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物证学
法医物证学鉴定内容

法医物证学鉴定内容
1. 亲子关系鉴定呀,那可太重要了!比如说,一个孩子被怀疑不是亲生的,通过法医物证学,就能准确地给出答案啦。
这就好像是在迷雾中找到了那盏明灯,一下子就让真相大白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2. 个人身份识别嘞,假如出现无名尸体,法医物证学就能发挥大作用咯。
就像给这个人一个独特的“身份证”一样,能快速确认这是谁呀!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手段,那得有多难搞清楚身份呀!
3. 种族和民族的鉴定啊,这能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演变呢!好比我们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历史宝库,法医物证学就是那把打开宝库的钥匙,让我们能瞧见过去的故事,多有意思呀!
4. 性别鉴定呢,有时候可关键啦!比如在一些特殊案件中,准确知道性别简直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这就仿佛是在乱麻中找到了关键的那根线头,一拉,很多事情就清楚了,是不是很厉害?
5. 亲缘关系的判定呀,哎呀,那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像寻找失散多年亲人的时候,它就能派上大用场哟。
就像一个神奇的纽带,一下子把有亲缘的人连接起来了,真的超棒!
6. 病理组织鉴定呢,对于确定死因什么的太重要了!简直就是洞察病理世界的秘密武器啊。
就像医生手里的手术刀,精准又有效,能让真相浮出水面呀!
7. 对生物检材的分析鉴定哇,这可是个精细活儿!比如分析现场留下的毛发、血迹之类的。
这就和侦探一样,一点点地拼凑出完整的信息,你说酷不酷?
8. 基因的多样性鉴定呀,这可是了解生物世界复杂性的重要途径呢!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妙和未知的基因丛林,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在我看来,法医物证学真的太神奇、太重要了!它就像是一把解开无数谜题的万能钥匙,让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各种真相和秘密。
法医物证学知识点总结

法医物证学知识点总结一、法医物证学的基本概念法医物证学(Forensic Science)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发现、鉴定、认定、分析和解释物证的学科。
它是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法医物证学主要研究刑事案件中的物证,包括遗传物证、痕迹物证、化学物证、数字物证等多种类型的物证。
通过对物证的鉴定和分析,可以为案件的证据查找、犯罪嫌疑人的认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力地支持司法的判决和裁决。
二、法医物证学的原理和方法1. 鉴定原理和方法鉴定是法医物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痕迹学鉴定、法医检查、化学分析、法医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痕迹学鉴定是根据痕迹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特征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确定痕迹的来源和性质,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法医检查是通过法医学家对场景、尸体、尸体表面的检查,来确定死因和死亡时间等重要信息。
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技术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例如毒物的检测、药物残留物的检测等。
法医心理学是通过心理测试和分析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进行研究,为案件的侦破和裁决提供科学依据。
2. 检验原理和方法检验是指在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来验证和确认物证的特征和性质。
在法医物证学中,检验主要包括科学实验、技术测试、设备检测等多种方法。
例如对血迹的DNA分析、对毒物的检验和鉴定、对数字物证的技术测试等。
三、法医物证学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法医物证学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领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证据的收集和保护在刑事案件中,往往需要对物证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和保护,以免破坏证据或丢失证据。
法医物证学通过对现场勘验、尸检、物证采样等工作的开展,保证了物证的完整性和可疑度,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基础。
2. 证据的鉴定和分析法医物证学通过对物证的鉴定和分析,为案件的证据查找和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DNA的鉴定、对图像的分析、对数字物证的提取和对比等多种技术手段,为案件的证据的前期调查和证据的辨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法医学的分类和分支

法医学的分类和分支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法律医学知识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法医学可以被分类为以下几个分支: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物证学和法医毒物学。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些分支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领域。
一、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中的主要分支,主要研究对尸体进行外体检验和尸体解剖,以确定死因和相关的法医证据。
这包括尸体的损伤程度、外部痕迹、特征性变化以及内部器官的病变等等。
