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生长的环境要求及对食品的影响

合集下载

霉菌的发育和产毒条件

霉菌的发育和产毒条件

霉菌的发育和产毒条件
霉菌是一种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微生物。

虽然有些霉菌对我们有益,如产生某些药物和食品,但有些却对我们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这是因为一些霉菌能够产生毒素,如“赭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这些毒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那么,霉菌的发育和产毒,与
哪些因素有关呢?
第一,温度。

霉菌的生长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温度过高或过低
都不利于霉菌的生长,它们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霉菌的生长速率较快,容易产生大量毒素。

第二,湿度。

霉菌对湿度也非常敏感。

高湿度环境容易使霉菌生
长迅速,因此,在潮湿的环境中存放的食品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

第三,营养。

霉菌需要营养才能生长繁殖。

它们通常以植物和动
物的残渣、粪便、饲料等为食物,还可以使用一些有机物质为能源。

第四,氧气。

霉菌经常是好氧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

一些霉
菌也可以在低氧环境中存活,但它们的生长速度会大大减缓。

综上所述,要防止霉菌的产生,就要控制它们的生长发育条件: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妥善存放食品、保持清洁、尽量减少
有机物质的堆积等。

另外,我们消费食品时要尽可能选择新鲜的、质
量安全的食品,避免食用发霉的食品。

食品中霉菌的产毒条件

食品中霉菌的产毒条件

食品中霉菌的产毒条件
主要指基质(食品)、水分、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通等情况
1、基质:霉菌在天然食品上比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更易繁殖。

但不同的霉菌菌种易在不同的食品中繁殖,即各种食品中出现霉菌以一定的菌种为主,如玉米与花生中黄曲霉及其毒素检出率高,小麦和玉米以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为主,青霉及其毒素主要在大米中出现。

2、水分:食品中的水分对霉菌的繁殖与产毒特别重要。

以最易受霉菌污染的粮食为例,粮食水分为17%-18%是霉菌繁殖产毒的最佳条件。

食品中水分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相及其增殖以及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但在这方面起作用的并非食品中全部水分含量,而仅限于能供微生物利用的一部分水分,亦称为水分活性。

3、湿度:在不同的相对湿度中,易于繁殖的霉菌也不同。

例如相对湿度在80%以下时,主要是干生性霉菌(灰绿曲霉、局限青霉、白曲霉)繁殖;相对湿度为80%-90%时,主要是中生性霉菌(大部分曲霉、青霉、镰刀菌属)繁殖;而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主要为湿生性霉菌(毛霉、酵母霉)繁殖。

一般在非密闭状态下,粮食中水分与环境相对湿度可逐渐达到平衡,在相对湿度为70%时粮食达到平衡水分的条件,霉菌即不能产毒。

4、温度:外界温度对霉菌的繁殖与产毒也有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时,不能产毒或产毒能力减弱。

但梨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拟枝镰刀菌和雪腐镰刀菌,最宜的产毒温度为0℃或-2——-7℃;而毛霉、根霉、黑曲霉、烟曲霉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5-40℃。

5、通风情况:大部分霉菌繁殖和产毒需要有氧条件,但毛霉、庆绿曲霉是厌氧并可耐受高浓度二氧化碳。

霉菌最佳生长条件

霉菌最佳生长条件

霉菌最佳生长条件《霉菌最佳生长条件》我有个朋友小李,特别爱储存食物。

有一次,他买了一堆水果和面包,就随意地放在厨房的角落里。

过了没几天,他惊讶地发现,那些水果上长满了毛茸茸的霉菌,面包也变得绿一块黑一块的。

他拿着这些发霉的东西来找我,一边嘟囔着:“这霉菌咋长得这么快呢?我都还没来得及吃。

”我就笑着跟他说:“你这可真是给霉菌创造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啊。

”这事儿啊,就让我想仔细讲讲霉菌最佳的生长条件。

首先呢,霉菌喜欢温暖的环境。

大多数霉菌在20 - 30℃之间会像小恶魔一样疯狂生长。

就好比在一个不冷不热的小温室里,它们欢快地繁衍着。

如果温度太低,它们就会像冬眠的小动物一样,生长速度变得极慢;要是温度太高了,又会被“热死”。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把同样的一块面包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

