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理学整理.ppt

合集下载

《投资心理学》课件

《投资心理学》课件
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风险感知和处理风险的方式,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
02
CATALOGUE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投资者心理活动过程
认知过程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投资信息的获取、处 理、分析和解释的心理活动。
情绪过程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 ,对投资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投资者的情绪管理
总结词
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节投资情绪,以提高投资者的决策质量和投资绩效。
详细描述
投资者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放松训练和系统思考等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建立良好的投资习 惯和心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帮助来提高 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投资者根据个人经验和市场情况,对不同 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估,并选择最符合自己 投资目标的方案。
投资者在确定投资方案后,采取相应的行 动,如购买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
投资决策中的风险认知与心理反应
风险认知
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知程度直接影 响其投资决策。风险认知包括对市场 风险、行业风险、公司风险等方面的 认识。
投资者应了解自己的投资心理和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 的情绪和决策。
运用心理学原理
投资者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如行为金融学等,来指导自己的 投资决策。
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 制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投资者行为偏差与心理误区
过度自信
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 于自信,可能导致过度交易和
错误的投资决策。
损失厌恶

第一章 投资行为的风险与报酬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一章  投资行为的风险与报酬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1.3 影响投资行为的因素
2.居民收入与投资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按照许多国家的经验统计所反映出的规律,其储蓄倾向 也必然有所提高。这种大规模增加的储蓄,并不是行将冲击市场的“笼中虎”,除了 一部分用于流动资金贷款外,另一部分可用于投资贷款,以扩大再生产规模。由此可 见,居民储蓄是投资的来源。
1.3 影响投资行为的因素 图1-2 投资函数
1.3 影响投资行为的因素
1.3.2 收入 1.收入影响投资的加速原理 企业之所以增加投资是因为产量的增加对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形成压力,使得实际 的资本存量与期望的资本存量之间形成了差额。期望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客观上要求资 本供给也必须增加,也就必须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由此可见,加速原理要研究的投 资只限于引致投资,即随国民收入变化而引发的投资。它的基本观点在于,投资是国 民收入的函数,投资率是和产量水平相联系的,收入和产量的增长将会刺激投资的加 速度增长,这就是加速原理。用V代表加速系数,则: V=ΔI/ΔY 式中:ΔI——投资增量;ΔY——产量增量或收入增量。
反之,若投资者对于股市前景持悲观态度,亦会大量抛售股票,致使股指大跌,尤其在过分 悲观的态度充斥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必会盲目抛售股票而使股价过度缩水。信息理论可以 说明当经济状况良好而股价疲软,或经济状况欠佳股价反而上涨的原因。与其他投资理论相 比,信息理论更重视投资者的认知态度的变化。
1.6 投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6.3 情绪周期理论与投资行为分析 :
1.3 影响投资行为的因素
3.投资函数 市场上的现行利率是投资者的机会成本,利率变化与股票投资有某种反向关系,仅 从这一点看,利率就可能支配投资者的选择。因此,利率决定了资金的投向:利率越 高,投资量越小;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即得到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方程: I=I(r) 此式即投资函数。它表示投资是利率的函数。投资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但方向相 反。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2中的MEC曲线所 示。

投资心理学ppt(2024)

投资心理学ppt(2024)
投资心理学ppt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投资心理学概述 • 投资者心理特征分析 • 市场信息对投资者心理影响 • 投资策略与心理调整方法 • 风险评估与心理承受能力提升 • 总结与展望:构建健康投资心态
2
01
投资心理学概述
2024/1/30
3
投资心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构建有效前沿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2024/1/30
23
应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策略
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交易。
2024/1/30
坚持理性分析和判断,遵循投资策略和纪律,不轻易改变投资计划。
24
06
总结与展望:构建健康 投资心态
10
03
市场信息对投资者心理 影响
2024/1/30
11
市场信息传播途径及效果评估
大众传媒
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等,传递市场信息,影响投资
者对市场趋势的判断。
2024/1/30
社交媒体
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 平台成为信息传播重要途径, 投资者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影 响。
投资顾问和专家观点
投资心理学有助于投资者 识别和控制投资过程中的 风险因素,降低投资损失 。
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研究投资心理学对于防范 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维 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6
02
投资者心理特征分析
2024/1/30
7
投资者认知偏差与决策失误
代表性启发
投资者往往过度关注近期 或显著的事件,而忽视长 期趋势和基本面因素,导 致决策失误。

