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期末复习九十题

合集下载

精选大学《思修》期末测试版题(含答案)

精选大学《思修》期末测试版题(含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A、办事公道B、服务群众C、爱岗敬业D、奉献社会2.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它说明了()DA.社会与个人是排斥的关系 B.社会与个人的作用是平等的C.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混乱的 D.个人与社会不可分享3.权利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称为( C )。

A所有权B专利权C著作权D商标权4.下列不属于大学学习特点的是:(C)A.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B.学习方式的自主性C.学习途径的单一性D.学习方法的创新性5.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是( A )A.科学B.信仰C.革命D.知识6.国家与法是()。

A、从来就有的B、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C、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D、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7.不能表现新的学习理念的是(D)A.自主学习 B.全面学习 C.创新学习与终身学习 D.填鸭式学习8.看完体育比赛后、如果身边有杂物你应( B )A.带走自己的文明用语或杂物B.连邻座的文明用语和杂物一并带走C.起身就走D.扔到别人的座位边9.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C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10.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政行为,( ABD )可以予以撤销。

A 人民法院B 国务院C 人民检察院D 上一级行政机关二、单选题11.健康即是体质健壮,没有疾病。

(标准答案:错)12.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标准答案:对)13.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

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标准答案:A)A. “宁可毁人,不可毁誉”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D.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14.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选择题
1.思修课的目标是什么?
– A.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B.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C.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2.《共产党宣言》是谁写的?
– A. 马克思和恩格斯
– B. 列宁
– C. 毛泽东
– D. 邓小平
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A.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B. 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 C. 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 D. 共产主义的理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理论依据是什么?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B. 《共产党宣言》
– C. 马克思主义
–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 全面深化改革
– C. 全面依法治国
– D. 全面从严治党
– E. 所有选项都正确
第二部分:简答题
1.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举例说明。

2.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4.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

第三部分:论述题
请选取以下两个问题中的一个进行论述:
1.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思修课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结束语
以上是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题库,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祝各位取得好成绩!。

精选最新版大学《思修》期末完整考题(含答案)

精选最新版大学《思修》期末完整考题(含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罚金B.没收财产C.驱逐出境D.剥夺政治权利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A、道德要求B、政治原则C、内心信念D、法律规范3.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A、赚钱多少B、地位高低C、权利大小D、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4.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我们要坚持的原则是()DA.文化复古主义 B.全部否定 C.全部继承 D.批判继承5.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是( ) BA.法制 B.法治理念 C.法律观念 D.法制观念6.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是(ABCDE)A是否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B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C是否合乎历史发展规律D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E是否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7.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中体现的是(D)的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精神B爱好和平精神C勤劳勇敢精神D自强不息精神。

8.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D)。

A法律B道德C风俗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9.时代精神的核心是(D)A.体制创新 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改革创新10.甲答应赠与乙1000元人民币,以资助乙读书,乙时年12岁。

甲在给乙600元后,另400元迟迟未给乙,乙认为甲已答应赠与1000元,遂要求甲赠与另400元。

对此,( A )。

A 甲可以撤销另400元的赠与B 甲应当再支付乙400元,否则即构成违约C 因乙未成年,故赠与合同无效,乙应当返还甲600元D 乙接受甲赠与的600元需征得乙的监护人同意才能有效11.为遗腹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 C )。

A 只能由其父母继承B 按照转继承办理C 按照法定继承办理D 按照代位继承办理二、单选题12.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标准答案:B)A. 社会舆论B. 道德评价C. 传统习惯D. 人们的内心信念13.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马克思主义14.下列法律关系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的是( )。

精选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精选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法律格言说:“紧急时无法律。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A.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2.( )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性条件。

A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 D.了解和分析法律案例3.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