在25℃的地方,三天就布满了霉菌;而放在10℃的地方,一个星期都没怎么变化。

湿度对霉菌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霉菌特别爱潮湿的地方,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那就是霉菌的天堂了。

就像小李把水果和面包放在厨房角落,可能那里有点漏水或者比较阴暗潮湿。

小李说:“我那厨房角落感觉是有点潮乎乎的。

”我就调侃他:“那可不就成霉菌的安乐窝了嘛。

”如果环境特别干燥,霉菌就会干渴而难以繁殖。

食物来源对霉菌来说也不能少啊。

霉菌就像贪吃的小怪兽,它们尤其喜欢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像面包、馒头、水果这些。

这些食物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

小李不服气地说:“难道我的水果和面包就只是给霉菌准备的啊?”我无奈地回答:“你要是不妥善保管,对霉菌来说那可不就是美味大餐嘛。

”此外,氧气也是霉菌生长需要的条件。

不过有些霉菌也具备一定的厌氧能力,但是通常在有充足氧气的环境下,它们会长得更好。

我觉得呢,咱们要想防止霉菌生长,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食物一定要放在干燥、低温的地方。

像水果可以放在冰箱里,减缓它变质的速度。

面包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放到密封袋里,再放到干燥点儿的橱柜里。

霉菌可以生长的ph范围

霉菌可以生长的ph范围

霉菌可以生长的ph范围摘要:一、霉菌的生长与PH 值的关系1.霉菌的生长环境2.PH 值对霉菌生长的影响3.霉菌可以生长的PH 范围二、不同种类霉菌对PH 值的适应性1.曲霉菌的生长PH 范围2.青霉菌的生长PH 范围3.镰刀菌的生长PH 范围三、霉菌生长PH 值的应用1.食品保存与PH 值的关系2.防止霉菌生长的方法3.霉菌生长PH 值的研究意义正文:霉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真菌,它们可以在各种基质中生长繁殖。

霉菌的生长与PH 值有密切关系,不同种类的霉菌对PH 值的适应性也各有差异。

了解霉菌的生长PH 范围及其应用对于食品保存和防止霉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霉菌的生长与PH 值的关系霉菌的生长环境广泛,从土壤、水、空气到动植物体内,都可以发现霉菌的踪迹。

霉菌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养分条件,同时,PH 值也是影响霉菌生长的重要因素。

PH 值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PH 值影响霉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溶解度和生物有效性;另一方面,PH 值也会影响霉菌生长过程中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因此,适宜的PH 值有利于霉菌的生长,而不适宜的PH 值则会抑制霉菌的生长。

霉菌可以生长的PH 范围较广,一般而言,霉菌可以在中性到微碱性环境下生长,即PH 值在4.0-7.0 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不同种类的霉菌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二、不同种类霉菌对PH 值的适应性1.曲霉菌: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以在各种食品和原料中生长。

曲霉菌的生长PH 范围一般在4.0-6.0 之间,最适生长PH 值为5.0 左右。

2.青霉菌:青霉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真菌,如制作奶酪、葡萄酒等。

青霉菌的生长PH 范围较广,一般为4.0-7.0,最适生长PH 值为5.5 左右。

3.镰刀菌:镰刀菌是一种土壤中的真菌,部分镰刀菌可引起植物病害。

镰刀菌的生长PH 范围为5.0-7.0,最适生长PH 值为6.0 左右。

霉菌生长的温度

霉菌生长的温度

霉菌生长的温度
霉菌生长的基本条件包括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质。

在这些条件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霉菌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

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一般在15-40摄氏度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霉菌的生长速度较快,繁殖能力也较强。

