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古代史

合集下载

公务员历史常识【精选】

公务员历史常识【精选】

公务员历史常识(必备)贡献于2012-02-22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4 11 201628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

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历史 文化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历史 文化

历史、文化
历史
1、古代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就
2、近代史:党史、重大事件
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一、汉字
1、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前四种为造字法,后四种为用字法
2、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二、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五经加上“乐”
三、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四、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三大国粹
京剧、国画和中医
京剧常识:
1、手段:唱念做打舞
2、四大行当:生(须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
旦、闺旦),净(亦叫做花脸,末行现在已并入净行),丑。

公务员考试历史文化常识总结

公务员考试历史文化常识总结

公务员考试历史文化常识总结历史文化常识第一节古代历史文化一、文明起源 1.远古人类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蓝田人北京人陕西蓝田,距今110万年前到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到20万年前 2.近古人类山顶洞人半坡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距今约万年。

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

西安半坡村,其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距今约6000多年的历史。

半坡人开始使用原始文字,出现了彩陶、弓箭,在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粟。

河姆渡人浙江余姚河姆渡,属新石器文化,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发明种植了水稻。

例 1.下列历史文化遗址位于我国最南边的是( )。

A.半坡遗址 B.周口店遗址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解析:C。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周口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城南30公里处的大汶河畔。

本题选择C项。

例2.目前发现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A.蓝田人B.北京人C.昆明人D.元谋人解析:D。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故选D。

3.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4.远古神话传说古1、精卫填海;2、夸父追日;代 3、关于女娲;4、关于鲧禹治水;神5、关于后羿;6、关于共工。

话二、夏、商、周 1.三代简史夏朝商朝代。

周朝前255年)三家分晋后进入战国,战国七雄: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

2.春秋战国改革家名家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禹的儿子启建立。

“家天下”始于夏朝。

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

夏亡于桀。

商朝屡屡迁都,最后定都于殷,所以商朝管仲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公务员常见历史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常见历史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常见历史知识点梳理一、古代历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及转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则是由西周与东周组成的朝代。

夏朝是一个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王室国家,商朝是一个以宗教权威为核心的封建君主国家,周朝则是一个以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为基础的封建王朝。

这三个朝代的相继更替,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从部落联盟逐渐转变为封建社会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思想百家争鸣、政治割据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

他们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也为后来统一中国的秦朝奠定了基础。

3. 秦朝统一中国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秦朝由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加强中央集权,便利了国家的统治和管辖。

同时,秦始皇还修筑了万里长城,使中国北方居民与外敌隔绝,保护了中国北方边疆的安全。

秦朝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并为后来的汉朝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近代历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对外侵略和民族屈辱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英国对中国大量贩卖鸦片,导致中国社会出现大规模的吸毒问题。

中国政府试图取缔鸦片贸易,但被英国军队打败。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开始走上不平等条约的道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2. 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的思想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它推翻了中国封建专制的清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民主共和时代。

辛亥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孙中山,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主张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民主、民族和民生的国家。

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中国历史的变革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和爱国主义运动。

公务员中的历史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中的历史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中的历史知识点梳理公务员考试是一项要求考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的考试,其中历史知识点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本文将梳理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历史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国号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的中心是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周的中心是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全面确立。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

3.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多民族国家,主要代表人物为秦始皇。

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最具深远影响的朝代,主要代表人物为刘邦和汉武帝。

汉朝时期科技、农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时期。

4. 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朝代,而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辉煌的王朝之一。

唐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被誉为中国古代史上的黄金时代。

5.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帝国,是指中国历史上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时期。

十国是指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了十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政权。

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宣告了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是由陈独秀等人于1921年在上海创建的,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力量之一。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do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doc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不得不知的历史常识一、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二、主要事件(1)先秦时期1. 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2. 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3.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4. 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5. 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

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6.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

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7. 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8. 战国时期开始后,各个诸侯国自称为王,其中的七个强国号称战国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2)秦汉时期1. 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秦王赢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17年,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2. 秦始皇下令统一币制,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秦始皇还下诏统一度量衡,并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弛道,车同轨,书同文。

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统一字体,通行全国,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这种字体从汉朝起在官方和民间通行。

3. 公元前202年,刘邦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

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为顺应民心思安、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

公务员试题及答案古代

公务员试题及答案古代

公务员试题及答案古代公务员试题及答案——古代一、古代公务员选拔制度的起源古代公务员选拔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秦朝。

秦朝实行制度严密的中央集权统治,需要大量的官员来管理政务。

为了选拔合适的人才,秦朝实行了严格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并培养人才,此即公务员选拔的雏形。

二、古代公务员选拔制度的演变1. 唐朝科举制度唐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之一。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将人才选拔与学术能力结合起来。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通过这种制度,唐朝选拔了许多优秀的官员,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宋朝与元朝的贡院制度宋朝时期,科举制度继续发展并完善。

