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麻醉操作规范
剖宫产麻醉的注意事项及麻醉选择

剖宫产麻醉的注意事项及麻醉选择现在有很多准妈妈在生小宝宝的时候因为宝宝太大,所以选生产方式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剖宫产,但是剖宫产又有很多问题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疼了,准妈妈可能会受不了,所以就必须要打麻醉药,但是打麻醉药安全吗有什么副作用吗要打什么样的麻醉啊大家都会比较关心这些问题,所以在这里就跟大家解答一下。
1剖宫产麻醉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正常产妇在进行剖宫产之前的8小时,都需要禁食禁水的,直到手术结束。
这样做能保证病人在进行手术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有很多产妇抱怨说连续8个小时不吃饭,那谁受得了啊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因为剖腹产手术时由于各种刺激,产妇很可能出现呕吐现象,而呕吐物又是造成产妇窒息的首要危险因素,所以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只好让各位产妇克服一下啦。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国进行剖宫产之前有很多公公婆婆比较在意宝宝的出生时间,比如有很多人通过给孩子算命认定如果在半夜出生,以后的命运就会顺风顺水,从科学角度来看这就是我国特有的封建传统思想作祟,是伪科学。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物理的要求真的会对宝宝产生好处吗首先,选择一些较为特别的时间进行剖腹产的家庭较多,这就导致在生产当天人满为患,产科医生在这种特殊的日子里,往往一天需要接待十几、二十位产妇,每天都很疲惫,正所谓忙中出错,如果在这个时候要求医生必须在凌晨2点进行手术,医生睡到一半起来手术首先精神肯定恍惚,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肯定也很差,所以在这种时候出现手术不良事件的概率也比较大,所以为了产妇和孩子的安全着想,家属还是尽量考虑一下医生的情况,尽量不要再提这种伪科学且无理的要求了。
另外,准妈妈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后一般要使用镇痛泵,使用了镇痛泵就能够让准妈妈在剖宫产后没有那么疼,然后伤口也能恢复的更加快速,镇痛泵连接时会有一个细管子,所以大家回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准妈妈或者其他人碰到那根细管子,不要让准妈妈在床上移动或者是碰到细管子,万一细管子从背心里面出来,那就太危险了,医生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时,准妈妈就会感觉到非常疼,所以要非常注意!非常小心!麻醉药一般情况下打了之后会在十几秒或者是几分钟就会出现效果,麻药有反应时,准妈妈会感觉到腿、脚还有屁股有麻麻的感觉,可能还有点热乎的感觉,但是,下半身动不了。
剖宫产全身麻醉注意事项

剖宫产全身麻醉注意事项剖宫产手术是将产妇的腹壁剖开,取出胎儿手术。
现阶段,伴随着麻醉学、输血与输液等不同的手术方式改进和进步,剖宫产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安全,手术时间逐渐缩短,手术对产妇产生的伤害也逐渐降低。
剖宫产手术实施不能忽视麻醉的使用,手术成功需要麻醉形式准确使用,麻醉使用纰漏会造成手术并发症,危及产妇与胎儿的生命。
1.剖宫产手术麻醉与其他手术麻醉存在哪些区别?剖宫产手术麻醉使用与妊娠产妇的生理存在重要联系,在腹中的胎儿难以自己完成呼吸,其吸入的氧气是通过母体吸入氧气后经过胎盘实现胎儿吸入,手术过程中麻醉使用的方式、用量以及时机的选择等都会对手术的全过程造成影响,其中一个环节出现误差,会危及胎儿的生命。
因此基于这一情况,剖宫产手术麻醉与其他麻醉存在较大区别,剖宫产手术的实施对麻醉的要求是镇痛作用在手术中需要完善,具有满意的肌肉松弛度,孕妇的安全为首要保证;对胎儿产生的抑制需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子宫收缩类药物。
1.全身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配合行为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麻醉用药,主要有麻醉插管盘、麻醉药品、急救药品以及麻醉机等。
准备好吸痰管,连接吸引器,将其置于手术床边,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为产妇建立静脉通道,约束好产妇后,协助实施麻醉诱导,进行气管插管,推注麻醉诱导剂,加快输液速度,促进药物进行循环。
麻醉之后血管括约肌逐渐松弛,这时有效循环血量下降,需要为产妇及时补充液体。
对产妇实施麻醉诱导过程中,需要陪伴患者身边,必要情况下可以紧握患者的手部,诱导完成后,患者在60秒内会快速意识丧失,之后出现全身肌肉松弛,失去防御能力,这时会产生身体的某一部分坠床。
这一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需要在全麻诱导完成之间固定好产妇,实现完全制动。