低于15摄氏度,霉菌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甚至停止生长。

高于40摄氏度,虽然霉菌仍能生长,但其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影响霉菌的酶活性。

酶是霉菌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其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

适宜温度下,酶活性高,霉菌生长速度快。

2.温度影响霉菌的营养代谢。

在适宜温度下,霉菌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其生长。

3.温度影响霉菌的繁殖。

霉菌的繁殖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适宜温度下,霉菌的繁殖速度较快,种群数量增加。

为了控制霉菌的生长,我们需要了解其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并通过调整环境温度来抑制霉菌的生长。

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减少霉菌生长的水分来源。

2.在储存食物和其他有机物质时,尽量将其存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以降低霉菌生长的可能性。

3.对于已经受到霉菌污染的物品,可以采用升温或降湿的方法进行处理。

升温可以使霉菌生长速度减慢,降湿可以减少霉菌生长的水分来源。

4.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使用除湿器来降低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抑制霉菌的生长。

总之,了解霉菌生长的温度需求和对温度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霉菌的生长。

霉菌发育和产毒的条件

霉菌发育和产毒的条件

霉菌发育和产毒的条件
霉菌发育和产毒的条件
霉菌是一类较为普遍的微生物,其生长速度快,数量庞大,尤其是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容易进一步繁殖。

大多数霉菌无害,但有些种类会产生毒素,如青霉素霉素、毒糜根霉素等,会对人、畜和家禽带来健康危害。

那么,有哪些条件有利于霉菌的发育和产毒呢?
1. 温度条件
霉菌对温度的适宜范围不一,但一般来说,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发育。

在15℃~30℃之间,尤其是在25℃~27℃之间,霉菌的繁殖速度最快。

2. 湿度条件
霉菌更喜欢潮湿的环境。

当湿度超过70%时,空气中的霉菌数量会明显升高。

如果环境干燥,霉菌的繁殖速度会明显减缓。

3. 营养条件
霉菌需要营养才能生长,其营养来源主要来自于物质的分解和吸收。

食品、植物性材料等是霉菌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在这些物质上集聚的霉菌数量更高。

霉菌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如果生长物质中含有大量植物脂肪、糖分和蛋白质等高能量营养,会进一步加速霉菌的生长速度。

以上就是有利于霉菌发育和产毒的条件,为保证健康,我们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和通风。

如果发现食品、饲料等被霉菌污染,请不要食用或喂给家禽和家畜,以免引发健康问题。

食品贮藏过程中霉菌生长规律与控制策略研究

食品贮藏过程中霉菌生长规律与控制策略研究

食品贮藏过程中霉菌生长规律与控制策略研究食品霉菌生长是食品贮藏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食品霉菌生长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食品霉菌的生长规律1. 温度对食品霉菌生长的影响食品霉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不同。

一般来说,霉菌在10°C至40°C之间生长最为适宜,而在0°C以下或50°C以上的温度下生长速率很慢甚至停止。

因此,在食品贮藏过程中,需要控制食品的温度,防止霉菌的生长。

2. 湿度对食品霉菌生长的影响湿度是影响食品霉菌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会造成食品表面水分增加,为霉菌提供了生长的条件。

因此,在食品贮藏过程中,需要确保食品的湿度适宜,避免过高的湿度导致霉菌滋生。

3. 营养物质对食品霉菌生长的影响食品中的营养物质是霉菌生长所需的重要条件。

霉菌需要获得足够的碳、氮和微量元素才能繁殖生长。

因此,在食品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减少霉菌所需的营养物质,以防止霉菌的大量滋生。

二、食品霉菌的控制策略1. 温度控制通过控制食品的贮藏温度,可以有效地控制霉菌的滋生。

在冷冻食品中,将食品冷冻在-18°C以下可以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

在常温下存储的食品,可以选择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

2. 湿度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食品的湿度,可以有效地减少霉菌的生长。

储存食品时要保持食品的干燥,尽量避免水分积聚。

可以选择使用湿度调节剂,如食品级硅胶或干燥剂,确保食品保存环境的湿度合适。

3. 食品包装和密封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密封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霉菌的侵入和生长。

