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常规检查 PPT课件

16
RBC 男 女 4.09~5.74 3.68~5.13
HGB 131 ~172 113 ~151
WBC 3.97~9.15 3.69~9.16
PLT 85~303 101~320
新生儿
婴儿 儿童
5.2~6.4
4.0~4.3 4.0~4.5
180 ~190
110~120 120 ~140 11~12 8~1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比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13
红细胞参数
RBC、HGB的参考范围
RBC 成年男性 (4.0~5.5)×1012/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HGB 120~160g/L 110~150g/L
31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参考范围】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百分比 手工法:24 ~ 84×109/L 0.5%~1.5% 仪器法:29 ~ 75×109/L 0.5%~2.0%
32
【临床意义】
1. 溶血性贫血
2. 急性失血:可用于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3. 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反应 4. 再生障碍性贫血 5. 骨髓病性贫血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 5 0~0.7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1.8~7.0 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45 嗜碱性粒细胞 0~ 1 0~0.2 淋巴细胞 20~40 1~4.8 单核细胞 3~ 8 0.1~0.8
41
粒细胞池granulocyte pool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RBC 男 女 4.09~5.74 3.68~5.13
HGB 131 ~172 113 ~151
WBC 3.97~9.15 3.69~9.16
PLT 85~303 101~320
新生儿
婴儿 儿童
5.2~6.4
4.0~4.3 4.0~4.5
180 ~190
110~120 120 ~140 11~12 8~1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比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13
红细胞参数
RBC、HGB的参考范围
RBC 成年男性 (4.0~5.5)×1012/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HGB 120~160g/L 110~150g/L
31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参考范围】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百分比 手工法:24 ~ 84×109/L 0.5%~1.5% 仪器法:29 ~ 75×109/L 0.5%~2.0%
32
【临床意义】
1. 溶血性贫血
2. 急性失血:可用于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3. 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反应 4. 再生障碍性贫血 5. 骨髓病性贫血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 5 0~0.7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1.8~7.0 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45 嗜碱性粒细胞 0~ 1 0~0.2 淋巴细胞 20~40 1~4.8 单核细胞 3~ 8 0.1~0.8
41
粒细胞池granulocyte pool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ppt课件.ppt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二、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和淋巴 细胞百分比(LYM%) :这两个指标 是淋巴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但淋巴细胞绝 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所以它比 淋巴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例如:非 典的诊断标准。它的意义要结合白细 胞总数来判断,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 降低或在正常范围内而淋巴细胞绝对 值和(或)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则表 示有病毒感染。
>34
<27 <27
MCHC(g/L)
病
因
320~360
320~360
320~360 <320
急性失血、急 性溶 血、再障 缺乏叶酸、维生B12 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尿毒症、慢性 炎症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 贫血、慢性失血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十二、血小板计数(PLT):PLT 的主要功能是起到凝血、止血 的作用,PLT减少容易出血。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十三、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CV)和红细胞体积大小标准差 (RDW—SD):RDW是反映RBC 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CV是变异 系数;SD是标准差。它是仪器测 得RBC体积和数量后经统计学处理 而得RDW值。与手工法相比结果 更加准确可靠。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临床检验 血液常规检查(健康评估课件)

嗜碱性 粒细胞
其他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侧向散射光(SSC)
血常规检查报告单(血液分析三分群)
白细胞参数 红细胞和血 红蛋白参数 血小板参数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男性: 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血红蛋白
男性: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白细胞计数
成人: 4~10×109/L
6月-2岁: 11~12×109/L 新生儿: 15~20×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50~70 % 嗜酸性粒细胞:0.5~5 % 嗜碱性粒细胞:0.5~5 % 淋巴细胞:20~40 % 单核细胞:3~8 %
血小板计数
100~300×109/L
成熟红细胞:双凹圆盘状结构
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胞质内含粉红色 的中性颗粒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胞质内含粗大反光桔 红色的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
胞质中含少量粗大但 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概念
