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技术发明奖)

合集下载

#冶金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表(项)

#冶金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表(项)
范英俊、刘明忠、杨 彬、范新有、习 杰、李为良、王金秀、王彦怀、叶德华、李国前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贰等
太钢生产与物流信息化系统开发
王 洪、何建平、郝伟勇、刘华峰、李雅鹏、安邦庆、杨仁兴、杜永谦、马 莹、李振中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红河谷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贰等
高炉智能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
马竹梧、钱王平、徐化岩、孙自卫、陆亚飞、何 岱、崔崇高、高永生、钱兴南、祝小鸥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贰等
《废钢铁》标准——技术性贸易措施地研究
张瑞香、高建平、孙保东、李家鸣、蔡 钢、刘徐源、张险峰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邹 明、陈亚平、梅东生、徐 权、张昆吾
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叁等
攀钢钒渣提钒关键技术研究
彭 毅、彭明福、刘武汉、谢屯良、廖代华
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叁等
数字化油脂集中润滑系统地研制与应用
卢少龙、邹江华、杨俊德、万险峰、肖宇红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南大学
焦作市通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首钢新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叁等
转炉煤气回收干法除尘工艺技术
任 浩、魏新民、李 锐、刘利民、许之初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
北京钢协冶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叁等
现代连铸关键工艺过程理论优化研究及其应用
李保卫、麻永林、王宝峰、陈义胜、贺友多
内蒙古科技大学
叁等
方坯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技术地研究与应用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定及奖励办法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定及奖励办法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定及奖励办法第一条为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进步,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设立承办《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登记证书编号为:国科奖社证字第0035号。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管理接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管理办法》及其他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全国的行业奖,每年评审一次,主要奖励在全国工程建设、冶金生产工艺和设备、冶金环境保护、造纸及相关行业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第三条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股份)履行《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设立《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评定工作;该委员会下设若干个专业评审委员会,负责专业评审工作。

第五条《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由熟悉本专业及本学科国内外科技发展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专家组成。

第六条《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正常干涉。

第七条《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一)应用于经济建设,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研究开发的科学技术成果;(二)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企业技术改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三)在转化、推广科技成果并在产业化过程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四)有技术创新的勘察、设计项目;(五)在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发挥重要作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计量、标准、信息、档案、著作等基础技术方面的科学技术成果;(六)前人所没有的、先进的、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并在应用中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技术发明。

中冶科工专利排名等光荣册 2011 11 2

中冶科工专利排名等光荣册 2011 11 2

中冶集团2011年度科技创新优秀团队及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名单(一)中冶集团2011年度科技创新优秀团队名单1.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质量部2.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炼铁事业部3.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焦煤制气室4.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5.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大型冶金机电设备安装关键技术课题组6.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超大断面连铸课题组8.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筑炉工程中心9.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冶金项目部10.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二)中冶集团2011年度科技创新贡献奖名单(三)中冶集团2011年度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名单(四)中冶集团2011年度知识产权工作标兵名单中国中冶“三五”期间重大科技专项牵头单位及参加单位名单(一)中国中冶“三五”期间“钢铁冶金”领域(二)中国中冶“三五”期间“工程建设与房地产”领域(三)中国中冶“三五”期间“装备制造、环保及新兴产业”(四)中国中冶“三五”期间“有色金属与资源开发”领域中冶集团2011年度专利情况排序(一)截止2011年9月30日累计有效专利情况排序注: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11年9月30日,其中:中冶长天拥有3件乌克兰授权发明专利,1件澳大利亚授权发明专利;中冶华天拥有1件美国授权发明专利。

(二)截止2011年9月30日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情况排序注: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11年9月30日,其中:中冶长天拥有3件乌克兰授权发明专利,1件澳大利亚授权发明专利;中冶华天拥有1件美国授权发明专利。

(三)2011年1-9月发明专利申请情况排序注:数据统计的时间段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