通过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可以确定死因、判断犯罪手段以及提供刑事司法实践所需的法医证据。
二、法医临床学法医临床学是研究刑事案件中涉及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协助司法鉴定、提供法医证据。
法医临床学包括法医临床鉴定、刑事伤害鉴定和精神病鉴定等。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或受害人进行身体检查和鉴定,可以为刑事司法案件提供重要的医学支持。
三、法医精神病学法医精神病学是研究刑事案件中涉及到的精神病学知识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法医精神病学主要负责刑事精神病学鉴定,通过评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精神状态,判断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判断是否存在精神病变等。
这对于司法鉴定和刑事司法裁决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法医物证学法医物证学是研究刑事案件中涉及到的物证和痕迹的鉴定与分析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各种物证的起源、性质、特点、判断标准,以及各种痕迹的形成、遗留和检测方法等。
法医物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指纹学、病理学、鉴定学、显微学、毒理学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物证和痕迹的鉴定和分析,为刑事司法提供科学的证据。
五、法医毒物学法医毒物学是研究刑事案件中毒物的识别、检测、鉴定以及对身体造成的影响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毒物学、化学、药物学、法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对尸体、生物体和场所等的检测和分析,确定毒物种类、浓度以及对身体的损害情况,为法医司法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分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各个分支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交叉研究的情况。
法医物证学各章知识整理汇总

第二章法医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法医物证学:是以法医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学科。
法医物证的特点:①法医物证的稳定性受环境条件的影响;②法医物证属于“科学证据”。
法医物证学→生物检材→遗传标记→个人识别遗传(heredity):生物繁衍过程中,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variation):生物繁衍过程中,子代与亲代有所不同的现象。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GM):个体的单位遗传性状作为标志用于法医物证分析时,这种遗传性状就称为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显然具有以下特点:特定性---遗传多态性稳定性---终身不变、对环境的耐受性反映性---可检测性遗传性状: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称为性状。
如果性状的产生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称为遗传性状。
单位遗传性状是指可检测的、由遗传决定的、并能够以一定的规律从亲代传给下一代的形态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基因:能够表达特定功能的产物,并决定生物特定性状的一段DNA序列。
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一个特定位置等位基因:同一个基因座上的基因可以有不同类型,它们之间存在一级结构的差异,这种有差异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对群体而言,一个基因座上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ABO血型、TH01基因型:个体一个或多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的组合,是生物体可见性状的实际基因组成。
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成对的等位基因相同。
杂合子:成对的等位基因不同。
表型:是指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出的性状。
法医学含义:1、表型是基因型决定的2、表型是个体基因型检测的结果。
3、型检测的结果可以对未知基因型进行推断。
4、DNA水平的检测结果也是表型。
5、表型可能和真实的基因组成之间存在偏差孟德尔分离律:指在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并独立地分配到不同配子中自由组合律:在配子形成时,不同基因座上的非等位基因随机地自由组合,形成子代基因型先决条件:各基因座间没有遗传连锁关系。
法医-法医物证学

在强奸、谋杀、绑架等刑事案件中,通过DNA证据锁定犯罪嫌疑人。
案例分析
在某强奸案中,通过现场遗留的DNA证据,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DNA证据
通过DNA分型技术,可以确定个体身份,为刑事案件提供直接证据。
案例一:DNA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案例二:毒物分析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毒物分析
通过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毒物等成分,确定是否中毒或药物过量。
应用场景
在医疗纠纷中,毒物分析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因医疗行为导致中毒或死亡。
案例分析
在一例新生儿死亡案件中,毒物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因药物过量导致死亡,从而认定为医疗事故。
03
案例分析
在一起高速公路追尾事故中,通过痕迹分析确认了事故责任方和车辆类型。