第三章 证券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三章  证券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行经纪商)代理发行。
买卖,便有了证券的流通市场。证券流通市场是证券所有权的转让市场,
3.2.2
证券市场的功能
现代证券市场的功能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证券的流通
2.形成证券的价格趋势
3.为企业融通长期资金
4.预测经济形势的变动
5.政府执行公开市场政策
3.3 股票投资决策与风险
• 3.3.1 股票投资决策理论

如果预期报酬率是13%,而实际报酬率是15%,则α值为2%,表示比预计报酬率高2%。所以,因α值高,就代表实际的投资表现比
预测的投资表现好。一般来说,α值是正数,即意味着该股票表现比整个市场好。如果α=0、β=1,则表明该投资的表现与整个市场
表现一样,没有特别出色之处。
03
证券投资的心理与行为
3.1 什么是证券投资
• 证券投资的对象,主要指各种股票与债券等有价证券。
•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所谓虚拟资本,就是以有价证券形式
存在,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股份公司股票、企业和国家
发行的债券等。有价证券自身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是代表取得利益的
一种权利。
(systematic risk)。非系统风险指的是由于某家或某几家公司所特有的一些因素,
如公司内部经营不善、重要人事变动等,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的风险。系统风险指的是各类股票和股票组合对股市活动的灵敏反应程度,如股市
崩溃时期,基本上所有的股票价格都将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参见图3-3。
• 1.传统理论
• 影响股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对于发行公司的盈余作出的预期的
变化程度。
• 这一学说认为,如果投资者预期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必会争相购进股票,

第1章 投资与投资心理学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1章 投资与投资心理学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2.经济行为——有意识的经济行为
投资是一种经济行为,是商品经济的 范畴,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并随 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而被赋予了特定的 含义。另一方面,投资既然是一种行为, 而行为是受人的意识、心理调节、控制的, 这就赋予了投资以人类心理的色彩。事实 上,我们所提到诸如投资动机、投资收益 预期、投资决策、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 其实都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经济 学家凯恩斯用投资边际效率这“三大心理 定律”之一来解释投资行为,并把投资不 足归结为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足以反映 出经济学家对投资心理的重视。
资金来源
财政投资 信贷投资 自有投资
用途
作用范围
生产经营投资 技术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
宏观投资 中观投资 微观投资
引发原因
投资与投资 存量的关系
自发投资 重置投资
引致投资 净投资
总投资
投资 主体 政府 企业 个人
投资主体是指具有资金来源和投资决策权力,享受投资效益,承担投资风险的法 人和自然人(个人和组织)。它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总之,投资主体是投资活动的发动者、决策者和投资资金的筹措者。 投资主体分为政府、企业、个人三类。政府投资,在西方又称为官方投资,是指 由政府机构作为投资主体所进行的投资,在我国它主要包括中央政府投资(又称国家 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以追求社会利益,并借以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实现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其特征。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西方又称为私人投资,是指由企 业、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作为投资主体所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是以其对自身经济利 益的追求为动机的。在我国,企业和个人投资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投资、银行间接投资、 个人投资等等。本书重点分析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国际投资者等投资主体的行 为特点。

投资心理学课件-(版)

投资心理学课件-(版)

投资心理学课件引言投资心理学是研究投资决策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的学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投资领域。

然而,投资并非易事,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投资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本课件旨在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一、投资决策中的心理偏差1.1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过于自信,忽视了风险的存在。

这种心理偏差容易导致投资者过度交易,频繁买卖,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和税收负担。

1.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投资者在决策时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盲目跟风。

这种心理偏差容易导致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产生恐慌,盲目追涨杀跌,从而影响投资收益。

1.3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投资者在面对损失时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导致其做出非理性决策。

这种心理偏差容易导致投资者在市场下跌时恐慌性抛售,错过反弹机会。

1.4确认偏误确认偏误是指投资者在信息收集和处理过程中,过分关注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忽视相反的证据。

这种心理偏差容易导致投资者形成错误的判断,影响投资决策。

二、投资心理学的应用2.1建立投资策略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应包括资产配置、投资期限、收益预期等方面,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

2.2资金管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资金,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一资产或市场。

同时,投资者还需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安排投资和回款计划。

2.3风险控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投资产品的风险特性,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投资者还应学会使用止损、止盈等风险控制工具,降低投资风险。