(四)2011年1-9月发明专利授权情况排序中冶集团2011年度获得科技奖励情况16(一)中冶集团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情况17(二)2011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1819202122232425(三)中冶集团获得2011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情况26(四)第一届中国中冶专利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728293031(五)2011年中冶集团优秀论文获奖项目名单323334353637383940中冶集团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情况41(一)中冶集团获得第六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情况42(二)2010年度中冶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名单4344(三)2011年度中冶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名单4546中冶集团获得2009~2010年度国家级工法情况47中冶集团获得2009~2010年度国家级工法情况484950。

2015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

2015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是中冶集团公司设立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个人和团队,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自设立以来,该奖项已经连续举办多届,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认可,成为中冶集团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和动力。

以下是有关2015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详细介绍:一、奖项设置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多个奖项,涵盖了材料科学、冶金工艺、环保技术、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

还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和技术进步奖两个特别奖项,以鼓励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科技成果。

二、评选标准评选科学技术奖的标准是严格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性、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安全生产等多方面指标。

评选委员会由中冶集团的科研专家和行业权威人士组成,对申报项目进行公正严谨的评审。

三、2015年获奖项目2015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选共有30余个项目获奖,涵盖了原始设计、生产技术改造、装备研发、环保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

其中,一些项目在国内外领先水平,有力推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和技术进步。

四、获奖单位风采获奖单位代表在颁奖典礼上进行了项目汇报和成果展示,展现了中冶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创新活力。

获奖单位围绕项目成果展开了交流和探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

五、奖励与激励中冶集团对获奖项目给予了丰厚的奖金和荣誉证书,并通过内部媒体和行业报刊进行了广泛宣传。

这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褒奖,也是对他们继续投身科技创新,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的一种激励。

六、社会效应中冶集团的科学技术奖不仅在公司内部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在行业内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公司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科技形象,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七、展望中冶集团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科学技术奖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015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举办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公司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持。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文章标题: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揭晓在过去的2018年,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还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涌现出了一批科技精英和优秀团队。

今天,我们将来回顾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探讨本次评选的重要意义和获奖项目的科技价值。

一、总览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从总体来看,共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92项、二等奖279项、三等奖639项,共计1012项,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1项,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显示了我国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获奖项目亮点我指定的主题文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中,值得一提的是特等奖获得者——我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和我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团队,他们在量子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并实现了千公里量子隐形传态。

这一突破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我国在量子通信和信息安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另外,一等奖获得者中,涌现出一批在各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我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团队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上的研究,以及清华大学团队在稀土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上的突破等项目,都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价值和意义本次评选出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环境保护等,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全面实力和成果。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科技领域展现了我国的研究水平和科技实力,也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本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结果来看,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研究的投入,不断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化,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2018年度科技进步奖项目

