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上海市等级考考试试题)
2023上海等级考试卷及答案(物化生地政史)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物理(根据学生回忆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需在真空中进行B、荧光屏是为了阻挡α粒子C、实验装置中的显微镜必须正对放射源D、证明了原子核中有质子存在答案:A2.在如图所示的由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组成的电路中,哪个灯泡最亮()A、L1B、L2C、L3D、L4答案:A3.空中有一物块爆炸分裂为三个速率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物块,则这三个小物块落地的速率大小关系为()A、质量大的落地速率大B、质量小的落地速率大C、落地速率相同D、无法比较答案:C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过程,其中ab、cd分别为双曲线的一部分,试比较a、b、c、d四点温度的大小()A、T A>T BB、T B>T CC、T C>T DD、T D>T A答案:B5.在某次跑步比赛中,第三跑道的运动员跑到30m处时,秒表计时示数为3.289s,则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算出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及此时的瞬时速度()A、能得出平均速度,不能得出瞬时速度B、能得出平均速度,能得出瞬时速度C、不能得出平均速度,能得出瞬时速度D、不能得出平均速度,不能得出瞬时速度答案:A6.三个大小相同的带电导体小球X、Y、Z,带电量分别为+4uC,0,-10uC,让其中的X、Y先接触,然后再让Y、Z接触,最终Y所带的电量为()A、-4uCB、-3uCC、-2uCD、-1uC答案:A7.一列简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AB间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t=8T时,关于CD间的波形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8.空间中有一电场,其电势分布如图所示,现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放入电场中且向右移动此试探电荷,下列关于该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与其位置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9.真空中有一点P与微粒Q,Q在运动中受到指向P且大小与Q离开P的位移成正比的回复力作用,则下列情况有可能发生的是()A、Q的速度v增大,加速度a增大B、Q的速度v增大,加速度a减小C、Q的速度v增大,加速度a不变D、Q的速度v减小,加速度a不变答案:B10.炮管在在发射数百次炮弹后会报废。
(完整)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第10讲人口城市化基础选择题

第10讲 人口和城市化1(一)阅读下面有关人口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公布:全国总人口约为13.7亿人,其中0-14岁的占16.6%。
总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上海第六次常住人口约2300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10年间,上海市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24%。
1. 从资料可以看到,上海的人口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幅度角度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的增加。
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2.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我国1953、1982、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金字塔图,其中能代表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的是( )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00年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3.与2000年相比,本次全国人口年龄构成中,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该人口问题的出现将会给全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二)“十二五”开局之时,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城市化将代替工业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12分)1.城市化发展初期,城市化发展速度较 ,当城市化水平处于 %~ %时,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最快。
一般来讲,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根据人口迁移方向来判断,将出现 现象。
2.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所以“十二五”期间我国急需解决的是 的社会保障问题。
3.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各有什么特点?4.分析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位条件。
(至少三点)宝山2010(六)读右面的“人口统计图”,及A 国某年人口年龄构成表,回答有关问题。
(8分)A 国某年人口年龄构成(%)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百万)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百万)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百万) 城市化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2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2020 4488 57.4 1063 77.2 3425 53.1 城市化 水平 人口流动 主导方向 ﹤50% 农村进入城市为主﹥50%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 ﹥70% 大城市城区迁入大城市郊区为主 ﹥70% 大都市圈形成10%30%70%城市化水平(%)时间0%10%20%30%40%50%19801985199019952000200580 6040 20年龄15岁以下15岁到64岁65岁以上国家50 45 546.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国。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实物资料D.文字实录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B.崧泽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
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重义轻利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A.张骞出使西域B.遣唐使节来华C.海上丝路繁荣D.朝贡贸易推行6.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A.秉笔直书B.知往鉴来C.经世致用D.祥今略古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其中“我朝”是指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工业社会的来临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一重要现象?A.手工工场建立B.城市化进程开始C.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全球扩张10.太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
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A.汉口B.上海C.天津D.重庆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D.俄国十月革命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13.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各个国家路径不同。
其中以军事力量完成统一,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国家是A.法国B.日本C.德国D.俄国14.右侧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A.五口通商B.租界设立C.瓜分狂潮D.门户开放15.“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
2018年上海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卷(有答案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椰林婆娑送天舟"。
选择XX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貌C.水文D.气候2.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A.14时B.15时C.16时D.17时3.2017年3月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
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是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XX岩4.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
