡率位列第三位
Source from internationl agency for reseach on cancer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晚期胃癌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汇总
T+化疗(ToGA) SP(SC-101) SP3周(SOS) SP(SPIRITS)
1 year
9.8
9.0
10.0 12.0 14.0 16.0 总生存OS(月)
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位点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回顾
靶点 代表药物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临床研究
HER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ToGA
拉帕替尼(Lapatinib)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GFR 表皮生长因子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R
2:1
q2w,直至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 受的毒性或死亡
Placebo(n=115)
主要终点:OS 次要终点:PFS
Fuchs CS, Tomasek J, Yong CJ, et al. Lancet. 2014;383:31-39
REGARD主要研究结果
OS PFS
经一线含铂类和/或氟尿嘧啶化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 Ramucirumab组 较 Placebo组显著改善OS和PFS - 中位OS:Ramucirumab组 VS Placebo组:5.2个月:3.8个月 p=0.047,HR(95%CI) 0.776(0.603-0.998) - 中位PFS:Ramucirumab组 VS Placebo组:2.1个月:1.3个月 p<0.0001,HR(95%CI) 0.483(0.376-0.620) Ramucirumab是全新的、有效的胃癌二线治疗药物
13.8 14.4 14.1 13.0 12.8 12.5 11.4 11.1 10.7 10.6
IRIS (TOP-002)
DS (START) S-1(JCOG9912) EOX(REAL2) FLO(Germany) XP(ML17032) DCF(V325) IF (V306) 0.0 2.0 4.0 6.0 8.0
R
q4w,直至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 受的毒性或死亡
PTX*(n=335)
主要终点:OS 次要终点:PFS、ORR、TTP和安全性
*Ram:Ramucirumab *PTX:paclitaxel
Hansjochen Wilke, Eric Van Cutsem, et al. ASCO-GI 2014
变量 CR PR
SD PD ORR(客观缓解率) 95% CI 80% CI DCR 95% CI
N(%) 2(3.8) 34(64.2)
14(26.4) 3(5.7) 36(67.9) (53.7-80.1) (58.3-76.4) 50(94.3) (84.3-98.9)
Fuchs CS, Tomasek J, Yong CJ, et al. Lancet. 2014;383:31-39
晚期胃癌二线治疗新药物Ramucirumab
RAINBOW研究:全球、随机、双盲、III期
研究设计
经一线含铂类和/或氟尿嘧 啶化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胃 癌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 (n=665) Ram*+PTX*(n=330)
RAINBOW主要研究结果
Ram+PTX (月) OS 9.63 PTX (月) 7.36 p HR(95%CI) 0.803 0.0169 (0.678-0.962) 0.635
PFS
TTP
4.40
5.5
2.86
3.0
<0.0001
<0.0001
(0.536- 0.752) —
ORR
28%
16%
Taroh Satoh et al.J Clin Oncol 2014
AVAGAST: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
研究设计
卡培他滨+顺铂 +贝伐珠单抗(n=387) 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 性胃癌/GEJ腺癌既往未接受 治疗(n=774例)
R
Q3w,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分层因素:地理区域、氟尿嘧啶类型、疾病状态、
TyTan AVAGAST
EXPAND
帕尼单抗(Panitumumab)
REAL3
ToGA: 全球、多中心、随机、开放III期
研究设计
3803例患者接受筛选 810 HER2阳性 HER2阳性AGC 胃癌患者 (n=584) 化疗*(n=290)
R
Q3w,直至疾病进展
24个国家142个临床中心 分层因素:局部晚期VS转移性;胃癌VS胃食管结合部癌; 可测量VS不可测量;ECOG PS 0~1VS2;卡培他滨VS5-FU
卡培他滨+顺铂 +安慰剂(n=387)
主要终点:总生存(OS)
*卡培他滨禁用者可用5-FU
Atsushi Ohtsu et al.J Clin Oncol 2011.29.3968-76
AVAGAST主要研究结果
OS PFS
贝伐珠单抗组延长患者中位生存2个月(12.1 VS 10.1,p=0.1002) 贝伐珠单抗组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4个月(6.7 VS 5.3, p=0.0351) 贝伐珠单抗组虽然延长了患者中位生存2个月,但是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因此 AVAGAST研究是阴性的
化疗*+曲妥珠单抗 (n=294)
主要终点:总生存(OS) 次要终点:无进展生存(PFS)
*化疗方案(5-FU+顺铂或卡培他滨+顺铂)由研究者决定
Taroh Satoh et al.J Clin Oncol 2014
ToGA主要研究结果
OS PFS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延长HER2阳性AGC患者中位生存2.7个月(13.8 VS 11.1, p=0.0046)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显著延长了HER2阳性AGC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7 VS 5.5 , p=0.0002)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奠定了HER2阳性AGC患者一线治疗的地位
S-1 40-60mg bid
第 1天
间歇7天
第15天 第22天
S-1
间歇7天
第36天
每3周重复, 直至疾病进展
主要终点:反应率(RR) 次要终点:安全性
J Clin Oncol 32, 2014 (suppl 3; abstr 98)
曲妥珠单抗/S-1/顺铂:ORR
独立评估委员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