食品包装要选择质量可靠、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减少霉菌的接触和侵入。

特别是在食品贮藏过程中,要注意将食品放置在密封好的容器中,避免霉菌通过空气传播。

4. 增加食品保质期通过添加防霉剂或采用特殊的储藏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霉菌的滋生。

霉菌滋生的时间和条件

霉菌滋生的时间和条件

霉菌滋生的时间和条件霉菌是一种真菌,它们可以在潮湿、温暖和缺氧的环境中迅速繁殖。

在这样的条件下,霉菌会找到适合的生长环境,开始吸收附近的营养物质,并释放出孢子以继续传播。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霉菌的滋生时间和条件。

一般来说,霉菌需要潮湿的环境才能生长。

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70%以上时,就会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此外,温度也是霉菌繁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多数霉菌在15℃至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为迅速。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霉菌的生长速度会受到影响。

除了潮湿和温暖的环境外,缺氧也是霉菌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

霉菌通常在密闭的空间内滋生,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氧气的流通,有利于它们的生长。

此外,霉菌还需要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

在潮湿的环境中,霉菌会吸收空气中的有机物质,如木材、纸张、织物等,从而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一般来说,霉菌的滋生时间取决于环境条件的不同。

在潮湿、温暖且缺氧的环境中,霉菌可以在短短几天内迅速繁殖。

一旦霉菌开始滋生,就会释放出孢子,并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方,继续生长和繁殖。

因此,一旦发现有霉菌滋生的迹象,就应尽快采取措施清除,以防止霉菌进一步扩散。

为了避免霉菌的滋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的环境。

其次,定期清洁家居,特别是潮湿的地方,如浴室、厨房等。

另外,保持室内干燥也是预防霉菌滋生的关键。

可以使用除湿机或者空气清洁器来帮助控制室内湿度,防止霉菌的生长。

总的来说,霉菌的滋生时间和条件主要取决于环境的潮湿、温暖和缺氧程度。

在这样的环境下,霉菌会迅速繁殖,并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方。

为了防止霉菌的滋生,我们应该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定期清洁家居,避免霉菌的生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霉菌对健康的危害,保持家居清洁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生长的环境要求及对食品的影响一、针对于外部环境霉菌易产生地方和原因ﻫ1、生产车间墙壁潮湿,在潮湿部位容易生长霉菌。

2、车间存在冷凝水的管路、墙壁等容易生长霉菌,ﻫ3、空气中总是包含一定水蒸气,冷凝、液化通常是发生在车间中温度最低的部位,比如墙壁上温度低的部位,这是在这些温度低的部位,最容易产生霉菌。

ﻫ4、车间里无法保证正常的换气,无法让车间保证在规定湿度情况下,容易生长霉菌。

5、车间忽冷忽热,容易产生冷凝水的地方,容易遭到霉菌侵害。

ﻫ6、离墙近的设备、制冷风机容易产生冷凝水,容易产生霉菌。

ﻫ7、温度相对较低的车间速冻库门,请一直保持关闭状态。

如果这些温度较低车间的门没有关闭的话,那么旁边车间传过来的热空气涌进行,就形成很高的湿度,从而在空气冷却的时候形成液化,容易生长霉菌。

8、保证车间风机的正常运转,保证车间内部空气能够达到要求指标,空调的换气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霉菌的产生。

如果车间能保证及时将含有大量水份的空气排出车间,则极大程度缩小了可能存在霉菌的可能性。

ﻫ二、霉菌污染产品的条件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份、温度、基质、通风等条件,为此,控制这些条件,可以对食品中霉菌分布及产毒造成很大的影响。

1、水份ﻫ霉菌生长繁殖主要的条件之一是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份,所以保持车间相对干燥很重要。

禁止水管冲地。

ﻫ2、温度温度对霉菌的繁殖及产毒均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霉菌其最适温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产毒或产毒力减弱。