2018年度科技进步奖项目

◎科技简讯2018年度科技进步奖项目一等奖(2项)11方坯优碳钢控铝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1广钢2030mm冷轧工程及全流程工艺技术装备研12多种技术在减少板坯表面刮伤的研究和应用究与应用13高强度热轧汽车结构钢的开发和品质提升2新国标螺纹钢的开发及低成本工艺集成技术14轧后控冷工艺相变过程的研究15降低中金奥氏体不锈钢质量损失二等奖(15项)16提高中金公司生产作业稳定顺行攻关1柳钢高炉稳产高产创新技术集成的开发应用17焦炉机械(四车一机)“两化融合”技术改造2旋雾凝并及高效湿电技术在脱硫烟气深度净化的研18股份辅材物流水渣输送系统建设究与应用19热轧厂钢卷智能化无损运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3冷热轧全流程板形质量提升20物联网技术在冷轧物流跟踪上的研究与开发应用4基于煤岩学的炼焦配煤优化与焦炭质量预测控制技21空分生产控制离线故障技术攻关术研发及应用22柳钢OA系统升级改造项目5基于工业大数据的炼铁知识挖掘技术攻关23不断轨动态轨道衡在柳钢的应用6生产、工艺、设备协同创新,实现长材效益新突破24新型节能环保干熄焦罐的应用7冷轧用钢产研化量产攻关25特种精线深加工生产线一期建设项目8期满负荷生产条件下设备优化研究与稳定运行26转炉干法除尘细灰压球技术研究与应用攻关27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进口设国产替代化关键技9钢用设化技术研究及术研究10柳钢中金950mm不锈钢冷连轧技术改造工程28PDS泡沫硫治理与硫磺提质提效回收技术改进11钢铁基优化与29研究制定12开发定技术的柳钢30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流云平台,提供一体化顾客解决方案31热电炉节技术开发应用13柳南熔剂EPC项目配套工程项目及调试攻关14铁产业并的设、创新及应用四等奖(52项)15工程工化研究与应用1罩式炉台吹扫系统工艺与设备优化2提升冷轧关键设行稳定攻关三等奖(31项)3高强度及用热轧盘条的研制开发1热补偿工艺在转炉炼钢中的应用4冷轧产公辅攻关2焦化煤大工程技术5炼铁环保标技术开发攻关3入炉原燃料质量对高炉的影响研究及应用6加热炉工艺与用节新技术攻关4广西钢铁冷轧厂2030mm冷轧机组全面复产前设7产品效测分研究与应用攻关8冷轧产技术攻关5冷轧工艺化及应用9稳态铸坯的精控6以销带产协同管控系统开发创效益10高品种量成分测技术开发及应用攻关7提升铁与效研究与应用11气裂制技术的化与创新8冷工艺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12结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9包晶钢碳和硫对铸坯裂纹影响的研究及应用13冷轧质保及标优化攻关10基于赤泥基高效化渣剂绿色炼钢工艺技术研究及应14动煤气全技术研究应用用15炼大环保工优化与应用54|2019年第3期-------------------------------------------------------16炼铁厂AV71鼓风机脱湿鼓风改造系统优化17配合煤选择性粉碎技术的推广应用18适应预硬型钢种要求的板坯铸机能力提升和工艺技术优化研究应用19炉长经济炉龄的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20大断面集装箱板保护渣开发及拓展应用21普碳钢渣洗脱硫实现钢水低硫高洁净度的工艺进步22方坯高拉速连铸技术研究及适应性改造攻关23铁烧联动,降低烧结矿MgO、SiO?、FeO技术开发24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开发与质量提升25空分设备产能挖潜及节能攻关和应用26热压铁块及高铝钢包改质剂分析研究攻关27干熄焦PLC串级智能控制的开发与推广28 2.0球团“链-回-环”热机设备设计改型应用攻关29大型移动设备自动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开发30基器视觉识别的高炉炉前精细管理攻关31高炉风机信息化管理提效节能攻关32生产、质量、成本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驾驶舱)自主开发和应用33质钢包的开发及应用34板制节-----------------------------科技简讯35热轧厂加热炉智能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36智慧柳钢APP平台建设及应用37生产质量大数据应用38广钢计量系统工程的规划与实施39远程集中计量系统开发与应用40钢烟道技术在动力厂热电车间3#站尾部烟道中的研制与应用41球式热风炉快速换球技术攻关421号八万柜重大安全隐患治理43钢装钢构基设44分炉钢包的设制45防钢检化验功能全面恢复及稳定运行,助力冷轧复产46广钢的自开发与设47烧用的与应用48推进及设备改造,造精干高低成方49钢坯方坯装开发改造50组织高炉重力除尘灰提铁、碳的收得率攻关,实现提质增效、环保循环利用51超微通道经皮肾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观察52匚期)(上接第51页)口的枪位及次数由各炉座的总炉长进行确认。

冶金科学技术奖 历年获奖名单

冶金科学技术奖 历年获奖名单

冶金科学技术奖历年获奖名单冶金科学技术奖历年获奖名单一、冶金科学技术奖概述冶金科学技术奖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冶金领域取得重大科技进展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推动冶金科技创新,促进冶金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冶金科学技术奖已经成为我国冶金行业最高荣誉之一。