有效使用麻醉诱导剂,在临床手术中经常使用的麻醉诱导剂有力月西,经常用作诱导辅助药物,具有遗忘作用,主要是在静脉通道建立以及监护设备完善后推注实施;芬太尼,其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存在蓄积效应,在麻醉诱导以及术中维持较为常见,能够控制患者的呼吸,气管插管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硫喷妥钠,是一种速效麻醉诱导剂,这种药物是碱性性质,防止其渗透到产妇皮下,在不慎渗漏情况下,需要立即报告医生,使用0.5%普鲁卡因实现局部封闭,在推药过程中需要先快后慢,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这一药物需要现配现用;司克林,其是一种去极化短效肌松剂,在患者熟睡之后可以快速静脉推注;乃可松,是一种非去极化肌松剂在患者插管后静脉推注。
剖宫产麻醉须知

剖宫产麻醉须知剖腹产是人类手术发展过程中最早的手术类型之一。
而医学上的麻醉是指医生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暂时失去全身或局部的感觉,以实现无痛的手术治疗。
因此,要想在剖宫产术中减轻疼痛,就不能没有麻醉的帮助,充分说明了剖宫产术与麻醉是密切相关的。
大部分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剖腹产对麻醉的要求很高,这是由准妈妈的怀孕生理决定的。
如果麻醉方法选择不当或麻醉药量不当,整个手术过程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危及婴儿和母体的生命。
剖宫产又称为剖腹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剖宫产术主要是用手术刀切开产妇腹部,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胎儿。
剖腹产通常是为了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医学手段,但是现在很多产妇都选择剖腹产来代替传统的经阴道自然分娩。
剖宫产手术需要对孕妇进行麻醉后进行,但由于产妇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麻醉计划。
一、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产科手术的麻醉方式有以下特点:(1)产妇的生理变化显著。
(2)产妇生产时容易发生并发症,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人身安全,难以实施适当的麻醉管理。
(3)手术麻醉需要对胎儿和产妇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4)在手术过程中,产妇的呕吐和误吸是主要死因之一。
产妇选择麻醉的原则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麻醉医生的熟练程度、相关设施而定,以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1.连续硬膜外麻醉这种类型的麻醉是许多健康妇女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有脊椎结合、穿刺部位畸形或感染、严重产前出血、未纠正休克和精神疾病的妇女是禁止使用的。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孕妇的血压没有太大影响,可减少仰卧位综合征(低血压)的发生率。
另外,局麻药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很小,不会影响孕妇的子宫收缩。
医务人员需提前准备麻醉急救所需物品。
在前半小时,孕妇需要迅速扩容。
产妇收缩压不小于100mmHg,产妇心率不小于60次/分钟,医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1.腰硬联合麻醉腰硬麻醉适用于母胎情况还好的时候,给产妇使用这种麻醉时,需要注意产妇的血压状况,以免产妇出现低血压。
剖宫产麻醉的注意事项及麻醉选择

血糖有效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一般来说,传统口服降糖药会引起胎儿畸形,并可能导致新生儿持续性低血糖,因此不建议在怀孕后轻易使用。
胰岛素治疗时,还需要结合饮食调节,否则也可能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2、血糖监测:如果怀孕后血糖升高,怀期结束后血糖就会恢复正常,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怀孕期间,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需要自我血糖监测,这样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血糖正常化。
为保证胎儿健康,还应预防糖尿病酮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怀孕期间只要做好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分娩就可以顺利完成。
四、临床特征1、会时常表现出口渴: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一样,患者经常感到口渴,它也可能发生在饮水后不久或身体不缺水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警惕。
2、小便的次数明显增加:通常口渴会导致喝更多的水,这也会增加排尿的频率。
3、经常性的感觉到饥饿:怀孕后为了满足孕妇自身以及胎儿的营养,这边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怀孕的妈妈经常会感到饥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妊娠期糖尿病也有类似的症状,如果刚吃完饭不久就会感觉饥饿,这时候就应特别注意,注意身体是不是还有其他异常症状的出现,若出现其他异常,要及时测量血糖,或到医院进行检查。