血液常规检查
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数量 质量
红细胞、血红蛋白、 白细胞和血小板参数
形态变化是否符合细 胞生长规律
异常细胞和寄生虫
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三分群
血液的一般检验.ppt

中性粒细胞
[简介]
1、生成:与红细胞类似
骨髓(10d)
血液(10h)
组织(1~2d)
分裂池 成熟池 贮备池 循环池、边缘池 组织
2、1个原粒细胞可分化增殖为8~32个成熟粒细胞
3、粒细胞生存期:10~12d;功能池贮留期:10~12h
4、中性粒细胞功能:趋化作用、变形和粘附作用、
吞噬作用、杀菌作用
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明确几个概念: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
1、感染性疾病:病毒、伤寒、结核 2、血液系统疾病 3、理化因素及药物 4、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5、其它:SLE、过敏性休克、
三、核象变化
正常比值:杆状核/分叶核为(1%~5%)/(50%~70%),即 1/13
1、核左移 1)、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 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或失血、粒细胞白 血病、类白血病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一、增多的临床意义 1、变态反应性疾病 2、寄生虫病 3、皮肤病 4、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真红 5、某些恶性肿瘤的晚期 6、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
7、某些传染病:猩红热的急性期 8、其它:风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低 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意义不大) 1、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2、伤寒的极期
2)、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高 再障、粒细胞减少症、伤寒、败血症
2、核右移
巨幼贫、化疗后
四、形态异常 1、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核变性
2、Auer body: 见于急非淋 3、巨多分叶核:巨幼贫、化疗后 4、Dohle body(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5、其它异常粒细胞:MDS
[简介]
1、生成:与红细胞类似
骨髓(10d)
血液(10h)
组织(1~2d)
分裂池 成熟池 贮备池 循环池、边缘池 组织
2、1个原粒细胞可分化增殖为8~32个成熟粒细胞
3、粒细胞生存期:10~12d;功能池贮留期:10~12h
4、中性粒细胞功能:趋化作用、变形和粘附作用、
吞噬作用、杀菌作用
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明确几个概念: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
1、感染性疾病:病毒、伤寒、结核 2、血液系统疾病 3、理化因素及药物 4、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5、其它:SLE、过敏性休克、
三、核象变化
正常比值:杆状核/分叶核为(1%~5%)/(50%~70%),即 1/13
1、核左移 1)、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 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或失血、粒细胞白 血病、类白血病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一、增多的临床意义 1、变态反应性疾病 2、寄生虫病 3、皮肤病 4、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真红 5、某些恶性肿瘤的晚期 6、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
7、某些传染病:猩红热的急性期 8、其它:风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低 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意义不大) 1、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2、伤寒的极期
2)、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高 再障、粒细胞减少症、伤寒、败血症
2、核右移
巨幼贫、化疗后
四、形态异常 1、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核变性
2、Auer body: 见于急非淋 3、巨多分叶核:巨幼贫、化疗后 4、Dohle body(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5、其它异常粒细胞:MDS
常见检验指标课件

胰岛素和C肽检测
胰岛素和C肽检测可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分泌情况,对于诊断 和治疗糖尿病具有指导意义。
血脂检查
总胆固醇(TC)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 白中的胆固醇之和,正常值范 围为2.8-5.17mmol/L。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血脂的重要 成分之一,正常值范围为0.561.7mmol/L。
或疾病。
血糖检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空腹血糖(FPG)
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小时以上测量的血糖水平,正常值范围为3.9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2hPG)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在餐后2小时测量的血糖水平,正常值范围为4.4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对于评估糖尿 病控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05 其他指标
内分泌指标
01
02
03
04
甲状腺功能
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 体,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诊
断甲状腺相关疾病。
肾上腺功能
检测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相关指 标,评估肾上腺功能,诊断肾
上腺相关疾病。
性腺功能
检测性激素及相关指标,评估 性腺功能,诊断性腺相关疾病
。
垂体功能
检测垂体激素及相关指标,评 估垂体功能,诊断垂体相关疾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评估贫血和红细胞疾病 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 ,正常范围通常在3.5-5.5x10^12/L 。红细胞计数降低可能导致贫血,而 增高则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或其他红 细胞疾病有关。
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是评估贫血和红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