2.4情绪管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投资者还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待投资收益和损失,以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三、投资心理学的实践案例分析3.1股票投资股票投资是投资者最熟悉的一种投资方式。

投资心理学简要分析46页PPT

投资心理学简要分析46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第4章 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第4章 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4.2.2 股票投资者的投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4.2.3 股票投资者的投资动机
一般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本增值动机 2.投机动机 3.灵活性动机 4.参与决策动机 5.安全动机 6.选择动机 7.自我表现动机 8.好奇与挑战动机 9.投资癖好 10.避税动机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4.2.1 股票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一般模式 股票投资是一种动态的心理与行为。投资行为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需
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这说明,人的行为是在某种动机的激发下为了达到 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4-1表示。
图4-1 动机激发的心理过程模式图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如果将图4-1改画为图4-2的形式,那么这就是一张典型的人类行为模式图。
图4-2 人类行为的模式图
4.2 股票投资者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投资过程,实质就是三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类变量 是指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PA R T Four

4

股票市场中
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4.1 股市中的异常现象与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4.1.1 股市中的时狂现象
1.时狂现象的历史
时狂现象又名郁金香狂潮,这源于16世纪中叶荷兰发生的郁金香狂潮。1575年, 荷兰植物学家沙尔•戴列克留兹从土耳其带回几支郁金香球茎种植在莱顿大学的药材 种植园里。盛开的郁金香被人偷走,于是开始了商业性的栽培,由此引发了全国性 的追逐郁金香的热潮。1634年一支郁金香球茎售价高达2 500荷兰盾,1637年卖到 1万荷兰盾,这些钱可买到一幢私人住宅。在当时,囤积球茎待机抛出即可获得稳定 利润,拥有郁金香成为地位与威望的象征。1634年许多人利用郁金香球茎进行投机, 1636年已到狂热的地步。由于投机价格严重脱离真实价值,形成过度投机,殃及荷 兰国内经济。1637年,因股票价格脱离基本价值导致泡沫破裂,球茎市场崩溃,在 市场价格下跌的形势下,人们竞相抛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7 代表性與熟悉度
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實,人類的大腦會 利用一些捷徑來降低分析資訊的複雜度。 這些捷徑可以讓我們的頭腦在充分消化 吸收所有可獲得的資訊之前,就產生答 案的估計值。
代表性、熟悉度
它們可以讓大腦很迅速地組織及處理大 量資訊。但是這些捷徑也會令投資人很 難正確分析新的資訊,以致獲得不正確 的結論。