在法医物证学鉴定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伦理和法律问题。例如,如何保护嫌疑人和受害者的隐私权、如何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等。
未来发展
技术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法医物证学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出现。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将会提高物证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05
法医物证学案例研究
历史
法医学起源于古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法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学科。
发展
现代法医学不断吸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如DNA技术、化学分析等,为生物证据的鉴定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方法。同时,法医学也在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法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02
法医物证学的应用领域
亲子鉴定
通过DNA分析确定生物学亲缘关系,用于解决遗产继承、领养、移民等家庭纠纷。
定义与特点
特点
定义
法医物证学为法庭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有助于揭示事实真相,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法医学中的法医物证学研究痕迹鉴定与物证分析

法医学中的法医物证学研究痕迹鉴定与物证分析法医学是通过对死因、伤害和病理学知识的研究来解决法律问题的学科。
而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的是通过物证来推断案件的事实和真相。
其中,痕迹鉴定与物证分析是法医物证学的关键内容。
本文将探讨痕迹鉴定与物证分析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痕迹鉴定在法医物证学中的应用痕迹鉴定是通过对案发现场、嫌疑人身上、被害人身上等地方的痕迹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与案件之间的联系。
痕迹可以是血迹、指纹、毛发等物质的痕迹,也可以是土壤、灰尘等痕迹。
痕迹鉴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处理结果,因此在法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 血迹鉴定血迹鉴定是痕迹鉴定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案发现场、死者以及嫌疑人身上的血迹进行检验与分析,可以确定案发过程中的伤害方式、受伤部位以及作案手段等信息。
例如,通过分析血迹的痕迹模式、血滴的形状和血迹的颜色等特征,可以推断受害人处于何种姿势下受到伤害。
2. 指纹鉴定指纹作为痕迹鉴定领域的重要一环,可以在案发现场、案件中的工具、受害人身上等地方发现。
通过对指纹的形状、纹线特征等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嫌疑人与案件之间的联系。
指纹鉴定在刑事案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指纹是个体独一无二的,几乎可以做到百分百的鉴定准确率。
二、物证分析在法医物证学中的应用物证分析是通过对案件的物质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推断案件发生的时间、作案手段、工具的使用等关键信息。
物证通常是指案发现场收集到的物品,如被害人遗留的衣物、嫌疑人的随身物品等。
1. 小型物证分析小型物证分析主要包括对斑点、纤维、玻璃碎片等细小物证的检验。
通过对这些物证的分析和鉴别,可以确定凶器的种类、作案手段等信息。
例如,通过对案发现场的纤维分析,可以判断作案者的衣物和受害者是否有联系。
2. 大型物证分析大型物证分析主要指对大量的物证进行鉴定和分析。
例如,在一起火灾案件中,物证分析人员需要对被烧毁的建筑物和物品进行检验,以确定起火的位置、燃烧的温度等信息。
法医物证学

法医物证学
法医物证学,又称物证法医学,是一门研究凶杀及其他犯罪活动中所涉及的物体及证据的学科,作为法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为鉴定学、痕迹学、火灾解剖学、行为安全学等等。
在高等教育中,法医物证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开设这门课程。
与传统的法医调查方法不同,法医物证学是最新的研究方法,其对凶杀犯罪活动所涉及的物体及其相关证据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更好的侦破罪犯。
法医物证学是一门实验教学科目,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学生必须通过实验室实践来进行学习,从而掌握到实践技能。
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本技巧,如现场勘察技术、痕迹检查技术、火灾遗留样本的取样及实验室检验技术,以此来收集、解析、评价法律相关痕迹,进行罪犯行为的识别及比较研究。
此外,法医物证学还与刑事取证、治安管理和公安技术应用密切相关。
学生除了熟练掌握与物证有关的实践技能外,还要学习和理解法律法规,以此来保证罪犯责任证明,促进司法程序。
法医物证学在法医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更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技能,从而发挥其在法律司法环节中的重要性。
法医学中的法医物证学

法医学中的法医物证学在法医学中,法医物证学是一个关键的分支领域,它通过对物证的分析和鉴定,为法医学的研究和刑事司法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本文将从法医物证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鉴定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法医物证学的基本概念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利用物证进行犯罪案件的侦查和破案。
物证是指一切由物质形态表示的证据,包括血迹、痕迹、指纹、医学证据等。