胰岛素和C肽检测可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分泌情况,对于诊断 和治疗糖尿病具有指导意义。
血脂检查
总胆固醇(TC)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 白中的胆固醇之和,正常值范 围为2.8-5.17mmol/L。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血脂的重要 成分之一,正常值范围为0.561.7mmol/L。
或疾病。
血糖检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空腹血糖(FPG)
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小时以上测量的血糖水平,正常值范围为3.9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2hPG)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在餐后2小时测量的血糖水平,正常值范围为4.4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对于评估糖尿 病控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05 其他指标
内分泌指标
01
02
03
04
甲状腺功能
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 体,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诊
断甲状腺相关疾病。
肾上腺功能
检测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相关指 标,评估肾上腺功能,诊断肾
上腺相关疾病。
性腺功能
检测性激素及相关指标,评估 性腺功能,诊断性腺相关疾病
。
垂体功能
检测垂体激素及相关指标,评 估垂体功能,诊断垂体相关疾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评估贫血和红细胞疾病 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 ,正常范围通常在3.5-5.5x10^12/L 。红细胞计数降低可能导致贫血,而 增高则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或其他红 细胞疾病有关。
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是评估贫血和红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ppt课件

PPT课件
18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主要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CD59、CD55表达 2.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 3.糖水试验:阳性 4.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 5.血常规、血涂片、骨髓象、内外铁减少 6.尿液分析:Hb、PRO、URO阳性;
Rouse试验阳性
PPT课件
血清内因子P阻PT课断件 抗体:阳性
12
二、巨幼细胞血
【方法评价】 • MA的初筛:大细胞性贫血伴有中性粒细胞
核分叶过多的检查。 • MA的主要依据:骨髓细胞典型的巨幼变。 • MA进一步鉴别:叶酸、VitB12的检查
PPT课件
13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 AA简称再障,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
59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Ret正常或增加 3.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
比↓。中幼红比例增多,老核幼浆 4.铁代谢指标:SI、TIBC、TfS、SF 5.骨髓铁染色:
PPT课件
7
一、缺铁性贫血
【相关检查项目】 1.便隐血试验、虫卵检查 2.尿液检查 3.肝、肾功能检查、胃肠道X线、胃镜的检查 【方法评价】 多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SF是反映机体铁储备的敏感指标; 骨髓铁染色提示诊断IDA的可靠指标。
4.骨髓铁染色:
P5P.T染课件色体检查:
16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方法评价】 • 骨髓活检比骨髓涂片更有价值; • 之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
象综合分析进行分型。
PPT课件
17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概述】 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 疾病,由于红细胞膜出血缺陷而引起了血 管内溶血,临床上以出现间歇性血红蛋白 尿和贫血为主要特征。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检验指标

2.按外周血多少可分为: 白血性白血病>15×109,有原+幼 非白血性白血病<10×109,无原+幼
3.按细胞类型可分为(对急性白血病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L2、L3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07
第三节 白血病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很差的淋巴细胞在
0.37 0.37 0.30
• 贫血程度():
•
轻度 >90; 中度 60~90;
•
重度30~60; 极重度< 30;
一、缺铁性贫血
【概述】
常见原因:
形态学表现:小细胞低色素,缺乏可染色铁
分三个阶段:、、,总称铁缺乏症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4.铁代谢指标
2.血象
5.骨髓铁染色
3.骨髓象
血象
子溶血试验和试验。上述一项阳性,结合 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糖水试验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为过筛试 验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 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
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点为髓系中一系或 多系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临床上表 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感染和出血。 2008年将修订分为7个亚型:、、、1、2、、 5综合征
21;、2、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方法评价】诊断主要依赖于血象和骨髓象。
第三节 白血病
【概述】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
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细胞呈现异常增生伴 分化成熟障碍。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及肝 脾、淋巴结肿大,可危及生命。
【白血病()分类】
1.按病程和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 急性白血病:原始+早幼,<6个月 慢性白血病:较成熟细胞,>1年
3.按细胞类型可分为(对急性白血病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L2、L3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07