投資人無法靈活運用不同資產間的相關
性來設計投資組合。
建構行為投資組合
圖6.4
實務上,投資人的多角化是來自於投資 目標的多角化,而不是馬可維茲的投資 組合理論所描述的那種精心規劃的資產 多角化。
大多數的投資人並未擁有有效率的投資 組合。
投資人就其所獲得的平均報酬水準來說, 承擔了太多的風險。
投資人就其所承擔的風險來說,其實應 可獲得更高報酬的。
心理會計系統:人們心智中的檔案櫃, 每個決策、行動,與結果都放在檔案櫃 中不同的檔案夾裡面,所以檔案夾中包 含了每個特定決策的成本和效益。
一旦某項結果被派入其中一個心理檔案 夾時,我們要再用不同的角度來檢視這 個結果,就很困難了。從心理會計衍生 出來得是,它會以一種非預期的方式來 影響人的決策。
沉沒成本的構面:規模與時機。 規模:籃球比賽;暴風雪 (花40美元 VS.別人贈送) 時機:球賽;暴風雪 (一年前買 VS.昨天買)
心理會計與投資
投資人傾向把賣出虧損股票看成一種心理帳戶 的結清,而買進類似股票等於是開立另外一個 心理帳戶。
考量兩個帳戶彼此間的交互作用可以增加投資 人的財富,可是投資人傾向於忽略不同帳戶之 間的互動關係。
制幻覺。 3. 任務的熟悉度:一個人對工作愈熟悉,就愈
覺得能夠掌控工作。 4. 資訊:取得的資訊量愈大,控制幻覺愈大。 5. 積極涉入:對於任何一件事情,參與程度愈
大,能夠掌控的感覺就愈強烈。
線上交易與績效
Ch3 害怕後悔與追求自尊
人會避免做出引發後悔的行動,而從事帶來自 尊的行為。
EX:用相同的號碼去簽樂透彩。從未中獎。朋 友建議你試試另外一組數字。妳會去改變簽注 的數字嗎?
後悔來源 1.不作為後悔 2.作為後悔 作為後悔比不作為後悔帶來的痛苦更強烈。
處分效果
Hersh Shefrin 與 Meir Statman 就把 這種心理行為應用在投資人身上進行觀 察。他們發現,害怕後悔以及追求自尊 會使投資人表現出賣盈守虧的傾向.
已經賺到錢的股票賣得太早,而賠錢的 股票卻持有得太久。
投資社會化:投資人把自己的決策建立 在其他投資人的意見上面(分析師、財 經新聞、雜誌、同事)。
主流共識&社會壓力:當你與眾人的看 法不一樣的時候,會使你對於自己的判 斷產生懷疑;而當你與大家的意見相同 的時候,則會對自己的判斷產生過度自 信。
一窩蜂
當你瞭解到其他人對於各檔股票抱持著什麼樣 的想法時,社會共識就形成了。而當投資人按 照這個共識來行動時,一窩蜂就形成了。
當股票輸錢了,投資人如果發現這個損 失是自己的決策所造成的話,他會感到 比較強烈的後悔;但是如果投資人可以 把損失歸咎於非其所能控制的因素,則 後悔的感覺就會弱些。
Ch4 考慮過去
人們對於風險的反應,隨著情境的變化 有所不同。
人們似乎會利用過去的結果當作評估風 險決策的參考因素。簡單地說,在獲利 之後,人們願意接受較大的風險,但是 在損失之後,願意承受的風險就比較小。
投資心理學
指導教授 鍾俊文 博士 學生 邱建龍
John R. Nofsinger
華盛頓州立大學博士 曾於紐約證交所&投資管理暨研究協會
做研究 華盛頓州立大學財金系教授 與Richard W. Sias 合著之論文『法人
機構的群體行為與反饋交易行為』曾經 榮獲財經管理協會頒授「最傑出論文獎」 以及「最佳投資論文獎」
熟悉度
人比較喜歡熟悉的事物。 1.本地球隊 2.自己公司的股票 有時候即使勝算較低,他們還是會選取
較為熟悉的賭局。
熟悉度孕育投資
投資人通常是買賣自己熟悉的證券。把 金錢投資在看得到的企業上,讓人感覺 較舒服。
這種投資於熟悉標的的投資傾向,會使 人把過多的錢投資在國內企業,使投資 比重遠遠超過傳統多角化理論所建議的 比率。
賺錢的股票賣得太快,賠錢的 股票持有太久
當投資人賣出贏家股票時,Odean發現,該股 在接下來一年的績效,可以擊敗市場而且超出 幅度平均高達2.35%。在同一年中,投資人仍 然握在手上的輸家股票,卻是被市場打敗,而 且落差達到1.06%。
投資人傾向於賣出那些最後能夠獲得高報酬的 股票,而持有那些報酬終究很低的股票。
Ch1 心理學與財務學
傳統上,正式的財務教育認為所有人都 可以做出良好的投資決策(不受心靈層 面因素影響)。
因為過去30年來,財務領域的發展乃是 建構在兩個基本假設上:
1. 人們制定理性決策。 2. 人們對於未來的預測沒有偏誤。
理性假設並不符實!
心理學家早已知道這些假設很糟糕 人們常常以一種宛似不理性的行動方式
心理預算
人們利用財務預算來記錄並控制支出, 人的頭腦則利用心理預算,在每個心理 帳戶中將特定消費的效益和成本一起處 理。
購買商品或服務所發生的痛苦(或成 本),與財產損失的痛苦非常類似
同樣的,消費商品或服務所得到的喜樂 (或效益)與財務利得類似。