4、局部或者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准妈妈们对这条容易被忽视,冬春交替季节,过敏发生率高,加上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很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也伴有皮肤瘙痒,我们应该加以区别。
5、经常感觉头晕:如果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那么体内的糖摄入量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总是缺乏能量的补充容易感到疲劳和头晕,因此当孕妇突然出现头晕时,建议测量血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在人类的手术发展历程中,剖宫产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手术类型之一。
而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状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麻醉,患者需要接受整体或者局部的麻醉,使患者暂时失去感觉,这样就能够起到无痛的效果,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手术治疗,除此之外想要在剖宫产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没有麻醉的帮助是万万不行的,剖宫产与患者的麻醉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大部分手术对于麻醉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剖宫产是一种较为危险的手术,尤其是如果不能对产妇进行有效的麻醉保护,就有可能直接导致产妇和胎儿双重受到影响,这种现象都会直接导致胎儿或产妇的个体状况受到影响。
剖宫产病人的全麻管理

喉罩应用 具有争议 早期认为:产妇使用会增加误吸风险(教科书认为相对禁
忌) 对于喉罩发展与技术的改进和研究的增加,使喉罩在产科
全麻中受支持率大大增加。尽管目前不主张作为剖宫产 全麻的常规手段,仅用于困难气道的备选手段。 Can J Anesth 2012;59;648-54 IJOA 2015;24;293-296
需要降低剂量,非产程过程中的孕妇药物敏感性没有变 化。 处于第一产程的产妇麻醉药物剂量可适当减少。
预防新生儿抑制(产出前呼吸管理)
胎儿出生前在新生儿呼吸抑制与母体麻醉间作平衡。 吸入氧浓度不宜低于50%,以防止胎儿缺氧。
避免母体过度通气(子宫动脉收缩)。
预防新生儿抑制(要点)
选择合适的药物 应用药物最小有效剂量 主张复合用药以减少单药物浓度过高透过胎盘屏障 尽量缩短I-D(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时间(小于10分
剖宫产患者的全身 麻醉
孕妇的生理变化
1.循环 2.呼吸 3.消化 4.凝血
血浆容量增加,稀释性贫血,心排出量增加。 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易出现仰
卧位低血压。 硬膜外间隙和蛛网膜下腔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
减少。
膈肌上抬,肺残气量减少,氧耗增加,贮备减 少,易于缺氧。
腹式呼吸受限,麻醉应避免抑制胸式呼吸,防 止阻滞平面过高。
2.因心脏疾患难以耐受急性交感神经阻滞 3.严重凝血系统疾病,近期低分子肝素使用者 4.严重胎儿窘迫且没有事先放置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导管 5.椎管内麻醉失败 6.产妇及家属意愿 Curr Opin Anesthesioi 2015.28:240-246
《剖宫产病人的全麻》课件

区域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广泛, 具有操作简便、对母婴影响小等优点 。与全麻相比,区域麻醉适用于短小 手术或产妇要求等特殊情况。
全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安全性与效果并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全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将更加 注重安全性和效果,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个体化麻醉方案的制定
《剖宫产病人的全麻》ppt课件
目录• 剖宫产病人全麻的概 Nhomakorabea • 剖宫产病人全麻的流程 • 剖宫产病人全麻的注意事项 • 剖宫产病人全麻的风险与并发症 • 剖宫产病人全麻的未来发展
01 剖宫产病人全麻的概述
全麻的定义和特点
全麻的定义
全麻是指通过药物使病人完全丧 失意识,在手术过程中无任何知 觉和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病人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紧张和 焦虑,以免影响麻醉效果。
全麻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全麻过程中,病人的自主呼吸会受到抑制 ,因此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
吸道分泌物,以免发生窒息。
A 监测生命体征