通过对这些物证的分析研究,可以揭示出许多与案件相关的信息,为法庭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法医物证学的应用领域法医物证学在刑事司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犯罪现场勘查:通过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和物证收集,物证学家可以通过痕迹、指纹、血迹等物证的分析,确定犯罪嫌疑人和作案手段,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2. 尸体鉴定:法医物证学可通过对尸体的痕迹、伤痕、腐败过程等进行分析,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时间等信息,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关键证据。
3. 毒物鉴定:通过对毒物进行鉴定,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毒品中毒或药物中毒的情况,为刑事案件的破案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4. 鉴定被害人身份:通过对被害人遗体的指纹、DNA等物证进行鉴定,可以确定被害人的身份,为案件的侦查提供重要线索。
三、法医物证学的鉴定方法法医物证学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形态学鉴定:通过对物证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比对,如指纹的鉴定、颜色的鉴定等,来确定物证的身份和特征。
2. 化学鉴定:通过对物证样本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如毒物的鉴定、药物的鉴定等,来确定物证的性质和来源。
3. 生物学鉴定:通过对物证中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比对,如DNA的鉴定、血型的鉴定等,来确定物证的身份和关联关系。
4. 物理学鉴定:通过物理学原理和方法对物证进行分析和测试,如血迹的追踪、痕迹的勘查等,来确定物证的发生过程和原因。
四、法医物证学的意义和挑战法医物证学在刑事司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DNA 多态性分析(一) 要求 ① PCR 扩增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② 琼脂糖凝胶潜水电泳方法检验扩增产物。 3.DNA 多态性分析(二) 要求 ① PCR-ASO 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② 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检测扩增片段多态性。 4.DNA 多态性分析(三) ① PCR-RFLP 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② PCR-SSP 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5.血液的红细胞型检验及血清 HP 型检验 要求 ① ABO 血型(试管法),MN 血型(凹玻板法)、Rh 血型(微滴板法)的检测方法 及结果判定。 ② HP 型检测样品的处理、聚丙稀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联苯胺染色的原理 及结果判定。 6.血清 TF C 亚型及红细胞 ESD 型检验 要求 ① TFC 亚型检验血清样本的处理方法及意义、聚丙稀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分 型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定。 ② ESD 型检验血液样品的制备方法、琼脂糖凝胶水平电泳技术方法及显谱原理。 7.血痕检验 要求 ① 血痕的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鉴定的常用方法。 ② 血痕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鉴定的结果判定及分析。 8.血痕 ABO 血型检验(一) 要求 ①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② 解离试验检测血痕 ABO 血型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9.血痕 ABO 血型检验(二)及精斑检验
测方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② ABO、MNSs、Rh 血型的抗原结构、等位基因结构、亚型及变异型、群体遗传
学特点、分型方法。 ③ H 抗原与分泌型抗原的性质、基因结构、表型;Lewis 血型与 ABO 血型和分泌
状态的关系。 7. 白细胞血型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HLA 抗原的种类、结构及细胞分布,HLA 的命名原则。 ② HLA 基因定位、基因结构、遗传特征及群体分布。 ③ HLA 血清学分型的基本原理及检测方法,DNA 分型的常用方法及优点。 8. 血清型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血清型的概念、多态性种类及其分型原理
定结果的评估。 ③ 非父排除率及累计非父排除率的计算;父权指数和父权相对机会的计算及对
亲子鉴定结果的评估。
物证鉴定书的书写格式及鉴定结论的特点。 ④ 法医物证学发展概况。 2.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人类遗传标记的概念、分类及其相关的基因、基因型和表型等概念。 ② 与法医物证分析密切相关的遗传规律。 ③ 遗传多态性的概念、评估的主要参数及计算;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的概
念及意义;基因座独立性分析的方法及意义。 ④ 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参数。 3. DNA 多态性分析基础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DNA 分子的结构、功能与特性。 ② 人类基因组的概念、组成及特征。 ③ 基因突变的类型及生物学效应。 ④ DNA 多态性的概念、分类及形成机制。