心理預算程序使情緒上的痛苦和情緒上 的喜樂彼此配合。
大部分的個別投資人缺乏專業投資人的訓練與 經驗,因此,較不確知應如何解讀資訊。也就 是說,因為缺乏正確解讀資訊的訓練,這些資 訊對於瞭解真實狀況所能提供的知識,並不如 他們想像中那麼多。
控制幻覺
人們自以為自己對於一些不可控制的事件具有 影響力。
造成這種控制幻覺的關鍵因素 1. 選擇性:主動選擇常常會帶來控制感 2. 結果出現的順序:結果發生的方式會影響控
家鄉偏誤、母國偏誤 專業經理人一樣受到熟悉度偏誤的影響。
熟悉度帶來投資問題
當人們對某一樣事物很熟悉的時候,認 知往往便有所扭曲。
投資人對於他們所熟悉的投資標的,通 常都寄予厚望,較為看好。
他們相信,比起那些不熟悉的投資,熟 悉的投資會帶來較高的報酬、較低的風 險。 投資組合分散不足!
Ch8 投資人社會化與投資狂熱
賭資效應:經歷獲利之後,人們願意接 受更多的風險。
蛇咬效應:在歷經了財務損失之後,一 般人比較不願意接受風險。
損益打平效應:其實輸錢的人也不是一 定會規避風險的。有時候人也會為了彌 補損失而孤注一擲。
對投資人的影響
賭資效應:投資在結清獲利部位之後,較可能 買進高風險的股票。 過度自信愈發嚴重
這種跟隨大眾一窩蜂的作為是有問題的,因為 它會進一步誇大心理偏誤,使你的決策建立在 對群眾的「感覺」上,而不是建立在正式分析 的嚴謹上。
禍不單行:雖然買到賠錢股票會產生後悔感覺, 可是,當你知道其他人也選擇這些股票的時候, 這種後悔的感覺就會舒緩些。
市場狂熱
網路非理性繁榮 市場P/E比的歷史平均值大概是15左右,
行為財務學
所有的人都會被心理偏誤所影響,但是, 傳統的財務學卻認為這些心理偏誤是非 攸關的。
行為財務學所探討的是,在金融環境中 人們實際上是如何作為的,這些作為如何 影響財務決策、公司理財,以及金融市 場
本書所關注的議題:心理偏誤如何影響 投資人。
Ch2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使人高估知識、低估風險、誇 大控制事件的能力
成本效益配合
人們通常喜歡即買即付的支付方式,因 為這種方式讓因購買而發生的效益與成 本緊密配合。
人們偏好的方式因情境而異。 1. 買洗衣機與傳統經濟學論點一致 2. 加勒比海度假先付錢會玩的比較快樂 3. 加班收入
嫌惡負債
當商品或服務是很快就消費掉的時候, 人都表現出一種嫌惡負債的傾向。
一般人對於他所使用的商品或是服務, 似乎很希望使用期間能與支付期間彼此 配合。 房屋、汽車、電視
對於資訊的判斷有所偏誤。 過度自信的投資人過於相信自己所做的
股票評價,對於別人的看法卻不怎麼關 心。
過度自信與風險
過度自信使投資人誤判其所承擔風險的 水準
為何過度自信投資人之投資組合具有較 高的風險?
1.傾向購買高風險股票 2.傾向低度多角化、投資組合不夠分散
知識幻覺
人們傾向於相信他們預測的準確度隨著資訊的 增加而提高。換句話說,人們相信較多的資訊 可以拓展對於某件事情的知識,並且改善他們 的決策。
來行動 在做預測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可預料的
錯誤 投資人很可能是非理性的 決策錯誤 影響市場運作、個人財富
視覺幻覺(optical illusion)
人在處理資訊時,常常利用若干捷徑或 是情緒過濾機制,以提高效率。
心理偏誤 1. 人們對自己的答案過於確定 2. 大多數的人持續犯相同的錯誤 3. 注意力定錨
當人感覺自己對事情的結果有控制能力 的時候,過度自信的傾向更大
Ex:打賭:錢幣丟擲之前下注的話,多 數人下注的賭金比較大;如果錢幣先丟 擲出去並蓋住丟擲結果,再讓人下注的 話,人會下的賭金就比較低。
過度自信影響投資決策
過度自信的人過度交易 因為這種傾向使投資人過於確信自己的
意見 過度自信使投資人高估資訊的準確度,
對於那些很快就消費掉的購買品,人們 並不喜歡舉債購買。 融資度假
沉沒成本效應
傳統經濟學:沉沒成本不是決策的攸關 因素。
真實世界:人在對未來作決策的時候, 常常會考慮到那些歷史、無法回收的成 本。
沉沒成本效應 一般定義:一旦在金錢、時間或者其他
方面已經做出投資的時候,就會產生更 強烈的傾向,要繼續努力下去。
原賦與投資人
在真實的世界裡,投資人面對的選擇是 成千上萬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面對 這麼多的選擇,壓力很大,因就可能帶來很大的問題, 因為若要賣出帳面虧損的股票,則投資 人不但會產生後悔的感覺,還要面對喪 失原賦的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