第三节 白血病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很差的淋巴细胞在
0.37 0.37 0.30
• 贫血程度():
•
轻度 >90; 中度 60~90;
•
重度30~60; 极重度< 30;
一、缺铁性贫血
【概述】
常见原因:
形态学表现:小细胞低色素,缺乏可染色铁
分三个阶段:、、,总称铁缺乏症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4.铁代谢指标
2.血象
5.骨髓铁染色
3.骨髓象
血象
子溶血试验和试验。上述一项阳性,结合 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糖水试验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为过筛试 验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 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
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点为髓系中一系或 多系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临床上表 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感染和出血。 2008年将修订分为7个亚型:、、、1、2、、 5综合征
21;、2、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方法评价】诊断主要依赖于血象和骨髓象。
第三节 白血病
【概述】 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
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细胞呈现异常增生伴 分化成熟障碍。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及肝 脾、淋巴结肿大,可危及生命。
【白血病()分类】
1.按病程和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 急性白血病:原始+早幼,<6个月 慢性白血病:较成熟细胞,>1年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课件

等。 2 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25
红细胞压积(HCT)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正常值0.36-0.50L/L。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26
红细胞压积(HCT)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增高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红细胞常达0.50以上。 临床上测定脱水病人的红细胞压积作为计算补液 量的参考。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可高达0.60 以上,甚至达0.80.
均可出现异淋,尤其是传单、流行性出血热等 疾病,可高达10%以上。疾病恢复后异淋仍可在 外周血中持续数周、数月才逐渐消失。也可见 于某些细菌性感染、螺旋体病等。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13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2 药物过敏 3 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可能与细胞
肥大病毒感染有关。 4 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缺、放疗等也可出
单核细胞减少 无临床意义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16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
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 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可达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 胞,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
都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7 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肾
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19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 ,大手术、烧伤等应激 状态,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 义甚小。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25
红细胞压积(HCT)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正常值0.36-0.50L/L。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26
红细胞压积(HCT)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增高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红细胞常达0.50以上。 临床上测定脱水病人的红细胞压积作为计算补液 量的参考。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可高达0.60 以上,甚至达0.80.
均可出现异淋,尤其是传单、流行性出血热等 疾病,可高达10%以上。疾病恢复后异淋仍可在 外周血中持续数周、数月才逐渐消失。也可见 于某些细菌性感染、螺旋体病等。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13
淋巴细胞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2 药物过敏 3 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可能与细胞
肥大病毒感染有关。 4 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缺、放疗等也可出
单核细胞减少 无临床意义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16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
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 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可达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 胞,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
都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7 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肾
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血液科常用检验数值及意义解读
•19