在全麻过程中,需要对病人的生命 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血 压、呼吸等,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精准麻醉的实施
通过实时监测技术,实现麻醉药物的精准给药,减少不必要的剂量 和副作用,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智能麻醉管理系统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智能麻醉管理系统,实现麻醉过 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手术效率。
全麻与其他手术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局部麻醉
全麻与局部麻醉各有优缺点,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进行选择 。全麻可以提供更好的手术条件,但 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全麻的特点
剖宫产麻醉的注意事项

剖宫产麻醉的注意事项周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其作用在于解决产科综合征以达到保障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安全的目的。
剖宫产,顾名思义就是指将产妇的子宫剖开,并直接从宫腔中取出胎儿,而产妇也无须经历自然分娩的过程。
但是剖宫产并不是胎儿产出的首选方式,这是因为剖宫产在临床上的风险较高,产妇大出血的概率会增加,同时产妇和胎儿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概率会高于阴道分娩,增加了围产儿的死亡率。
而在剖宫产前的麻醉操作,若未能保证麻醉质量,还会增加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威胁母体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剖宫产中为产妇保证优质的麻醉质量,能够降低产妇和胎儿的死亡率,同时对于减少产后并发症出现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剖宫产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与麻醉有关的事项呢?一、孕妇的生理变化女性在孕期时的生理特征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具体体现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的变化上。
从神经内分泌系统上看,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孕产妇体内的孕激素水平、血浆胆碱酯酶和高糖激素水平产生明显变化,其中孕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增加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像血糖素会增加胎儿胰岛素的分泌等均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调整麻醉操作技术。
从循环系统上看,孕妇的总循环血量会随着孕期的时长增加而增加,在孕32周达峰值后仍有轻微增加,心率及心排血量显著增加;平卧位时90%的孕产妇的下腔静脉受到不同程度压迫,甚至完全受阻,造成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这会影响孕妇体内的脉差,很容易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从呼吸系统上来看,孕妇肺活量和肺吸气量无明显变化,闭合气量没有改变,这表示氧储存量减少,耗氧量增加,意味着孕产妇对缺氧的耐受力明显降低。
同时由于妊娠的影响,在正常呼吸时容易发生小气道闭合的不良症状,容易导致低氧血症,当呼吸道的毛细血管扩张时,会增加气管插管的难度,因此在麻醉使用时需要注意选择较细的气管导管,以保持孕妇的呼吸畅通。
由于孕妇生理变化在妊娠期间较为明显,且机体各项指标均不同于正常人,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也会相应增加。
关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你需要收藏的知识

关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你需要收藏的知识在升级成为新妈妈时,有的产妇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了进行剖宫产手术。
剖宫产必须要进行麻醉,并且麻醉的方式是不是恰当,直接关系到剖宫产手术的难易和新妈妈以及宝宝的安全。
那么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该如何选择麻醉方式呢?这些知识你可以收藏。
1剖宫产手术麻醉要求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使用麻醉可以帮助产科医生顺利进行手术,减少产妇的疼痛感,使产妇可以顺利地度过产程,当发生急症或者产科并发症时,可以保障产妇和宝宝维持生命健康的安全。
有的产妇和家属担心使用麻醉药有副作用,我们要对麻醉有正确的认识。
一般来说,基本上所有的麻醉药的分子量都非常小,同时脂溶性又比较高,所以可能会有极少量的药物会快速地通过胎盘。