A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D社会进步和阻碍社会进步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此( )A.改革的对象是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B.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C.改革的对象是原有的具体体制D.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5.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邓小平的这句话意思是说( B )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6.根据犯罪构成理论,某甲在盗窃他人财物的犯罪活动中,其盗窃行为属于(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D7.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B)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D、人人为自己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D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BCD二、单选题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 (标准答案:C)A. 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B. 发展智力和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C. 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D. 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要求的认识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50题)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50题)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50题)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思修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答案:C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 社会主义荣辱观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B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 社会主义荣辱观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D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 社会主义荣辱观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A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社会主义荣辱观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C6.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其中“八荣”之首是()。

A. 以热爱祖国为荣B. 以服务人民为荣C. 以崇尚科学为荣D. 以团结互助为荣答案:A7.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其中“八耻”之首是()。

A. 以危害祖国为耻B. 以背离人民为耻C. 以愚昧无知为耻D. 以好逸恶劳为耻答案:A8.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以服务人民为荣”,这是因为()。

A.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B.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 人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D. 人民是国家的领导者答案:A9.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以崇尚科学为荣”,这是因为()。

A.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B. 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C. 科学是文化的核心D. 科学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答案:A10.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以团结互助为荣”,这是因为()。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一、单项选择题1、优良学风的表现是(C )A.勤奋和发明 B.严谨和实践 C. 求实和创新 D.学习和创新5、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第八条是(B )A.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B.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C.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D.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 当代社会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其中人才素质的基础是(C )A.德B.智C.体D.美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C )A.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B.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C. 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D.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A )A.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0、 空想是(D )A. 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像B. 在实践中形成的和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想像C.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像D. 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像12、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C )A.情感是体现 B.思想是体现 C. 行为是体现 D.意志是体现13、 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反映了( B )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国家C.爱自己的骨肉同胞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14、 “认识和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是(A )A.人生目的的内涵 B.人生态度的内涵 C.人生价值的内涵D.人生理想的内涵 16、人生信念按其性质可分为(C )B. 社会主义信仰和资本主义信仰D. 宗教信仰和非科学信仰IB. 八荣八耻C. 改革创新D.实事求是19、被称为国家和民族“胎记”的是(B ) 20、爱国主义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是(B )A.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 C.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 1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兴邦A.爱国主义B.文化传统C.灿烂文化D.集体主义A.爱国情感B.爱国行为C.爱国理想D.爱国思想22、刚刚迈进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为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首先应该(A )C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D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23、 下列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表达错误的是(A )A.学习科学理论的挑战 B.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C.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D.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24、 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是(B )A.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B. 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D. —个人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25、下列不属于端正人生态度要求的选项是(B )A.人生当务实 B.人生应创新 C.人生应乐观D.人生要进取26、 人生价值有(A )A.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B.集体价值和个体价值C.社会价值和劳动价值D.个体价值和国家价值27、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C )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 28、 在现阶段,调节我国社会关系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是(D )A.共产主义道德B.中国传统道德伦理C.商品经济道德D.社会主义道德29、 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称为(B )A.慎独B.自我修养C.自我价值D.人生境界30、 影响公共生活、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行为规范是(B )A.个人道德B.社会道德C.职业道德D.家庭道德31、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草树木、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 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精选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精选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A、宣传爱国主义思想B、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责任D、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2.人生态度主要回答()的问题。

A、人为什么活着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C、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4.(C)使得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有所付出、有所担当。

A相互吸引B相互宣誓C责任D法律约束5.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答案:答案:A.党中央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B6.“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表明A、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B、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D、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7.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ABCD)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B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C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D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8.法律责任的主要特点有:( ABC )。

ABCD二、单选题9.下列不属于公德缺失的是()。

(标准答案:C)A. 过马路闯红灯B. 排队加塞C. 夫妻在家打架D. 不爱护公物10.职业道德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的是()。

(标准答案:B)A. 奉献社会B. 服务群众C. 诚实守信D. 爱岗敬业1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的是 (标准答案:D)A. 热爱祖国B. 遵纪守法C. 艰苦奋斗D. 知行统一12.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标准答案:D)A. 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 “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 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 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13.所谓人生观是指(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平等制度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12、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A、性爱、理想和经济基础B、性爱、理想和社会地位C、性爱、理想和责任D、性爱、理想和道德13、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C.可以不负责偿还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1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B )处罚。