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 ,大手术、烧伤等应激 状态,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 义甚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一、缺铁性贫血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Hb、RBC、Hct、MCV、MCH、MCHC、 RDW;CHt 2.血象:小细胞低色素、RBC大小不等 Ret正常或增加 3.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 比↓。中幼红比例增多,老核幼浆 4.铁代谢指标:SI、TIBC、TfS、SF 5.骨髓铁染色:
其特点为髓系中一系或多系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临床上表 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感染和出血。 • 2008年WHO将MDS修订分为7个亚型:RCUD、RARS、RCMD、 RAEB-1、RAEB-2、MDS-U、5q-综合征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RCUD: 单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包括难治性 贫血、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第一节 贫血
• 诊断指标: Hb
RBC
HCT
成年男性:<120g/L <4.5×109/L 0.37
成年女性:<110g/L <4.0×109/L 0.37
孕 妇:<100g/L <4.0×109/L 0.30
• 贫血程度(Hb): 轻度 >90g/L; 重度30~60g/L;
中度 60~90g/L; 极重度< 30g/L;
慢性AA:各项指标较急性AA为高。 2.骨髓象:急性AA:穿刺涂片脂肪滴多、骨髓小粒少,
三系增生不良;有核细胞减少。造血细胞减 少,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 慢性AA:增生低下,代偿期可活跃。 3.骨髓活检:骨髓增生减退,造血组织减少,特别是巨核
细胞减少常,见血液脂系统肪疾病细的检验胞指标增多。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郭素红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淋巴瘤 浆细胞病 骨髓增殖性肿瘤 其他白细胞疾病 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 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的监测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方法评价】 • 骨髓活检比骨髓涂片更有价值; • 之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综合分析进行分型。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概述】 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由于红细胞膜出 血缺陷而引起了血管内溶血,临床上以出现间歇性血红蛋白尿和
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RARS:环形铁粒幼 细胞难治性贫血
RAEB:原始细胞过多 的难治性贫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RAEB:原始细胞过多 RCMD:难治性血细胞
的难治性贫血
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RCMD:难治性血细胞 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方法评价】 • RBC和中性粒细胞上CD59、CD55检测、Ham试验、蛇毒因子溶
血试验和Rous试验。上述一项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 糖水试验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为过筛试验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 • MDS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主要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CD59、CD55表达 2.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 3.糖水试验:阳性 4.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 5.血常规、血涂片、骨髓象、内外铁减少 6.尿液分析:Hb、PRO、URO阳性;
Rouse试验阳性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一、缺铁性贫血
【概述】IDA
常见原因:
形态学表现:小细胞低色素,缺乏可染色铁
分三个阶段:ID、IDE、IDA,总称铁缺乏症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4.铁代谢指标
2.血象
5.骨髓铁染色
3.骨髓象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IDA血象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IDA骨髓象
二、巨幼细胞贫血
【方法评价】 • MA的初筛:大细胞性贫血伴有中性粒细胞 核分叶过多的检查。 • MA的主要依据:骨髓细胞典型的巨幼变。 • MA进一步鉴别:叶酸、VitB12的检查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 AA简称再障,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外周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一、缺铁性贫血
【相关检查项目】 1.便隐血试验、虫卵检查 2.尿液检查 3.肝、肾功能检查、胃肠道X线、胃镜的检查 【方法评价】 多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SF是反映机体铁储备的敏感指标; 骨髓铁染色提示诊断IDA的可靠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二、巨幼细胞贫血
【概述】 • 因叶酸或(和)VitB12缺乏或遗传及药物原因导致
DNA合成障碍。 • 骨髓三系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及无效造血,红系及髓
细胞“巨幼变”。 • 全身性疾病,除贫血外,皮肤粘膜也受累。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二、巨幼细胞贫血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Hb、RBC、Hct、MCV、MCH、MCHC、 RDW 2.血象:大细胞正色素、RBC大小不等 Ret正常或增加;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3.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 比↓。红系巨幼变,老浆幼核 4.细胞化学染色: 5.生化指标:血清叶酸<3ng/L,红细胞叶酸< 100ng/L 血清VitB12 < 100~140ng/Ml; 血清内因常见血子液系阻统疾断病的检抗验指体标 :阳性
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 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反复感染,出血,肝、脾、淋巴结不肿
大。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Ret绝对值降低。
急性AA:Ret<1%,15×109/L;中性粒细胞< 0.5×109/L;PLT <20×109/L。