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5.在亚欧大陆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
在下列气候类型中,最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6.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
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7.北京借助盛行风正在着手打造六条"城市风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冬季A.缓解干旱现象B.增强热岛效应C.减轻霜冻危害D.吹散大气雾霾8.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
2020-2021学年上海地理等级考分类汇编--人口

2020-2021学年上海地理等级考分类汇编--人口一.选择题(共36小题)1.(2021•金山区一模)如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2021•奉贤区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开启普查登记。
通过人口普查登记,可以全面摸清全国及各地区的()①人口容量②人口结构③人口数量④人口分布⑤人口素质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3.(2021•嘉定区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开启。
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数量、分布、年龄结构等,这将有利于国家()①控制资源开发②有效配置资源③完善人口政策④发展国际贸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21•长宁区一模)人口普查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如表是上海人口基本情况,与2016年相比较,2018年()年份常住人口(约万人)总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41914500.5‰201824231462﹣1.9‰A.总人口增长率等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B.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增长了约﹣0.83%C.户籍人口增长率等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机械增长率为2‰5.(2021•闵行区一模)下列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A.恒河平原B.东欧平原C.四川盆地D.刚果盆地6.(2019•奉贤区二模)下列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呈负相关的是()A.科技水平的提高B.自然环境的改善C.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大D.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7.(2020•上海模拟)“十三五”规划,我国九百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这种人口迁移方式属于()A.劳务迁移B.难民迁移C.智力迁移D.生态移民8.(2020•静安区二模)一般来说,影响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是()A.科学技术水平B.自然资源与环境C.对外开放程度D.人均资源消费水平9.(2020•浦东新区二模)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
(word版)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神话传说 B.考古遗存 C.实物资料 D.文字实录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 B.崧泽遗址 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
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6.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A.秉笔直书 B.知往鉴来 C.经世致用 D.祥今略古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其中“我朝〞是指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工业社会的来临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以下那一重要现象?A.手工工场建立 B.城市化进程开始C.垄断组织产生 D.资本全球扩张10.太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
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A.汉口 B.上海 C.天津 D.重庆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 D.俄国十月革命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 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 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13.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各个国家路径不同。
其中以军事力量完成统一,以开展重工业为重点的国家是A.法国 B.日本 C.德国 D.俄国14.右侧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A.五口通商 B.租界设立 C.瓜分狂潮 D.门户开放15.“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
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等级考一模历史试卷(解析版)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推测罗塞塔石碑上同时刻有希腊语和埃及语言的原因。
(2)请将材料二中 空缺补充完整(填写字母)
①欧洲人数百年都无法破解的祭司使用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印章文字D.线性文字
②从罗塞塔石碑诞生直至被发现期间,有哪些政权统治过埃及?
遂公盨是出土文物,《尚书》是当时文献,二重证据法。可以证实。
与材料无关。
不完全可以。
遂公盨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尚书》成书的时间为春秋。都与夏朝时间接近,使得它们记载的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由于这两者都不是一手资料,因此仍然存疑。
遂公盨和《尚书》记载可信,但是不是一手资料,所以存疑。
与材料无关。(4)CF
(4)伦敦的城市治理源于工业革命飞速发展过程城市建设的滞后性(若回答中写出发现问题才展开治理也可)。但可以注意到城市治理的过程是缓慢的(回答中写出有治理但没有完全消除也可),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完成。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背景:根据材料“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和煤灰,从门口倒出来的污水就积存在臭水洼里。而住在这里的是穷人中最穷的人,是工资最低的工人”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小问3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认为不可以,可从青铜器的时间、大禹生存的年代及史书的成书时间等角度进行分析;如认可,可从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文物和史料之间相互印证等角度进行分析;如认为不完全可以,综合上面分析进行作答即可。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饕餮纹陶范、人形陶范与青铜铸造有关,CF符合。
③工业革命后期,英国于颁布法律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伦敦并未纳入其中。
上海2024年注册城市规划师:城镇体系规划考试试题

上海2024年注册城市规划师:城镇体系规划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土壤环境容量取决于污染物的和土壤净化实力的大小。
A:成分B:总量C:性质D:泉源E:经济政策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
A: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为城市居民出行供应多样、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B:公共交通系统模式要与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相匹配,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C:满意肯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须要,与城市其他客运方式协调协作D:依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料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配置公共交通的车辆、线路网、换乘枢纽和站场设施等,使公共交通的客运实力满意城市高峰客流的需求E:综合治理3、全身性抽搐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以上都不是B.以全身骨骼肌痉挛为主C.发作停止后意识复原D.以上肢手部最典型,呈”助产士手”E.意识丢失或模糊,全身强直4、我国的一级行政单位是。
A:聚落B:乡村C:镇D:城市E:综合治理5、限制性具体规划是以为依据。
A:综合性探讨B:总体规划C:数据限制和图纸限制D: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E:综合治理6、严厉抨击了现代主义者的城市设计基本观念,并宣扬了当代城市设计的理念,也是探讨社会与空间关系的代表人物是。