二、冶金科学技术奖的历史自1987年设立冶金科学技术奖以来,已经有多位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获得了这一荣誉。

他们在冶金材料、冶金工艺、冶金装备及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果,为我国冶金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三、冶金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1. 2005年获奖名单提到2005年的冶金科学技术奖,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三先生领衔的团队。

他们在金属材料强化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金属强化技术,解决了金属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矛盾问题,对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 2010年获奖名单2010年,冶金科学技术奖首次颁发了创新团队奖,获奖团队是由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的团队。

他们在新型钢铁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我国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3. 2015年获奖名单2015年的冶金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了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士王五先生。

他在冶金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改性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为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通过对冶金科学技术奖的历年获奖名单进行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在冶金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冶金产业的发展,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作为一个从事冶金科技工作的从业者,我深感自豪和振奋,同时也深知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冶金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冶金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冶金行业最高的科技奖项之一,是表彰在冶金领域取得重大科技进展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年中冶集团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年中冶集团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9 高炉用综合砌筑耐火泥浆的研究
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10 异径双辊法快速凝固过程流场与温度场耦合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1 Ø800mm 圆坯连铸机的设计特点与应用实践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 350×2600 宽厚板坯连铸机的设计特点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攀西地区昔格达土层用作大型基地高填方地基填料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陈碧楠、王建辉、董海波
一等奖
韩志伟、冯 科
一等奖
1
序号
论文题目
单位
16 板坯结晶器液压振动同步控制模型的优化设计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7 拉速对连铸方坯轻压下率的影响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8 大型焦炉能量流研究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01 MIDAS/GTS 软件在桩锚支护基坑工程中应用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02 简化动力法计算判断地震区尾矿库液化的应用
50 利用大气预测手段优化烧结 SO2 治理工程设计探讨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可靠度和敏感度分析在露天采矿排土场优化设计中
51 的应用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2 尾矿库溃坝有关问题探讨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获奖等级
张亦平
戴方钦、李少华、刘 可
二等奖
彭水生 王进学 蒋继穆 刘育明 董爱国、赵玉福、王魁珽、许 洁 潘宏涛、李 强 祁四清、李学金、魏 丽 姜 琪、刘甜田、邢芳芳、韩 松、 王永敏 袁志明 刘 勋、刘 玉、李新有 宋祖峰、丁文红、陈 利、杨 柳 严国平 徐跃民 刘行波 王 伟、苏志敏 李少岩、张 曦、尹 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等奖
19
二等奖
20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南昌 中国一冶集团 永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西南 中国五冶集团 交通大学 有限公司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 天工(天津)装备制造有限公 司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天工集团 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 有限公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8 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科技进步奖)
序 号 1 项目名称 浸没燃烧侧吹熔炼处理 含铅多金属固废技术与 装置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授奖等级
2
绿色洁净电弧炉炼钢关 键技术及装备
3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冷轧 生产线关键装备及工艺 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