4. DNA 长度多态性 要求 能够说明 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① RFLP 的概念及其分析的基本技术。 ② DNA 纹印技术的基本特征、常用探针、法医学应用的优缺点。 ③ DNA 指纹技术的基本特征、常用探针、法医学应用的优缺点。 4.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① Amp-FLP 的概念及与 RFLP 的比较 ② 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反应体系及特点。 ③ PCR-VNTR 及 PCR-STR 分型技术原理、实验步骤及法医学应用。 5. DNA 序列多态性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DNA 序列测定基本原理及基本技术。 ② mtDNA 序列多态性特征及法医学意义。 ③ PCR-ASO、PCR-RFLP、MVR-PCR 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法医学应用。 6. 红细胞血型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血型的概念及命名原则、红细胞血型抗原与血型抗体的特点、红细胞血型检
的遗传标记的种类。 ③ 多个体血液混合斑 ABO 血型、血清型、酶型及、DNA 多态性测定。 16. 人体组织检验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毛发的特点、检验目的及意义、毛发的鉴定的内容及鉴定结果的评价。 ② 人体软组织的特点、检材提取及检验的注意事项、遗传标记测定的方法及意 义。 ③ 指甲及骨骼的特点、可检测遗传标记的种类及方法。 17. 法医物证鉴定证据意义的评估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定量评价遗传标记个人识别的系统效能的统计学指标的计算方法及意义。 ② 匹配概率或似然比的计算方法、意义及具体个案鉴定能力的评估。 18. DNA 数据库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DNA 数据库的概念、分类、功能及意义。 ② 建设 DNA 数据库的条件。
(一) 法医物证学
目标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 法医物证检验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法医物证的检验、教学和研究 奠定基础。通过法医物证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任务、内容、对象,在 法医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掌握亲权鉴定与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的鉴定原 则、基本理论、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的评价;毕业后能够基本承担常规法医物证 检验工作。
本原理和方法。 10. 亲子鉴定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亲子鉴定的概念、基本原理。 ② 非父排除概率、父权指数、父权相对机会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统计学意义。 ③ 亲子鉴定排除父权和肯定父权的标准 11. 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法医物证检材的特点,检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② 法医物证检材的发现、提取、包装、保存和送检的原则与方法。 12. 血痕检验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血痕的特点、血痕检验的目的及基本程序 ② 血痕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鉴定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结果评价。 ③ 用于血痕个人识别的遗传标记的选择原则及种类,血痕 ABO 血型测定的实验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唾液及唾液斑的特点,唾液斑检验的意义。 ② 确证唾液斑的原理及方法。 ③ 唾液斑 ABO 血型测定的原理及方法,其它遗传标记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15. 混合斑检验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混合斑的特点、鉴定方法的种类及鉴定程序。 ② 确证精液及阴道液混合斑的方法,混合斑中精液成分或阴道液成分个人识别
要求 ① 解离试验检验血痕 ABO 血型的方法。 ② 精斑预试验的方法。 ③ 精斑种属鉴定的方法。 10.唾液斑检验 要求 ① 检测淀粉酶确证唾液斑的方法。 ② 中和试验测定唾液斑 ABO 血型的方法。 11.常用统计学计算 要求 ① 基因、基因型及表型频率的计算;群体调查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② 个人鉴别能力及累积个人识别能力的计算;偶合几率的计算及对个人识别鉴
原理及方法。 ④ 血痕的性别鉴定、出血部位判断及出血量估计。 13. 精液斑检验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精液及精液斑的特点、精斑检验的程序及意义。 ② 精斑预试验和确证试验的常用指标、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结果评价。 ③ p30 的特征、检验方法及法医学意义。 ④ 可用于精斑个人识别的遗传标记的种类及分型方法。 14. 唾液及唾液斑检验
为适合我国高等法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教育部法医学培养目标,参 照国家教委规划教材《法医物证学》(全国高等学校法医学类专业用教材,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4 年)编写本大纲,供我校法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法医物证学 中使用。 1.绪 论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物证与法医物证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② 法医物证学的基本任务、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 ③ 法医物证鉴定的概念及基本程序;法医物证鉴定人的概念及基本条件;法医
② Hp、GC、ORM 表型(或亚型)及多态性产生的分子学基础、遗传规律。 ③ Hp、GC、ORM 的分型原理和检测方法。 ② 同种异型的抗原差异、命名及遗传规律;Gm 及 Km 的测定方法。 9.酶型 要求 能够说明 ① 同工酶的概念、分类与命名、分型方法;用于法医学鉴定的必要条件。 ② PGM1、EsD、EAP 的等位基因结构与命名、遗传学特征;表型及 DNA 分型的基