宝宝的代谢能力虽然比较弱,但是他们的肝脏对于绝大部分的麻醉药物都可以进行代谢,所以真正到新生儿脑组织时麻醉药的浓度已经非常低了,因此如果进入胎体只有少量麻醉药,一般来说对胎儿不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但如果反复用药或者大剂量用药就可能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但麻醉确实还有一定的风险,误吸等依然存在,所以在产房中使用麻醉的条件非常苛刻。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第一,保证新妈妈的安全;第二,对宝宝的抑制要达到最小;第三,手术中肌肉松弛满意,镇痛完善;第四,对于子宫收缩有影响的药物要慎用。
2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的分类2.1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属于半身麻醉,方式是在产妇的背部椎体之间正中进行操作,麻醉药到硬膜外腔里面或者蛛网膜下腔。
当前剖宫产麻醉常常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也就是取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优点,其特点是麻醉可靠、阻滞完善、起效迅速,通过硬膜外导管,可持续或者间断地使用麻醉药来对麻醉时间和麻醉面进行控制,一般不会影响到产妇宫缩,也不会造成产妇重要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或者全身代谢出现紊乱的情况,对于有妊娠高血压、肺功能不全或者合并心脏病等情况非常适用。
脊髓是个圆柱体,其中蛛网膜下腔对这根圆柱体进行包裹,腔隙充满透明的脑脊液体;硬膜外腔又对蛛网膜下腔从外面进行包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麻醉前关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a.了解保健史、麻醉史和孕产史,评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b.若实施椎管内麻醉,进行必备的腰背和脊柱检查;
c.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探讨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
2、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三者间保持密切联系。
(二)血小板计数
1、依据产妇病史(如先兆子娴)、体检和临床症状决定是否检查血小板计数。
a.健康产妇不必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
(三)血型测定和抗体筛选
1、健康产妇不必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2、当产妇伴有可预料的出血性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和瘢痕子宫)时进行血型检测或交叉配血试验。
(四)胎儿心电监护
1、施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和之后,应由专业人士进行胎心监测。
a.在进行椎管内置管这项操作时不必持续监测胎心。
二、预防误吸
(一)清亮液体
1、健康临产妇可以摄入少量清亮液体。
2、行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h内禁止摄入清亮液体。
a.清亮液体包括水、无渣果汁、碳酸饮料、清茶、黑咖啡和运动饮料。
b.摄入的液体种类较液体容量更有意义。
3、有误吸风险(如病态肥胖、糖尿病和困难气道)和行剖宫产手术可能性(如胎心减慢)的临产妇禁饮时间要适当延长。
(二)固体食物
1、临产妇禁食固体食物。
2、行择期手术(如剖宫产术或术后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麻醉前禁食固体食物6-8小时。
禁食时间依据食物种类而定。
(三)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
1、术前及时服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能够预防误吸带来的风险。
三、无痛分娩
(一)指征
1、产程早期(即宫口小于5厘米)即可实施椎管内无痛分娩。
2、产妇有止痛意愿时应即刻实施分娩镇痛,无需考虑宫口扩张程度。
a.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二)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的椎管内镇痛
1、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行阴道分娩的产妇。
2、早期椎管内置管既可用于分娩镇痛,也可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三)麻醉方法
早期椎管内置管
1、有产科适应证(双胎妊娠或先兆子娴)或麻醉适应证(可预料的困难气道或肥胖)的产妇应早期椎管内置管,减少急诊手术使用全身麻醉的需要。
a.在分娩之前或产妇有无痛分娩的需要时即可进行椎管内置管。
持续给药硬膜外镇痛(CIE镇痛)
1、持续硬膜外注药能为临产分娩提供有效镇痛。
2、局部麻醉药中加入阿片类药能够降低局麻药浓度,提高镇痛质量,减少母体运动阻滞。
镇痛浓度
1、使用低浓度的局部麻醉药配伍阿片类药物,尽可能地减少母体运动阻滞。
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阿片类药物
1、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阿片类药物或与局部麻醉药联合使用可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提供有效和短时分娩镇痛。