基于精细化管理要求的 钢铁生产能效评估诊断 技术
2018 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技术发明奖)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名称 镍钴湿法冶金工艺中碱基活化 控制技术 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与装备 技术的开发应用 绝热深冷双层球形储罐建造关 键技术 高性能结构钢焊接及应用关键 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铝电解槽阴极结构节能技术的 研发与应用 基于运营性能提升的轧钢主传 动系统关键建造技术 钢渣抗浮压重混凝土及配重制 品综合利用技术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授奖等级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序 号 5
项目名称 活性炭法烟气多污染物 协同高效净化关键技术 与装备研究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中冶长天国际 工程有限责任 公司
授奖等级
6
7
8
9
叶恒棣,李俊华,魏进超,朱仁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 良,刘昌齐,傅旭明,张代华, 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 李俊杰,王跃飞,张震,梁利生, 司,清华大学 李勇,肖中元,朱彤,陶卫忠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姜坤,谢德辉,王鑫,杨志勇, 3000HP 海洋平台钻机基 天津中际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张稳军,朱桁,徐兰柱,张永波, 于数字信息模型模块化 天津大学,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 解莎莎,董雪,白金元,武立志, 建造成套技术 公司, 天津新滨工程技术检测 薛玉芝,程翠翠,杜军科 有限公司 欧阳小良,王宗魁,王鸿运,胡 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关键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 瑾,彭典华,张艳军,田 田,万 技术研究 限公司 凯军,黄 涛,吕桂生 冶金尾渣制备水泥基透 何兆芳,张云升,尹万云,金仁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东 水路面关键技术及其应 才,高胜勇,刘佩安,张峥,王 南大学 用 学友,雷团结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 靳峰,李盛勇,于金梁,庞洪海, 大型城市会展商务综合 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贝宝荣,年全军,马星桥,隋晓, 体结构设计-施工关键 珠海市晶艺玻璃工程有限公 刘洪亮,马栋栋,陈辉,唐伟武, 技术研究与应用 司,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 张雪冬 有限公司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刘诚,李东波,李富元,王忠实, 黎敏,王进,林屹,姚霞,陈学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 刚,冯双杰,徐小锋,王建铭, 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有限公司 崔沐,宋珍珍,殷书岩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 余维江,朱荣,黄其明,张豫川, 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电 中冶赛迪工程 石秋强,魏光升,赵宏军,朱贺, 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长春三鼎 技术股份有限 田杭亮,郭杰,寇君,黄兴隆, 变压器有限公司, 无锡红旗除 公司 赵景彪,张维,吴学涛 尘设备有限公司, 河南太行全 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项明武,贺立红,乔军,仇圣桃, 钢铁研究总院, 山西太钢不锈 沈新玉,罗冉杰,赵有明,杨威, 中冶南方工程 钢股份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 王婷,赵金标,吴有生,况群意, 技术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南方(新 项利,胡柯,孙云鹏 余)冷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潘国友,徐海伦,邵远敬,叶理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 德,李菊艳,徐永斌,牛润芝, 中冶南方工程 公司,中冶焦耐(大连)工程 胡兵,刘洪春,喻维纲,柯衡珍, 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有限公司, 湘潭钢铁集团 黄永红,王兆才,何峰,刘家洪 有限公司
高精度小口径三辊连轧 14 管机成套关键技术研发 及应用 15 转底炉烟气余热发电及 富锌烟尘回收技术 河道异位治理及生态修 复工艺与装备开发
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冶京诚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大 杨勇,李俊华,王先铁,谭晋鹏, 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 西安建筑科技 白亮,孙彬,冯战坤,董军锋, 公司,长安大学,陕西建工机 大学 刘义,于云龙,薛亦聪,陈阳 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 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育明,伍绍辉,祁保明,吴超,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 马俊生,张爱民,叶勇,潘伟, 中南大学 技术有限公司 白光辉,郭雷 马效贤,卢东昱,李伟,张强, 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 骆平,麻倩,周腾,赵建平,高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有限公司 信刚,鲁燕 北京中设水处理有限公司 北京中冶设备 王国平,张金利,师学斌,黄羽,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 研究设计总院 孟洁,牟世学,孙亚伟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陈本伦,覃宣,王锐,周涛,穆 中冶赛迪工程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 东,肖伟,孙天健,李邈,欧阳 