如黄曲霉的最低繁殖温度范围是6-8℃,最高繁殖温度是44-46℃,最适生长温度37℃左右。

但产毒温度则不一样,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如黄曲霉的最适产毒温度为28-32℃。

?3、食品基质与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一样,不同的食品基质霉菌生长的情况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营养丰富的食品其霉菌生长的可能性就大,天然基质比人工培养基产毒为好。

实验证实,同一霉菌菌株在同样培养条件下,以富于糖类的小麦、米为基质比油料为基质的黄曲霉毒素产毒量高。

另外,缓慢通风较快速风干霉菌容易繁殖产毒。

4、霉菌种类?不同种类的霉菌其生长繁殖的速度和产毒的能力是有差异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者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黄绿青霉素、红色青霉素及青霉酸。

目前已知有五种毒素可引起动物致癌,它们是典曲霉毒素(B?1、G?1、M?1)、黄天精、环氯素、杂色曲霉素和展青霉素。

三、霉菌的杀灭温度杀灭温度:霉菌是60度5—10分钟,酵母菌是60度10—15分钟。

ﻫ四、常见的霉菌控制措施1.首先要保持生产车间的内部工具的清洁和卫生,注意对一些卫生死角进行严格的卫生清理和保持(每半月实施一次深度清洁):如操作案面的背面,天花板、墙壁、制冷风机的卫生清理,清理卫生后所有的墙壁、天棚、设备、器具、案面表面要用酒精擦两遍以上,尤其注意清理制冷风机的散热片和冷气的出风口以及内部电机叶片,这是一个很容易忽视的角落。

ﻫ2.对生产车间霉菌有控制,首先必须控制车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4度以下,湿度在55%以下,因为过高的温湿度会促进霉菌的生长3.生产完后要空间开臭氧杀菌,车间上班前再打开车间送新风通气,在生产期间,车间要保持封闭和正压状态,也就是车间内的气流是向外出的,这就要求要有向车间内的过滤和进风装置要每周进行一次深度卫生清理ﻫ4.每天班前、班后对车间内部墙壁、风机、下水道、案面、手部、围裙套袖、预冷库和库门、速冻库门、包装室、工器具消毒间使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班中每2小时对风机、墙壁、下水道实施75%的酒精喷洒,杀灭霉菌。

ﻫ5.人员的卫生,工作服,更衣室等,必须保持卫生清洁定期清洗和进行臭氧杀菌30分钟以上,防止人为造成霉菌的交叉污染ﻫ定期检查车间内有无生长霉菌的地方,如有应先将生长的霉菌彻底清理,消除利于霉菌生长的环境,否则你这次消灭了霉菌,一遇到合适环境它还会再生长。

建议用臭氧发生器或臭氧紫外线灭菌12小时彻底杀灭,停产\检修期间也可以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但生产过程中一般不用熏蒸方法。

预防上,霉菌生长必不可少的3个条件:温度、湿度、利于生长的营养物质。

因此,要合理控制车间温度湿度,注意环境卫生,一般来说25-28度是适合霉菌生长的温度。

为什么会发霉?发霉有三个必备的条件:适宜的温度、80以上的湿度、霉菌孢子。

消除了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发霉。

先看温度,人体觉得舒服的温度也是霉菌生长的温度,没办法,改变不了;再看霉菌孢子,很小,随风飘扬,门窗拦不住它,他可很容易进入你的房间,也无法消除;最后是湿度,他需要80以上的湿度,正是我们讨厌的湿度,现在也有不少办法降低湿度而不会造成我们的不适。

潮湿是造成霉菌生长的主要原因,预防霉菌应从防潮作起,保持仓库通风,将室内湿度降至30-50%以下,且越低越好,能有效的防止霉菌繁殖。

霉腐菌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7℃,最低相对湿度要求(见表):几种霉菌生长要求的最低相对湿度表霉菌名称相对湿度青霉(Penicillium specos) 80~90%刺状毛霉(Mucor spinosa) 93%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88%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or) 78%耐旱真菌(Saccharomyces) 60%黄曲霉(Aspergillus Plarus) 90%一般建议85%左右的湿度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种类繁多,其中能够产生毒素的霉菌被称为产毒霉菌。