2、若产程较长,或有转为剖宫产手术的可能性,应进行椎管内置管。
3、阿片类药物中可以加入局部麻醉药中,增加麻醉持续时间,提高镇痛质量。
笔尖式脊麻穿刺针
1、应使用笔尖式脊麻穿刺针代替斜坡式脊麻穿刺针以减少术后头疼的风险。
腰硬联合镇痛(CSE镇痛)
1、若产程较长,或有转为剖宫产术的可能性,应进行椎管内置管。
2、腰硬联合技术提供有效、快速起效的分娩镇痛。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1、PCEA提供灵活、有效、持续的分娩镇痛。
2、PCEA优于CIE镇痛,减少局麻药用量。
3、PCEA有/无背景输注均可。
四、胎盘滞留清除术
(一)胎盘滞留清除术的麻醉
1、用于胎盘滞留清除术的几种麻醉发法在麻醉效果上并无差异
a.若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选用硬膜外麻醉。
2、椎管内麻醉前谨慎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3、预防误吸。
4、应小量使用镇静/镇痛药,预防分娩后呼吸抑制和肺脏误吸。
5、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优于椎管内麻醉。
(二)使用硝酸甘油松弛子宫
1、使用硝酸甘油松弛子宫,代替以往使用的特布他林和吸入麻醉药。
a.静脉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逐渐增加剂量。
五、剖宫产术的麻醉
(一)设备、工具和医护人员
1、配备专门的设备、工具和医护人员。
2、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置管失败、镇痛不充分、低血压、呼吸抑制、局麻药毒性反应、皮肤瘙痒和呕吐。
3、产妇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恢复后应由专门医护人员看护。
(二)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脊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1、剖宫产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异,充分考虑麻醉、产科或胎儿三方面的危险因素,以及产妇意愿和麻醉医生的判断。
a.子宫持续左倾体位。
2、椎管内麻醉优于全身麻醉。
3、椎管内麻醉使用笔尖式脊麻穿刺针。
4、紧急剖宫产术应提前置入硬膜外导管。
5、在下列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进行全身麻醉,包括胎儿心动过缓、子宫破裂、严重出血和严重胎盘早剥。
(三)静脉液体预充或同时补液
1、静脉液体预充或补液与麻醉同时进行均能减少剖宫产术脊麻后产妇低血压的发生。
2、无需为补液至相应的液体容量而推迟脊麻的操作。
(四)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
1、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均能治疗椎管内麻醉后的低血压。
2、若产妇无心动过缓,推荐使用去氧肾上腺素,改善胎儿酸碱平衡状态。
(五)术后镇痛
1、椎管内注入阿片类药物优于间断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
六、产后输卵管结扎术
1、术前禁食(6-8)小时,时间长短依据食物成分而定。
2、预防误吸。
3、麻醉方式遵循个体化原则,考虑麻醉因素、产科因素和病人意愿。
4、对于产后输卵管结扎手术,椎管内麻醉优于全身麻醉。
a.分娩中使用的阿片类药物延迟胃排空;
b.无痛分娩中使用的硬膜外导管可能因置管时间过长而失败。
c.计划做输卵管结扎手术的患者,如果在产房进行输卵管结扎手术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则应暂缓该手术。
七、产科和麻醉紧急事件
(一)紧急出血
1、配备处理紧急出血的物品,包括大口径静脉输液管、加温的液体、库存血、液体加压装置和自动输液装置。
注意保持体温。
a.紧急情况下,输注与产妇血型一致的血液或O型血;
b.若库存血不足,或病人拒绝输注库存血,则输注自体回收血。
(二)紧急气道
1、依据ASA处置困难气道操作指南,临产分娩病房应具备处理紧急气道的专门医护人员和设备,包括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和二氧化碳监测仪。
a.椎管内麻醉前准备基本的气道设备,包括喉镜及喉镜片、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氧气源、吸引器、用于正压通气的面罩和球囊。
相关药物包括血管活性药、肌松药和催眠药;
b.临产分娩室应具备处理困难气道的设备,包括不同尺寸的喉镜片、可视喉镜、不同大小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辅助设备(喷射通气装置和光棒)、声门上气道设备(喉罩、插管型喉罩和喉通气管)以及环甲膜切开设备;
c.在适当的位置上放置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程序策略;
d.气管插管失败后,面罩加压给氧并按压环状软骨或使用声门上气道设备(如喉罩、插管型喉罩和喉通气管)维持通气;
e.通气失败或不能唤醒病人时切开气道。
(三)心肺复苏
1、临产分娩室应准备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相关设备。
2、若心跳骤停,启动标准复苏程序。
a.持续保持子宫左倾体位;
b.若母体4分钟内未恢复有效循环,即刻行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