此时设立了许多贡院,统一考试,并实行了等级化的选拔制度,不再只看学术能力,还增加了品行和为官能力的评价。

元朝继承了宋朝的贡院制度,但进行了一些改革,增加了考生的政治背景和个人素养对选拔的影响。

3. 明朝的进士制度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成进士制度。

进士制度通过殿试选拔最优秀的考生,成为朝廷的直接官员。

同时还设置了府试和乡试,以选拔中级和地方官员。

进士制度在中国古代贞观之治的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古代官员选拔制度赋予了新的内涵。

三、古代公务员试题及答案范例古代公务员考试试题通常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为一个古代公务员试题的范例,供参考:题目:请简要叙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制度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国家制度也发生了较大变革。

此时期的国家制度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封建制和官僚制。

封建制是以封建领主为基础的地方政权制度,而官僚制则是以官僚集团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制下,各个封建国家由领主统治,领主享有绝对的权力,国家政权高度分散,表现出政权碎片化、封建割据的特点。

而官僚制下,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由国家官僚集团来统一管理国家事务,实行中央集权制。

公务员常识判断历史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常识判断历史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常识判断历史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考试中,历史知识点是常识判断部分的重要内容。

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增强我们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的认识,提升文化素养。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且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商朝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其重要的文化代表。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则是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局面。

2、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盐铁官营,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的时期。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西晋短暂统一后又陷入分裂。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4、隋唐时期隋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前期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为选拔人才提供了公平的途径。

5、宋元时期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行省制度的设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明清时期明朝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强大国力。

清朝前期,康乾盛世使社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后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二、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
)公元前21世纪史前时期(距今的170万年—(一))旧石
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打制石器时代 1. 。

,在今天云南省境内170(1)元谋猿人距今约万年。

,分布在今天陕西省境内蓝田猿人距今约80—75万年(2)。

,分布在今天北京房山县境内)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3 分
布于北京房山县境内。

距今约3万年,(4)山顶洞人
磨制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
黄河流河姆渡文化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半坡文化、(1大
汶口;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发明了种植粟和水稻。

文化时期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私有制。

新石器
时代晚期出现金属工具——铜制工具(2)古文献中关于原始社会的传说 3.
、、神农氏燧人氏女娲造人、、有巢氏(1)盘古开天地、伏羲氏。

苗、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东夷部落(2)古代部落传说。

蛮部落禹之舜之子商、传说。

尧之子丹朱、”)(3尧舜禹“禅让。

子启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治水)年221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先秦时期)二(.
1.夏朝(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1)奴隶社会的开端,夏代开始已有国家,有监狱(圜土),
有刑法(禹刑)。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2)夏代最早的记录:关于地震的、关于流星雨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夏代已有历法。

2.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
(1)自商朝开始,历史有文字记录,发现甲骨文(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2)“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3)司母戊大方鼎,代表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4)井田制出现于商朝。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1)政治
西周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
①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宗法:其显著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起,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

(2)文化
①敬天保民,周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

②《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

三类》颂》、《雅《
历史上第一次有准确年月日的日食记录——公元前776年9月6日。

4.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1)春秋(大变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①政治
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其诸侯王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②经济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最早开始征收的农业税,至此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③文化
孔子的思想:“礼”、“仁”(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之道”,孔子创立儒学,整理编写了《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开创编年体的先例,相传由孔子整理成书。

老子的思想:
a.“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无“道即是。

有生于无、万物生于有、生万物.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无为”可以使“民自化”,“无事”可以使“民自富”,“无欲”可以使“民自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提倡愚民政策,主张“绝
圣弃智,绝巧弃利”,使民“无知无欲,则无不治”。

c.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春秋时期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的记载早670多年。

(2)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①政治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魏国李悝改革:《法经》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法典。

秦国商鞅变法:编制户籍,连坐;奖励军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②经济
秦朝时期在四川修筑都江堰、在关中修筑郑国渠;吴国邗沟——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

金属货币流行,春秋后期,已经有铸造的铜币出现。

③文化。

法四大家、道、墨、战国时期主要有儒
儒家和孟子、荀子:
孟子的思想:
其一,性善论,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
心人皆有之,后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人不善,是外界引诱的结果。

其二,孟子的“仁政”思想、“性善论”,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基础,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三,宣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永远存在的合理性。

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通义也”。

荀子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

他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批判天命观,宣传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其二,荀子主张“性恶论”,这和孟子的“性善论”是对立的。

其三,是隆礼重法。

墨家和墨子:
其一,兼爱、非攻。

他设想,诸侯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篡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彼此伤害;天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

”不欺愚
其二,尚贤、尚同,即任人唯贤,绝对服从。

其三,节用、节葬、非乐。

其四,天志、明鬼、非命。

道家和庄子: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主张相对主义和绝对的精神自由。

法家和韩非:
其一,进化的历史观。

其二,主张“法”、“术”、“势”兼用的法治。

其三,他提出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的一系列政策。

其他文化成果:。

天问》九歌、《》、《离骚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的《》、《》是》,、石申二人测定的恒星记录《甘石星经战国时期甘德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黄帝内经,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知识。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是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