A.可以免除B.应当减轻C.可以减轻D.应当从轻15、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

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16、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 )A、知识渊博B、品质高尚C、德才兼备D、知行统一1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的主要组成部分。

(D )A、科学发展观B、马克思主义历史观C、马克思主义世界观D、社会主义道德观18、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A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19、爱国主义的基础是(A)A、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C、爱国行为D、爱国言语20、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2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B )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22、关于“大学生与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D、诚信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23、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D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礼,无以立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2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是以(A )A、集体主义为原则B、享乐主义为原则C、等价交换为原则D、公平竞争为原则25、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B )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26、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B)A、文明礼貌B、遵纪守法C、助人为乐D、保护环境27、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B )A、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B、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C、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D、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28、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A )A、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B、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C、向本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D、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29、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A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B、《劳动法》和《婚姻法》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3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 )A、人民群众B、中国共产党C、人民代表大会D、司法机关31.下列关于人的素质中,不属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是( A )A、政治素质B、心理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道德素质32.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33.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B )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34.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 B )是灵魂。

A、情感B、思想C、行为D、意志35.人生观的核心是( B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3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b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37.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D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礼,无以立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38.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D )A、传统B、语言C、公有制D、劳动39.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B )A、文明礼貌B、遵纪守法C、助人为乐D、保护环境40.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 B )A、情节轻微尚不够行政处罚的行为B、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C、情节轻微尚不够民事处罚的行为D、情节轻微尚不够经济处罚的行为41.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A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B、《劳动法》和《婚姻法》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42.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 )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遵守4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 )A、人民群众B、中国共产党C、人民代表大会D、司法机关44.我的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45.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A )A、民事权利能力B、民事行为能力C、民事责任能力D、民事法律能力46、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 )A 、知识渊博B、品质高尚C、德才兼备D、知行统一47、只有才是道德理想彼岸的桥梁。

(D )A、实践B、立志C、躬行D、修身48、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C)A、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C、爱国行为D、爱国体验49、人的本质属性是( B)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50、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B )A、爱国B、诚信C、团结D、敬业51、时代精神的核心是(D )A、体制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改革创新52、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私本性B、社会属性C、自然属性D、社会性和自然性53、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是(B )A、科学理论B、社会实践C、主观愿望D、真诚信仰54、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D )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5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B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公私兼顾D、大公无私56、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D )。

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国内法和国际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5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党中央B、国务院C、广大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59、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B、3月11日C、3月12日D、3月15日60、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各部、委、局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1. 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

所有权包括DA、占有、生产、收益、处分四项权能B、占有、使用、经营、处分四项权能C、购买、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D、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62. 学会宽容,善于原谅他人AA、一种美德B、是非不分C、软弱不欺D、缺乏原则63.人的本质属性是B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64.下列不属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是CA、拜金主义B、享乐主义C、现实主义D、个人主义65.社会公德涵盖了C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66.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B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67.人才素质的灵魂是AA、德B、智C、体D、美68.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A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B、《劳动法》和《婚姻法》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69.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CA、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B、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国家接班人70.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A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B、人才的文化素质C、人才的心理素质D、人才的身体素质71.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CA、设计理想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72.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DA、一个国家不受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B、一个国家不受内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C、一个国家不受大国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D、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73.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D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统筹发展D、以人为本74. 我国现行宪法是cA、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7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5.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76、人才素质的基础是(B )A、德B、智C、体D、美7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 D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78、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A、人生的指路明灯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7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80、人的本质属性是( B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8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B )A、爱国B、诚信C、团结D、敬业82、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B )A、习惯和法律B、道德和法律C、风俗和法律D、习惯和风俗83、《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 D )A、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B、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快速行走C、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左边行走D、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84、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A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B、《劳动法》和《婚姻法》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85、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遵守86、明确规定了台湾问题的性质、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等内容的法律是( B) A、《国家安全法》B、《反分裂国家法》C、《兵役法》D、《国防法》87、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