一、缺铁性贫血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Hb、RBC、Hct、MCV、MCH、MCHC、 RDW;CHt 2.血象:小细胞低色素、RBC大小不等 Ret正常或增加 3.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 比↓。中幼红比例增多,老核幼浆 4.铁代谢指标:SI、TIBC、TfS、SF 5.骨髓铁染色:
其特点为髓系中一系或多系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临床上表 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感染和出血。 • 2008年WHO将MDS修订分为7个亚型:RCUD、RARS、RCMD、 RAEB-1、RAEB-2、MDS-U、5q-综合征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RCUD: 单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包括难治性 贫血、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第一节 贫血
• 诊断指标: Hb
RBC
HCT
成年男性:<120g/L <4.5×109/L 0.37
成年女性:<110g/L <4.0×109/L 0.37
孕 妇:<100g/L <4.0×109/L 0.30
• 贫血程度(Hb): 轻度 >90g/L; 重度30~60g/L;
中度 60~90g/L; 极重度< 30g/L;
慢性AA:各项指标较急性AA为高。 2.骨髓象:急性AA:穿刺涂片脂肪滴多、骨髓小粒少,
三系增生不良;有核细胞减少。造血细胞减 少,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 慢性AA:增生低下,代偿期可活跃。 3.骨髓活检:骨髓增生减退,造血组织减少,特别是巨核
细胞减少常,见血液脂系统肪疾病细的检验胞指标增多。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郭素红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淋巴瘤 浆细胞病 骨髓增殖性肿瘤 其他白细胞疾病 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 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的监测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方法评价】 • 骨髓活检比骨髓涂片更有价值; • 之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综合分析进行分型。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概述】 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由于红细胞膜出 血缺陷而引起了血管内溶血,临床上以出现间歇性血红蛋白尿和
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RARS:环形铁粒幼 细胞难治性贫血
RAEB:原始细胞过多 的难治性贫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RAEB:原始细胞过多 RCMD:难治性血细胞
的难治性贫血
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RCMD:难治性血细胞 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方法评价】 • RBC和中性粒细胞上CD59、CD55检测、Ham试验、蛇毒因子溶
血试验和Rous试验。上述一项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 糖水试验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为过筛试验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 • MDS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主要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CD59、CD55表达 2.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 3.糖水试验:阳性 4.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 5.血常规、血涂片、骨髓象、内外铁减少 6.尿液分析:Hb、PRO、URO阳性;
Rouse试验阳性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一、缺铁性贫血
【概述】IDA
常见原因:
形态学表现:小细胞低色素,缺乏可染色铁
分三个阶段:ID、IDE、IDA,总称铁缺乏症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4.铁代谢指标
2.血象
5.骨髓铁染色
3.骨髓象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IDA血象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IDA骨髓象
二、巨幼细胞贫血
【方法评价】 • MA的初筛:大细胞性贫血伴有中性粒细胞 核分叶过多的检查。 • MA的主要依据:骨髓细胞典型的巨幼变。 • MA进一步鉴别:叶酸、VitB12的检查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 AA简称再障,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外周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一、缺铁性贫血
【相关检查项目】 1.便隐血试验、虫卵检查 2.尿液检查 3.肝、肾功能检查、胃肠道X线、胃镜的检查 【方法评价】 多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SF是反映机体铁储备的敏感指标; 骨髓铁染色提示诊断IDA的可靠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二、巨幼细胞贫血
【概述】 • 因叶酸或(和)VitB12缺乏或遗传及药物原因导致
DNA合成障碍。 • 骨髓三系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及无效造血,红系及髓
细胞“巨幼变”。 • 全身性疾病,除贫血外,皮肤粘膜也受累。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二、巨幼细胞贫血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Hb、RBC、Hct、MCV、MCH、MCHC、 RDW 2.血象:大细胞正色素、RBC大小不等 Ret正常或增加;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3.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 比↓。红系巨幼变,老浆幼核 4.细胞化学染色: 5.生化指标:血清叶酸<3ng/L,红细胞叶酸< 100ng/L 血清VitB12 < 100~140ng/Ml; 血清内因常见血子液系阻统疾断病的检抗验指体标 :阳性
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 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反复感染,出血,肝、脾、淋巴结不肿
大。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指标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要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Ret绝对值降低。
急性AA:Ret<1%,15×109/L;中性粒细胞< 0.5×109/L;PLT <2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