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 建,刘建兴 公司 李社锋,朱飞,朱文渊,袁友银,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 中冶南方工程 谢国海,聂永俊,艾庆文,张良, 有限公司,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 技术有限公司 杨学海,张浩浩 有限公司 程寒飞,张鑫珩,詹茂华,姚立 中冶华天工程 荣,冯植飞,程玉洁,王月萍,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有限公司 吴天福,陈春霄,龙玉娇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序 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尹高,王洪涛,关世文,白城, 杨耕桃,夏敬山,徐大鹏,寿庆 亮,霍欣,王海波 高栋,郑期波,郑江,唐勋海, 薛乃彦,徐自伟,张正富,张君 博,张雯文,江山 张有军,董朔,陈伟,陆永刚, 田金明,董琦,吴守仓,龚滔, 郑仕兵,范黄山 蔡昭昀,林莉,王立伟,高杰, 赵建国,王菠,孙超,殷小珠, 吴颖,李晓宁 黎明中,杨文琳,王亮,钱崑, 李少祥,焦玉俊,朱颂阳,艾绍 日,任若微,刘熬明 谭启厚,文常娟,余志祥,代小 强,许浒,陈文渝,高长玲,刘 建国,叶小斌,牛智祥 李显峰,李苗,白力,林会明, 冯利军,李浩然,刘济铖,程志 东,张艳庆,张艳花 刘晓,魏金龙,张小琼,韩跃红, 王磊,王勤,童寿兴,王秋蓉, 杨芸,窦晓静
一等奖
中冶天工集团 有限公司 中冶集团武汉 勘察研究院有 限公司 中国十七冶集 团有限公司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上海宝冶集团 有限公司
一等奖
序 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授奖等级
10
钢材组合增强混凝土结 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11
超深井金属矿山热害控 制安全技术研究
基于地表水Ⅲ类水体的 12 高品质再生水处理关键 技术 13 室内高速过山车关键技 术应用与研究
二等奖
大直径灌注桩超深入岩 21 分级成孔及自平衡静载 试验关键技术 22 大型复杂场馆建筑信息 化快速建造成套技术
二等奖
二等奖
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建筑 23 成套技术研究及应用 24 装配式建筑构件套筒灌 浆连接关键技术与应用
二等奖
二等奖
序 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北京市建筑工 程研究院有限 责任公司 中国一冶集团 有限公司 中冶天工集团 有限公司 中国二十冶集 团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 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 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授奖等级 二等奖
大型石灰回转窑关键技 17 术与装备开发 18 高炉内衬遥控(湿法) 喷注技术研究 连铸坯智能化自动清理 工艺研究 金属围护系统关键技术 研究
中冶焦耐(大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 连)工程技术 限公司 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总院有限公司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冶宝钢技术 服务有限公司
刘诚, 孙宁磊, 李少龙, 陆业大, 王魁珽,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傅建国 李超,尹华,何洪,王充,郑光明,霍延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 中 司 黄金祥, 李灿, 潘伍覃, 石教澜, 吴梦先,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刘熬明 马德志,段斌,侯兆新,张迪,宋晓峰,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傅彦青 王闻宇,王傲能,金富宽,王国强,谢小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平,李熙 陈云,吴郎,张和平,张树生,敬思恩,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付景文 宋赛中,刘民业,陈雷,张振宇,赵军,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金辽东 汪海龙,韩甲兴,王文君,金强,苏剑,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杨刚
授奖等级
25
26 27 28
29
30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 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识别 左勇志,姜学宜,刘育民,施刚, 责任公司, 北京京诚华宇建筑 与安全性评估关键技术 闫续,鲁巧稚,马月坤,孙雅欣,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 研究 王强,姚兰 学,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型 LNG 船用双筒相 郭继舟,黄金祥,石教澜,李少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华中 贯 C 型液货舱建造关键 祥,潘伍覃,余圣甫,李中伟, 科技大学,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 技术与应用 毛兴贵,吴梦先,许少华 料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烧结设备快速施工 杜军科,白金元,武秋红,刘健,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玉宏,贾滇芳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郑永恒,李俊峰,马永春,孙兴 特大型烧结工程节能环 利,赵建立,李强,程俊伟,卞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保建造新技术 桦,林红芳,黄克勤 广州白云机场超大面积 金平,王玮,付水平,石平志, 航站楼网架综合施工技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杨健,潘斯勇,朱卫军,赵奋 术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宋茂祥,叶俊,王学珍,高玉弟, 大型热态智能湿法喷涂 宝冶建设工业炉工程技术有 李昆,刘兆清,施建昌,彭辉, 装置及工艺研究与应用 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施会,张新 同济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