霉菌对饲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见的,几乎所有的饲料都可以作为霉菌生存的环境。

据估计,全世界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

ﻫ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属于真菌范畴。

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储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

仓储性霉菌主要是指储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为主;田间霉菌主要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刀菌属,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会感染。

ﻫ霉菌毒素主要是由曲霉菌(Aspergillu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镰刀菌(Fusarium)等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

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种的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

目前研究最多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赫曲霉毒素(ochiratoxin)、烟曲霉毒素(fumonisi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呕吐霉素(vomitoxin)和T-2毒素。

霉菌及霉菌毒素的产生条件1、温度ﻫ大多数有害的产毒霉菌都属于中温型微生物,生长温度4-60℃,如仓储性霉菌中曲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田间霉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5-25℃,2、湿度ﻫ相对于细菌而言,霉菌对湿度的要求较低,但相对来说产毒霉菌在越低的湿度中生长越缓慢,同时产生毒素也需要有一定的湿度环境。

如黄曲霉毒素生成的最低相对湿度为83%,而黄曲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80%,当温度、PH值营养因子等条件较差时,毒素产生的相对湿度则要求更高一些。

ﻫ3、PH值霉菌可以在比较广泛的PH值范围内生长,但毒素产生所需的PH值范围则相对较窄,多数霉菌毒素在酸性PH值范围内产生,而这正是饲料PH值的一般范围。

ﻫ4、营养因子ﻫ霉菌生长基质中的各种营养因子可以对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有影响。

如含糖量高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基质较适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1-3%的食盐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有促进作用,饲料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也对毒素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据分析饲料中霉菌生长的有利条件是:水分含量高于13-14%,相对湿度大于80-85%,PH值大于4.6,室温高于13℃,由未加工的发霉谷物制成。

同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当水分含量低于13%时,霉菌的生长不会持续,此时相对湿度的多少对霉菌的生长就起了主要的作用ﻫ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控制和消除防霉:在生产加工及储存过程中注意温度、湿度及通风等多方面因素。

物理法吸附毒素:即在饲料中添加可以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使毒素在经过动物肠道时不被动物所吸收,直接排出体外。

这是目前饲料市场上较为成熟较可行的一种毒素脱毒方法。

目前用于物理吸附的物质主要是硅铝酸盐类的毒素吸附剂、活性炭、酵母细胞壁。

1,霉菌的发生霉菌种类异常繁多,它们包括真菌门中的子囊菌纲、藻状菌纲、不完全菌纲等,其中,对工业材料有侵袭作用的有四万余种。

霉菌传播主要依靠孢子,孢子呈微小粉末状,肉眼不易观察到。

孢子从霉菌中弹射出来,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随空气气流运动和尘埃以及人体和物体的移动四处漂浮。

孢子有平整的表面,•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凡是空气可以流通的地方,孢子均可侵入,孢子在流动过程中,一但遇到适宜发育的环境,即可被生长繁殖,传宗接代,也就是常说的长霉了。

2,物品长霉的条件1),湿度: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霉菌即可生长。

大于RH65%时,生长加快,•湿度达RH80-95%时,是霉菌的高发环境。

2),温度:霉菌菌丝体在8度以上环境温度即可生长,12度以上生长加快,•当温度在10度以上,湿度在60%以上的环境下,霉菌即可对物品造成危害。

当温度在20-35度,湿度在75-95%时,霉菌即可呈爆发性生长。

3),营养物质:霉菌对营养物质需要的量很少,碳、氮、钾、磷、硫、镁等是霉菌的必需营养物质,霉菌还能吸收所有的无机盐来源的基本元素。

当物品含有上述霉菌所需的营养成份,而环境的温度湿度又适宜孢子发育时,即可长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