A:扬·盖尔B:凯文·林奇C:简·雅各布斯D:威廉·H·怀特E:综合治理7、近期建设规划主要在土地运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为城市发展供应基础性框架,侧重于上的支配。
A:土地运用B:空间布局C:时间序列D:基础设施支撑E:综合治理8、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缘由中,表明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不完善。
A: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意交通增长的需求B: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C:南北不通,东西不畅D:重要节点交通拥堵E:综合治理9、下列选项是目前关于对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或定义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1 城市化
一、选择题:
1.(2018·青浦、杨浦·一模)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通常是 C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 .特大城市数量
2.(2018·徐汇·一模)中国城市化率将近60%。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
A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B .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C .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 .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3.(2018·虹口·二模)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①与
②、③地区相比 A
A .城市化水平较高
B .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C .民营企业比重较低
D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
4.(2017·崇明·二模)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 .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 .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5.(2017·崇明·二模)随着城市化发展 B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2017·黄浦·二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该地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D
A .自然条件优越
B .外来人口增多
C .农业产值的比重不断增长
D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并进
甲 乙
7.(2018·杨浦·二模)右图显示的是某城市五十年
来城乡人口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市城市化进程停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该市城市化进程倒退,出现郊区化现象
C.该市城市化进程持续,出现郊区化现象
D.该市城市化进程加速,出现乡村化现象
8.(2018·浦东·一模)部分发达国家在进入逆城
市化后,为防止大城市中心区域的持续衰退,而实行
一系列的城市复兴措施,即“再城市化”。
“再城市化”可采取的措施是C
①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恢复城市人口数量
③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区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2017·黄浦·二模)摩拜单车在上海打出“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口号,这种出行方式给城市带来的正面影响是B
①倡导绿色出行②造成交通拥堵③加快人口迁移速度④减轻碳排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2018·松江·二模)“潮汐车道”是城市公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有助于缩短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距离
B.有助于增加城市道路面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C.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增加道路的通行效率
D.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道路安全
11.(2017·虹口·二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地区出现了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的现象,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下列关于鬼城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C.严重依赖资源开发D.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二、综合分析题:
12.(2018·普陀·二模)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农业区。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河西走廊背靠祁连山,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
其曾有“西北粮仓”之称,近年来农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减了种植史上有名的“乌江大米”等用水奢侈的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种子繁育农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的产业基地,被誉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
随着河西走廊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该地区所面临的植被覆盖率和永久性雪盖面积减少等生态退化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有经济专家提出“在控制人口的前提下,城市化不会覆盖绿洲,反而会使绿洲更加富庶、繁荣。
”的观点,对此,从城市化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其理由。
(4分)12.城市化过程是“农转非”的过程,是将区域内的农村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对于河西走廊来说,只有将大量散居在农村生态环境跪弱地区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实现异地城镇化和生态移民,才能真正减轻缺水的生态环境的压力;城市是二、三产业的聚集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转化的农村劳动力越多,城市化促进了地区的产业升级,经济的增长,地区的繁荣。
1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1)对生物: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2)对气温: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
(3)对降水:烟尘排放量增多,城市多雨雾天气、多酸雨
(4)对地下水: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14.(2017·嘉定·二模)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读长三角城市群的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计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此次规划中首次将地处安徽省的合肥都市圈纳入了长三角城市群。
(1)读表1、表2,从城镇化率变化及与全国以及相邻省市城镇化率比较两方面,归纳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4分)
(1)2000年以来,安徽省城镇化率逐年上升,城镇化进程较快,但与全国平均和长三角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省市相比,安徽省城镇化率略低,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2)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势必会改变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而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利的影响。
据此原理,说明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6分)
(2)城镇化进程加速会导致农业用地减少,工业和居住用地增加。
农业用地减少可能会导致植被和湿地面积减少,从而对一定范围的气温、降水及水环境等要素产生不利影响。
工业
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增加会对大气二氧化碳含量、透明度、微粒含量、水质自然要素等产生不利影响。
安徽省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农业用地的面积,防止植被、湿地等大面积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注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采用先进技术防止大气和水环境污染;使得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